CN103456484B -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6484B
CN103456484B CN201310390808.0A CN201310390808A CN103456484B CN 103456484 B CN103456484 B CN 103456484B CN 201310390808 A CN201310390808 A CN 201310390808A CN 103456484 B CN103456484 B CN 103456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seat
encapsulated
cylinder
winding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08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6484A (zh
Inventor
蒋红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LL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LL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908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6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6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6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6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6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包括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胶组合机构以及Z轴移动机构,包胶机构活动设置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上,Z轴移动机构与包胶机构连接,包胶机构通过Z轴移动机构实现沿Z轴的上下移动,包胶机构设置有八个工作单元,可实现多单元同时自动协调包胶的功能。本发明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特殊的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胶组合机构以及Z轴移动机构设计,可实现各部件的XYZ轴的移动配合贴胶布的工序,精准快速,可实现全程的自动化贴胶布,可用于流水线生产上;通过独特的包胶组合机构,可全方面对包胶件贴合,粘贴牢固,克服现有技术的包胶件包不紧、包不上和包偏等现象,降低了良品率。

Description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变压器和半导体开关器件、半导体整流器件、电容器一起称为电源装置中的四大主要元器件。电子变压器,具有将市电的交变电压转变为直流后在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以及电子元件和高频变压器绕组构成一种高频交流电压输出的电子装置,也是在电子学理论中所讲述的一种交直交逆变电路。简单来说,它主要是由高频变压器磁芯(铁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组成,它们互不改变位置,从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回路中,通过交流电力借助电磁感应作用,转变成交流电压及电流。而在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对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回路,供给不同电压等级的高频交流或直流电。
目前,变压器的传统包胶设备采用的是滚轮压紧的包胶方式,即采用滚轮压紧线圈骨架来进行包胶,这样胶带和产品只有一个面粘贴到,一旦主轴开始转动,就容易产生胶带其实端粘贴不牢固,从而产生包胶件包不紧、包不上和包偏等现象,降低了良品率,且自动化程度低,难以用于自动化流水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包括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胶组合机构以及Z轴移动机构,包胶组合机构活动设置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上,Z轴移动机构与包胶组合机构连接,包胶组合机构通过Z轴移动机构实现沿Z轴的上下移动,包胶组合机构设置有八个工作单元,可实现多单元同时自动协调包胶的功能。
特别的,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排线摆譬座、导针传动机构以及导针装置:
其中,排线摆譬座包括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在所述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下端均设置有传动孔,在它们的背部设置有用于安装Z轴移动机构的安装槽,在它们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包胶组合机构的安装孔;
其中,导针装置包括大导针板以及假导针,在所述大导针板上设置有八个导针孔以及导针可调块,所述假导针亦设有八支,且设置于导针孔内与导针可调块连接;
其中,导针传动机构共设置有两个导针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上,每个传动机构包括导针气缸、导针气缸支板、导针杆主轴以及排线轴摆块,在所述导针气缸与导针气缸支板通过排线翻转轴销固定于排线摆譬左座或排线摆譬右座上,所述导针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螺丝与排线轴摆块连接,在所述螺丝上设置有胶套,所述排线轴摆块与气缸杆的连接端设置有排线轴外挡块,所述导针杆主轴一端与大导针板连接,另一端穿过传动孔与所述排线轴摆块连接,在排线轴摆块与导针杆主轴之间依次设有轴承以及排线半轴压环;
其中,在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上还设有保护导针气缸的排线护罩。
特别的,Z轴移动机构包括Z轴上下连接块、排线升降架、Z轴升降传动机构以及Z轴升降滑轨:
其中,所述Z轴上下连接块固定于包胶组合机构连接上,在所述Z轴上下连接块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
其中,所述排线升降架固定于Z轴上下连接块上,在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Z轴下挡板;
其中,所述Z轴升降滑轨固定于排线升降架上,在所述Z轴升降滑轨上设置有Z轴滑块;
其中,所述Z轴升降传动机构包括Z轴伺服电机、Z轴上轴承座板、Z轴上下弹簧座、Z轴螺母座、Z轴螺母、Z轴下轴承座板以及FK12轴承,其中所述Z轴上轴承座板上设置有原点感应开关,所述Z轴伺服电机固定于Z轴上轴承座板上,所述Z轴上轴承座板以及Z轴上下弹簧座固定于排线升降架的顶部,在所述Z轴螺母上设置有滚珠螺杆套,在所述滚珠螺杆套上设有Z轴感应棒,所述滚珠螺杆套与Z轴螺母座连接,所述Z轴螺母座分别连接Z轴滑块以及包胶组合机构,所述Z轴下轴承座板固定于排线升降架的下端部,且所述FK12轴承设于Z轴下轴承座板上,所述Z轴螺母上下两端分连接Z轴伺服电机和FK12轴承。
特别的,包胶组合机构包括如下:包胶机主板,设置于包胶机主板上的过带轮组、包胶左组合机构、胶布组合机构、张力架组合机构以及前瓷环组合机构,与包胶机主板固定连接的胶带装置上下滑板,所述胶带装置上下滑板通过设有的包胶滑台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并实现灵活上下移动,在包胶机主板下方还设有水平伺服电机、水平线性滑轨以及拉带组合体;
其中,所述包胶机主板与Z轴移动机构连接,其两端分别与胶带装置上下滑板固定,所述包胶滑台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包胶滑台包括整体呈“L型”的上滑台以及与之吻合的下滑台,在上滑台下端设置有一滑动轴,其内端面设有定位凹槽,下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滑动轴匹配的滑孔,下滑台亦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块,所述胶带装置上下滑板与上滑台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自由的实现包胶机主板的灵活升降功能,在包胶机主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快速接头用于承接部件;
所述水平线性滑轨设置于包胶机主板的下端面,且与水平伺服电机连接,所述水平伺服电机固定于包胶机主板的背部,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与拉带组合体接合,且包胶左组合机构与水平线性滑轨连接,包胶左组合机构的数量为8个;
所述过带轮组包括两组双向过带轮和一组单向过带轮,其中每组双向过带轮或单向过带轮均为八个,在所述包胶机主板上设置有一活动槽,其中单向过带轮通过第一过带轮轴与张力架组合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过带轮轴穿过该活动槽,所述双向过带轮通过第二过带轮轴设于包胶机主板上,且分别位于单向过带轮的上下方,呈等距排布,所述张力架组合机构设置于包胶机主板的背部;
所述前瓷环组合机构设置于所述过带轮组的上方,所述胶布组合机构设置于前瓷环组合机构的上方。
特别的,包胶左组合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夹带组、切刀机构以及右夹带组,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通过右夹带组与水平线性滑轨连接:
其中,左夹带组包括如下组件:左胶带座主座,设置于左胶带座主座下端的进带导向不动轮,在所述左胶带座主座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左胶后压板,固定于左胶带座主座下端的进带压带气缸座,通过设有的左压带绞轴与进带压带气缸座连接的左压带夹唇和左压带气缸接头,所述左压带夹唇设置于左压带气缸接头与进带压带气缸座之间,固定于左压带气缸接头上部的左压带气缸座,所述左压带气缸座上设置有夹带锥块,在所述左压带气缸座中部设置第一夹带气缸座上盖,所述左压带气缸座顶部设置有夹带缸连接头,所述夹带缸连接头连接有左压带气缸,且所述左压带气缸上设置有气缸快速接头;
其中,切刀机构包括如下:切刀座、切刀气缸以及设于切刀座上的左切刀,与所述切刀座连接的第二左胶后压板,在所述第二左胶后压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胶下压唇和左胶夹带上唇,切刀气缸固定于第二左胶后压板顶部,且通过切刀连接块与切刀座连接,第二左胶后压板通过左胶中绞座与左胶带座主座活动连接,在所述左胶中绞座上设置左胶中绞轴套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左胶中绞座下端部设置有左胶夹带下唇以及通过设有的进带内挡板和进带外挡板与左胶夹带下唇上端连接的胶带现状,所述左胶夹带下唇的下端与左压带夹唇组合时紧靠且位于胶带现状的下方。
其中,右夹带组包括如下:夹带传动座、右夹带锥块,在所述夹带传动座的侧边延伸有滑轨连接端,所述滑轨连接端上设置有线性滑轨头,所述线性滑轨头与水平线性滑轨连接,在所述夹带传动座的顶端设有第二夹带气缸座,所述第二夹带气缸座上设置有右夹带气缸,所述右夹带气缸通过右夹带缸连接头与右夹带锥块连接,在所述夹带传动座下端设有上连动轴以及下连动轴,在上连动轴上依次设有上传动件和右夹带上唇,在下连动轴上依次设有下传动件和右夹带下唇,上连动轴以及下连动轴的末端通过设置夹带右保持板实现定位,所述上传动件顶端部与所述右夹带锥块紧靠,在其下端部设有联动齿,所述下传动件与上传动件的联动齿咬合连动。
特别的,前瓷环组合机构包括如下:前瓷环组固定座,所述前瓷环组固定座固定于包胶机主板的上端,在所述前瓷环组固定座上设置有前瓷环支杆,所述前瓷环支杆上设有八组出线瓷环组合以及八组过线调整组合。
特别的,张力架组合机构包括如下:张力架滑板、张力气缸组合,在所述张力架滑板上设置有滑板夹槽,所述滑板夹槽固定于包胶机主板背面,所述张力气缸组合通过滑板顶块与张力架滑板连接,在所述张力架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过带轮轴的轴孔。
特别的,胶布组合机构包括如下:胶布台底座,以及固定于胶布台底座上的胶布台横座,所述胶布台底座固定于包胶机主板上,在所述胶布台底座和胶布台横座上还设置有可调胶带台组以及胶布台过带轮,所述胶布台过带轮通过第三过带轮轴与胶布台底座或胶布台横座连接,同样的所述可调胶带台组以及胶布台过带轮均设置有八组。
特别的,可调胶带台组包括胶布上压板以及胶布下压板,所述胶布上压板以及胶布下压板之间设置有下压板轴承套以及轴承,所述胶布上压板以及胶布下压板通过设置的胶布台座轴与胶布台底座或胶布台横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特殊的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胶组合机构以及Z轴移动机构设计,可实现各部件的XYZ轴的移动配合贴胶布的工序,精准快速,可实现全程的自动化贴胶布,可用于流水线生产上;通过独特的包胶组合机构,可全方面对包胶件贴合,粘贴牢固,克服现有技术的包胶件包不紧、包不上和包偏等现象,降低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排线上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Z轴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包胶组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包胶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包胶左组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右夹带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前瓷环组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张力架组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胶布组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可调胶带台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排线上下移动机构100、包胶组合机构200以及Z轴移动机构300,包胶组合机构200活动设置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100上,Z轴移动机构300与包胶组合机构200连接,包胶组合机构200通过Z轴移动机构300实现沿Z轴的上下移动,包胶组合机构200设置有八个工作单元,可实现多单元同时自动协调包胶的功能。
如图3所示,排线上下移动机构100包括排线摆譬座、导针传动机构以及导针装置:
其中,排线摆譬座包括排线摆譬左座101和排线摆譬右座102,在所述排线摆譬左座101和排线摆譬右座102下端均设置有传动孔103,在它们的背部设置有用于安装Z轴移动机构300的安装槽104,在它们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包胶组合机构200的安装孔105;导针装置包括大导针板106以及假导针107,在所述大导针板106上设置有八个导针孔108以及导针可调块109,所述假导针107亦设有八支,且设置于导针孔108内与导针可调块109连接;导针传动机构共设置有两个导针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排线摆譬左座101和排线摆譬右座102上,每个传动机构包括导针气缸110、导针气缸支板111、导针杆主轴以及排线轴摆块113,在所述导针气缸110与导针气缸支板111通过排线翻转轴销112固定于排线摆譬左座101或排线摆譬右座102上,所述导针气缸110的气缸杆通过螺丝与排线轴摆块113连接,在所述螺丝上设置有胶套115,所述排线轴摆块113与气缸杆的连接端设置有排线轴外挡块,所述导针杆主轴一端与大导针板106连接,另一端穿过传动孔103与所述排线轴摆块113连接,在排线轴摆块113与导针杆主轴之间依次设有轴承以及排线半轴压环114。在排线摆譬左座101和排线摆譬右座102上还设有保护导针气缸110的排线护罩116。
如图4所示,Z轴移动机构300包括Z轴上下连接块301、排线升降架302、Z轴升降传动机构以及Z轴升降滑轨303:所述Z轴上下连接块301固定于包胶组合机构200连接上,在所述Z轴上下连接块301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304;所述排线升降架302固定于Z轴上下连接块301上,在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Z轴下挡板305;所述Z轴升降滑轨303固定于排线升降架302上,在所述Z轴升降滑轨303上设置有Z轴滑块306;所述Z轴升降传动机构包括Z轴伺服电机307、Z轴上轴承座板308、Z轴上下弹簧座309、Z轴螺母座310、Z轴螺母311、Z轴下轴承座板312以及FK12轴承313,其中所述Z轴上轴承座板308上设置有原点感应开关314,所述Z轴伺服电机307固定于Z轴上轴承座板308上,所述Z轴上轴承座板308以及Z轴上下弹簧座309固定于排线升降架302的顶部,在所述Z轴螺母311上设置有滚珠螺杆套315,在所述滚珠螺杆套315上设有Z轴感应棒316,所述滚珠螺杆套315与Z轴螺母座310连接,所述Z轴螺母座310分别连接Z轴滑块306以及包胶组合机构200,所述Z轴下轴承座板312固定于排线升降架302的下端部,且所述FK12轴承313设于Z轴下轴承座板312上,所述Z轴螺母311上下两端分连接Z轴伺服电机307和FK12轴承313。
如图2和图5所示,包胶组合机构200包括如下:包胶机主板201,设置于包胶机主板201上的过带轮组、包胶左组合机构202、胶布组合机构203、张力架组合机构204以及前瓷环组合机构205,与包胶机主板201固定连接的胶带装置上下滑板206,所述胶带装置上下滑板206通过设有的包胶滑台207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100并实现灵活上下移动,在包胶机主板201下方还设有水平伺服电机208、水平线性滑轨209以及拉带组合体210;
其中,所述包胶机主板201与Z轴移动机构300连接,其两端分别与胶带装置上下滑板206固定,所述包胶滑台207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100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包胶滑台207包括整体呈“L型”的上滑台211以及与之吻合的下滑台212,在上滑台211下端设置有一滑动轴213,其内端面设有定位凹槽214,下滑台212的底部设有与滑动轴213匹配的滑孔(图中未示),下滑台212亦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块215,所述胶带装置上下滑板206与上滑台211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自由的实现包胶机主板201的灵活升降功能,在包胶机主板201上还设置有多个快速接头216用于承接部件;
所述水平线性滑轨209设置于包胶机主板201的下端面,且与水平伺服电机208连接,所述水平伺服电机208固定于包胶机主板201的背部,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202与拉带组合体210接合,且包胶左组合机构202与水平线性滑轨209连接,包胶左组合机构202的数量为8个;过带轮组包括两组双向过带轮217和一组单向过带轮218,其中每组双向过带轮217或单向过带轮218均为八个,在所述包胶机主板201上设置有一活动槽219,其中单向过带轮218通过第一过带轮轴220与张力架组合机构204连接,且所述第一过带轮轴220穿过该活动槽219,所述双向过带轮217通过第二过带轮轴221设于包胶机主板201上,且分别位于单向过带轮218的上下方,呈等距排布,所述张力架组合机构204设置于包胶机主板201的背部;前瓷环组合机构205设置于所述过带轮组的上方,所述胶布组合机构203设置于前瓷环组合机构205的上方。
如图7所示,包胶左组合机构202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夹带组、切刀机构以及右夹带组222,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202通过右夹带组222与水平线性滑轨209连接;其中,左夹带组包括如下组件:左胶带座主座223,设置于左胶带座主座223下端的进带导向不动轮224,在所述左胶带座主座223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左胶后压板225,固定于左胶带座主座223下端的进带压带气缸座226,通过设有的左压带绞轴227与进带压带气缸座226连接的左压带夹唇228和左压带气缸接头229,所述左压带夹唇228设置于左压带气缸接头229与进带压带气缸座226之间,固定于左压带气缸接头229上部的左压带气缸座230,所述左压带气缸座230上设置有夹带锥块231,在所述左压带气缸座230中部设置第一夹带气缸座上盖232,所述左压带气缸座230顶部设置有夹带缸连接头233,所述夹带缸连接头233连接有左压带气缸234,且所述左压带气缸234上设置有气缸快速接头216;切刀机构包括如下:切刀座235、切刀气缸以及设于切刀座上235的左切刀236,与所述切刀座235连接的第二左胶后压板237,在所述第二左胶后压板23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胶下压唇238和左胶夹带上唇239,所述切刀气缸240固定于第二左胶后压板237顶部,且通过切刀连接块241与切刀座235连接,所述第二左胶后压板237通过左胶中绞座242与左胶带座主座223活动连接,在所述左胶中绞座242上设置左胶中绞轴套243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左胶中绞座242下端部设置有左胶夹带下唇244以及通过设有的进带内挡板245和进带外挡板246与左胶夹带下唇244上端连接的胶带现状247,所述左胶夹带下唇244的下端与左压带夹唇228组合时紧靠且位于胶带现状247的下方。
如图8所示,右夹带组222包括如下:夹带传动座248、右夹带锥块,在所述夹带传动座248的侧边延伸有滑轨连接端249,所述滑轨连接端249上设置有线性滑轨头250,所述线性滑轨头250与水平线性滑轨209连接,在所述夹带传动座248的顶端设有第二夹带气缸座251,所述第二夹带气缸座251上设置有右夹带气缸252,所述右夹带气缸252通过右夹带缸连接头260与右夹带锥块261连接,在所述夹带传动座248下端设有上连动轴253以及下连动轴254,在上连动轴253上依次设有上传动件255和右夹带上唇256,在下连动轴254上依次设有下传动件257和右夹带下唇258,上连动轴253以及下连动轴254的末端通过设置夹带右保持板259实现定位,所述上传动件255顶端部与所述右夹带锥块261紧靠,在其下端部设有联动齿,所述下传动件257与上传动件255的联动齿咬合连动。
如图9所示,前瓷环组合机构205包括如下:前瓷环组固定座262,所述前瓷环组固定座262固定于包胶机主板201的上端,在所述前瓷环组固定座262上设置有前瓷环支杆263,所述前瓷环支杆263上设有八组出线瓷环组合264以及八组过线调整组合265。
如图10所示,张力架组合机构204包括如下:张力架滑板266、张力气缸组合,在所述张力架滑板266上设置有滑板夹槽267,所述滑板夹槽267固定于包胶机主板201背面,所述张力气缸组合268通过滑板顶块269与张力架滑板266连接,在所述张力架滑板266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过带轮轴220的轴孔。
如图11所示,胶布组合机构203包括如下:胶布台底座270,以及固定于胶布台底座270上的胶布台横座271,所述胶布台底座270固定于包胶机主板201上,在所述胶布台底座270和胶布台横座271上还设置有可调胶带台组272以及胶布台过带轮273,所述胶布台过带轮273通过第三过带轮轴274与胶布台底座270或胶布台横座271连接,同样的所述可调胶带台组272以及胶布台过带轮273均设置有八组。
如图12所示,为一组可调胶带台组272的示意图,可调胶带台组272包括胶布上压板275以及胶布下压板276,所述胶布上压板275以及胶布下压板276之间设置有下压板轴承套277以及轴承,所述胶布上压板275以及胶布下压板276通过设置的胶布台座轴278与胶布台底座270或胶布台横座271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八轴上胶带包胶组合机构20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特殊的排线上下移动机构100、包胶组合机构200以及Z轴移动机构300设计,可实现各部件的XYZ轴的移动配合贴胶布的工序,精准快速,可实现全程的自动化贴胶布,可用于流水线生产上;通过独特的包胶组合机构200,可全方面对包胶件贴合,粘贴牢固,克服现有技术的包胶件包不紧、包不上和包偏等现象,降低了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胶组合机构以及Z轴移动机构,所述包胶组合机构活动设置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与包胶组合机构连接,所述包胶组合机构通过Z轴移动机构实现沿Z轴的上下移动,所述包胶组合机构设置有八个工作单元,可实现多单元同时自动协调包胶的功能,所述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排线摆譬座、导针传动机构以及导针装置:
所述排线摆譬座包括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在所述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下端均设置有传动孔,在它们的背部设置有用于安装Z轴移动机构的安装槽,在它们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包胶组合机构的安装孔;
所述导针装置包括大导针板以及假导针,在所述大导针板上设置有八个导针孔以及导针可调块,所述假导针亦设有八支,且设置于导针孔内与导针可调块连接;
所述导针传动机构共设置有两个导针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上,每个传动机构包括导针气缸、导针气缸支板、导针杆主轴以及排线轴摆块,在所述导针气缸与导针气缸支板通过排线翻转轴销固定于排线摆譬左座或排线摆譬右座上,所述导针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螺丝与排线轴摆块连接,在所述螺丝上设置有胶套,所述排线轴摆块与气缸杆的连接端设置有排线轴外挡块,所述导针杆主轴一端与大导针板连接,另一端穿过传动孔与所述排线轴摆块连接,在排线轴摆块与导针杆主轴之间依次设有轴承以及排线半轴压环;
在排线摆譬左座和排线摆譬右座上还设有保护导针气缸的排线护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Z轴上下连接块、排线升降架、Z轴升降传动机构以及Z轴升降滑轨:
所述Z轴上下连接块固定于包胶组合机构连接上,在所述Z轴上下连接块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
所述排线升降架固定于Z轴上下连接块上,在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Z轴下挡板;
所述Z轴升降滑轨固定于排线升降架上,在所述Z轴升降滑轨上设置有Z轴滑块;
所述Z轴升降传动机构包括Z轴伺服电机、Z轴上轴承座板、Z轴上下弹簧座、Z轴螺母座、Z轴螺母、Z轴下轴承座板以及FK12轴承,其中所述Z轴上轴承座板上设置有原点感应开关,所述Z轴伺服电机固定于Z轴上轴承座板上,所述Z轴上轴承座板以及Z轴上下弹簧座固定于排线升降架的顶部,在所述Z轴螺母上设置有滚珠螺杆套,在所述滚珠螺杆套上设有Z轴感应棒,所述滚珠螺杆套与Z轴螺母座连接,所述Z轴螺母座分别连接Z轴滑块以及包胶组合机构,所述Z轴下轴承座板固定于排线升降架的下端部,且所述FK12轴承设于Z轴下轴承座板上,所述Z轴螺母上下两端分连接Z轴伺服电机和FK12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组合机构包括:包胶机主板,设置于包胶机主板上的过带轮组、包胶左组合机构、胶布组合机构、张力架组合机构以及前瓷环组合机构,与包胶机主板固定连接的胶带装置上下滑板,所述胶带装置上下滑板通过设有的包胶滑台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并实现灵活上下移动,在包胶机主板下方还设有水平伺服电机、水平线性滑轨以及拉带组合体;
其中,所述包胶机主板与Z轴移动机构连接,其两端分别与胶带装置上下滑板固定,所述包胶滑台与排线上下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包胶滑台包括整体呈“L型”的上滑台以及与之吻合的下滑台,在上滑台下端设置有一滑动轴,其内端面设有定位凹槽,下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滑动轴匹配的滑孔,下滑台亦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块,所述胶带装置上下滑板与上滑台的背面固定连接,在包胶机主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快速接头用于承接部件;
所述水平线性滑轨设置于包胶机主板的下端面,且与水平伺服电机连接,所述水平伺服电机固定于包胶机主板的背部,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与拉带组合体接合,且包胶左组合机构与水平线性滑轨连接,包胶左组合机构的数量为8个;
所述过带轮组包括两组双向过带轮和一组单向过带轮,其中每组双向过带轮或单向过带轮均为八个,在所述包胶机主板上设置有一活动槽,其中单向过带轮通过第一过带轮轴与张力架组合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过带轮轴穿过该活动槽,所述双向过带轮通过第二过带轮轴设于包胶机主板上,且分别位于单向过带轮的上下方,呈等距排布,所述张力架组合机构设置于包胶机主板的背部;
所述前瓷环组合机构设置于所述过带轮组的上方,所述胶布组合机构设置于前瓷环组合机构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夹带组、切刀机构以及右夹带组,所述包胶左组合机构通过右夹带组与水平线性滑轨连接:
所述左夹带组包括如下组件:左胶带座主座,设置于左胶带座主座下端的进带导向不动轮,在所述左胶带座主座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左胶后压板,固定于左胶带座主座下端的进带压带气缸座,通过设有的左压带绞轴与进带压带气缸座连接的左压带夹唇和左压带气缸接头,所述左压带夹唇设置于左压带气缸接头与进带压带气缸座之间,固定于左压带气缸接头上部的左压带气缸座,所述左压带气缸座上设置有夹带锥块,在所述左压带气缸座中部设置第一夹带气缸座上盖,所述左压带气缸座顶部设置有夹带缸连接头,所述夹带缸连接头连接有左压带气缸,且所述左压带气缸上设置有气缸快速接头;
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如下:切刀座、切刀气缸以及设于切刀座上的左切刀,与所述切刀座连接的第二左胶后压板,在所述第二左胶后压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胶下压唇和左胶夹带上唇,所述切刀气缸固定于第二左胶后压板顶部,且通过切刀连接块与切刀座连接,所述第二左胶后压板通过左胶中绞座与左胶带座主座活动连接,在所述左胶中绞座上设置左胶中绞轴套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左胶中绞座下端部设置有左胶夹带下唇以及通过设有的进带内挡板和进带外挡板与左胶夹带下唇上端连接的胶带现状,所述左胶夹带下唇的下端与左压带夹唇组合时紧靠且位于胶带现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带组包括如下:夹带传动座、右夹带锥块,在所述夹带传动座的侧边延伸有滑轨连接端,所述滑轨连接端上设置有线性滑轨头,所述线性滑轨头与水平线性滑轨连接,在所述夹带传动座的顶端设有第二夹带气缸座,所述第二夹带气缸座上设置有右夹带气缸,所述右夹带气缸通过右夹带缸连接头与右夹带锥块连接,在所述夹带传动座下端设有上连动轴以及下连动轴,在上连动轴上依次设有上传动件和右夹带上唇,在下连动轴上依次设有下传动件和右夹带下唇,上连动轴以及下连动轴的末端通过设置夹带右保持板实现定位,所述上传动件顶端部与所述右夹带锥块紧靠,在其下端部设有联动齿,所述下传动件与上传动件的联动齿咬合连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瓷环组合机构包括如下:前瓷环组固定座,所述前瓷环组固定座固定于包胶机主板的上端,在所述前瓷环组固定座上设置有前瓷环支杆,所述前瓷环支杆上设有八组出线瓷环组合以及八组过线调整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架组合机构包括如下:张力架滑板、张力气缸组合,在所述张力架滑板上设置有滑板夹槽,所述滑板夹槽固定于包胶机主板背面,所述张力气缸组合通过滑板顶块与张力架滑板连接,在所述张力架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过带轮轴的轴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布组合机构包括如下:胶布台底座,以及固定于胶布台底座上的胶布台横座,所述胶布台底座固定于包胶机主板上,在所述胶布台底座和胶布台横座上还设置有可调胶带台组以及胶布台过带轮,所述胶布台过带轮通过第三过带轮轴与胶布台底座或胶布台横座连接,同样的所述可调胶带台组以及胶布台过带轮均设置有八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胶带台组包括胶布上压板以及胶布下压板,所述胶布上压板以及胶布下压板之间设置有下压板轴承套以及轴承,所述胶布上压板以及胶布下压板通过设置的胶布台座轴与胶布台底座或胶布台横座连接。
CN201310390808.0A 2013-08-30 2013-08-30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Active CN103456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0808.0A CN103456484B (zh) 2013-08-30 2013-08-30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0808.0A CN103456484B (zh) 2013-08-30 2013-08-30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6484A CN103456484A (zh) 2013-12-18
CN103456484B true CN103456484B (zh) 2017-02-15

Family

ID=4973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0808.0A Active CN103456484B (zh) 2013-08-30 2013-08-30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6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707B (zh) * 2015-12-04 2023-11-28 东莞市威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八轴顶芯同动的包胶绕线机
CN107458937B (zh) * 2016-06-03 2023-09-08 无锡纽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fid磁性元件自动附绝缘胶带的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170A (zh) * 2012-04-16 2012-08-01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于自动绕线机的自动包胶装置
CN202887985U (zh) * 2012-04-16 2013-04-17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于自动绕线机的自动包胶装置
CN203118767U (zh) * 2013-01-17 2013-08-07 深圳博美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包胶机构
CN103258631A (zh) * 2013-05-14 2013-08-21 深圳市泰顺友电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自动包胶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170A (zh) * 2012-04-16 2012-08-01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于自动绕线机的自动包胶装置
CN202887985U (zh) * 2012-04-16 2013-04-17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于自动绕线机的自动包胶装置
CN203118767U (zh) * 2013-01-17 2013-08-07 深圳博美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包胶机构
CN103258631A (zh) * 2013-05-14 2013-08-21 深圳市泰顺友电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自动包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6484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5223B (zh) 电感绕线机的多轴夹线装置及挂线方法
CN206274488U (zh) 改良型的多轴绕线包胶机
CN103531353B (zh) 下胶带自动绕线机
CN103258637A (zh) 一种多头自动绕线包胶一体机
CN103456484B (zh) 八轴上胶带包胶装置
CN205240845U (zh) 精密无气泡复卷机
CN206602441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铜环焊接设备
CN202808064U (zh) 一种收线系统
CN204892802U (zh) 一种电阻引脚线成型装置
CN204695959U (zh) 一种基于三线扭线飞叉混绕的绕线机
CN208766469U (zh) 三吸头式钟表自动装针机
CN202744782U (zh) 一种便捷穿线器
CN203754159U (zh) 全自动十轴上下胶带包胶装置
CN205319900U (zh) 一种嵌扩一体机
CN203721483U (zh) 全自动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机
CN208766470U (zh) 钟表自动装针机
CN203225172U (zh) 一种多头自动绕线包胶一体机
CN203733616U (zh) 组合式包胶机构
CN209318987U (zh) 一种转子碰焊综合测试一体机
CN208335984U (zh) 电子产品变压器元件绕线包胶一体机
CN204058903U (zh) 织带对中加工卷边器
CN205811816U (zh) 定子多股线绕线机
CN207468911U (zh) 一种裤子雕花设备
CN203760313U (zh) 一种用于十轴绕线机的包胶装置
CN203440617U (zh) 带扣缝纫机的夹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