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8061B -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8061B
CN103438061B CN201310404373.0A CN201310404373A CN103438061B CN 103438061 B CN103438061 B CN 103438061B CN 201310404373 A CN201310404373 A CN 201310404373A CN 103438061 B CN103438061 B CN 103438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rotating disk
fixing rod
connection set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43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38061A (zh
Inventor
孙雪超
王杰
李炳锋
丁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043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38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3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38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其中,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基体(10)以及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基体(10)上的移动件(20),移动件(20)包括固定杆(21);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基体(30)和钩体(31),钩体(31)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基体(30)上,钩体(31)具有与固定杆(21)配合的钩挂端(33),在第一方向上,固定杆(21)具有靠近钩挂端(33)并与钩挂端(33)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以及与远离钩挂端(33)并与钩挂端(33)相脱离的脱离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LED显示单元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连接片和螺栓的配合将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彼此连接。具体地,连接片上具有至少两个通孔,LED显示单元的背面具有螺纹孔,将连接片上的通孔与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准,将与各螺纹孔配合的螺栓旋入该螺纹孔内即可实现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的彼此连接。当需要分离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时,需要旋拧螺栓以拆卸LED显示单元。但是,上述拆装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多人协调完成,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基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的移动件,移动件包括固定杆;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基体和钩体,钩体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基体上,钩体具有与固定杆配合的钩挂端,在第一方向上,固定杆具有靠近钩挂端并与钩挂端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以及与远离钩挂端并与钩挂端相脱离的脱离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与移动件驱动配合。
进一步地,转动驱动件为偏心转盘,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偏离偏心转盘的中心线;移动件具有容纳偏心转盘的第一容纳孔,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容纳孔具有用于与偏心转盘相抵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抵顶部和第二抵顶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第一容纳孔的孔壁与偏心转盘之间具有避让偏心转盘的转动间隙,偏心转盘通过自锁结构使固定杆保持在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偏心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突部,第一基体或移动件上设置有避让导向突部的圆弧形导轨,圆弧形导轨具有止挡导向突部以使固定杆保持在连接位置的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导向突部相配合以形成自锁结构。
进一步地,转动驱动件上设置有操作部,操作部为操作孔,操作孔具有至少一个受力切面。
进一步地,第一基体具有第一通槽;移动件还包括与第一通槽移动配合的移动板,第一容纳孔和固定杆均设置在移动板上,其中,第一基体还包括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在垂直于第一通槽的槽底的方向上止挡移动板。
进一步地,转动驱动件上设置有操作部,第一基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第一通槽设置在底座上,盖板形成第二止挡部,盖板具有对应操作部的避让通孔。
进一步地,偏心转盘上设置有朝向第一通槽的槽底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的中心线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相重合,第一基体具有容纳第一定位凸台的第二容纳孔,第二容纳孔的内周面与第一定位凸台的外周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偏心转盘上设置有朝向避让通孔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二定位凸台,操作部设置在第二定位凸台上,第二定位凸台的中心线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相重合,避让通孔的内周面与第二定位凸台的外周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钩体与第二基体之间,钩体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固定杆转动。
进一步地,钩体通过枢轴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基体上,弹性件为扭簧,扭簧套设在枢轴上,扭簧的第一端抵顶在钩体上,扭簧的第二端抵顶在第二基体上。
进一步地,钩体具有避让扭簧的避让缺口,扭簧设置在避让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多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为上述的连接装置,多个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边沿以及与第一侧边沿相邻的第二侧边沿上,多个连接装置的每个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壳体的与第一侧边沿相对的第三侧边沿处以及与第二侧边沿相对的第四侧边沿上。
进一步地,壳体形成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时,移动第一连接件中的移动件以使钩体的钩挂端能够转动到与固定杆相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说,钩挂端与固定杆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此时,固定杆处于脱离位置,钩挂端与固定杆相分离。移动第一连接件中的移动件以使固定杆处于连接位置,此时,固定杆进入钩挂端内部,进而固定杆与钩挂端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当需要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分离时,移动第一连接件中的移动件以使固定杆处于脱离位置,进而固定杆与钩挂端相分离,这样,通过转动钩体以使钩挂端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相偏离,能够很方便地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分离。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的连接装置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第一连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第一连接件的转动驱动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转动驱动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第一连接件的移动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第一连接件的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底座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至图9示出了图1的第一连接件的固定杆由脱离位置到连接位置的过程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盖板);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二的转动驱动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三的转动驱动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三的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移动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第一连接件的固定杆处于连接位置的主视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盖板)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第二连接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的第二连接件的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单元的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19示出了两个图18的LED显示单元的配合示意图;以及
图20示出了四个图18的LED显示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第一基体;11、底座;12、盖板;13、圆弧形导轨;14、第一止挡部;15、第一通槽;16、避让通孔;17、第二容纳孔;18、容纳通槽;20、移动件;21、固定杆;22、第一容纳孔;23、第一抵顶部;24、第二抵顶部;25、转动间隙;26、止挡壁;30、第二基体;31、钩体;32、枢轴;33、钩挂端;34、避让缺口;35、弯曲手柄;36、扭簧;40、转动驱动件;41、操作部;42、导向突部;43、第一定位凸台;44、第二定位凸台;1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16和图17所示,实施例一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图1示出)和第二连接件(图16示出)。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基体10以及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基体10上的移动件20,移动件20包括固定杆21。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基体30和钩体31,钩体31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基体30上,钩体31具有与固定杆21配合的钩挂端33,在第一方向上,固定杆21具有靠近钩挂端33并与钩挂端33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以及与远离钩挂端33并与钩挂端33相脱离的脱离位置。
应用实施例一的连接装置,当需要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时,移动第一连接件中的移动件20以使钩体31的钩挂端33能够转动到与固定杆21相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说,钩挂端33与固定杆2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应。此时,固定杆21处于脱离位置,钩挂端33与固定杆21相分离。移动第一连接件中的移动件20以使固定杆21处于连接位置,此时,固定杆21进入钩挂端33内部,进而固定杆21与钩挂端33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当需要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分离时,移动第一连接件中的移动件20以使固定杆21处于脱离位置,进而固定杆21与钩挂端33相分离,这样,通过转动钩体31以使钩挂端33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21相偏离,能够很方便地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分离。由上述分析可知,实施例一的连接装置拆装方便。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转动驱动件40,转动驱动件40与移动件20驱动配合。通过旋转该转动驱动件40即可驱动移动件20的移动,这样,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不设置转动驱动件40,通过移动件20上设置滑块,并且在第一基体10上与滑块配合的燕尾槽,同样可以实现移动件20的移动。固定杆21从脱离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的过程中,固定杆21对钩体31起到拉紧的作用,也就是说,固定杆21还没有处于连接位置时,固定杆21已经进入钩挂端33内部。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转动驱动件40上设置有操作部41。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部即可旋转该转动驱动件40,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转动驱动件40为偏心转盘,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偏离偏心转盘的中心线。移动件20具有容纳偏心转盘的第一容纳孔22,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容纳孔22具有用于与偏心转盘相抵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抵顶部23和第二抵顶部24,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第一容纳孔22的孔壁与偏心转盘之间具有避让偏心转盘的转动间隙25,偏心转盘通过自锁结构使固定杆21保持在连接位置。如图4所示,第一容纳孔22是由两个圆孔部分重叠而成的,两个圆孔相重叠的部分的孔壁形成第一抵顶部23和第二抵顶部24。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容纳孔22也可以是矩形孔或其他合适的形状。第一容纳孔22优选为通孔,当然,也可以是盲孔。固定杆21的形状优选为凹字形,能够方便与钩挂端33配合,并且钩挂端33与固定杆21的底边配合,固定杆21的两个侧边对钩挂端33起限定作用。优选地,钩挂端33的长度与固定杆21的底边的长度相等,这样,钩挂端33与固定杆21配合的更紧密。当然,固定杆21也可以是L形、弧形、围成通孔状或其他能够与钩挂端33配合的形状。在实施例一中,第二抵顶部24位于第一抵顶部23与固定杆21之间。
由于第一容纳孔22的孔壁与偏心转盘之间具有避让偏心转盘的转动间隙25,因此,偏心转盘能够在第一容纳孔22内旋转。通过转动偏心转盘,使偏心转盘上远离旋转轴线的部位与第一抵顶部23或第二抵顶部24接触,并且推动第一抵顶部23或第二抵顶部24以使移动件2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固定杆21在连接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的转换。当固定杆21处于连接位置时,偏心转盘通过自锁结构使与移动件20彼此固定。优选地,第一抵顶部23和第二抵顶部24之间的距离大于偏心转盘的最大直径,当然,第一抵顶部23和第二抵顶部24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等于偏心转盘的最大直径。转动驱动件40也可以是凸轮。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转动驱动件40也可以是齿轮,移动件20上具有与齿轮啮合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这样,同样可以实现旋转该转动驱动件40即可驱动移动件20移动。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偏心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突部42,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基体10上设置有避让导向突部42的圆弧形导轨13,圆弧形导轨13具有止挡导向突部42以使固定杆21保持在连接位置的第一止挡部14,第一止挡部14与导向突部42相配合以形成自锁结构。第一止挡部14优选为圆弧形导轨13的侧壁。圆弧形导轨13优选为凹槽,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导向突部42位于偏心转盘的距离旋转轴线最远的外周壁与该旋转轴线之间,并且,圆弧形导轨13位于第一基体10的左半部分。当然,针对第一容纳孔22为盲孔的情况,圆弧形导轨1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纳孔22的底壁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偏心转盘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向突部42,并且,在第一容纳孔22的内周壁上设置与外周壁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上同样设置有止挡导向突部42的止挡部,上述结构同样可以实现偏心转盘通过自锁结构使固定杆21处于连接位置。
如图7至图9所示,详细描述偏心转盘与移动件20的驱动过程。通过逆时针旋转偏心转盘以使偏心转盘上距离旋转轴线的最远的部位抵顶第二抵顶部24,并最终如图7所示,固定杆21处于脱离位置。通过顺时针旋转偏心转盘,以使偏心转盘与第一抵顶部23相接触,随着偏心转盘的转动,第一抵顶部23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偏心转盘的转动带动移动件20移动,进而使固定杆21朝着连接位置移动。如图8所示,偏心转盘上距离旋转轴线的最远的部位抵顶在第一抵顶部23上,此时,第一抵顶部23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的距离最大,并且第一抵顶部23对偏心转盘的反作用力穿过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继续顺时针旋转偏心转盘到图9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一抵顶部23对偏心转盘的反作用力偏离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并且在偏心转盘的自身不受人为外力的情况下,第一抵顶部23对偏心转盘产生的压力会驱动偏心转盘继续沿顺时针旋转。此外,钩挂端33可能对固定杆21施加拉力使固定杆21朝向脱离位置移动,因此,第一抵顶部23对偏心转盘产生压力驱动偏心转盘继续沿顺时针旋转。但是,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由于第一止挡部14对导向突部42的止挡作用,使得偏心转盘无法继续顺时针旋转,实现了偏心转盘与移动件20的自锁,并且固定杆21处于图9所示的连接位置后固定不动。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操作部41为操作孔,操作孔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也就是说,操作孔具有六个受力切面。当然,操作孔只要具有至少一个受力切面即可,操作孔的横截面也可以是椭圆形。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操作部41也可以是操作手柄。在实施例一中,操作部41的旋转轴线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重合。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基体10具有第一通槽15。移动件20还包括与第一通槽15移动配合的移动板,第一容纳孔22和固定杆21均设置在移动板上,其中,第一基体10还包括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在垂直于第一通槽15的槽底的方向上止挡移动板。第一通槽15的两个侧壁能够对移动板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止挡部和第一通槽15的槽底能够在垂直于槽底的方向上对移动板起到限位作用。这样,上述结构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移动板只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提高了移动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基体10包括底座11以及与底座11可拆卸连接的盖板12,第一通槽15设置在底座11上,盖板12形成第二止挡部,盖板12具有对应操作部41的避让通孔16。盖板12同时起到止挡转动驱动件40的作用,以防止转动驱动件40与移动件20分离。由于设置有避让通孔16,能够很方便地对操作部41施力。第一通槽15和圆弧形导轨13设置在底座11,当然,圆弧形导轨13可以设置在盖板12上。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偏心转盘上设置有朝向第一通槽15的槽底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一定位凸台43,第一定位凸台43的中心线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相重合,第一基体10具有容纳第一定位凸台43的第二容纳孔17,第二容纳孔17的内周面与第一定位凸台43的外周面相适配。上述结构使得偏心转盘的转动更稳定。第二容纳孔17优选为盲孔,当然,第二容纳孔17也可以是通孔。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偏心转盘上设置有朝向避让通孔16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二定位凸台44,操作部41设置在第二定位凸台44上,第二定位凸台44的中心线与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相重合,避让通孔16的内周面与第二定位凸台44的外周面相适配。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偏心转盘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通槽15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移动板的边缘的容纳通槽18,容纳通槽18同样起到了第二止挡部的止挡作用。此外,可以不设置盖板12,并由容纳通槽18形成第二止挡部。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钩体31与第二基体30之间,钩体3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固定杆21转动,也就是说,钩体3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21相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说,钩体31在不受人为外力的情况下,钩体3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固定杆21的方向转动。这样,能够使固定杆21与钩挂端33配合的更紧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的稳定性也更高。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钩体31通过枢轴32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基体30上,弹性件为扭簧36,扭簧36套设在枢轴32上,扭簧36的第一端抵顶在钩体31上,扭簧36的第二端抵顶在第二基体30上。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钩体31也可以通过球铰链结构与第二基体30可枢转地连接。弹性件也可以是拉簧,拉簧设置在钩体31与第二基体30之间。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钩体31具有避让扭簧36的避让缺口34,扭簧36设置在避让缺口34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避让缺口34的两个侧壁对扭簧36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扭簧36沿枢轴32的轴线方向移动,提高了扭簧36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弯曲手柄35,弯曲手柄35设置在钩体31上。工作人员能够很方便地控制弯曲手柄35以驱动钩体31转动。
实施例二的连接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自锁结构不同。具体如下,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实施例二中,导向突部42位于偏心转盘的距离旋转轴线最近的外周壁与该旋转轴线之间。为了使偏心转盘的旋转方向与实施例一相同,圆弧形导轨13位于第一基体10的右半部分。
实施例三的连接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自锁结构不同。具体如下,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三中,偏心转盘上不设置导向突部42,并且,第一基体10上不设置圆弧形导轨13。第一容纳孔22具有止挡偏心转盘转动的止挡壁26,止挡壁26与偏心转盘上与该止挡壁26接触的外周面相配合以形成自锁结构。实施例三相对于上述实施例,简化了结构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单元,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LED显示单元包括壳体100和设置在壳体100上的多个上述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多个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壳体100的第一侧边沿以及与第一侧边沿相邻的第二侧边沿上,多个连接装置的每个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连接壳体100的与第一侧边沿相对的第三侧边沿处以及与第二侧边沿相对的第四侧边沿上。为了降低LED显示单元的重量,壳体100形成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10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基体30(如图16所示)。针对第一基体10包括底座11和盖板12(如图1所示)的情况,壳体100形成底座11,而不形成盖板12。优选地,每个边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件或两个第二连接件,这样能够增加强度。
如图19所示,两个LED显示单元的相对应的两边沿对齐,此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应,并且钩体31处于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21相偏离的位置。通过移动板的移动使得固定杆21(如图1所示)处于脱离位置,然后再转动钩体31使得钩挂端33(如图17所示)处于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21相对应的位置,通过移动板的反方向移动使得固定杆21处于连接位置,此时,固定杆21与钩挂端33配合牢固,并且固定杆21在自锁结构的作用下固定不动,实现方便、快速、安全可靠地连接。
如图20所示,四个LED显示单元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完毕。当需要拆卸任何一个LED显示单元时,只需要使该LED显示单元和其连接的LED显示单元上的固定杆21(如图1所示)处于脱离位置,然后转动与上述固定杆21配合的钩体31以使钩挂端33(如图17所示)处于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21相偏离的位置,即可很方便地拆卸该LED显示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当钩挂端33处于在第一方向上与固定杆21相偏离的位置时,通过驱动移动件20以使固定杆21朝向靠近第一基体10的方向移动,当固定杆21移动到相当于连接位置的位置时,即使钩体31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固定杆21的方向转动,钩挂端33也不会与固定杆21相对应,更不会与固定杆21相配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始终处于分离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基体(10)以及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10)上的移动件(20),所述移动件(20)包括固定杆(21);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基体(30)和钩体(31),所述钩体(31)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30)上,所述钩体(31)具有与所述固定杆(21)配合的钩挂端(33),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固定杆(21)具有靠近所述钩挂端(33)并与所述钩挂端(33)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以及与远离所述钩挂端(33)并与所述钩挂端(33)相脱离的脱离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转动驱动件(40),所述转动驱动件(40)与所述移动件(20)驱动配合,所述转动驱动件(40)为偏心转盘,所述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偏离所述偏心转盘的中心线;
所述移动件(20)具有容纳所述偏心转盘的第一容纳孔(2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容纳孔(22)具有用于与所述偏心转盘相抵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抵顶部(23)和第二抵顶部(24),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容纳孔(22)的孔壁与所述偏心转盘之间具有避让所述偏心转盘的转动间隙(25),所述偏心转盘通过自锁结构使所述固定杆(21)保持在所述连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突部(42),所述第一基体(10)或所述移动件(20)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导向突部(42)的圆弧形导轨(13),所述圆弧形导轨(13)具有止挡所述导向突部(42)以使所述固定杆(21)保持在所述连接位置的第一止挡部(14),所述第一止挡部(14)与所述导向突部(42)相配合以形成所述自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40)上设置有操作部(41),所述操作部(41)为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具有至少一个受力切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体(10)具有第一通槽(15);
所述移动件(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槽(15)移动配合的移动板,所述第一容纳孔(22)和所述固定杆(21)均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基体(10)还包括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槽(15)的槽底的方向上止挡所述移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40)上设置有操作部(41),所述第一基体(10)包括底座(11)以及与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的盖板(12),所述第一通槽(15)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盖板(12)形成所述第二止挡部,所述盖板(12)具有对应所述操作部(41)的避让通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转盘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槽(15)的槽底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一定位凸台(43),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3)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基体(10)具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3)的第二容纳孔(17),所述第二容纳孔(17)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3)的外周面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转盘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避让通孔(16)延伸的圆柱状的第二定位凸台(44),所述操作部(41)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凸台(44)上,所述第二定位凸台(44)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转盘的旋转轴线相重合,所述避让通孔(16)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凸台(44)的外周面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钩体(31)与所述第二基体(30)之间,所述钩体(31)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朝向所述固定杆(2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31)通过枢轴(32)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30)上,所述弹性件为扭簧(36),所述扭簧(36)套设在所述枢轴(32)上,所述扭簧(36)的第一端抵顶在所述钩体(31)上,所述扭簧(36)的第二端抵顶在所述第二基体(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31)具有避让所述扭簧(36)的避让缺口(34),所述扭簧(36)设置在所述避让缺口(34)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
11.一种LED显示单元,包括壳体(10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的多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边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边沿相邻的第二侧边沿上,所述多个连接装置的每个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与所述第一侧边沿相对的第三侧边沿处以及与第二侧边沿相对的第四侧边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形成所述第一基体(10)和所述第二基体(30)。
CN201310404373.0A 2013-09-06 2013-09-06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Active CN103438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4373.0A CN103438061B (zh) 2013-09-06 2013-09-06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4373.0A CN103438061B (zh) 2013-09-06 2013-09-06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061A CN103438061A (zh) 2013-12-11
CN103438061B true CN103438061B (zh) 2016-04-06

Family

ID=4969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4373.0A Active CN103438061B (zh) 2013-09-06 2013-09-06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38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1750A1 (de) * 2014-10-27 2016-04-28 Robert Bosch Gmbh Bauelement
CN105439097B (zh) * 2015-12-29 2018-03-09 深圳中物兴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氧柱定位导轨装置
CN111396412B (zh) * 2020-03-05 2022-04-19 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显示屏的连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6567A (zh) * 2012-03-16 2012-07-25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CN102637389A (zh) * 2012-03-30 2012-08-15 深圳市立翔慧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ed组合屏锁扣机构、led单元屏和led组合屏
CN102878162A (zh) * 2012-10-24 2013-01-16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CN203516325U (zh) * 2013-09-06 2014-04-02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6408B2 (en) * 2008-06-13 2012-08-21 Barco, Inc. Color calibration system for a video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6567A (zh) * 2012-03-16 2012-07-25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CN102637389A (zh) * 2012-03-30 2012-08-15 深圳市立翔慧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ed组合屏锁扣机构、led单元屏和led组合屏
CN102878162A (zh) * 2012-10-24 2013-01-16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CN203516325U (zh) * 2013-09-06 2014-04-02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061A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5790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210286413A1 (en) Connection mechanism,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3847550U (zh) 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
CN103438061B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US9261174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same
CN104514801B (zh) 双轴式枢纽机构及其相关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US11458065B2 (en) Massage motion device and a massager for scratching head
US20180035565A1 (en) Multi-axis rotary shaft link device
US9554078B2 (en) Television base and flatscreen television
JP3227620U (ja) クイックリリースアセンブリ及び支持体
US20130146737A1 (en) Support mechanism with multiple rods
CN203516325U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CN203670440U (zh) 用于双转轴的平行度固定装置
CN103029119B (zh) 一种三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3292119B (zh) 可快速装卸的支撑架
CN106098293A (zh) 一种磁性吸附机构以及应用该构件的磁力积木
CN204591985U (zh)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CN203770374U (zh) 可消除齿轴与齿轮间隙的双轴同动枢轴器
CN206694399U (zh) 转轴装置及显示器支架
CN204826930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使用该锁紧装置的自助终端设备
CN105105950B (zh) 手摇移动升降装置
CN207528258U (zh) 充电接头外观检测治具
CN207848777U (zh) 一种扣角锁
CN103158091A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组装治具
CN203171643U (zh) 一种机械手指及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