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9636A -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9636A
CN103449636A CN2013104111653A CN201310411165A CN103449636A CN 103449636 A CN103449636 A CN 103449636A CN 2013104111653 A CN2013104111653 A CN 2013104111653A CN 201310411165 A CN201310411165 A CN 201310411165A CN 103449636 A CN103449636 A CN 103449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sepiolite
minutes
chitosan
potassium permanga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11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凌潇
刘汉湖
李凯
白向玉
周广演
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13104111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96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9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9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以高锰酸钾、30~60目的海泡石和壳聚糖作为除藻剂进行联合除藻,其实施方法为: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投入到藻污染水体内,预氧化15分钟~300分钟;将壳聚糖用盐酸或醋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溶液和海泡石加入到氧化后的藻污染水体中,360分钟内藻类絮凝成团并沉入水底,水质澄清;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为,高锰酸钾0.01mg/L~0.5mg/L,海泡石10mg/L~50mg/L,壳聚糖1mg/L~5mg/L,该方法不仅对水质污染小、安全可靠,除藻速度快、除藻彻底,除藻剂用量小,而且能够使絮凝后的藻体沉入水底,保持水面干净,不影响水面的正常作业及美观,适用于湖泊、水库、公园景观水面的除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个湖泊河流水体富营养程度的加深,“水华”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水华的防治方法很多,例如以硫酸铜、二氧化氯等化学方法除藻或以PAC、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混凝剂除藻,但是它们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硫酸铜是应用较多的除藻剂,但硫酸铜在除藻过程中会释放铜离子,而铜离子会影响非水华生物的正常生活,破坏生态系统。另外,使用硫酸铜会破坏藻细胞,藻细胞的藻毒素会释放到水中,也会对生物造成危害;二氧化氯与藻类的反应速度较快,能够有效地控制霉味和鱼腥味等,但其成本比较高,需就地生产,而且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次氯酸盐和氯酸盐,这些成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存在着很大的危害;液氯可以杀灭水中藻类,但同样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氯的衍生物;PAC、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凝聚剂也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鉴于高分子单体的毒性和成本问题,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以上方法除藻后,藻体浮在水面上不下沉,影响水体清洁及美观。
粘土作为一种天然的藻类絮凝剂,不仅具有较高的效能, 而且来源充足,成本低廉,无毒无污染,对非水华生物影响小,尤其是海泡石,其收缩率低,可塑性好,比表面大,吸附性强,是公认的吸附能力最强的粘土矿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其溶胶性质差,迅速凝聚、沉淀水华生物的能力偏低,尤其在量少的时候难以消除水华生物,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大的限制。当海泡石单独使用时,除藻的效率较低,时间长,投药量很大。
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能去除藻污染水源中的藻类、嗅味、有机污染物等,并且对藻毒素有一定的氧化去除作用,但其投量过大时,会使水体色度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围绕预氧化、混凝和沉降三个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不仅对水质污染小、安全可靠,除藻速度快、除藻彻底,除藻剂用量小,而且能够使絮凝后的藻体沉入水底,保持水面干净,不影响水面的正常作业及美观,适用于湖泊、水库、公园景观水面的除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以高锰酸钾、30~60目的海泡石和壳聚糖作为除藻剂进行联合除藻,其实施方法为: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投入到藻污染水体内,预氧化15分钟~300分钟;将壳聚糖用盐酸或醋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溶液和海泡石加入到氧化后的藻污染水体中,360分钟内藻类絮凝成团并沉入水底,水质澄清;其中,高锰酸钾在不破坏藻细胞的情况下使藻体失活,高锰酸钾预氧化产生的水合二氧化锰提高了藻细胞的沉降性;壳聚糖包覆在海泡石的表面,高分子链缠绕在海泡石周围,使壳聚糖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壳聚糖同藻类的接触,并且使海泡石的表面带正电,既可通过壳聚糖的粘结架桥作用絮凝藻细胞,又可通过海泡石表面电性的改变凝聚带负电的藻细胞,使改性后的海泡石的絮凝除藻能力大幅度提高;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1mg/L~0.5mg/L,海泡石10mg/L~50mg/L,壳聚糖1mg/L~5mg/L。
进一步地,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1mg/L~0.05mg/L、0.05mg/L~0.1mg/L、0.1mg/L~0.2mg/L、0.2mg/L~0.3mg/L、0.3mg/L~0.4mg/L或0.4mg/L~0.5mg/L,海泡石10mg/L~20mg/L、20mg/L~30mg/L、30mg/L~40mg/L或40mg/L~50mg/L,壳聚糖1mg/L~2mg/L、2mg/L~3mg/L、3mg/L~4mg/L或4mg/L~5mg/L。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5mg/L,海泡石25mg/L;壳聚糖2.5mg/L。
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均无毒,不会对水中其它生物产生影响,藻体沉入水底,不影响水面美观及水面作业。
根据藻污染水体的面积和水流流动情况,加入高锰酸钾后的预氧化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30分钟~6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或180分钟~30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不仅对水质污染小、安全可靠,除藻速度快、除藻彻底,除藻剂用量小,而且能够使絮凝后的藻体沉入水底,保持水面干净,不影响水面的正常作业及美观,适用于湖泊、水库、公园景观水面的除藻。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以高锰酸钾、30~60目的海泡石和壳聚糖作为除藻剂进行联合除藻,其实施方法为:将0.01mg/L~0.5mg/L的高锰酸钾投入到藻污染水体内,预氧化15分钟~300分钟;将1mg/L~5mg/L的壳聚糖用盐酸或醋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溶液和10mg/L~50mg/L的海泡石加入到氧化后的藻污染水体中,5分钟后藻类开始聚凝,并且凝聚物逐渐增多,体积越来越大,15分钟~120分钟后,水体中的藻类几乎全部絮凝,并且凝聚物向水底沉入,再经过30分钟~180分钟的沉降,藻类凝聚物沉入水底,水质澄清;其中,高锰酸钾在不破坏藻细胞的情况下使藻体失活,高锰酸钾预氧化产生的水合二氧化锰提高了藻细胞的沉降性;壳聚糖包覆在海泡石的表面,高分子链缠绕在海泡石周围,使壳聚糖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壳聚糖同藻类的接触,并且使海泡石的表面带正电,既可通过壳聚糖的粘结架桥作用絮凝藻细胞,又可通过海泡石表面电性的改变凝聚带负电的藻细胞,使改性后的海泡石的絮凝除藻能力大幅度提高。
为了更好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面结合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1L藻浓度为1.6*109个/ml,pH为7.5的模拟水体中加入0.35mg高锰酸钾,预氧化15分钟后,再加入3.75mg壳聚糖和15mg 海泡石。在400转/分速度下快速搅拌5分钟,使粉末混合,搅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水体中藻类开始凝聚在一起;再以30转/分速度慢速搅拌15分钟,可以观察到凝聚物逐渐增多,且同一个凝聚物的体积越来越大,静止半小时后,藻类凝聚物沉于水底,水体水质澄清,检测其除藻效率可达到92.5%。
实施例2
在1L藻浓度为4.5*109个/ml,pH为7.5的模拟水体中加入0. 5mg高锰酸钾,预氧化15分钟后,再加入5mg壳聚糖和50mg 海泡石。在400转/分速度下快速搅拌5分钟,使粉末混合,搅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水体中藻类开始凝聚在一起;再以30转/分速度慢速搅拌15分钟,可以观察到凝聚物逐渐增多,且同一个凝聚物的体积越来越大,静止半小时后,藻类凝聚物沉于水底,水体水质澄清,检测其除藻效率可达到94.8%。
实施例3
在1L藻浓度为3.2*109个/ml,pH为7.5的模拟水体中加入0. 05mg高锰酸钾,预氧化15分钟后,再加入2.5mg壳聚糖和25mg 海泡石。在400转/分速度下快速搅拌5分钟,使粉末混合,搅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水体中藻类开始凝聚在一起;再以30转/分速度慢速搅拌15分钟,可以观察到凝聚物逐渐增多,且同一个凝聚物的体积越来越大,静止半小时后,藻类凝聚物沉于水底,水体水质澄清,检测其除藻效率可达到92.2%。
实施例4
在1L藻浓度为3.2*109个/ml,pH为7.5的模拟水体中加入2.5mg壳聚糖和25mg海泡石。在400转/分速度下快速搅拌5分钟,使粉末混合,搅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水体中藻类开始凝聚在一起;再以30转/分速度慢速搅拌15分钟,可以观察到凝聚物逐渐增多,且同一个凝聚物的体积越来越大,静止半小时后,藻类凝聚物大多浮于水体表面,位于水体中和水底的较少,水体水质较澄清,检测其除藻效率为87.6%。与进行高锰酸钾预处理过的水体相比,未加高锰酸钾的水体除藻效率降低,最重要的是最终藻类凝聚物浮于水体表面,这点在实际应用中会造成很大的不便。
实施例5
用PAC(聚合氯化铝,常用除藻剂)代替壳聚糖和海泡石,与高锰酸钾结合实验。在1L藻浓度为3.2*109个/ml,pH为7.5的模拟水体中加入高锰酸钾0.3mg,预氧化15分钟,再加入 PAC 5mg,先在400转/分速度下快速搅拌5分钟,藻类凝聚物很快开始形成,再以30转/分速度慢速搅拌15分钟,藻类凝聚物增多且增大,静置半小时,可以观察到藻类凝聚物沉于水底,水体水质澄清,检测其除藻效率达到95.2%。与海泡石、壳聚糖实验相比,PAC除藻效率也较高,虽然减少了除藻剂的使用量,但PAC使用过程中增加了水体中铝元素的含量,检测上述实验残余铝含量为0.55 mg/L (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为0.2mg/L),这会对湖泊非水化生物会造成一定影响,而粘土物质和壳聚糖为天然物质,对水体非水华生物几乎没有影响。
结合藻污染程度、除藻剂的用量,除藻率及有害残余物的含量,将以上5个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其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425991DEST_PATH_IMAGE001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的实验步骤相同,氧化时间、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及沉静时间均相同,实施例3中各除藻剂的用量最少,但是除藻率相对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1并没有大的改变,并且藻类絮凝后均沉入水底,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除藻方法大大节省了除藻剂的用量,对水质影响小,并解决了除藻后浮藻无法处理的问题。
实施例4对比本发明实施例3,它们所处理的藻污染水体的重量、藻浓度及pH值均相同,实施例4中没有使用高锰酸钾,其壳聚糖和海泡石的用量同实施例3,但是除藻率大大降低,并且大量藻体浮于水面,影响水面美观及水面作业。
将实施例5同本发明的实施例3对比,它们所处理的藻污染水体的体积、藻浓度及pH值均相同,实施例5是目前除藻率较好的一种除藻方法,是将PAC与高锰酸钾联合除藻,但是除藻后,水体中残余铝含量较高,达到0.55mg/L,对水体污染较大,并且其除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高锰酸钾的用量也大幅度地增加,使水体色度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高效、节省、环保,且能使藻体絮凝后沉降,是一种较理想的除藻及使藻类沉降的方法。

Claims (4)

1.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高锰酸钾、30~60目的海泡石和壳聚糖作为除藻剂进行联合除藻,其实施方法为:将0.01mg/L~0.5mg/L的高锰酸钾投入到藻污染水体内,预氧化15分钟~300分钟;将1mg/L~5mg/L的壳聚糖用盐酸或醋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溶液和10mg/L~50mg/L的海泡石加入到氧化后的藻污染水体中,5分钟后藻类开始聚凝,并且凝聚物逐渐增多,体积越来越大,15分钟~120分钟后,水体中的藻类几乎全部絮凝,并且凝聚物向水底沉入,再经过30分钟~180分钟的沉降,藻类凝聚物沉入水底,水质澄清;其中,高锰酸钾在不破坏藻细胞的情况下使藻体失活,高锰酸钾预氧化产生的水合二氧化锰提高了藻细胞的沉降性;壳聚糖包覆在海泡石的表面,高分子链缠绕在海泡石周围,使壳聚糖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壳聚糖同藻类的接触,并且使海泡石的表面带正电,既可通过壳聚糖的粘结架桥作用絮凝藻细胞,又可通过海泡石表面电性的改变凝聚带负电的藻细胞,使改性后的海泡石的絮凝除藻能力大幅度提高;
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1mg/L~0.5mg/L,海泡石10mg/L~50mg/L,壳聚糖1mg/L~5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1mg/L~0.05mg/L、0.05mg/L~0.1mg/L、0.1mg/L~0.2mg/L、0.2mg/L~0.3mg/L、0.3mg/L~0.4mg/L或0.4mg/L~0.5mg/L,海泡石10mg/L~20mg/L、20mg/L~30mg/L、30mg/L~40mg/L或40mg/L~50mg/L,壳聚糖1mg/L~2mg/L、2mg/L~3mg/L、3mg/L~4mg/L或4mg/L~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5mg/L,海泡石25mg/L;壳聚糖2.5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藻污染水体的面积和水流流动情况,加入高锰酸钾后的预氧化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30分钟~6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或180分钟~300分钟。
CN2013104111653A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Pending CN1034496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11653A CN103449636A (zh)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11653A CN103449636A (zh)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9636A true CN103449636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3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11653A Pending CN103449636A (zh)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963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0071A (zh) * 2017-01-10 2017-05-10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环境适应性特点的高效絮凝除藻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25356A (zh) * 2020-09-02 2020-12-25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兼具除磷作用的轻质复合型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上浮式除藻方法
CN114344952A (zh) * 2021-12-28 2022-04-15 内蒙古大学 多功能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4890524A (zh) * 2022-04-18 2022-08-12 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一种基于两亲性树状分子的除藻剂及其除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8825A (zh) * 2002-12-12 2003-05-2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高效藻絮凝剂及其用于治理赤潮及水华的方法
ES2338514A1 (es) * 2008-11-06 2010-05-07 Herogra Fertilizantes, S.A. Producto desinfectante para el tratamietno de aguas.
WO2011119753A2 (en) * 2010-03-23 2011-09-29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s for deactivating biomass
CN102701345A (zh) * 2012-05-21 2012-10-0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原位生成双混凝剂的预氧化-混凝除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8825A (zh) * 2002-12-12 2003-05-2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高效藻絮凝剂及其用于治理赤潮及水华的方法
ES2338514A1 (es) * 2008-11-06 2010-05-07 Herogra Fertilizantes, S.A. Producto desinfectante para el tratamietno de aguas.
WO2011119753A2 (en) * 2010-03-23 2011-09-29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s for deactivating biomass
CN102701345A (zh) * 2012-05-21 2012-10-0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原位生成双混凝剂的预氧化-混凝除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春笃等: "海泡石、膨润土改性壳聚糖对景观水絮凝效果的研究", 《生态环境》 *
梁爽等: "沸石负载高锰酸钾除藻及藻毒素效能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0071A (zh) * 2017-01-10 2017-05-10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环境适应性特点的高效絮凝除藻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0071B (zh) * 2017-01-10 2018-03-13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环境适应性特点的高效絮凝除藻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25356A (zh) * 2020-09-02 2020-12-25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兼具除磷作用的轻质复合型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上浮式除藻方法
CN112125356B (zh) * 2020-09-02 2022-11-01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兼具除磷作用的轻质复合型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上浮式除藻方法
CN114344952A (zh) * 2021-12-28 2022-04-15 内蒙古大学 多功能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4890524A (zh) * 2022-04-18 2022-08-12 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一种基于两亲性树状分子的除藻剂及其除藻方法
CN114890524B (zh) * 2022-04-18 2023-07-25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一种基于两亲性树状分子的除藻剂及其除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etilmezsoy et al. Decolorization and COD reduction of UASB pretreated poultry manure wastewater by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A post-treatment study
Zouboulis et al. Removal of humic acids by flotation
Fu et al.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wastewaters: a review
CN102001734B (zh) 处理含汞废水的重金属沉降剂
Rao et al.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by biosorption-an overall review
Dixit et al. Evaluation of uptake rate of heavy metals by Eichhornia crassipes and Hydrilla verticillata
CN103449636A (zh) 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Mroczek et al. Removal of arsenic and silica from geothermal fluid by electrocoagulation
CN104860384A (zh) 一种处理含聚采油废水的复配混凝剂及其应用
Ruelas‐Leyva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inga oleifera seed flour and chitosan as coagulant‐flocculants for water Treatment
CN105293771A (zh) 一种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
CN104478055B (zh) 污水处理复合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6336038B (zh) 一种含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591360A (zh) 一种使藻体絮凝并快速沉降的除藻剂及其除藻方法
JP2013139016A (ja) 電子供与と電荷移動力による汚染水からの飲料水製造法
Daniel et al. An efficient removal of arsenic from industrial effluents using electro-coagulation as clean technology option
CN106977055A (zh) 一种海产品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CN210974231U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及重金属污染的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04162410B (zh) 一种天然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采用天然材料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3449590A (zh) 一种基于膨润土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CN103435188A (zh) 一种铜冶炼高砷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7721088A (zh)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装置
CN108793515B (zh) 一种金锑矿山处理井下涌水达标排放的方法
CN104628105A (zh) 有机污水处理复合药剂
CN106946311A (zh) 一种铊离子处理剂和含铊废水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