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1715A - 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 - Google Patents

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1715A
CN103381715A CN2013101511480A CN201310151148A CN103381715A CN 103381715 A CN103381715 A CN 103381715A CN 2013101511480 A CN2013101511480 A CN 2013101511480A CN 201310151148 A CN201310151148 A CN 201310151148A CN 103381715 A CN103381715 A CN 103381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
medium
air
sheet material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11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1715B (zh
Inventor
詹姆斯·J·思彭斯
诺曼·D·小鲁滨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ero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ero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erox Corp filed Critical Xero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8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1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1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17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4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movable tables or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1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fluidised b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公开了一种用于沿着处理路径传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标记区、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和介质推车。标记区对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从标记区上游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标记区下游的第二位置。介质推车沿着处理路径运送片材。介质推车包括台板,在介质推车平移通过标记区时,所述台板用于将片材保持在其上面。介质推车由空气支承支撑导杆沿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处理路径支撑。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气体层,该气体层提供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外表面和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的非接触支承支撑。

Description

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沿着空气支承支撑导杆(rail)传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打印组件中实现高图像品质需要克服系统内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变化。控制摩擦得以精确地控制速度,这是微细像素布置的重要元素。而且,在标记元件放置在片材上时,像素布置是介质速率的一个分量。因此,期望控制滚柱支承系统所共有的通常与粘滑运动相关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另外,当前排他地使用用于介质推车的滚柱支承元件的系统受到磨损,这进一步传播了标记系统和待标记片材之间的速率和/或位置的误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当前的支承面和滚柱支承组件使得机器性能的可重复性不太一致。另外,磨损会增大打印头表面和衬底介质片材之间的打印头间隙。当使用喷墨技术时,由于增大的打印头间隙,使得墨的向下喷洒比所期望的更加呈扇形展开,从而降低了标记引擎的精度。
另外,当前的滚柱支承推车组件同样展现出在交叉处理方向上的定位的不规则性。推车运动通过打印区通常伴随着经过标记区的周期性的前后运动,使得介质推车及其上面的片材载体的轨线为非线性。当试图对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时,这种非线性轨迹会进一步降低精度。
因此,期望提供用于高效地移动介质通过打印区以容许高品质输出且克服现有技术的其它缺点的介质传送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案,公开了沿着处理路径传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标记区、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和介质推车。标记区用于标记衬底介质片材。空气支承支撑导杆从标记区上游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标记区下游的第二位置。介质推车用于沿着处理路径运送片材。介质推车包括台板,在介质推车平移通过标记区时,台板上保持有片材。通过空气支承支撑导杆沿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处理路径来支撑介质推车。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气体层,所述气体层提供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外表面和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的非接触支承支撑。
另外,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可以包括多孔支撑表面,非接触支撑表面在多孔支撑表面上运动。气体层可以由通过多孔支撑表面排放的气体形成。气体基本上可以包括穿过多孔支撑表面的空气。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可以包括水平支撑表面和垂直支承壁。垂直支承壁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上面的气体层。垂直支承壁能够引导介质推车的侧向运动。标记区可以包括打印组件。打印组件能够侧向地运动通过处理路径的至少部分。打印组件为能够借助不多于单次侧向通过来对片材进行标记的喷墨组件。介质推车可以包括接触支承元件。接触支承元件能够支撑介质推车与第一位置上游的处理通道支承啮合。支撑轨道能够提供用于介质推车的处理路径的上游路径部分。上游路径能够从第一位置上游的预标记区至少延伸到第一位置。在介质推车沿着上游路径运动时,接触支承元件能够与支撑轨道直接啮合。接触支承元件能够包括成组的支撑轮。接触支承元件的直接啮合可以为滚动啮合。过渡坡道能够使介质推车在使用接触支承元件和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切换。过渡坡道能够布置在上游路径和第一位置之间的处理路径上。
根据本文所述的另一方案,公开了运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衬底介质片材装载到介质推车上。介质推车包括用于保持衬底介质片材的台板。该方法还包括:沿着从标记区上游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标记区下游的第二位置的空气支承支撑导杆运送其上载有衬底介质片材的介质推车。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气体层,该气体层提供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外表面和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的非接触支承支撑。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时,对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
另外,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可以包括多孔支撑表面,非接触支撑表面在多孔支撑表面上运动。气体层可由通过多孔支撑表面排放的气体形成。迫使空气通过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多孔支撑表面以用于形成气体层。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能够在多孔支撑表面上运动,气体层介于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和多孔支撑表面之间。使用垂直支承壁来控制介质推车的侧向运动。垂直支承壁能够防止介质推车沿交叉处理方向的运动。气体层能够形成在布置于垂直支承壁和推车的非接触侧向控制表面之间的垂直支承壁上。使打印组件侧向地运动经过标记区中的处理路径的部分。打印组件为借助不多于单次侧向通过来对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的喷墨组件。沿着第二位置下游的处理路径运送介质推车。空气支承支撑导杆不能够向下游延伸而越过第二位置。在介质推车向下游运送而越过第二位置时,介质推车的接触支承支撑表面能够啮合支撑轨道。介质推车能够在第二位置处朝过渡坡道向上移。在介质推车向第二位置的下游运送时,接触支承支撑表面能够直接啮合支撑轨道。接触支承元件可以包括成组的支撑轮。接触支承元件的直接啮合可以为滚动啮合。沿着处理路径将介质推车从上游位置运送到第一位置。空气支承支撑导杆不能够向上游延伸而越过第一位置。在介质推车从上游位置运送到第一位置时,介质推车的接触支承支撑表面能够啮合支撑轨道。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传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在介质推车到达空气支承支撑导杆时图1所示的介质推车的立体图。
图3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在图1所示的介质推车接近包括处理路径的额外的上游段和下游段的标记区时图1所示的介质推车的立体图。
图4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通过标记区的图1所示的介质推车的立体图。
图5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在通过标记区之后图1所示的介质推车的立体图。
图6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在喷墨组件沿交叉处理方向运动以对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时标记区中的图1所示的介质推车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在图1所示介质推车的平面图。
图8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介质推车的立体图。
图9为从标记区的下游向上游看时所观察到的图1的装置的前正视图。
图10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处理路径的一段上介质推车的侧正视图。
图11为图10的介质推车和处理路径的段的立体图。
图12为介质处理路径的过渡部分的立体图。
图13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具有介质推车的部分的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前正视图。
图14为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的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所公开的技术提高了大格式打印作业的图像品质,同时提供了能够提高产量的高效的片材处置系统。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能够用于标记设备路径的一选定位置或多个位置,该标记设备路径包括介质推车,使介质推车搭载在轨道上。因此,本文仅图示了示例性的衬底介质处置路径的部分。
如本文所使用的,“衬底介质片材”、“衬底介质”或“片材”是指将被给予图像的衬底。这种衬底可以包括纸张、透明物、羊皮纸、薄膜、织物、塑料、照相洗印纸、波纹板或能够将信息或标记物可视化和/或再现的其它涂层或非涂层的衬底介质。尽管本文具体提到了片材或纸张,但是应当理解,片材形式的任何衬底介质包含片材或纸张的合理等同物。而且,衬底介质的“前边缘”是指片材的在处理方向上最远的下游的边缘。
如本文所使用的,“标记区”是指衬底介质处理路径中的由“标记设备”改变衬底介质的位置。本文所使用的标记设备包括打印机、打印组件或打印系统。这种标记设备能够使用数字复印、编书、折叠、压印、传真、多功能机以及类似技术。尤其是那些为任何目的而执行打印输出功能的标记设备。
特别的标记设备包括打印机、打印组件或打印系统,其能够使用:“静电照相处理”来生成打印输出,其是指通过使用静电带电图案来记录并复制信息而在衬底上形成图像;“静电印刷处理”,其是指在带电板上使用树脂粉末来记录并复制信息;或用于生成打印输出的其它适合的处理,诸如喷墨处理、液态墨处理和固态墨处理等等。而且,打印系统能够打印和/或处置单色或彩色图像数据。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和“处理方向|是指移动、传送和/或处置衬底介质片材的处理。处理方向与流路P的方向基本一致,介质推车的部分沿流路P运动和/或图像或衬底介质主要沿流路P在介质处置组件内运动。该流路P被描述为从上游向下游流动。因此,交叉处理、侧向和横向方向是指与处理方向垂直且大致沿着其共同的平面范围的运动或方向。
如本文所使用的,“推车”或“介质推车”是指能够沿处理路径平移以用于运送衬底介质片材的介质传送设备。该介质传送设备包括框架,该框架保持台板,台板将衬底介质片材支撑在其上面。如本文所描述的推车或介质推车可以包括在轨道上运行的橇、具有与轨道滚动啮合的轮的运送器、其它能运动的滑架结构和/或其任何组合。
公开了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器,其沿着处理路径精确地传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所公开的装置采用了空气支承,本文称之为“空气档杆”,以便在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时辅助衬底介质片材的定位和定向。通过提供精确的运动品质,诸如喷墨打印系统之类的标记设备能够将图像精确地敷设于衬底介质上。在安装在介质推车上的台板上运送衬底介质片材,介质推车沿限定处理路径的轨道运动。该介质推车包括滚动支承轮,滚动支承轮沿轨道的部分支承表面滚动。而且,介质推车包括非介质支承表面,非介质支承表面允许推车漂浮横过在轨道的其它部分上的空气档杆,尤其横过标记区。介质推车通过借助于过渡坡道从滚动支承支撑过渡到非接触支承支撑,过渡坡道使介质推车下降,允许空气档杆在薄的空气缓冲层上对推车进行支撑。一旦介质推车由空气档杆支撑,介质推车以实际上无摩擦的方式滑行通过标记区。
图1示出了装置100,其包括沿着处理路径40在处理方向P上运送衬底介质片材5的介质标记推车80。介质推车80包括尤其适用于保持衬底介质片材5的台板82。对于这种方式,衬底介质片材5应当在推车80沿着处理路径40运动时相对于台板82保持固定。在这方面,各种已知的抑制技术能够用于将片材5固定在台板82上,该已知的抑制技术诸如静电、低真空压力或机械紧固件。另外,为了避免片材5闯入标记区中的标记元件(诸如打印头)中,尤其需要注意抑制片材5的前边缘。
处理路径40是由成组的轨道形成的,介质推车80适于沿该成组的轨道行进。图1示出了沿着处理路径40的轨道的部分,处理路径40包括在轨道相对侧上用于沿着处理路径40支撑介质推车80通过标记区20的空气支承支撑导杆42。限定处理路径40的轨道被图示为直线路径,尤其是自图1所示的轨道部分通过标记区起,然而,处理路径的其它段无需沿图示的相同方向延伸且无需是笔直的。而且,不是处理路径40的所有段均需包括空气支承支撑导杆42。
空气支承支撑导杆42(本文也称为“空气档杆”)提供非介质支承支撑表面,介质推车80能够在非接触支承支撑表面上滑行横过标记区20。与诸如在平滑的低摩擦刚性表面上搭载的轮之类的接触式滚柱支承不同,空气档杆42使用增压空气的薄膜来提供轨道40和介质推车80之间的极低摩擦的负载承载界面。薄的空气气体层形成在空气档杆42上方,推车80的非接触支承表面能够搭载在空气档杆42上,而本身不触碰到空气档杆42。由于非接触,空气档杆42避免了摩擦、磨损、轨道上的颗粒物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对润滑剂的需要。而且,空气档杆42提供了精确定位并且尤其适于高速应用。在授予Zhao等人的美国专利7,607,647中公开了空气支承技术的示例。
空气档杆42的使用通过有效地克服系统内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变化来提供增强的图像品质。该减弱的摩擦环境使得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所传送的衬底介质片材的速度和位置。因此,这将提供提高的像素布置,尤其在喷墨环境中。空气支承组件尤其有利,因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相等。这使得能消除通常与滚柱支承系统相关联的粘着滑动。特别地,通过将静摩擦实质上减小为零,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可重复性。而且,由于消除了运动元件之间的接触支承表面,因而磨损的减少进一步消除了标记精度的额外误差的传播。此外,通过消除接触表面,尤其在标记区中的接触表面,考虑到系统不需要润滑剂(或至少只需要较少的润滑剂),能够减少对系统的维护成本和劳工。空气支承还具有如下优点:它们可进行自净化,恒定的空气排出表面,从而将纤维和污染物从处理路径吹走。而且,非接触表面消除了与粘着滑动系统的表面整饰或不规则性相关的变化。使用非接触支承表面使表面轮廓达到平衡并且得到了更直的运动轨线。而且,空气档杆42提供了如下文将进一步讨论的打印头间隙的可重复性和精度。
如图1所示,空气档杆42沿着轨道40从上游延伸通过标记区20,沿着轨道40向下游越过标记区20。通过这种方式,当衬底介质片材5在标记区中被输送时,空气档杆42用于控制标记区内的运动品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包括三个成组的空气档杆42。两个空气档杆42沿着轨道40的相对侧延伸,用于支撑介质推车80的垂直承重负荷,而第三个空气档杆42沿一个侧向侧部延伸,用于控制推车的侧向运动。通过这种方式,推车42也沿着侧向的空气档杆42滑行,保持在交叉处理方向上的精确位置。
图2-5示出了在介质推车80在处理方向P上沿处理路径40平移时的介质推车80。除了沿空气档杆42搭载的非接触支承表面之外,介质推车80还可以包括用于沿着处理路径40的不包括空气档杆42的部分支撑推车的接触式支承元件。图2-5示出了接触支承支撑表面50(本文还称为“支承轨道”)的在不设有空气档杆42的区域中形成轨道40的部分的部分。因此,介质推车80包括沿支承轨道50搭载的一组滚动支承轮,支承轨道50沿处理路径40延伸。而且,过渡坡道60设置以用于使介质推车80从一种类型的支撑表面移动至另一种类型的支撑表面并且反之亦然。
随着推车80接近标记区20,推车的滚动支承轮沿过渡坡道60向下行进,过渡坡道60使推车80以及尤其是推车轮下降至低于支承轨道50的上表面。随着推车80沿过渡坡道60向下下降,介质推车80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接管对推车80的支承支撑。此后,推车80沿空气档杆42被运送,而轮不再啮合支承表面。通过这种方式,介质推车80沿空气档杆42的气体层滑行,在推车80移动经过标记区20时提供了实际上无摩擦的运动。通过这种方式,装置100精巧地控制衬底介质片材5的速率和位置。
图3示出了包括在标记区上游的一段支承轨道50以及在标记区下游的一段支承轨道50的延长的轨道组件。通过这种方式,介质推车80从上游位置26朝向过渡坡道60行进,在过渡坡道60处推车80进行从由滚动支承轮支撑到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的过渡。与过渡坡道60重叠的是空气档杆42的从沿处理路径40的第一位置22到也沿介质路径40的下游的第二位置24延伸的部分。标记区20位于第一位置22和第二位置24之间。在图3的最左部上示出了介质路径的更下游的位置28。然而,应当理解,介质路径40能够比下游位置28延伸得更远。而且,能够适当地增加另外的轨道段或额外的标记区。
图2示出了恰在过渡到由介质推车80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支撑之前位于过渡坡道60上时的介质推车80。在图2所示的位置的略微下游处,图3示出了不再在滚动支承轮上行进而是由空气档杆42支撑的介质推车。随着推车继续沿处理方向P行进,图4示出了已经到达标记区20内的介质推车80。此后,介质推车80能够继续朝向下游的过渡坡道60行进,在下游的过渡坡道60处滚动支承轮再次接管对介质推车80的支撑,从而提升介质推车以使其脱离空气档杆42。通过这种方式,介质推车能够继续行进而与更下游的轨道40滚动啮合。
依照所公开的技术的方案,在标记区20内,通过喷墨打印系统30将图像给予衬底介质片材5。图6和图7示出了标记区20内的喷墨组件30的代表图。喷墨组件30由较小的喷墨头阵列表示,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另外的支撑结构将运载这种喷墨头,使它们共同和/或同步运动。交错的多个小的打印头形成了宽的喷射阵列,喷射阵列能够提供极快速的打印组件。示出了8色打印组件,其包括在交叉处理方向上延伸的一系列喷墨头排。每排或成对的排(如图所示)能够提供单色,但是所有的排一起提供所需的颜色。应当理解的是,尽管示例了8色打印组件,更少或更大数量的排或颜色在所公开技术的范围内。
在目标衬底介质5由介质推车80运载在标记区中时,严密地控制介质推车80的速率。尽管如此,诸如喷墨组件30的打印系统必须在衬底介质通过时对准衬底介质5。尽管空气支承有助于目标衬底介质的位置精度,所公开技术的另一方案应用使用喷墨组件30的交叉处理运动的喷墨标记。在介质推车通过标记区20时,使得喷墨组件30的喷墨头在衬底介质片材5通过时运动横过衬底介质片材5。因此,喷墨组件30在交叉处理方向CP上运动,交叉处理方向CP相对于处理方向P侧向地延伸。依照所公开技术的一个方案,喷墨组件30借助于沿交叉处理方向CP的单次侧向通过来对衬底介质片材5做标记。提供单次通过架构进一步使得试图在第二次通过或后续通过时再次对准片材可能发生的片材配准的变化最小化。尽管如此,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文对喷墨系统进行了示例和说明,可以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用于生成图像的各种设备。例如,可以采用静电印刷、柔性版印刷或平版印刷图像转印系统。
图7示出了在介质推车80通过标记区20时介质推车80的平面图。如图所示,显示为喷墨组件30更靠近轨道40的两个侧向侧部中的一个(朝向图7的底部)偏移。因此,喷墨组件30可以在该位置开始并且沿交叉处理方向运动到相对侧从而对片材5做标记,或者从另一侧开始并且在图示的位置处结束。应当理解的是,每排喷墨头无需同时横过片材运动来进行打印。
图7还示出了沿着空气档杆42滑行的介质推车80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因此,介质推车80包括用作支撑推车重量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的两个相对的细长表面。这些非接触支承表面90沿着形成于空气档杆42的上表面上的空气薄膜行进。
图8-11示出了介质推车80的进一步的细节。介质推车包括台板82,台板82用于保持衬底介质片材5。应当理解的是,台板82应当被设计成足够大以保持所需尺寸的衬底介质片材。特别地,当前公开的技术的装置能够用于大片材,诸如具有尺度62”x42”的大尺寸纸张。然而,可将台板和推车制成为几乎任何期望的尺寸。轨道40大概需要符合推车80的适当尺寸。
介质推车80包括一对前滚动支承轮84和后支承轮86。旨在使前后支承轮84、86沿支承轨道50行进。另外应当注意,前支承轮84被布置为更朝向轨道40的相对的侧向边缘,而后滚动支承轮86相对于前支承轮84略微嵌入。在推车运动而横过在标记区20的相对侧上的每个过渡坡道60时,前后滚动支承轮84、86之间的这种偏移设计使台板82能够保持水平高度。如图12所示,过渡坡道60包括内部支承表面63和外部支承表面65。而且,过渡坡道60包括内坡道部部分64和外坡道部部分66。该设计旨在使得后滚动支承轮86沿内部过渡坡道64向下行进,而前滚动支承轮84同时沿外部过渡坡道部66向下行进。应当注意的是,图12所示的过渡坡道部对应于在图11的右下手部上显示(从相对侧观察到)的过渡坡道的相似部分。
过渡坡道60用于使介质推车80从支承轨道50运动到空气档杆42上,以及然后从空气档杆42返回到标记区20的下游侧上的另一支承轨道50。因此,滚动支承轮84、86沿着支承轨道50将介质推车80从上游位置26运载到第一对相对的过渡坡道60(在轨道的每个侧向侧部上有一个坡道,与支承轨道的区段对准)。起初,在沿过渡坡道(如图2所示)运动的同时,承载推车的滚动支承轮84、86和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经过空气档杆42的初始段。在过渡坡道60的该初始段上,在介质推车80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和空气档杆42之间存在间隙G。然后,随着介质推车80沿处理路径继续向下,滚动支承轮84、86沿内/外坡道部64、66下降,使得非接触支承表面90和空气档杆42之间的间隙G减小。最终,在间隙G变得足够小且在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实际上啮合空气档杆42时,形成在空气档杆42的顶部表面上的空气气体层将支撑推车的重量。这为滚动支承轮84、86减轻了负荷负担。这样,一旦空气档杆42支撑介质推车80,在处理路径40的该段上不需要支承轨道50。通过这种方式,在沿处理方向P间隔开的两组过渡坡道60之间不设置水平支承轨道50或侧向支承壁51(如图2-5所示)。
图9示出了从与过渡坡道60的下游端重合的打印区20的下游的位置向下看轨道的区段的推车80的前视图。在该视图中,介质推车尚未到达下游过渡坡道60(例如,如图4所示)。因此,在图9中,尽管前后滚动支承轮84、86看起来好像是啮合支承轨道50,但在该点处滚动支承轮84、86实际上恰悬在支承轨道表面下方,因为介质推车80在该点处由空气档杆42承载。因此,图9所示的滚动支承轮84、86实际上在后面(在图示的方位中)且不与图示的支承轨道50的区段啮合
另外,图9图示了空气档杆42与介质推车非接触支承表面90的相互作用。特别地,相对的两个组空气档杆42布置在介质推车80的相对侧上。空气档杆42具有与介质推车的平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相符的宽广且大致平坦的上平面型表面,以在其上面滑行。应当理解,尽管非平面型空气支承表面可以替换地用于空气档杆42,也应当使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与空气档杆的该替换的形状匹配或相符。使用两组空气档杆42,在轨道的每个侧向侧部上各一组,使得能精巧地控制承载于台板82上的衬底介质片材5的表面和打印头30的最低表面之间的垂直空间Z’。
另外,为了保持侧向位置控制,介质推车80包括在推车的下部上的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这些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提供沿处理路径40的总体侧向控制。在支承轨道50的段上行进的同时,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能够啮合轨道的侧向侧壁,诸如在图3所示的标记区20的上游和下游的侧向壁51。该侧向壁51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在处理路径的两侧上。实际上,横过标记区20,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能够进一步确保介质推车80朝向用于侧向控制的第三空气档杆42偏置。应当注意的是,侧向壁51还能够沿着处理路径的与空气档杆重合的那些段设置,从而提供横过标记区的侧向稳定性。特别地,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能够使介质推车朝向包括垂直稳定壁91的侧向侧部偏置。类似于非接触支承表面90,垂直稳定壁能够沿第三空气档杆42滑行,垂直稳定壁在垂直方向上升至其它两个空气档杆上方。通过这种方式,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保持朝向第三空气档杆42偏置的垂直稳定壁。第三空气档杆应当至少延伸横过标记区20,但是它们能够进一步延伸。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三空气档杆沿与下方的两个空气档杆相同的范围设置。这允许介质推车80在到达标记区时稳定任何侧向运动。
图10示出了沿过渡坡道60行进的介质推车的侧正视图。此处,能够看到水平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和垂直的非接触支承稳定壁91(为了使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更可见,未示出第三垂直空气档杆)。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在图10中示出了两个下方的空气档杆42,为了更清楚地看到介质推车80与空气档杆42的相互作用,移除了轨道40的子组件。前后滚动支承轮84、86的偏移位置是可见的。特别地,前滚动支承轮84朝向推车框架的外部露出,而后滚动支承轮86位于推车框架的内侧。类似地,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具有偏移构造。通过这种方式,装载有侧向弹簧的前轮94垂直地布置在装载有侧向弹簧的后轮96的下方。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图10示出了非接触支承表面90和空气档杆的多孔上表面44之间的间隙G,该间隙略大于在介质推车跨过空气档杆行进时最终支撑介质推车的气体薄膜层。图11是与图10所示类似的轨道的部分的立体图。在介质推车80跨过过渡坡道60时,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将开始沿空气档杆42行进,使得滚动支承轮84、86悬挂且不再与轨道滚动啮合。
图13示出了推车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和垂直稳定壁91与水平和垂直空气档杆42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模型图。特别地,水平和平面型的非接触支承表面90,一旦在形成于空气档杆42上的空气气体层Z’’上行进,将支撑其上面的介质推车80和片材5的重量。空气档杆42包括多孔上表面44(面对非接触支承表面90,图10中所示),多孔上表面44从空气档杆42的内部排放增压空气。类似地,垂直壁91在布置于该垂直壁91和图13的右侧的垂直取向的第三空气档杆42之间的气体薄膜层X’’上行进。应当理解的是,尽管空气档杆通常具有馈入到其中的空气而使其渗透通过多孔上表面44,其它气体可用于提供非接触支承表面90、91和空气档杆42之间的气体层Z’’、X’’。
图14示出了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的模型图。应当注意的是,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6可与图14所示的大致相同。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包括装载有弹簧的轮支撑架95和尤其为弹簧形式的偏置元件97。一旦安装到介质推车90上,该组件将侧向地偏置推车。尤其是,侧向偏置能够朝向垂直侧空气档杆42促动介质推车垂直壁91。应当理解,可以使用替代的机构来侧向地偏置介质推车以替代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和/或与装载有侧向弹簧的轮94、96一起作用。
依照公开技术的方案,介质推车80、打印系统30或装置100的其它部件能够通过控制器(未示出)来操作。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整个装置100内的任何数量的功能和系统。控制器可以包括能够生成控制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软件。通过包括推车运动和打印系统在内的装置子元素的协调控制,可以高效地处置并标记衬底介质片材5。例如,介质推车80能够加速、减速或者甚至停止在沿处理路径的各位置处。类似地,能够控制打印系统30的正时和速度以保持提高的图像品质。

Claims (10)

1.一种沿着处理路径传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标记区,其用于对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
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其从所述标记区上游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所述标记区下游的第二位置;以及
介质推车,其用于沿着所述处理路径运送所述片材,所述介质推车包括台板,在所述介质推车平移通过所述标记区时,所述台板用于将所述片材保持在其上面,所述介质推车由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沿着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处理路径支撑,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气体层,所述气体层提供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外表面和所述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的非接触支承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多孔支撑表面,所述非接触支撑表面在所述多孔支撑表面上运动,所述气体层由通过所述多孔支撑表面排放的气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水平支撑表面和垂直支承壁,所述垂直支承壁包括形成在其上面的所述气体层,所述垂直支承壁引导所述介质推车的侧向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介质推车包括接触支承元件,所述接触支承元件支撑所述介质推车与所述第一位置上游的所述处理通道支承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支撑轨道,其为所述介质推车提供所述处理路径的上游路径部分,所述上游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上游的预标记区位置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介质推车沿着所述上游路径运动时,所述接触支承元件与所述支撑轨道直接啮合;以及
过渡坡道,其用于在使用所述接触支承元件和所述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切换所述介质推车,所述过渡坡道布置在所述上游路径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所述处理路径上。
6.一种运送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标记区的方法,其包括:
将衬底介质片材装载到介质推车上,所述介质推车包括用于保持所述衬底介质片材的台板;
沿着空气支承支撑导杆运送其上有所述衬底介质片材的所述介质推车,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从标记区上游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所述标记区下游的第二位置,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气体层,所述气体层提供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的外表面和所述介质推车的非接触支撑表面之间的非接触支承支撑;以及
在所述衬底介质片材通过所述标记区时,对所述衬底介质片材进行标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包括多孔支撑表面,所述非接触支撑表面在所述多孔支撑表面上运动,所述气体层由通过所述多孔支撑表面排放的气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用垂直支承壁来控制所述介质推车的侧向运动,所述垂直支承壁防止所述介质推车在交叉处理方向上的运动,其中所述气体层形成在布置于所述垂直支承壁和所述推车的非接触侧向控制表面之间的所述垂直支承壁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沿着所述第二位置下游的处理路径运送所述介质推车,所述空气支承支撑导杆不向下游延伸而越过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介质推车向下游运送而越过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介质推车的接触支承支撑表面啮合支撑轨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介质推车在所述第二位置处上移至过渡坡道,其中在所述介质推车向所述第二位置的下游运送时,所述接触支承支撑表面直接啮合所述支撑轨道。
CN201310151148.0A 2012-05-04 2013-04-26 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1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64,468 US8888271B2 (en) 2012-05-04 2012-05-04 Air bearing substrate media transport
US13/464468 2012-05-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1715A true CN103381715A (zh) 2013-11-06
CN103381715B CN103381715B (zh) 2016-02-24

Family

ID=4938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11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1715B (zh) 2012-05-04 2013-04-26 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271B2 (zh)
JP (1) JP6086799B2 (zh)
CN (1) CN103381715B (zh)
BR (1) BR102013011010A2 (zh)
DE (1) DE102013207481B4 (zh)
MX (1) MX20130047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6370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机构及搬送装置
CN111556848A (zh) * 2017-11-08 2020-08-18 科福罗有限公司 分层非接触支撑平台
CN112867605A (zh) * 2018-08-14 2021-05-28 穆弗恩特股份公司 用于打印单独片材的喷墨打印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19579A (ko) * 2012-08-06 2014-0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증착 장치
US9289947B1 (en) 2014-12-18 2016-03-22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ir cleaning precision rail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649815B2 (en) 2015-04-22 2017-05-16 Xerox Corporation Coating for precision rails and a system for cleaning precision rail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597840B2 (en) 2015-04-22 2017-03-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printhead cleaning using mobile maintenance carts
US10183444B2 (en) 2015-04-22 2019-01-22 Xerox Corporation Modular multi-stati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469076B1 (en) 2015-04-22 2016-10-1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leaning cart drive compon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987805B2 (en) 2015-04-22 2018-06-05 Xerox Corporation Cleaning cart with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US9656430B2 (en) 2015-04-22 2017-05-23 Xerox Corporation Rotating precision rail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592639B2 (en) 2015-04-22 2017-03-1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leaning cart drive component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498960B2 (en) 2015-04-22 2016-11-22 Xerox Corporation Passive actuators for printhead cleaning using mobile maintenance carts
US9592638B2 (en) 2015-05-19 2017-03-14 Xerox Corporation Top drive mobile cart for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systems
US9592637B2 (en) * 2015-05-19 2017-03-14 Xerox Corporation Direct marking build cart that is robust to rail contamination by under-rail mounting and compliant top wheel
US9610734B2 (en) 2015-07-07 2017-04-04 Xerox Corporation Indexing cart for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596A (zh) * 2003-07-03 2005-02-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7607647B2 (en) * 2007-03-20 2009-10-27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tabilizing a substrate using a vacuum preload air bearing chuck
CN101784960A (zh) * 2007-08-20 2010-07-21 日本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版材供应和排出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印刷版形成装置
US20110048319A1 (en) * 2008-03-19 2011-03-03 Ulvac, Inc. Substrate transfer proces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4712A (en) * 1985-06-24 1987-11-03 Rca Corporation Low-friction slide apparatus for optical disc translation stage
US6481820B1 (en) * 1998-05-25 2002-11-19 Konica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which can carry out high speed image formation and which can avoid image failure due to a defective nozzle
JP2004060833A (ja) * 2002-07-31 2004-02-26 Kyocera Corp 静圧気体直線案内装置
JP4234964B2 (ja) * 2002-09-10 2009-03-04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露光装置
JP2006224039A (ja) * 2005-02-21 2006-08-3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形成装置、パターニング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
JP2007245004A (ja) * 2006-03-16 2007-09-2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搬送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基板搬送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47545B2 (ja) * 2006-06-30 2012-10-10 株式会社妙徳 浮上搬送ユニット
JP5304660B2 (ja) * 2010-01-09 2013-10-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8056893B2 (en) 2010-03-26 2011-11-15 Xerox Corporation Media transpor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596A (zh) * 2003-07-03 2005-02-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7607647B2 (en) * 2007-03-20 2009-10-27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tabilizing a substrate using a vacuum preload air bearing chuck
CN101784960A (zh) * 2007-08-20 2010-07-21 日本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版材供应和排出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印刷版形成装置
US20110048319A1 (en) * 2008-03-19 2011-03-03 Ulvac, Inc. Substrate transfer processing apparatu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6370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机构及搬送装置
CN104446370B (zh) * 2013-09-18 2018-04-10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机构及搬送装置
CN111556848A (zh) * 2017-11-08 2020-08-18 科福罗有限公司 分层非接触支撑平台
CN112867605A (zh) * 2018-08-14 2021-05-28 穆弗恩特股份公司 用于打印单独片材的喷墨打印机器
CN112867605B (zh) * 2018-08-14 2022-07-01 鲍勃斯脱梅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打印单独片材的喷墨打印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207481A1 (de) 2013-11-07
US20130293653A1 (en) 2013-11-07
US8888271B2 (en) 2014-11-18
MX2013004755A (es) 2013-11-21
DE102013207481B4 (de) 2020-12-31
JP6086799B2 (ja) 2017-03-01
BR102013011010A2 (pt) 2015-06-30
CN103381715B (zh) 2016-02-24
JP2013234069A (ja)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1715B (zh) 空气支承衬底介质传送
US10569532B2 (en)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US8882261B2 (en) Large sheet handling using a flatbed cart
US9568862B2 (en)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CN102029809B (zh) 连续卷材打印机的介质反转系统
US88703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 direction alignment of first and second side printed images
CN101184625B (zh) 带有可释放式夹紧固定到印刷单元的印刷台的印刷系统
EP1996401B1 (en) Continuousy printing images on a web material and continuously transferring the images to identity documents
EP3028969A1 (en) Calibration system for a conveyor mechanism and 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conveyor mechanism
EP3023373A1 (en) Conveyor mechanism and a method for adjusting a conveyor mechanism
CN100545068C (zh) 成像装置
CN103415397A (zh) 用于印刷机的介质压力辊
US7046947B1 (en) Free sheet color digital output terminal architectures
US20130335496A1 (en) Printer having Skewed Transfix Roller to Reduce Torque Disturbances
JP6204849B2 (ja) 文書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取付支持部
US20150239234A1 (en) System for reducing tension fluctuations on a web
US9636930B1 (en) Transport with media hold down for inkjet printers
JP2979398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左右印刷同期ずれ検知方法
US20150239231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artifacts using tension control
JP2979397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左右印刷同期ずれ検出装置
US20150239233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tension fluctuations on a web
JP4106642B2 (ja) 多色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