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1985U -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1985U
CN204591985U CN201520074249.7U CN201520074249U CN204591985U CN 204591985 U CN204591985 U CN 204591985U CN 201520074249 U CN201520074249 U CN 201520074249U CN 204591985 U CN204591985 U CN 204591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part
spiral
spiral gear
axostylus axostyle
buck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42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林君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1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1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提供双轴传动顺畅、稳定及节省轴距等作用,包含于一第一轴承件及一第二轴承件之间枢置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该第一轴杆上设一第一螺旋齿轮,该第二轴杆上设一第二螺旋齿轮,且第一与第二螺旋齿轮之间囓合一第三螺旋齿轮,该第一轴承件两侧分别设一第一轴接部,该第二轴承件两侧分别设一第二轴接部,该第一与第二轴接部相对接形成可供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枢接的一轴心定位孔,使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稳固定位于轴心定位孔。

Description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特别是针对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上且具备两支轴杆的枢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采用螺旋齿轮同步传动各轴杆顺畅和稳定地转动,且能够节省轴距的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PDA、数位取像机或电子书等具备可掀开及盖合能力的电子器物,其显示模组(例如:荧幕)与机体模组(例如:键盘、主机)之间,是介设有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单一轴杆式枢纽,并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缩所述显示模组与机体模组,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但是这类设有单一轴杆式枢纽的电子器物的掀开角度通常不大于180度。
为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组与机体模组在使用方面具备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市面上已存在一种在显示模组和机体模组之间设置双轴杆式枢纽的技术,如中国台湾第103201123号《同动式双轴铰链》专利案,是采用螺旋齿轮来传动各轴杆同步转动,使显示模组与机体模组之间可相对翻转0至360度,而产生不同的操作模式。
上述双轴杆的先前技术,主要是在显示模组和机体模组之间设置二相互平行的轴杆,且各轴杆外围分别设有一螺旋齿轮,而两轴杆的螺旋齿轮之间嗫合有一中间螺旋齿轮;当其中一轴杆带着其螺旋齿轮转动时,可经由前述中间螺旋齿轮传动另一轴杆的螺旋齿轮,而驱使另一轴杆转动,令显示模组和机体模组同步摆动而产生相互开合运作。但是,该中间螺旋齿轮的转轴是枢置在一装设部内,该装设部是一种类似凹槽的结构,具有一对外开放的槽口;在此情形下,当其中一轴杆的螺旋齿轮转动而驱使该中间螺旋齿轮转动时,容易对该中间螺旋齿轮的转轴产生径向分力,迫使该中间螺旋齿轮的转轴往凹槽内部偏移;反之,当该轴杆反转,则迫使该中间螺旋齿轮的转轴往凹槽的槽口方向偏移,而产生该中间螺旋齿轮的转轴,在反复操作过程中,不断产生往返移动不定的情形,造成中间螺旋齿轮必须以移动转轴轴心方式来适应各轴杆的螺旋齿轮。
其缺点在于,该往返移动不定的情况,将使得该中间螺旋齿轮与各轴杆的螺旋齿轮的传动关系具有间隙误差,各螺旋齿轮之间的误差间隙难以降低或消除,将致使各螺旋齿轮之间传动的空行程问题明显,容易产生传动稳定性欠佳、转动不顺畅、磨损结构及影响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等缺失,而且各螺旋齿轮之间所需配置空间较大,导致整体枢纽结构的体积不易加以缩小,间接也影响了上述所运用电子器物的体积可调节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现有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提供一种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采用螺旋齿轮同步传动各轴杆顺畅和稳定地转动,且能够节省轴距的双轴同步开合结构。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各螺旋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具有间隙误差,致使各螺旋齿轮之间传动的空行程问题明显,容易产生传动稳定性欠佳、转动不顺畅、磨损结构、影响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及所需配置空间较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包含一第一轴杆、一平行于该第一轴杆的第二轴杆、一设于该第一轴杆外围的第一螺旋齿轮、一设于该第二轴杆外围的第二螺旋齿轮,以及一嚙合于该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之间的第三螺旋齿轮,该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共同枢置于一第一轴承件及一第二轴承件之间;
该第一轴承件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轴接部,该第二轴承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可对接该第一轴接部的第二轴接部,藉由该第一轴接部与第二轴接部的对接,形成一全周包夹式轴心定位孔,该轴心定位孔能够供给该第三螺旋齿轮上一转轴的全周定位枢接。
藉由上述,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二轴承件相互组合成一体,而使该第一轴接部恰好对接该第二轴接部而构成该轴心定位孔,且第三螺旋齿轮两端的转轴可于组合期间枢置于各轴心定位孔内,使第三螺旋齿轮的轴心垂直于该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所夹的平面,因此装配加工相当简便,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和良率。
当转动该第一轴杆及/或第二轴杆,而使该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和第三螺旋齿轮相互传动期间,该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可包围拘束于该轴心定位孔内,藉由该轴心定位孔来抵制转动该第一轴杆及/或第二轴杆所产生的径向分力,使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轴心不会产生偏移的情形,因此第三螺旋齿轮无需以移动转轴轴心方式去适应第一螺旋齿轮或第二螺旋齿轮,消除了传统存在于各螺旋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误差和空行程问题,可提升该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和第三螺旋齿轮之间传动的稳定性,以及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大幅降低结构磨损的情形,且节省所需配置的空间,令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的轴心距离得以更加缩短,进而达到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同步顺畅转动的效果。
依据上述结构,该第一轴接部及第二轴接部的其中之一,包含有大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部分,另一包含有小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部分,以合夹形成36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
依据上述结构,该第一轴接部和第二轴接部的至少其一,设有朝向该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的弧面,该第一轴接部或第二轴接部两者中,具有大于180度角轴心定位孔者,设有一连通该轴心定位孔的展缩空间,该展缩空间可设为凹部。
依据上述结构,该第一轴接部及第二轴接部的其一设有第一扣部,另一设有夹扣该第一扣部的第二扣部。
依据上述结构,该第一扣部设为嵌块,该第二扣部设为可供该嵌块置入的嵌槽。
依据上述结构,该第一扣部分布于该第一轴接部两侧,且第二扣部分布于该第二轴接部两侧。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1.该第一轴承件与第二轴承件两侧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的凹凸结构可相互扣合,固定性良好,可针对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给予充分的径向稳固作用,使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不会受到转动时的径向分力影响而偏移,令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的轴向和径向均稳固定位,精细度佳,不产生空行程和结构易耗损等问题,可确保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三螺旋齿轮在传动时的稳定性。
2.采用该第三螺旋齿轮来传动第一螺旋齿轮和第二螺旋齿轮,驱使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同步旋转,因此齿轮转动力量的传递更为直接。
3.在相同空间下,该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三螺旋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部分的面积,大于其他种类齿轮所构成的同步开合结构,故结构强度更高。
4.该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三螺旋齿轮之间传动的行程并无起点和终点,即使过转亦不会损害整体结构。
5.该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三螺旋齿轮之间的结构配置所占空间小,可大幅节省该第一轴杆与第二轴杆之间的轴距。
6.利用该第一轴承件的第一轴接部与第二轴承件的第二轴接部直接相互对接构成该轴心定位孔,同时将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枢置于轴心定位孔内,装配相当容易而简便,提升组装速率与良率。
7.藉由该展缩空间连通该轴心定位孔的结构,令轴心定位孔一侧产生展缩作用,且轴心定位孔另一侧靠住定位该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而使该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轴心在不偏移前提下,可产生展缩弹性和降低摩擦力等效果,令第一螺旋齿轮、第二螺旋齿轮与第三螺旋齿轮之间的传动更为顺畅,且更具有灵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轴杆
11、21            固定部
12、22            枢接部
13、23            弹性器
2                 第二轴杆
3                 第一螺旋齿轮
4                 第二螺旋齿轮
5                 第三螺旋齿轮
51                转轴
6                 第一轴承件
61、71            第一轴孔
62、72            第二轴孔
63                第一扣部
64                第一轴接部
7                 第二轴承件
73                第二扣部
74                第二轴接部
80                 轴心定位孔
81                 展缩空间
9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请合并参阅图1至3,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式,由上述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可配置于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PDA、数码摄像机或电子书等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上。
该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包含一第一轴杆1、一平行于该第一轴杆1的第二轴杆2、一设于该第一轴杆1外围的第一螺旋齿轮3、一设于该第二轴杆2外围的第二螺旋齿轮4,以及一囓合于该第一螺旋齿轮3与第二螺旋齿轮4之间的第三螺旋齿轮5,该第一轴杆1及第二轴杆2共同枢置于一第一轴承件6及一第二轴承件7之间。
该第一轴承件6和第二轴承件7均可设成板状形态,以固设于一壳体9内,该壳体9可设成套筒形态,并且定位于电子器物的显示模组(例如:荧幕)与机体模组(例如:键盘、主机)的衔接处。该第一轴承件6和第二轴承件7上各自设有一第一轴孔61、71及一第二轴孔62、72。
该第一轴杆1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部11及一枢接部12,该第一轴杆1的枢接部12枢置于第一轴承件6和第二轴承件7的第一轴孔61、71内,而使第一轴杆1的枢接部12位于壳体9内,且第一轴杆1的固定部11延伸至壳体9外,用以结合外部电子器物的显示模组。
该第二轴杆2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部21及一枢接部22,该第二轴杆2的枢接部22枢置于第一轴承件6和第二轴承件7的第二轴孔62、72内,而使第二轴杆2的枢接部22位于壳体9内,且第二轴杆2的固定部21延伸至壳体9外,用以结合外部电子器物的机体模组。
该第一螺旋齿轮3固设于该第一轴杆1的枢接部12外围,且位于该第一轴承件6与第二轴承件7之间。该第二螺旋齿轮4固设于该第二轴杆2的枢接部22外围,且位于该第一轴承件6与第二轴承件7之间。
该第一轴杆1和第二轴杆2的枢接部12、22末端各自设有一组弹性器13、23,该弹性器13、23是由多数碟型簧片所组成,因此该弹性器13、23能够对该第一轴承件6和第二轴承件7施加弹力,令第一轴杆1和第二轴杆2各自产生扭力,以利于定位该显示模组及机体模组于任意角度。
图中也显示了,该第三螺旋齿轮5两端分别具有一转轴51。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轴承件6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轴接部64及至少一第一扣部63,该第一轴接部64设有朝向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的弧面,且第一轴接部64和第一扣部63位于该第一螺旋齿轮3与第二螺旋齿轮4之间。该第二轴承件7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轴接部74及至少一第二扣部73,该第二轴接部74设有朝向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的弧面,且第二轴接部74和第二扣部73位于该第一螺旋齿轮3与第二螺旋齿轮4之间。
在较佳的考量中,该第一轴接部64与第二轴接部74能够相互对接,藉由第一轴接部64与第二轴接部74的对接,而使该第一轴接部64和第二轴接部74的弧面共同构成一全周包夹式轴心定位孔80,该轴心定位孔80能够供给第三螺旋齿轮5上的转轴51的全周定位枢接,使第三螺旋齿轮5枢置于该第一螺旋齿轮3与第二螺旋齿轮4之间,且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轴心垂直于该第一螺旋齿轮3与第二螺旋齿轮4所夹的平面。
该第一轴接部64及第二轴接部74的其中之一,包含有大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80部分,另一包含有小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80部分,以合夹形成36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80。在本实施上,该第一轴接部64可包含有大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80部分,且第二轴接部74可包含有小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80部分。
该第一扣部63可分布于该第一轴接部64两侧,且第二扣部73可分布于该第二轴接部74两侧,该第一扣部63与第二扣部73能够相互扣接。详细来说,该第一扣部63设为嵌块,且第二扣部73设为可供该嵌块置入的嵌槽。藉此,利用前述嵌块与嵌槽相互扣接定位,可制动该第一轴接部64与第二轴接部74产生相对位移。
藉由上述构件组成,可供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当转动该第一轴杆1及/或第二轴杆2,而使该第一螺旋齿轮3、第二螺旋齿轮4和第三螺旋齿轮5相互传动期间,该第三螺旋齿轮5两端的转轴51可分别包围拘束于各轴心定位孔80内。需特别加以说明的是,由于该第一轴承件6与第二轴承件7两侧的第一扣部63和第二扣部73的嵌块和嵌槽等凹凸结构可相互稳固扣合,固定性相当良好,因此藉由该轴心定位孔80来抵制转动该第一轴杆1及/或第二轴杆2所产生的径向分力,可针对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给予充分的径向稳固作用,使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不会受到转动时的径向分力影响而偏移,令转轴51的轴向和径向均稳固定位,精细度佳,因此第三螺旋齿轮5无需以移动转轴51轴心方式去适应第一螺旋齿轮3或第二螺旋齿轮4,消除了传统存在于各螺旋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误差和空行程的问题,可有效提升该第一螺旋齿轮3、第二螺旋齿轮4和第三螺旋齿轮5之间在传动时的稳定性,以及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大幅降低结构磨损的情形,进而达到第一轴杆1及第二轴杆2同步顺畅转动的效果。
可了解的是,由于该第一轴承件6与第二轴承件7可经由该第一扣部63与第二扣部73相互组合成一体,使该第一轴接部64恰好直接对接该第二轴接部74而构成该轴心定位孔80,且第三螺旋齿轮5两端的转轴51可于组合期间枢置于各轴心定位孔80内;因此,该第一螺旋齿轮3、第二螺旋齿轮4与第三螺旋齿轮5之间的结构配置所占空间小,可节省所需配置的空间,令第一螺旋齿轮3与第二螺旋齿轮4的轴心距离得以更加缩短,有利于电子器物的薄形化设计;而且,在装配上加工相当简便,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和良率。
除此之外,由于采用该第三螺旋齿轮5来传动第一螺旋齿轮3和第二螺旋齿轮4,以驱使第一轴杆1和第二轴杆2同步旋转,因此齿轮转动力量的传递更为直接。并且,在相同空间下,该第一螺旋齿轮3、第二螺旋齿轮4与第三螺旋齿轮5之间相互啮合部分的面积,大于其他种类齿轮所构成的同步开合结构,故结构强度更高。再者,该第一螺旋齿轮3、第二螺旋齿轮4与第三螺旋齿轮5之间传动的行程并无起点和终点,即使过转亦不会损害整体结构。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轴接部64或第二轴接部74两者中的弧面上,具有大于180度角轴心定位孔80者,设有一连通该轴心定位孔80的展缩空间81,且展缩空间81可设为凹部。在本实施上,该展缩空间81设于第一轴接部64的弧面。如此,藉由该展缩空间81连通该轴心定位孔80的结构,令轴心定位孔80一侧产生展缩作用,且轴心定位孔80另一侧靠住定位该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而使该第三螺旋齿轮5的转轴51轴心在不偏移前题下,可产生展缩弹性和降低摩擦力等效果,令第一螺旋齿轮3、第二螺旋齿轮4与第三螺旋齿轮5之间的传动更为顺畅,且更具有灵活度。

Claims (13)

1.一种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轴杆、一平行于该第一轴杆的第二轴杆、一设于该第一轴杆外围的第一螺旋齿轮、一设于该第二轴杆外围的第二螺旋齿轮,以及一嚙合于该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之间的第三螺旋齿轮,该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共同枢置于一第一轴承件及一第二轴承件之间;
该第一轴承件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轴接部,该第二轴承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可对接该第一轴接部的第二轴接部,藉由该第一轴接部与第二轴接部之对接,形成一全周包夹式轴心定位孔,该轴心定位孔能够供给该第三螺旋齿轮上一转轴的全周定位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接部及第二轴接部的其中之一,包含有大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部分,另一包含有小于18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部分,以合夹形成360度角的轴心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接部及第二轴接部两者中,具有大于180度角轴心定位孔者,设有一连通该轴心定位孔的展缩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缩空间设为凹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接部及第二轴接部的其一设有第一扣部,另一设有夹扣该第一扣部的第二扣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接部和第二轴接部的至少其一,设有朝向该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的弧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接部和第二轴接部的至少其一,设有朝向该第三螺旋齿轮的转轴的弧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设为嵌块,该第二扣部设为可供该嵌块置入的嵌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设为嵌块,该第二扣部设为可供该嵌块置入的嵌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分布于该第一轴接部两侧,且第二扣部分布于该第二轴接部两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分布于该第一轴接部两侧,且第二扣部分布于该第二轴接部两侧。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分布于该第一轴接部两侧,且第二扣部分布于该第二轴接部两侧。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分布于该第一轴接部两侧,且第二扣部分布于该第二轴接部两侧。
CN201520074249.7U 2015-01-27 2015-02-03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Active CN2045919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252 2015-01-27
TW104201252U TWM505156U (zh) 2015-01-27 2015-01-27 螺旋式雙軸同步開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1985U true CN204591985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4249.7U Active CN204591985U (zh) 2015-01-27 2015-02-03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1985U (zh)
TW (1) TWM50515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896B (zh) * 2016-05-04 2017-04-11 Sinher Tech Inc Method of assembling biaxial hinges
TWI653926B (zh) 2018-03-13 2019-03-1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156U (zh) 2015-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7550U (zh) 双轴枢纽的平行度稳定结构
WO2021036142A1 (zh) 摄像头伸缩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3822838U (zh) 用于双转轴的平行度控制装置
CN201657551U (zh) 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终端及摄像头连接结构
CN204591985U (zh) 螺旋式双轴同步开合结构
US20120250238A1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display
CN106704355A (zh) 同动双包覆式枢轴器
CN203733031U (zh) 磁吸式连接的终端设备
CN201439667U (zh) 铰链及使用所述铰链的电子装置
CN103438061B (zh) 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单元
CN206694399U (zh) 转轴装置及显示器支架
CN204664137U (zh) 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371608U (zh) 一种新型的手机柔性屏转轴结构
CN207421168U (zh) 随车起重机取力器与花键油泵连接装置
CN202158165U (zh) 输出轴装置
CN205290815U (zh) 一种连接盘拆卸工具
CN205942523U (zh) 一种360°滚珠式转轴
CN206592426U (zh) 双轴同动枢轴器转轴平行度稳定改良结构
CN204533448U (zh) 一种装配精度更高的行星减速机装置
CN202251398U (zh) 转轴结构
CN203756718U (zh) 双轴式枢纽的轴件平行度稳定结构
CN204784146U (zh) 一种简易型高性能360度转轴
CN201700839U (zh) 吸盘式伸缩屏风
CN204200663U (zh) 一种油泵用联轴节
CN204741133U (zh)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