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3085A -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3085A
CN103383085A CN2012101434719A CN201210143471A CN103383085A CN 103383085 A CN103383085 A CN 103383085A CN 2012101434719 A CN2012101434719 A CN 2012101434719A CN 201210143471 A CN201210143471 A CN 201210143471A CN 103383085 A CN103383085 A CN 103383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plate
backboard
backlight module
light
lg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34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34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3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3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3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背板、一光条、一导光板以及一反射片。背板具有一底部、一顶部、以及连接所述底部与顶部的一侧部,且所述顶部与侧部夹一角度。所述光条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侧部旁。所述导光板具有邻近所述光条的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相对所述出光面的一底面,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出光面及底面,且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部上。所述反射片具有设置在所述顶部上的一第一端、邻近所述光条的一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一转折部。一种显示装置亦被提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至少具有防漏光、组装方便及低制造成本的其一优点。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与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一般液晶显示装置主要由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组成。而背光模块又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与侧光式背光模块。以侧光式背光模块为例,在导光板邻近入光面的出光面容易漏光,因此常利用反射片来反射漏出的光线,增加画面的品质。
如图1A、1B所示,在现有的一种背光模块110设计中,反射片160利用胶体粘贴在背板130的灯罩125内,由于背板130的灯罩125间距小,反射片160不容易粘贴在灯罩125内,而且已经粘贴在灯罩125内的反射片160也不容易拆除,容易造成反射片160的损坏,进而提高制造成本。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TW201118461揭露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发光单元、背板以及反射片。反射片包围部分发光单元,并具有第一转折结构,第一转折结构依附在背板侧面,且第一转折结构具有第一断开部,第一断开部设置在反射片被背板包围的边缘及对应电路膜的绕设处,藉由第一转折结构可避免背光模块漏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至少具有防漏光、组装方便及低制造成本之一优点的背光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至少具有防漏光、组装方便及低制造成本之一优点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光条、导光板以及反射片。背板具有底部、顶部、以及连接底部与顶部的侧部,且顶部与侧部夹一角度。光条设置在背板的侧部旁。导光板具有邻近光条的入光面、出光面、以及相对出光面的底面,入光面连接出光面及底面,且导光板设置在背板的底部上。反射片具有设置在顶部上的第一端、邻近光条的第二端、以及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转折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片的第二端设置在背板的顶部与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板的顶部还包含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其中,反射片的第一端设置在顶部的第一表面上,反射片的第二端设置在顶部的第二表面上,反射片的转折部设置在顶部的第三表面上,且胶体设置在反射片的第一端与顶部的第一表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板的顶部、侧部及底部具有ㄈ形截面。反射片的第一端、转折部及第二端具有ㄈ形截面。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上述的背光模块与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块上。显示装置还包含框体,其设置在背光模块上,以承载显示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体露出反射片的第一端,且反射片的第一端用以承载显示面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框体为ㄇ形框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由于所述反射片具有所述转折部,使所述反射片的第二端折入所述背板的顶部与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可填补所述背板的顶部与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的空隙,以防止光线从所述空隙漏出,达到防止漏光的效果。此外,所述反射片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背板的顶部的第一表面上,且胶体设置在所述反射片的第一端与背板的顶部的第一表面之间,作业人员容易将所述反射片粘贴在所述背板的顶部上,而且也容易将反射片撕除,不残留胶体,提高组装的便利性,而且不会造成所述反射片的损坏,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例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4A、4B、4C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反射片组装步骤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框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200        显示装置
110、210   背光模块
220        显示面板
125        灯罩
130、230   背板
231        背板的底部
232        背板的顶部
233        背板的侧部
S1         第一表面
S2         第二表面
S3         第三表面
240        光条
250        导光板
251        入光面
252        出光面
253        底面
160、260    反射片
261         反射片的第一端
262         反射片的第二端
263         反射片的转折部
270         胶体
280         框体
C、C’      ㄈ型空间
P           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如图2、3A、3B所示,一种显示装置200包含背光模块210与显示面板220。显示面板220设置在背光模块210上。背光模块210包含背板230、光条240、导光板250以及反射片260。背板230具有底部231、顶部232、以及连接底部231与顶部232的侧部233,且顶部232与侧部233夹一角度,其中,底部231相对于顶部232,且底部231与侧部233夹一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30的顶部232、侧部233及底部231具有ㄈ形截面。光条240设置在背板230的侧部233旁,且光条240容置在背板230的顶部232、侧部233及底部231所形成的ㄈ形空间C内。导光板250具有邻近光条240的入光面251、出光面252、以及相对出光面252的底面253,入光面251连接出光面252及底面253,且导光板250设置在背板230的底部231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50邻近光条240的一部分也容置在背板230的顶部232、侧部233及底部231所形成的ㄈ形空间C内。反射片260具有设置在背板230的顶部232上的第一端261、邻近光条240的第二端262、以及连接第一端261与第二端262的转折部263。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转折部263及第二端262具有ㄈ形截面。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设置在背板230的顶部232与导光板250的出光面252之间。换句话说,背板230的顶部232容置在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转折部263及第二端262所形成的ㄈ形空间C’内。由于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设置在背板230的顶部232与导光板250的出光面252之间,可填补背板230的顶部232与导光板250的出光面252之间的空隙,以防止光线从空隙漏出,达到防止漏光的效果。
如图3B所示,背板230的顶部232还包含第一表面S1、相对于第一表面S1的第二表面S2以及连接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的第三表面S3,其中,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设置在顶部232的第一表面S 1上,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设置在顶部232的第二表面S2上,反射片260的转折部263设置在顶部232的第三表面S3上。在本实施例中,一胶体(未绘示)设置在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与顶部232的第一表面S1之间,利用胶体将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粘贴在背板230的顶部232的第一表面S1上。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与背板230的顶部232的第二表面S2之间没有设置胶体,反射片260的转折部263与背板230的顶部232的第三表面S3之间没有设置胶体,因此具有容易撕除且不残留胶体的优点。
图4A、4B、4C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反射片步骤的示意图。如图4A、4B所示,将反射片260具有胶体270的第一端261粘贴在背板230的顶部232的第一表面S1上,将反射片260的转折部263、第二端262沿着背板230的顶部232的第三表面S3、第二表面S2折向背板230的ㄈ型空间C中,接着如图4C所示,插入导光板250,将导光板250伸入背板230的ㄈ型空间C中,导光板250挤压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使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紧贴背板230的顶部232的第二表面S2,即完成反射片260的组装。若要拆除反射片260时,只要将导光板250抽出,接着拉住反射片260的第二端262即可将反射片260撕除。由于反射片260容易从背板230的顶部232上方粘贴,且反射片260折入背板230的ㄈ型空间C的转折部263与第二端262没有设置胶体,具有容易撕除且不残留胶体的优点,因此可提高组装的便利性,而且不会造成反射片260的损坏,并降低制造成本。
显示装置200还包含框体280,如图5所示,框体280可设置在背光模块210上,以承载显示面板220。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80例如为ㄇ形框体28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适当的框体。在本实施例中,ㄇ形框体280的一缺口P可露出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且反射片260的第一端261可用以承载显示面板。由于反射片260可以作为一般显示面板承载胶带的用途,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片260可省去一道胶带的贴附,进一步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由于反射片具有转折部,使反射片的第二端折入背板的顶部与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可填补背板的顶部与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的空隙,以防止光线从空隙漏出,达到防止漏光的效果。此外,反射片的第一端设置在背板的顶部的第一表面上,且胶体设置在反射片的第一端与背板的顶部的第一表面之间,作业人员容易将反射片粘贴在背板的顶部上,而且也容易将反射片撕除且不残留胶体,提高组装的便利性,而且不会造成反射片的损坏,并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和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背板,具有一底部、一顶部、以及连接该底部与该顶部的一侧部,且该顶部与该侧部夹一角度;
一光条,设置在该背板的该侧部旁;
一导光板,具有邻近该光条的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相对该出光面的一底面,该入光面连接该出光面及该底面,且该导光板设置在该背板的该底部上;以及
一反射片,具有设置在该顶部上的一第一端、邻近该光条的一第二端、以及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一转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片的第二端设置在该背板的顶部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顶部还包含: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三表面,连接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该反射片的第一端设置在该顶部的第一表面上,该反射片的第二端设置在该顶部的第二表面上,该反射片的转折部设置在该顶部的第三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胶体,设置在该反射片的第一端与该顶部的第一表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背板的顶部、侧部及底部具有一ㄈ形截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片的第一端、转折部及第二端具有一ㄈ形截面。
7.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一背光模块,包含:
一背板,具有一底部、一顶部、以及连接该底部与顶部的一侧部, 且该顶部与侧部夹一角度;
一光条,设置在该背板的侧部旁;
一导光板,具有邻近该光条的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以及相对该出光面的一底面,该入光面连接该出光面及该底面,且该导光板设置在该背板的底部上;以及
一反射片,具有设置在该顶部上的一第一端、邻近该光条的一第二端、以及连接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一转折部;以及
一显示面板,设置在该背光模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片的第二端设置于该背板的顶部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顶部还包含: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三表面,连接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该反射片的第一端设置在该顶部的第一表面上,该反射片的第二端设置在该顶部的第二表面上,该反射片的转折部设置在该顶部的第三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胶体,设置在该反射片的第一端与该顶部的第一表面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含一框体,设置在该背光模块上,以承载该显示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框体露出该反射片的第一端,且该反射片的第一端用以承载该显示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框体为一ㄇ形框体。 
CN2012101434719A 2012-05-04 2012-05-04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3383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34719A CN103383085A (zh) 2012-05-04 2012-05-04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34719A CN103383085A (zh) 2012-05-04 2012-05-04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3085A true CN103383085A (zh) 2013-11-06

Family

ID=4949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34719A Pending CN103383085A (zh) 2012-05-04 2012-05-04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30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325A (zh) * 2014-03-28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00A (zh) * 2005-12-23 2007-06-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1655636A (zh) * 2008-08-21 2010-02-2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2352979A (zh) * 2010-12-30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00A (zh) * 2005-12-23 2007-06-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1655636A (zh) * 2008-08-21 2010-02-2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2352979A (zh) * 2010-12-30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325A (zh) * 2014-03-28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941325B (zh) * 2014-03-28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5601B (zh)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2453599U (zh) 一种具有膜片定位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CN10235298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102042536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678647A (zh) 一种黑色胶框的lcd显示装置
CN105629580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6444154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31502A (zh) 背光模块
CN205318064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203445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383085A (zh)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CN204345413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297823A (zh) 棱镜膜、棱镜膜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776407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终端
CN201902925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
CN202769467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452309U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59104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622776U (zh) 无缝拼接显示单元
CN202176990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204477814U (zh) 背光模组
CN206470502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器
CN103398328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36738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