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3542A -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542A
CN103403542A CN2012800111624A CN201280011162A CN103403542A CN 103403542 A CN103403542 A CN 103403542A CN 2012800111624 A CN2012800111624 A CN 2012800111624A CN 201280011162 A CN201280011162 A CN 201280011162A CN 103403542 A CN103403542 A CN 103403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tention index
retention
data
registra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11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智启
和田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riba S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riba S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iba S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riba S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03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65Signal analysis for calibrating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 G01N30/8668Signal analysis for calibrating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using retention tim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其可以根据实测的保留指数并通过逆检索提取注册物质的成分与名称等,其具备:已知RI数据存储部(6),其存储每一个注册物质固有的标识符(Gn)和、对所述标识符(Gn)所示的注册物质在多个不同温度下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实测的保留指数成对的多个已知RI数据;已知RI数据转换部(7),其对各个已知RI数据,从多个不同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成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Description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数据处理程序,其用于转换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实测的值并将其作为适合于比较等的值。
背景技术
在仅使用气相色谱分析的试料定性实验中,例如,将想要定性的试料和估计可能是想要定性的试料的化合物作为比较物质,利用注射器等注入到色谱柱内,比较直至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各个成分的时间即各保留时间。例如,如果各个成分的保留时间一致,则可以辨识想要定性的试料即为比较物质。
然而,由于保留时间会受到色谱柱长度与载气的线速度等参数的影响,即使假设要定性的试料与预想的比较物质一致,在通过不同的气相色谱装置与实验条件进行测定时,各保留时间也不同。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比较两个保留时间,也无法进行定性。
因此,为了不受如上所述的参数的影响并能够对想要定性的物质进行定性,进行对保留指数之间进行比较。更具体地说,保留指数与保留时间等测定值相比,在色谱分析中不会受到众多实验条件的影响,很容易成为定性时的比较对象。因此,根据例如NIST等,收集每一种化合物的多个保留指数而作为库进行整理,通过对预想为在库中存储的想要定性的试料的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与对想要定性的试料实测出的保留指数进行比较,进行定性(参照非专利文献1)。
然而,在进行不受色谱柱长度及载气的线速度等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时,如果设定温度等温度条件不同,则保留指数也会变成不同的值。因此,在实测想要定性的试料的保留指数时,对预想为想要定性的试料的比较物质,预先取得在库中收纳的保留指数和其实测时的温度条件,并通过在气相色谱分析装置中设定该温度条件而实测想要定性的试料的保留指数。
然而,在想要定性的试料为完全无法预测其成分的未知试料时,由于不清楚究竟参照库中登记的哪一种注册物质为好,因此,无法预先决定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的温度条件。而且,气相色谱分析的温度条件可以根据每一种注册物质及装置的规格、求得成分的分离精度等进行适当变更,因此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实测在库中登记的保留指数。因此,对于未知试料,即使设定假想的适当温度条件来实测保留指数,并通过其实测值而在库内进行检索,也将会提取与未知试料完全无关的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很难对未知试料进行辨识。换言之,在目前所使用的保留指数的库中,虽然唯一可以根据注册物质的名称来检索保留指数,但是,在根据保留指数对注册物质的名称进行逆检索时,将会输出多个注册物质,或者,由于原本就不存在一致的保留指数,有时不输出任何物质。因此,被认为仅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即使对未知试料进行辨识,由于不确定因素过多,因此无法进行可靠的辨识。作为其证据,在对完全无法预测为何种物质的未知试料进行辨识时,不仅要进行通常的气相色谱分析,同时还要进行如GC/MS分析等质量分析等的其他分析。
此外,作为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温度条件不同时的对应方法,虽然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将所测定的保留时间转换为在库中登记的保留时间被测定的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时间而进行定性的方法,但并未记载将某保留指数转换为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的方法。即,迄今为止,即使温度条件、线速度等参数不同也进行对未知试料的定性的方法不为人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2-9156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http://www.nist.gov/mml/chemical_properties/data/electionlibcomp.cfm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脱离开仅凭借通过如上所述的气相色谱分析所得到的保留指数无法对未知试料进行辨识这一以往的思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实测的保留指数进行逆检索而提取注册物质的成分与名称等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数据处理程序。
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已知RI数据转换部,其接收关于某种注册物质的、与固有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相互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的已知RI数据,并根据多个不同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成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即,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发明人等专心研究之结果发现:如果有多个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那些保留指数可以向实测温度条件以外的条件即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转换。这种发现摆脱了仅凭借气相色谱分析不能对未知试料进行辨识还必须配合其他分析的这一思路,并且,对于如上所述的保留指数设定需要研究有关温度条件的问题的技术课题,而初次完成。
这样一来,只要存在对每一种注册物质进行实测的多个保留指数,则向期望的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转换,因此在对未知试料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而实测保留指数时,不需要像以往那样预先设定可进行比较的温度条件。即,即使对所使用的每一种气相色谱装置以任意设定的温度条件进行实验,也能够在保留指数间进行比较,例如,即使根据保留指数进行逆检索也能够输出唯一的结果,而且还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辨识出与未知试料相对应的注册物质。
为了实现根据保留指数能够容易地辨识出未知试料为哪一种注册物质,其具体构成还可以具备:已知RI数据存储部,其分别存储多个注册物质的每一个的已知RI数据;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其与对应的固有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根据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所转换的至少一部分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接收部,其接收所述预定温度条件和通过对未知试料使用所述预定温度条件的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实测的与保留指数相关的值;检索部,其从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所述转换后RI数据中提取包括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一致或大致相等的保留指数的数据,并输出与所提取的保留指数相对应的标识符。
在下述3个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与所需的转换方法相比,可以使所使用已知的保留指数的数量变少,即使与实测时相比也几乎不会产生误差,并为了向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的具体构成可以列举出: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为包括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恒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恒温分析温度的条件;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基于在2个不同温度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在所述第1温度和第2温度以及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向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这样一来,对一种注册物质只要具有2个不同的保留指数即可,在已有的保留指数的库中,登记2个以上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的保留指数的注册物质的个数,也比登记3个保留指数的个数绝对地多,因此能够创建具有更多参照对象的数据库。即,能够扩大检索对象,因此能够更加提高可以对未知试料进行定性的可能性。
在从2个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向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时,对每一种注册物质,从某温度的保留指数向某温度的调整保留时间转换,由此计算出预定温度条件下的调整保留时间,然后返回到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按照这样的流程流畅地进行,为了能够较简单地对保留指数进行转换,作为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的构成,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可以具备:已知温度RT转换部,其基于在所述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从在所述第1温度和所述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向在所述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进行转换;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其基于所述第1温度和所述第2温度的倒数和、与此对应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RI运算部,其基于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和、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例如,为了生成即使不准备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等也能够转换保留指数的已知RI数据,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为包括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恒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恒温分析温度的条件,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还可以具备:RI温度函数辨识部,其基于在3个不同温度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以及第3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辨识下式所示的温度函数的换算公式的3个常数;温度代入运算部,其向根据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所辨识的所述换算公式中代入所述恒温分析温度,计算出在该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I = A + B T + C ln T (式1)
在这里,I:保留指数;T:温度;A、B、C:根据每一种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的实测值所辨识的常数。
所述预定温度条件即使不为恒温条件而是升温条件,也为使之能够转换保留指数,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为,包括由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升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升温速度和初始设定温度所构成的升温条件的条件,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可以具备:分配系数函数辨识部,其基于在2个不同温度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将所述注册物质的分配系数作为温度的函数而辨识;升温时RT运算部,其基于所述分配系数和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长度,计算出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升温时RI运算部,其基于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为了能够在尽可能减小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用于转换的负载的同时,不降低未知试料的辨识精度,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可以具有如下构成,即,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不同的多个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中,将具有相对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在预定范围内的值的保留指数,向在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多个不同测定条件下根据实测的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对该物质进行定性时的精度,还可以具备: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其与对应的固有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根据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所转换的至少一部分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接收部,其接收多个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以及通过对未知试料使用所述各预定温度条件的气相色谱分析而实测的与保留指数相关的一组值;检索部,其从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所述转换后RI数据中,提取相对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在预定范围内的保留指数的多个标识符并生成候选集,输出由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以及所述保留指数的各组生成的各候选集中共有的标识符。
如果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程序具备下述特征:其在计算机中具备已知RI数据转换部的功能,而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接收显示某种注册物质中与固有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相互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的已知RI数据,并从多个不同温度下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成预定温度条件下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则仅通过向现有的气相色谱分析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上进行安装,就能够仅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对未知试料进行辨识。
此外,如果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库具有以下特征,则能够简单地准备符合气相色谱分析的实验条件的保留指数,所述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库的特征在于,具备: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其存储根据该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转换的每一种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而所述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步骤,其接收每一种注册物质中与固有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相互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已知RI数据转换步骤,其基于多个不同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向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基于本申请的发明者等专心研究结果所发现的见解,即,如果存在多个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则可以向所期望的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可以将不具备例如已经收集的温度条件的保留指数的库等进行标准化。由此,可以仅通过以往被认为非常困难的气相色谱分析辨识未知试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3是表示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的概念的模式图表。
图4是表示已知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数据的概要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数据的概要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变形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11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检索部提取的候选集以及辨识结果的一个示例的模式图。
符号说明
100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
4     接收部
6     已知RI数据存储部
7     已知RI数据转换部
71    已知温度RT转换部
72    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
73    RI运算部
74    RI温度函数存储部
75    温度代入运算部
76    分配系数函数辨识部
77    升温时RT运算部
78    升温时RI运算部
8     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
9     检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用于,仅凭借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所得到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辨识该未知试料X为哪一种注册物质Gn。即,如图1所示,该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与气相色谱仪101相组合构成分析系统200。
所述气相色谱仪101具备:色谱柱13,其为在内部涂有固定相的管;载气导入部11,其用于将作为移动相使用的载气导入色谱柱13内;试料导入部12,其用于向所述色谱柱13内导入未知试料X等想要进行定性的试料;色谱柱温箱14,其用于将所述色谱柱13的温度保持为一定或使其以一定的速度升温;检测部15,其在所述色谱柱13的出口侧检测通过的物质并输出电信号;保留时间测定部16,其基于从所述检测部15输出的电信号,测定从各试料被导入之后到抵达色谱柱13的出口所需的时间即保留时间。
所述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从所述保留时间测定部16所输出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时间或调整保留时间,辨识该未知试料X究竟是在库中已经登记的注册物质Gn中的哪一种,并进行输出。
所述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是具备内存、CPU、A/D转换器、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器等的所谓的计算机,其中,通过所述CPU执行所述内存中存储的气相色谱分析用数据处理程序来发挥各种功能,根据所输入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输出未知试料X对应于注册物质Gn中的哪一种。即,该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如图2所示,至少作为标准物质RT数据存储部21、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未知试料RI运算部73、接收部4、已知RI数据存储部6、已知RI数据转换部7、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检索部9而发挥功能。
以下,依次对各部分进行说明。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气相色谱分析通过恒温分析而实施,利用测定未知试料X的调整保留时间时的温度即恒温分析温度Tx进行说明。
所述标准物质RT数据存储部21,存储用来根据温度计算出实测保留指数时所使用的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调整RetentionTime)的函数。更具体地说,标准物质P为链烷,在链烷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并存储着如公式2的关系式。
logt′T(Pz)=a(Pz)*(1/T)+b(Pz)(式2)
在这里,tT′(Pz):碳数Z的链烷在温度T下的调整保留时间;T:绝对温度;a(Pz)、b(Pz):链烷的每个碳数所固有的常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使用的所有链烷,预先通过实验求出各个常数。在不清楚某链烷的常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碳数不同的链烷计算出各个常数。
另外,所谓调整保留时间是指,如图3所示,从根据气相色谱仪101所测定的保留时间中减去不保留在所述色谱柱13中的CH4等成分的保留时间而得的值。
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基于上述公式计算在所需温度下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注册物质Gn,输入实测保留指数时的温度或测定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时的温度,并输出各部分运算所需要的值。
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73,基于根据所述气相色谱仪101所测定的未知试料X的调整保留时间和在其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实测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更具体地说,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73,将测定所述未知试料X的调整保留时间的恒温分析温度Tx向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输入,并在获取其温度下的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此外,基于公式3的保留指数的定义,计算出实测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并将其值输入至所述接收部4。
I TX ( X ) = log t ′ TX ( X ) - log t ′ TX ( P z ) log t ′ TX ( P z + 1 ) - log t ′ TX ( P z ) × 100 + 100 × Z (式3)
在这里,ITX(X):未知试料X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t′TX(X):未知试料X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t′TX(Pz):碳数Z的链烷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t′TX(PZ+1):碳数Z+1的链烷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Z:碳数。
所述接收部4,接收对所述未知试料X实测保留指数时的预定温度条件和、对未知试料X在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实测的与保留指数相关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预定温度条件是指用气相色谱仪101对未知试料X进行恒温分析时的恒温分析温度Tx,对于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接收通过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73计算出的值。关于所述保留指数,也可以接收例如相关的值即调整保留时间等。另外,在图2中虽然没有明示,但是所述接收部4还接收未知试料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所使用的固定相的种类,后述的检索部9采用以相同的固定相进行测定的注册物质Gn的数据,对未知试料X进行定性。
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其为收录多个用例如NIST等收集的每一种化学物质的保留指数的库,其中存储使每一种注册物质Gn的固有标识符和、对所述标识符所表示的注册物质Gn在多个不同温度下根据气相色谱分析实测的保留指数成对的多个已知RI数据。换言之,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其存储作为如图4的表所示的所述标识符的注册物质Gn的化学式和名称、测定温度,同时还存储1组保留指数。此外,在该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中,也存在对应于1个注册物质Gn仅存储1个测定温度下的保留指数的情况,然而对于那样的注册物质Gn,不能使用于保留指数的转换。
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中存储的已知RI数据中,将保留指数转换成在所述接收部4接收的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更具体地说,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包括:已知温度RT转换部71,其根据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中所存储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计算出在其测定的已知温度下的调整保留时间;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72,其根据通过在所述已知温度RT转换部71计算出的已知温度下的调整保留时间而计算出恒温分析时的调整保留时间;RI运算部73,其根据所述恒温分析时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
所述已知温度RT转换部71,通过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对1个标识符表示的注册物质Gn,获取在2个不同温度即第1温度T1和第2温度T2下的保留指数,与此同时,通过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获取2个标准物质P在所述第1温度T1下的调整保留时间和2个标准物质P在所述第2温度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并且,所述已知温度RT转换部71,基于所获取的值,根据公式4计算出所述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此外,所述第1温度T1、第2温度T2,可以是每一种注册物质Gn的不同值。
logt′T1(Gn)=logt′T1(Pz)+(IT1(Gn)-100×Z)(logt′T1(Pz+1)-logt′T1(Pz))/100
logt′T2(Gn)=logt′T2(Pz)+(IT2(Gn)-100×Z)(logt′T2(Pz+1)-logt′T2(Pz))/100(式4)
在这里,IT1(Gn)、IT2(Gn):注册物质Gn在已知温度T1、T2下的保留指数;t′T1(Gn)、t′T2(Gn):注册物质Gn在已知温度T1、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t′T1(Pz)、t′T2(Pz):碳数Z的链烷在已知温度T1、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t′T1(PZ+1)、t′T2(PZ+1):碳数Z+1的链烷在已知温度T1、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Z:碳数。此外,如果碳数Z用高斯符号[]表示,则在式4的上式中Z=[IT1(Gn)]、在下式中Z=[IT2(Gn)]所选择的整数。
根据该公式4,可以计算出注册物质Gn在已知温度下的调整保留时间。在这里,关于注册物质Gn在已知温度T1、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t′T1(Gn)、t′T2(Gn),在温度以外的线速度等实验条件,与使用测定链烷在已知温度T1、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时的线速度测定的值相对应。
所述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72,基于所述第1温度T1和所述第2温度T2的倒数和、与此相对应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Tx下所述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即,所述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72,根据公式5算出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
log t ′ TX ( G n ) = log t ′ T 2 ( G n ) - log t ′ T 1 ( G n ) 1 / T 2 - 1 / T 1 ( 1 T x ) + ( 1 / T 2 ) log t ′ T 1 ( G n ) - 1 / T 1 log t ′ T 2 ( G n ) 1 / T 2 - 1 / T 1 (式5)
在这里,Tx:恒温分析温度;t′Tx(Gn):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如上所述,t′T1(Gn)、t′T2(Gn)的线速度等实验条件,与测定链烷的调整保留时间时的条件相对应,该t′Tx(Gn)也同样被转换成在测定链烷的调整保留时间时的值。因此,线速度等实验条件有可能与对未知试料所测定的调整保留时间不同,因此不能直接将该值使用于比较。
所述RI运算部73,基于通过所述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72算出的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和通过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算出的标准物质P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根据公式6算出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并将其值和所述标识符作为一对输出至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
I TX ( G n ) = log t ′ TX ( G n ) - log t ′ TX ( P z ) log t ′ TX ( P z + 1 ) - log t ′ TX ( P z ) × 100 + 100 × Z (式6)
在这里,ITX(Gn):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Z:碳数,其选择满足t′TX(Pz)<t′TX(Gn)<t′TX(PZ+1)关系的碳数。
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如图5所示,存储根据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进行转换的在预定温度条件下所述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和对应的所述标识符成对的转换后RI数据。该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与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不同,对于1个注册物质Gn仅存储1个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
所述检索部9,从在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所存储的所述转换后RI数据中,提取包括所述接收部4所接收的在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与所述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的值一致或大致相等的保留指数的数据,并输出与所提取的保留指数相对应的标识符。
基于图6的流程图说明具有这种结构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的动作。
首先,在通过气相色谱仪101所测定的恒温分析温度Tx下,测定未知试料X的调整保留时间(步骤Sl)。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73,根据所测定的未知试料X的调整保留时间和通过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算出的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步骤S2)。
然后,在所述接收部4中,接收用于测定的恒温分析温度Tx和所计算出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步骤S3),由此,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开始从注册物质Gn的已知保留指数向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步骤S4)。
首先,对于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中所存储的标识符为G1的注册物质Gn,通过所述已知温度RT转换部71,从过去用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和第1温度T1以及第2温度T2测定的保留指数,向注册物质Gn在第1温度T1、第2温度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进行转换(步骤S5)。
其次,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72中,对于注册物质Gn在第1温度T1、第2温度T2下的调整保留时间,通过利用线性的运算计算出注册物质Gn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调整保留时间(步骤S6)。
最后,在所述RI运算部73中,根据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和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步骤S7),将转换后的保留指数与所述标识符G1一同存储到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步骤S8)。该保留指数的转换动作步骤S5-S8一直执行至n达到最大值为止,对于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中所存储的所有注册物质,向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生成新的检索集合(步骤S9)。
然后,通过所述检索部9,在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用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进行检索(步骤S10),输出与转换后的保留指数相近的值或一致的值以及所存储的标识符Gn(步骤S11)。
这样,仅通过气相色谱仪101就能够辨识未知试料X为哪一种物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存在本申请的发明人等发现的多个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就能够向实测那些保留指数的温度条件以外的条件即预定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利用这一点,仅通过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就能够对未知试料X进行辨识。
其次,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有的组件也使用相同的符号。
在第2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中,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的构成以及动作不同。
更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其特征在于,具备:RI温度函数辨识部74,其基于在3个不同温度即第1温度T1和第2温度T2以及第3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辨识公式7所示的温度函数即换算公式的3个常数;温度代入运算部75,其向根据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74辨识的所述换算公式中代入所述恒温分析温度Tx,从而计算出在该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
I = A + B T + C ln T (式7)
在这里,I:保留指数;T:温度;A、B、C:根据每一种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的实测值辨识的常数。
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74,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则通过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利用3个温度及在其温度下的保留指数,根据例如最小二乘法等辨识出所述常数A、B、C,生成每一种注册物质Gn的换算公式。
所述温度代入运算部75,获取通过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74a所辨识的换算公式和所述接收部4所接收的恒温分析温度Tx,通过代入而计算出在恒温分析温度Tx下的保留指数,并且,向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成对存储所有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和标识符。
即使为这样的所述已知RI转换部,如果每一种注册物质Gn具有3个不同温度的保留指数,就能够转换成各种温度的保留指数。即,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仅凭借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就能够辨识其未知试料X究竟是注册物质Gn中的哪一种。
以下,对该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74a,在所述接收部4每次接收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时均生成换算公式,但如图8所示,例如,也可以基于在库中登记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和测定温度,预先生成换算公式,然后将该换算公式存储在每一种注册物质Gn中。即,也可以将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74a作为RI温度函数存储部74b。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有的组件使用相同的符号。
在所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气相色谱分析基于进行恒温分析时的调整保留时间对未知试料X进行辨识,但在第3实施方式中,基于根据升温分析而得到的调整保留时间对未知试料X进行辨识。
更具体地说,所述预定温度条件包括由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升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升温速度和初始设定温度构成的升温条件Tu,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7,具备:分配系数函数辨识部76,其基于在如图9所示的2个不同温度即第1温度T1和第2温度T2下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作为温度的函数辨识所述注册物质Gn的分配系数;升温时RT运算部77,其基于所述分配系数和气相色谱仪101的色谱柱13的长度,计算出在所述升温条件Tu下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升温时RI运算部78,其基于在所述升温条件Tu下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和、在所述升温条件Tu下的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所述升温条件Tu下的所述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此外,在升温分析时,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其动作也不同。
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计算出被输入至所述接收部4的升温条件Tu的升温速度和、从初始设定温度开始升温时的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更具体地说,通过利用调整保留时间和温度之间存在的如公式8所示的关系求得。
t TU ( P z ) = t 0 ( 1 + K ( P z ) &beta; )
ln ( K ( P z ) ) = a ( P z ) &times; ( 1 T ) + b ( P z ) (式8)
在这里,tTU(Pz):在恒温条件下碳数Z的链烷的保留时间;K(Pz):碳数Z的链烷的分配系数;a(Pz)、b(Pz):决定分配系数特性的常数;T:绝对温度。
根据上述2个公式,碳数Z的保留时间tTU(Pz)作为温度的函数,可以记述为如公式9。
t TU ( P z ) = t 0 ( 1 + exp ( c ( P z ) T + d ( P z ) ) (式9)
在这里,c(Pz)、d(Pz)是基于a(Pz)、b(Pz)的常数。
此外,如果色谱柱13的长度为L,则L/tT(Pz)为某温度下的链烷在色谱柱13内前进的速度,在升温条件Tu下的气相色谱仪101中,如果用从开始洗提至到达色谱柱13的出口所需的时间即保留时间tTU(Pz)进行积分,则根据与色谱柱13的长度L相等这一点,可以建立以下公式10。
L = &Integral; 0 t TU ( P z ) L t 0 ( 1 + exp ( c ( P z ) T + d ( p z ) ) dt (式10)
此外,如果将升温条件Tu下的升温速度设定为r、初始温度设定为Ti,则可以将变量转换为T=r*t+Ti,因此得到公式11。
L = &Integral; 0 t TU ( P z ) L t 0 ( 1 + exp ( c ( P z ) r &times; t + T i + d ( P z ) ) dt (式11)
基于该公式11算出保留时间tTU(Pz),减去CH4等在升温条件Tu下的保留时间,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输出在升温条件Tu下的调整保留时间。该链烷在升温条件Tu下的调整保留时间用于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73、所述升温时RI运算部78。
所述分配系数函数辨识部76,从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6中所存储的注册物质Gn在恒温条件下的保留指数中辨识分配系数。即,将上述公式8所示的公式应用于各注册物质Gn而得到公式12,并且从根据所登记的恒温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进行公式变形的公式13辨识分配系数。具体地说,公式12以及公式13如下所示。
t T ( G n ) = t 0 ( 1 + K ( G n ) &beta; ) &DoubleRightArrow; K ( G n ) = ( t T ( G n ) - t 0 ) &beta; t 0 &DoubleRightArrow; K ( G n ) = t &prime; T ( G n ) &beta; t 0
ln ( K ( G n ) ) = a ( G n ) &times; ( 1 T ) + b ( G n ) (式12)
在这里,t′T(Gn):在恒温条件的温度T下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如同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说明过那样,其为通过在恒温条件的温度下的可以根据保留指数算出的值,因此可以通过从公式12至公式13的温度T1、T2下的2个公式辨识a(Gn)、b(Gn)。
ln ( t &prime; T 1 ( G n ) &beta; t 0 ) = a ( G n ) &times; ( 1 T 1 ) + b ( G n )
ln ( t &prime; T 2 ( G n ) &beta; t 0 ) = a ( G n ) &times; ( 1 T 2 ) + b ( G n ) (式13)
所述升温时RT运算部77,与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同样,基于色谱柱13的长度L和、在恒温条件下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时间的时间函数,根据公式14算出在升温条件Tu下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时间。另外,根据该算出的保留时间,将调整保留时间输出至所述升温时RI运算部78。
L = &Integral; 0 t TU ( Gn ) L t 0 ( 1 + exp ( c ( G n ) r &times; t + T i + d ( G n ) ) dt (式14)
在这里,c(Gn)、d(Gn):基于a(Gn)、b(Gn)的常数;tTU(Gn):在升温条件Tu下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时间。
所述升温时RI运算部78,基于从所述标准物质RT运算部22输出的在升温条件Tu下的标准物质P的调整保留时间和、从所述升温时RT运算部77输出的在升温条件Tu下的注册物质Gn的调整保留时间,根据公式15算出在升温条件Tu下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
I TU ( G n ) = t &prime; TU ( G n ) - t &prime; TU ( P z ) t &prime; TU ( P z + 1 ) - t &prime; TU ( P z ) &times; 100 + 100 &times; Z (式15)
此外,在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在升温条件Tu下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与标识符一起保存。所述检索部9,对在升温条件Tu下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和、在所述转换后RI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同一升温条件Tu下的注册物质Gn的保留指数进行比较,输出未知试料X究竟是哪一种注册物质Gn。这样一来,气相色谱仪101所进行的分析,即使为升温条件Tu,也能够仅通过气相色谱仪101的分析来辨识未知试料X。
接着,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有的组件使用相同的符号。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索部9,从在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所存储的转换后RI数据中,提取包含所述接收部4所接收的在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与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一致或大致相等的保留指数的数据,并输出相应的注册物质Gn。另一方面,在第4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部4,接收在分析温度与用于测定的固定相的种类不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未知试料X的多个保留指数,在这一点上与其他各实施方式不同。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所述检索部9,基于所接收的未知试料X在各测定条件下的保留指数,从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分别提取由可能是未知试料X的多个注册物质Gn的候选所构成的候选集。并且,所述检索部9,基于各组测定条件和在其测定条件下测定出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最终输出在所提取的各候选集中重复的注册物质Gn的标识符。
以下,通过具体示例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动作,其中,所述接收部9接收对某未知试料X使用相同的固定相在不同的恒温分析温度TX1、TX2下测定出的2个测定结果,所述检索部9根据在各温度TX1、TX2下的保留指数ITX1(X)、ITX2(X)生成2个相应的注册物质Gn的候选集GTX1、GTX2,从其2个候选集GTX1、GTX2输出最终候选的化合物。此外,第4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根据如所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方法,对注册物质Gn的已知保留指数进行转换而作为各恒温分析温度TX1、TX2下的保留指数ITX1(X)、ITX2(X),并将其作为数据库预先存储在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中。并且,所述检索部9,如图10所示,对所输入的未知试料X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在分析温度TX1、TX2下,从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的数据库中检索对于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ITX1(X)、ITX2(X)的值具有规定值a以内的保留指数ITX1(Gn)、ITX2(Gn)的注册物质Gn,并分别作为候选集GTX1、GTX2获取。
首先,在第1恒温分析温度TX1下测定未知物质X的调整保留时间t′TX1(X),则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3根据在第1恒温分析温度TX1下的链烷的调整保留时间t′TX1(Pz)、t′TX1(PZ+1),计算出未知试料X的第1保留指数ITX1(X)。在这里,第1保留指数ITX1(X)的值,例如假设为860.4。
所述接收部4一旦接收第1恒温分析温度TX1和未知试料X的第1保留指数ITX1(X),所述检索部9检索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8,从而在第1恒温分析温度TX1下,提取具有相对于第1保留指数ITX1(X)差的绝对值在规定值a以内的保留指数ITX1(Gn)的注册物质Gn,获取由多个相应候选所构成的第1候选集GTX1。在这里,第1候选集GTX1,如图11(a)所示,例如,作为候选提取相对于第1保留指数ITX1(X)的值860.4而在±10以内的值。
接着,如果在与第1恒温分析温度TX1不同的温度即第2恒温分析温度TX2下测定未知试料X的调整保留时间t′TX2(X),则所述未知试料RI运算部3根据在第2恒温分析温度TX2下的链烷的调整保留时间t′TX2(Pz)、t′TX2(PZ+1)计算出未知试料X的第2保留指数ITX2(X)。此外,根据第2保留指数ITX2(X)的值,用于计算的链烷种类有时会与计算第1保留指数ITX1(X)时不同。另外,在这里,第2保留指数ITX2(X)的值,例如假设为852.8。
并且,所述接收部4以及所述检索部9,通过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动作,在第2恒温分析温度TX2下通过所述检索部9获取第2候选集GTX2。其结果,如图11(b)所示,将提取第2候选集GTX2
最后,所述检索部9,提取在第1候选集GTX1和第2候选集GTX2之间共有的注册物质,并将其作为未知试料X的辨识结果Gx进行输出。即,在图11(a)、(b)中,共有的元素只有用斜线表示的注册物质G4,因此,未知试料X被定性为注册物质G4,并从所述检索部9输出。
这样,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00,基于在多个不同测定条件下的未知试料X的保留指数,能够从多个相应候选的注册物质Gn中提取而定性。因此,即使在色谱仪产生测定误差等而使保留指数之间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能够特定该物质,从而还提高其定性的精度。
以下,对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进行说明。
在第4实施方式中,作为测定条件不同的示例列举了恒温分析温度不同的情况,然而,即使实测的保留指数为根据如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升温分析所测定的结果,也能够应用于第4实施方式的定性方法。即,还可以使用升温分析条件分别不同的多个保留指数对未知试料进行定性。另外,还可以基于与温度相关的测定条件不同的2个实测的保留指数对未知试料进行定性。例如,还可以使用2个对未知试料在某恒温分析温度下实测的保留指数和在某升温分析温度下实测的保留指数,对其分别生成候选集,由检索部输出各候选集共有的保留指数。
此外,在固定相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所测定的保留指数为不同值的这一点,对未知试料进行定性。即,如图10所示,所述接收部以及所述检索部,接收固定相的种类,并根据使用与在各个未知试料的测定中所使用的固定相相同的固定相进行测定的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利用通过不同固定相测定的未知试料的多个保留指数,所述检索部分别对所述保留指数生成候选集,并输出各候选集共有的注册物质。
具体地说,可以根据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对未知试料在固定相不同的情况下测定的多个保留指数进行定性,也可以根据在温度条件以及固定相均不同的状态下测定的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进行定性。
总而言之,可以设定测定条件使所实测的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为不同值,根据在各测定条件下测定的多个保留指数生成候选集,并进行提取。
以下,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标准物质的一例列举出链烷而使用所谓kovats的保留指数,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物质作为标准物质。例如,可以将链烷的1个氢原子置换为羟基的直线型碳数不同的乙醇作为标准物质使用。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每次分析时都根据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逐次对已知保留指数进行转换,例如,也可以预先对在气相色谱装置进行分析时可以使用的温度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并存储在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这样一来,不必等待转换保留指数所花费的时间,能够立即通过检索部对保留指数进行检索,从而能够缩短辨识未知试料所需的时间。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所有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进行了转换,但也可以从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中仅对具有预定范围内的值的保留指数的注册物质进行转换。即,根据条件设定,在注册物质中仅对可能是未知试料的部分转换保留指数。
另外,作为决定转换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的范围的方法,可以列举出,决定从对未知试料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链烷等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进行转换的范围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在测定未知试料的调整保留时间时,在其色谱仪中也对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进行测定,当所述未知试料的调整保留时间出现在通过某碳数Z的链烷所得到的第1调整保留时间和通过其他碳数Z+1的链烷所得到的第2调整保留时间之间时,根据公式6的定义式可以推测其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在Z×100至(Z+1)×100之间。因此,可以仅对已知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保留指数中在Z×100至(Z+1)×100之间的值、或与其相近的值,进行向预定温度条件的保留指数的转换。
另外,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保留指数中错误的值以及不可靠的测定值,可以不使用于保留指数的转换中。具体地说,所述已知温度RT转换部,只要利用根据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算出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测定保留指数时的温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的这一点排除不正确的值即可。即,根据对某注册物质从2个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转换的2个不同温度下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2个不同温度生成比例式,进一步,即使将在其他温度下得到的调整保留时间代入所述比例式中也与调整保留时间不一致时,判定测定有误、或者判定为不可靠的值,此后只要不使用于保留指数的转换即可。
所述接收部,还可以接收色谱柱的种类与所使用的固定相的种类以及与其极性等其他测定条件相关的信息。例如,对保留指数进行比较时,色谱柱的种类与固定相的种类一致为佳。然而,即使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比较测定保留指数时所使用的类似于所述固定层的极性的数据。
因此,所述RI数据转换部,只要仅对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保留指数中具有所登记的固定相的种类和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固定相的种类相类似的数据的注册物质进行保留指数的转换即可。更具体地说,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对于测定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时所使用的固定相的极性种类或等级,以无极性、低极性、中极性、高极性的四个级别进行分类而存储,并通过所述接收部接收测定未知试料时的固定相的极性具有4个级别中的哪一种极性,所述RI数据转换部仅对具有与测定时使用的固定相的极性分类一致的保留指数的注册物质进行转换即可。这样一来,就能够仅对与未知试料一致的可能性较大的注册物质进行转换,从而能够减轻运算的负担并进行精度较高的辨识。
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并不仅限于仅存储各种条件下根据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实测的保留指数,例如,也可以存储如在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不进行实际测定而从已知保留指数进行转换的保留指数。即,也可以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中追加存储为辨识未知试料而转换的保留指数。
根据各实施方式所述的转换方法,可以根据所述已知RI数据预先算出多种注册物质在多种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并使其与标识符相对应而存储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作为数据库。
另外,所述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并不一定必须与气相色谱仪一起设置。例如,可以单独使用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输入根据某温度条件下的气相色谱分析所得到的保留指数,为向其他温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而使用。
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可以是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装置,也可以是例如通过互联网等开放的学术机构的库。
此外,所述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可以仅具备:已知RI数据存储部,其存储每一种注册物质的固有标识符和、对所述标识符所示的注册物质在多个不同温度下根据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实测的保留指数成对的多个已知RI数据;已知RI数据转换部,其对各已知RI数据,从在多个不同温度下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向在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进行转换。这样一来,例如,可以对现有的温度条件未被统一的保留指数的库,进行温度条件的标准化。如果具有这种温度条件被标准化的库,则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在被标准化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即可。另外,还可以利用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保留指数的转换方法,为转换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而使用。
此外,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还可以是所述第1、第2、第3实施方式所述各构成的组合。即,可以从多种转换方法中选择适当的转换方法来转换保留指数。另外,还可以通过收录该程序的记录介质将实现所述各实施方式或一部分功能的程序安装在现有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或计算机中。
其他,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宗旨,还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式的组合或变形。
工业上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以往被认为非常困难的、单独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就能够辨识未知试料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

Claims (11)

1.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已知RI数据转换部,其接收表示关于某种注册物质的、与固有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相互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的已知RI数据,并根据多个不同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成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已知RI数据存储部,其存储多个注册物质的每一个的已知RI数据;
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其与对应的固有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通过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所转换的至少一部分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接收部,其接收所述预定温度条件和通过对未知试料使用所述预定温度条件的气相色谱分析而实测的与保留指数相关的值;
检索部,其从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所述转换后RI数据中提取包括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一致或大致相等的保留指数的数据,并输出与所提取的保留指数相对应的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为包括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恒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恒温分析温度的条件,
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基于在2个不同温度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在所述第1温度和第2温度以及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向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具备:
已知温度RT转换部,其基于在所述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从在所述第1温度和所述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向在所述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转换;
恒温分析温度RT运算部,其基于所述第1温度和所述第2温度的倒数和与此相对应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
RI运算部,其基于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和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所述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为包括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恒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恒温分析温度的条件,
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还具备:
RI温度函数辨识部,其基于在3个不同温度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以及第3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辨识下式所示的温度函数的换算公式的3个常数;
温度代入运算部,其向根据所述RI温度函数辨识部所辨识的所述换算公式中代入所述恒温分析温度,计算出在该恒温分析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I = A + B T + C ln T (式16)
在这里,I:保留指数;T:温度;A、B、C:根据每一个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的实测值所辨识的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为包括由气相色谱分析在进行升温分析时适当设定的升温速度和初始设定温度所构成的升温条件的条件,
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具备:
分配系数函数辨识部,其基于在2个不同温度的第1温度和第2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将所述注册物质的分配系数作为温度的函数进行辨识;
升温时RT运算部,其基于所述分配系数和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长度,计算出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
升温时RI运算部,其基于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和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出在所述升温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在所述已知RI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不同的多个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中,将具有相对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在预定范围内的值的保留指数,向在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其与对应的固有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通过所述已知RI数据转换部所转换的至少一部分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接收部,其接收多个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以及通过对未知试料使用所述各预定温度条件的气相色谱分析而实测的与保留指数相关的一组值;
检索部,其从所述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所述转换后RI数据中,提取相对于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未知试料的保留指数的值在预定范围内的保留指数的多个标识符而生成候选集,并输出由所述预定温度条件以及所述保留指数的各组生成的各候选集中共有的标识符。
9.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程序,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机中具备已知RI数据转换部的功能,其接收显示在某种注册物质中与固有识别码相关联的多个相互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的已知RI数据,并从多个不同温度下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成规定温度条件下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10.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方法,其具备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其接收每一种注册物质与固有标识符相关联的、多个相互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指数;
已知RI数据转换步骤,其基于多个不同温度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向预定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转换。
11.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库,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后RI数据存储部,其存储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方法所转换的每一个注册物质的保留指数。
CN2012800111624A 2011-03-02 2012-03-02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Pending CN1034035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5783 2011-03-02
JP2011045783 2011-03-02
PCT/JP2012/055475 WO2012118209A1 (ja) 2011-03-02 2012-03-02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542A true CN103403542A (zh) 2013-11-20

Family

ID=46758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11624A Pending CN103403542A (zh) 2011-03-02 2012-03-02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22923B2 (zh)
EP (1) EP2682744A4 (zh)
JP (1) JP6067549B2 (zh)
CN (1) CN103403542A (zh)
WO (1) WO20121182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9207A (zh) * 2015-01-14 2015-04-29 成都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化气相色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06510A (ja) 2013-04-15 2014-10-30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CN103278592A (zh) * 2013-05-17 2013-09-04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高效获取方法及其系统
WO2015087864A1 (ja) * 2013-12-09 2015-06-18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ベース、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6119592B2 (ja) * 2013-12-17 2017-04-2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クロマトグラム表示方法、並びに、クロマトグラム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クロマトグラ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1565A (ja) * 1988-09-29 1990-03-30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
DE10324149A1 (de) * 2003-05-26 2004-12-16 Imat-Uv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GC/MS- oder LC/MS-Screeninganalyse
JP2006292652A (ja) * 2005-04-14 2006-10-26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US20100064770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Shimadzu Corporation Gas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CN101876648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气相色谱自动分析汽油单体烃组成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7946A (en) * 1997-04-30 1998-10-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for sample identification using a locked retention time database
US5958246A (en) * 1997-05-16 1999-09-28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systems
US20060194329A1 (en) 2003-03-31 2006-08-31 Atsushi Ogiwara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program
JP2006292446A (ja) * 2005-04-07 2006-10-26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JP4438674B2 (ja) * 2005-04-13 2010-03-2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及び該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FR2910966B1 (fr) * 2006-12-28 2009-04-1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de mesures couplees permettant un suivi global et en continu de traces de goudrons presentes dans un flux gazeux
JP2014048210A (ja) 2012-08-31 2014-03-17 Horiba Ltd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1565A (ja) * 1988-09-29 1990-03-30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
DE10324149A1 (de) * 2003-05-26 2004-12-16 Imat-Uv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GC/MS- oder LC/MS-Screeninganalyse
JP2006292652A (ja) * 2005-04-14 2006-10-26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US20100064770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Shimadzu Corporation Gas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CN101876648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气相色谱自动分析汽油单体烃组成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EN BANGJIE ET AL.: "Calculation of Retention Indices at an Assigned Temperature from Temperature-Programmed Data", 《CHROMATOGRAPHIA》, vol. 25, no. 6, 30 June 1988 (1988-06-30), pages 539 - 542 *
CHEN BANGJIE ET AL.: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Retention Indices in Gas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PHIA》, vol. 25, no. 8, 31 August 1988 (1988-08-31), pages 731 - 734, XP055137442 *
G. CASTELLO ET AL.: "Retention models for programmed gas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 1216, 25 November 2008 (2008-11-25), pages 1607 - 1623, XP025940489, DOI: doi:10.1016/j.chroma.2008.11.049 *
J.M. TAKA´CS: "Unified system for the prediction of retention data in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 799, 31 December 1998 (1998-12-31), pages 185 - 205 *
KAROLY HEBERGER ET AL.: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Kovats indices in gas chromatography revisited",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 973, 31 December 2002 (2002-12-31), pages 136 *
L. S. ETTRE ET 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RETENTION INDEX CONCEPT I. RETENTION INDEX AND COLUMN TEMPERATUR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vol. 30, 31 December 1967 (1967-12-31), pages 1 - 11 *
汪正范: "《色谱定性与定量》", 31 March 2000, article "定性分析", pages: 14 - 2-6 *
王龙星 等: "不同温度模式下保留值关联的同一方法", 《分析测试学报》, vol. 18, no. 3, 31 May 1999 (1999-05-31), pages 32 - 35 *
陈吉平 等: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通用数据库的研究 (三)不同柱温模式下保留指数的相互转换", 《色谱》, vol. 14, no. 5, 30 September 1996 (1996-09-30), pages 323 - 32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9207A (zh) * 2015-01-14 2015-04-29 成都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化气相色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2744A4 (en) 2014-10-15
JPWO2012118209A1 (ja) 2014-07-07
US9222923B2 (en) 2015-12-29
WO2012118209A1 (ja) 2012-09-07
EP2682744A1 (en) 2014-01-08
JP6067549B2 (ja) 2017-01-25
US20140188403A1 (en)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3542A (zh)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
CN101706346B (zh) 智能力传感器测量非线性温度漂移的温度补偿方法
US20110022432A1 (en) 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3675172A (zh) 气相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
CN102297735A (zh) 标准恒温槽触摸屏智能测控及自动计量检测系统
CN103234662A (zh) 一种温度自动检测的补偿方法及温度自动检测系统
CN102788651A (zh) 热电偶检测校准方法
CN102253287A (zh) 一种基于LABview的温度-电阻率测量方法
CN105466587A (zh) 一种基于k型热电偶与max6675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CN104305991A (zh) 从心电信号中检测噪声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69614A (zh) 一种数字万用表的校准方法
CN102809443A (zh) 一种温度测量方法及电路
JPWO2017213063A1 (ja) システム分析装置、システム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3294721A (zh) 具有数据推荐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CN102809445B (zh) 热电偶检测方法
Dobos et al.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based time-series segmentation of process data
CN202119565U (zh) 标准恒温槽触摸屏智能测控及自动计量检测系统
CN108548611A (zh) 用于环境试验箱检测的多通道温度巡检方法及巡检仪
US20180285523A1 (en) Methods of Cross Correlation of Biofield Scans to Enome Database, Genome Database, Blood Test, and Phenotype Data
EP2793020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for gas chromatograph,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CN102998024B (zh) 一种基于rl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新型测温方法
JP6515548B2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クロマトグラムの検索方法
CN110060736A (zh) Dna甲基化扩展方法
US20230011515A1 (en) Mobile phase monitor, liquid chromatograph, analysis system, and program
CN109341890A (zh) 一种基于ntc温度传感器的bms温度采集系统及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