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0530A - 成像设备、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0530A
CN103430530A CN2012800129350A CN201280012935A CN103430530A CN 103430530 A CN103430530 A CN 103430530A CN 2012800129350 A CN2012800129350 A CN 2012800129350A CN 201280012935 A CN201280012935 A CN 201280012935A CN 103430530 A CN103430530 A CN 103430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leader label
guide
picture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29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肴场孝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30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0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2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recor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2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scanning movement of lens or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07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a single 2D image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96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摄像机(1)包括:图像传感器单元(12);显示器(15),用于显示由图像传感器单元(12)拍摄的图像;以及拍摄向导生成单元(18),用于当图像传感器单元(12)获得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时在显示器上显示拍摄向导。拍摄向导生成单元(18)在显示器(15)上显示瞄准标记(23)和引导标记(22)作为拍摄向导,该瞄准标记(23)显示了大致定位在显示器(15)中心的固定点,该引导标记(22)是由图像传感器单元(12)拍摄图像上的固定点,并在屏幕上沿数字摄像机(1)的移动方向具有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然后,可以提供一种成像设备、用于该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使用成像设备拍摄全景画面和类似画面时能够稳定地移动成像设备。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摄像机功能在内的成像设备(例如数字摄像机)、用于该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特别涉及一种试图改善用户可操作性的成像设备、用于该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例如数字摄像机的现有成像设备中,存在一种相对于被拍摄对象(subject)水平滑动摄像机并拍摄全景或3D(立体)画面的方法。在这种拍摄方法中,通常在滑动期间自动或手动拍摄若干画面。一般情况下,就全景画面来说,通过在滑动方向上缝合被拍摄画面来获得期望图像,就3D(立体)画面来说,通过提取合适的两幅画面或基于被拍摄画面生成3D画面来获得期望图像。由于这样的生成方法是众所周知的,这里将不提供细节。
对这样的拍摄进行说明。图7A至图7E示出了使用现有技术的成像设备进行全景拍摄的示例。如图7A所示,水平滑动摄像机的同时拍摄若干图像,缝合被拍摄图像71至74从而生成一幅如图7B所示的全景画面。此外,如图7C所示,以类似的方式,在滑动期间拍摄若干画面得到拍摄图像75至80。然后,如图7D和7E所示,通过基于图像75至80的信息来生成有视差的两幅画面,从而可以创建3D(立体)画面。
在这两种情况的拍摄中,为了基于被拍摄的若干画面生成矩形画面,需要检测被拍摄的若干画面中的相关部分并在合成画面时使用相关部分作为叠加部分。然而,因为在水平滑动摄像机的同时拍摄画面,所以摄像机可能相对于对象沿上下方向和旋转方向抖动。摄像机抖动的越厉害,被拍摄的若干画面之间的相关性越低,具体地,叠加部分将越小,从而影响所得画面的质量和大小。
对摄像机抖动产生影响的示例进行说明。图8A至图8D解释了摄像机抖动。图8A至图8D使用全景拍摄作为示例对摄像机抖动进行说明。如图8A至图8D所示,在本示例中,从四幅画面中获得一幅全景画面。图8A示出了具有较小摄像机抖动的画面,而图8C示出了具有较大摄像机抖动的示例。在图8A所示的画面中,由于摄像机相对于对象沿上下方向抖动的较小,因而图像81至84在被拍摄的若干画面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提取上下方向(屏幕的垂直方向)的尺寸几乎保持不变的全景画面,如图8B所示。
另一方面,在图8C所示的画面中,由于摄像机相对于对象沿上下方向抖动的较大,因而图像85至88在被拍摄的若干画面之间具有较弱的相关性。因此如图8D所示,只可以提取上下方向(屏幕的垂直方向)的小尺寸全景画面,该全景图像与图8B的全景画面相比具有更少的信息量和更差的图像质量。
在图8A至图8D中,使用了全景拍摄作为示例,但是也可以在3D(立体)拍摄中将摄像机水平滑动来得到拍摄图像,以类似方式拍摄的若干画面之间的相关性与最终获得的最后画面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关联。
因此,现有技术的一些成像设备在拍摄图像时显示拍摄向导来指导用户。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滑动摄像机的同时拍摄若干画面并缝合画面以获得全景画面的方法。专利文献1也提出了在屏幕上绘制用于引导的垂直线作为指示与先前拍摄的图像相结合的合成点的功能。专利文献2同样公开了类似的技术。然而,这些方法中存在问题,拍摄者为了防止先前拍摄的画面和即将拍摄的画面之间出现位移而不得不比较对象的形状,因此依靠对象很难拍摄出没有位移的图像。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显示,拍摄第一幅画面后,作为移动标记的指针根据运动检测单元执行的运动检测处理的结果确定的图像移动量来移动,作为移动目标标记的目标为指针指示移动目标位置。具体地,确定下一拍摄位置以便部分图像的预定范围叠加。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技术,根据下一拍摄位置设置指针和指针的移动目标位置(目标位置),并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放置指针和目标以便在目标上移动指针,从而促进摇摄操作。
此外,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显示一对引导标记的技术,该引导标记包括指示摄像机到对象的相对位置的移动标记以及为移动标记指示目标位置的目的标记,以便移动标记移动并到达目的标记。于是,引导标记中的目标标记Tm是索引,移动标记随着用户移动摄像机在显示器的监视屏上移动并指示摄像机1到对象的相对位置。目的标记Gm是目标位置以及用于拍摄全景画面的合适位置,用户通过移动摄像机在显示器的监视屏上将目标标记Tm(移动标记)移动并到达该目标位置。这些显示的标记是为用户提供的向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PTL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23905
PTL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4-304801
PTL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9-278432
PTL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9-6027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3和4公开的拍摄向导都是在屏幕上显示为点,用户需要用点作为目标向导来操作摄像机,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例如到拍摄向导的距离较长时,很难控制摄像机的移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成像设备拍摄全景画面和类似画面时能够稳定地移动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用于该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装置;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以及拍摄向导生成装置,用于当成像装置获得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时在显示装置上显示拍摄向导。拍摄向导生成装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瞄准标记和引导标记作为拍摄向导,该瞄准标记标记了大致定位在显示装置的中心的固定点,该引导标记是成像装置所成图像上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沿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具有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是一种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当通过成像装置获得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时在用于显示被拍摄图像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拍摄向导。该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包括: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瞄准标记和引导标记作为拍摄向导,其中该瞄准标记标记了大致定位在显示装置的中心的固定点,该引导标记是成像装置所成图像上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沿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具有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程序以使计算机为上述成像设备执行拍摄向导显示过程。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成像设备、用于该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使用该成像设备拍摄全景画面和类似画面时能够稳定地移动成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数字摄像机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拍摄向导显示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在滑动数字摄像机1拍摄全景画面时的拍摄向导使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在滑动数字摄像机1拍摄3D(立体)画面时的拍摄向导使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并示出了移动电话使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数字摄像机1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A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进行全景拍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B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拍摄的全景画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C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进行全景拍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D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拍摄的有视差画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E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拍摄的有视差画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A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没有摄像机抖动进行全景拍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没有摄像机抖动拍摄的全景画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C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带有摄像机抖动进行全景拍摄的示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8D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成像设备带有摄像机抖动拍摄的全景画面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结合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本示例性实施例是本发明应用到拍摄立体或全景图像的数字摄像机的实施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例如数字摄像机的成像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引导标记和瞄准标记的拍摄向导,瞄准标记在屏幕上聚焦于沿滑动方向(移动方向)延伸的引导标记,滑动数字摄像机的同时拍摄图像以便瞄准标记不会移开引导标记,以便于滑动期间的图像拍摄。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是将被拍摄图像组合以生成全景画面或3D(立体)图像的技术,因此可以使用现有数字摄像机中使用的常见自动合成功能。
也就是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包括引导功能以减少拍摄误差,尤其是在移动装置时拍摄图像的误差。尽管使用了数字摄像机来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包括摄像机在内的任何其他成像设备中,例如具有数字摄像机和数字视频摄像机的移动电话。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数字摄像机的框图。如图1所示,数字摄像机1包括:信息处理单元11、图像传感器(摄像机)单元12、程序存储单元13、数据存储单元14、显示器15、输入单元16和通信功能单元17。
信息处理单元11是在数字摄像机1中扮演电脑角色的单元。信息处理单元11包括用于信息处理的电子计算机和用于临时存储计算中所使用信息的存储器。此外,信息处理单元11包括执行处理的拍摄向导生成单元18,以便当作为成像单元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2拍摄立体或全景图像时在显示器15上显示拍摄向导。为试图防止上述拍摄质量变差,在滑动数字摄像机1以拍摄图像时,拍摄向导生成单元18向用户显示用于数字摄像机1的操作的拍摄向导,以便抑制数字摄像机1中的抖动。拍摄向导生成单元18在显示器15上显示瞄准标记和引导标记作为拍摄向导,该瞄准标记显示大致定位在显示器15的中心的固定点,该引导标记是图像传感器单元12所成图像上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沿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具有形成立体或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拍摄向导的细节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图像传感器单元12提供包括电子图像传感器和镜头在内的摄像机功能。图像传感器单元12响应来自信息处理单元11的指令将图像传感器单元12拍摄的数字画面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11。
程序存储单元13存储信息处理单元11的处理方法。信息处理单元11从程序存储单元13读取程序并进行操作。
数据存储单元14存储从信息处理单元11发送的数字摄像机1拍摄的数字图像或操作结果。相反地,数据存储单元14响应来自信息处理单元11的读取指令向信息处理单元11提供存储的数据。
显示器15包括显示设备,显示从信息处理单元11发送过来的例如数字画面、文本和图形的数据。输入单元16包括例如快门按钮、拨盘和触摸面板的按钮,接收用户操作发出的指令。
通信功能单元17访问支持无线网络的语音呼叫、数据通信等,是常见移动电话中包括的功能。应当指出的是,根据型号不同,该功能可以不包括在数字摄像机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试图防止上述拍摄质量变差,在滑动数字摄像机1以拍摄图像时向用户显示用于操作的拍摄向导,以便抑制数字摄像机1中的抖动。
图2是示出了拍摄向导显示示例的示意图。监视屏21是包括取景器功能在内的与图1中显示器15相对应的显示器。在监视屏21上实时显示数字摄像机1拍摄的对象和后面将会叙述的叠加显示对象上的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应当指出的是,最近的常见数字摄像机显示例如剩余电池电量和各种状态的配置信息,但是这里不提供对它们的说明,因为是现有技术并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引导标记22是在监视屏21上显示的对象图像上叠加绘制的拍摄向导。将引导标记22绘制在对象(被拍摄的范围)的中心作为对象的固定点。此外,引导标记22包括主引导标记22a和子引导标记22b并形成H型。这里,主引导标记22a的宽度指示了数字摄像机1滑动的范围。
瞄准标记23是在监视屏21上显示的对象图像上叠加显示的拍摄向导。上述引导标记22指示对象的固定点,而瞄准标记23在监视屏21上(取景器上)显示固定点并指示监视屏21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心位置。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瞄准标记23不是物理监视屏21(取景器上)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心处的固定点,而是显示在监视屏21上(取景器上)作为对象图像画面的顶部和底部范围之间的中心处的固定点。应当指出的是,监视屏上具有100%视场的显示与画面范围相对应。
这里,子引导标记22b是沿与主引导标记22a正交的方向在主引导标记22a两端处显示的线。子引导标记22b的宽度指示了瞄准标记23的位移宽度的可接受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引导标记可以只包括主引导标记22a,但是包括子引导标记22b进一步便于用户对摄像机的操作。
由于在作为取景器的监视屏上显示这些项,当数字摄像机1水平滑动并拍摄图像时,通过移动数字摄像机1可以在数字摄像机1中方便地进行上下方向抖动的视觉检测,以便随着对象的实时显示和更新,瞄准标记23跟踪在屏幕上滑动的引导标记22。
与此相反,为了防止滑动期间数字摄像机1中的抖动,数字摄像机1可以滑动以便瞄准标记23跟踪引导标记22。这是用于防止摄像机抖动的有效措施。此外,当将引导标记22的水平长度设置为滑动期间可以拍摄的范围时,另一个示例性优点在于可以在视觉上示出滑动期间可以拍摄的范围。
接下来,使用图3对图2中所示的拍摄向导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图3示出了在数字摄像机1水平滑动并拍摄全景画面的情况下,当拍摄角度时用于指示对象上被拍摄范围(成为画面)的角度与数字摄像机1的监视屏上的显示之间的具体关系。应当指出的是,为方便起见,图3清楚地示出了拍摄向导显示和被剪切为数字摄像机1上画面的范围(虚线区域)。
角度31是开始滑动时的示例。与角度31相对应的数字摄像机1的监视屏21上的显示也被示为监视屏显示34。这种情况下,数字摄像机1中没有抖动,并且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的垂直位置是相同的。
从这种状态开始,在沿向右的方向水平滑动数字摄像机1的同时拍摄若干画面。角度32是中间画面的示例。此外,这种情况下监视屏21上的显示被示为监视屏显示35。应当指出的是,角度32是数字摄像机1稍微向下抖动情况的示例。
引导标记22仍是对象的固定点,而瞄准标记23是监视屏21上(取景器上)的固定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监视屏21上显示的画面相对向上偏移,从而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的垂直位置出现位移。该位移是数字摄像机1中抖动的可视化体现,用户可以明显辨认出需要向上校正数字摄像机1的方向以便拍摄高质量画面。
角度33是拍摄的假定结束。与角度33相对应的监视屏是监视屏显示36。这种情况下,当瞄准标记23超出引导标记22时,引导标记22指示终点并提供拍摄结束的可视化。
此外,图4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滑动数字摄像机1拍摄3D(立体)画面时的拍摄向导使用示例的示意图。
尽管滑动数字摄像机1时拍摄图像的方法与使用图3说明全景拍摄的方法相同,与全景拍摄的不同在于引导标记22指示拍摄范围(摄像机滑动的范围)以获得2D的视差。其他方面的不同在于角度41对应于监视屏44、角度42对应于监视屏45以及角度43对应于监视屏46。此外,角度42是数字摄像机1中向下抖动的示例,这与对图3的角度32进行说明的情况相同。
应当指出的是,将数字摄像机的操作方法解释为本示例性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具有摄像机功能的其他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图5是示出了特定应用到移动电话的摄像机功能的示意图。这种情况下,引导标记52与图2中所示的引导标记22相对应,瞄准标记51与图2中所示的瞄准标记23相对应。由于监视屏54示出的范围比拍摄视角大(拍摄视角超过100%),拍摄框53指示被拍摄为画面的范围。因此,如上所述,瞄准标记51位于拍摄框53(被拍摄作为画面的范围)的上下方向的中心处,而不是在监视屏5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处。
接下来,使用图6的流程图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用于显示图3中所示向导的数字摄像机1的操作进行说明。当数字摄像机1响应例如数字摄像机1的启动和模式设置之类的触发在滑动数字摄像机1时开始全景拍摄时(步骤S61),将对象的图像和例如电池信息和时间的基本信息显示在数字摄像机1的监视屏上(步骤S62),在按下快门按钮时数字摄像机1继续等待开始拍摄(步骤S63)。
在步骤S62,还绘制出作为拍摄向导的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这种情况下,由于还没有确定被拍摄对象,因此以绘制瞄准标记相类似的方式将引导标记绘制为监视屏上(取景器上)的固定点,而不是绘制为实际对象的固定点。
接下来,当检测到按下快门按钮时(步骤S63:是),确定数字摄像机1的滑动范围的起始点(当连续拍摄若干画面时的第一幅画面)(步骤S64),并启动拍摄(步骤S65)。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拍摄者可以特意拍摄图像,优选是数字摄像机1自动地拍摄图像。
在步骤S65,在监视屏上(取景器上)实时更新的对象的图像上绘制拍摄向导(瞄准标记23和引导标记22)。在该屏幕上,将瞄准标记23绘制为监视屏上(取景器上)的固定点,将引导标记22绘制为对象的固定点。为了将引导标记22绘制为对象的固定点,需要继续拍摄对象特征并使用对象特征固定引导标记23的绘制位置作为参考点的技术。该技术是常见数字摄像机中包括的功能应用,例如人脸检测AF功能和目标识别AF功能,因此这里将不提供其详细说明。
将这里由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存储为临时数据。将存储的最新画面数据与之前已经缝合的全景画面的中间数据(临时数据)进行比较、组合,并且更新全景画面数据的中间数据(步骤S66)。接下来,评估全景画面的中间数据是否已经达到指定数据量(步骤S67)。当全景画面的中间数据已经达到指定数据量时,过程进入步骤S68以结束滑动期间的拍摄。当中间数据还没有达到指定数据量时,过程返回步骤S65以便获得新图像。在步骤S68,添加报头信息以便将生成的全景画面存储为文件,将生成的全景画面存储为图像文件并结束一系列的全景拍摄。
如上文所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产生下面的示例性优点。作为第一个示例性的优点,当数字摄像机1相对于对象滑动时,与每个对象和取景器相同步的向导显示提供抖动的视觉识别。作为第二个示例性的优点,与每个对象和取景器相同步的向导显示使得能够便于数字摄像机1中的抖动校正。此外,作为第三个示例性的优点,由于引导标记是由成像单元所拍摄图像中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具有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滑动方向)上形成立体或全景画面所需的长度,用户可以容易地跟随引导标记。
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如上所述,尽管基本配置是数字摄像机1水平滑动拍摄图像,通过以类似的方式为垂直滑动绘制引导线并改变瞄准标记的设计,由引导线和瞄准标记的组合可以实现类似的示例性优点。
此外,只要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满足它们的功能(被跟踪的标记和用于跟踪的标记),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引导标记22可以包括多条具有形成立体或全景画面所需长度的线。例如,引导标记22可以是″=,可以在两条线之间插入瞄准标记23。当使用两条线之间的间隙作为可接受的抖动宽度时,这种情况可进一步有效防止摄像机抖动。此外,当滑动期间拍摄图像时,引导标记可以是″+″以提供中心位置更容易的识别,或者将引导标记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也提供向导。此外,在滑动方向可以标记合适的引导位置以使用户识别已经拍摄的宽度。例如,其间的具有均匀间隔的三个中间标记使用户能够识别25%、50%和75%的位置。
此外,还可以显示关于这些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的辅助信息。辅助信息的示例是滑动期间拍摄的进度状态和抖动的报警。另一可能示例是存储的已经拍摄的中间数据量。显而易见的是,除附加的显示之外,可以通过改变引导标记22和瞄准标记23的形状或颜色或通过声音通知拍摄者来指示这些项。
此外,引导标记可以是″□″,在上下和左右方向更宽的范围滑动期间的拍摄中使用该引导标记,或者类似的,引导标记可以具有″○″或″Z″的形状来为滑动指示各种方向,从而协助拍摄。
此外,通过使CPU(中央处理单元)执行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上述拍摄向导生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任意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向计算机提供该计算机程序。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意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存储介质(例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等)、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可记录压缩盘)、CD-R/W(可重写压缩盘)和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膜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可以使用任意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通过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线路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3月30日向日本知识产权局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74320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    数字摄像机
11   信息处理单元
12   图像传感器单元
13   程序存储单元
14   数据存储单元
15   显示器
16   输入单元
17   通信功能单元
18   拍摄向导生成单元
22   引导标记
22a  主引导标记
22b  子引导标记
23   瞄准标记

Claims (10)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装置;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成像装置所成的图像;以及
拍摄向导生成装置,所述拍摄向导生成装置当所述成像装置获得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时,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拍摄向导,
其中,所述拍摄向导生成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瞄准标记和引导标记作为拍摄向导,所述瞄准标记标记了大致定位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的固定点,所述引导标记是所述成像装置所成的所述图像上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沿所述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具有所述立体图像或所述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引导标记包括沿与所述引导标记正交的方向具有长度的子引导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子引导标记位于所述引导标记的两端,并且所述引导标记和所述子引导标记共同形成H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引导标记包括具有所述立体图像或所述全景图像所需的所述长度的多个线。
5.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当通过成像装置获得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时,在显示被拍摄图像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拍摄向导,所述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瞄准标记和引导标记作为所述拍摄向导,所述瞄准标记标记了大致定位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的固定点,所述引导标记是所述成像装置所成图像上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沿所述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具有所述立体图像或所述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其中,当沿水平方向向左侧摇摄进行拍摄时,在拍摄的起点处不在所述屏幕上显示所述引导标记的左端,当沿水平方向向右侧摇摄进行拍摄时,在拍摄的起点处不在所述屏幕上显示所述引导标记的右端,并且在屏幕摇摄完成之后在所述屏幕上显示所述引导标记的左端或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还包括当用户正在使用所述拍摄向导时,通过显示或声音来通知针对所述拍摄向导的使用方法的辅助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拍摄时,显示或通知存储的中间数据的量作为所述辅助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拍摄时,通过从拍摄开始直到结束改变所述拍摄向导的形状和/或颜色,通知用户与所述拍摄向导的使用方法和/或存储的中间数据的量有关的所述辅助信息。
10.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当通过成像装置获得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时,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在显示被拍摄图像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拍摄向导的过程,所述过程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瞄准标记和引导标记作为所述拍摄向导,所述瞄准标记标记了大致定位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的固定点,所述引导标记是所述成像装置所成图像上的固定位置并在屏幕上沿成像设备的移动方向具有所述立体图像或所述全景图像所需的长度。
CN2012800129350A 2011-03-30 2012-02-21 成像设备、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034305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4320 2011-03-30
JP2011074320 2011-03-30
PCT/JP2012/001137 WO2012132204A1 (ja) 2011-03-30 2012-02-21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撮影ガイド表示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0530A true CN103430530A (zh) 2013-12-04

Family

ID=4693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29350A Pending CN103430530A (zh) 2011-03-30 2012-02-21 成像设备、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49122B2 (zh)
EP (1) EP2693736A4 (zh)
JP (1) JP6070541B2 (zh)
CN (1) CN103430530A (zh)
WO (1) WO201213220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918A (zh) * 2014-10-30 2016-10-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的拍摄方法
CN111295877A (zh) * 2017-11-01 2020-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工作程序
WO2021238317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34081A (ja) * 2011-08-02 2013-02-14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56051A (ja) * 2012-06-06 2015-08-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50215530A1 (en) * 2014-01-27 2015-07-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versal capture
CN104580897B (zh) * 2014-12-25 2018-02-06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拍摄取景方法和终端
US9594980B1 (en) * 2015-01-19 2017-03-14 Ricoh Co., Ltd. Image acquisition user interface for linear panoramic image stitching
KR20180093558A (ko) * 2017-02-14 2018-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피사체의 이미지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JP6516787B2 (ja) * 2017-04-28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28960B2 (ja) * 2018-03-20 2022-03-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37247B1 (en) * 2019-03-11 2021-03-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room model generation using ring paths and photogrammetry
US11024079B1 (en) 2019-03-11 2021-06-0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room model generation using panorama paths and photogrammetry
US10706624B1 (en) 2019-03-11 2020-07-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room model generation using panorama paths with augmented reality guidan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2478A (ja) * 1999-03-16 2000-09-26 Topcon Corp 眼科撮影装置
EP2018049A2 (en) * 2007-07-18 2009-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panoramic image, method of providing a virtual 3D projection of a panoramic image and camera therefor
JP2009060278A (ja) * 2007-08-30 2009-03-19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及びこれに適用されるパノラマ撮影ガイド表示方法,パノラマ撮影ガイド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110025829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3Dmedia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selecting image capture positions to generate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es
CN102037719A (zh) * 2008-05-20 2011-04-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摄影设备,便携式信息处理终端,摄影设备的监视器显示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0976B2 (ja) * 1991-11-25 2002-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US20040189849A1 (en) 2003-03-31 2004-09-30 Hofer Gregory V. Panoramic sequence guide
US7656429B2 (en) 2004-02-04 2010-02-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gital camera and method for in creating still panoramas and composite photographs
JP4818987B2 (ja) 2007-05-21 2011-11-16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17412B2 (en) * 2007-07-18 2014-05-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noramic image production
JP2009278432A (ja) 2008-05-15 2009-11-26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撮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2478A (ja) * 1999-03-16 2000-09-26 Topcon Corp 眼科撮影装置
EP2018049A2 (en) * 2007-07-18 2009-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panoramic image, method of providing a virtual 3D projection of a panoramic image and camera therefor
JP2009060278A (ja) * 2007-08-30 2009-03-19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及びこれに適用されるパノラマ撮影ガイド表示方法,パノラマ撮影ガイド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02037719A (zh) * 2008-05-20 2011-04-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摄影设备,便携式信息处理终端,摄影设备的监视器显示方法,以及程序
US20110025829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3Dmedia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selecting image capture positions to generate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918A (zh) * 2014-10-30 2016-10-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的拍摄方法
CN105991918B (zh) * 2014-10-30 2019-07-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的拍摄方法
CN111295877A (zh) * 2017-11-01 2020-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工作程序
WO2021238317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3747044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93736A4 (en) 2014-08-27
JPWO2012132204A1 (ja) 2014-07-24
US20130314493A1 (en) 2013-11-28
US9549122B2 (en) 2017-01-17
JP6070541B2 (ja) 2017-02-01
WO2012132204A1 (ja) 2012-10-04
EP2693736A1 (en)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0530A (zh) 成像设备、用于成像设备的拍摄向导显示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28022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inuous shooting imaging methods using a continuous touch user input
US2014026786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2550015B (zh) 多视点拍摄控制装置以及多视点拍摄控制方法
US20130300917A1 (en) Autofocus system
US9774782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JP652926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2959969A (zh) 单眼立体摄像装置
CN109688321B (zh) 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显示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KR102575196B1 (ko) 촬영 방법, 촬영 장치, 전자기기 및 저장매체
JP5539514B2 (ja) 撮影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影方法
JP2013041103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508551B (zh) 相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JP2013090122A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75789B2 (ja) カメラ
JP2017040726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157851A (ja)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140945B2 (ja)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932597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parallax adjustment display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697169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40067611A (ko) 입체영상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JP2018125729A (ja) 撮像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743182B2 (en) Multi-ey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thereof
KR102381279B1 (ko) 입체 영상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방법 및 단말
JP2022189536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TO: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