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0254A -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0254A
CN103390254A CN2013103445958A CN201310344595A CN103390254A CN 103390254 A CN103390254 A CN 103390254A CN 2013103445958 A CN2013103445958 A CN 2013103445958A CN 201310344595 A CN201310344595 A CN 201310344595A CN 103390254 A CN103390254 A CN 103390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line loss
platform area
phase
voltag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45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0254B (zh
Inventor
王韶
刘庭磊
张知
张曦
朱姜峰
苑吉河
王熙
王理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Nang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Nang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Nang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445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0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0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0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0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0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它包括收集所需信息;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测量线损率和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分别计算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计算出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和将测量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低压台区的管理线损水平等步骤。其中,首端平均负荷电流、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等,是与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的计算式一道,联立成方程组后一并计算出来的。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上述参数和管理线损评价阈值,进而能够准确地完成对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的综合评价;尤其是在出现偷漏电情况时,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来而不会出现误判。

Description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力系统中对低压台区的线损水平进行评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个配电变压器及其所辖用户和相应配电线路,统称为一个低压台区。低压台区线损分为电力网络实际运行时产生的运行线损和由于电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及制度还未达到理想水平(例如,被偷电、线路老化未及时更换而漏电)所造成的管理线损。其中,由于管理线损等于测量线损(通过一个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与各用户抄见电量总和之间的差)减去理论线损,所以,在对管理线损进行计算与评价前,须首先计算理论线损。
目前对低压台区理论线损的计算,常用《农村电网节电技术规程(DL/T738-2000)》中的等值电阻法。运用等值电阻法时,要首先收集所需信息,且在收集前要根据用电情况所绘制的网络接线图,将低压线路从末端到首端划分出若干个计算线段,同时将输送的负荷、选用的线号和线段的长度相同者归为同一个计算线段。现有等值电阻法所收集的信息有:低压台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和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三相测量电流,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低压台区内各计算线段的单位长度电阻和各计算线段的长度;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和额定相电压。然后,利用上述部分信息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和测量线损率。其中,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是用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来计算出的。接着,再用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来进一步计算出负荷曲线特征系数;用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和收集到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测量电流来计算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最后,用收集到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以及计算出的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来计算出理论线损率,并将理论线损率与测量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管理线损水平。然而,由于现有等值电阻法只能在没有偷漏电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理论线损率,当在一个低压台区内出现偷电和/或漏电情况后,依其计算出的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均会出现较大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理论线损率,也就使得与测量线损率进行比较后所得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也不准确,进而造成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有偷漏电情况时,也能够较准确计算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进而得到较准确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而不会造成误判的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为实现所述目的,提供这样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它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面是,包括如下步骤:
(一)收集所需信息
根据可观测用电情况绘制的网络接线图,将低压线路从末端到首端划分出若干个计算线段,同时将输送的负荷、选用的线号和线段的长度相同者归为同一个计算线段,然后收集所需信息;
(二)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测量线损率和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
(三)分别计算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
(四)计算出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
(五)将测量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低压台区的管理线损水平。
其改进之处是:
在所述步骤(一)中所需收集的信息有:低压台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低压台区的各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和各计算线段长度,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和额定相电压。
在步骤(二)中,计算所述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时,按照如下式(1)计算: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 - ( 1 )
式(1)中,Ai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A为各计算线段输送的负荷;Rj为第j条计算线段的导线电阻,Rj=rojLj,其中,roj为第j条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Lj为第j条计算线段的长度;N为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网的结构常数,三相三线制取N=3,三相四线制取N=3.5,单相两线制取N=2;Nj为各计算线段的线路结构常数,三相三线制取Nj=3,三相四线制取Nj=3.5,单相两线制取Nj=2;m为用户数;n为线段数。上述各符号中,下标i=1、2、3……m,下标j=1、2、3……n。
计算低压台区内的所述测量线损率ΔA%时,按照下式计算:
ΔA%=(Ap·g-A)/Ap·g×100%
其中,A为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AP.g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
计算所述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Ipj时,按照如下式(2)计算: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31
式(2)中,Ue为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35
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t为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ΔA为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
在步骤(三)中计算所述负荷曲线特征系数K时,按照如下式(3)计算:
K=a×Ipj+b                             (3)
式(3)中,在纯单相负荷时,a=-3.2×10-3,b=1.3;在混合负荷时a=-2.667×10-3,b=1.25。
计算所述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时,按照如下分步骤1)~4)的顺序来进行。
1)按照如下式(4)~(6)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的A相线损ΔAa、B相线损ΔAb和C相线损ΔAc
ΔAa=ΔA×Aa/AΣ                        (4)
ΔAb=ΔA×Ab/AΣ                       (5)
ΔAc=ΔA×Ac/AΣ                       (6)
上式中,Aa为A相负荷总电量,Ab为B相负荷总电量,Ac为C相负荷总电量;各单相负荷总电量均为各单相负荷的抄见电量加上全部三相负荷抄见电量的三分之一;
2)按照如下式(7)~(9)分别计算低压台区首端的A相计算电流IAj、B相计算电流IBj和C相计算电流ICj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32
上式中,UP为低压台区的额定相电压。
3)按照如下式(10)~(12)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的A相不平衡度βA、B相不平衡度βB和C相不平衡度βC
βA=(IAj-Ipj)/Ipj                        (10)
βB=(IBj-Ipj)/Ipj                        (11)
βC=(ICj-Ipj)/Ipj                        (12)
4)最后用如下式(13)计算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K1
K 1 = 1 + [ 3 ( β A 2 + β B 2 + β C 2 ) - 2 ( β A β C + β A β B + β B β C ) ] / 3 - - - ( 13 )
在所述步骤(四)中计算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时,先将如下式(14)与步骤(二)中的式(2),步骤(三)中的式(3)~(13)联立为方程组,以首先计算出理论线损ΔA:
ΔA = NI pj 2 K 2 R dz t × 10 - 3 - - - ( 14 )
然后,采用如下式(15)来计算出所述理论线损率ΔA%:
ΔA%=ΔA/Ap·g                          (15)
在所述步骤(五)中判断所述管理线损水平时,首先按照如下式(16)对理论线损率和步骤(二)所得测量线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
α%=|ΔA%-ΔA%|/ΔA%×100%      (16)
然后将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与供电公司确定的管理线损阈值M1进行比较,以评价管理线损水平。当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不大于管理线损阈值M1时,则表明管理线损水平达到供电公司确定的标准。
显然,在α%≥M1时,则表明该低压台区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管理线损水平达到供电公司确定的标准后,即可进一步判断与评价运行线损率的水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的运行线损率与测量线损率之间的数值差别可以忽略,可用测量线损率替代运行线损率来与供电公司确定的运行线损阈值进行比较。当测量线损率不大于运行线损阈值时,则表明运行线损水平达到供电公司确定的标准。反之,则需对低压台区的电力网络的网架结构进行整改。
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在计算低压台区理论线损时,对其中的关键参数——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等,并未像现有技术那样,直接通过收集的信息计算出来,而是在它们的计算式中引入了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并将它们的计算式与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的计算式一道,联立成方程组后一并计算出来的。例如,在计算首端平均负荷电流时,就用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加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来替换了现有技术所采用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尤其是在确立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的计算式时,更用低压台区内的各相线损、各相计算电流、各相不平衡度来替换掉了现有技术简单地用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和直接选取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测量电流(本发明在事前自然也不收集)。这样一来,在低压台区内出现偷电和/或漏电情况后,在联立的方程组中均有体现。最后将本发明得到的理论线损率与测量线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而得到管理线损评价阈值,就比现有技术更加准确,而不会导致误判。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低压台区的负荷曲线特征系数、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理论线损率和管理线损评价阈值,进而能够准确地完成对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的综合评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某低压台区网络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参考图1),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收集所需信息
根据可观测用电情况绘制的网络接线图,将低压线路从末端到首端划分出若干个计算线段,同时将输送的负荷、选用的线号和线段的长度相同者归为同一个计算线段(参考图2),然后收集所需信息;
(二)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测量线损率和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
(三)分别计算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
(四)计算出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
(五)将测量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低压台区的管理线损水平。
本发明中:
在所述步骤(一)中所需收集的信息有:低压台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低压台区的各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和各计算线段长度,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和额定相电压。
在步骤(二)中,计算所述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时,按照如下式(1)计算: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 - ( 1 )
式(1)中,Ai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A为各计算线段输送的负荷(即某一计算线段供电的低压用户电能表抄见电量之和);Rj为第j条计算线段的导线电阻,Rj=rojLj,其中,roj为第j条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Lj为第j条计算线段的长度;N为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网的结构常数,三相三线制取N=3,三相四线制取N=3.5,单相两线制取N=2;Nj为不同计算线段的线路结构常数,三相三线制取Nj=3,三相四线制取Nj=3.5,单相两线制取Nj=2;m为用户数;n为线段数。上述各符号中,下标i=1、2、3……m,下标j=1、2、3……n。
计算低压台区内的所述测量线损率ΔA%时,按照下式计算:
ΔA%=(Ap·g-A)/Ap·g×100%
其中,A为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AP.g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
计算所述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Ipj时,按照如下式(2)计算:
式(2)中,Ue为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63
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t为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ΔA为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
在步骤(三)中计算所述负荷曲线特征系数K时,按照如下式(3)计算:
K=a×Ipj+b                              (3)
式(3)中,对于0.4kV线路在纯单相负荷时,a=-3.2×10-3,b=1.3;在混合负荷(即同时包含单相负荷和三相负荷)时a=-2.667×10-3,b=1.25。
计算所述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时,按照如下分步骤1)~4)的顺序来进行。
1)按照如下式(4)~(6)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的A相线损ΔAa、B相线损ΔAb和C相线损ΔAc
ΔAa=ΔA×Aa/AΣ                        (4)
ΔAb=ΔA×Ab/AΣ                       (5)
ΔAc=ΔA×Ac/AΣ                       (6)
上式中,Aa为A相负荷总电量,Ab为B相负荷总电量,Ac为C相负荷总电量;各单相负荷总电量均为各单相负荷的抄见电量加上全部三相负荷抄见电量的三分之一;
2)按照如下式(7)~(9)分别计算低压台区首端的A相计算电流IAj、B相计算电流IBj和C相计算电流ICj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71
上式中,UP为低压台区的额定相电压。
3)按照如下式(10)~(12)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的A相不平衡度βA、B相不平衡度βB和C相不平衡度βC
βA=(IAj-Ipj)/Ipj                        (10)
βB=(IBj-Ipj)/Ipj                        (11)
βC=(ICj-Ipj)/Ipj                        (12
4)最后用如下式(13)计算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K1
K 1 = 1 + [ 3 ( β A 2 + β B 2 + β C 2 ) - 2 ( β A β C + β A β B + β B β C ) ] / 3 - - - ( 13 )
在所述步骤(四)中计算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时,先将如下式(14)与步骤(二)中的式(2),步骤(三)中的式(3)~(13)联立为方程组,以首先计算出理论线损ΔA:
ΔA = NI pj 2 K 2 R dz t × 10 - 3 - - - ( 14 )
然后,采用如下式(15)来计算出所述理论线损率ΔA%:
ΔA%=ΔA/Ap·g                          (15)
在所述步骤(五)中判断所述管理线损水平时,首先按照如下式(16)对理论线损率和步骤(二)所得测量线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
α%=|ΔA%-ΔA%|/ΔA%×100%      (16)
然后将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与供电公司(依据运行经验)确定的管理线损阈值M1(通常为10~11%)进行比较,以评价管理线损水平。当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不大于管理线损阈值M1时,则表明管理线损水平达到供电公司确定的标准。
本发明经过了试验验证(计算机仿真试验),并与现有等值电阻法进行了比较。图2为验证和比较时用的某三相四线制低压台区的网络接线图,图2中的序号1~7分别指七条计算线段。从图2可知,本验证中的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网结构常数N=3.5,七条计算线段的线路结构常数Nj分别为:N1=N2=N3=N4=N5=2,N6=3,N7=3.5。比较时的管理线损阈值M1,选择供电公司通常确定的10~11%。下面分别介绍三种不同情况下的验证与比较。
一、涉及没有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的验证与比较。
在图2中的数值为没有偷漏电情况下的数值,在步骤(一)中所收集的信息(数据、数值),将在各相关步骤中具体采用时,再分别罗列。
1.本发明的方法
在步骤(二)中运用式(1)计算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时,从图2中获取的信息有:为计算各计算线段导线电阻Rj(=rojLj)而获取的各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roj和Lj各线段长度,分别为ro1=1.98Ω/km、L1=0.21km,ro2=1.98Ω/km、L2=0.16km,ro3=1.98Ω/km、L3=0.19km,ro4=1.28Ω/km、L4=0.17km,ro5=1.98Ω/km、L5=0.18km,ro6=1.28Ω/km、L6=0.14km,ro7=0.92Ω/km、L7=0.12km;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Ai,分别为C相负荷1的A1=508kW·h、C相负荷2的A2=326kW·h、B相负荷A3=1251kW·h、A相负荷A4=1668kW·h、三相负荷A5=2111kW·h;各计算线段输送的负荷A,分别为A=A1=508kW·h、A=A2=326kW·h、A=A3=1251kW·h、A=A1+A2+A3=508kW·h+326kW·h+1251kW·h=2085kW·h、A=A4=1668kW·h、A=A5=2111kW·h、A=A1+A2+A3+A4+A5=508kW·h+326kW·h+1251kW·h+1668kW·h+2111kW·h=5864kW·h;
根据上述信息,由式(1)得到该验证用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为: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0.1746 ( Ω )
在步骤(二)中计算测量线损率ΔA%的计算式中,以及计算(实为暂时先“列出”)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Ipj的式(2)中,从图2中获取的信息有,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AP.g=6193kW·h;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A=508kW·h+326kW·h+1251kW·h+1668kW·h+2111kW·h=5864kW·h,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82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83
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t=369h;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Ue=0.38kV;
根据上述信息得到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
ΔA%=(Ap·g-A)/Ap·g×100%=5.31%;
其中,(Ap·g-A)=ΔA,为测量线损;ΔA=6193kW·h-5864kW·h=329kW·h;
由式(2)得到的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
I pj = ( 5864 + ΔA ) / ( 0.38 × 0.85 × 369 × 3 ) = ( 5864 + ΔA ) / 206.44 ( A ) .
由于验证用低压台区属混合负荷类型,即台区有单相负荷和三相负荷,所以在步骤(三)中由式(3)计算的负荷曲线特征系数:
K=a×Ipj+b=-2.667×10-3Ipj+1.25=-2.667×10-3×(5864+ΔA)/206.44+1.25。
显然,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到:
A相负荷总电量Aa=1668+2111/3=2371.67(kW·h);
B相负荷总电量Ab=1251+2111/3=1954.67(kW·h);
C相负荷总电量Ac=508+326+2111/3=1537.67(kW·h)。
据此,在步骤(三)中,由式(4)~(6)所计算出的三相线损就分别为:
A相线损ΔAa=ΔA×Aa/AΣ=2371.67ΔA/5864(kW·h);
B相线损ΔAb=ΔA×Ab/AΣ=1954.67ΔA/5864(kW·h);
C相线损ΔAc=ΔA×Ac/AΣ=1537.67ΔA/5864(kW·h)。
从图2获取的验证用低压台区的额定相电压UP=0.22kV,则由式(7)~(9)计算的低压台区首端三相计算电流分别为:
低压台区首端A相计算电流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92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93
低压台区首端B相计算电流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94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95
低压台区首端C相计算电流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96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097
披露到此,在步骤(一)中应当收集的所需信息(数据),已经全部用到了验证时的相应计算式中。故,以下仅仅按照步骤(四)中所提及的将式(2)~(14)联立成方程组,即可计算出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进而计算出理论线损率。计算结果是:
理论线损ΔA=309.50kW·h。
由于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AP.g=6193kW·h,所以,根据式(15)可得:
该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ΔA%=ΔA/Ap·g=309.50/6193=5.00%。
前面已经计算出了测量线损率ΔA%=5.31%,根据式(16)即可计算出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ΔA%-ΔA%|/ΔA%×100%=|5.31%-5.0%|/5.31%×100%=5.84%。
由于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5.84%)小于管理线损阈值M1的下限(10%),即管理线损水平达到供电公司确定的标准,于是,就能进一步判断与评价运行线损率的水平,并且可用测量线损率来代替运行线损率进行判断与评价。判断与评价的标准是供电公司依据运行经验确定的运行线损阈值M2,通常确定为M2=10~11%,以不大于该运行线损阈值M2为合格。
由于前面已经计算出了测量线损率ΔA%=5.31%(即小于运行线损阈值M2的下限10%),所以,能够据此认定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运行线损率也是符合规定的。
2.现有等值电阻法
在步骤(一)中收集的本发明未使用的信息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三相测量电流(参考图2):A相测量电流IA=40A、B相测量电流IB=30A、C相测量电流IC=20A。其中,最大测量电流Izd在A相,即Izd=IA=40A。因在现有的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的计算式中,没有本发明所含的“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所以,该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K1可在需要前的任何时候单独计算,具体为:
K 1 = 1 + 8 3 ( I zd - I pj I pj ) 2 = 1 + 8 3 ( 40 - 30 30 ) 2 = 1.2962
同样因现有的计算式中没有“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所以,首端平均负荷电流Ipj也可单独计算,具体为: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02
(注:在上式和以下各式中,其符号含意和对应的数值信息与本发明完全相同的,均不重复解释。)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得负荷曲线特征系数K,具体为:
K=a×Ipj+b=-2.667×10-3×30+1.25=1.17。
除上述计算及结果之外,以下为与本发明的计算式和结果完全相同的,具体有:
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0.1746Ω;
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ΔA=329kW·h;
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ΔA%=5.31%。
最后,依据上述信息,同样根据式(14)计算出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ΔA:
ΔA = NI pj 2 K 2 K 1 R dz t × 10 - 3 = 3.5 × 30 2 × 1.17 2 × 1.2962 × 0.1746 × 369 × 10 - 3 = 360.10 ( kW · h )
根据式(15)得该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ΔA%:
ΔA%=ΔA/Ap·g=360.10/6193=5.81%
再根据式(16)计算出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
α%=|ΔA%-ΔA%|/ΔA%×100%=|5.31%-5.81%|/5.31%×100%=9.42%。
由于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9.42%)小于管理线损阈值M1的下限,并且前面已经计算出了测量线损率ΔA%=5.31%,所以根据测量线损率代替运行线损率判断与评价,以及运行线损阈值M2的下限为10%可知,该现有等值电阻法也认定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运行线损率是符合规定的。
为方便比较,现将两者(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可比项列于表1中。
表1
计算结果 ΔA(kW·h) ΔA% α%
现有技术 360.10 5.81% 9.42%
本发明 309.50 5.00% 5.84%
从表1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与本发明计算出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9.42%和5.84%),均小于供电公司依其运行经验而确定下来的管理线损阈值M1(10~11%)的下限,也即两者均准确地判断出了在该低压台区内不存在偷漏电情况。
然而,从现有技术计算出的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ΔA、理论线损率ΔA%的数值,尤其是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9.42%)十分接近于管理线损阈值M1的下限(10%)来看,现有技术却存在可能误判的趋势;一旦出现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现有技术几乎都会误判。
下面将用现有技术已经作出了误判的例子,来证明“一旦出现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现有技术几乎都会误判”,并同时证明本发明却能够准确判断出来。
二、单相负荷存在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的验证与比较。
假设C相负荷1处被窃电70kW·h,即两者均只查到了C相负荷1的抄见电量A1=438kW·h(=508kW·h-70kW·h)。
然而,由于两者此时查到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均仍然为6193kW·h,即被窃电量70kW·h又反应在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之中了。于是,加上两者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就得出了不同的计算结果。具体是:
1.在本发明中
与不存在偷电和/或漏电相比,从图2中获取的信息改变的只有:C相负荷1的电能表的抄见电量A1=438kW·h。
由于A1的改变,则由式(1)得到该验证用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变为: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0.1747 ( Ω )
由于获取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AP.g=6193 kW·h;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A=A1+A2+A3+A4+A5=438kW·h+326kW·h+1251kW·h+1668kW·h+2111kW·h=5794kW·h,则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变为:
ΔA%=(Ap·g-A)/Ap·g×100%=6.44%。
由式(2)得到的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变为:
I pj = ( 5794 + ΔA ) / ( 0.38 × 0.85 × 369 × 3 ) = ( 5794 + ΔA ) / 206.44 ( A ) .
由式(3)计算的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变为:
K=a×Ipj+b=-2.667×10-3Ipj+1.25=-2.667×10-3×(5794+ΔA)/206.44+1.25。
显然由于只有C相负荷存在窃电,故本发明在计算中只有C相负荷总电量Ac、C相线损ΔAc与低压台区首端C相计算电流ICj发生改变为:
Ac=438+326+2111/3=1467.67(kW·h)。
ΔAc=ΔA×Ac/AΣ=1467.67ΔA/5794(kW·h)。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23
此时,仍然按照步骤(四)中所提及的将式(2)~(14)联立成方程组,即可计算出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与计算出理论线损率。计算结果变为:
理论线损ΔA=309.93kW·h。
该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ΔA%=ΔA/Ap·g=309.93/6193=5.00%。
根据式(16)即可计算出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ΔA%-ΔA%|/ΔA%×100%=|6.44%-5.00%|/6.44%×100%=22.36%。
2.在现有技术中
此时由于存在偷电和/或漏电,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与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受其影响,计算结果与不存在窃电情况不同,但现有技术与本发明对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与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的计算则完全相同,即:
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0.1747 ( Ω ) .
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ΔA%=(Ap·g-A)/Ap·g×100%=6.44%。
除上述计算结果,首端平均负荷电流、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的计算结果与不存在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相比一样,仍然运用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来计算,其计算结果为: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32
K=a×Ipj+b=-2.667×10-3×30+1.25=1.17。
K 1 = 1 + 8 3 ( I zd - I pj I pj ) 2 = 1 + 8 3 ( 40 - 30 30 ) 2 = 1.2962
ΔA = NI pj 2 K 2 K 1 R dz t × 10 - 3 = 3.5 × 30 2 × 1.17 2 × 1.2962 × 0.1747 × 369 × 10 - 3 = 360.31 ( kW · h )
由于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AP.g=6193kW·h,根据公式(15)可得:
该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ΔA%=ΔA/Ap·g=360.31/6193=5.82%。
最后,根据公式(16)即可计算出管理线损评价阈值为:
α%=|ΔA%-ΔA%|/ΔA%×100%=|6.44%-5.82%|/6.44%×100%=9.63%。
为方便比较,现将两者的可比项列于表2中。
表2
计算结果 ΔA(kW·h) ΔA% α%
现有技术 360.31 5.82% 9.63%
本发明 309.93 5.00% 22.36%
从表2可以得到,当存在单相负荷部分遭窃电时,等值电阻法计算得到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的结果为9.63%,比管理线损阈值M1(10~11%)的下限还小,错误地“肯定”没有出现被窃电的情况,即作了误判。本发明计算出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的结果为22.36%,比管理线损阈值M1(10~11%)的上限还大,正确地作出了存在窃电的判断。
三、三相负荷存在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的验证与比较。
假设三相负荷2111kW·h被窃70kW·h,即两者均只查到了三相负荷的抄见电量A5=2041kW·h(=2111kW·h-70kW·h)。
然而,由于两者此时查到的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均仍然为6193kW·h,即被窃电量70kW·h同样又反应在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之中了。于是,加上两者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就得出了不同的计算结果。具体是:
1.在本发明中
与不存在偷电和/或漏电相比,从图2中获取的信息改变的只有:三相负荷的电能表的抄见电量A5=2041kW·h。
由于A5的改变,则由式(1)得到该验证用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变为: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0.1749 ( Ω ) .
在步骤(二)计算测量线损率ΔA%、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Ipj中,获取的信息有,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AP.g=6193kW·h;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A=A1+A2+A3+A4+A5=508kW·h+326kW·h+1251kW·h+1668kW·h+2041kW·h=5794kW·h,则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变为:
ΔA%=(Ap·g-A)/Ap·g×100%=6.44%。
由式(2)得到的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变为:
I pj = ( 5794 + ΔA ) / ( 0.38 × 0.85 × 369 × 3 ) = ( 5794 + ΔA ) / 206.44 ( A ) .
由式(3)计算的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变为:
K=a×Ipj+b=-2.667×10-3Ipj+1.25=-2.667×10-3×(5794+ΔA)/206.44+1.25。
由于发生三相窃电,各单相负荷总电量均改变,具体为:
A相负荷总电量Aa=1668+2041/3=2348.33(kW·h)。
B相负荷总电量Ab=1251+2041/3=1931.33(kW·h)。
C相负荷总电量Ac=508+326+2041/3=1514.33(kW·h)。
则导致由式(4)~(6)计算的三相线损与由式(7)~(9)计算的低压台区首端三相计算电流也均发生改变,具体为:
A相线损ΔAa=ΔA×Aa/AΣ=2348.33ΔA/5794(kW·h)。
B相线损ΔAb=ΔA×Ab/AΣ=1931.33ΔA/5794(kW·h)。
C相线损ΔAc=ΔA×Ac/AΣ=1514.33ΔA/5794(kW·h)。
低压台区首端A相计算电流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51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52
低压台区首端B相计算电流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53
低压台区首端C相计算电流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55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56
此时,仍然按照步骤(四)中所提及的将式(2)~(14)联立成方程组,即可计算出该验证用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与计算出理论线损率。计算结果变为:
理论线损ΔA=303.78kW·h。
该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ΔA%=ΔA/Ap·g=303.78/6193=4.91%。
根据式(16)即可计算出管理线损评价阈值为:
α%=|ΔA%-ΔA%|/ΔA%×100%=|6.44%-4.91%|/6.44%×100%=23.76%。
2.在现有技术中
此时由于存在偷电和/或漏电,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与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受其影响,计算结果与不存在窃电情况不同,但现有技术与本发明对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与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的计算则完全相同,即:
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0.1749 ( Ω ) .
低压台区的测量线损率ΔA%=(Ap·g-A)/Ap·g×100%=6.44%。
除上述计算结果,首端平均负荷电流、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的计算结果与不存在偷电和/或漏电情况相比一样,仍然运用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来计算,但这与本发明的计算则不同。其计算结果为:
Figure BDA00003641399100158
K=a×Ipj+b=-2.667×10-3×30+1.25=1.17。
K 1 = 1 + 8 3 ( I zd - I pj I pj ) 2 = 1 + 8 3 ( 40 - 30 30 ) 2 = 1.2962
最后根据公式(14)计算理论线损为:
ΔA = NI pj 2 K 2 K 1 R dz t × 10 - 3 = 3.5 × 30 2 × 1.17 2 × 1.2962 × 0.1749 × 369 × 10 - 3 = 360 . 72 ( kW · h )
由于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AP.g=6193kW·h,所以,根据式(15)可得:
该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ΔA%=ΔA/Ap·g=360.72/6193=5.82%。
前面已经计算出了测量线损率ΔA%=6.44%,根据式(16)即可计算出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ΔA%-ΔA%|/ΔA%×100%=|6.44%-5.82%|/6.44%×100%=9.63%。
为便于比较,现将两者的可比项列于表3中。
表3
计算结果 ΔA(kW·h) ΔA% α%
现有技术 360.72 5.82% 9.63%
本发明 303.78 4.91% 23.76%
从表3可以得到,当存在三相负荷窃电时,此时等值电阻法计算得到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的结果为9.63%,比管理线损阈值M1(10~11%)的下限还小,错误地“肯定”没有出现被窃电的情况,即作了误判。本发明计算出的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的结果为23.76%,比管理线损阈值M1(10~11%)的上限还大,正确地作出了存在窃电的判断。
以上验证对比的三种情况可知,本发明不仅能够更准确计算出低压台区的负荷曲线特征系数、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理论线损率和管理线损评价阈值,而且在出现偷漏电情况时,不会出现误判,进行能够准确地完成对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的综合评价。
特别说明,以上验证和对比,虽然仅是在三相四线制的低压台区的网络接线图中进行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三相三线制和单相两线制,故在本说明书中不再披露涉及三相三线制和单相两线制的验证与对比。

Claims (1)

1.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收集所需信息
根据可观测用电情况绘制的网络接线图,将低压线路从末端到首端划分出若干个计算线段,同时将输送的负荷、选用的线号和线段的长度相同者归为同一个计算线段,然后收集所需信息;
(二)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测量线损率和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
(三)分别计算负荷曲线特征系数和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
(四)计算出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
(五)将测量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低压台区的管理线损水平;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一)中所需收集的信息有:低压台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低压台区的各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和各计算线段长度,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和额定相电压;
在步骤(二)中,计算所述低压台区内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Rdz时,按照如下式(1)计算:
R dz = Σ j = 1 n N j A jΣ 2 R j / N ( Σ i = 1 m A i ) 2 - - - ( 1 )
式(1)中,Ai为各380/220V用户电能表的抄见电量;A为各计算线段输送的负荷;Rj为第j条计算线段的导线电阻,Rj=rojLj,其中,roj为第j条计算线段单位长度电阻,Lj为第j条计算线段的长度;N为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网的结构常数,三相三线制取N=3,三相四线制取N=3.5,单相两线制取N=2;Nj为各计算线段的线路结构常数,三相三线制取Nj=3,三相四线制取Nj=3.5,单相两线制取Nj=2;m为用户数;n为线段数;上述各符号中,下标i=1、2、3……m,下标j=1、2、3……n;
计算低压台区内的所述测量线损率ΔA%时,按照下式计算:
ΔA%=(Ap·g-A)/Ap·g×100%
其中,A为各用户抄见电量之和;AP.g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电量;
计算所述低压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Ipj时,按照如下式(2)计算:
Figure FDA00003641399000012
式(2)中,Ue为低压台区的额定线电压,
Figure FDA00003641399000025
为低压台区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处的平均功率因数,t为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时的运行时间,ΔA为待算的低压台区理论线损;
在步骤(三)中计算所述负荷曲线特征系数K时,按照如下式(3)计算:
K=a×Ipj+b                             (3)
式(3)中,在纯单相负荷时,a=-3.2×10-3,b=1.3;在混合负荷时a=-2.667×10-3,b=1.25;
计算所述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时,按照如下分步骤1)~4)的顺序来进行;
1)按照如下式(4)~(6)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的A相线损ΔAa、B相线损ΔAb和C相线损ΔAc
ΔAa=ΔA×Aa/AΣ                        (4)
ΔAb=ΔA×Ab/AΣ                       (5)
ΔAc=ΔA×Ac/AΣ                       (6)
上式中,Aa为A相负荷总电量,Ab为B相负荷总电量,Ac为C相负荷总电量;各单相负荷总电量均为各单相负荷的抄见电量加上全部三相负荷抄见电量的三分之一;
2)按照如下式(7)~(9)分别计算低压台区首端的A相计算电流IAj、B相计算电流IBj和C相计算电流ICj
Figure FDA00003641399000021
Figure FDA00003641399000022
上式中,UP为低压台区的额定相电压;
3)按照如下式(10)~(12)分别计算低压台区内的A相不平衡度βA、B相不平衡度βB和C相不平衡度βC
βA=(IAj-Ipj)/Ipj                        (10)
βB=(IBj-Ipj)/Ipj                        (11)
βC=(ICj-Ipj)/Ipj                        (12)
4)最后用如下式(13)计算三相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K1
K 1 = 1 + [ 3 ( β A 2 + β B 2 + β C 2 ) - 2 ( β A β C + β A β B + β B + β C ) ] / 3 - - - ( 13 )
在所述步骤(四)中计算低压台区的理论线损率时,先将如下式(14)与步骤(二)中的式(2),步骤(三)中的式(3)~(13)联立为方程组,以首先计算出理论线损ΔA:
ΔA = NI pj 2 K 2 K 1 R dz t × 10 - 1 - - - ( 14 )
然后,采用如下式(15)来计算出所述理论线损率ΔA%:
ΔA%=ΔA/Ap·g               (15)
在所述步骤(五)中判断所述管理线损水平时,首先按照如下式(16)对理论线损率和步骤(二)所得测量线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
α%=|ΔA%-ΔA%|/ΔA%×100%     (16)
然后将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与供电公司确定的管理线损阈值M1进行比较,以评价管理线损水平;当管理线损评价阈值α%不大于管理线损阈值M1时,则表明管理线损水平达到供电公司确定的标准。
CN201310344595.8A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0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4595.8A CN103390254B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4595.8A CN103390254B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0254A true CN103390254A (zh) 2013-11-13
CN103390254B CN103390254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53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459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0254B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0254B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982A (zh) * 2014-01-21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中压用户设备每日线损的测定方法
CN104407189A (zh) * 2014-12-02 2015-03-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反窃电系统及反窃电方法
CN104573853A (zh) * 2014-12-19 2015-04-29 华南理工大学 低压台区配电网电压质量评估与优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法
CN104809658A (zh) * 2015-04-14 2015-07-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线损的快速分析方法
CN105117986A (zh) * 2015-09-25 2015-12-02 国网湖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不平衡度的低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CN105160416A (zh) * 2015-07-31 2015-12-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结合主元分析与神经网络的台区合理线损预测方法
CN105427186A (zh) * 2015-11-17 2016-03-2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改进等值电阻法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CN106990285A (zh) * 2017-03-20 2017-07-28 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防偷电与损耗检测方法
CN107863770A (zh) * 2017-09-30 2018-03-3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率异常原因的判定方法
CN107860987A (zh) * 2017-09-30 2018-03-3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降损辅助决策系统
CN108229087A (zh) * 2017-09-30 2018-06-2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典型场景的析构方法
CN108490285A (zh) * 2018-02-12 2018-09-04 北京合众伟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压降落法的低压台区线损率计算方法
CN108663574A (zh) * 2017-09-30 2018-10-1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降损能力的评判方法
CN109301872A (zh) * 2018-11-15 2019-02-0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降低电网线损的方法
CN109510197A (zh) * 2018-12-05 2019-03-2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台区配电网的线损计算方法
CN109615207A (zh) * 2018-12-04 2019-04-1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棣县供电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供电负荷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9802408A (zh) * 2019-02-19 2019-05-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台区线损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130109A (zh) * 2020-02-11 2020-05-08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Yyn0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384714A (zh) * 2020-03-12 2020-07-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状态分布低压台区线损问题查找方法
CN111681483A (zh) * 2020-06-09 2020-09-18 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仿真台区线损数据模拟仿真方法、培训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769651A (zh) * 2020-08-13 2020-10-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供电线路的线损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914205A (zh) * 2020-08-05 2020-11-10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和日负荷曲线计算方法
CN112578205A (zh) * 2020-12-04 2021-03-3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一种技术线损率矫正的线损分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544A (zh) * 2010-08-11 2011-01-26 金华电业局 电力配电线路线损率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2916427A (zh) * 2012-09-25 2013-02-06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回输电线路的综合三相不平衡度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544A (zh) * 2010-08-11 2011-01-26 金华电业局 电力配电线路线损率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2916427A (zh) * 2012-09-25 2013-02-06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回输电线路的综合三相不平衡度计算方法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982A (zh) * 2014-01-21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中压用户设备每日线损的测定方法
CN104407189A (zh) * 2014-12-02 2015-03-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反窃电系统及反窃电方法
CN104573853A (zh) * 2014-12-19 2015-04-29 华南理工大学 低压台区配电网电压质量评估与优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法
CN104573853B (zh) * 2014-12-19 2018-02-27 广东力行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低压台区配电网电压质量评估与优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法
CN104809658B (zh) * 2015-04-14 2018-05-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线损的快速分析方法
CN104809658A (zh) * 2015-04-14 2015-07-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线损的快速分析方法
CN105160416A (zh) * 2015-07-31 2015-12-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结合主元分析与神经网络的台区合理线损预测方法
CN105117986A (zh) * 2015-09-25 2015-12-02 国网湖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不平衡度的低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CN105427186A (zh) * 2015-11-17 2016-03-2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改进等值电阻法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CN106990285A (zh) * 2017-03-20 2017-07-28 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防偷电与损耗检测方法
CN108663574A (zh) * 2017-09-30 2018-10-1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降损能力的评判方法
CN108229087A (zh) * 2017-09-30 2018-06-2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典型场景的析构方法
CN107863770A (zh) * 2017-09-30 2018-03-3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率异常原因的判定方法
CN107860987A (zh) * 2017-09-30 2018-03-3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降损辅助决策系统
CN108490285A (zh) * 2018-02-12 2018-09-04 北京合众伟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压降落法的低压台区线损率计算方法
CN108490285B (zh) * 2018-02-12 2020-07-21 北京合众伟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压降落法的低压台区线损率计算方法
CN109301872B (zh) * 2018-11-15 2021-09-1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降低电网线损的方法
CN109301872A (zh) * 2018-11-15 2019-02-0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降低电网线损的方法
CN109615207A (zh) * 2018-12-04 2019-04-1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棣县供电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供电负荷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9615207B (zh) * 2018-12-04 2021-11-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棣县供电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供电负荷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9510197A (zh) * 2018-12-05 2019-03-2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台区配电网的线损计算方法
CN109802408A (zh) * 2019-02-19 2019-05-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台区线损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130109A (zh) * 2020-02-11 2020-05-08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Yyn0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384714A (zh) * 2020-03-12 2020-07-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状态分布低压台区线损问题查找方法
CN111384714B (zh) * 2020-03-12 2023-10-3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状态分布低压台区线损问题查找方法
CN111681483A (zh) * 2020-06-09 2020-09-18 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仿真台区线损数据模拟仿真方法、培训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914205A (zh) * 2020-08-05 2020-11-10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和日负荷曲线计算方法
CN111769651A (zh) * 2020-08-13 2020-10-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供电线路的线损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769651B (zh) * 2020-08-13 2022-04-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供电线路的线损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578205A (zh) * 2020-12-04 2021-03-3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一种技术线损率矫正的线损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0254B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0254B (zh)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CN111026927B (zh) 一种低压台区运行状态智能监测系统
CN107340455B (zh) 一种配电网高压线路单相断线故障识别方法及应用
CN103646356B (zh) 一种特高压交流跨区电能交易中综合网损率的确定方法
CN104375035B (zh) 一种节能设备能效测试方法
CN107394807A (zh) 一种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快速评估方法
CN110333394B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线路阻抗估计方法
CN102175922A (zh) 基于pmu量测数据的电力线路参数的辨识与估计方法
CN102914706B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更换的节能量测量与验证方法
CN107359612A (zh) 一种电能质量对配电网能耗影响的综合评估方法
CN104502775B (zh) 一种电能质量对变压器综合能耗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13267699B (zh) 供电线路窃电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CN103678819A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节能量测量与评估方法
CN106970347A (zh) 一种利用母线不平衡率排查变电站电度表二次回路故障的方法
CN107545365B (zh) 适于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5006820A (zh) 一种电能质量对输电线路综合能耗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11931342B (zh) 一种基于台区电能质量引起额外线损的评估方法
CN105866585A (zh) 一种基于畸变功率的谐波源识别和责任分摊方法
CN108985565A (zh) 一种变压器综合状态评估方法
Geiger et al. Flicker limit compliance assessment in the presence of background disturbances
CN105244878A (zh) 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时的电力系统损耗增量的分配方法
CN105158555A (zh) 一种配电线路升压运行节约电力电量的测量和验证方法
Hayes et al. Conservation voltage reduction in secondary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loads
CN108414886A (zh) 一种配电网互表方法
CN104483570A (zh) 一种配电网谐波治理降损效果实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