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5175A - 笔型坐标指示器 - Google Patents

笔型坐标指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5175A
CN103455175A CN2013102116760A CN201310211676A CN103455175A CN 103455175 A CN103455175 A CN 103455175A CN 2013102116760 A CN2013102116760 A CN 2013102116760A CN 201310211676 A CN201310211676 A CN 201310211676A CN 103455175 A CN103455175 A CN 103455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annulus
jut
ferrite
coordinate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16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5175B (zh
Inventor
千头敏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5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5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5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51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笔型坐标指示器,防止按压力(笔压)的误检测且扩大对笔尖施加的按压力的检测范围,更加适当地检测按压力的变化。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相对的端面之间介入设置对主体部(11a)设置了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的环状部(11)。在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主体部(11a)和突起部(11b1、11b2)以及突起部(11c1、11c2)将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分离而卡定,防止笔压的误检测。

Description

笔型坐标指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检测指示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指示其应检测的位置,且提供与操作者的操作对应的信息的笔型坐标指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平板型PC(个人计算机)等输入设备而使用位置输入装置。该位置输入装置由例如形成为笔型的坐标指示器(笔型坐标指示器)和、具有使用该笔型坐标指示器而进行指示操作或字符以及图等的输入的输入面的位置检测装置构成。图21表示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和位置检测装置200的概略结构的一例。
如图21的左上端部所示,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电路结构具有第一铁氧体(铁氧体端头)102和第二铁氧体(铁氧体芯)104。并且,对卷绕在第二铁氧体104上的线圈105连接有一个以上的谐振电容器115。在图21中,表示对线圈105连接有两个谐振电容器115a、115b的情况。
图22表示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更具体的结构。图22是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剖视图,但为了简化说明,表示线圈105卷绕在第二铁氧体104上的状态。如图22所示,笔型坐标指示器100具有将第一铁氧体102与卷绕有线圈105的第二铁氧体104经由O(字母)环103相对的结构。并且,成为通过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笔压)而第一铁氧体102接近第二铁氧体104的结构。
另外,O环103为使用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等,且形成为剖面成为英文字母「O(字母)」状(圆形状)的环状的部件。此外,除了上述部分之外,如图22所示,在笔型坐标指示器100中,基板支架113、基板114、谐振电容器115、作为缓冲材料的环型片117、缓冲部件118收纳在中空的壳体111内。这些部分通过盖体(cap)112在壳体111内的位置被固定。另外,通过卷绕在第二铁氧体104上的线圈105和谐振电容器115连接,构成谐振电路116。
并且,若构成笔尖的芯体101所抵接的第一铁氧体102根据对芯体施加的按压力而接近第二铁氧体104,则与其对应地,线圈105的电感变化。由此,成为从谐振电路116的线圈105发送的电波的振荡周期(谐振频率)变化的结构。
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位置检测装置200具有将X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1和Y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2层叠的位置检测线圈210。各环路线圈组211、212例如分别由40条矩形的环路线圈构成。构成各环路线圈组211、212的各环路线圈配置为以等间隔排列而依次重叠。这些X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1以及Y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2连接到选择电路213。选择电路213依次选择两个环路线圈组211、212中的一个环路线圈。
并且,振荡器221产生频率f0的交流信号,并提供给电流驱动器222和同步检波器229。电流驱动器222将从振荡器221提供到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电流,并提供给切换连接电路223的发送侧端子T。切换连接电路223通过来自后述的处理控制部233的控制,切换将由选择电路213所选择的环路线圈连接到发送侧端子T和接收侧端子R中的任一个。
并且,假设由选择电路213所选择的环路线圈连接到切换连接电路223的发送侧端子T。此时,来自振荡器221的交流信号通过电流驱动器222、发送侧端子T提供给所选择的该环路线圈,并发送到笔型坐标指示器100。
另一方面,假设由选择电路213所选择的环路线圈连接到切换连接电路223的接收侧端子R。此时,在由选择电路213所选择的环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经由选择电路213以及切换连接电路223的接收侧端子R提供给接收放大器224。接收放大器224对从环路线圈提供到的感应电压进行放大,并提供给检波器225以及同步检波器229。
检波器225对在环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即来自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波,并提供给低通滤波器226。低通滤波器226具有比上述频率f0充分低的截止频率,将检波器225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提供给采样保持电路227。采样保持电路227保持在低通滤波器226的输出信号的预定的定时、具体而言接收期间中的预定的定时中的电压值,并提供给A/D转换电路228。A/D转换电路228将采样保持电路227的模拟输出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提供给处理控制部233。
另一方面,同步检波器229根据来自振荡器221的交流信号而生成正交的两个信号(0°或者90°),并与接收放大器224的输出信号相乘,从而检测相位差。低通滤波器230具有比频率f0充分低的截止频率,将同步检波器229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提供给采样保持电路231。采样保持电路231保持在低通滤波器230的输出信号的预定的定时中的电压值,并提供给A/D转换电路232。A/D转换电路232将采样保持电路231的模拟输出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提供给处理控制部233。
处理控制部233控制位置检测装置200的各部分。即,处理控制部233控制选择电路213中的环路线圈的选择、切换连接电路223的切换、采样保持电路227、231的定时。处理控制部233从X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1以及Y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2以一定的发送持续时间而发送电波。
在X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1以及Y轴方向环路线圈组212的各环路线圈中,由从笔型坐标指示器100发送的电波而产生感应电压。处理控制部233基于在该各环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平,计算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指示位置的坐标值。此外,处理控制部233根据0°以及90°的周期(相位)检波的结果,进行预定的演算而计算相位值,并进一步使用该结果而计算笔压值。
这样,在由笔型坐标指示器100以及位置检测装置200构成的现有的位置输入装置中,除了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指示位置之外,还能够检测对笔型坐标指示器100施加的按压力、即笔压。另外,关于使用图21、图22说明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细节,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44806号公报
另外,在使用图21、图22说明的现有的位置输入装置的位置检测装置200中,在来自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的电波的振荡周期(电波的相位)的变化超出了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对芯体101施加笔压的情况。这样,设置预定的阈值是为了防止笔压的误检测。即,在没有设置上述阈值的情况下,即使将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稍微相对于位置检测装置200倾斜,线圈105的电感也变化。此时,存在从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送出的电波的振荡周期发生变化乃至笔压的误检测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设置作为检测界限的阈值来设置所谓的死区,能够准确地检测确实施加了笔压的情况。
但是,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构造具有即使看了其笔尖部分,芯体101、第一铁氧体102、O环103、卷绕了线圈105的第二铁氧体104也是串联配置的构造。由于这些各结构部件一次性地生产多个,所以认为即使是相同的结构部件也存在在大小上产生微小的差异的情况。如上所述,笔型坐标指示器100为即使稍微倾斜也产生笔压的误检测的纤细的器件,所以存在在该结构部件中产生的大小的差异牵连到笔压的误检测的可能性。
例如,O环103的材质如上所述那样为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其制造方法一般使用在形成了多数的型的型框架中注入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而制造的方法。此时,例如根据将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注入型框架中的注入情况等,即使是同时制造出的O环103,也认为存在在大小上产生差异的情况。原本O环103如图22所示那样接触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而设置。但是,考虑由于O环103的厚度比原来的厚度稍微薄,所以如图23A所示,以将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芯体101朝向地面方向的状态,在O环103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产生一些间隔α的情况。
在这样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中,仅仅如图23B所示那样将芯体101朝上(朝向天空方向),第一铁氧体102就接近第二铁氧体104。此时,由于从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发送的电波的振荡周期变化,所以存在发生笔压的误检测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如将被称为智能手机的高功能便携电话终端向上仰着而就寝时使用的情况所示,在将芯体101朝向天空而使用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存在发生笔压的误检测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存在以通过将笔型坐标指示器100朝向天空而第一铁氧体102经由O环103接近第二铁氧体104为条件,调整电容器侧的电容来应对的方法。但是,将笔型坐标指示器100朝向天空而调整电容器侧的电容需要其专用的器具,且在朝向天空的状态下的调整作业导致作业效率的大幅降低,存在产生生产数量的降低和成本上升的问题的可能性。
此外,在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而调整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若将芯体101朝向地面方向而使用,则由于第一铁氧体相对第二铁氧体分离,所以固有谐振频率相对原本使用的信号频率较大偏离。因此,在将芯体101朝向地面方向而使用时,不按压芯体101的条件下的信号电平降低,存在在如图21所示的位置检测装置200中能够检测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高度(可读取高度)降低的顾虑。这样,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芯体101附近的结构部件的大小的误差、尤其O环103的大小的误差很有可能成为阻碍低成本且高质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批量生产化的原因。
此外,在图22所示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原本笔压检测范围成为某种程度受限的范围。即,在图22所示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中,为了以挤压O环103的方式将第一铁氧体102接近第二铁氧体104,需要将较大的笔压(负荷)施加到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芯体101。此外,在挤压O环103的情况下,O环103的变形存在界限。因此,若通过芯体101施加一定以上的按压力,则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抵接。
此时,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间隔没有变窄,不能根据按压力而改变来自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的电波的振荡周期。并且,如上所述,由于需要对来自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的电波的振荡周期的变化设置预定的阈值,所以能够检测按压力(笔压)的负荷的变化范围成为比较窄的范围。
作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考虑在将芯体101朝向地面方向的状态下在O环103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设置某种程度的间隔。此时,仅仅对芯体101施加极轻的按压力,就能够使第一铁氧体102接近第二铁氧体104。因此,能够迅速地产生直到用于按压检测的阈值为止的变化,能够扩大笔压检测的变化范围。此外,在该方法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对构成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各部件进行改良,所以能够比较简单地实施。
但是,在使用了该方法的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产生与使用图23说明的情况相同的问题。即,仅仅将该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设为芯体101朝上(朝向天空方向),第一铁氧体102就接近第二铁氧体104。在这样的状况下使用的情况下,由于仅仅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来自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谐振电路的电波的频率就发生变化,所以存在即使芯体101没有接触到位置检测装置200的检测面也检测笔压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位置输入装置的笔型坐标指示器,防止按压力(笔压)的误检测且扩大对笔尖施加的按压力的检测范围,能够更加适当地检测按压力的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特征在于,包括:芯体,从框体的一端突出而构成笔尖;柱状的第一磁性体,一个端面接触到所述芯体;柱状的第二磁性体,设置为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另一个端面相对;线圈,卷绕在所述第一磁性体、第二磁性体的至少一方上;电容器,连接到所述线圈;以及弹性体,介入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的相对的端面之间,在所述芯体被施加来自使用者的按压力时,所述弹性体变形,所述弹性体由主体部和在该主体部上设置的突部构成,所述突部对于所述按压力的抵抗力小于所述主体部对于所述按压力的抵抗力,在所述芯体没有被施加所述按压力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部将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分离而卡定,若所述芯体被施加所述按压力,则在最初主要由所述突部变形,在所述突部变形之后主要由所述主体部变形,根据按压力来改变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的距离,从而检测按压力。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笔型坐标指示器,柱状的第一磁性体的一个端面和柱状的第二磁性体的一个端面相对,柱状的第一磁性体的另一个端面与构成笔尖的芯体抵接。此外,在第一、第二磁性体中的至少一个磁性体上卷绕线圈,该线圈连接到电容器而构成谐振电路。并且,在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的相对的端面之间介入设置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对主体部设置了突部的结构,且对于按压力的抵抗力设为突部的抵抗力小于本体部的抵抗力。
并且,在没有对芯体施加来自使用者的按压力的状态下,主体部和突部将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分离而卡定。由此,能够防止在芯体朝上时的笔压的误检测。此外,若对芯体施加来自使用者的按压力,则首先,抗力小的突部快速变形,之后,抗力大的主体部根据按压力而变形。通过这个作用,能够扩大对芯体施加的按压力的检测范围。
更一般地说,具有如下特征:用于将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分离而卡定的弹性体为相同的材质,且具有分为一个或者多个部分或者连续地连接的构造,各个部分成为对于按压力的抵抗力因每个部分而异的构造,在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之间各个部分串联配置。作为对于按压力的抵抗力因每个部分而异的构造,包括按每个部分而材质的密度不同、压缩率不同的情况。例如为海绵构造,构成海绵的材质的密度不同的情况。或者,还考虑为弹簧构造,按每个部分而线圈的直径不同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例如能够实现一种笔型坐标指示器,防止在芯体向上时的按压力(笔压)的误检测且扩大对笔尖施加的按压力的检测范围,能够更加适当地检测按压力的变化的位置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电子设备2的一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具体的形状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特性和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特性的相位-负荷特性图。
图5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1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2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3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4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5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6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7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8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9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10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11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形状的变化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变形例12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2的环状部11L的变化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的替代部件11X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可应用的结构不同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X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和位置检测装置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一个实施方式。
[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使用例]
图1是表示使用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电子设备2的一例的图。在该例中,电子设备2为具有例如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2D的高功能便携电话终端,在显示画面2D的背部具有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22。该位置检测装置22与使用图23说明的现有的位置检测装置200相同地构成。
并且,在该例的电子设备2的框体中,具有收纳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收纳凹孔21。使用者根据需要从电子设备2取出在收纳凹孔21中收纳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并在显示画面2D中进行位置指示操作。
并且,在电子设备2中,假设在显示画面2D上通过笔型坐标指示器1进行了位置指示操作。此时,在显示画面2D的背部设置的位置检测装置22检测被笔型坐标指示器1操作的位置以及笔压,电子设备2的位置检测装置22具备的微型计算机实施与在显示画面2D中的操作位置以及笔压对应的显示处理。
[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结构]
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结构例。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笔尖侧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主要部分的图。在图2中,壳体111(框体)为,模仿圆珠笔或自动铅笔等一般的笔记用具从而形成为比较小型的例如ABS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框体,且成为中空使得可收纳各部件。此外,壳体111如图2所示那样形成为至少其一个端部纤细,其前端具有开口部。
并且,如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具有从壳体111的一端突出的芯体101。芯体101如图2所示那样其剖面成为T字状,芯体101的一部分与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壳体111的一部分卡合而不会从壳体111突出必要的程度以上。另外,考虑到与操作面抵接而使用时的对于摩擦的耐性,芯体101例如为聚缩醛树脂(夺钢)等合成树脂制。
此外,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端面接触到芯体101的圆柱状的第一铁氧体(第一磁性体)102。并且,包括一个端面与该第一铁氧体102的另一个端面相对的圆柱状的第二铁氧体(第二磁性体)104。在该第二铁氧体104的侧面卷绕了线圈105。另外,第二铁氧体104固定在壳体111内的预定的位置,使得不能移动。
此外,如图2的剖面所示,第一铁氧体由将中心设为相同的大直径的圆柱部分和小直径的圆柱部分构成。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铁氧体102的直径大的圆柱部分接触到芯体101,直径小的圆柱部分位于第二铁氧体104侧。此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端面之间,设置了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形成的环状部11(弹性体)。在环状部11的孔部(贯通孔)中嵌合第一铁氧体102的小直径的圆柱部分。
并且,如上所述,芯体101不会从壳体111突出必要的程度以上,但通过使用者施加按压力,能够沿着壳体111的长度方向滑动。因此,若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则芯体101、第一铁氧体102、环状部11向第二铁氧体104侧按压。
由于环状部11如上所述那样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形成,所以根据对芯体101施加的按压力(笔压)而变形,第一铁氧体102根据按压力而向第二铁氧体104侧接近。由此,根据第一铁氧体102相对于第二铁氧体104的位置,在第二铁氧体104上卷绕的线圈105的电感变化,能够获得与按压力(笔压)对应的输出。
并且,环状部11包括具有形成为剖面成为「O(字母)」字状(圆形状)的环状的立体形状的主体部11a,详细的在后面叙述。如图2所示,在该主体部11a中,设置有将主体部11a从第一铁氧体102分离的突起部(突部)11b1、11b2以及将主体部11a从第二铁氧体104分离的突起部(突部)11c1、11c2。这些突起部11b1、11b2、11c1、11c2与主体部11a为相同的材质。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主体部11a和突起部11b1、11b2及突起部11c1、11c2构成的环状部11为一体成型的。
这样,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代替图22、图23所示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具备的O环103而包括在主体部11a设置了突起部11b1、11b2、11c1、11c2的环状部11。并且,在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中,除了环状部11以外的各部分与使用图22、图23说明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相同地构成。
[环状部11的形状]
图3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中使用的环状部11的形状的图。另外,图3A所示的X-X′剖视图表示在图3B所示的环状部11的俯视图中在由通过环状部11的中心O的直线X-X′表示的位置剖切了环状部11的情况下的剖面。此外,图3C所示的侧视图表示从由图3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看环状部11的情况下的侧面(其他图的侧视图也相同)。
并且,如图3B的俯视图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环状部11在环状形成的主体部11a设置两个突起部11b1、11b2。在该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1b1、11b2表示在主体部11a上且通过环状部11的中心的直线X-X′上设置的情况。即,两个突起部11b1、11b2设置在以环状部11的中心O为基准成为点对称的主体部11a上的位置。
并且,如图3A的剖视图所示,主体部11a的剖面为英文字母的「O(字母)」字状(圆形状),突起部11b1、11b2的剖面大致为半圆形。即,主体部11a成为剖面为圆形状、整体成为环状的立体形状。此外,突起部11b1、11b2为大致成为半球状的立体形状。并且,如图3A的剖视图所示,在夹着主体部11a且与突起部11b1、11b2的形成位置相反侧的主体部11a上,设置有突起部11c1、11c2。与突起部11b1、11b2相同地,突起部11c1、11c2的剖面大致为半圆形,为大致成为半球状的立体形状。
即,如图3C的侧视图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环状部11由主体部11a、和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主体部11a上的对应的位置的突起部11b1、11b2以及突起部11c1、11c2构成。并且,如图2中也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中配置(安装)有环状部11,使得突起部11b1、11b2位于第一铁氧体102侧、突起部11c1、11c2位于第二铁氧体104侧。
因此,在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突起部11b1、11b2实现将主体部11a从第一铁氧体102分离而卡定的功能。此外,在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突起部11c1、11c2实现将主体部11a从第二铁氧体104分离而卡定的功能。由此,能够将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间隔较大地取得为在环状部11的主体部11a的厚度的基础上至少加上突起部11b1和突起部11c1(突起部11b2和突起部11c2)的高度的量。
并且,考虑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的情况。此时,在没有对芯体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能够在第一、第二铁氧体之间维持主体部11a的厚度加上突起部11b1和突起部11c1(突起部11b2和突起部11c2)的高度的间隔。
这样,在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中,与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相比,能够较大地取得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相对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第一铁氧体102不会以主体部11a、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的层叠方向的高度量以上接近第二铁氧体104。因此,仅仅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线圈105的电感不会变化,所以不会发生笔压的误检测。
另外,在形成笔尖的芯体101朝向了天空方向时,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也可以只发挥第一铁氧体102不接近第二铁氧体104的程度的抵抗力。因此,如图3所示,突起部11b1、11b2或突起部11c1、11c2与第一铁氧体102或第二铁氧体104相对并接触的部分的面积比较小。
因此,就在使用者对芯体101开始施加按压力(笔压)之后,只挤压在主体部11a中设置的突起部11b1、11b2或突起部11c1、11c2。此时,只需要极小的按压力,通过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设置在主体部11a上,所以不会对操作带来不适。并且,在操作者(使用者)相对于操作面按压芯体(笔尖)101时操作者感受到的主要的抵抗力为环状部11的主体部11a整体开始被按压时的抵抗力。
[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相位-负荷特性]
图4是表示笔型坐标指示器的相位-负荷特性的曲线的图。图4的曲线G表示关于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相位-负荷特性。此外,图4的曲线J1表示使用图22说明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相位-负荷特性。此外,图4的曲线J2表示以将芯体101朝向地面方向的状态在O环103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设置了预定的间隔的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相位-负荷特性。
即,图4的曲线J2所示的特性的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为,将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间隔扩宽某种程度,有意地形成为与图23A所示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相同的形状。并且,在图4中,表示了将进行按压力(笔压)的检测的情况下的相位(来自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谐振电路的电波的振荡周期)的阈值设定为+20的情况。
在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如使用图22说明那样,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存在O环103。因此,为了挤压O环103而将第一铁氧体102接近第二铁氧体104,需要将较大的按压力(负荷)施加到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芯体101。此外,挤压O环103也存在界限。
因此,在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在按压最初的负荷比较轻的区间,线圈105的电感的变化比较大,如图4的曲线J1所示,获得比较大的相位变化。但是,若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碰撞,则间隔变窄,相位的变化以预定值作为上限值而不变化。
如上所述,关于来自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相位的变化,为了适当地检测按压力,直到超出预定的阈值为止不检测。在图4中,由于相位的阈值被设定为+20,所以在具有图4的曲线J1所示的特性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情况下,只能在图4中由负荷区间k1表示的区间进行按压力(笔压)的检测。
接着,研究在将芯体101朝向地面方向的状态下在O环103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设置了某种程度的间隔的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相位-负荷特性。在该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与图23A所示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相同地,在O环103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间隔。
因此,直到O环103接触到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这两方为止,仅对芯体101轻轻地施加按压力,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就会急剧接近。此时,线圈105的电感较大变化,如图4的曲线J2所示,在按压最初获得大的相位变化,通过轻的按压力就迅速地达到预定的阈值(相位=+20)。
并且,在O环103接触到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之后,O环103根据对O环103施加的按压力而变形,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接近。因此,如图4的曲线J2所示,若超出阈值则相位变化也变得平稳。在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情况下,可知可检测按压力(笔压)的负荷范围相比具有曲线J1所示的相位-负荷特性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大幅扩宽。
但是,在该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的情况下,仅仅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第一铁氧体102就会接近第二铁氧体104,存在产生按压力的误检测的可能性。如使用图23所说明,在O环103的厚度形成为比作为目标的厚度稍微薄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相对于这些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图22~图23),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环状部11成为在主体部11a上设置了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的结构。因此,在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例如即使芯体101朝向了天空方向,也不会接近在主体部11a的厚度加上突起部11b1和突起部11c1(突起部11b2和突起部11c2)的高度的程度的距离以上。
并且,若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则首先,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变形。但是,如上所述,在形成笔尖的芯体101朝向了天空方向时,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只发挥第一铁氧体102不接近第二铁氧体104的程度的些许抗力。
因此,与成为曲线J2所示的特性的现有的改良型笔型坐标指示器相比,虽然需要一些按压力,但是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仅对芯体101轻轻地施加按压力,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就会变形。此时,在环状部11的主体部11a的整体开始被按压之前(主体部11a的抵抗力被支配之前),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迅速地接近。因此,如图4的曲线G所示,与改良型的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相比,达到阈值之前所需的负荷(按压力)稍微大。但是,按压最初获得大的相位变化,通过轻的按压力就迅速地达到预定的阈值(相位=+20)。
并且,在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变形,对主体部11a的整体施加了按压力之后,主体部11a的抵抗力被支配。因此,主体部11a根据对主体部11a施加的按压力而变形,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接近。因此,如图4的曲线G所示,若超出阈值则相位变化也变得平稳。并且,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可检测按压力(笔压)的负荷范围如在图4中由负荷区间k2所示那样大幅扩宽。与表示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的可检测按压力的负荷范围的负荷区间k1相比,该差是明显的。
[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効果]
如上所述,该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通过由主体部11a和突起部11b1、11b2、突起部11c1、11c2构成的环状部11的功能,即使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也不会产生按压力(笔压)的误检测。此外,与现有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00相比,能够大幅扩大对芯体101施加的按压力(笔压)的检测范围。此外,也不需要对环状部11以外的结构部分进行大的变更。
此外,由于不需要考虑使用图23说明的在O环的大小上产生误差等的、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的状态下的电容器电容的调整等作业,所以能够抑制用于调整的极大的工数增加。由此,能够增大笔型坐标指示器的生产数量,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此外,也不会导致如下情况:由于发生现有的O环103等结构部件的大小的误差而有可能产生的、在没有按下构成笔尖的芯体的状況下的读取高度的降低。当然,也不需要用于在将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的状态下的电容器电容的调整作业的追加的治理工具。
此外,能够降低因现有的O环103等结构部件的大小的误差大的笔型坐标指示器成为不良引起的成品率的低下,能够降低材料费的浪费。
此外,能够实现在对芯体开始施加按压力时的抵抗力小且获得良好的操作触感的笔型坐标指示器。
即,作为整体,能够起到现有技术中未实现的如下显著效果:能够大量生产高性能、高品质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并且不会导致制造工序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
[环状部11的变形例]
环状部11并不限定于使用图2、图3说明的结构。环状部11能够作为以下所说明那样的各种方式。首先,如使用图2、图3所说明,具体说明对环状的主体部11a设置具有大致半球状的立体形状的多个突起部的环状部11的变形例。在将以下说明的环状部11的各变形例使用于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使用了上述环状部11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环状部11的变形例1(在单面中的两个突起部)]
图5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A(环状部11的变形例1)的图。在图5中,图5A为环状部11A的俯视图,图5B为从图5所示的箭头的方向看环状部11A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在图5所示的环状部11A的主体部11a中,在以环状部11A的中心O为基准成为点对称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突起部11b1、11b2。其中,在环状部11A的情况下,如图5B所示,突起部11b1、11b2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一铁氧体102相对的一侧,或者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一侧。
并且,考虑使用了该环状部11A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的情况。此时,在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突起部11b1、11b2实现将主体部11a从第一铁氧体102或者第二铁氧体104分离突起部11b1、11b2的高度量而卡定的功能。
[环状部11的变形例2(在夹着主体部11a的不同的位置中的两个突起部)]
图6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B(环状部11的变形例2)的图。在图6中,图6A为环状部11B的俯视图,图6B为环状部11B的侧视图。在图6所示的环状部11B中,相对于主体部11a,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夹着该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对应的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6A的俯视图所示,在该变形例2的环状部11B中,用实线表示的突起部11b1、11b2设置在连接突起部11b1和突起部11b2的中心的直线LY上且主体部11a上。此外,用虚线表示的突起部11c1、11c2设置在与连接突起部11b1和突起部11b2的中心的直线LY交叉的直线LX上且在设置突起部11b1、11b2一侧的相反侧的主体部11a上。此外,在环状部11B中,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设置在以环状部11B的中心O为基准成为点对称的位置。
因此,如图6B的侧视图所示,环状部11B具有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了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的结构。并且,考虑使用了该环状部11B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的情况。此时,在没有对芯体10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实现将主体部11a从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分离而卡定的功能。
另外,在图6中,直线LX和直线LY表示大致正交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此。直线LX和直线LY所构成的角的角度可以设为各种角度。换言之,突起部11b1、11b2和突起部11c1、11c2可以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不重叠的各种位置。
[环状部11的变形例3(在夹着主体部11a的对应的位置中的三个突起部)]
图7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C(环状部11的变形例3)的图。在图7中,图7A为环状部11C的立体图,图7B为环状部11C的俯视图,图7C为环状部11C的侧视图。
如图7B的俯视图所示,环状部11C在主体部11a设置三个突起部11b1、11b2、11b3。在该环状部11C中,突起部11b1、11b2、11b3设置在例如主体部11a上各突起部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在准确地成为均等的位置。
并且,如图7A的立体图所示,在夹着主体部11a且与突起部11b1、11b2、11b3的形成位置相反一侧的主体部11a上,设置了突起部11c1、11c2、11c3。即,如图7C的侧视图所示,环状部11C由本体部11a、夹着该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主体部11a上的对应的位置的突起部11b1、11b2、11b3以及突起部11c1、11c2、11c3构成。
[环状部11的变形例4(在单面中的三个突起部)]
图8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D(环状部11的变形例4)的图。在图8中,图8A为环状部11D的俯视图,图8B为环状部11D的侧视图。如图8A、8B所示,在环状部11D中,突起部11b1、11b2、11b3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一铁氧体102相对的一侧,或者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一侧。另外,在该例中,三个突起部11b1、11b2、11b3在主体部11a上的位置关系与图7所示的环状部11C的情况相同。
[环状部11的变形例5(在夹着主体部11a的不同的位置中的三个突起部)]
图9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E(环状部11的变形例5)的图。在图9中,图9A为环状部11E的俯视图,图9B为环状部11E的侧视图。在环状部11E中,相对于主体部11a,突起部11b1、11b2、11b3和突起部11c1、11c2、11c3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对应的位置)。
具体而言,若在图9A的俯视图上观看,则用实线表示的突起部11b1、11b2、11b3成为设置在用虚线表示的突起部11c1、11c2、11c3的各自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反,用虚线表示的突起部11c1、11c2、11c3成为设置在用实线表示的突起部11b1、11b2、11b3的各自之间的位置关系。
[环状部11的变形例6(在夹着主体部11a的对应的位置中的四个突起部)]
图10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F(环状部11的变形例6)的图。在图10中,图10A为环状部11F的立体图,图10B为环状部11F的俯视图,图10C为环状部11F的侧视图。
如图10B的俯视图所示,该变形例6的环状部11F在主体部11a设置了四个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在该环状部11F中,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设置在主体部11a上各突起部之间的距离大致均等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在准确地成为均等的位置。
并且,如图10A的立体图所示,在夹着主体部11a且与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的形成位置相反一侧的主体部11a上,设置了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即,如图10C的侧视图所示,环状部11F由主体部11a、夹着主体部11a设置在主体部11a上的对应的位置的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及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构成。
[环状部11的变形例7(在单面中的四个突起部)]
图11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G(环状部11的变形例7)的图。在图11中,图11A为环状部11G的俯视图,图11B为环状部11G的侧视图。如图11A、11B所示,在环状部11G中,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一铁氧体102相对的一侧,或者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一侧。另外,在该例中,四个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在主体部11a上的位置关系与图10所示的环状部11F的情况相同。
[环状部11的变形例8(在夹着主体部11a的不同的位置中的四个突起部)]
图12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H(环状部11的变形例8)的图。在图12中,图12A为环状部11H的俯视图,图12B为环状部11H的侧视图。在环状部11H中,相对于主体部11a,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和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夹着该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若在图12A的俯视图上观看,则用实线表示的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设置在用虚线表示的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的各自之间。
[环状部11的变形例9(在夹着主体部11a的对应的位置中的五个突起部)]
图13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I(环状部11的变形例9)的图。在图13中,图13A为环状部11I的俯视图,图13B为环状部11I的侧视图。在环状部11I中,相对于主体部11a,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11b5和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11c5夹着主体部11a设置在对应的位置。另外,在该变形例9中,突起部11b1~11b5和突起部11c1~11c5设置在主体部11a上各突起部之间的距离大致均等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在准确地成为均等的位置。
[环状部11的变形例10(在单面中的五个突起部)]
图14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J(环状部11的变形例10)的图。在图14中,图14A为环状部11J的俯视图,图14B为环状部11J的侧视图。如图14A、14B所示,在环状部11J中,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11b5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一铁氧体102相对的一侧,或者主体部11a的与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一侧。另外,在该例中,五个突起部11b1~11b5在主体部11a上的位置关系与图13所示的环状部11I的情况相同。
[环状部11的变形例11(在夹着主体部11a的不同的位置中的五个突起部)]
图15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K(环状部11的变形例11)的图。在图15中,图15A为环状部11K的俯视图,图15B为环状部11K的侧视图。在环状部11K中,相对于主体部11a,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11b5和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11c5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不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若在图15A的俯视图上观看,则用实线表示的突起部11b1、11b2、11b3、11b4、11b5设置在用虚线表示的突起部11c1、11c2、11c3、11c4、11c5的各自之间。
[变形例1~变形例11的总结]
以下,除了特别区分表示的情况之外,将突起部11b1~11b5总称为突起部11b而记载,将突起部11c1~11c5总称为突起部11c而记载。如上所述,在主体部11a设置多个突起部11b、11c,从而能够实现环状部11的变形例。
并且,如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说明可知,环状部11及其变形例的环状部11A~环状部11K能够分类为三个组。首先,环状部11(图3)、环状部11C(图7)、环状部11F(图10)、环状部11I(图13)在夹着主体部11a而在主体部11a的对应的位置设置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方面具有相同的技术思想,形成第一组。
此外,环状部11A(图5)、环状部11D(图8)、环状部11G(图11)、环状部11J(图14)在仅在主体部11a的单侧设置突起部11b的方面具有相同的技术思想,形成第二组。此外,环状部11B(图6)、环状部11E(图9)、环状部11H(图12)、环状部11K(图15)在夹着主体部11a而在主体部11a的不同的位置设置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方面具有相同的技术思想,形成第三组。
并且,形成第二组的环状部11A(图5)、环状部11D(图8)、环状部11G(图11)、环状部11J(图14)如各图所示只在主体部11a的单侧形成突起部11b。因此,与属于第一、第三组的环状部11等相比,在应用于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情况下,不能较大取得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但是,通过调整在主体部11a的单侧设置的突起部11b的长度或形状,在将主体部11a从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至少一个分离而卡定的效果上,能够获得与使用了属于第一、第三组的环状部11等的情况大致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使用了属于第一、第三组的环状部11等的情况下,能够较大取得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间隔,能够高精度地防止按压力(笔压)的误检测。此外,在使用了属于第一、第三组的环状部11等的情况下,通过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了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结构,能够将在最初按压时使用者感受到的按压感更加柔和。
此外,在属于第一组的环状部11等和属于第三组的环状部11B等中,能够获得大致相等的特性。并且,与属于第一组的环状部11等相比,在属于第三组的环状部11B等中,能够获得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的稳定感。
此外,若突起部11b、突起部11c的数目多,则能够减少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的所谓的晃动。此外,通过突起部11b、突起部11c的数目,能够调整相位-负荷特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了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数目为两个~五个的情况下的具体例,但并不限定于此。通过调整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大小,也可以设置六个以上的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此外,通过调整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高度,也能够调整如图4所示的相位-负荷特性。
此外,设置突起部11b、11c的位置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位置。也可以将突起部11b、11c设置在主体部11a上的随机的位置。即,设置突起部11b、11c的位置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但是,优选不偏向地设置突起部11b、11c。
[突起部11b、11c的形状的变形例等]
如使用图2、图3、图5~图15所说明,使用图2、图3说明的环状部11及其变形例1~变形例11中的突起部11b、突起部11c具有剖面成为大致半圆形的大致半球状的立体形状。但是,并非限定于此。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可以作为各种立体形状。图16是用于说明突起部11b、突起部11c的形状的其他例的图。
即,突起部11b、11c除了如图16A中所示那样作为半球状或大致半球状的形状之外,也可以作为图16B所示的圆锥形状、图16C所示的四棱锥形状、图16D所示的三棱锥形状、图16E所示的四棱柱形状。当然,并非限定于此,作为突起部11b、11c的形状,还可以作为多棱锥形状或多棱柱形状。
此外,如上所述,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的大小和高度也能够任意选择。但是,实际上,构成使用了设置各种形状、大小、高度的突起部11b、11c的环状部11的笔型坐标指示器,测定使用图4说明的负荷-相位特性。并且,形成设置了获得作为目标的特性的形状、大小、高度的突起部11b、11c的环状部11即可。
[环状部11的变形例12(在主体部11a中设置圆筒状的突条部的例)]
图17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L(环状部11的变形例12)的图。在图17中,图17A为环状部11L的立体图,图17B为环状部11L的俯视图,图17C为环状部11L的侧视图。
该环状部11L与如上述环状部11、环状部11A~环状部11K所示的环状部不同,并没有设置具有例如半球状等立体形状的两个以上的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如图17A所示,该环状部11L具有在主体部11a设置了圆筒状的突条部(突部)11d、11e的结构。
如图17B所示,圆筒状的突条部11d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例如与第一铁氧体102相对且该突条部11d不存在时最初接触到第一铁氧体102的部分。同样地,在该例的情况下,圆筒状的突条部11e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例如与第二铁氧体104相对且该突条部11e不存在时最初接触到第二铁氧体104的部分。即,如图17C所示,突条部11d、11e夹着主体部11a而设置在主体部11a上的对应的位置。
由此,在该环状部11L的情况下,突条部11d、11e实现与上述环状部11或环状部11A~环状部11K的突起部11b、突起部11c相同的功能。并且,在该环状部11L的情况下,也能够用于构成具有使用图4说明的负荷-相位特性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情况。
[变形例12的环状部11L的变化]
接着,说明使用图17说明的变形例12的环状部11L的变化。图18是在由图17B的虚线X-X′表示的位置剖切了环状部11L的情况下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在主体部11a设置的突条部11d、11e的形状的变化的图。
首先,使用图17进行说明,此外,如图18A、18C、18E所示,能够采取夹着主体部11a而在主体部11a的对应的位置设置突条部11d、突条部11e的方式。此外,也可以如图18B、18D、18F所示,采取相对于主体部11a将突条部11d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一铁氧体102相对的一侧,或者仅设置在主体部11a的与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一侧的方式。突条部的剖面能够设为长方形(图18A、18B)或半圆形状(图18C、18D)或者三棱形(图18E、18F)等的形状。
另外,在图17、图18所示的环状部11L的情况下,设置突条部11d、11e的主体部11a位置若是与第一铁氧体102或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位置,则可以设置在任意的位置。此外,突条部11d、11e的高度或宽度也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如图17所示,突条部11d、11e并非限定于环状。也可以在期望的位置设置切口。即,也可以设为在主体部11a上设置了多个突条部的结构。
[环状部11的替代部件的例(弹性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说明中,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之间设置的弹性体并不限定于在环状的主体部11a设置了突起部的结构。
图19是用于说明环状部11、环状部11A~11L的替代部件11X的一例的图。该例的替代部件11X与上述环状部11等同样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形成。并且,如图19所示,替代部件11X在形成为圆形平板状的底座部11aX的至少一面,在该例的情况下设置了四个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如图19所示,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大致形成为半球状。
并且,在图19所示的替代部件11X的情况下,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实现与上述环状部11、环状部11A~环状部11K的突起部11b、突起部11c相同的功能。即,考虑搭载了替代部件11X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芯体101朝向天空方向的情况。此时,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实现将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分离而卡定使得不会接近预定的距离以上的功能。并且,此时的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只发挥第一铁氧体102不以预定距离以上接近第二铁氧体104的程度的些许抗力。
并且,若对该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芯体101轻轻地施加按压力(笔压),则首先,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变形。此时,在替代部件11X的底座部11aX的整体开始被按压之前(底座部11aX的抵抗力被支配之前),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迅速地接近。
之后,若底座部11aX的整体开始被按压,则根据与对底座部11aX施加的比较大的按压力(笔压)对应地变形的底座部11aX的变形的状态,第一铁氧体102接近第二铁氧体104。由此,根据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距离,线圈105的电感变化。即,获得与对芯体101施加的按压力(笔压)对应的检测输出。
这样,在使用了该替代部件11X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环状部11或环状部11A~环状部11K相同的功能,能够用于构成具有使用图4说明的负荷-相位特性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情况。
另外,作为在圆形平板状的底座部11aX的一面设置了四个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的部件,说明了图19所示的替代部件11X,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底座部11aX的两面设置了突起部的结构。此外,突起部的数目也可以设为1以上的任意的数目。其中,为了稳定地获得线圈105的电感的变化,优选在底座部11aX的一面或者两面设置三个以上的突起部。此外,设置突起部的位置也可以设为各种位置。
此外,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等的形状也与使用图16说明的情况相同地,除了半球状或大致半球状的形状之外,还能够设为圆锥形状、四棱锥形状、三棱锥形状、四棱柱形状。当然,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的形状,还能够设为多棱锥形状或多棱柱形状。此外,突起部11bX1、11bX2、11bX3、11bX4等的大小或高度也能够任意选择。
[笔型坐标指示器1的其他结构例]
图20是用于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不同的结构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X的一例的图。在图20中,剖切该例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X的壳体311和支架317的近前侧的一半而去掉,表示其内部的构造的概略。壳体311为,模仿圆珠笔或自动铅笔等一般的笔记用具而形成为比较小型的例如ABS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框体,且成为中空使得可收纳以下说明的各部件。此外,壳体311如图20所示那样形成为至少其一个端部纤细,其前端具有开口部。
在壳体311的被形成为纤细的前端部,以从壳体311的开口部突出的方式设置了构成笔尖的芯体101X。在位于壳体311的内部的芯体101X的底端部,设置有图20所示那样与壳体311的开口部部分卡合的突起,成为芯体101X的全部不从壳体311突出的构造。
并且,如图20所示,第一铁氧体(铁氧体芯)102X设置为端面与芯体101X的底端部的端面抵接。如图20所示那样,线圈105X细细地卷绕在该第一铁氧体102X的侧面。线圈105X连接到后述的基板318的电容器(未图示),构成谐振电路。此外,设置为第二铁氧体(铁氧体端头)104X的端面与第一铁氧体102X的芯体101X侧的相反侧的端面(底端部的端面)相对。
此外,在第一铁氧体102X的底端部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其与支架317的突起部317b卡合。由此,第一铁氧体102X在壳体311内的向芯体101X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即,第一铁氧体102X在壳体311内能够在笔型坐标指示器1X的长度方向上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滑动。
并且,如图20所示,通过在第一铁氧体102X和第二铁氧体104X之间设置例如上述环状部11或环状部11A~11L或者替代部件11X,从而在图20所示的笔型坐标指示器1X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其他]
另外,第一铁氧体102、102X和第二铁氧体104、104X并不限定于圆柱状的形状。也可以使用形成为多棱柱状的铁氧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主体部11a和突起部11b、11c、11d、11e由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上述环状部11、环状部11A~11K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此外,关于替代部件11X也是相同的。
此外,还能够将主体部11a和突起部11b、11c、11d、11e由不同的材质构成。同样地,替代部件11X也能够将底座部11aX和突起部11bX1、11bX2、…等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此外,主体部11a并不限定于其剖面成为英文字母「O(字母)」状(圆形状)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其剖面成为椭圆形状的部件,也可以是成为四棱形状的部件。此外,关于主体部11a,其尺寸也能够在搭载到笔型坐标指示器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此外,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相对的端面之间介入设置的弹性体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体。也可以介入设置由主体部(底座部)夹着突起部或突条部的结构的弹性体。即,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的相对的各个端面侧设置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形成的弹性体的环状或者平板状的主体部(底座部)。并且,也能够使用在第一铁氧体102和第二铁氧体104相对的各个端面侧设置的主体部(底座部)之间、与它们接合而设置了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的突起部或突条部的结构的弹性体。

Claims (8)

1.一种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体,从框体的一端突出而构成笔尖;
柱状的第一磁性体,一个端面接触到所述芯体;
柱状的第二磁性体,设置为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另一个端面相对;
线圈,卷绕在所述第一磁性体、第二磁性体的至少一方上;
电容器,连接到所述线圈;以及
弹性体,介入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的相对的端面之间,在所述芯体被施加来自使用者的按压力时,所述弹性体变形,
所述弹性体由主体部和在该主体部上设置的突部构成,所述突部对于所述按压力的抵抗力小于所述主体部对于所述按压力的抵抗力,
在所述芯体没有被施加所述按压力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部将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分离而卡定,
若所述芯体被施加所述按压力,则在最初主要由所述突部变形,在所述突部变形之后主要由所述主体部变形,根据按压力来改变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的距离,从而检测按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一侧和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设置为,夹着所述主体部且在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一侧和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的一侧的所述主体部上的位置上成为一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设置在夹着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一侧和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的一侧的所述主体部上的不同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为半圆形状、圆锥状、棱锥状、棱柱状中的任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为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的突条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环状或者平板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型坐标指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部由相同材料形成。
CN201310211676.0A 2012-05-31 2013-05-31 笔型坐标指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5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4021 2012-05-31
JP2012124021A JP5954819B2 (ja) 2012-05-31 2012-05-31 ペン型座標指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5175A true CN103455175A (zh) 2013-12-18
CN103455175B CN103455175B (zh) 2018-08-21

Family

ID=4857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1325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11353U (zh) 2012-05-31 2013-05-31 笔型坐标指示器
CN2013102116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5175B (zh) 2012-05-31 2013-05-31 笔型坐标指示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1325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11353U (zh) 2012-05-31 2013-05-31 笔型坐标指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19358B2 (zh)
EP (1) EP2669769B1 (zh)
JP (1) JP5954819B2 (zh)
KR (1) KR20130135171A (zh)
CN (2) CN2033113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905A (zh) * 2019-05-29 2019-09-20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阵列检测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恒相位差闭环测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4819B2 (ja) * 2012-05-31 2016-07-20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型座標指示器
CN109901729B (zh) * 2017-12-08 2022-02-22 深圳普赢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标器
CN110825247B (zh) * 2018-08-07 2023-09-22 深圳普赢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感测位置指示装置
JP7249177B2 (ja) * 2019-03-19 2023-03-30 株式会社ワコム 入力装置
WO2024080053A1 (ja) * 2022-10-14 2024-04-18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74599B (zh) * 1994-04-06 1996-04-2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US20020070927A1 (en) * 2000-12-13 2002-06-13 Hiroyuki Fujitsuka Pen-shaped coordinate pointing device
US20090114459A1 (en) * 2007-10-24 2009-05-07 Wacom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position indicator and variable capacitor
CN102192760A (zh) * 2010-03-09 2011-09-21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指示器、可变电容器及输入装置
CN203311353U (zh) * 2012-05-31 2013-11-27 株式会社和冠 笔型坐标指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4421B2 (ja) * 2000-12-13 2007-05-16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型座標指示器
EP2187289B1 (en) * 2008-11-17 2013-09-25 Wacom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position indicator and variable capaci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74599B (zh) * 1994-04-06 1996-04-2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US20020070927A1 (en) * 2000-12-13 2002-06-13 Hiroyuki Fujitsuka Pen-shaped coordinate pointing device
US20090114459A1 (en) * 2007-10-24 2009-05-07 Wacom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position indicator and variable capacitor
CN102192760A (zh) * 2010-03-09 2011-09-21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指示器、可变电容器及输入装置
CN203311353U (zh) * 2012-05-31 2013-11-27 株式会社和冠 笔型坐标指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905A (zh) * 2019-05-29 2019-09-20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阵列检测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恒相位差闭环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50702A (ja) 2013-12-12
JP5954819B2 (ja) 2016-07-20
US20130321353A1 (en) 2013-12-05
CN203311353U (zh) 2013-11-27
CN103455175B (zh) 2018-08-21
EP2669769A3 (en) 2016-11-02
EP2669769B1 (en) 2018-05-23
US9519358B2 (en) 2016-12-13
EP2669769A2 (en) 2013-12-04
KR20130135171A (ko) 2013-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1353U (zh) 笔型坐标指示器
CN203133771U (zh) 笔型坐标指示器
CN102192760B (zh) 位置指示器、可变电容器及输入装置
CN203178942U (zh) 位置指示器
EP1215622A2 (en) Pen-shaped coordinate pointing device
CN103631399B (zh) 具有调整结构的电磁笔
CN203376739U (zh) 指示体位置检测装置
CN103294372A (zh) 用于在显示装置中滚动屏幕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2557A (zh) 移动终端和解锁方法
CN103823609A (zh) 通过接近触摸输入提供用户接口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64098A (zh) 触摸屏的侦测装置与方法
CN103543851A (zh) 利用笔输入设备的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01807135A (zh) 无边缘区域的数字板及其坐标计算电路
CN102609163B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104102417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播放列表的方法
CN201203861Y (zh) 传感器阵列和便携式设备
CN103440089A (zh) 一种用户设备的界面调整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90910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568403B (zh) 电子设备及其对象删除方法
KR101631996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및 터치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03076904B (zh) 电磁笔及电磁手写装置
CN102385468A (zh)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提示标识移动方法
CN104102416A (zh) 触摸终端中的摘要信息列表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4049774B (zh) 电磁笔控制方法
CN103049173B (zh) 内容选择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