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325B -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41325B CN103941325B CN201410121322.1A CN201410121322A CN103941325B CN 103941325 B CN103941325 B CN 103941325B CN 201410121322 A CN201410121322 A CN 201410121322A CN 103941325 B CN103941325 B CN 1039413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guide plate
- increasing
- film
- plat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的增反膜,所述增反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从而使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因此,背光模组提供的光线的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板、反射片、光源、导光板以及其他光学薄膜等结构,其中,反射片设置在背板上,导光板位于反射片和其他光学薄膜之间,光源位于导光板一侧,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散射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将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发明人发现,从导光板靠近光源一侧射出的蓝紫光的光强较大,从而使得导光板靠近光源一侧的色温较高,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的增反膜,所述增反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
所述增反膜为多层结构,由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的第一折射材料和第二折射材料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折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每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厚度为λ/4n,其中λ为所述蓝紫光的波长,n为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所述导光板本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为MgF2,所述第二折射材料为TiO2。
所述蓝紫光包括波长为400nm、405nm和410nm的光线,所述增反膜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的厚度为72.5nm的MgF2、厚度为40.8nm的TiO2、厚度为73.4nm的MgF2、厚度为41.3nm的TiO2、厚度为74.3nm的MgF2、厚度为41.8nm的TiO2。
所述导光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的宽度小于未设置所述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的宽度,所述增反膜的宽度优选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导光板两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包括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光源的第一增反膜部分和第二增反膜部分,所述第一增反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增反膜部分的宽度均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靠近光源一侧的增反膜,增反膜用于反射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一方面,降低了从增反膜处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降低了增反膜所在的导光板部分的色温;另一方面,增反膜反射出的蓝紫光进入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提高了从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出光面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提高了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色温,从而提高了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形成增反膜,所述增反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
所述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形成增反膜,包括:
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所述光源一侧,交替形成第一折射材料和第二折射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折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每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厚度为λ/4n,其中λ为所述蓝紫光的波长,n为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所述导光板本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为MgF2,所述第二折射材料为TiO2。
所述蓝紫光包括波长为400nm、405nm和410nm的光线时,所述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所述光源一侧,交替形成第一折射材料和第二折射材料,包括:
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所述光源一侧,形成一层厚度为72.5nm的MgF2;
在形成的厚度为72.5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0.8nm的TiO2;
在形成的厚度为40.8nm的TiO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73.4nm的MgF2;
在形成的厚度为73.4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1.3nm的TiO2;
在形成的厚度为41.3nm的TiO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74.3nm的MgF2;
在形成的厚度为74.3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1.8nm的TiO2。
所述导光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的宽度小于未设置所述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的宽度,所述增反膜的宽度优选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导光板两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包括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光源的同时形成的第一增反膜部分和第二增反膜部分,所述第一增反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增反膜部分的宽度均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形成增反膜,增反膜用于反射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一方面,降低了从增反膜处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降低了增反膜所在的导光板部分的色温;另一方面,增反膜反射出的蓝紫光进入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提高了从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出光面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提高了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色温,从而提高了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源及第一种导光板的出光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源及第一种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源及第二种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增反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源及第三种导光板的出光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源及第三种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光板上测试点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光板本体;2—光源;3—增反膜;
31—第一增反膜部分;32—第二增反膜部分;4—网点;
5—第一折射材料;6—第二折射材料;7—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如图1和图2所示,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2一侧的增反膜3,增反膜3用于反射光源2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优选地,为了改善导光板对光线的调节效果,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导光板本体1与出光面相对的面上设置网点4,网点4的分布密度可以随着与光源2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通常,蓝紫光包括波长为380~492nm范围内的光线,因此,为了反射不同波长的蓝紫光,如图4所示,增反膜3为多层结构,由依次设置于导光板本体1一侧的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叠加而成,其中,第一折射材料5的折射率小于导光板本体1和第二折射材料6的折射率。
进一步地,每层第一折射材料5或者第二折射材料6的厚度为λ/4n,其中,λ为蓝紫光的波长,n为第一折射材料5或者第二折射材料6的折射率。
优选地,当导光板本体1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时,第一折射材料5为MgF2,其折射率n1=1.38,第二折射材料6为TiO2,其折射率n2=2.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凡是能实现反射蓝紫光功能的材料均可用作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地,当蓝紫光包括波长为400nm、405nm和410nm的光线时,如图4所示,增反膜3包括依次设置于导光板本体1一侧的厚度为72.5nm的MgF2、厚度为40.8nm的TiO2、厚度为73.4nm的MgF2、厚度为41.3nm的TiO2、厚度为74.3nm的MgF2、厚度为41.8nm的TiO2。其中,厚度为72.5nm的MgF2和厚度为40.8nm的TiO2用以反射波长为400nm的蓝紫光;厚度为73.4nm的MgF2和厚度为41.3nm的TiO2用以反射波长为405nm的蓝紫光;厚度为74.3nm的MgF2和厚度为41.8nm的TiO2用以反射波长为410nm的蓝紫光。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使增反膜3包括更多层不同厚度的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从而反射更多种具有不同波长的蓝紫光。此外,增反膜3还可以包括多层厚度一致的第一折射材料5和多层厚度一致的第二折射材料6,从而提高增反膜3对具有特定波长的蓝紫光的反射效果,当层数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以实现全部反射。
此外,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导光板一侧设置有光源2,也可以如图5和图6所示,在导光板两侧设置有光源2。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导光板一侧设置有光源2时,增反膜3的宽度小于未设置增反膜3的导光板本体1的宽度。
进一步地,对于导光板的色温的测试过程如下:测试如图7所示的九个测试点7的色温,然后分析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为了便于描述,如图7所示定义横向为x方向,纵向为y方向,且显示装置的长和宽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单位坐标,则九个测试点7的坐标分别为(1/9,1/9),(1/9,1/2),(1/9,8/9),(1/2,1/9),(1/2,1/2),(1/2,8/9),(8/9,1/9),(8/9,1/2),(8/9,8/9),当周围的八个测试点7与中间的测试点7的色温差值在一定范围(例如,±1000)内时,导光板合格,当周围的八个测试点7与中间的测试点7的色温差值较大时,例如靠近光源的测试点7的色温过高时,色温过高的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就会出现画面偏蓝的现象,从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因此,为了节约制作增反膜时的成本,同时又能达到改善导光板的色温均一性的效果,优选地,增反膜3的宽度为导光板本体1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类似地,如图5和图6所示,当导光板两侧设置有光源2时,增反膜3包括分别靠近两个光源2的第一增反膜部分31和第二增反膜部分32,第一增反膜部分31和第二增反膜部分32的宽度均为导光板本体1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靠近光源一侧的增反膜,增反膜用于反射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一方面,降低了从增反膜处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降低了增反膜所在的导光板部分的色温;另一方面,增反膜反射出的蓝紫光进入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提高了从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出光面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提高了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色温,从而提高了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板。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光源、反射片、光学薄膜等结构。具体地,反射片固定于背板上,导光板位于反射片和光学薄膜之间,光源位于导光板至少一侧,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导光板散射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进入光学薄膜,然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其中反射片用于将从导光板的非出光面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进一步地,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灯条等,光学薄膜包括扩散膜、棱镜膜等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2一侧形成增反膜3,增反膜3用于反射光源2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
进一步地,增反膜3为包括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的多层结构时,所述在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2一侧形成增反膜3,包括:
在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2一侧,交替形成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
其中,第一折射材料5的折射率小于导光板本体1和第二折射材料6的折射率。
进一步地,第一折射材料5或者第二折射材料6的厚度为λ/4n,其中λ为蓝紫光的波长,n为第一折射材料5或者第二折射材料6的折射率。
优选地,导光板本体1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第一折射材料为MgF2,第二折射材料为TiO2。此时,当蓝紫光包括波长为400nm、405nm和410nm的光线时,在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2一侧,交替形成第一折射材料5和第二折射材料6,包括如图8所示的步骤:
步骤S801、在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2一侧,形成一层厚度为72.5nm的MgF2。
步骤S802、在形成的厚度为72.5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0.8nm的TiO2。
步骤S803、在形成的厚度为40.8nm的TiO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73.4nm的MgF2。
步骤S804、在形成的厚度为73.4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1.3nm的TiO2。
步骤S805、在形成的厚度为41.3nm的TiO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74.3nm的MgF2。
步骤S806、在形成的厚度为74.3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1.8nm的TiO2。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导光板一侧设置有光源2时,形成的增反膜3的宽度小于未设置增反膜3的导光板本体1的宽度,增反膜3的宽度优选为导光板本体1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导光板两侧设置有光源2时,形成的增反膜3包括分别靠近两个光源2的同时形成的第一增反膜部分31和第二增反膜部分32,第一增反膜部分31和第二增反膜部分32的宽度均为导光板本体1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此外,导光板的制作还包括导光板本体1的制作以及在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相对的面制作网点4等步骤,上述步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的基础上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得知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该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形成增反膜,增反膜用于反射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一方面,降低了从增反膜处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降低了增反膜所在的导光板部分的色温;另一方面,增反膜反射出的蓝紫光进入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提高了从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出光面出射的蓝紫光的光强,提高了未设置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部分的色温,从而提高了导光板的色温的均一性,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的增反膜,所述增反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
所述增反膜为多层结构,由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的第一折射材料和第二折射材料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折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厚度为λ/4n,其中λ为所述蓝紫光的波长,n为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为MgF2,所述第二折射材料为TiO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紫光包括波长为400nm、405nm和410nm的光线,所述增反膜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的厚度为72.5nm的MgF2、厚度为40.8nm的TiO2、厚度为73.4nm的MgF2、厚度为41.3nm的TiO2、厚度为74.3nm的MgF2、厚度为41.8nm的TiO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的宽度小于未设置所述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的宽度,所述增反膜的宽度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两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包括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光源的第一增反膜部分和第二增反膜部分,所述第一增反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增反膜部分的宽度均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
9.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形成增反膜,所述增反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中的蓝紫光;
所述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光源一侧形成增反膜,包括:
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所述光源一侧,交替形成第一折射材料和第二折射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折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厚度为λ/4n,其中λ为所述蓝紫光的波长,n为所述第一折射材料或者所述第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所述第一折射材料为MgF2,所述第二折射材料为TiO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紫光包括波长为400nm、405nm和410nm的光线时,所述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所述光源一侧,交替形成第一折射材料和第二折射材料,包括:
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上靠近所述光源一侧,形成一层厚度为72.5nm的MgF2;
在形成的厚度为72.5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0.8nm的TiO2;
在形成的厚度为40.8nm的TiO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73.4nm的MgF2;
在形成的厚度为73.4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1.3nm的TiO2;
在形成的厚度为41.3nm的TiO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74.3nm的MgF2;
在形成的厚度为74.3nm的MgF2上,形成一层厚度为41.8nm的TiO2。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的宽度小于未设置所述增反膜的导光板本体的宽度,所述增反膜的宽度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两侧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增反膜包括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光源的同时形成的第一增反膜部分和第二增反膜部分,所述第一增反膜部分和所述第二增反膜部分的宽度均为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21322.1A CN103941325B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21322.1A CN103941325B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1325A CN103941325A (zh) | 2014-07-23 |
CN103941325B true CN103941325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118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21322.1A Active CN103941325B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413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8177A (zh) * | 2015-09-18 | 2015-1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组件、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1598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
CN201796943U (zh) * | 2010-08-25 | 2011-04-13 | 柳翠 | Led芯片结构 |
CN202443145U (zh) * | 2012-03-07 | 2012-09-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侧入式导光板及背光源 |
CN202735531U (zh) * | 2012-08-03 | 2013-02-13 | 晋谱(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多波长高反射镜 |
CN103383085A (zh) * | 2012-05-04 | 2013-11-06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2179A (zh) * | 2003-01-29 | 2006-03-01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 |
CN100498467C (zh) * | 2006-12-29 | 2009-06-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背光模块的反射罩及其制造方法 |
JP5667888B2 (ja) * | 2010-12-13 | 2015-02-12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
CN103032762A (zh) * | 2012-12-04 | 2013-04-10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与显示模块 |
-
2014
- 2014-03-28 CN CN201410121322.1A patent/CN1039413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1598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
CN201796943U (zh) * | 2010-08-25 | 2011-04-13 | 柳翠 | Led芯片结构 |
CN202443145U (zh) * | 2012-03-07 | 2012-09-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侧入式导光板及背光源 |
CN103383085A (zh) * | 2012-05-04 | 2013-11-06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
CN202735531U (zh) * | 2012-08-03 | 2013-02-13 | 晋谱(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多波长高反射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1325A (zh)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787355B1 (ko) | 양면 표시 장치 및 면광원 장치 | |
CN103109213B (zh) | 光扩散元件、带光扩散元件的偏振板、偏光元件、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US10012860B2 (en) | Polarizers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s | |
WO2016107084A1 (zh) | 光学模组和反射型显示装置 | |
US11531227B2 (en) | Anti-peep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module | |
US11380122B2 (en)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 |
WO2013046130A1 (en) | Display backlight system | |
CN109407407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9283746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07074784A1 (ja) | 面状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1576683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6772771B (zh) |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120147476A1 (en) | Collimating optical element, collimating optical assembly, collimating optical array and collimating optical module | |
CN105068177A (zh) | 一种光学组件、显示装置 | |
CN103472515A (zh) | 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7957642A (zh) | 显示装置 | |
TW201317673A (zh) | 透明顯示器 | |
JP2015090959A (ja) |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US10156753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hen et al. | High-efficiency directional backlight design for an automotive display | |
CN108333832A (zh) | 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200848862A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4570453B (zh) | 显示面板单元及显示装置 | |
Chen et al. | Dual-view angle backlight module design | |
CN201218442Y (zh) | 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