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3726B - 电话交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话交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3726B
CN101753726B CN200910211974.3A CN200910211974A CN101753726B CN 101753726 B CN101753726 B CN 101753726B CN 200910211974 A CN200910211974 A CN 200910211974A CN 101753726 B CN101753726 B CN 101753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phone
subscriber
call
switching system
telephon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9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3726A (zh
Inventor
马丁·泰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 Connec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 Connection Ltd filed Critical Data Connec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53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3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7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9Wire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Number assignment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54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in networks
    • H04M3/2263Networ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2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 H04M2207/203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composed of PSTN and data network, e.g. the Inter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生用于电话交换系统迁移的配置数据。用于订户从电信网络的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迁移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的配置数据是为经由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的电话呼叫通过监视与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的信令信息产生的。然后对与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产生的该呼叫的呼叫数据有关的所监视的信令信息进行分析,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呼叫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存储基于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用于以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为订户配置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Description

电话交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络中电话交换系统的方法和设备。具体地,但不唯一地,本发明涉及生成用于电话交换系统迁移(migration)的配置数据。
背景技术
当实现诸如数字电话交换系统的现有电话交换系统迁移到诸如基于分组的电话交换系统的新电话交换系统时,一个主要挑战是准确地提供电话号码到物理订户(subscriber)线路或信道的映射的任务。对于直接连接到数字电话交换系统的模拟线路,可以直接从数字电话交换系统获得这类映射的电子记录。这样的记录可通过某些自动装置输入(import into)到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然而,对于数字环路载波系统服务的线路,通常仅通过手动装置就可以记录数字电话交换系统上模拟端口和数字环路载波系统的中心局终端部分的模拟端口间的关系,但这种记录可能丢失、过期、或错误。试图重建这种记录是耗时且易于出错的任务,即使在汇编时,必须手动将细节输入到基于分组的电话交换系统的部署接口(provisioning interface),其本身就是耗时和易于出错的。
美国专利申请No.US-A-2008/0159273描述了一种便于从模拟网络迁移到语音互联网协议(VoIP)网络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在逐条线路基础上实现从模拟网络到VoIP网络的线路配置变化的迁移代理器(migration broker)。当线路迁移时,呼叫迁移代理器,该迁移代理器向原(old)交换器询问与做出呼叫的当前配置线路相关联的数据。然后迁移代理器将向原交换器询问的数据提供给新交换器,然后在新交换器下提供线路,而非在原交换器下。
因此需要为电信网络中新交换系统自动产生配置数据提供改进的方法和设备,特别是在迁移到基于分组的电话交换系统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为订户从电信网络中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迁移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产生配置数据的方法,每个订户具有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用于经由该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电话呼叫,该方法包括:
为经由该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的电话呼叫监视与该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的信令信息;
对与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产生的呼叫数据有关的所监视的信令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由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该呼叫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
存储基于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用于以关联的电话信道和该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为该订户配置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因此,利用本发明,可以为现有电话交换系统业务的订户生成电话拨叫号码和物理电话信道间映射的细节,并用于配置电话业务将要迁移到的新电话交换系统。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监视包括监视与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信令状态的转变(transition)。因此,监视设备可用来收集订户用来进行呼叫的电话信道上的信令状态。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信令状态转变包括空闲状态和振铃状态(ringing state)、摘机状态(off-hook state)和挂机状态(on-hookstate)、以及摘机状态和挂机状态中一中以上两者间的转变。因此,可以监视不同状态转变以便确定订户电话信道上不同类型的呼叫活动。
根据本发明一种布置,监视包括检测与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的至少一个预定的信令状态转变顺序(sequence)。因此,可以按照信令状态转变的不同顺序衡量订户电话信道上呼叫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转变的至少一个预定的转变顺序包括呼入呼叫顺序,该呼入呼叫顺序包括从空闲状态到振铃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从挂机状态到摘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以及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中的两个以上转变,从而呼叫被识别为至该订户的呼入呼叫,且映射包括与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和在呼叫数据中识别的该呼叫的被叫用户电话拨叫号码之间的映射。因此,可通过对应于订户电话振铃、订户拾取电话听筒、订户进行通话和订户将电话听筒放回原位中两个以上的信令状态转变的某个模式识别至订户的呼入呼叫。
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至少一个预定的转变顺序包括呼出呼叫顺序,该呼出呼叫顺序包括一个以上从挂机状态到摘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中的转变,其中呼出呼叫顺序不包括从空闲状态到振铃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从而呼叫被识别为订户的呼出呼叫,且映射包括与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和在呼叫数据中识别的该呼叫的主叫用户电话拨叫号码之间的映射。因此,在没有订户电话振铃的情况下,可通过对应于订户拾取电话听筒、订户进行通话和订户将电话听筒放回原位中一个以上的信令状态转变的某个模式识别订户的呼出呼叫。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方面,分析包括识别呼叫数据和所监视的信令信息间的时间关联。因此,时间关联可用作所监视信令信息和现有电话交换系统产生的呼叫数据间一致的度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间关联包括呼叫数据中一个以上时间戳和所监视的信令信息间的关联。因此,时间戳可用来划分不同事件并用于识别不同呼叫活动。
在本发明的布置中,分析包括分析所监视的信令信息从而为订户进行的多个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呼叫数据间的多个关系,其中存储包括存储基于多个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用于为订户以相关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多个映射配置第二电话交换系统。因此,多个订户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映射的细节可通过为订户进行的大量呼叫的信令信息进行分析生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所识别的关系对应于订户进行的呼叫,其中两个以上所识别的关系具有匹配关系,且其中所述存储包括存储基于两个以上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用于为订户以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配置第二电话交换系统。因此,如果多个呼叫为订户指示同一关系,则可以为订户确定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映射的更强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以存储的配置数据配置第二电话交换系统。因此,本发明通过提供本地电话业务的新交换系统的配置,促进了提供本地电话业务的数字交换系统的更换。
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第二电话交换系统包括分组交换系统,监视至少部分由连接到电话信道的媒体网关执行,且配置包括将第二电话交换系统连接到媒体网关。因此,一旦电话业务已经被迁移,监视设备也可以用来接合新电话交换系统。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媒体网关是模拟媒体网关,其中信令信息的监视包括检测电话信道上振铃电压。因此,本发明适应于当前有经由模拟电话信道提供的电话业务的订户的迁移。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监视至少部分地在电话信道上经由连接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的数字环路载波系统执行,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包括数字信号信息。因此,本发明适应于当前有经由数字电话信道提供的电话业务的订户的迁移。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呼叫数据包括呼叫详细记录(CDR)数据。因此,本发明可以为订户经当前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的电话呼叫利用当前电话交换系统产生的CDR数据。
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呼叫数据包括7号信令系统(SS7)信令信息。因此,本发明可以为订户经当前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电话呼叫利用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和当前电话交换系统间交换的SS7信令信息。
在本发明的布置中,信令信息的监视包括监视订户经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为呼出呼叫拨打的电话号码拨叫数字。因此,当订户进行呼出电话呼叫时,他们为那些呼叫拨打的对应于被叫用户的数字被监视并被匹配到用于那些呼叫的呼叫数据中的被叫用户电话号码。监视电话号码拨打数字的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例如使用双音多频(DTMF)信令技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适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记录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指令是可操作的,当计算机化的装置执行该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所述计算机化的装置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
结合附图,从下面仅以示例方式给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该电信网络包括诸如5类交换器的数字电话交换系统101,经由直接连接的电话信道106和通过数字环路载波(DLC)系统连接的电话信道111的混合体向订户提供模拟电话服务。电话信道也可称为电话线路或环路,但以下称为电话信道。数字电话交换系统101通过长途接续(trunk connection)123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中一个以上长途线路交换系统(trunk switching system),诸如4类或串联交换器(未示出),并通过数字电话交换系统101上模拟端口之间的连接(例如补丁引脚连接(patch lead connection)102)连接到主配线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103。主配线架103包括至连接到大量订户电话124的直接连接的模拟信道106(也称为线路或环路)的交叉连接(cross connection)(例如105)。主配线架103也包括交叉连接(例如104)从而进一步连接(例如补丁连接107)到数字环路载波(DLC)系统。
DLC系统通常包括远程数字终端110、数字中心局终端108(也称为本地交换终端),和连接远程数字终端110及数字中心局终端108的数字传输设备109。数字中心局终端108将连接107上模拟信号转换为在数字设备109(通常为数字信号级别1(Digital SignalLevel 1)传输设备(DS-1))上传输到远程数字终端110的数字信号,该远程数字终端110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从而经由信道111递送给大量订户电话125。信道106和111通常是简易老式电话服务(POTS)电话线路。
数字电话交换系统101、主配线架103和中心局终端108通常位于本地电话交换局(也称为中心局)内。远程数字终端110通常位于街道电话亭或靠近向大量订户提供电话服务的区域的街道中地下室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程数字终端110通过大量DS-1设备连接到中心局终端108,每个DS-1设备需要4线传输路径(传输对和接收对)。这些设备可经同轴或光纤缆线复用到诸如数字信号级别3(DS-3)传输设备的某些更高容量承载者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图2示出将电话服务连接到订户的可选结构。电信网络包括数字电话交换系统201,其通过长途接续223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未示出)中一个以上长途线路交换系统(未示出),并通过连接241连接到主配线架203。主配线架203包括至连接到订户电话224的直接连接的信道206的交叉连接。
数字电话交换系统201也经公知的集成数字环路载波(IDLC)提供电话业务,其中DLC的中心局终端功能被集成到数字交换系统201。这些业务是经由数字设备202递送到功能与图1中远程数字终端110相同的远程数字终端210。远程终端210将从数字交换系统201接收的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以便经信道204递送给订户电话225。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创建配置数据(配置数据(provisioningdata))用于为订户从一个电话交换系统到另一个电话交换系统迁移电话业务,例如从数字电话交换系统101/201到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为了实现这样的迁移,一个以上媒体网关326、327被配置(deploy)在本地电话交换局中,且将订户连接到本地电话交换局的模拟线路和数字设备被转移(或切换)到媒体网关326、327,如图3所示。
切换后,线路306经由主配线架303和补丁引脚330连接到模拟媒体网关327。服务信道311的远程数字终端310经由数字设备329连接到数字媒体网关326。数字媒体网关326和模拟媒体网关327分别通过控制连接335和334由媒体网关控制器328控制,媒体网关控制器328利用标准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如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或网关控制协议(Megaco或H.248)。数字媒体网关326和模拟媒体网关327连接到由媒体网关控制器328提供和/或位于分组网络333内的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
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可部分或完全由媒体网关控制器328实现,如图3所示。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可在分组网络333中以与媒体网关控制器328独立的软交换、服务平台或呼叫代理的形式实现,并可执行通常与这些实体关联的分组网络333中其他功能。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可提供呼叫处理智能用于过程选择,这些过程可用于呼叫、基于信令和订户数据库信息在电信网络内路由呼叫、将呼叫控制转移到其他网络元件的能力、以及诸如部署、故障检测和出账单的管理功能。
一旦数字媒体网关326、模拟媒体网关327和媒体网关控制器328就绪(in place)并被充分操作,则数字交换系统301和中央局终端308可停止功能并移走。
当订户的电话业务从诸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电话系统迁移到诸如图3所示的新电话交换系统时,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决了在电话拨叫号码和与那些订户相关的电话信道之间提供映射的问题。电话信道对应于连接到订户电话的订户电话线路或环路。通常不知道哪个信道对应于哪个电话拨叫号码,且在配置或部署新电话交换系统(如基于分组电话交换系统)时需要这样的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这样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包括如图1所示的由诸如101的现有数字交换系统和中心局终端108经由远程数字终端110服务的订户的电话信道和电话号码之间的映射的配置数据可以自动学习。类似地,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这样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如图2所示的由数字交换系统201服务的订户的电话号码和远程数字终端210之间的映射可以自动学习。
当执行从现有数字交换系统切换(或迁移)到新电话交换系统(例如图3所示的基于分组的交换系统)时,配置数据可用来配置新电话交换系统。这样的技术可利用图4所示的设备执行。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图4包括以数字媒体网关426的形式配置在本地电话交换局中的监视设备。数字媒体网关426的数字端口440桥接到(即并联电连接到)从本地电话交换器至远程数字终端410的现有数字设备409上。配置数字媒体网关426的端口440以便接收来自数字设备409的信号,但不把信号传输到数字设备409上,即数字媒体网关被动地监视数字设备409,但不干扰这些设备上的传输。
数字设备409在与订户关联的大量电话信道上携带信令信息,用于呼入和呼出订户电话425。数字媒体网关426被配置为监视电话信道上信令信息,对与数字电话交换系统401产生的呼叫数据有关的该信令信息进行分析以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呼叫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监视包括监视订户电话信道上的信令状态的转变。当数字交换系统401施加振铃电压到信道上,或当连接到信道的订户电话摘机时,信令状态的转变可能发生。信令状态的这种变化由数字媒体网关426报告并经由至媒体网关控制器428的链路435登录到存储功能元件43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交换系统401以通常称为呼叫详细记录(CDR)的记录形式产生呼叫数据,呼叫详细记录含有经过数字交换系统401传递的呼叫的细节。对于一个呼叫,呼叫详细记录至少包含关于主叫用户电话号码、被叫用户电话号码、表示呼叫何时开始的时间戳、和呼叫持续时间的数据。呼叫结束的时间戳可通过将呼叫持续时间加到与呼叫开始关联的时间戳上进行推断。对于大量呼叫,呼叫详细记录在逐个呼叫基础上或周期成批地由存储功能元件437存储。
对于多个订户的多个电话呼叫,信令状态转变的登录可以持续,优选直到至少大部分由数字交换系统401服务的订户已经做出或接收一个以上电话呼叫。
一旦已经在远程数字终端410服务的电话信道411上通过数字设备409做出大量呼叫,关联功能元件438被用来为订户的主叫和被叫比较数字设备的逻辑信道上信令状态转变的细节和由数字交换系统401生成的呼叫详细记录数据。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于服务一个订户电话425的电话线路。
关联功能元件438比较所监视的信令信息中信令转变事件上的时间戳和呼叫详细记录上的时间戳,从而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呼叫详细记录间关系。如果呼叫关系被识别,该关系可用来推断哪个电话号码与哪个逻辑信道相关联(即订户的电话号码和订户经由数字交换系统401在其上进行电话呼叫的电话信道间的映射)。该信息存储为配置数据439,并可用来为该订户在将要迁入的新电话交换系统上配置电话业务。
所监视的信令状态转变包括(但不限于)空闲和振铃状态间的转变,和挂机状态和摘机状态间的转变。数字媒体网关报告每个这样的状态变化,其细节由媒体网关控制器428或某些其他接口装置传递到存储功能元件(function)436,在存储功能元件436创建包括时间戳(通常精确到几个毫秒)、在其上观察到状态转变的逻辑信道的特性、和状态转变的种类(例如从空闲状态到振铃状态)的记录。
关联功能元件438从存储功能元件436中检索信令转变的细节,并从存储功能元件437中检索呼叫详细记录数据,并以其被接收的顺序为每个逻辑信道关联信令转变事件。
作为例子,当关联功能元件发现给定逻辑信道上从空闲状态到振铃状态的转变,随后发现同一信道上从挂机状态到摘机状态的转变,然后发现同一信道上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转变时,则推断这些事件与和该逻辑信道关联的订户接收的电话呼叫关联,即在特定电话号码和电话线路对上至订户的呼入呼叫。然后分析呼叫详细记录以便为该呼叫识别含细节的记录。如果为呼叫识别呼叫详细记录数据,识别到其开始时间戳在挂机到摘机状态转变的几秒内,且其持续时间在挂机到摘机状态转变和摘机到挂机状态转变的几秒间隔内,则为该呼叫从呼叫详细记录中提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并指出所识别的被叫号码和逻辑信道间的关系。
作为另一个例子,当关联功能元件发现同一信道上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转变(该转变之前没有任何振铃状态),然后发现同一信道上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转变时,则推断这些事件与由与逻辑信道关联的订户做出的电话呼叫关联,即在特定电话号码和电话信道对上订户发出的呼出呼叫。然后分析呼叫详细记录数据以便为该会叫识别含细节的记录。如果为一个呼叫识别呼叫详细记录数据,识别到其开始时间戳是挂机到摘机状态转变后几秒(该偏移表示订户拨打被叫电话号码所消耗的时间),且其持续时间大约比挂机到摘机状态转变与摘机到挂机状态转变之间的间隔少同样几秒钟,则为该呼叫从呼叫详细记录中提取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并指出所识别的呼叫号码和逻辑信道间的关系。
在每个情形中,如果没有发现匹配呼叫详细记录数据,则关联功能元件不存储记录,但继续查找给定逻辑信道上状态转变的顺序。
所监视的信令信息的分析可为订户进行的多个呼叫识别监视的信令信息和呼叫数据间的多个关系。这允许为订户存储包括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多个映射的记录的配置数据。
关联功能元件以逻辑信道特性(identity)的顺序分析存储的记录,每个记录都包含逻辑信道特性和推断的电话拨叫号码。
当两以上所识别的关系对应于同一订户进行的呼叫,且两个以上所识别的关系具有匹配关系时,则与仅为该订户识别单个关系相比,可以更确定地提取电话信道和与该订户关联的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
在给定的逻辑信道的所有记录包括同一推断的电话拨叫号码时,这表明关联功能元件438发现逻辑信道特性和其线路由该逻辑信道服务的订户电话号码间明确的匹配,即,该订户的电话号码和电话线路间的映射已知具有良好的确定性。
关联功能元件438为每个订户输出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作为配置数据(或配置数据)439的文件中的记录,其随后可加载到媒体网关控制器328/428,以便为新电话交换系统服务的用户提供电话业务。
数字媒体网关426既在切换前的分析阶段中执行监视设备功能,一旦执行切换到新电话交换系统,也可用来为订户信道311连接来自远程数字终端310的数字信号和媒体网关控制器328,如图3中数字媒体网关326所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字媒体网关426是以MetaSwitchTMMG2510媒体网关产品实现的,该产品由Data ConnectionTM公司提供,装配有一个以上具有16个DS-1端口的MetaSwitchTM PB3100网关卡(也由Data ConnectionTM公司提供)。数字媒体网关426通常利用将中心局终端408的DS-1端口连接到服务于外部设备设施或电缆的插线板(patch panel)或交叉连接的补丁缆线(patch cable)连接到本地电话交换器内的DS-1数字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这样的连接被“Y”缆线取代,“Y”缆线在中心局终端408和外部设备间提供了4线连接(2路线用于传输,2路线用于接收),并进而提供了包括连接到上游路径(从远程数字终端410到中心局终端408)的2路线的支线(spur)。该2-线支线连接至数字媒体网关426的接收端口。通过这种方式,数字媒体网关426能够监视从远程数字终端410到中心局终端408的信令,包括摘机和挂机转变。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系统图。电信网络包括数字电话交换系统501,其通过直接连接的电话信道506和电话信道511的混合体为订户递送模拟电话业务,电话信道506和电话信道511经由DLC系统508、509、510相连。数字电话交换系统501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未示出)中一个以上长途交换系统,并连接到主配线架503。主配线架503包括至连接到大量订户电话524的直接连接的模拟信道506的交叉连接(例子505)。主配线架503还包括至连接到大量订户电话525的DLC系统508,509,510的交叉连接(未示出)。
图5包括以模拟媒体网关527的形式配置在本地电话交换局中的监视设备。模拟媒体网关527的模拟端口542经主配线架503桥接到现有模拟电话信道506上,并配置为接收来自模拟信道506的信号,但不把信号传输到模拟信道506上,以便不干扰这些信道上的传输。
模拟信道506在与订户关联的大量电话信道上携带信令信息,用于呼入和呼出订户电话524。模拟媒体网关527被配置为监视电话信道上的信令信息,对与数字电话交换系统501产生的呼叫数据相关的该信令信息进行分析,以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呼叫数据之间的关系。
图5示出图4中布置改为监视数字设备509的另一选择,监视设备监视模拟信道506。在该布置中,监视设备形式为模拟媒体网关527,其中模拟媒体网关的每个模拟端口被桥接到模拟信道上,以便能够检测振铃电压是否施加到信道上。振铃电压的变化指示信令状态的转变,这由模拟媒体网关527经由链路534报告给媒体网关控制器528并登录到存储功能元件536。
类似于图4中的实施例,关联功能元件538用来比较逻辑信道上信令状态转变的细节和数字交换系统501为订户主叫和被叫产生的呼叫详细记录数据。关联功能元件538比较所监视的信令信息中信令转变事件上的时间戳和呼叫详细记录上的时间戳,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信令信息和该呼叫详细记录数据间的关系。
该关系可用来推断哪个电话号码与哪个逻辑信道关联,即订户电话号码和订户经数字交换系统501在其上进行电话呼叫的电话信道间的映射。该信息存储为配置数据539,并可用来为该订户在将要迁入的新电话交换系统上配置电话业务。
模拟媒体网关527既在切换前的分析阶段中执行监视设备功能,一旦执行切换到新电话交换系统,也可用来为订户信道306连接来自主配线架303的模拟信号和媒体网关控制器328,如图3中模拟媒体网关327所示。
连接模拟媒体网关527以便为环路506监视信令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上面参考图4说明的连接数字媒体网关426的方式。因为模拟信号使用双线路径用于双向传输和接收,因此需要不同的连接,然而,数字信号使用分开的双线路径用于传输和接收。仍将使用某种Y缆线(或逻辑Y缆线,可采用具有Y端口的中间配线架的形式)。在正常操作模式中,模拟媒体网关527通常驱动振铃电压并检测摘机转变。然而,为了被动监视信令信息,如本发明的做法,模拟媒体网关527将支持被动振铃检测模式(不同于正常操作模式),这将允许简单的检测和报告振铃电压的存在。
上面的实施例应理解为本发明的解释性示例。可以预见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可采用数字交换系统501产生的形式为7号信令系统(SS7)信令信息的呼叫数据。这类SS7信令信息被数字交换系统501用来为经由数字交换系统501的呼叫行为与其余PSTN网络通信。这类SS7呼叫数据可通过本领域公知的网络监听方法(network snooping method)提取并可取代(或增加到)呼叫详细记录数据,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模拟媒体网关527和数字媒体网关426收集的所监视的信令信息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进一步的可选实施例中,通过监视订户为呼出呼叫拨打的电话拨号数字和将其与数字交换系统产生的诸如呼叫详细记录的呼叫数据关联,或与通过数字交换系统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交换的SS7信令消息关联,电话拨叫号码可与订户电话信道关联。
在本发明其他布置中,信令信息的监视包括监视订户经由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为呼出呼叫拨打的电话号码拨叫数字。因此,当订户进行呼出呼叫时,他们为那些呼叫拨打的对应于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的数字被监视,并被匹配到那些呼叫的呼叫数据中的被叫用户电话号码。监视电话号码拨打数字的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例如,使用双音多频(DTMF)信令技术。
虽然上面独立说明了图4中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本发明范畴内的实施例包括这些实施例的组合,其中模拟媒体网关和数字媒体网关可分别用来监视模拟和数字设备上的信令信息,以便为模拟和数字设备结合服务的订户迁移到新电话交换系统生成配置数据。
可以理解,相对任一实施例,描述的任何特征可单独,或结合所述的其他特征使用,并也可结合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一个以上特征,或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意组合使用。而且,在不偏离本发明范畴的情况下,可采用上面没有描述的等效手段和修改,本发明的范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6)

1.一种为订户从电信网络中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迁移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产生配置数据的方法,每个订户具有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用于经由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电话呼叫,所述方法包括:
为经由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的电话呼叫监视与所述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的信令信息;
对与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产生的所述呼叫的呼叫数据有关的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进行分析,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和所述呼叫数据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分析包括识别所述呼叫数据和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间的时间关联,所述时间关联包括所述呼叫数据中一个以上时间戳和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间的关联;以及
存储基于所述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以所述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为所述订户配置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包括监视与订户关联的所述电话信道上信令状态的转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状态的转变包括以下状态之间的转变中的一种或多种:
空闲状态和振铃状态,
摘机状态和挂机状态,以及
挂机状态和摘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包括检测与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的至少一个预定的信令状态转变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的转变顺序包括呼入呼叫顺序,该呼入呼叫顺序包括两个以上下列转变:
从空闲状态到振铃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
从挂机状态到摘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以及
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
从而所述呼叫被识别为至所述订户的呼入呼叫,且所述映射包括与所述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和在所述呼叫数据中识别的所述呼叫的被叫用户电话拨叫号码之间的映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的转变顺序包括呼出呼叫顺序,其包括一个以上下列转变:
从挂机状态到摘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
从摘机状态到挂机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
其中所述呼出呼叫顺序不包括从空闲状态到振铃状态的信令状态转变,
从而所述呼叫被识别为所述订户的呼出呼叫,且所述映射包括与所述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和在所述呼叫数据中识别的所述呼叫的主叫用户电话拨叫号码之间的映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包括分析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以为所述订户进行的多个呼叫识别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和所述呼叫数据间的多个关系,以及
其中所述存储包括存储基于所述多个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以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之间的映射为所述订户配置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中两个以上所述所识别的关系对应于所述订户进行的呼叫,
其中所述两个以上所识别的关系具有匹配关系,以及
其中所述存储包括存储基于所述两个以上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用于以所述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为所述订户配置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以所存储的所述配置数据配置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包括分组交换系统,
其中所述监视至少部分地由连接到所述电话信道的媒体网关执行,以及
其中所述配置包括将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连接到所述媒体网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网关是模拟媒体网关,
其中所述信令信息的监视包括检测所述电话信道上的振铃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电话信道上经由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的数字环路载波系统执行,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包括数字信号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数据包括呼叫详细记录(CDR)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数据包括7号信令系统(SS7)信令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信息的监视包括监视由订户经由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为呼出呼叫拨打的电话号码拨叫数字。
16.一种为订户从电信网络中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迁移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产生配置数据的设备,每个订户具有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用于经由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电话呼叫,所述设备包括:
为经由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进行的电话呼叫监视与所述订户关联的电话信道上的信令信息的监视模块;
对与所述第一电话交换系统产生的所述呼叫的呼叫数据有关的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进行分析的分析模块,为订户进行的呼叫识别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和所述呼叫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
存储基于所述所识别的关系的配置数据的存储模块,所述配置数据用于以所述关联的电话信道和电话拨叫号码间的映射为所述订户配置所述第二电话交换系统,
其中,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呼叫数据和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间的时间关联,其中所述时间关联包括所述呼叫数据中一个以上时间戳和所监视的所述信令信息间的关联。
CN200910211974.3A 2008-12-09 2009-12-09 电话交换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822403.2 2008-12-09
GB0822403.2A GB2466190B (en) 2008-12-09 2008-12-09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726A CN101753726A (zh) 2010-06-23
CN101753726B true CN101753726B (zh) 2014-12-10

Family

ID=4028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9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726B (zh) 2008-12-09 2009-12-09 电话交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44300B2 (zh)
EP (1) EP2197188B1 (zh)
CN (1) CN101753726B (zh)
GB (1) GB2466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8151B1 (en) * 2006-04-13 2013-10-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for migrating from an old communication switch to a new communication switch
US9319529B2 (en) 2012-06-22 2016-04-19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Telephony equipment migration
CN109963276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话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58A (zh) * 2003-06-04 2006-09-13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从分组交换网络向电路交换网络越区切换一个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2518B2 (en) * 1999-07-14 2007-05-01 Ericsson Inc. Combining narrowband applications with broadband transport
CA2400548A1 (en) * 2002-08-30 2004-02-29 Catena Networks Canada Inc. Call control system for the dynamic migration of subscribers from legacy access networks to next-generation packet networks
US7127048B2 (en) * 2002-10-07 2006-10-24 Paradyn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analog voice service and derived POTS voice service in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nvironment
US7428299B2 (en) * 2002-12-16 2008-09-23 Alcatel Lucent Media gateway bulk configuration provisioning
US8331538B2 (en) * 2005-07-28 2012-12-11 Cisco Technology, Inc. Telephone port identification automatic discovery system
US20080159273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Brugman David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igration from an analog network to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EP2003837A1 (en) * 2007-06-13 2008-12-17 Koninklijke KPN N.V. Method for migration a network subscriber telephone connection, and a telephone network system
DE602007002306D1 (de) * 2007-10-19 2009-10-15 Alcatel Lucent Usa Inc Verfahren zur Migration von Teilnehmerdaten von einer Altanwendung auf eine Ersatzanwendung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US8180023B2 (en) * 2008-10-31 2012-05-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lacement connection verification during migration from an analog network element to 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element
JP2010130389A (ja) * 2008-11-28 2010-06-10 Hitachi Ltd 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58A (zh) * 2003-06-04 2006-09-13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从分组交换网络向电路交换网络越区切换一个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466190A (en) 2010-06-16
EP2197188A3 (en) 2014-04-09
EP2197188A2 (en) 2010-06-16
CN101753726A (zh) 2010-06-23
US8644300B2 (en) 2014-02-04
EP2197188B1 (en) 2017-03-01
GB0822403D0 (en) 2009-01-14
GB2466190B (en) 2012-09-12
US20100157987A1 (en) 201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64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access network
KR0135508B1 (ko) 전화 교환 시스템과, 데이터 액세스 장치로부터 고객 구내 장치를 액세스 하는 방법
US820838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network edge device and a customer premises device
US5381405A (en) Communications access network routing
US5463670A (en) Testing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circuits
CN102571196B (zh) 仿真模块、onu设备和通信故障诊断方法
CN101079920B (zh) 具有测试功能的窄带用户板及用户线路自动测试方法
CN1151811A (zh) 遥测接达的方法和装置
US7680252B2 (en) Switch proxy for providing emergency stand alone service in remote access systems
CN101753726B (zh) 电话交换系统
US636666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ternative routing of subscriber calls
US68072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ypassing the common control and switch matrix of a digital switching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4551585A (en)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external loop analysis testing for a digital switching system
US6304633B1 (en) Testing system for voice system equipment in switchboard
US720330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witching at a telephone cross-connect
EP2291988B1 (en) Crossover faults detection in two-wires network
CN100496072C (zh) 一种总机实现方法
CN100388681C (zh) 一种触发在线维护的方法
US5841845A (en) Dialing plan for special access applications such as telemetry systems
RU2752010C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телеф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US6762998B1 (en) Access network system
RU39770U1 (ru) Концентратор абонентских линий "мак"
US20020091508A1 (en) Emulating exchange for multiple servers
KR100313002B1 (ko) 교환 시스템의 호 처리 품질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KR0135491B1 (ko) 전화 교환 시스템과, 데이타 액세스 장치로부터 고객 구내 장치를 액세스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Middlesex County

Applicant after: Data Connection Ltd.

Address before: The Middlesex County

Applicant before: Data Connec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DATA CONNECTION LTD. TO: MATAS WISE NETWORK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