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1598A -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1598A
CN101871598A CN200910136069A CN200910136069A CN101871598A CN 101871598 A CN101871598 A CN 101871598A CN 200910136069 A CN200910136069 A CN 200910136069A CN 200910136069 A CN200910136069 A CN 200910136069A CN 101871598 A CN101871598 A CN 101871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mplementary color
emitting diode
color area
lg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6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1598B (zh
Inventor
邱宽和
陈怡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j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DEVELOPMENT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DEVELOPMENT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DEVELOPMENT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60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1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1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5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设置: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彼此垂直;一线性光源,相邻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该入光面,该线性光源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该线性光源,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该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以及至少两个光线补色区域于末端或边侧发光二极管的周围,以达成末端发光二极管混光均匀的功效。其中,光线补色区域为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本发明所揭示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能使光源末端的光束均匀地混光。

Description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现今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且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CRT display)。由于相较之下,液晶显示器具有电能消耗低、热能产生少、重量轻盈、型体细薄以及非辐射性等等的特性。因此,液晶显示器经常被使用在许多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个人移动电话或数字助理(PDA)等。
然而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具备发光的功能,需借由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以实施液晶显示器的发光功能。背光模块的构造包含了背板、光源以及多个光学膜片,其中背光模块的功能是将光源所产生的光线借由光学膜片提供一面光源。一般的背光模块均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但两者相较之下,长型的冷阴极荧光灯管具有亮度分布不均匀、需要高压的交流电源供应器、光能利用率低、受温度影响寿命大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等缺点。所以背光模块的光源逐渐地由发光二极管取代,因为其具有较长的寿命、较低的能量消耗、较低的热能产生以及元件尺寸较小(compact)。
一般产业需求的背光源多以白光为主,然而发白光的发光二极管的技术尚未成熟,目前业界大都以蓝光的发光二极管配合封装技术添加黄色荧光粉形成白光。此技术虽然成本低,但具有色彩饱合度不够的缺点,尤其以红光的色彩最为缺乏。另一项技术,是借由红、绿及蓝光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以混光方式形成白光,同时配合扩散板增加混光均匀的效果。然而现今的趋势是使背光模块整体的设计更加轻薄,倘若扩散板与红、绿及蓝光三种颜色发光二极管的距离过短,仍会导致红、绿及蓝光三种颜色发光二极管的光线混光不均匀的现象。
请参照图1的示意图,一项现有技术增加光线于混色区域内的行径距离,借此提升混光机率以减少混光不均匀。请参照美国专利公开号0263409,此现有技术设置多个选择性波长反射元件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其中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上方均有与其颜色相同的选择性波长反射元件。上述的选择性波长反射元件具有将相同颜色的光线反射,并且能透射不同颜射的光线的特性。当光线从单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射出后,借由选择性波长反射元件的反射功能,会增加光线于混色区域内的行径距离与混光的机率,以达到光线混色均匀的功能。然而光线经过选择性波长反射元件的透射之后其强度会降低,并且会有选择性波长反射元件其工艺复杂的问题。除此之外,还会造成两侧的末端混光不均匀的问题。
请参照图2的示意图,一项现有技术利用反射结构以增加光线反射次数,达到混光均匀的效果。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732771,此现有技术揭示一反射结构配置于侧壁的内表面,可以将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在装置内进行多次反射,以增加光线的混光均匀性。然而光线在装置内进行多次反射后,会导致混光的合格率无法掌握。此外光线经过多次的反射与扩散作用之后,还会导致出光的强度不佳的问题。除此之外,两侧的末端混光不均匀尚未解决,还是会存在着混光不均匀的现象产生。
另有两项现有技术设置白光光源于光源的末端,借此解决光源两侧的末端混光不均匀,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请参照美国专利公告号27189037及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705033,此两项现有技术均于光源两侧的末端处设置白光的发光二极管,利用白色光源进行混光以增加两侧末端的混光。然而发白光的发光二极管是以发单色光的管芯混有色荧光粉形成,利用发白光的发光二极管进行混光,其红色颜色的光强度仍然是不足的。此外白光光源的规格其亮度与混色区块需仔细调整,会增加其制成的时间及成本。
承上所述,目前利用红、绿及蓝光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进行混光所形成的背光源,其光源末端两侧的混光仍不均匀或者是其红色颜色的光强度仍然不足的问题尚未有效地解决,因此仍需要一项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发明背景,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以红、绿及蓝光三种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背光模块,其光源末端混光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线性光源及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垂直。另外,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及第二面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导光板的两侧,此外第一面及第二面均垂直出光面及入光面。
上述的线性光源相邻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入光面。其中线性光源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线性光源。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相邻于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并且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两端。其中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导光板两侧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此外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光模块的背板两侧相邻于线性光源的两端,其中背板两侧垂直入光面及线性光源。此外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线性光源两端的背板两侧上,而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另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线性光源及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垂直。另外,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及第二面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导光板的两侧,此外第一面及第二面均垂直出光面及入光面。
上述的线性光源相邻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入光面。其中线性光源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及多个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线性光源。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及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均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相邻于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并且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两端。其中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此外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光线补色区域为图案化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导光板两侧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此外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光模块的背板两侧相邻于线性光源的两端,其中背板两侧垂直入光面及线性光源。此外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线性光源两端的背板两侧上,而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另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直下式光源及多个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平行。另外,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形成导光板的侧面。其中第一面及第二面彼此平行,而第三面及第四面彼此平行,并且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及第四面均垂直导光板的出光面及入光面。
上述的直下式光源相邻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入光面。其中直下式光源包含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且以阵列排列方式形成直下式光源。上述的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直下式光源的四周并且相邻于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其中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及第四面上。借此直下式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板的反射墙,其中背板的反射墙围绕直下式光源四周并且包围导光板的侧边。此外上述的背板的反射墙垂直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及出光面。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直下式光源周围的背板的反射墙上。借此直下式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直下式光源包含多个三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且上述三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同时,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光线补色区域为图案化区域。
本发明所揭示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能使光源末端的光束均匀地混光。透过光线补色区域的反射能有效地解决以红、绿及蓝光三种发光二极管,其光源混光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公知技术的背光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2显示公知技术的背光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3显示公知技术的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显示本发明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导光板          14    第二面
2    线性光源        15    第三面
3    光线补色区域    16    第四面
4    背板          21    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
5    基板          22    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
6    散热片        23    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
7    直下式光源    24    第一末端发光二极管
8    反射墙        25    第二末端发光二极管
11   入光面        31    第一光线补色区域
12   出光面        32    第二光线补色区域
13   第一面        61    第一光束
62   第二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此所探讨的方向为一种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组成。显然地,本发明的施行并未限定于背光模块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成或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限定,其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本发明利用光线补色区域设置于导光板两端并且相邻于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手段,解决以红、绿及蓝光三种发光二极管,其光源具有末端混光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线性光源及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垂直。另外,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及第二面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导光板的两侧,此外第一面及第二面均垂直出光面及入光面。
上述的线性光源相邻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入光面。其中线性光源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线性光源。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相邻于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并且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两端。其中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导光板两侧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此外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光模块的背板两侧相邻于线性光源的两端,其中背板两侧垂直入光面及线性光源。此外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线性光源两端的背板两侧上,而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另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线性光源及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垂直。另外,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及第二面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导光板的两侧,此外第一面及第二面均垂直出光面及入光面。
上述的线性光源相邻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入光面。其中线性光源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及多个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线性光源。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及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均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相邻于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并且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两端。其中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此外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光线补色区域为图案化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导光板两侧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此外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光模块的背板两侧相邻于线性光源的两端,其中背板两侧垂直入光面及线性光源。此外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线性光源两端的背板两侧上,而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另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直下式光源及多个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彼此平行。另外,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形成导光板的侧面。其中第一面及第二面彼此平行,而第三面及第四面彼此平行,并且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及第四面均垂直导光板的出光面及入光面。
上述的直下式光源相邻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入光面。其中直下式光源包含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且以阵列排列方式形成直下式光源。上述的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直下式光源的四周并且相邻于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其中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及第四面上。借此直下式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板的反射墙,其中背板的反射墙围绕直下式光源四周并且包围导光板的侧边。此外上述的背板的反射墙垂直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及出光面。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直下式光源周围的背板的反射墙上。借此直下式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直下式光源包含多个三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且上述三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同时,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光线补色区域为图案化区域。
下文将搭配图示与范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与各项实施例。
本发明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线性光源及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
请参照图4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的导光板1具有一入光面11及一出光面12,其中入光面11与出光面12彼此垂直。另外,导光板1还包含一第一面13及一第二面14,其中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导光板1的两侧,此外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均垂直出光面12及入光面11。
请参照图5的剖面示意图,上述的线性光源2相邻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1,其中线性光源2产生的光束用来照射导光板1的入光面11。借由线性光源2照射导光板1,以提供背光模块一面光源。此外,本发明还包含一基板5位于线性光源2下方,用以控制线性源2的发光。而为了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基板5下方还包含一散热片6相邻于基板5。经由基板5的导热,使得线性光源2产生的热源传递至散热片6上,再借由散热片6的散热功能,以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
上述的线性光源2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及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线性光源2。其中,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及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的波长不相等,并且彼此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然而,在图5的剖面示意图中,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最末端的发光二极管。线性光源2是多个发光二极管以线性方式排列组成,因此在线性光源2最末端的发光二极管会有无法均匀混白光的情形。
凿于上述的情形,本发明利用光线补色区域3设置于导光板1两侧的手段,以增加线性光源2末端的发光二极管均匀混光。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3相邻于线性光源2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并且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的侧边。其中,光线补色区域3为一具补色功能的反射膜,当光束经由光线补色区域3反射后,会达到混光的作用。
在此,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蓝光发光二极管,而设置于导光板1侧边的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黄色反射膜。同样地,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当其中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黄光发光二极管,置于导光板1侧边的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蓝色反射膜。另外一实施例中,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为红光发光二极管,此时设置于导光板1侧边的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浅蓝绿色反射膜。再者,当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为绿光发光二极管时,设置于导光板1侧边的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紫色反射膜。
当第一光束61经由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射出至光线补色区域3时,光线补色区域3会将第一光束61混色并且反射形成第二光束62。其中,蓝光的第一光束61会混光形成白光的第二光束62。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如图6的剖面示意图所示。其中第一光线补色区域31以及第二光线补色区域32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两侧的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上。此外,线性光源2末端发光二极管(第一末端发光二极管24及第二末端发光二极管25)的光束经过第一光线补色区域31以及第二光线补色区域32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上述第一光线补色区域31的颜色为第一末端发光二极管24的白光补色,而第二光线补色区域32的颜色为第二末端发光二极管25的白光补色。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请参照图7的剖面示意图。上述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光模块背板4两侧相邻于线性光源2的两端,其中背板4两侧垂直入光面11及线性光源2。此外光线补色区域3则设置于线性光源2末端的背板4上,其中线性光源2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3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含一基板5位于线性光源2下方,用以控制线性源2的发光。而为了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基板5下方还包含一散热片6相邻于基板5。经由基板5的导热,使得线性光源2产生的热源传递至散热片6上,再借由散热片6的散热功能,以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另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线性光源及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
上述的导光板1也具有一入光面11及一出光面12,其中入光面11与出光面12彼此垂直,如上列图4的结构示意图所示。另外,导光板1还包含一第一面13及一第二面14,其中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导光板1的两侧,此外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均垂直出光面12及入光面11。
请参照图8的剖面示意图,上述的线性光源2相邻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1,用来照射入光面11。其中线性光源2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及多个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23,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线性光源2。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及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23的波长均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含一基板5位于线性光源2下方,用以控制线性源2的发光。而为了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基板5下方还包含一散热片6相邻于基板5。经由基板5的导热,使得线性光源2产生的热源传递至散热片6上,再借由散热片6的散热功能,以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
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3相邻于线性光源2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并且设置于导光板1末端。其中,光线补色区域3的颜色为线性光源2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此外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3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光线补色区域3为图案化区域。
在此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蓝光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为绿光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23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特别的是,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线性光源2最末端的发光二极管。此时可设置光线补色区域3于导光板1侧边并且相邻于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其中光线补色区域3包含绿色及红色的图案化区域。同样地,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当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蓝光发光二极管时,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黄色的图案化区域。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绿光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为红光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23为蓝光发光二极管,特别的是,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线性光源2最末端的发光二极管。此时可设置光线补色区域3于导光板1侧边并且相邻于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其中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3包含蓝色及红色的图案化区域。同样地,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当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绿光发光二极管时,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紫色的图案化区域。
在此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22为蓝光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23为绿光发光二极管,特别的是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线性光源2最末端的发光二极管。此时可设置光线补色区域3于导光板1侧边并且相邻于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其中光线补色区域3包含绿色及蓝色的图案化区域。同样地,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当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为红光发光二极管时,光线补色区域3可为淡蓝绿色的图案化区域。
然而,当光束经由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21射出至光线补色区域3时,光线补色区域3会将光束混色并且反射形成白光反射。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3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两侧的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上(未在图形显示)。此外,线性光源2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3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请参照图9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光模块背板4两侧相邻于线性光源2的两端,其中背板4两侧垂直入光面11及线性光源2。此外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3分别设置于线性光源2两端的背板4两侧上,而线性光源2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3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含一基板5位于线性光源2下方,用以控制线性源2的发光。而为了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基板5下方还包含一散热片6相邻于基板5。经由基板5的导热,使得线性光源2产生的热源传递至散热片6上,再借由散热片6的散热功能,以增加线性光源2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另揭示一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直下式光源及多个光线补色区域。
请参照图10的剖面示意图,上述的导光板1具有一入光面11及一出光面12,其中入光面11与出光面12彼此平行。另外,导光板1还包含一第一面13、一第二面14、一第三面15及一第四面16,形成导光板1的侧面。其中第一面13及第二面14彼此平行,而第三面15及第四面16彼此平行,并且第一面13、第二面14、第三面15及第四面16均垂直导光板1的出光面12及入光面11。
上述的直下式光源7相邻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1,用来照射入光面11。其中直下式光源7包含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未在图形显示),并且以阵列排列方式形成直下式光源7。上述的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
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板的反射墙8,其中背板的反射墙8围绕直下式光源7四周并且包围导光板1的侧边。上述的背板的反射墙8垂直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1及出光面12。
请参照图11的俯视示意图,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3分别设置于直下式光源7的四周并且相邻于直下式光源7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其中光线补色区域3的颜色为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未显示图形),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3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的第一面13、第二面14、第三面15及第四面16上。借此直下式光源7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导光板1的光线补色区域3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在此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未显示图形),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3分别设置于直下式光源7周围的背板的反射墙8上。借此直下式光源7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光线补色区域3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的直下式光源7包含多个三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且上述三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同时,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3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光线补色区域3为图案化区域。
本发明利用光线补色区域设置于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周围的手段,达成末端发光二极管混光均匀的功效。其中,光线补色区域为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从本发明手段与具有的功效中,可以得到本发明具有诸多的优点。首先,利用光线补色区域设置于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周围的手段可增加末端发光二极管混光均匀的功效。另外,借由本发明的简单结构,以增加背光模块形成的面光源能更趋近自然界的白光。再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透过具补色功能的反射片反射后的光束,其光源强度在进行混光之后并不会显著下降。最后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线补色区域,其构造简单并且混光效果高。
显然地,依照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发明可能有许多的修改与差异。因此需要在其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详细的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施行。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所述权利要求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彼此垂直;
一线性光源,相邻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该入光面,该线性光源包含多个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多个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以彼此交错的线性方式排列组成该线性光源,上述的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及该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不相等,并且彼此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以及
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两端并相邻于该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该线性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板两侧,相邻于该线性光源的两端,其中该背板两侧垂直该入光面及该线性光源,并且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该线性光源两端的背板两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两侧,并且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均垂直该出光面及该入光面,其中上述的至少两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该导光板两侧的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上述的线性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该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上述的线性光源还包含多个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并且该第一波长发光二极管、该第二波长发光二极管及该第三波长发光二极管的波长均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且该光线补色区域为图案化区域。
7.一种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其中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彼此平行;
一直下式光源,相邻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用来照射该入光面,该直下式光源包含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并且以阵列排列方式形成该直下式光源,其中所述多个至少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混光后会形成白色光束;以及
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该直下式光源的四周并且相邻于该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光线补色区域的颜色为该直下式光源的末端发光二极管的白光补色。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还包含背板的反射墙,围绕该直下式光源四周并且包围该导光板的侧边,其中该背板的反射墙垂直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并且所述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该直下式光源周围的背板的反射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上述的导光板还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形成该导光板的侧面,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彼此平行,而该第三面及该第四面彼此平行,并且该第一面、该第二面、该第三面及该第四面均垂直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及入光面,其中上述的多个光线补色区域分别设置于该导光板的第一面、该第二面、该第三面及该第四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其中上述的直下式光源末端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经过该光线补色区域反射后,会混色形成白光,并且该光线补色区域的白光补色包含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中上述的光线补色区域为图案化区域。
CN200910136069.6A 2009-04-27 2009-04-27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1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6069.6A CN101871598B (zh) 2009-04-27 2009-04-27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6069.6A CN101871598B (zh) 2009-04-27 2009-04-27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598A true CN101871598A (zh) 2010-10-27
CN101871598B CN10187159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299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606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1598B (zh) 2009-04-27 2009-04-27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159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7649A (zh) * 2011-08-10 2011-1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Led阵列及背光模组
CN102644880A (zh) * 2012-03-30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条构造及背光模块
CN103742833A (zh) * 2013-12-18 2014-04-2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03941325A (zh) * 2014-03-28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5892146A (zh) * 2016-05-23 2016-08-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407464A (zh) * 2015-03-18 2017-11-2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9426034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031997A (zh) * 2018-01-10 2019-07-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5020B2 (ja) * 2015-03-09 2018-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0926Y (zh) * 1997-09-26 1999-03-17 陈兴 发光二极管面光源装置
CN1844984A (zh) * 2005-04-06 2006-10-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模组和使用该模组的背光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7649A (zh) * 2011-08-10 2011-1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Led阵列及背光模组
CN102644880A (zh) * 2012-03-30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条构造及背光模块
CN103742833A (zh) * 2013-12-18 2014-04-2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03941325A (zh) * 2014-03-28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941325B (zh) * 2014-03-28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7407464A (zh) * 2015-03-18 2017-11-2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US10222536B2 (en) 2015-03-18 2019-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CN107407464B (zh) * 2015-03-18 2019-03-15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5892146A (zh) * 2016-05-23 2016-08-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892146B (zh) * 2016-05-23 2020-01-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426034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031997A (zh) * 2018-01-10 2019-07-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598B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1598B (zh) 具有光线补色区域的背光模块
TWI402571B (zh) 具有光線補色區域之背光模組
EP1642063B1 (en) Luminous body
CN102798060B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JP2001028203A (ja) 面発光装置
US11175448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CN100587567C (zh) 一种led背光模块
US20080144312A1 (en) Luminous Body
JP2004520695A (ja)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2128377A (zh) Led导光板灯具组件
CN101876409A (zh) 可微调色度的背光模块及其混光方法
US20070236927A1 (en) Plain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5700230B (zh) 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109869A (zh) 侧入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071226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及采用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CN101660719A (zh) 背光源模块
JP4444258B2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CN102155695A (zh) 一种背光源的光源结构及其直下式和侧入式背光源结构
CN109725463A (zh) 一种光纤导光液晶背光模组
CN113253519A (zh) 一种点阵式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KR20100093852A (ko) Led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led 패키지를 갖는 광원 유닛
US20060209568A1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related diffusion board
CN1996122A (zh) 背光模块
CN215526295U (zh) 一种点阵式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0120633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ONGCHU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wner name: ZHANJ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DVANCED DEVELOPMENT PHOTO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1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HSINCHU COUN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O: NO. 2, E. RING ROAD 2, INDUSTRY ZONE 10, YOUSONG, LONGHUA SUBDISTRICT OFFICE,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23

Address after: No. two, No. 2, East Ring Road, Pinus tabulaeformis Industrial Zone, Longhua,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anj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Development Photoelectri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