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8729U - 电连接器插座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8729U
CN204558729U CN201520286651.1U CN201520286651U CN204558729U CN 204558729 U CN204558729 U CN 204558729U CN 201520286651 U CN201520286651 U CN 201520286651U CN 204558729 U CN204558729 U CN 204558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ortion
pressing part
electric connector
pushing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866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天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Font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Font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Font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Font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8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872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插座,与一电连接器插头匹配使用,包括一导电件及一压制件。导电件具有一电连接部,电连接部还设有一底板及与底板连接的一对侧板,其中各侧板设有相对与底板倾斜的一滑槽。压制件具有一本体、设置于本体的一压制部及连接本体的一抵顶部。本体两侧还具有能够在各滑槽内滑动的一翼片,其中电连接部与压制件之间还设有供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一插接口,压制件可滑动地与电连接器插头插接。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抑制震动所产生的松脱,并提高电性连接的可靠性与通电的质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尤指一种适用大电流低电阻的电连接器插座。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插拔型连接器插座10,包含绝缘本体12与多个导电端子14,绝缘本体12间设有插座孔18,各导电端子14与插入的插头20电性耦接。也就是说,当匹配的电连接器插头20插入绝缘本体内12时,由于插座孔18内的上下导电端子14间距小于插头20的厚度,因此插入的插头20受上下导电端子14的弹臂部16抵接来固定并形成电性导通。
由于前述的电连接器插头20以铜为基材,并辅以镀上金或银来求得更好的导电效果。实作上,由于金银不易镀着在铜上,因此会在插头20上先镀上一层导电效率较低的镍为介质,再将金或银的材质镀在镍上,以增加导电效果。
由于前述制作好的连接器插头20,为确保与插座孔18间的夹持与电连接质量,通常其插座孔18内的上下弹臂部16间距会小于插头20厚度。因此存在插头20插入插座10后,插头20便与插座10内的弹臂部16摩擦直到插头20插入定位。基此,镀在插头20表面的金或银层都会因与弹臂部16摩擦而耗损,而金或银层被刮除后可能露出导电效率低的镍层基材,这会大幅降低导电品质。再者插头20表面的耗损也可能招致氧化,使两者插接后的电连接质量不佳,进而使电阻值加大,造成连接器升温而可能熔毁绝缘本体12。最后,导电性佳的纯铜材质的钢性与弹性不佳而并不适合用来做持续性的紧迫用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具有抑制震动所产生的松脱、提高电性连接的可靠性与通电的质量的优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座,与一电连接器插头匹配使用,包括:
一导电件,具有一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还设有一底板及与该底板连接的一对侧板,其中各该侧板设有相对与该底板倾斜的一滑槽;以及
一压制件,具有一本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压制部及连接该本体的一抵顶部,该本体两侧还具有能够在各该滑槽内滑动的一翼片,其中该电连接部与该压制件之间还设有供该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一插接口,该压制件能够滑动地与该电连接器插头插接。
进一步地,其中该压制部包含多个压制肋及形成于各该压制肋之间的多个间隔,各该压制肋分别朝该底板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滑槽具有朝远离该插接口逐减降低高度的一第一倾斜角,且各该翼片则具有与该第一倾斜角相对应设置的一第二倾斜角。
进一步地,其中该导电件还具有与电连接部连接的一对夹持部及一颈部,该电连接部借由该颈部与各该夹持部连接,各该夹持部夹持一缆线。
进一步地,其中该抵顶部为一板件,该板件直立地与该本体的一端连接,且朝该底板方向凸伸并远离该插接口设置。
进一步地,其中该抵顶部还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为朝该插接口方向凸出的一圆弧部。
进一步地,其中该抵顶部还具有一弹性部及设置于该弹性部之间的一对推抵部,该弹性部一端凸出于各该推抵部之外,且该弹性部与该推抵部平行于该本体设置。
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部还具有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于该本体内侧,另一端则为一自由端且邻近于该插接口,各该推抵部供与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一胶体抵接。
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部、各该推抵部、该本体与该压制部为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其中该抵顶部还具有一对弹性部及分别连接该对弹性部之间的一推抵部,该对弹性部一端凸出于各该推抵部之外,且该弹性部与该推抵部平行于该本体设置。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弹性部一端倾斜地与各该本体内侧连接,且另一端邻近于该插接口还具有一倒勾部,各该推抵部供与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一胶体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倾斜角的滑槽与翼片相互组装,使插头与压制件可滑动地与电连接部抵接至定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本实用新型插座与插头间的摩擦;(2)也使得插头与插座的电性连接过程不会因为插拔的次数过多而产生耗损;(3)压制件的材质以不锈钢为主,利用其材质优越的钢性与弹性,将插头压制于电连接部中,即可持续维持稳定的电性连接质量。最后,导电件则以导电性佳的铜或其合金达到与电连接器插头导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现有电连接器插座与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剖视图。
图2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组合图,且一端结合线缆的立体图。
图4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与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第一动作图。
图6为图4的第二动作图。
图7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8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组合图,且一端结合线缆的立体图。
图9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与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第一动作平面图。
图10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与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第二动作平面图。
图11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2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中:
100插座;110导电件;120电连接部;130底板;140侧板 ;
150滑槽;152第一倾斜角;160插接口;170夹持部;180颈部;
200压制件;210本体;220压制部;222压制肋;224间隔;
230抵顶部;232板件;240弹性部;242圆弧部;244弯折部;
246自由端;248倒勾部;250翼片;252第二倾斜角;260推抵部;
300插头;310胶体;400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座100,与一电连接器插头300匹配使用,包括一导电件110及一压制件200。导电件110具有一电连接部120。电连接部120还设有一底板130及与底板130连接的一对侧板140,其中各侧板140设有相对与底板130倾斜的一滑槽150。压制件200则具有一本体210、设置于本体210的一压制部220及连接本体210的一抵顶部230。本体210两侧还具有能够在各滑槽150内滑动的一翼片250,其中电连接部120与压制件200之间还设有供电连接器插头300插接的一插接口160,压制部220可滑动地与电连接器插头300插接。
如图2及图3所示,压制部220包含多个压制肋222及形成于各压制肋222之间的多个间隔224,各压制肋222可分别朝底板130方向弯曲,例如略呈V型或圆弧形,以便于维持压制并保持插入的插头300连接,如图5所示。滑槽150具有朝远离插接口160逐渐降低高度的一第一倾斜角152,且各翼片250则具有与第一倾斜角152相对应设置的一第二倾斜角2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152与第二倾斜角252角度相同,使插头300能够依据所述倾角插入而不会直接与底板130摩擦。然而第一倾斜角152及第二倾斜角252的角度不限制。
此外,导电件110还具有一体成型制成的一对夹持部170及一颈部180,电连接部120借由颈部180与各夹持部170连接,其中各夹持部170用以夹持一缆线400。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导电件110材质较佳为铜或其合金,以便于插头300形成电性导通。压制件200材质较佳则为不锈钢、铝合金或其他适合的材质。
请一并参考图5及图6所示,抵顶部230较佳为一板件232,板件232直立地与本体210的一端连接,且朝底板130方向凸伸并远离插接口160设置。换言之,板件232设置于本体210的底端,供插头300弹性地推抵。抵顶部230还具有一弹性部240,弹性部240为朝插接口160方向凸出的一圆弧部242,使插头300插接插座100时,进一步提供插头300推抵弹性。
如图5所示,当电连接器插头300插入电连接器插座100时,由于第一倾斜角152与第二倾斜角252的关系,插头300几乎不会与插座100的电连接部120产生摩擦。当插头300将要抵触插座100的底端(即定位)时,插头300与抵顶部230间的行程距离很小,例如不到5毫米(mm)。此时,插头300抵靠着压制部220一侧面并推抵抵顶部230的弹性部240。压制件200的两翼片250进一步滑移至相应滑槽150的底端,插头300的胶体310同时抵触电连接部120一侧,使压制部220压制插头300,以保持与插头300的电性连接,如图6所示。
如图7及图8所示,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分解与组合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于,抵顶部230的设计不同。其余结构则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抵顶部230还具有一弹性部240及设置于弹性部240之间的一对推抵部260。相对靠近插接口160的抵顶部230是与本体210与压制部220平行设置的。此外,具有至少一弯折部244的弹性部240一端凸出于各推抵部260之外,且弹性部240与推抵部260平行于本体210。
请进一步参考图9及图10所示,所述弯折部244的一端连接于本体210内侧,另一端则为一自由端246且邻近于插接口160。各推抵部260供与所述电连接器插头30的一胶体310抵接。当插头300插入插座100时,插头300的胶体310会先推抵抵顶部230的弹性部240后,直到弹性部240与弯折部244弹性变形,才会推动两推抵部260。当胶体310接触到电连接部120后,两翼片250同时会滑移并抵触滑槽150端部,而完成插头300插接插座100操作,如图10所示。
在此须说明的是,当插头300的胶体310推动抵顶部230时,压制部220同时会抵靠插头300的一侧面,如图9所示。当用户继续将插头300插入插座100并抵触电连接部120后,压制件200通过各压制肋222压制插头300,以带动压制件200的翼片250继续沿滑槽150移动,最后使插头300定位于插座100中,如图10所示。此外,也由于压制部220将插头300压制于电连接部120中,使插头300与插座100持续维持稳定的电性连接质量。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分解与组合图。本实施例也是在于抵顶部230的设计不同。其余结构则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抵顶部230还具有一对弹性部240及设置于各弹性部240之间的一推抵部260。相对靠近插接口160的抵顶部230是与本体210与压制部220平行设置。此外,各弹性部240一端还凸出于各推抵部260之外,且各弹性部240与推抵部260平行于本体210。
请进一步参考图11及图12所示,各弹性部240一端倾斜地与各本体210内侧连接,且另一端邻近于插接口160还具有向压制肋222方向倒勾的一倒勾部248。关于各弹性部240与插头300的胶体310作动关系与效果,请参考前述实施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第一倾斜角152的滑槽150与第二倾斜角252的翼片250相互组装,使插头300与压制件200可滑动地与电连接部120抵接并定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本实用新型插座100与插头300间的摩擦;(2)也使得插头300与插座100的电性连接过程不会因为插拔的次数过多而产生耗损;(3) 压制件200的材质以不锈钢材质为主,利用其材质优越的钢性与弹性,将插头300压制于电连接部120中,即可持续维持稳定的电性连接质量。此外,导电件110则以导电性佳的铜或其合金达到与电连接器插头300导通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插座,与一电连接器插头匹配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电件,具有一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还设有一底板及与该底板连接的一对侧板,其中各该侧板设有相对与该底板倾斜的一滑槽;以及
一压制件,具有一本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压制部及连接该本体的一抵顶部,该本体两侧还具有能够在各该滑槽内滑动的一翼片,其中该电连接部与该压制件之间还设有供该电连接器插头插接的一插接口,该压制件能够滑动地与该电连接器插头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制部包含多个压制肋及形成于各该压制肋之间的多个间隔,各该压制肋分别朝该底板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滑槽具有朝远离该插接口逐减降低高度的一第一倾斜角,且各该翼片则具有与该第一倾斜角相对应设置的一第二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件还具有与电连接部连接的一对夹持部及一颈部,该电连接部借由该颈部与各该夹持部连接,各该夹持部夹持一缆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顶部为一板件,该板件直立地与该本体的一端连接,且朝该底板方向凸伸并远离该插接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顶部还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为朝该插接口方向凸出的一圆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顶部还具有一弹性部及设置于该弹性部之间的一对推抵部,该弹性部一端凸出于各该推抵部之外,且该弹性部与该推抵部平行于该本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部还具有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于该本体内侧,另一端则为一自由端且邻近于该插接口,各该推抵部供与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一胶体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部、各该推抵部、该本体与该压制部为一体成型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顶部还具有一对弹性部及分别连接该对弹性部之间的一推抵部,该对弹性部一端凸出于各该推抵部之外,且该弹性部与该推抵部平行于该本体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弹性部一端倾斜地与各该本体内侧连接,且另一端邻近于该插接口还具有一倒勾部,各该推抵部供与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一胶体抵接。
CN201520286651.1U 2015-03-13 2015-05-06 电连接器插座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587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3819 2015-03-13
TW104203819U TWM505727U (zh) 2015-03-13 2015-03-13 電連接器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8729U true CN204558729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3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8665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58729U (zh) 2015-03-13 2015-05-06 电连接器插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8729U (zh)
TW (1) TWM505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567A (zh) * 2015-03-13 2016-12-07 金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567A (zh) * 2015-03-13 2016-12-07 金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座
CN106207567B (zh) * 2015-03-13 2018-08-31 金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727U (zh) 2015-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82752U (zh) 电连接器
TWM393087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3811906B (zh) 电连接器之端子
CN203562537U (zh) 一种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连接器
CN204558729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105375121B (zh) 一种弹性电线夹
CN201690017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6207567A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105226437A (zh) 双面插Micro USB B型公座连接器
CN205282744U (zh) 双线端子台结构
CN105375177A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3942058U (zh) 线缆组件及其电源连接器
CN201185253Y (zh) Sim卡连接器
CN208315791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363652U (zh) 电连接器
CN209544768U (zh) 具有稳固插接功能的rj45带灯连接器
CN20469640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接口
TW201119149A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TW20104470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216343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5429264U (zh) 易高频焊接usb 3.0母座
CN203733990U (zh) 端子组合结构
CN204424516U (zh) 插接稳定的接线端子
CN204257903U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14478008U (zh)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