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9321B - 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9321B
CN103449321B CN201310424107.4A CN201310424107A CN103449321B CN 103449321 B CN103449321 B CN 103449321B CN 201310424107 A CN201310424107 A CN 201310424107A CN 103449321 B CN103449321 B CN 103449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hook
holders
loading trolley
locking structure
hoisting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41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9321A (zh
Inventor
叶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241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9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9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9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9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9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载重小车(10);吊钩(20),沿竖直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载重小车(10)的下方;吊钩(20)具有顶杆(21);起重机还包括锁止结构(40),锁止结构(40)设置于载重小车(10)上,吊钩(20)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锁止结构(40)与顶杆(21)锁止配合,以防止吊钩(20)下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吊钩冲击载重小车并撞断起吊绳时防止吊钩坠落,提高起重机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塔式起重机中,载重小车以及吊钩之间通过起吊绳连接,当操作者操作不当或出现控制故障时,会发生吊钩上升过程中,在进入最小安全距离时没有及时减速并停止起升动作,导致吊钩继续上升并带着巨大的惯性冲击载重小车的现象,这种冲击力经常会将起吊绳撞断,导致吊钩坠落,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图1和图2所示,为吊钩20’冲顶的瞬间,载重小车10’与吊钩20’之间的位置关系,此时吊钩20’的上侧面贴住载重小车10’的喇叭口顶板12’,由于两者之间没有锁定关系,一旦起吊绳被撞断,吊钩20’会向地面坠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起重机,可以在吊钩冲击载重小车并撞断起吊绳时防止吊钩坠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载重小车;吊钩,沿竖直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载重小车的下方;吊钩具有顶杆;起重机还包括锁止结构,锁止结构设置于载重小车上,吊钩向靠近载重小车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锁止结构与顶杆锁止配合,以防止吊钩下坠。
进一步地,锁止结构包括夹持部,夹持部设置在载重小车上,当吊钩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夹持部与顶杆锁止配合。
进一步地,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件,两个夹持件之间具有放开状态以及收拢状态;以及致动件,与两个夹持件连接,并驱使两个夹持件运动至收拢状态;夹持部与顶杆锁止配合时,两个夹持件之间位于收拢状态,顶杆抵压在两个夹持件上。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件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载重小车上,且两个夹持件在致动件的驱使下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致动件包括两个扭簧;夹持部还包括两个固定件以及两个第一销轴,两个固定件设置在载重小车上,两个第一销轴与两个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地套设在两个第一销轴上,两个扭簧一一对应地套设在两个第一销轴上,两个扭簧的固定端分别与两个固定件一一对应抵接,两个扭簧的活动端分别与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抵接,两个扭簧的活动端驱使两个夹持件转动至收拢状态。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件分别与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限位配合,限制两个夹持件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件为两个第二销轴,两个第二销轴可拆卸地设置在载重小车上。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件分别具有与两个扭簧的活动端抵接配合的抵接面。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件在同一平面内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载重小车上,且两个夹持件在致动件的驱使下滑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致动件包括两个弹簧;夹持部还包括两个套筒以及两个止挡件,两个套筒设置在载重小车上,两个止挡件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个套筒的端部;两个弹簧一一对应地嵌设在两个套筒中,且两个弹簧的第一端与两个止挡件一一对应抵接;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套筒中,并与两个弹簧的第二端一一对应抵接,两个弹簧驱使两个夹持件滑动至收拢状态。
进一步地,吊钩运动至第一位置之前,两个夹持件在两个弹簧驱使下抵接。
进一步地,锁止结构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固定于载重小车的朝向吊钩的一侧,吊钩沿导向部运动至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段,固定于载重小车上并向远离载重小车的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段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竖直导向面;以及第二导向段,固定于第一导向段的延伸端,第二导向段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斜置导向面,两个斜置导向面与两个竖直导向面一一对应连接,且两个斜置导向面之间的距离沿靠近载重小车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锁止结构还包括缓冲部,缓冲部固定于载重小车的朝向吊钩的一侧,吊钩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吊钩与缓冲部抵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载重小车上设置锁止结构,吊钩上设置顶杆,当吊钩运动冲击载重小车时,锁止结构锁住顶杆从而实现与吊钩的锁止配合,即使起吊绳被撞断,由于有锁止结构锁住顶杆,吊钩也不会自由下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提高起重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吊钩靠近载重小车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锁止结构锁住载重小车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C处放大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锁止结构锁住载重小车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吊钩接触锁止结构前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吊钩接触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吊钩顶开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吊钩顶开锁止结构之后继续上升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吊钩支撑在锁止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松开吊钩时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松开吊钩时的吊钩上升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松开吊钩时的锁止结构放开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吊钩脱离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锁止结构锁住载重小车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图16的D处放大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图17的E处放大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吊钩接触锁止结构前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吊钩接触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吊钩顶开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吊钩顶开锁止结构之后继续上升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吊钩支撑在锁止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松开吊钩时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松开吊钩时的吊钩上升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松开吊钩时的锁止结构放开的示意图;以及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吊钩脱离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3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起重臂50、载重小车10、吊钩20以及锁止结构40,其中载重小车10可以沿起重臂50运动实现变幅,吊钩20通过起吊绳连接在载重小车10的下方,通过起吊绳的收放可以相对于载重小车10做沿竖直方向的运动,锁止结构40设置在载重小车10上,当吊钩20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锁止结构40锁住吊钩20的顶杆21,起到防止吊钩20下坠的作用,即使此时吊钩20撞断了起吊绳,吊钩20也不会自由下落,提高了安全性,也便于重新连接起吊绳与吊钩20。
现有技术中,载重小车10与吊钩20之间没有锁止结构40,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机构失灵的情况,导致吊钩20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至最小安全范围内仍没有减速停止时,吊钩20会冲击载重小车10,严重时会撞断起吊绳,没有起吊绳的约束,吊钩20会从高空自由下落,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吊钩20重新挂回起吊绳上时也比较费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较好地克服了这一问题,通过增设锁止结构40,并在吊钩20的顶部增设顶杆21,当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时,锁止结构40锁住吊钩20,即使失去了起吊绳的约束,吊钩20在锁止结构40的作用下也不会下落,提高了安全性,且由于吊钩20停留在高处,也容易将起吊绳重新绕在吊钩上,方便了操作,提高了效率。
优选地,顶杆21螺接在吊钩20上,方便拆卸更换。
结合参见图4至图6,锁止结构40包括分别设置在载重小车10上的夹持部41、导向部42以及缓冲部43,其中夹持部41用于在吊钩20运动到第一位置时锁住顶杆21,导向部42用于限制吊钩20向第一位置运动时的轨迹,使其准确与夹持部41接触,缓冲部43用于减轻吊钩20对载重小车10以及锁止结构40的冲击。
优选地,夹持部41包括夹持件411、致动件412、固定件413、第一销轴414以及安装座415,其中两个安装座415固定在载重小车10上并相对设置,两个第一销轴414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安装座415上,且两个第一销轴414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个固定件413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安装座415上,且两个固定件413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个固定件413位于对应侧的第一销轴414的上方,两个夹持件411一一对应地套设在第一销轴414上,每个夹持件411为夹板,可以绕对应侧的第一销轴414转动,两个致动件412一一对应地与两个夹持件411连接,每个致动件412为扭簧,两个扭簧一一对应地套设在两个第一销轴414上,每个扭簧的固定端与对应侧的固定件413抵接,活动端与对应侧的夹持件411抵接,驱动夹持件411转动,在致动件412的驱动下,两个夹持件411有向相反方向转动的趋势(即按照图4中所示的方向,左边的夹持件411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右边的夹持件411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并使两个夹持件411之间保持在收拢状态,以锁住吊钩20的顶杆21,当两个夹持件411克服致动件412的驱动力转动时(即按照图4中所示的方向,左边的夹持件411逆时针转动,右边的夹持件411顺时针转动),两个夹持件411之间会处于放开状态,以放开吊钩20。
由于致动件412驱动对应的夹持件411向夹持状态转动,为了限制夹持件411的转动角度,使其保持在夹持状态,避免转动过度,优选地,每个夹持件411的顶面与对应侧的固定件413的下侧抵接,实现固定件413与对应侧的夹持件411限位配合,通过抵接力来平衡致动件412给予夹持件411的驱动力,使两个夹持件411保持在夹持状态,更好地锁住吊钩20的顶杆21。
当需要分离吊钩20与锁止结构40时,需要卸掉致动件412给予夹持件411的驱动力才能使吊钩20脱离,所以,优选地,每个固定件413为可拆卸的第二销轴,将固定件413从对应侧的安装座415上拆下时,就可以旋转对应侧的致动件412,使致动件412与夹持件411分离,从而卸掉致动件412与夹持件411之间的驱动力,两个夹持件411之间就可以旋转至放开状态。
为了使作为夹持件411的扭簧更稳定地抵接在对应侧的致动件412上,优选地,夹持件411开设有安装槽,扭簧设置在安装槽中,且扭簧的活动端与对应侧的安装槽的侧壁抵接。当然,这里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槽,只要在夹持件411上设置能够止挡扭簧的活动端的抵接面就可以在夹持件411与扭簧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
由于吊钩20是通过柔性的起吊绳连接在载重小车10上,所以运动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为了规范吊钩20的上升轨迹,使其更准确地与夹持部41锁止配合,优选地,收拢状态下,每个夹持件411的下侧具有导向斜面,两个夹持件411的导向斜面之间的距离沿从下至上的方向逐渐减小,相应地,顶杆21的顶部具有锥台,锥台的横截面沿远离顶杆的方向逐渐减小,锥台与两个导向斜面相配合,使顶杆21准确落入两个夹持件411之间。
结合参见图6,导向部42对应于夹持部41的正下方设置,使吊钩20可以沿着导向部42运动至与夹持部41锁止配合的第一位置,优选地,导向部42包括第一导向段421以及第二导向段422,其中第一导向段4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向板,两个第一导向板竖直固定在载重小车10的朝向吊钩20的一侧并分别向远离载重小车10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导向板分别位于夹持部41的相对两侧,第二导向段4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倾斜的第二导向板,两个第二导向板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个第一导向板的延伸端端,且两个第二导向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载重小车的方向逐渐减小,当吊钩20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时,在接近导向部42后会沿着第一导向段421以及第二导向段422继续向上运动,使吊钩20的运动轨迹更加准确,防止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的其他部位。
当然,这里第一导向段421以及第二导向段422不限于由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组成,在第一导向段421以及第二导向段422中实际起到导向作用的是两个第一导向板内侧的竖直导向面以及两个第二导向板内侧的斜置导向面,因此,无论第一导向段421以及第二导向段422是否由板状结构组成,只要有相对的两个竖直导向面以及两个斜置导向面就可以起到引导吊钩20的作用。
结合参见图4至图6,缓冲部43包括弹性件431,弹性件431固定于载重小车10朝向吊钩20的一侧,当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以及锁止结构40时,弹性件431抵接在吊钩20与载重小车10之间,减缓冲击力,保护载重小车10,也降级起吊绳被撞断的几率。
优选地,弹性件431通过螺栓432固定在载重小车10上,防止弹性件431脱落,且容易更换。为了防止螺栓432与吊钩20碰撞,弹性件431具有容纳槽,螺栓432露在弹性件431外的部分沉在容纳槽中,当吊钩20与弹性件431抵接时,吊钩20与螺栓432不会发生接触,防止螺栓432损坏。
结合参加图7至图11,对吊钩20与锁止结构40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参见图7,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时,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快速运动,并进入导向部42所在区域,此时锁止结构40仍处于初始状态,两个夹持件411在各自的致动件412的驱动下处于收拢状态,收拢状态下,两个夹持件41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顶杆21的直径。
结合参见图8,吊钩20沿着导向部42运动至其锥台与两个夹持件411接触。
结合参见图9,吊钩20继续上升,锥台压迫夹持件411,克服致动件412对夹持件411的驱动力,使夹持件411转动,顶开两个夹持件411。
结合参见图10,吊钩20继续上升,锥台脱离夹持件411后冲击载重小车10,吊钩20撞到弹性件431上,弹性件431减小吊钩20对载重小车10的冲击力,同时夹持件411被致动件412驱动向收拢状态回复。
结合参见图11,吊钩20从上升状态转为下降状态,锥台的下侧面抵压在两个夹持件411上,夹持件411又与固定件413抵接,不会发生转动,所以顶杆21稳定锁在两个夹持件411之间,从而防止了吊钩20的下坠。
当吊钩20冲顶时,起吊绳被撞断,锁止结构40将吊钩20挂住,起重机要继续工作则需要重新缠绕起吊绳,这时需要将被挂住的吊钩20松掉。结合参见图12至图15,为松开吊钩20的操作示意图。
结合参见图12,将吊钩20吊住。
结合参见图13,将吊钩20向上吊起较小距离使顶杆21的锥台不与夹持件411接触。
结合参见图14,拔掉固定件413,将夹持件411旋转,使两个夹持件411处于放开状态,放下吊钩20。
结合参见图15,将吊钩20慢慢放下使之脱离锁止结构40,再将固定件413安装好,以便下次防坠保护。
结合参见图16至图2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起重臂50、载重小车10、吊钩20以及锁止结构40,其中载重小车10可以沿起重臂50运动实现变幅,吊钩20通过起吊绳连接在载重小车10的下方,通过起吊绳的收放可以相对于载重小车10做沿竖直方向的运动,锁止结构40设置在载重小车10上,当吊钩20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锁止结构40锁住吊钩20的顶杆21,起到防止吊钩20下坠的作用,即使此时吊钩20撞断了起吊绳,吊钩20也不会自由下落,提高了安全性,也便于重新连接起吊绳与吊钩20。
现有技术中,载重小车10与吊钩20之间没有锁止结构40,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机构失灵的情况,导致吊钩20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至最小安全范围内仍没有减速停止的话,吊钩20会冲击载重小车10,严重时会撞断起吊绳,没有起吊绳的约束,吊钩20会从高空自由下落,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吊钩20重新挂回起吊绳上时也比较费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较好地克服了这一问题,通过增设锁止结构40,并在吊钩20的顶部增设顶杆21,当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时,锁止结构40锁住吊钩20,即使失去了起吊绳的约束,吊钩20在锁止结构40的作用下也不会下落,提高了安全性,且由于吊钩20停留在高处,也容易将起吊绳重新绕在吊钩上,方便了操作,提高了效率。
优选地,顶杆21螺接在吊钩20上,方便拆卸更换。
结合参见图16至图18,锁止结构40包括分别设置在载重小车10上的夹持部41以及缓冲部43,其中夹持部41用于在吊钩20运动到第一位置时锁住顶杆21,缓冲部43用于减轻吊钩20对载重小车10以及锁止结构40的冲击。
优选地,夹持部41包括夹持件411、致动件412、安装座415、套筒416以及止挡件417,其中两个安装座415固定在载重小车10上并相对设置,两个安装座415相向的一侧为内侧,两个安装座415相背的一侧为外侧,两个套筒416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个安装座415的外侧,且两个套筒41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内,每个套筒416的内孔与安装座415的通孔相对应,两个止挡件417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套筒416的内孔中,且每个止挡件417位于套筒416的远离安装座415的端部,两个夹持件411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套筒416的内孔中并贯穿安装座415的通孔,每个夹持件411为夹杆,可以沿套筒416的轴线方向滑动,两个致动件41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套筒416内,每个致动件412为扭簧,每个扭簧抵接在止挡件417与夹持件411之间,驱动夹持件411滑动,在致动件412的驱动下,两个夹持件411有向相反方向滑动的趋势(即按照图17中所示的方向,左边的夹持件411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右边的夹持件411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并使两个夹持件411之间保持在收拢状态,以锁住吊钩20的顶杆21,当两个夹持件411克服致动件412的驱动力转动时(即按照图17中所示的方向,左边的夹持件411向左滑动,右边的夹持件411向右滑动),两个夹持件411之间会处于放开状态,以放开吊钩20。
由于致动件412驱动对应的夹持件411向夹持状态滑动,为了限制夹持件411的滑动幅度,避免滑动过度脱出套筒416以及安装座415,优选地,在吊钩20运动至第一位置之前,两个夹持件411在致动件412驱使下抵接,通过抵接力来平衡致动件412给予夹持件411的驱动力。
当需要分离吊钩20与锁止结构40时,需要卸掉致动件412给予夹持件411的驱动力才能使吊钩20脱离,所以,优选地,每个止挡件417为可拆卸的止挡螺栓,将止挡螺栓从对应侧的套筒416上拆下时,就可以将对应侧的致动件412从套筒416中移出,使致动件412与夹持件411分离,从而卸掉致动件412与夹持件411之间的驱动力,两个夹持件411之间就可以滑动至放开状态。同时,止挡螺栓还可以调节伸入套筒416内部的长度,进而调节致动件412的预紧力,在致动件412弹性降低时,可以适当增加止挡螺栓伸入套筒416内的长度,恢复致动件412与夹持件411的抵接力。
为了增加夹持件411与安装座415之间的适应性,优选地,安装座415的通孔中嵌设铜套419,铜套419的外径与安装座415的通孔直径相适应,铜套419的内径与夹持件411的外径相适应,使夹持件411能够尽量沿水平方向滑动,增加两个夹持件411之间的收拢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作为夹持件411的夹杆的端部固定有夹头418,两个夹持件411位于收拢状态时,两个夹头418抵接,能够更稳定地锁住顶杆21。
由于吊钩20是通过柔性的起吊绳连接在载重小车10上,所以运动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为了规范吊钩20的上升轨迹,使其更准确地与夹持部41锁止配合,优选地,收拢状态下,每个夹头418的下侧具有导向斜面,两个夹头418的导向斜面之间的距离沿从下至上的方向逐渐减小,相应地,顶杆21的顶部具有锥台,锥台的横截面沿远离顶杆的方向逐渐减小,锥台与两个导向斜面相配合,使顶杆21准确落入两个夹持件411之间。
结合参见图17至图18,缓冲部43包括弹性件431,弹性件431固定于载重小车10朝向吊钩20的一侧,当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以及锁止结构40时,弹性件431抵接在吊钩20与载重小车10之间,减缓冲击力,保护载重小车10,也降低起吊绳被撞断的几率。
优选地,弹性件431通过螺栓432固定在载重小车10上,防止弹性件431脱落,且容易更换。为了防止螺栓432与吊钩20碰撞,弹性件431具有容纳槽,螺栓432露在弹性件431外的部分沉在容纳槽中,当吊钩20与弹性件431抵接时,吊钩20与螺栓432不会发生接触,防止螺栓432损坏。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个实施例所示的导向部42,导向部42对应于夹持部41的正下方设置,使吊钩20可以沿着导向部42运动至与夹持部41锁止配合的第一位置,吊钩20的运动轨迹更加准确,防止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的其他部位。
结合参加图19至图23,对吊钩20与锁止结构40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参见图19,吊钩20冲击载重小车10时,向靠近载重小车10的方向快速运动,此时锁止结构40仍处于初始状态,两个夹持件411在各自的致动件412的驱动下处于收拢状态,收拢状态下,两个夹持件411之间抵接。
结合参见图20,吊钩20运动至锥台与两个夹头418接触。
结合参见图21,吊钩20继续上升,锥台压迫夹头418,克服致动件412对夹持件411的驱动力,使夹持件411滑动,顶开两个夹持件411。
结合参见图22,吊钩20继续上升,锥台脱离夹头418后冲击载重小车10,吊钩20撞到弹性件431上,弹性件431减小吊钩20对载重小车10的冲击力,同时夹持件411被致动件412驱动向收拢状态回复。
结合参见图23,吊钩20从上升状态转为下降状态,锥台的下侧面抵压在两个夹头418上,且夹头418夹住顶杆21,不会发生滑动,所以顶杆21稳定锁在两个夹持件411之间,从而防止了吊钩20的下坠。
当吊钩20冲顶时,起吊绳被撞断,锁止结构40将吊钩20挂住,起重机要继续工作则需要重新缠绕起吊绳,这时需要将被挂住的吊钩20松掉。结合参见图24至图27,为松开吊钩20的操作示意图。
结合参见图24,将吊钩20吊住。
结合参见图25,将吊钩20向上吊起较小距离使顶杆21的锥台不与夹持件411接触。
结合参见图26,拔掉止挡件417,将致动件412退出套筒416,使两个夹持件411处于放开状态,放下吊钩20。
结合参见图27,将吊钩20慢慢放下使之脱离锁止结构40,再将致动件412以及止挡件417安装好,以便下次防坠保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采用纯机械式结构,安全可靠;
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3、防坠安全保护,实用价值较大;
4、可在原载重小车和吊钩的上改动后安装,通用性较强;
5、安装所需空间较小;
6、复位迅速,可靠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起重机,包括:
载重小车(10);
吊钩(20),沿竖直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载重小车(10)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20)具有顶杆(21);
所述起重机还包括锁止结构(40),所述锁止结构(40)设置于所述载重小车(10)上,所述吊钩(20)向靠近所述载重小车(10)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止结构(40)与所述顶杆(21)锁止配合,以防止所述吊钩(20)下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40)包括夹持部(41),所述夹持部(41)设置在所述载重小车(10)上,当所述吊钩(20)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部(41)与所述顶杆(21)锁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件(411),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具有放开状态以及收拢状态;以及
致动件(412),与所述两个夹持件(411)连接,并驱使所述两个夹持件(411)运动至所述收拢状态;
所述夹持部(41)与所述顶杆(21)锁止配合时,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呈现所述收拢状态,所述顶杆(21)抵压在所述两个夹持件(4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重小车(10)上,且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在所述致动件(412)的驱使下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件(412)包括两个扭簧;
所述夹持部(41)还包括两个固定件(413)以及两个第一销轴(414),所述两个固定件(413)设置在所述载重小车(10)上,所述两个第一销轴(414)与所述两个固定件(413)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两个夹持件(411)一一对应地套设在所述两个第一销轴(414)上,所述两个扭簧一一对应地套设在所述两个第一销轴(414)上,所述两个扭簧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固定件(413)一一对应抵接,所述两个扭簧的活动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夹持件(411)一一对应抵接,所述两个扭簧的活动端驱使所述两个夹持件(411)转动至所述收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件(413)分别与所述两个夹持件(411)一一对应限位配合,限制所述两个夹持件(411)的转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件(413)为两个第二销轴,所述两个第二销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载重小车(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分别具有与所述两个扭簧的所述活动端抵接配合的抵接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在同一平面内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载重小车(10)上,且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在所述致动件(412)的驱使下滑动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件(412)包括两个弹簧;
所述夹持部(41)还包括两个套筒(416)以及两个止挡件(417),所述两个套筒(416)设置在所述载重小车(10)上,所述两个止挡件(417)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个套筒(416)的端部;
所述两个弹簧一一对应地嵌设在所述两个套筒(416)中,且所述两个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两个止挡件(417)一一对应抵接;
所述两个夹持件(411)一一对应地穿设在所述两个套筒(416)中,并与所述两个弹簧的第二端一一对应抵接,所述两个弹簧驱使所述两个夹持件(411)滑动至所述收拢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20)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之前,所述两个夹持件(411)在所述两个弹簧驱使下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40)还包括导向部(42),所述导向部(42)固定于所述载重小车(10)的朝向所述吊钩(20)的一侧,所述吊钩(20)沿所述导向部(42)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42)包括:
第一导向段(421),固定于所述载重小车(10)上并向远离所述载重小车(1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段(42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竖直导向面;以及
第二导向段(422),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段(421)的延伸端,所述第二导向段(42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斜置导向面,所述两个斜置导向面与所述两个竖直导向面一一对应连接,且所述两个斜置导向面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载重小车(10)的方向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40)还包括缓冲部(43),所述缓冲部(43)固定于所述载重小车(10)的朝向所述吊钩(20)的一侧,所述吊钩(20)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吊钩(20)与所述缓冲部(43)抵接。
CN201310424107.4A 2013-09-17 2013-09-17 起重机 Active CN103449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4107.4A CN103449321B (zh) 2013-09-17 2013-09-17 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4107.4A CN103449321B (zh) 2013-09-17 2013-09-17 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9321A CN103449321A (zh) 2013-12-18
CN103449321B true CN103449321B (zh) 2015-06-17

Family

ID=4973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4107.4A Active CN103449321B (zh) 2013-09-17 2013-09-17 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93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3122A (zh) * 2013-12-26 2014-03-26 苏州木仁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设备起吊结构
CN106744301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轻量化载重小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6027A (ja) * 2010-05-12 2011-11-24 Kobelco Cranes Co Ltd ホイールクレーンのフック部保持具及びフック装置
CN202164065U (zh) * 2011-04-02 2012-03-14 彭宝安 一种塔式起重机断绳保护装置
CN102923591A (zh) * 2011-08-09 2013-02-13 长沙桑尼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智能随车起重机起重吊钩自动收钩装置
CN203638992U (zh) * 2013-12-30 2014-06-11 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6027A (ja) * 2010-05-12 2011-11-24 Kobelco Cranes Co Ltd ホイールクレーンのフック部保持具及びフック装置
CN202164065U (zh) * 2011-04-02 2012-03-14 彭宝安 一种塔式起重机断绳保护装置
CN102923591A (zh) * 2011-08-09 2013-02-13 长沙桑尼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智能随车起重机起重吊钩自动收钩装置
CN203638992U (zh) * 2013-12-30 2014-06-11 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防断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9321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5300A (zh) 一种传送定位装置
CN103449321B (zh) 起重机
CN206766937U (zh) 一种悬挂链输送系统积放结构
CN102400584B (zh) 立体车库用防坠落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立体车库
CN204823867U (zh) 一种电动葫芦防撞装置
CN110395425B (zh) 一种产品包装用辅助定位装置
CN203582133U (zh) 线轮放线架
CN204474220U (zh) 一种带限位杆的电动葫芦导绳器
CN204715090U (zh) 一种限位式自动晾衣架
CN103855514B (zh) 嵌壁式自动收线拖线板
CN204075688U (zh) 一种用于螺钉自动锁付机的夹嘴
CN104555790B (zh) 适用于机械搅拌铁水脱硫的防坠升降小车
CN103308291B (zh) 双钩紧线器防脱销预防性检验装置
CN211306304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的机械手装置
CN209306824U (zh) 一种多工位夹爪货叉装置
CN209291877U (zh) 一种方便对管道夹取的水利水电用管道铺设起吊装置
CN208746884U (zh) 一种夹臂可移动的砌砖夹紧装置
CN207998414U (zh) 一种自转动调整的钢丝绳托辊装置
CN106936275B (zh) 一种定子绕线机出线固定装置及其方法
CN103449322B (zh) 起重机
CN102974632B (zh) 拉丝机乱线制动机构
CN202578092U (zh) 塔库用动态防坠落机构
CN204702285U (zh) 一种送带机构
CN113686283B (zh) 一种供电线路的弧垂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04022306U (zh) 门式起重机用简易夹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