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4544B -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4544B
CN103404544B CN201310391262.0A CN201310391262A CN103404544B CN 103404544 B CN103404544 B CN 103404544B CN 201310391262 A CN201310391262 A CN 201310391262A CN 103404544 B CN103404544 B CN 10340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erosol
stemona
sterilization
turme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12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4544A (zh
Inventor
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CHINE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CHINE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CHINE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ANSU CHINE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3912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4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4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5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烟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重量配比为:百部1~42份、肉桂1~23份、姜黄1~21份、丁香1~25份经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所述浸膏与氯酸钾1~37份、硝酸钾1~37份、木粉1~46份、氯化铵1~34份、滑石粉1~49份、微粉硅胶0.2~9份制成烟雾剂。本发明配方科学、工艺简单,制得产品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适用于中药材、粮食作物、粮库、树木花卉以及温室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烟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温室大棚、林业、卫生害虫方面,少量应用在防霉、消毒等方面。市场上常见的商品烟剂使用的原药多为百菌清、腐霉利、敌敌畏、异丙威。但为了追求药效,扩大杀菌谱或杀虫谱,在杀菌剂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未登记的药剂,在杀虫剂中加入甲胺磷、克百威等高毒有机磷原药的品种也占一定比例。
 为适应市场需求,当前农用烟剂的产品开发方向应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1)向绿色农药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建设绿色农业力度的加大,人们越来越注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问题。这就要求农药产品向高效、低毒、 低残留的方向发展,由于保护地提供的多是反季节且经济价值较高的瓜果蔬菜,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更高,而烟剂又是作为保护地的主要施药剂型,因此它的农药品种定位尤为重要,但一个突出的矛盾在于并非所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都可制成烟剂,有些农药从本质上来说不能做成烟剂使用的,这也是当今制约烟剂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但通过研究发现,许多农药品种虽然从理化性质上分析,按照以往的观点是很难制成烟剂的,但只要配制合理,将其制成烟剂后仍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这就大大拓宽了筛选的范围,为扩大烟剂产品开辟了一条新路。比如杀菌剂霜脲氰作为防治瓜果蔬菜霜霉病、疫病的较新一代产品,目前登记制成烟剂的只有两个品种,其使用效果显示,其防效远远优于百菌清并且使用更安全;保护地瓜类作物后期的白粉病严重,一旦发生采用常规喷雾法很难根除,但试验表明,将醚菌酯加工成烟剂对其防效非常理想;许多高效低毒的杂环类杀虫剂也同样可以制成烟剂使用。(2)向复合型多功能烟剂的方向发展:作为保护地施药的主要手段,烟剂在减少对人体的毒害、降低劳动强度方面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但目前国内的产品功能过于单一,不能很有效地发挥烟剂的优势,不仅时常耽误了最佳施药时间,而且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在烟剂品种的开发上应以病虫害同时防治的产品为佳。据调查,使用杀虫杀菌复合型烟剂比单一使用杀菌剂防效要高,虫害发生率也较低,这不仅降低了施药成本,而且具有较好的兼治作用。因此发展杀菌杀虫复合型多功能烟剂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3)走速效型烟剂之路:烟剂在品种的选择上还应该注重其防治的速效性,这与烟剂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及施药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以往在开放的自然状态下施药,多是要求药效的持效性,但是由于大棚中湿度过大,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一般 1~2d)进行通风去湿,而烟剂的防治机理较为特殊,它的药剂无法长时间附在生物体上,一旦空气流通,空气中药量浓度将会显著下降,倘若没有良好的速效性,很容易造成防效低下,尤其对杀虫剂更是如此。从目前保护地虫害结构看多为蚜虫、粉虱等较易防治的害虫,如选择拟除虫菊酯类以及低毒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即可很有效地取代速效性好但被禁止使用的高毒有机磷品种。从目前国内厂家正式登记的上百个烟剂品种分析,产品总体上趋于老化,杀菌剂主要以百菌清、腐霉利等几个老品种为主,而杀虫剂多是一些毒性较高的有机磷产品。(4)走改良载体之路:要想烟剂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其载体作用不容忽视。很多优良药剂不能加工成烟剂主要原因是受药剂本身热稳定性的制约,因此需要降低烟剂发烟时的温度、缩短发烟的时间、避免在发烟过程中有明火产生。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概况: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有很多种,但能够开发为植物杀虫剂的并不多。目前己经商业化生产且在实际使用的植物杀虫制剂更少。天然除虫菊酯作为杀虫剂使用已有200多年历史,除虫菊对鳞翅目幼虫、叶蝉等多种害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击倒快。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剂型主要有乳油,粉剂,气雾剂以及微胶囊剂。为了提高其防治效果,制剂中常常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增效剂。除虫菊的优点是对脊椎动物低毒,击倒快,缺点是许多昆虫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鱼藤酮作为杀虫剂使用也具有150多年历史,通常被做成乳油用来防治甲虫和蚜虫,其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作用机制为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缺点是对哺乳动物毒性较高,鱼毒高。此外,还有多种鱼藤酮和其它活性物质的混合制剂在生产中应用。尽管在环境中也降解,但由于它对脊椎动物毒性高,对鱼有剧毒,所以在使用上有很大限制。商品名为“红狗”的天然杀虫剂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蓟马、蝽象以及南瓜虫等,其有效成分来自莎巴黎芦的成熟种子,由于该有效成分见光后能迅速分解而没有残留,所以准予在蔬菜上使用。烟碱在DDT使用之前多用于防治蚜虫,剂型主要是乳油,由于它对昆虫和脊椎动物都是急性神经毒剂,当前在北美己极少使用。大蒜提取物作为害虫的驱避剂,在美国不仅用于农田,也用于喷洒在居室周围的灌木上来驱赶蚊子等。
 由于我国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再加上传统中草药在人们心目中的深入影响,为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80 年代以后,我国对杀虫植物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某些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烟雾剂的主剂类型中,植物源农药具有来源于自然、对高等动物及天敌比较安全、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等优点,因此,研究与开发安全性高的植物源烟雾剂,将成为当今新型杀虫杀菌剂创制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制备方法;
以实现安全高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其组份及重量配比为:百部1~42,肉桂1~23。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份及重量配比为:百部1~42,肉桂1~23,姜黄1~21,丁香1~25。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其组份及重量配比为:百部1~42,肉桂1~23,姜黄1~21,丁香1~25,氯酸钾1~37,硝酸钾1~37,木粉1~46,氯化铵1~34,滑石粉1~49。
进一步的,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其组份及重量配比为:百部1~42,肉桂1~23,姜黄1~21,丁香1~25,氯酸钾1~37,硝酸钾1~37,木粉1~46,氯化铵1~34,滑石粉1~49,微粉硅胶0.2~9。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所述百部和肉桂或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按重量配比称取,加3~20倍重量浓度为1~100%的乙醇回流提取1~5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氯酸钾、硝酸钾、木粉、氯化铵和滑石粉或氯酸钾、硝酸钾、木粉、氯化铵、滑石粉和微粉硅胶按重量配比混合后与所述浸膏混匀,过筛即得所述杀菌杀虫组合物的烟雾剂。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用机理: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的干燥块根。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百部煎剂及醇浸剂对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体外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百部煎剂能降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对已感染的小鼠亦有治疗作用。用鸡胚培养的新城病毒试验表明,百部能延长鸡胚寿命36小时。杀虫作用:蔓生百部与其他品种百部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及臭虫等均有杀灭作用,醇浸剂较水浸剂的效力为大。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蒸馏水混悬液接触阴虱数分钟即可将其杀死, 水浸液则无效,用70%的乙醇浸出液杀头虱和阴虱的效力比DDT和除虫菊强,高浓度百部在体外有杀死鼠蛲虫的作用。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具有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小鼠每天口服浸剂(未注明品种)0.2毫升/10克体重(10.8克/180毫升),共服15天,服药之第3天感染血吸虫,并无预防作用,如与雄黄、槟榔及阿魏同用则有一定效果。桂皮油具有强大杀菌作用:对革兰氏染色刚性菌的效果比阴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药物,但外敷可治疗胃痛、胃肠胀气绞痛等。内服可作健胃和驱风剂。也有明显的杀真菌作用,曾应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疗头癣。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扩张及家兔白细胞增加。
姜科植物姜黄 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医药上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姜黄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行气破淤、通经止血、清心解郁、健胃、抗氧化、消炎、杀菌和抗癌等作用。此外姜黄中含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色素化合物即姜黄素可防止食品中亚油酸自动氧化,并有防癌、抗癌功能,已被作为天然优质的食品色素广泛应用。本发明所用姜黄为色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由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姜黄提取物在防除农业病虫害和储粮驱虫方面,对多种害虫和病菌具有明显的驱避、拒食、触杀、熏蒸、生长抑制和灭菌等生物活性,为研制生物杀菌、杀虫剂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试管内,丁香对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丁香水煎剂及粉末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且不受加热的影响。实验证明,丁香的醇浸出物对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的抗菌能力强于丁香。体外试验证明,丁香的醇浸出物对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在试管内,丁香油与丁香酚在1:16 000~1:64 000时,可完全阻止布氏杆菌的发育;在1:8 000时则可完全抑制鸟型结核杆菌的发育;在1:2 000~1:8 000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丁香对流感病毒 PR8 株病毒有抑制作用。丁香的水、醇及乙醚浸出液和其挥发油,对致病性真菌均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低浓度浸出液对许兰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在试管内,丁香油及丁香酚在1:8 000~1:16 000浓度时,对多种毛癣菌、黄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有抗菌作用。具有驱虫作用:在试管内,丁香乙醇浸剂、水煎剂及丁香油可将猪蛔虫麻痹或杀死。丁香油 0.5~1.0g/kg给感染蛔虫的狗口服,能使其排出蛔虫,且无副作用,但剂量加大至5g/kg时,则引起呕吐,驱虫效力降低,丁香油较水煎剂为优。丁香是传统的抑菌防腐香料,对人体无毒无害,用作食品防腐剂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用于储粮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以上原料药材、辅料均可市售而得。其中,药材规格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辅料规格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百部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而肉桂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百部与肉桂组合既具抑菌作用,又具杀虫作用,表现出杀菌杀虫的增强效应。
姜黄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增强百部的杀虫特性,丁香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增强肉桂的抑菌特性,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组合对植物、仓储病害及虫害的防治更有效。
本发明烟雾剂中的微粉硅胶可将烟雾剂中百部、肉桂或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提取的浸膏得到充分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细微的气溶胶,使其表面积增大,更有利于增强烟雾剂的杀菌杀虫效果。
本发明制备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高效、价格低廉,适用于中药材、粮食作物、粮库、树木花卉以及温室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1份、肉桂5份。
实施例2: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9份、肉桂1份。
实施例3: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42份、肉桂23份。
实施例4: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7份、肉桂14份。
实施例5: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3份、肉桂7份。
实施例6: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1份、肉桂5份、姜黄1份、丁香1份。
实施例7: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9份、肉桂1份、姜黄3份、丁香3份。
实施例8: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7份、肉桂14份、姜黄21份、丁香25份。
实施例9: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42份、肉桂23份、姜黄16份、丁香18份。
实施例10: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1份、肉桂9份、姜黄10份、丁香13份。
实施例11: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1份、肉桂9份、姜黄10份、丁香13份、氯酸钾13份、硝酸钾1份、木粉10份、氯化铵1份、滑石粉15份、微粉硅胶0.2份。
实施例12: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1份、肉桂9份、姜黄10份、丁香13份、氯酸钾1份、硝酸钾13份、木粉1份、氯化铵34份、滑石粉38份、微粉硅胶1份。
实施例13: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1份、肉桂9份、姜黄10份、丁香13份、氯酸钾37份、硝酸钾32份、木粉29份、氯化铵30份、滑石粉1份、微粉硅胶6份。
实施例14: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1份、肉桂9份、姜黄10份、丁香13份、氯酸钾32份、硝酸钾27份、木粉46份、氯化铵12份、滑石粉49份、微粉硅胶9份。
实施例15: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百部21份、肉桂9份、姜黄10份、丁香13份、氯酸钾21份、硝酸钾19份、木粉18份、氯化铵29份、滑石粉25份、微粉硅胶5份。
上述实施例中的杀菌杀虫组合物的烟雾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百部、肉桂、姜黄、丁香,混合,加3~20倍中任一倍重量浓度为1~100%中的任一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1~5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3:1(药材量g:浸膏量ml)的浸膏;将浸膏与所述重量份的氯酸钾、硝酸钾、木粉、氯化铵、滑石粉、微粉硅胶混合,过筛,即得。
对照例:(申请号为201310163176.4发明专利中微乳剂的制法)
微乳剂的制备:称取姜黄35g和丁香10g,混合,加4倍量浓度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45ml的浸膏。取阿拉伯胶与浸膏研匀,一次加入25ml,研磨制成初乳,搅拌下再缓缓加入西黄芪胶胶浆,加蒸馏水至450ml混匀,经高速匀浆(5000r/min)2min,即得。
烟雾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1、定性鉴别:(1)取本发明烟雾剂,称取5g,加无水乙醇50mL,超声处理5min,滤过,滤液水浴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2g,无水乙醇20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留物用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VIB实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硅胶薄G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和紫外灯下(365 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半点和荧光斑点。(2)取本发明烟雾剂,称取5g,用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50 mL/次,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醚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对照药材0.5 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含量测定:(1)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冰醋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30nm。理论板数按落新妇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姜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发明烟雾剂,精密称量2.0g,加甲醇10mL,振摇,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甲醇定容至,摇匀,用微孔滤膜(0.45??m)滤过,取滤液,即得。(4)测定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100 mL含姜黄素(C21H20O6)计,不得少于8mg。
3、烟雾剂的理化指标:发烟时间、自燃温度、燃烧温度、成烟率、含水量检测,按张百臻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农药分析》进行检测。
4、烟雾剂的安全性:按HG363-1999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标准方法测定。
杀菌杀虫药效试验:
1、烟雾剂对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淡色库蚊的杀灭试验:
烟雾剂的使用在白天进行,密封处理场所,引燃烟剂,密闭1小时,虫情密度较高的场所,适当加大药量或延长密闭时间,烟剂使用结束后开窗通风;在处理后第2天进行灭后虫情密度调查。按药物处理前后密度变化和侵害率(%)评价防治效果。烟剂试验和药效评价参照GB13917.3 -92、GBT17322.3-98、GBT17322.11-98标准。
烟雾剂在常温下存放6月个内,对德国小蠊有很好的杀灭作用,KT50为8.09~8.32min,48h死亡率均为100%(表1)。按10g/m3药量,点燃杀虫烟剂后,对淡色库蚊、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2h全部击倒,24h 死亡率均为100%(表2)。
2、烟雾剂与对照例微乳剂杀灭温室白粉虱比较试验:
试验用温室面积约为30m3,栽种蔬菜为黄瓜,试验设烟雾剂组和微乳剂2个处理组及空白对照。施药前3d将调查黄瓜的上部叶片用枝条固定,使叶片呈上倾状,一是便于调查,二是在调查时温室白粉虱不因震动而起飞。施药时为温室白粉虱成虫发生较多期,处理时将烟剂150g分2份均匀放于温室地面,于傍晚由里向外依次点燃,第二天早晨开棚放烟,以后每隔7d处理1次,连续3次。每处理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2株,每株取5片上部展开叶,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d、3d、7d、14d调查残虫量,计算防治效果(表3)。
表3的结果表明,烟雾剂与微乳剂对温室白粉虱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处理后的第14d烟雾剂的防效仍达到92.7%,但微乳剂的仿效只有70.7%。说明了烟雾剂的防效比微乳剂高,持效期长,药效持续14d以上。
3、烟雾剂防治仓储害虫试验:
取900 mL透明塑料瓶,底层放置一些小麦,移入供试仓储害虫,瓶口放置一片用细线拴好的吸水纸,细线的另一端放在瓶外。根据预备试验结果,取事先设计的供试药剂用微量移液器滴在吸水纸上,迅速盖紧瓶盖,于24h、48h、72 h后观察(表4)。
从表4看出,48 h后烟雾剂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的LC50分别是6.47、4.21和5.34g/m3,结果表明,该烟剂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3种仓储害虫的毒力都较强,尤其是对赤拟谷盗和谷蠹表现毒性更强。
4、烟雾剂对菜青虫、红蜘蛛触杀试验:
将烟雾剂、微乳剂分别按3个浓度梯度施药,每个浓度重复3次。将湿滤纸放入培养皿底部,上部加入与培养皿底部相当的干净甘蓝叶片,然后挑取20头龄期一致的菜青虫于甘蓝叶片上,然后分别点燃烟雾剂、均匀喷雾微乳剂。红蜘蛛采用FAO(1980)推荐的玻片浸渍法,每玻片40头。以上处理后均置于温度(26±1)℃、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24h、48 h后调查记录死亡数和存活数。根据药剂剂量与死亡率的关系,用Finney机率值计算出各供试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量(表5,表6)。
  
从表5可以看出,用烟雾剂防治菜青虫,以微乳剂作为对照药剂,在相同浓度配比下,施药48 h后,烟雾剂的毒力强于微乳剂,48 h的LC50分别为4.59和11.67g/m3
从表6可以看出,用烟雾剂防治红蜘蛛,在相同浓度配比下,施药48 h后烟雾剂的LC50为4.39g/m3,微乳剂的LC50为12.65g/m3。两者对红蜘蛛的毒力指数:烟雾剂>微乳剂。
5、烟雾剂对当归药材的防霉试验:
将当归药材洗净,晾干,分为3组,第一组用烟雾剂处理、第二组用微乳剂处理、第三组不用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然后将三组药材置恒温恒湿箱中贮藏,按时观察当归药材霉变情况(表7)。
  
表7的结果表明,烟雾剂和微乳剂对当归药材的霉变均有抑制作用。但烟雾剂对当归药材霉变的抑制作用较微乳剂更显著。
6、微粉硅胶对烟雾剂杀灭黄瓜白粉虱的影响试验:
试验用温室面积约为30m3,栽种蔬菜为黄瓜,试验设不加微粉硅胶烟雾剂组和加微粉硅胶烟雾剂2个处理组。施药前3d将调查黄瓜的上部叶片用枝条固定,使叶片呈上倾状,一是便于调查,二是在调查时温室白粉虱不因震动而起飞。施药时为温室白粉虱成虫发生较多期,处理时将烟剂150g分2份均匀放于温室地面,于傍晚由里向外依次点燃,第二天早晨开棚放烟,以后每隔7d处理1次,连续3次。每处理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2株,每株取5片上部展开叶,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d、3d、7d、14d调查残虫量,计算防治效果(表8)。
表8的结果表明,加微粉硅胶的烟雾剂杀灭黄瓜白粉虱的效果明显高于不加微粉硅胶的烟雾剂。
中药材按每100kg用烟雾剂相当于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总生药量60g的烟雾剂施烟处理。
粮食作物按每100kg用烟雾剂相当于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总生药量60g的烟雾剂施烟处理。
温室蔬菜按每m3用烟雾剂5g相当于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总生药量1.5g的烟雾剂施烟处理。
用于防治中药材、粮食作物及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烟雾剂的原料药材加上常规的防虫蛀霉变的花椒、温郁金(即片姜黄,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的根茎)、小茴香、八角茴香、苦皮藤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后也作为防治药材库、粮库及蔬菜大棚病虫害的用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其特征在于,其组份及重量配比为:百部1~42,肉桂1~23,姜黄1~21,丁香1~25,氯酸钾1~37,硝酸钾1~37,木粉1~46,氯化铵1~34,滑石粉1~49,微粉硅胶0.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的烟雾剂,其特征在于,其组份及重量配比为:百部9~27,肉桂5~14,姜黄3~16,丁香3~18,氯酸钾13~32,硝酸钾13~32,木粉10~29,氯化铵12~30,滑石粉15~38,微粉硅胶1~6。
3.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的烟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所述百部和肉桂按(1~42):(1~23)的重量配比或百部、肉桂、姜黄和丁香按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重量配比称取,加3~20倍重量浓度为1~100%的乙醇回流提取1~5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氯酸钾、硝酸钾、木粉、氯化铵、滑石粉和微粉硅胶按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后与所述浸膏混匀,过筛即得所述杀菌杀虫组合物的烟雾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的烟雾剂在中药材、粮食作物、粮库、树木花卉以及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的用途。
CN201310391262.0A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4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1262.0A CN103404544B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1262.0A CN103404544B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4544A CN103404544A (zh) 2013-11-27
CN103404544B true CN103404544B (zh) 2014-10-22

Family

ID=4959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126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4544B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4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3880A (zh) * 2015-01-30 2015-06-03 巢湖市鑫宇良种农民专业合作社 小麦种子安全无污染储藏方法
CN105211134A (zh) * 2015-09-17 2016-01-06 张超 一种土壤灭菌剂
CN106490058A (zh) * 2016-10-31 2017-03-15 郑州思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仓储害虫的植物源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076A (zh) * 2016-10-31 2017-03-15 郑州思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储粮害虫的中药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037A (zh) * 2016-10-31 2017-03-15 郑州思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熏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2762A (zh) * 2017-03-24 2017-07-07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玉米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7880A (zh) * 2017-07-14 2017-11-17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农药发烟剂
CN108496720A (zh) * 2018-03-14 2018-09-07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麦茬稻泥鳅综合种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120A (zh) * 1999-01-08 2000-07-19 仲伟德 一种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杀虫烟剂农药
CN1568688A (zh) * 2004-05-13 2005-01-26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植物农药烟雾剂生产工艺
CN101147564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天津中英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植物香辛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56605A (zh) * 2007-11-16 2008-04-09 薛伟 一种植物消毒液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120A (zh) * 1999-01-08 2000-07-19 仲伟德 一种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杀虫烟剂农药
CN1568688A (zh) * 2004-05-13 2005-01-26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植物农药烟雾剂生产工艺
CN101147564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天津中英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植物香辛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56605A (zh) * 2007-11-16 2008-04-09 薛伟 一种植物消毒液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步林主编.第十九章 烟(雾)剂.《农药剂型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97-5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4544A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4544B (zh) 一种杀菌杀虫的组合物及其烟雾剂、制备方法
Elango et al. Efficacy of medicinal plant extracts against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 Coptotermes formosanus
Tabari et al. Acaricidal properties of hemp (Cannabis sativa L.) essential oil against Dermanyssus gallinae and Hyalomma dromedarii
CN101015303B (zh) 植物灭蚊蝇剂
Oyedokun et al. Pesticidal efficacy of three tropical herbal plants' leaf extracts against Macrotermes bellicosus, an emerging pest of cocoa, Theobroma cacao L.
CN104054758A (zh) 无害植物灭虫剂
KR100486819B1 (ko) 식물 추출물 및 이로부터 유래한 살충성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살충성 조성물
CN1063601A (zh) 中草药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129848A1 (en) Insect-repellent or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extract or fraction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as an effective ingredient for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Dar et al. Prospects, utilization and challenges of botanical pesticide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KR101270630B1 (ko) 참나무 목초액의 추출물 또는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문화재 보존용 방충 또는 살충용 조성물
CN101116451A (zh) 一种源于黄花蒿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8797A (zh) 液体蝇香
Prabhakaran et al. Efficacy of Certain Common Ferns against Red Spider Mite Oligonychus coffeae and Tea Mosquito Bug Helopeltis theivora Infesting Tea.
KR20130026742A (ko) 모기 등 해충의 퇴치를 위해 은행나무에서 추출하는 천연살충성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Gahukar Bioefficacy of indigenous plant products against pests and diseases of Indian forest trees: A review
Dhang et al. 15 Plants with pest control properties against urban pests
Pandey et al. Anti-Termite Efficacy of Various Plant Essential Oi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amily Rutaceae
KR100514978B1 (ko) 닭 붉은 옴 살충제 조성물
KR100955344B1 (ko) 잔톡실럼속 정유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천연 기피제
Garud et al. Annona squamosa: A review on its larvicidal oviposition deterrent and insect repellent potency
KR100496456B1 (ko) 식물에서 추출한 살비제 조성물
Kumar et al. Potential of Indian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 turmeric as insecticide Antifeedant and insect repellent against household, museum and library insect pests
KR100530840B1 (ko) 살충성 조성물
Adeoye et al. Extracts from Hyptis suaveolens (L.) Poit. and Tephrosia vogelii Hook. f Leaves as Maize Grain Protectants against Larger Grain Bor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