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1103B -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1103B
CN103421103B CN201210148560.2A CN201210148560A CN103421103B CN 103421103 B CN103421103 B CN 103421103B CN 201210148560 A CN201210148560 A CN 201210148560A CN 103421103 B CN103421103 B CN 103421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ptide
preparation
lichiyong
forever
g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85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1103A (zh
Inventor
邓立
刘勇
袁胜涛
邓韵蕾
丁冠文
孙立
段作营
陶冠军
张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485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1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1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1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1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1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力墀永肽及其在治疗制备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力墀永肽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小鼠肉瘤S180动物试验验证,其具有对小鼠肉瘤的明显抑制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该多肽的方案,能制备得到克级以上的多肽产物。本发明的肽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使其能够作为制备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成分,应用于抗肿瘤药物中。

Description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第一部分: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因工程多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第二部分:背景技术
天然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通常是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多数具有2~4个二硫键,并含有α螺旋或β折叠结构。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少数抗菌肽具有抗病毒或抗肿瘤的作用。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力墀永肽是采用基因重组,工程菌表达得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一种抗菌肽。
从生物界分离到的抗菌肽可达750多种,它们分布极其广泛,从病毒、细菌、植物、昆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等生物均有发现,不同来源的抗菌肽的作用范围目前尚未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10年来,随着动物及微生物抗菌肽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抗菌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则有明显杀伤作用。
植物源的抗菌肽在分离纯化、抗菌特性、细胞毒性、理化性质以及转基因等许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很快,发现了一大批理化性质和抗菌特性各异的植物抗菌肽。部分植物源的抗菌肽对G+菌、G-菌、真菌、酵母及哺乳动物细胞均有毒杀作用,尤其对植物病原具有良好活性,人们对于植物源的抗菌肽在药物方面的应用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和好奇,特别是在人类疾病,如癌症的治疗上。比如源自槲寄生的槲寄生毒素(VtB),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包括3个二硫键,其含有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由于抗菌肽分子小,天然资源有限,分离提纯存在一定的困难,足量的天然抗菌肽很难得到;抗菌肽的活性取决于多肽的空间结构,而化学合成的多肽的空间结构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得到具有活性的产品;基因工程菌是最有希望经济、足量获得活性多肽的良好途径,但是据报道高浓度的抗菌肽可杀灭绝大多数宿主细胞,同时在分泌表达过程中,抗菌肽容易被宿主菌的酶系统所降解,从而产生两败俱伤的情形,而无法真正获得足量的表达产物。目前还没有该类多肽的产业化生产技术报道,也未见到准确表达和获得足量的该类多肽以供试验用的报道,更未见到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报道。
第三部分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领域的空白和需求,提供一种源自槲寄生毒素VtB的变构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制备方法。
力墀永肽,其特征在于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编码上述力墀永肽的基因。
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含有上述基因的表达载体。
所述表达载体的骨架载体为pKLAC1。
上述力墀永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表达载体转入到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发酵培养。
所述酵母感受态细胞为K.lactis YCT799。
上述力墀永肽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为液态注射剂。
本发明根据源自槲寄生的抗菌肽VtB,对其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进行变构,在其N端增加一个甘氨酸G,第19位和20位氨基酸残基甘氨酸GG变为半胱氨酸CC,去掉第23位精氨酸R,24位甘氨酸G,26位半胱氨酸C和27位丙氨酸A的氨基酸残基,将第28位氨基酸残基丝氨酸S改为苏氨酸T,得到如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命名为力墀永肽,由4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543.3Da,等电点9.01,疏水比率30%,净电荷+5。含有几丁质结构域与类凝聚素结构域。通过变构,改变了多肽的二硫键位置和空间构象,使得分泌表达出的多肽非常稳定,不会在发酵、纯化和保存过程中被迅速降解,以保证得到高表达量的产物。通过变构,增加了该多肽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可取得更有效的活性效果。本发明从氨基酸序列及易制造性和稳定性上改变了槲寄生毒素VtB。试验证明,本发明采用基因工程发酵培养方法制备的力墀永肽的产率达到1克/升;体内药物试验小鼠肉瘤S180表明,静注20mg/kg力墀永肽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率可达61.48%。
本发明根据上述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了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序列,利用密码子的兼并性,调整了核苷酸序列使其符合酵母表达系统对密码子的偏好性而得到Seq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有利于稳定高效表达抗菌肽。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上述基因的表达载体,所采用的骨架载体为pKLAC1或pKLAC2,pKLAC1的结构见说明书附图1,通过pKLAC1或pKLAC2,其中的重组蛋白可在细胞内表达,也可分泌表达。有利于获得高产量和纯度的目的多肽。
本发明还提供了力墀永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构建得到的表达载体转入到酵母表达系统中,使其表达力墀永肽,通过后续的分离纯化干燥步骤的得到力墀永肽白色固体结晶。本发明优选采用的酵母感受态细胞K.lactis YCT799,非营养缺陷体,也没有遗传标记,适用于线性化pKLAC或pKLMF为基础的表达载体的转化。使用该表达系统,进一步确保分泌表达的力墀永肽不会被降解。
本发明提供的力墀永肽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成分,制备成各种剂型的药物。本发明优先制备成注射剂。
第四部分附图说明
图1.骨架载体pKLAC1结构图,New England Biolabs,Inc提供。
图2.力墀永肽基因克隆测序图,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测定。
图3.力墀永肽液相色谱图,江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五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力墀永肽的制备
步骤1.外源DNA合成
利用DNA化学合成仪制备外源基因,得到编码力墀永肽的外源DNA片段,如Sequence IDNo.2所示。将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送至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进行序列测定,基因克隆测序图结果见图2
步骤2.表达载体的构建
表达载体为K.lactis蛋白质表达试剂盒所提供的pKLAC1(购于New England Biolabs,Inc)在pKLAC1(9097bp)上,Lac4启动子(PLAC4-PBI)的5′和3′端被编码β-内酰胺酶的基因(ApR)和pMB1的复制原点所隔开。K.lactis α-结合因子分泌引导序列(α-MF)、多克隆位点(MCS)和Lac4转录终止子(TT)位于3′PLAC4-PBI的下游;酵母的PADH2调控乙酰胺酶标记基因(amdS)的表达。
用Sac II或Bst XI酶切载体pKLAC1使其线性化,将外源DNA片段Sequence ID No.2插入到酵母K.lactis基因组自身的Lac4启动子位点,获得重组载体。该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被克隆到pKLAC1上的K.lactis α结合因子(αMating Factor,α-MF)的下游,在酵母K.lactis的细胞核中,编码α-MF结构域和外源重组蛋白的DNA与酵母基因组整合,编码的α-MF最终将在高尔基体上被剪切以使目的蛋白质分泌表达。
PLAC4-PBI启动子调控表达:一旦融合蛋白质开始表达,位于α-MF上的信号肽就会指导融合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ER)膜上,在此信号肽酶(SP)将信号肽切除。分泌小泡(环形)将融合蛋白质转运至高尔基体,Kex蛋白酶在此将α-MF结构域切除,释放成熟的目的蛋白质。随后,目的蛋白质通过分泌小泡运输到质膜(PM),从质膜分泌到胞外.
步骤3.转化
使用K.lactis YCT799(购于New England Biolabs,Inc)感受态细胞。
将步骤2构建得到的重组载体置于感受态细胞溶液中,使重组质粒吸附于感受态细胞的表面,冰浴一段时间,细胞膜处于收缩状态。然后迅速将感受态细胞置于42℃,使细胞在热环境中膜通道开放,重组质粒由膜外高浓度区向膜内扩散,经过45秒时间后,再将感受态细胞放回冰浴中,膜通道关闭,重组质粒转入酵母菌。
酵母转化子用乙酰胺进行筛选,将细胞转化混合物(含有大量被pKLAC1转化或未转化的细胞)涂于含有5mM乙酰胺的酵母基本碳源(YCB)培养基上。YCB培养基含有K.lactis细胞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和碳源,但缺少氮源。只有当乙酰胺被乙酰胺酶(由pKLAC1上的amdS基因表达)降解为氨时,才能作为氮源而被利用。因此,只有转化的细胞才能长成菌落。
验证:
挑取菌落,用摇瓶培养,培养基为含38mM硫酸铵的YPGal培养基(1%酵母提取物,2%蛋白胨,2%半乳糖),28℃~30℃,培养时间70小时。离心3000rpm,取上清液,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步骤4.转化体的培养
YPGal培养基(3%酵母提取物,5%蛋白胨,12%半乳糖,1%硫酸铵),标准发酵罐深层通气培养,120℃湿热蒸汽灭菌30分钟,冷却到28℃,接种,培养时间60小时。
步骤5.力墀永肽的分离纯化
发酵液过滤分离掉菌体;离心分离去杂,转速10000rpm,30min,取上清;Sephadex G-50层析,收集目标分子量洗脱液;C18反向制备色谱,收集目标分子量洗脱液;脱盐、浓缩,冻干,产物纯度为95%。
江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见图3。
步骤6.配制成备用液
上步冻干的纯化物,用稀盐酸或乙酸溶解,制成10mg/ml的力墀永肽,保存备用。
实施例2.力墀永肽抗肿瘤小鼠肉瘤S180动物体内试验.
动物:ICR小鼠,18-22g,SPF级,雌性,由江苏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合格
证号:SCXK(苏)2007--0001。
瘤种:小鼠肉瘤S180。
选用18-22g雌性ICR小鼠及生长良好的7-11天的小鼠肉瘤S180瘤种,接种于ICR小鼠右侧腋部皮下,约4.5-5×106细胞/只,接种24小时后随机分笼,力墀永肽每天静脉给药一次,每次0.2ml,阳性药SN-38每两天腹腔给药一次,每次0.2ml,阴性对照组给予给药组等量的NS。第9天处死动物,称体重、瘤重。计算各组平均瘤重,按下公式求出肿瘤抑制率并进行T检验。
肿瘤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空白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见下表
表.力墀永肽对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抑制作用

Claims (8)

1.力墀永肽,其特征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墀永肽的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载体,其骨架载体为pKLAC1或pKLAC2。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墀永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入到酵母细胞中进行发酵培养。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在制备治疗S180肉瘤的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所述药物指液态注射剂。
CN201210148560.2A 2012-05-15 2012-05-15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21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8560.2A CN103421103B (zh) 2012-05-15 2012-05-15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8560.2A CN103421103B (zh) 2012-05-15 2012-05-15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1103A CN103421103A (zh) 2013-12-04
CN103421103B true CN103421103B (zh) 2015-01-21

Family

ID=49646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8560.2A Active CN103421103B (zh) 2012-05-15 2012-05-15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11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5490B (zh) * 2014-03-31 2018-03-27 瑞鑫百奥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离的植物防御素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肺癌中的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DNAs encoding viscotoxins of mistletoe (Viscum album);Gesine SCHRADER et al.;《Eur.J.Biochem.》;19910615;第198卷(第3期);第549-553页 *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Viscotoxin B from the European Mistletoe(Viscum album L,Loranthaceae);Gunnar SAMUELSSON et al.;《Eur.J.Biochem.》;19710731;第21卷(第1期);第86-89页 *
槲寄生毒肽的研究进展;孙红梅等;《黑龙江医药》;20081115;第21卷(第6期);第57页 *
槲寄生类植物抗肿瘤活性蛋白成分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龚祝南等;《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1030;第22卷(第5期);第259-2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1103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2719B (zh) 一种新型人源抗菌肽ll-37衍生物及其应用
US20230167471A1 (en) Method amd strains for reducing byproduct fumaric acid in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l-malic acid and use thereof
CN103421102B (zh) 力墀秀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CN102304536A (zh) 两种海洋动物抗菌肽基因的真核融合表达产物及制备方法
CN103421103B (zh) 力墀永肽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CA1305439C (en) Production of human lysozyme
CN105732790A (zh) 一种鱼源抗菌肽hepcidin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0468143A (zh) 抗菌肽nzx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18945A (zh) 一种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6434394B (zh) 出芽短梗霉alb1基因敲除突变株及其应用
CN105753958A (zh) 一种新型鱼源抗菌肽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0584360A1 (en) Wf11243 substance
CN109536430A (zh) 一种积累l-5-甲基四氢叶酸乳酸乳球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01851280B (zh) 假黑盘菌素成熟多肽二聚体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RU2321424C1 (ru) ПРЕПАРАТ,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АЯ ПЛАЗМИДНАЯ ДНК pSX70, КОДИРУЮЩАЯ СИНТЕЗ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ОГО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ГРАНУЛОЦИТ-КОЛОНИЙСТИМУЛИРУЮЩЕГО ФАКТОРА (Г-КСФ), ШТАММ Escherichia coli SX70-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ШТАММ ПРОДУЦЕНТ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ОГО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Г-КСФ И СПОСОБ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Г-КСФ
CN113214409B (zh) 一种蜂毒素-死亡素杂合肽突变体mtm及其应用
CN101481413A (zh) Neuritin蛋白活性片段及其表达系统和专用载体
KR102569795B1 (ko) 강도다리에서 유래한 유비퀴틴 관련 신규 항균 펩티드 및 이의 용도
CN104418946A (zh) 培和肽及其在制备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制备方法
CN104046642A (zh) 发酵生产二聚体化融合蛋白的方法
CN113214375B (zh) 一种抗肿瘤僵蚕溶茧酶抑制剂及其纯化方法和应用
CN114933644B (zh) 一种泥鳅抗菌肽Ma-sHep及其应用
CA1115223A (en) Peptide type antibiotic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production
CN106566856B (zh) 提高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发酵产量的方法
Weber et al. 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fungal mitochondr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