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6775B -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6775B
CN103386775B CN201210139397.3A CN201210139397A CN103386775B CN 103386775 B CN103386775 B CN 103386775B CN 201210139397 A CN201210139397 A CN 201210139397A CN 103386775 B CN103386775 B CN 103386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temperature
container
district
pvd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93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6775A (zh
Inventor
宫明杰
张攀
高洪良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ongda Grain And 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山东龙大粮油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东龙大粮油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东龙大粮油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2101393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6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6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6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6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67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和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其容器壁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壁含有至少一层PVDC层。本发明的容器具有良好的阻隔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和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容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阻隔性容器。本发明还涉及该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产品存储或包装特别是食品存储或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食品的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货架期,人们开发了高阻隔包装材料,并已有部分产品投入工业化生产。这类材料具有高阻隔性、选择透过性、或耐热性等特点。
其中所谓高阻隔性,通常是指包装材料对气体、液体等渗透物具有高的阻隔作用,例如防止氧气的侵入以避免食品氧化变质;防止水或水蒸气的渗透以避免商品受潮变霉;防止香气、香味的逸出以避免食品品质的降低/降级;或者防止二氧化碳的外逸以免饮品变味和变质等。
目前,高阻隔的包装材料有马口铁、玻璃、高阻隔性聚酯等。其中,马口铁及玻璃阻隔性效果好,但存在笨重、成本高、或者易碎等缺点。为了提高阻隔效果,高阻隔性聚酯往往被加工成多层复合,其中EVOH因阻隔性能强被广泛采用,如:EVOH与PET共挤吹塑制成的PET/EVOH/PET/EVOH/PET五层瓶(中间有粘接剂层)。
EVOH的显著优点是对气体具有极好的阻隔性和极好加工性,另外透明性、光泽性、机械强度、伸缩性、耐磨性、耐寒性和表面强度都非常优异。在包装领域,EVOH制成复合膜中间阻隔层,应用在所有的硬性和软性包装中,可以加工成多层复合薄膜、瓶装容器。
然而,由于EVOH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羟基,EVOH树脂具有亲水性和吸湿性。当吸附湿气后,气体的阻隔性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在高湿的环境(50%RH以上)中,EVOH的阻隔性能大幅下降。
聚偏二氯乙烯(PVDC)是一种偏二氯乙烯(VDC)的共聚物,1939年美国(DOW)化学公司发现聚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共聚物性能较好,并于次年投产,其商品牌号叫赛纶(Saran)。在二次大战中用作军需品,战后又制成纤维和涂料。聚偏二氯乙烯可加工成单层薄膜,也可用其它材料(例:纸、铝箔、其他塑料)复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溶于溶剂后作为涂覆材料。薄膜上涂有薄薄一层聚偏二氯乙烯涂层后就可大大改善其防潮、隔氧、密封性能。
用密度较大,有特殊气味的低沸点液体——偏二氯乙烯合成的聚偏二氯乙烯均聚物,其熔点范围很窄,质硬,软化点高而且软化点与分解温度接近,不易加工。常用的聚偏二氯乙烯是将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含量约5%-25%)的共聚物。因此,所谓的PVDC亦是指以VDC为主体的共聚高分子。
由于PVDC分子间凝集力强,结晶度高,并且PVDC分子中的氯原子有疏水性,不会形成氢键,氧分子和水分子很难在PVDC分子中移动,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阻氧性和阻湿性,且其阻氧性不受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并且兼具卓越的阻隔气味和香味的能力,是目前公认的在阻隔性方面综合性能最好的塑料包装材料之一。
利用PVDC的阻气性,能够延缓食品氧化变质现象的发生,大大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能够避免内装物的香味散失和防止外部不良气味的侵入,并且阻气性能不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使高湿环境也不会引起产品变质;利用其阻湿性,能够防止产品发生失水变干、口感变差的现象;利用其低渗透性,可防止香味损失,而且不吸收残余气味和不正常味道,可以保证气味的完整性(在包装低脂肪或高蛋白食品时这一点尤为重要);PVDC的耐候性优异,即使长期暴露在室外,直接受阳光照射,也不会发生包装物褪色及老化现象。此外,PVDC安全环保,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
PVDC最初仅仅应用于军品的防潮包装。50年代中叶,由美国DOW公司推向民用,因为解决了仅为12微米厚度的吹膜技术及其自粘性,为美国家庭主妇所接受,作为食品保鲜膜直至今日仍盛行不衰,随着单膜复合、涂布复合、肠衣膜、共挤膜技术的发展,在军品、药品、食品包装业的发展更为广泛。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包装技术和现代人生活节拍的加快而大量发展起来的速冻保鲜包装,微波炉的炊具革命,食品、药品货架寿命的延长,使PVDC的应用更加普及。
目前,制作塑料容器特别是瓶形塑料容器的工艺主要为中空容器吹塑成型工艺。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型胚的制造和吹塑两个步骤。按管胚成型工艺不同,吹塑成型可分为挤出吹塑、注射吹塑、拉伸吹塑三大类;按照产品器壁的组成又分为单层吹塑和多层吹塑两大类。
以单层挤出吹塑工艺为例,其主要流程为:塑料→塑料熔融→挤出型胚→吹胀→制品冷却→脱模→后处理→制品。
多层共挤出吹塑则是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将同种或异种塑料分别在不同的挤出机料筒中熔融塑化后,在机头内复合、挤出具有多层结构的管胚(型胚),然后在吹塑模具中吹胀成型。
尽管PVDC具有上述优点,但因PVDC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质,其溶解温度(即塑化温度)与分解温度非常接近(由于PVDC的生产厂家、型号不同,其溶解温度和分解温度也可能不同,但溶解温度和分解温度一般相差在20℃-40℃),使其不易被加工成容器特别是硬质容器(例如瓶形容器),制约了应用范围,目前尚无将PVDC或多层复合PVDC加工成中空瓶的技术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一种高阻隔性的容器,该容器的容器壁含有至少一层PVDC。本发明人还发现了制备该容器的合适配方和/或工艺。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的容器具有良好的阻隔性(阻湿和/或阻气)。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容器,其容器壁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壁含有至少一层PVDC层。
本发明中,所述多层是指大于或等于2层,例如2、3、4、5、6、7、8、9、或10层等。
所述容器可以是密闭的,也可以带有合适的开口。开口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所述容器可以带有或不带有盖子,所述盖子可以是与容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容器盖子通常选用较为廉价的材料制成,同时其厚度一般远远大于容器壁的厚度。
本发明的容器可以作为盛放或存储物品的器皿(容器),也可以是包装容器。其盛放或存储或包装的物品可以是需要阻湿或阻渗或阻气的物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物品是液体物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品是油,例如食用油,包括但不限于: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籽油、菜子油、芝麻油、橄榄油、芥花油、葵花籽油、食用调和油等等。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为刚性容器。
本领域中,软包装(flexiblepackage)又称柔性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的包装,该容器一般用纸、纤维制品、塑料薄膜、或复合包装材料等制成。而硬质包装(rigidpackage)又称刚性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基本不发生变化的包装,该容器一般用金属、木质、玻璃、陶瓷、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例如参考:GB/T4122.1-2008);硬质容器(或刚性容器)也可作类似理解。
本发明的容器的几何形状可以随意设计;可选地,所述容器还可以带有便于手提的把手。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为瓶形容器。所述瓶形容器也可以带有便于手提的把手。
本发明的容器的容积可以任意大小,例如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PVDC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μm。
为了达良好的阻隔性,PVDC层厚度大于或等于5μm。例如,大于或等于6、7、8、9、10、11、12、15、20、25、30、35、40、45、或50μm。当PVDC层厚度小于5μm时,难以满足高阻隔性的要求。
本发明的容器可以是单层PVDC,也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PVDC与一层或多层相同或不同的通用性塑料层,形成多层复合结构。PVDC层可位于容器的任何一层。各层之间可含或不含粘合层。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容器壁还包含粘合剂层和通用性塑料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容器的容器壁包含两层,PVDC层和通用性塑料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容器的容器壁包含两层,外层为PVDC层,内层为通用性塑料层;可选地,所述容器壁包含3层,即在PVDC层(外层)和通用性塑料层(内层)之间还有粘结剂层。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包含(亦所用原料及含量):
PVDC5%-100%(w/w),粘合剂0%-5%(w/w),通用性塑料(PE、PP、PETG或其它)0%-95%(w/w);具体地,PVDC8%-20%(w/w),粘合剂2%-5%,通用性塑料75%-90%(w/w)。具体地,PVDC含量为8%、9%、10%、11%、12%、13%、1%、15%、16%、17%、18%、19%、或20%(w/w)。
本领域人员知悉,通用性塑料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例如选自PE(聚乙烯)、PP(聚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LLDPE粘合树脂、EVA改性粘合树脂、以及PP粘合树脂等等。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容器壁的厚度为50μm-2000μm;具体为200μm-500μm。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通过单层挤出吹塑法、多层共挤吹塑法、单层注射吹塑法、多层共注射吹塑法(例如2层共注射吹塑法)、或多层共注射拉伸吹塑法(例如3层共注射拉伸吹塑法)制备。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当采用单层挤出吹塑法或多层共挤吹塑法时,PVDC挤出机料筒温度如下:
Ⅰ区80℃-120℃,Ⅱ区90℃-130℃,Ⅲ区90℃-140℃,Ⅳ区120℃-160℃,Ⅴ区120℃-160℃;或者
Ⅰ区80℃-90℃,Ⅱ区90℃-100℃,Ⅲ区110℃-120℃,Ⅳ区130℃-140℃,Ⅴ区150℃-160℃。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机头温度为120℃-175℃,得到管状胚料;具体地,机头温度为150℃-175℃;更具体地,为155℃-165℃。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将管状胚料放入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模具温度30℃-40℃,压缩空气压力0.3MPa-0.8MPa。
根据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当采用单层注射吹塑法或多层(例如二层)共注射吹塑法时,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30℃-160℃,具体的140-160℃;喷嘴温度140℃-175℃,具体为155℃-165℃。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容器的容器胚。将本发明的容器胚加热至60℃-100℃后,放入中空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可选地,容器(容器壁)厚度为50μm-2000μm,具体为200μm-500μ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容器的制备方法。
其中,多层或单层中空共挤吹塑容器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将原料分别装入多层中空共挤吹塑机料斗中,控制不同原料(或单原料)的锥形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和机头温度,其中:
PVDC挤出机料筒温度:
Ⅰ区80℃-120℃,Ⅱ区90℃-130℃,Ⅲ区90℃-140℃,Ⅳ区120℃-160℃,Ⅴ区120℃-160℃;或者
Ⅰ区80℃-90℃,Ⅱ区90℃-100℃,Ⅲ区110℃-120℃,Ⅳ区130℃-140℃,Ⅴ区150℃-160℃。
机头温度为120℃-175℃;具体地,机头温度为150℃-175℃;更具体地,为155℃-165℃。
本发明人发现,PVDC层的机头加工温度应控制在120℃-175℃。温度低于120℃,PVDC材料未完全熔融,容易造成堵塞机头、熔融不完全等现象,吹塑时容易发生破裂;高于175℃,PVDC材料易分解、变色。具体地,机头加工温度为150℃-175℃;更具体地,为155℃-165℃(例如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或165℃。)。
一般而言,料斗下面的料筒入料口开始数是Ⅰ区,往出料口一路往下数是Ⅱ区,如此类推。塑料从料筒出来使塑料成某种形状的模具又叫机头。六区一般分区是:Ⅰ区入料,Ⅱ区、Ⅲ区推进,Ⅳ区、Ⅴ区塑化,Ⅵ区(机头)出料成型。
其它复合层材料挤出料筒温度可根据材料特性或根据本领域知识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可以参考《塑料注塑吹塑使用手册》(陈兴华、李旭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但机头温度应控制120℃-175℃,挤出管状胚料(容器胚)。具体地,机头温度为150℃-175℃;更具体地,为155℃-165℃。
5个层的原料分别加入到不同的料斗中,之间的传送(螺杆传送)、加热都是独立的。
将管状胚料(容器胚)放入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模具温度30℃-40℃(例如30℃、31℃、32℃、33℃、34℃、35℃、36℃、37℃、38℃、39℃、或40℃。),压缩空气压力0.3MPa-0.8MPa(例如0.3、0.4、0.5、0.6、0.7、或0.8MPa)。具体地,容器厚度为50μm-2000μm,更具体为200μm-500μm。
本发明还涉及2层中空注射吹塑容器的制备方法。本方法是为了避免部分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如PET)在高温熔融时状态下与PVDC复合直接接触,造成PVDC材料分解、变色。该方法与常规注射吹塑成型相似,常规的注射吹塑法在注塑容器胚(例如瓶胚)时采用单模具、一次成型,容器胚为单层结构。本方法容器胚模具采用双模具、二次成型。具体方法如下:
制作一套相应模具,该模具的特点是一个后模(指顶出的一侧),两个前模(指喷嘴的一侧),分别编号为:前模1、前模2。前模1与前模2均能与后膜完整匹配、独立注塑。两个前模形状相似,前模2的型腔体积大于前模1(两模具的型腔体积大小差异将决定注塑容器胚中不同材料的比例)。
将PVDC原料和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分别倒入相应的注塑机料斗中。控制不同原料的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其中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30℃-160℃,具体的140-160℃。喷嘴温度140℃-175℃,具体为155℃-165℃。
将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通用性塑料)注入前模1与后模组合成的模具中注塑成型,材料温度冷却至温度低于140℃后,取下前模1,保留容器胚于后模上,将带有容器胚的后模插入前模2中,再次注塑PVDC层复合,注射压力60-80MPa,脱模后既形成内层为高熔融温度材料和外层PVDC层复合容器胚。
将容器胚加热至60℃-100℃后,放入中空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50μm-2000μm,具体为200μm-500μm。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模具温度30℃-40℃,压缩空气压力0.3MPa-0.8MPa。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层中空注塑吹塑容器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将PVDC原料和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分别倒入注塑机料斗中。控制料筒温度为130℃-160℃,具体为140-160℃。喷嘴温度140℃-175℃,具体为155℃-165℃。将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注入模具中成型,注射压力60-80MPa,脱模后制的PVDC容器胚(例如瓶胚)。将容器胚加热至80℃-100℃后,放入中空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50μm-2000μm,具体为200μm-500μm。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控制模具温度30℃-40℃,压缩空气压力0.3MPa-0.8MPa。
本发明还涉及多层共注射拉伸吹塑瓶的制备方法(多层共注射拉伸吹塑法)。以3层共注射拉伸吹塑瓶为例,将两台注塑机(注塑机1、注塑机2)喷嘴前相连,使其可共同为同一个模具中注塑,将通用性塑料与粘结剂以1:0.02至1:0.15:(w:w)(例如1:0.05)共混,共混料加入注塑机1料斗中,PVDC料加入注塑机2料斗中。调节两台注塑机注塑温度,其中,注塑机1料筒温度依据通用性材料的塑化温度调节至适当温度(例如185℃);注塑机2料筒温度为130℃-165℃(例如155℃);模具温度为30℃-70℃(具体为40℃-50℃)。用注塑机1通过喷嘴向模具中注射瓶胚产品质量50%-90%(例如60%)的共混料,注塑机1停止注塑后,使用注塑机2将PVDC材料继续注入模具中,直至完成注塑;得到容器胚。
不拘于理论的限制,由于先注入的通用性塑料靠模具两侧更容易冷却成型,PVDC将沿着通用性塑料中层流动,直至充满模具空腔。脱模后既形成中层为PVDC材料和内外层为通用性塑料层的三层复合容器胚。
将容器胚加热至合适的温度(例如145℃-155℃)后,放入中空拉伸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具体为1.5-4MPa,例如2MPa、2.5MPa、3MPa、3.5MPa、或4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100μm-2000μm;具体地,为300μm-400μm。
本发明还涉及上面任一方法制备得到的容器或容器胚。该容器胚可以通过上面的吹塑方法制得本发明的容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容器具有良好的阻隔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5层共挤复合瓶的结构示意图。1-层1(PE、PP等材料),2-层2(粘合剂),3-层3(PVDC),4-层4(粘合剂),5-层5(PE、PP等材料)。
图2:2层共注复合瓶模具示意图。图2A,后模;图2B,前模1;图2C,前模2。
图3:一种2层共注复合瓶结构示意图。1-层1(PET等材料,相对于瓶子的内层),2-层2(PVDC,相当于瓶子的外层)。
图4:水蒸气透过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多层挤出吹塑法制备瓶子的示例
1.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设备:多层共挤中空成型机(型号:MP55D,厂家:上海乐味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PVDC(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L-18)、PE(台州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LLDPE粘合树脂。
2.实验方法
本实例加工了一种如图1所示复合层瓶。共5层结构,最外层和最内层为PE材料,中层为PVDC层(即表1中的第3层),PVDC与PE层间采用LLDPE粘合树脂粘合。
将原料分别装入多层中空共挤吹塑机料斗中,控制不同原料的(或单原料)挤出机料筒温度和机头温度(见表2),并调节挤出速度,使各层重量分配比例为层1:层2:层3:层4:层5=40:2.5:15:2.5:40。制得管状胚料。
将管状胚料放入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模具温度40℃,压缩空气压力0.7MPa,中空垂直成塑料瓶。瓶为圆柱形500mL普通瓶,瓶壁厚度为250μm-300μm。
表1:不同层挤出温度
Ⅰ区 Ⅱ区 Ⅲ区 Ⅳ区 Ⅴ区 机头温度
1 130℃ 140℃ 150℃ 155℃ 155℃ 160℃
2 130℃ 140℃ 150℃ 155℃ 155℃ 160℃
3 80℃ 90℃ 115℃ 135℃ 150℃ 160℃
4 130℃ 140℃ 150℃ 155℃ 155℃ 160℃
5 130℃ 140℃ 150℃ 155℃ 155℃ 160℃
实施例2:2层中空注射吹塑瓶的制备示例
1.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设备:注塑机(型号:MA,厂家:宁波海天注塑机)。
材料:PVDC(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L-18)、PET(香港华润化工,型号:WB-8863)。
2.实验方法
制作一套相应模具,该模具的特点是一个后模(图2A),两个前模,前模1(图2B)与前模2(图2C)均能与后膜完整匹配、独立注塑。两个前模形状相似,前模2的型腔体积适当大于前模1。
将PVDC原料(约2重量份)和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PET(约8重量份)分别倒入相应的注塑机料斗中。控制不同原料的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其中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50℃,喷嘴温度160℃。将熔融温度PET注入前模1与后模组合成的模具中注塑成型,材料温度冷却至温度低于140℃后,取下前模1,保留容器胚于后模上,将带有容器胚的后模插入前模2中,再次注塑PVDC层复合,注射压力70MPa,脱模后既形成内层为高熔融温度材料和外层PVDC层复合容器胚,如图3所示。
将容器胚加热至60℃-80℃后,放入中空拉伸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3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300μm-400μm。
实施例3:3层共注射拉伸吹塑瓶的制备示例
1.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设备:注塑机(型号:MA,厂家:宁波海天注塑机),双列式拉伸吹塑成型机(型号:JD-88-A,厂家:浙江黄岩成城关天南五金模具厂)
材料:PVDC(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L-18)、PP(上海石化,型号:T300),EVA粘合树脂(日本三井,型号:210)。
2.实验方法
将两台注塑机(注塑机1、注塑机2)喷嘴前相连,使其可共同为同一个模具中注塑,将PP与EVA粘合树脂以1:0.05(w:w)共混,共混料加入注塑机1料斗中,PVDC料加入注塑机2料斗中,调节两台注塑机注塑温度,其中注塑机1料筒温度185℃;注塑机2料筒温度155℃;模具温度40℃-50℃。用注塑机1通过喷嘴向模具中注射瓶胚产品质量的60%,注塑机1停止注塑,采用注塑机2将PVDC材料继续注入模具中,直至完成注塑。由于先注入的PP材料靠模具两侧更容易冷却成型,PVDC将沿着PP中层流动,直至充满模具空腔。脱模后既形成中层为PVDC材料和内外层为PP层的三层复合容器胚。
将容器胚加热至145℃-155℃后,放入中空拉伸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2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300μm-400μm。
实施例4:对照瓶子示例1
如实施1方法,但PVDC层采用同厚度的PE材料代替。
实施例5:对照瓶子示例2
如实施1方法,但PVDC层采用同厚度的阻隔性材料EVOH代替。
实施例6:水蒸气透过测试实验
1.实验样品:实施例1-5制备。
2.检测条件:
分别将500mL经相同脱水处理的花生油装入实施例1-5制备的瓶中,采用铝箔密封瓶口。放入湿度为90%RH,温度为37℃的高温、高湿环境中。每24h测量花生油水分变化情况。
3.检测方法和标准
水分检测依据“GB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四法卡尔费休法”进行。
4.检测结果及谱图
如图4和表2。
表2:水蒸气透过测试结果
天数 0 1 2 3 4 5 6 7
实施例1 95 97 99 103 108 116 121 125
实施例2 115 120 123 130 139 149 160 170
实施例3 115 119 122 127 139 143 155 160
实施例4 186 336 473 590 696 780 865 935
实施例5 128 178 210 272 334 412 475 502
单位:mg/kg。
依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实施例1、2、3制备的瓶子水蒸气阻隔性显著优于其它瓶子(数值越高,说明透过的水分越多)。
实施例7:性能检测实验
1.检测样品:实施例1-5制备。
2.检测的环境条件:
检测环境依据GB/T1037-1988和GB/T19789-2005对温度、湿度的相关要求设定。
3.检测方法和标准
依据实施例1-5制备的瓶子,延瓶壁裁切成片状,测定该片材的水蒸气透过量和氧气透过量。
水蒸气透过量依据GB/T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能试验方法杯式法进行。
氧气透过量依据GB/T19789-2005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进行。
4.实验结果
如表3所示。
表3:水蒸气透过量和氧气透过量检测数据
实施例 水蒸气透过量 氧气透过量
1 0.9 7
2 1.0 9
3 0.8 7
4 10 3
5 22 40
水蒸气透过量单位:g/m2·24h.38℃.100%RH;
氧气透过量单位:cm3/m2.23℃.atm.50%RH。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容器的水蒸气阻隔性大幅提升,其氧气阻隔也较普通容器有显著性提升。
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得到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根据已经公开的所有教导,可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这些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全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物给出。

Claims (20)

1.一种容器,其容器壁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壁含有至少一层PVDC层,所述容器壁还包含粘合剂层和通用性塑料层;其中,PVDC8%-20%(w/w),粘合剂2%-5%(w/w),通用性塑料75%-90%(w/w);所述容器为刚性容器,所述PVDC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μm,容器壁的厚度为200μm-5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为瓶形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通过单层挤出吹塑法、多层共挤吹塑法、单层注射吹塑法、多层共注射吹塑法或多层共注射拉伸吹塑法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当采用单层挤出吹塑法或多层共挤吹塑法时,PVDC挤出机料筒温度如下:
Ⅰ区80℃-120℃,Ⅱ区90℃-130℃,Ⅲ区90℃-140℃,Ⅳ区120℃-160℃,Ⅴ区120℃-160℃;或者
Ⅰ区80℃-90℃,Ⅱ区90℃-100℃,Ⅲ区110℃-120℃,Ⅳ区130℃-140℃,Ⅴ区150℃-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机头温度为120℃-175℃,得到管状胚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机头温度为150℃-175℃,得到管状胚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机头温度为155℃-165℃,得到管状胚料。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将管状胚料放入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当采用单层注射吹塑法或多层共注射吹塑法时,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30℃-160℃;喷嘴温度140℃-1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中,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40-16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中,喷嘴温度为155℃-165℃。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当采用多层共注射拉伸吹塑法时,步骤如下:
1)将两台注塑机即注塑机1和注塑机2的喷嘴前相连,使其可共同为同一个模具中注塑,将通用性塑料与粘结剂以(75%-90%):(2%-5%)(w:w)共混,共混料加入注塑机1料斗中,PVDC料加入注塑机2料斗中;
2)调节两台注塑机注塑温度,其中,注塑机1料筒温度依据通用性材料的塑化温度调节至适当温度;注塑机2料筒温度130℃-165℃;模具温度为30℃-70℃;
3)用注塑机1通过喷嘴向模具中注射瓶胚质量的50%-90%的共混料,注塑机1停止注塑后,使用注塑机2将PVDC材料继续注入模具中,直至完成注塑;得到容器胚;
4)将容器胚加热至合适温度后,放入中空拉伸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其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4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200μm-500μm。
13.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其为如下的方法1、方法2、或方法3:
方法1:
单层挤出吹塑法或多层共挤吹塑法,
其中,PVDC挤出机料筒温度:
Ⅰ区80℃-120℃,Ⅱ区90℃-130℃,Ⅲ区90℃-140℃,Ⅳ区120℃-160℃,Ⅴ区120℃-160℃;或者
Ⅰ区80℃-90℃,Ⅱ区90℃-100℃,Ⅲ区110℃-120℃,Ⅳ区130℃-140℃,Ⅴ区150℃-160℃;
方法2:
单层注射吹塑法或多层共注射吹塑法,其中,
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30℃-160℃;喷嘴温度140℃-175℃;
方法3
多层共注射拉伸吹塑法,其中
1)将两台注塑机即注塑机1和注塑机2的喷嘴前相连,使其可共同为同一个模具中注塑,将通用性塑料与粘结剂以1:(75%-90%):(2%-5%)(w:w)共混,共混料加入注塑机1料斗中,PVDC料加入注塑机2料斗中;
2)调节两台注塑机注塑温度,其中,注塑机1料筒温度依据通用性材料的塑化温度调节至适当温度;注塑机2料筒温度130℃-165℃;模具温度为30℃-70℃;
3)用注塑机1通过喷嘴向模具中注射瓶胚产品质量的50%-90%的共混料,注塑机1停止注塑后,使用注塑机2将PVDC材料继续注入模具中,直至完成注塑;得到容器胚;
4)将容器胚加热至合适温度后,放入中空拉伸吹塑模具中,中空吹塑成型,其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4MPa中空吹制成容器,厚度为200μm-5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2中,PVDC原料的料筒温度为140-16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2中,喷嘴温度155℃-165℃。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1中,机头温度为120℃-175℃,得到管状胚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1中,机头温度为150℃-175℃,得到管状胚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1中,机头温度为155℃-165℃,得到管状胚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1中,将管状胚料放入挤出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中,控制模具温度30℃-60℃,压缩空气压力0.3MPa-4.0MPa,中空吹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2中的多层共注射吹塑法,将熔融温度较高的通用性塑料注塑成型,冷却至温度低于140℃后,再注塑PVDC层,注射压力60-80MPa。
CN201210139397.3A 2012-05-08 2012-05-08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6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9397.3A CN103386775B (zh) 2012-05-08 2012-05-08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9397.3A CN103386775B (zh) 2012-05-08 2012-05-08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6775A CN103386775A (zh) 2013-11-13
CN103386775B true CN103386775B (zh) 2016-06-15

Family

ID=4953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939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6775B (zh) 2012-05-08 2012-05-08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677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949A (zh) * 1996-04-30 1999-05-19 汉斯·屈恩 塑料管体及其制造方法
EP1048574A1 (en) * 1997-05-30 2000-11-02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imited Sealed container
US6632493B1 (en) * 1997-03-31 2003-10-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ulti-layered plastic container providing good product drainage
CN201343192Y (zh) * 2008-12-26 2009-11-11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防水油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949A (zh) * 1996-04-30 1999-05-19 汉斯·屈恩 塑料管体及其制造方法
US6632493B1 (en) * 1997-03-31 2003-10-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ulti-layered plastic container providing good product drainage
EP1048574A1 (en) * 1997-05-30 2000-11-02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imited Sealed container
CN201343192Y (zh) * 2008-12-26 2009-11-11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防水油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6775A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79850A (en) Multi-layer blow molded contain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U2008251593B2 (en) 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mpositions
CN106739356B (zh) 一种多层共挤收缩膜及生产工艺
CN210526002U (zh) 一种耐高温高阻隔聚烯烃复合膜
US20220282037A1 (en) High-barrier biodegradable Doypack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A2676595A1 (en) Containers intended for moisture-sensitive products
JP2002530224A (ja) 包装用の多層構造と同構造から製造された包装容器、ならびに多層構造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4608451B (zh) 一种多层改良热收缩保鲜膜/袋
WO2010034456A1 (en) Polyolefin construction
CN108081720A (zh) 一种具有高阻隔高抗穿刺性的多层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646A (zh) 多层共挤医用吸塑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9269B (zh) 透明耐蒸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2791A (zh) 一种多层共挤抗凝血高阻隔热收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2956A (zh) 一种轻量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3149B (zh) 一种能用于家居用品真空包装的抗菌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5565A (zh) 一种三层共挤复合高阻隔性吹塑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818083A (zh) 纯pe三层塑料薄膜、由其制备的棱角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KR20200077666A (ko) 식품 포장용 필름
CN102390148A (zh) 高阻隔性多层共挤生物基吹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5011B (zh) 一种五层共挤吹塑pe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02825877A (zh) 多层塑料复合阻隔片材及其生产工艺
US20110226723A1 (en) Hollow body with improved barrier action
CN103386775B (zh) 一种高阻隔性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693153B (zh) 具有纳米层织构的多层聚合物复合包装容器及其加工方法
CN101417519B (zh) 一种五层共挤高性能复合浅盘片材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ong Mingjie

Inventor after: Zhang Pan

Inventor after: Gao Hongliang

Inventor after: Chen Jun

Inventor before: Gong Mingji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25

Address after: 265200, No. 199 East Longmen Road, Yantai, Shandong, Laiyang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LONGDA GRAIN AND OIL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wangzhuang Subdistrict Office of Laiy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5231 city of Yantai after the temple

Applicant before: Longda Foodstuff Group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