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428B -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428B
CN103378428B CN201210129455.4A CN201210129455A CN103378428B CN 103378428 B CN103378428 B CN 103378428B CN 201210129455 A CN201210129455 A CN 201210129455A CN 103378428 B CN103378428 B CN 103378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te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circuit boar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94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8428A (zh
Inventor
陈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46321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37842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94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8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4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下且当该外接装置未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一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之间不以该相对位置关系接触。这样,当该电连接器放入高温锡炉进行焊接时,该绝缘本体受热软化,即位于该第二端子下方的部分该绝缘本体软化,则可避免对应部分的该第二端子向下倾斜而趴下,当焊接完成后该绝缘本体冷却凝固,该第二接触部则有足够的接触正向力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从而保证该第一端子和该第二端子达到良好的电性导通。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一空腔供一对接插头自上而下插入,绝缘壳体内固设有一固定端子和一可动端子分别进入该空腔内,未插入对接插头时,可动端子的自由端位于固定端子的接触部下方,且可动端子的自由端对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具有弹性压制力使得二者紧密接触,当对接插头向下插入空腔内并抵触到可动端子时,可动端子的自由端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分离,以实现开关功能。对于该种电连接器,若要将其安装固定于电路板,则是将电连接器先放入锡炉,再加热进行固定于电路板上。由于一般绝缘壳体都是塑胶材质,则绝缘壳体容易在高温下受热而软化,此时,在位于可动端子下方的部分绝缘壳体软化的情况下,对应的部分可动端子也易向下倾斜而趴下,使得可动端子自由端对上方固定端子的接触部的弹性压制力变小,甚至是解除这种压制抵接关系。而后,当该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后,绝缘壳体冷却凝固,可动端子则处于以很小的弹性压制力接触上方的固定端子或是完全与之脱离接触,即可动端子的自由端对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向上施加的正向力不足,从而导致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接触不良,进一步影响电性导通的功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来保证两端子间有足够的正向压制力而达到稳定导接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收容槽以及分别安装于该收容槽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其中,该电连接器焊接固定于电路板后,改变焊接前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形成预应力,以提供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相抵接的正向力,藉由该正向力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维持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的电性连接。
进一步,在改变焊接前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后,该第二接触部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
进一步,该电连接器用以供一外接装置插接,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当该外接装置未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当该外接装置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脱离而形成断路。
进一步,该第二接触部具有两个,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二第二接触部夹持该第一接触部。
进一步,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上。
进一步,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上方。
进一步,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第二接触部侧向抵接该第一接触部。
一种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将该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此时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具有不同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二相对位置,在此位置,该第一端子和该第二端子间形成预应力,以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提供维持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电性连接的正向力。
进一步,在第一相对位置,该第二接触部夹持、搭接该第一接触部或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上方。
进一步,在第二相对位置,该第二接触部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由于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下且当该外接装置未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一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之间不以该相对位置关系接触。这样,当该电连接器放入高温锡炉进行焊接时,该绝缘本体受热软化,即位于该第二端子下方的部分该绝缘本体软化,则可避免对应部分的该第二端子向下倾斜而趴下,当焊接完成后该绝缘本体冷却凝固,该第二接触部则有足够的接触正向力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从而保证该第一端子和该第二端子达到良好的电性导通。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当外接装置未插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当外接装置插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当外接装置拔出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当外接装置未插接时的立体示意图(外壳未画);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当外接装置插入再拔出后的立体示意图(外壳未画)。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上表面 11
加强肋 110 下表面 12 左侧面 13
右侧面 14 收容槽 15 插接口 150
斜壁 151 斜面 152 容纳孔 16
通孔 17 缺口 18 第一端子 2
第一主体部 21 第一焊接部 22 一接触部 23
受制部 231 导引面 232 搭接部 233
第一抵接部 234 第二端子 3 第二主体部 31
第二焊接部 32 固定部 33 自由端 34
第三抵接部 341 第二接触部 35 凸部 350
第二抵接部 351 夹持部 352 上盖 4
柱体 41 底板 42 底面 420
定位凸块 421 凹槽 422 挡壁 423
对接孔 43 曲面 430 外壳 5
套筒部 51 扣接部 510 板状部 52
切口 520 包覆部 521 外接装置 6
插针 61 抵压部 610 卡扣部 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第一端子2、一第二端子3、一上盖4及一外壳5,焊接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用以供外接装置6插接。
请参阅图1,该绝缘本体1呈方形,具有一上表面11、一下表面12、一左侧面13及一右侧面14。于该上表面11中央向下凹设有一收容槽15,该收容槽15顶部具有一插接口150。于该收容槽15底部设有一斜壁151,该斜壁151为从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的平面。邻近该上表面11于该收容槽15前后壁上相对设有二斜面152,该二斜面152连接该收容槽15左右壁。邻近该左侧面13于该上表面11上凸设有长形的一加强肋110,于该加强肋110下方自该左侧面13向内凹设有一容纳孔16,与该收容槽15左右相通。靠近该右侧面14于该下表面12向上凹设有一通孔17,与该收容槽15上下相通。另外,该绝缘本体1前后侧还分别凹陷设有一缺口18,该缺口18大致呈梯形且上宽下窄。
请参阅图1,该第一端子2为金属板材冲压形成Z字形,其具有一第一主体部21,自该第一主体部21一端向下弯折并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一焊接部22。自该第一主体部21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一接触部23,该第一接触部23为向前减缩,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两相对外侧设有二受制部231,于该受制部231的前端设有二引导面232。于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搭接部233,于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下表面设有二第一抵接部234。
请参阅图1及图2,该第二端子3同样为金属板材冲压形成Z字形,其具有一第二主体部31,该第二主体部31为平板状。自该第二主体部31一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焊接部32,于该第二焊接部32两侧该第二主体部31水平延伸形成二固定部33,该二固定部33为连接料带的部分。自该第二主体部31另一端水平延伸形成一自由端34,于该自由端34设有C字型的一开口,即分叉形成具有弹性的二第二接触部35,该二第二接触部35的前端相向延伸设有二凸部350。于该二凸部350的上表面具有二第二抵接部351,于该二凸部350的内侧面设有二夹持部352。另外,该自由端34的上表面还具有供该外接装置6抵压的一第三抵接部341。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端子3也可为L形或其他形状,且该自由端34也可不分叉而只具有一该第二接触部35,其上表面具有一该第二抵接部351,对应该第一端子2下表面具有一该第一抵接部234。
请参阅图1及图2,该上盖4为绝缘材质注射成型。该上盖4包括一柱体41及一底板42,该柱体41与该底板42光滑过渡而上下衔接。该柱体41中央开设有一圆形对接孔43,该对接孔43的孔壁为倒锥形的一曲面430,进一步,该曲面430使得该对接孔43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该底板42具有一底面420,自该底面420前后相对设有二定位凸块421,该二定位凸块421外侧呈倾斜状。该二定位凸块421之间形成一凹槽422,该凹槽422与该对接孔43上下相贯通,且该凹槽422宽度尺寸大于该第一端子2及该第二端子3的宽度。该凹槽422的右侧设有一挡壁423,该挡壁423将该二定位凸块421相连接。
请参阅图1及图3,该外壳5为金属材质冲压形成,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套筒部51和一板状部52,该套筒部51与该板状部52同样为光滑过渡地上下衔接。该套筒部51上设有供该外接装置6卡扣对接的一扣接部510,该扣接部510为位于该套筒部51外围的一环形凹槽。于该板状部52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内凹设有一切口520,该切口520的长度大于该加强肋110的长度。于该板状部52前后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包覆部521,该包覆部521侧视为一C字形,其该包覆部521的底板面与该板状部52相平行。
请参阅图3,该外接装置6包括一插针61及环形的一卡扣部62,该插针61末端设有一抵压部610。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组装时,该第一端子2先与该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即该第一端子2是通过镶嵌成型(Insert Molding)于该绝缘本体1内,该第一接触部23进入该收容槽15,该第一焊接部22露出该绝缘本体1的右侧面,且该第一焊接部22的底面于该下表面12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该第二端子3从左侧插入该绝缘本体1,该自由端34穿过该容纳孔16而进入该收容槽15,该固定部33固持于该容纳孔16内,该第二焊接部32露出该绝缘本体1的左侧面,且该第二焊接部32的底面同样于该下表面12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就大致完成了该第一端子1与该第二端子2安装固定于该收容槽15的动作。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端子3装入的过程为该二凸部350滑过该二引导面232,该二第二接触部35受该第一接触部23的挤压而略微张开,直至该二夹持部351夹持于该二受制部231,使得该二第二接触部35夹持住该第一接触部23,且此时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该第二端子3装入后,该第二接触部35也可搭接于该搭接部233,即该第二接触部35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上表面。此时该第二接触部35为稍稍向上倾斜地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之上,当然该第二接触部35也可不与该搭接部233接触而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上方。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端子3也可为L形或其它形状,该第二端子3也可只具有一该第二接触部35,该第二接触部35也可侧向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进一步,该电连接器100未焊接于该电路板(未图示)之前,该第一端子2与该第二端子3均处于这种位置状态。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接着,该上盖4与该外壳5一体成型,即该柱体41镶嵌成型(Insert Molding)于该套筒部51内,该二定位凸块421对应该二斜面152装入该收容槽15,该切口520让位安装于该加强肋110的外围,该包覆部521包裹于该缺口18内,使得该上盖4与该外壳5一体安装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之上。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然后,将组装好的该电连接器100,放入高温锡炉,将该第一焊接部22与该第二焊接部32焊接于该电路板(未图示),使得该电连接器100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未图示)上。此过程,由于锡炉内温度很高,该绝缘本体1易受热软化,于本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100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未图示)之前,该第二接触部35夹持该第一接触部23,故避免了该第二端子3因塑胶软化而造成的向下倾斜或趴下,而导致该第二端子3最终与该第一端子2抵接正向力不足而接触不良的现象。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100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未图示)之前,该第二接触部35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上表面,或者该第二接触部35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23的上方,再者该第二接触部35侧向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同样可避免了该第二端子3因塑胶软化而造成的向下倾斜或趴下而影响该电连接器100的电性导通功能。
请参阅图1及图4至图7,当该电连接器100焊接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后,该外接装置6向下插入该电连接器100,该卡扣部62与该扣接部510相卡接扣合,同时,该插针61穿过该对接孔43及该插接口150进入该收容槽15,该抵压部610推抵压接于该第三抵接部341,并推动该自由端34向下位移,该第二接触部35向下弹性变形,与该第一接触部23发生刮擦后跨越过该第一接触部23,直至该第二端子3与第一端子2脱离而形成断路,此时该自由端34前端的该二第二接触部35弹性回复到不受该第一接触部23挤压前的自然状态。随着,该插针61向上拔出该电连接器100,该自由端34由于不受外力施压而向上发生弹性回复,然后该第二抵接部351抵接于该第一抵接部234,即该第二接触部35向上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而形成一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了焊接前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的抵接关系,或者是改变了焊接前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的相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及图4至图7,此后,该电连接器100则始终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且该电连接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当该外接装置6未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35向上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当该外接装置6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35与该第一接触部23脱离而形成断路。换个角度讲,在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之间形成了预应力,提供了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相抵接的正向力,进一步,是提供该第二接触部35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23的正向力,从而可在该电连接器100正常工作时,凭借这正向力来维持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间的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该第一端子2与该第二端子3保持电性导通。
请参阅图8及图9,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700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第一端子8的第一接触部83前端向下弯折,从而在两相对外侧形成有二呈斜面的受制部831供第二端子9的第二接触部93夹持,使其与第二端子9接触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高频电路用的带开关的电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其他一般电连接器,尤其对有因塑胶软化造成端子向下倾斜或趴下,导致端子间接触正向力不足而引起不能正常导通的电连接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该电连接器100正常工作下且当该外接装置6未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35向上抵接于该第一接触部23而形成该相对位置关系,而当该电连接器100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未图示)之前,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第二接触部35之间又不以该相对位置关系接触,因此在焊接时可避免因该绝缘本体1受热软化而引起该第二端子3向下倾斜或趴下,从而保证该第一端子2与该第二端子3有足够的接触正向力,达到正常工作状态时良好的电性导通。
2、由于当该外接装置6插接时,该抵压部610推抵该第三抵接部341使得该第二端子3向下位移,与该第一端子2发生刮擦后才跨越过该第一端子2,在此刮擦的过程中,该第二接触部35边缘和该第一接触部23边缘在焊接时粘附到的助焊剂等杂物则可被刮擦掉,因此可使得该第一端子2与该第二端子3间的导通性更好。
3、由于该第一端子2与该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然后将该第二端子3插入,另外该上盖4与该外壳5同样也为一体成型,然后再安装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上,完成组装,由此可见,整个装配过程简单,从而可提高组装效率。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槽以及分别安装于该收容槽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其中,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夹持该第一接触部,或该第二接触部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上,或该第二接触部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上方,或该第二接触部侧向抵接该第一接触部;该电连接器焊接固定于电路板后,改变焊接前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的相对位置关系,该第二接触部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形成预应力,以提供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相抵接的正向力,藉由该正向力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维持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用以供外接装置插接,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当该外接装置未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当该外接装置插接时,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脱离而形成断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夹持该第一接触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未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之前,该第二接触部侧向抵接该第一接触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自由端分叉形成具有弹性的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端子第一接触部自由端向下弯折,在两相对外侧形成有二供二第二接触部夹持且呈斜面的受制部。
8.一种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一相对位置,该第二接触部夹持该第一接触部,或该第二接触部搭接于该第一接触部上,或该第二接触部悬空处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上方,或该第二接触部侧向抵接该第一接触部;以及
将该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此时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具有不同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二相对位置,在此位置,该第二接触部向上抵接该第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和该第二端子间形成预应力,以在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提供维持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间电性连接的正向力。
CN201210129455.4A 2012-04-20 2012-04-20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9455.4A CN103378428B (zh) 2012-04-20 2012-04-20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9455.4A CN103378428B (zh) 2012-04-20 2012-04-20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428A CN103378428A (zh) 2013-10-30
CN103378428B true CN103378428B (zh) 2018-01-09

Family

ID=4946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94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428B (zh) 2012-04-20 2012-04-20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8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593B (zh) * 2012-04-26 2016-04-0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正向力提供方法
CN104733978B (zh) * 2013-12-18 2019-05-17 铜陵铜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6876654A (zh) * 2017-04-01 2017-06-20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保险盒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5068Y (zh) * 2005-11-11 2007-01-31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201171125Y (zh) * 2008-02-25 2008-12-24 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JP2011108445A (ja) * 2009-11-16 2011-06-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回路基板用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6726B2 (ja) * 2000-08-11 2003-09-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動端子、同軸コネクタ及び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5068Y (zh) * 2005-11-11 2007-01-31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201171125Y (zh) * 2008-02-25 2008-12-24 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JP2011108445A (ja) * 2009-11-16 2011-06-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回路基板用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428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4593U (zh) 电连接器
CN102820593B (zh) 同轴连接器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正向力提供方法
CN202076457U (zh) 改进的高频信号连接器
CN103378428B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方法
CN204030237U (zh) 一种电缆组件焊接排线治具
CN203536663U (zh) 同轴连接器
CN203434330U (zh) 电连接器
CN111129807A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07U (zh) 具有弹片保护功能的接线端子
US20220368040A1 (en) Terminal and electric cable including terminal
CN201797084U (zh) 电连接器
CN201018130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6013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282744U (zh) 双线端子台结构
CN206639962U (zh) 同轴连接器
CN204651379U (zh) 电池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5449460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1075413Y (zh) 连接器
CN218770194U (zh) 一种缓冲式易插拔插针
CN204558729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20158453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4030035U (zh) 电连接器
CN201360057Y (zh) 电连接器
CN20320566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906011U (zh) 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Yong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0

Address after: 511458 Panyu City, Nansha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head of the management area of the North Jinling Road, No. 526, No.

Applicant after: LOTES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Kaifu District, Wan Xu Yuan C2 building two unit 503

Applicant before: Chen Yong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