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2894A -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82894A CN103382894A CN2012101354714A CN201210135471A CN103382894A CN 103382894 A CN103382894 A CN 103382894A CN 2012101354714 A CN2012101354714 A CN 2012101354714A CN 201210135471 A CN201210135471 A CN 201210135471A CN 103382894 A CN103382894 A CN 1033828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connecting rod
- cylinder
- explosive motor
- subt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属于发动机制造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每个汽缸中对称设置两个活塞,可采用双曲轴动力输出结构和单曲轴动力输出结构。进气门、进气门座、排气门、排气门座、汽油机的火花塞等设置在汽缸侧壁的中间位置。工作中,两个活塞对称朝相反方向运动,带动曲轴顺着一个方向旋转。结构与普通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类似,可以应用已有的生产线和技术进行加工。本发明适合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在内的各类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由于效率大幅度提高,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属于发动机制造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整车运行效率低于10%,多数发动机效率低于15%,提高效率是节能减排的关键。发动机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缸体散热导致的。汽缸的散热体主要包括缸盖、侧壁和活塞。由于气体分子冲击活塞而失去的动能有相当比例转化成有用功,因此散热相对较小,尤其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效率后,活塞散热可进一步降低。虽然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汽缸侧壁的最大面积几乎为活塞面积的4倍,但不是散热的主体。一般情况下,散热最大时汽缸的体积还很小,侧壁所占的面积比也小,而当汽缸膨胀后,缸内温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而且由于气体密度的降低,散热也变得相对小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汽缸侧壁散掉的热量,有相当的比例是低温废热。与侧壁相比,缸盖的散热情况则是非常严重,比活塞和侧壁散热都多,而且主要是高温时散掉的有用热量。
降低气缸盖上热量耗散的最好办法是让燃烧腔不接触气缸盖,这是本发明的核心点。去除缸盖散热后,发动机效率至少可以提高30%。
发明内容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汽缸中对称设置两个活塞(111、121)(311、321)。工作过程中,两个活塞朝相反方向运动。进气门(11)(31)、进气门座(12)(32)、排气门(13)(33)、排气门座(14)(34)、汽油机的火花塞等设置在汽缸侧壁(10)(30)的中间位置上。
动力输出采用双曲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相反方向运动的活塞(111、121)通过连杆(112、122)连接到各自的曲轴(113、123)上。两个曲轴的转动方向相同,并通过各自设置的齿轮(211、221)共同驱动减速齿轮(20)输出动力。
动力输出也可采用单曲轴结构,如图3所示。连杆由两部分构成,包括与活塞(311、321)固定连接的弯曲的平动连杆(312、322)和与曲轴(35)活动连接的扭动连杆(313、323),平动连杆和扭动连杆之间通过转轴(314、324)连接。工作中,两个活塞对称朝相反方向运动,带动曲轴顺着一个方向旋转。设置汽缸端盖(315、325),平动连杆从中穿过,端盖上设置机油进口(316、326)和机油排口(317、327)。端盖的功能主要是稳定平动连杆的运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进气门座(12)(32)、排气门座(14)(34)等对应的位置上,活塞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118、128)(318、328),使得进气和压缩冲程结束时,气门座与活塞内端面不相互影响。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所述的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可采用双活塞结构,对于单曲轴输出结构,如图5所示。内活塞(511、521)和外活塞(512、522)由储能弹簧(513、523)进行连接,其中与弯曲的平动连杆(514、524)固定连接的外活塞(512、522)采用非密封结构,便于弹簧和内外活塞之间的固定安装,减轻重量,并且让润滑油顺利通过,润滑与燃烧腔相邻的内活塞(511、521)。扭动连杆(515、525)与平动连杆(514、524)和曲轴(50)之间活动连接。关于储能弹簧的功能,在另一专利(2112101140359)中有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在进气门座、排气门座等对应的位置上,内活塞的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515、525),使得排气行程结束后,两个内活塞的内端面能够相接,消除汽缸排气时的死空间。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都采用双活塞结构,并且采用双曲轴输出时,如图6所示。内活塞(611、621)和外活塞(612、622)由储能弹簧(613、623)进行连接,其中外活塞(612、622)采用非密封结构,便于弹簧和内外活塞之间的固定安装,减轻重量,并且让润滑油顺利通过,润滑与燃烧腔相邻的内活塞(611、621)。连杆(614、624)与曲轴(615、625)和外活塞(612、622)之间活动连接。
在进气门座、排气门座等对应的位置上,内活塞的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618、628),使得排气行程结束后,两个内活塞的内端面能够相接,消除汽缸排气时的死空间。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对于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弹簧的长度和弹力设置使得排气冲程结束时,两个内活塞刚好相接触,弹簧处于自然不受力状态,或者当两个内活塞相接时,弹簧上有一定的压应力。
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可以组合成多缸结构。
缸体、端盖、火花塞、进排气口、正时齿轮、凸轮、润滑系统等都属于传统技术,由于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所以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不详细说明,有些也没有在附图中专门标注。
本发明结构与普通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结构相似,可以应用已有的生产线和技术进行加工,无需增加设备,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适合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在内的各类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由于效率大幅度提高,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将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曲轴动力输出的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为缸体侧壁,11为进气门,12为进气门座,13为排气门,14为排气门座,111、121为活塞,112、122为连杆,113、123为曲轴。118、128为活塞内端面上的缺口空间,119、129为活塞环。
图2为双曲轴动力输出结构的动力输出齿轮结构。
其中211、221为设置在两个曲轴上的齿轮,20为公共减速齿轮。
图3为单曲轴动力输出的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30为缸体侧壁,31为进气门,32为进气门座,33为排气门,34为排气门座,35为曲轴,311、321为活塞,312、322为弯曲的平动连杆,313、323为扭动连杆,314、324为平动连杆与扭动连杆之间的转轴,315、325为缸盖,316、326为机油进口,317、327为机油排口,318、328为活塞内端面上的缺口空间,319、329为活塞环。
图4为四冲程过程示意图。
其中a到c为吸气冲程,c到e为压缩冲程,e到g为燃烧膨胀冲程,g到a为排气冲程。
图5为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都采用双活塞结构,并且单曲轴动力输出的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50为曲轴,511、521为内活塞,512、522为外活塞、513、523为储能弹簧,514、524为平动连杆,515、525为扭动连杆。其它部件名称与图3类似,不详细注明。
图6为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都采用双活塞结构,并且双曲轴动力输出的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611、621为内活塞,612、622为外活塞、613、623为储能弹簧,614、624为连杆,615、625为曲轴。其它部件名称与图1类似,不详细注明。
图7为双活塞结构发动机的四冲程过程示意图。
其中a到c为吸气冲程,c到e为压缩冲程,e到g为燃烧膨胀冲程,g到a为排气冲程。
图8为单曲轴四缸发动机中活塞、曲轴、连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单缸排气量0.2升,每个活塞的最大行程5厘米,汽缸有效长度为19厘米,其中最小压缩长度为1厘米,截面积20平方厘米。连同活塞内端面上的缺口空间,整体压缩空间0.021升,压缩比10.5:1。活塞厚度4厘米,连杆长度10厘米,曲轴半径2.5厘米,发动机总长42厘米。 两个曲轴的中心轴间距为34厘米,各自的齿轮半径为5厘米,齿高1厘米,减速齿轮半径13厘米,齿高1厘米。
实施例2:如图3所示的结构,单缸排气量0.2升,每个活塞的最大行程5厘米,汽缸有效长度为19厘米,其中最小压缩长度为1厘米,截面积20平方厘米。连同活塞内端面上的缺口空间,整体压缩空间0.021升,压缩比10.5:1。活塞厚度4厘米,平动连杆长度6厘米,扭动连杆长度13厘米,曲轴半径2.5厘米,发动机总长30厘米。
实施例3:如图5所示的结构,单缸排气量0.2升,每个活塞的最大行程5厘米,汽缸有效长度为27厘米,其中最小压缩长度为1厘米,截面积20平方厘米。连同活塞内端面上的缺口空间,整体压缩空间0.021升,压缩比10.5:1。双活塞最大厚度8厘米,可压缩长度为2厘米,平动连杆长度6厘米,扭动连杆长度17厘米,曲轴半径2.5厘米,发动机总长40厘米。
实施例4:如图6所示结构,单缸排气量0.2升,每个活塞的最大行程5厘米,汽缸有效长度为27厘米,其中最小压缩长度为1厘米,截面积20平方厘米。连同活塞内端面上的缺口空间,整体压缩空间0.021升,压缩比10.5:1。双活塞总厚度8厘米,可压缩长度2厘米,连杆长度10厘米,曲轴半径2.5厘米,发动机总长50厘米。 两个曲轴的中心轴间距为42厘米,各自的齿轮半径为6厘米,齿高1厘米,减速齿轮半径16厘米,齿高1厘米。
Claims (10)
1.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汽缸中对称设置两个活塞(111、121)(311、321);工作过程中,两个活塞朝相反方向运动;进气门(11)(31)、进气门座(12)(32)、排气门(13)(33)、排气门座(14)(34)、汽油机的火花塞等设置在汽缸侧壁(10)(30)的中间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双曲轴结构,即相反方向运动的活塞通过连杆(112、122)连接到各自的曲轴(113、123)上;两个曲轴的转动方向相同,并通过各自设置的齿轮(211、221)共同驱动减速齿轮(20)输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单曲轴结构,连杆由两部分构成,包括与活塞(311、321)固定连接的弯曲的平动连杆(312、322)和与曲轴(35)活动连接的扭动连杆(313、323),平动连杆和扭动连杆之间通过转轴(314、324)连接;工作中,两个活塞对称朝相反方向运动,带动曲轴顺着一个方向旋转;设置汽缸端盖(315、325),平动连杆(312、322)从中穿过,端盖上设置机油进口(316、326)和机油排口(317、3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门座(12)(32)、排气门座(14)(34)等对应的位置上,活塞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118、128)(318、328),使得进气和压缩冲程结束时,气门座与活塞内端面不相互影响;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可采用双活塞结构,内活塞(511、521)和外活塞(512、522)由储能弹簧(513、523)进行连接,其中与弯曲的平动连杆(514、524)固定连接的外活塞(512、522)采用非密封结构,便于弹簧和内外活塞之间的固定安装,减轻重量,并且让润滑油顺利通过,润滑与燃烧腔相邻的内活塞(511、521);扭动连杆(515、525)与曲轴(50)和平动连杆(514、524)之间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门座、排气门座等对应的位置上,内活塞的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518,528),使得排气行程结束后,两个内活塞的内端面能够相接,消除汽缸排气时的死空间;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可采用双活塞结构,内活塞(611、621)和外活塞(612、622)由储能弹簧(613、623)进行连接,其中外活塞(612、622)采用非密封结构,便于弹簧和内外活塞之间的固定安装,减轻重量,并且让润滑油顺利通过,润滑与燃烧腔相邻的内活塞(611、621);连杆(614、624)与曲轴(615、625)和外活塞(612、622)之间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门座、排气门座等对应的位置上,内活塞的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618、628),使得排气行程结束后,两个内活塞的内端面能够相接,消除汽缸排气时的死空间;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5和7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弹簧的长度和弹力设置使得排气冲程结束时,两个内活塞刚好相接触,弹簧处于自然不受力状态,或者当两个内活塞相接时,弹簧上有一定的压应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可以组合成多缸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54714A CN103382894A (zh) | 2012-05-02 | 2012-05-02 |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54714A CN103382894A (zh) | 2012-05-02 | 2012-05-02 |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2894A true CN103382894A (zh) | 2013-11-06 |
Family
ID=4949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354714A Pending CN103382894A (zh) | 2012-05-02 | 2012-05-02 |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8289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4869A (zh) * | 2016-03-15 | 2016-07-27 | 刘运金 | 一种双轴活塞发动机 |
CN106907238A (zh) * | 2017-03-31 | 2017-06-30 | 中北大学 | 一种能够润滑活塞的对置活塞发动机及其润滑方法 |
CN110645087A (zh) * | 2019-10-31 | 2020-01-03 | 衡水造福双作功内燃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双作功汽油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79631A (en) * | 1952-12-18 | 1957-07-24 | Roland Laraque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opposed pistons |
US6170443B1 (en) * | 1998-09-11 | 2001-01-09 | Edward Mayer Halimi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single crankshaft and having opposed cylinders with opposed pistons |
CN1793626A (zh) * | 2005-12-19 | 2006-06-28 | 张永志 | 一缸两活塞对置内燃机 |
WO2007010186A1 (en) * | 2005-07-15 | 2007-01-25 | Lotus Cars Limited | Opposed piston engine with variable timing |
CN101042069A (zh) * | 2007-04-27 | 2007-09-26 | 靳宇男 | 高效发动机 |
CN201013451Y (zh) * | 2007-03-08 | 2008-01-30 | 刘良杰 | 内燃机的一缸双塞机构 |
-
2012
- 2012-05-02 CN CN2012101354714A patent/CN1033828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79631A (en) * | 1952-12-18 | 1957-07-24 | Roland Laraque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opposed pistons |
US6170443B1 (en) * | 1998-09-11 | 2001-01-09 | Edward Mayer Halimi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single crankshaft and having opposed cylinders with opposed pistons |
WO2007010186A1 (en) * | 2005-07-15 | 2007-01-25 | Lotus Cars Limited | Opposed piston engine with variable timing |
CN1793626A (zh) * | 2005-12-19 | 2006-06-28 | 张永志 | 一缸两活塞对置内燃机 |
CN201013451Y (zh) * | 2007-03-08 | 2008-01-30 | 刘良杰 | 内燃机的一缸双塞机构 |
CN101042069A (zh) * | 2007-04-27 | 2007-09-26 | 靳宇男 | 高效发动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4869A (zh) * | 2016-03-15 | 2016-07-27 | 刘运金 | 一种双轴活塞发动机 |
CN106907238A (zh) * | 2017-03-31 | 2017-06-30 | 中北大学 | 一种能够润滑活塞的对置活塞发动机及其润滑方法 |
CN106907238B (zh) * | 2017-03-31 | 2019-03-08 | 中北大学 | 一种能够润滑活塞的对置活塞发动机及其润滑方法 |
CN110645087A (zh) * | 2019-10-31 | 2020-01-03 | 衡水造福双作功内燃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双作功汽油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04686B2 (ja) |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可変行程機構 | |
CN104481689B (zh) | 双曲柄机构发动机 | |
CN101666267A (zh) | 内燃发动机 | |
CN103382894A (zh) |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 | |
CN101705862B (zh) | 弧形缸内燃机 | |
CN107084042A (zh) | 并列式旋转活塞内燃机 | |
CN203978537U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双缸发动机配气机构 | |
CN201531309U (zh) | 一种内燃发动机 | |
CN210264917U (zh) | 一种双弹簧连杆对置式二冲程发动机 | |
CN1959081A (zh) | 单一或多个摆动活塞串联为二缸或多缸四冲程内燃发动机 | |
CN204572196U (zh) | 双力发动机 | |
CN201865767U (zh) | 曲滑道发动机 | |
CN201306211Y (zh) | 双面活塞弧形缸体往复式内燃机 | |
CN202360217U (zh) | 旋转发动机 | |
CN201546812U (zh) | 弧形缸内燃机 | |
CN102606301A (zh) | 具有储能弹簧的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 | |
CN101344035B (zh) | 活塞旋转式内燃机 | |
CN1093143A (zh) | 直轴发动机 | |
CN102966433A (zh) | 带有导向球的对置式内燃机系统 | |
CN209925087U (zh) | 一种高效水平对立组合式发动机 | |
CN204827665U (zh) | 一种复旋式发动机 | |
CN203604063U (zh) | 一种活塞环气环组合结构 | |
CN101852089B (zh) | 缸塞共转式发动机 | |
CN201202531Y (zh) | 用于四冲程内燃机的一缸两活塞装置 | |
CN202596888U (zh) | 双活塞双曲轴式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