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8372A -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8372A
CN103428372A CN2012101529757A CN201210152975A CN103428372A CN 103428372 A CN103428372 A CN 103428372A CN 2012101529757 A CN2012101529757 A CN 2012101529757A CN 201210152975 A CN201210152975 A CN 201210152975A CN 103428372 A CN103428372 A CN 103428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mistake
phone
duration
puls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29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8372B (zh
Inventor
吴承英
国立园
张英华
魏秀双
宋葵
姚瑞
刘洪声
任宝春
魏梦瑜
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529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8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8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根据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检测所述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所述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所述电话处于摘机状态。根据本发明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短号码平台接收到的异常呼叫等问题。

Description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拿起电话一段时间后,电话交换系统会判断出该用户的电话处于摘机状态并向该电话发送拨号音,当用户接收到拨号音后,可以进行按键操作以拨出相应的电话号码,电话交换系统会根据按键操作发出的脉冲信号判断用户需要拨通的电话号码。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接收到异常拨叫的电话,即接听无音,尤其是110、122等一系列短号码平台经常接收到异常拨叫。对于报警电话110来说,经常出现出警后用户反映没有报警的情况。
由于110、122接警的特殊性,其所有呼叫均由报警平台自动派单,必须出警,因而异常呼叫给公安系统带来极大的困扰。另外,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经常接收到异常呼叫也会感到非常困扰。因此,如何减少异常呼叫的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减少异常呼叫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包括:
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根据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
检测所述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所述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所述电话处于摘机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所述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所述电话处于摘机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合理的摘机时长判断值下由电话交换系统判断电话是否摘机,能够有效减少异常呼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的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误发脉冲时常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的比例分布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际运用中,当电话处于摘机状态时,电话的端口电压会低于挂机时的电压。电话的端口电压指的是电话交换系统与电话之间的端口电压,以下简称为电话的端口电压。例如,现有技术中当电话处于挂机状态时,电话的端口电压是-48V,而电话处于摘机状态时,电话的端口电压会小于-48V。理论上来说,当电话被拿起时,即处于摘机状态,但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电话交换系统认为该电话是处于摘机状态。具体来说,就是电话的端口电压低于-48V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才会被电话交换系统认为是处于摘机状态。对于主叫用户,当电话交换系统判断电话处于摘机状态时才会向该电话发送拨号音;对于被叫用户,当电话交换系统判断被叫用户的电话处于摘机状态时才会停止向主叫用户发送回铃音(Color Ring Back Tone,CRBT)。其中,回铃音是指拨打电话的呼叫方所听到的对方电话的声音,通常是长音,而当对方占线时则听到忙音,声音短促,有时,忙音会变成人声语音提示。也就是说,用户从拿起电话到被电话交换系统认为是该电话处于摘机状态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这个时间就被称作是摘机信号时长。摘机信号时长可以是主叫摘机信号时长或者是被叫摘机信号时长,以下均统称摘机信号时长。电话是否处于摘机状态是由电话交换系统中的电话交换端局来判断的,具体地,电话交换端局通过检测电话的端口电压来判断电话是否处于摘机状态。由于实际运用中,用户在拨打电话号码时所发的均为脉冲信号。这样,对于主叫用户来说,当电话交换系统判断该电话处于摘机状态之后,会将该处于摘机状态的电话所在的线路上的脉冲信号认为是拨叫信号。
针对实际生活中短号码平台经常接收到异常呼叫的情况,经研究发现,是由于电话交换系统外线抗干扰能力差造成的,这里的外线指的是电话与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固话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线。在实际生活中,外线中经常会出现某些误发脉冲信号,这些误发脉冲信号实际上是由于空气的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线路的电阻变化从而产生的电压脉冲信号。由于有的时候误发脉冲信号是矩形波,当误发脉冲信号位于低电平时,很有可能使电话的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状态时的电压,如果该误发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那么电话交换系统会误认为电话处于摘机状态,即由于外线中的误发脉冲信号使得电话交换系统误认为电话处于摘机状态。这样,当电话交换系统认为电话处于摘机状态后,如果该电话所在的线路上还有后续的其它的误发脉冲信号,例如误发脉冲信号是1个脉冲信号,电话交换系统会将该脉冲信号看作是用户拨打了电话号码1,如果误发脉冲信号是2个脉冲信号,则电话交换系统会将该误发脉冲信号看作是用户拨打了电话号码2,以此类推。电话交换系统如何识别脉冲信号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此时,电话交换系统会根据这些脉冲信号接通相应的电话,这样就造成了异常呼叫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同一区域内存在多种电话交换系统。由于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摘机信号时长设定一定的规范,从而导致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各不相同。这个判断门限值即为电话交换系统当前的摘机信号时长,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判断门限值”为现有技术中各电话交换系统的摘机信号时长,“摘机时长判断值”即为本申请中所要最终获取的为各个电话交换系统设置的摘机信号时长。
综上,现有技术中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设置的并不合理,导致将误发的脉冲信号看作是用户处于摘机状态。
如图1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地:
步骤101,选取一电话交换系统并设置临时判断门限值,转为步骤102。
由于电话交换系统的固话交换机和接入网网关有很多种,因此导致电话交换系统的种类也很多。这里的临时判断门限值是在不知道所选择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时,临时为该电话交换系统设置的判断门限值。
步骤102,当摘机时,判断在当前临时判断门限值下是否接收到拨号音或回铃音,如果不能接收到拨号音或者能够接收到回铃音,则增大临时判断门限值,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能够接收到拨号音或者不能够接收到回铃音,将当前所选择的临时判断门限值作为与电话交换系统对应的判断门限值,如果能接收到拨号音或者不能够接收到回铃音,则减小临时判断门限值,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不能接收到拨号音或者能够接收到回铃音,并将所选择的上一个临时判断门限值作为与电话交换系统对应的判断门限值。
判断是否摘机是通过检测电话的端口电压来实现的。正常情况下,电话处于挂机状态时,电话的端口电压是馈电电压,为-48V,当摘机后,电话的端口电压会变小,如果电话的端口电压值持续小于-48V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交换系统会认为该电话摘机。
本步骤的操作主要是为了获取所选取的固话交换机组成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下面以主叫方接收拨号音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B所示,为电话交换系统摘机判断门限值检测装置的示意图。首先,选取一电路板110来模拟摘机信号,模拟摘机信号即模拟电话摘机,使该电话交换系统认为这里有一电话,而且该电话已经摘机,当该摘机信号持续时间到达摘机信号时长时,该电话交换系统发送拨号音。该电路板110相当于一个信号发生器,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一个能够模拟摘机信号的电路板。该电路板101分别与一计算机111和一接入网网关112连接,具体地,电路板101通过信号总线接入计算机111。计算机111用于设置临时摘机信号时长以及判断是否接收到拨号音,可以想象到的是,可以通过该计算机111改变所设置的临时摘机信号时长。
该电话交换系统摘机判断门限值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预先在计算机111中设置一个临时判断门限值,然后由计算机111触发电路板110发送一摘机信号,即相当于摘机,如果在当前摘机信号时长下计算机111检测到没有接收到接入网网关112发送过来的拨号音,则说明所选择的临时判断门限值太小,需要增大临时判断门限值,直至计算机111检测到已经接收到拨号音。此时,当前所选择的临时判断门限值即为该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如果在当前摘机信号时长下已经接收到拨号音,则说明当前所选择的临时判断门限值过大,需要减小临时判断门限值,直至接收不到拨号音,则所选择的上一个临时判断门限值即为该电话交换系统的临时摘机信号。
具体地,可以重复步骤102,对判断门限值做多次测量,最后选取一平均值作为该电话交换系统最终的判断门限值。
对于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被叫判断门限值的检测方法同样可以采用上述的电话交换系统摘机判断门限值检测装置来进行检测,不同的是,计算机111检测的是回铃音。
步骤103,记录各电话交换系统对应的判断门限值。
如表1所示,为检测到的现有技术中各电话交换系统使用不同的固话交换机和接入网网关时所采用的主叫判断门限值和被叫判断门限值,其中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为以太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为千兆无源光网络。经检测发现,现有技术中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为40ms~180ms左右。
表1
Figure BDA00001646535600051
Figure BDA00001646535600061
以下将在各个实施例中对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其所适用的网络架构为现有的电话交换系统,该电话交换系统包括固话交换机和接入网网关,接入网网关具体为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关。
如图2A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201,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可通过检测获得。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步骤201a,获取各交换系统的各空号号码的脉冲总数、空号号码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
步骤201b,根据所获取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的时间差与脉冲总数的比值获取各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例如,起呼时间为18点7分12秒,终止时间为18点7分40秒,脉冲总数为7,则该误发脉冲时长为(40秒-12秒)/7,即误发脉冲时长为4秒。
将误发脉冲信号错误判断为摘机信号后,接下来的误发脉冲信号就会被错误识别为拨号脉冲数字信号,在电话交换系统中获得的拨号脉冲数字信号,实际上为误发脉冲信号,一个或多个误发脉冲信号形成本实施例的空号号码,即不存在的电话号码。由于实际生活中,电话号码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北京地区,没有以“7”为开头的电话号码,此时,北京地区的电话交换系统如果在判断用户摘机后,发现用户拨了一个以“7”为开头的电话号码,则可以判断此时的脉冲信号为误发脉冲信号,此时就会终止该电话号码的拨通。将该脉冲信号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记录下来,并除以脉冲总数,则可获得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平均值。本实施例中,以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平均值作为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这是由于,某一时间段内,对于某一线路,如果其出现误发脉冲信号,则由于该线路的当前状况,所发出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比较相近。因此,可以将相近时间内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平均值认定为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这样,从所获得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也能够判断出使电话交换系统误认为电话已经摘机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步骤202,根据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
该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202a,判断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步骤202b,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等于预设比例的最大临界值,并判断最大临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判断最大临界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该最大临界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为500ms。
步骤202c,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且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步骤202中,当获知误发脉冲信号时长时,就需要将摘机时长判断值尽量设置在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之上,这样,就可以避免电话交换系统误判断的情况。但是由于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的规范GR57中明确规定摘机信号时长不能超过500ms,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摘机时长判断值一定为小于或等于500ms。
此时,如果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的最大一个大于500ms时,则不能将摘机时长判断值设置在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之上。此时,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例如,当200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为40%,199ms以上的误发脉冲时长的分布比例为40.5%,300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为20%时,299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为22%,如果预设比例为40%时,最大临界值就是200ms,如果预设比例为20%时,临界值为300ms。最大临界值可以具有一定的误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误差范围。所谓最大临界值,指的是分布比例靠近预设比例的所有临界值中最大的一个,假设,290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仍然为10%,300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为10%,310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比例为7%,当预设比例为10%时,此时,300ms就为最大临界值,其误差范围可以在±10ms左右。
如图2B所示,为在相近的六天之内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的比例分布图,其中,纵坐标代表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单位为ms。从中可以看出,400ms以下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为90%,400ms以上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为10%。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比例为10%,则临界值为400ms,且该400ms小于预设阈值,即小于500ms,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400ms且小于或等于500ms。
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预设比例可以为5%~10%。
步骤203,检测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电话处于摘机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摘机信号时长,即将摘机信号时长尽量设置在误发的脉冲信号时长之上,既能够使各电话交换系统准确判断出电话是否处于摘机状态,又能够减少由于摘机信号时长设置的不合适而导致的短号码平台(例如110、122等)接收到的异常呼叫的情况。此外,能够想象到的是,当出现异常呼叫时,对于被叫用户而言,当被叫用户拿起电话时,电信局就会对主叫用户进行计费,而实际上主叫用户并没有摘机并拨打电话号码,错误计费造成主叫用户的经济损失;同样,当主叫用户拨打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时,如果出现误发的脉冲信号使得电话交换系统认为被叫已经摘机,具体表现为主叫用户在回铃音停止后听不到任何声音,此时电信局就会对主叫用户进行计费,即产生错误计费,这样也会对主叫用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还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异常呼叫引起的对主叫用户错误计费的情况。
另外,经检测,各电话交换系统根据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出现异常呼叫的情况降低了50%~66%,由此可以证明,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出现异常呼叫的情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用于执行实施例一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该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可以集成在电话交换系统中,本实施例将以电话摘机的装置集成在电话交换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设定模块302和检测模块303。
其中,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模块302与获取模块301连接,用于根据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检测模块303与设定模块302连接,用于检测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电话处于摘机状态。
更为具体地,获取模块301包括获取脉冲信息子模块3011和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子模块3012。其中,获取脉冲信息子模块3011用于获取各交换系统的各空号号码的脉冲总数、空号号码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子模块3012与获取脉冲信息子模块3011连接,用于根据所获取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的时间差与脉冲总数的比值获取各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设定模块302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3021、第二判断子模块3022和设定子模块3023。其中,第一判断子模块3021具体与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子模块3012连接,用于判断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触发第二判断子模块302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触发设定子模块3023;第二判断子模块3022分别与第一判断子模块3021、检测模块303连接,用于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等于预设比例的最大临界值,并判断最大临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判断临界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设定子模块3023分别与第一判断子模块3021、检测模块303连接,用于将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且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的摘机信号时长的设置装置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本实施例的预设阈值为500ms,预设比例为5%~10%。
根据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通过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判断门限值来设置同一区域内的摘机信号时长,既能够使各电话交换系统准确判断出电话是否处于摘机状态,又能够减小由于摘机信号时长设置的不合适而导致的短号码平台(例如110、122等)接收到的异常呼叫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根据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
检测所述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所述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所述电话处于摘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包括:
获取各交换系统的各空号号码的脉冲总数、所述空号号码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
根据所获取的起呼时间和所述终止时间的时间差与所述脉冲总数的比值获取各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包括:
判断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等于预设比例的最大临界值,并判断所述最大临界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当判断出所述最大临界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临界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所述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500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为5%~10%。
6.一种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电话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设定摘机时长判断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话的端口电压,并当所述端口电压低于挂机电压的持续时间达到摘机时长判断值时,判断所述电话处于摘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脉冲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各交换系统的各空号号码的脉冲总数、所述空号号码的起呼时间和终止时间;
获取误发脉冲信号时长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起呼时间和所述终止时间的时间差与所述脉冲总数的比值获取各交换系统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触发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触发设定子模块;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误发脉冲信号时长的分布比例等于预设比例的最大临界值,并判断所述最大临界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当判断出所述最大临界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临界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设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摘机时长判断值设定为大于所述各误发脉冲信号时长中最大的一个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500ms。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电话摘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为5%~10%。
CN201210152975.7A 2012-05-16 2012-05-16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428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2975.7A CN103428372B (zh) 2012-05-16 2012-05-16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2975.7A CN103428372B (zh) 2012-05-16 2012-05-16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372A true CN103428372A (zh) 2013-12-04
CN103428372B CN103428372B (zh) 2015-02-04

Family

ID=4965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2975.7A Active CN103428372B (zh) 2012-05-16 2012-05-16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83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131A (zh) * 2020-03-30 2020-07-1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摘机信号的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351146A (zh) * 2020-11-04 2021-02-09 安徽讯飞至悦科技有限公司 摘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电话呼叫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1384A (ja) * 1995-08-02 1997-02-18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2249467Y (zh) * 1995-07-13 1997-03-12 陈彦平 一种电话机自动控制装置
CN1946103A (zh) * 2005-10-05 2007-04-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检测并联电话的摘机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72011A (zh) * 2007-12-26 2009-07-01 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中继线路检测方法
CN101945006A (zh) * 2010-09-03 201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异常呼叫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9467Y (zh) * 1995-07-13 1997-03-12 陈彦平 一种电话机自动控制装置
JPH0951384A (ja) * 1995-08-02 1997-02-18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1946103A (zh) * 2005-10-05 2007-04-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检测并联电话的摘机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72011A (zh) * 2007-12-26 2009-07-01 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中继线路检测方法
CN101945006A (zh) * 2010-09-03 201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异常呼叫的检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131A (zh) * 2020-03-30 2020-07-1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摘机信号的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351146A (zh) * 2020-11-04 2021-02-09 安徽讯飞至悦科技有限公司 摘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电话呼叫系统
CN112351146B (zh) * 2020-11-04 2022-05-31 安徽讯飞至悦科技有限公司 摘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电话呼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372B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95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user switching between IP network and PSTN network
US201100383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phone services
CN101079920B (zh) 具有测试功能的窄带用户板及用户线路自动测试方法
CN103428372B (zh) 检测电话摘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2255A (zh) 用户电话线路故障测试方法
CN101431697B (zh)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CN101834954A (zh) 一种固定电话的线路检测装置及方法
US8320527B2 (en) Crossover faults detection in two-wires network
CN101753726B (zh) 电话交换系统
CN203554496U (zh) 双路由自动控制器
CN102148890A (zh) 同线电话互锁装置
US3129289A (en) Electronic line circuit
CN101287038B (zh) 一种能够检测用户电路反极的装置和方法
CN101969516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86680A (zh) 磁石交换机与市话机的接口电路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24829U (zh) 多部电话机互锁装置
CN101009855B (zh) 实现有线电话交换机来电摘机前线路信令的方法及其电路
KR100236789B1 (ko) 사설교환기에서의 자동 통화 연결방법
CN201919057U (zh) 同线电话互锁装置
CN110677744B (zh) 一种fxs端口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接入网设备
US6934382B1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 off-hook condition on a single subscriber line with two terminal devices
JPS6029254Y2 (ja) リング・トリツプ・ジヤンパ・チエツカ
TW200601753A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ccess gatewa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438060A (zh) 多部电话机互锁装置
CN105430202A (zh)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通话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通讯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