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373B - 蓄电元件及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元件及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373B
CN103378373B CN201310129385.7A CN201310129385A CN103378373B CN 103378373 B CN103378373 B CN 103378373B CN 201310129385 A CN201310129385 A CN 201310129385A CN 103378373 B CN103378373 B CN 103378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piece
deposition
insulating trip
fix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93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8373A (zh
Inventor
宫崎明彦
森澄男
加古智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8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3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采用了设有像耐热涂敷层那样的热熔敷性低的层的间隔件的蓄电元件中能够抑制性能降低的蓄电元件。本发明的蓄电元件具备卷绕体(121)和进一步卷绕在卷绕体(121)的最外周的绝缘片(127),所述卷绕体是以将正极板(122)及负极板(123)、与配置于正极板(122)及负极板(123)之间且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124、125)层叠的状态卷绕而成的,间隔件(124、125)中的至少一个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

Description

蓄电元件及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正极板及负极板、与间隔件交替层叠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电极体的蓄电元件、以及用于制造卷绕型电极体的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包括锂离子电池等电池的蓄电元件中存在具有卷绕型电极体的结构的蓄电元件,所述卷绕型电极体通过将正极及负极与间隔件交替层叠并将层叠后的片材组卷绕而形成。在这种具有卷绕型电极体的蓄电元件中,在卷绕型电极体的最外周的卷绕终止的位置固定间隔件。此时,作为在卷绕型电极体的最外周的卷绕终止位置的间隔件的固定方法,有利用热熔敷进行固定的方法、使用胶带进行固定的方法等,从电池内环境的耐久性的观点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等观点出发,理想的是利用热熔敷进行固定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从与卷绕型电极体的卷轴垂直的端面突出的间隔件与由层压片构成的电池容器的熔敷封口一起熔敷来进行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08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从提高在电池使用时预计在发生内部短路时安全性等效果的方面出发,考虑在间隔件的单面涂敷有耐热填料等耐热层的间隔件(以下,称为“耐热涂敷间隔件”。)。在将这种耐热涂敷间隔件应用于卷绕型电极体的情况下,耐热涂敷间隔件的耐热层难以热熔敷,难以熔敷固定卷绕型电极体的最外周的卷绕终止的位置,难以通过熔敷固定来保持对卷绕型 电极体施加牵引力的状态。由此,卷绕型电极体的最外周的部分变松弛,因此容易在卷绕型电极体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空出空间(距离),容易导致蓄电元件的性能降低。
为此,本发明鉴于此种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采用了设有像耐热涂敷层那样的热熔敷性低的层的间隔件的蓄电元件中能够抑制性能降低的蓄电元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述的蓄电元件,其具备卷绕体和进一步卷绕在上述卷绕体的最外周的绝缘片,所述卷绕体是将正极及负极、与配置于上述正极及上述负极之间且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层叠状态卷绕而成的,上述间隔件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熔敷固定于上述绝缘片。
根据以上方案,对于卷绕体,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熔敷固定于绝缘片,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卷绕体在卷绕终止的位置的对间隔件的至少一个施加牵引力的状态。由此,只要卷绕于卷绕体的最外周的绝缘片的一端热熔敷于一个间隔件,则例如能够使在卷绕体上再卷绕一周后的绝缘片的另一端熔敷固定于绝缘片,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对卷绕体作用牵引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蓄电元件的性能降低。
此外,上述间隔件可以由2个构成,2个上述间隔件的上述第一面彼此熔敷固定,上述间隔件中的一个的上述第一面熔敷固定于上述绝缘片。
根据以上方案,2个间隔件以2个间隔件的熔敷性高的第一面彼此熔敷固定,进而,2个间隔件中的一个的第一面熔敷固定于绝缘片。即,可以将一个间隔件直接熔敷固定于绝缘片,并且借助这一个间隔件间接地将另一间隔件熔敷固定于绝缘片。由此,能够将2个间隔件可靠地熔敷固定于绝缘片。
此外,上述间隔件可以在夹持上述绝缘片的端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一面熔敷固定于上述绝缘片。
根据此方案,在利用间隔件的作为熔敷性高的面即第一面夹持绝缘片的状态下,将间隔件熔敷固定于绝缘片。因此,能够将间隔件可靠地熔敷固定于绝缘片。
此外,上述绝缘片可以在上述卷绕体的外周面卷绕至少一周,且在该绝缘片彼此重叠的区域熔敷固定。
根据此方案,绝缘片的卷绕于卷绕体的最外周的端部在绝缘片重叠的区域对绝缘片熔敷固定。即,例如,绝缘片的一端在第一位置熔敷于间隔件,在将卷绕体的最外周进一步卷绕一周的状态下,将另一端在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卷绕终止侧的第二位置熔敷固定于绝缘片。由此,在使绝缘片的一端熔敷于间隔件的状态下,将热熔敷性至少比间隔件的第二面高的绝缘片在卷绕体的最外周卷绕一周,使绝缘片彼此熔敷固定,由此能够利用绝缘片可靠地将卷绕体的卷绕终止的端部固定。
此外,上述绝缘片可以由热熔敷性比上述第一面高的原材料形成。
根据此方案,绝缘片的热熔敷性比间隔件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高。因此,能够在比将间隔件彼此熔敷固定的温度更低的温度下进行绝缘片与间隔件的第一面的熔敷固定、以及绝缘片彼此的熔敷固定。
因此,在进行熔敷固定时,能够尽可能地不对构成卷绕体的卷绕型电极体施加热,能够降低由施加热所致的卷绕型电极体的性能降低。
此外,上述间隔件可以由2个构成,且2个上述间隔件在上述绝缘片卷绕于上述卷绕体的工序之前彼此熔敷固定。
此外,上述间隔件可以具有基材层和含有无机粒子的耐热层,且上述基材层形成上述第一面,上述耐热层形成上述第二面。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以此种蓄电元件的形式加以实现,而且还能够以用于制造此种蓄电元件的卷绕装置的形式加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蓄电元件,能够容易地保持对卷绕体作用牵引力的状态,能够抑制蓄电元件的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省略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的容器的壁部的一部分而示意性地表示电池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电极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a)是图2的电极体的III-III剖面图,(b)是(a)的A1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4(a)是表示卷绕装置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熔敷固定的图,(b)是表示卷绕装置第三位置的熔敷固定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另一形态所述的蓄电元件的图3(a)的A2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述的蓄电元件的图3(a)的A2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任一者均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等为一个例示,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受权利要求书的限定。因此,在以下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未记载于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对于达成本发明的课题未必是必须的,仅作为构成更优选形态的构成要素加以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省略蓄电元件的容器的壁部的一部分而示意性表示电池的内部的立体图。
蓄电元件10是能够充电且放电的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
如图1所示,蓄电元件10具备容器100、正极端子200和负极端子300,容器100具备作为上壁的盖板110。此外,在容器100内部配置有电极体120、正极集电体130和负极集电体140。
另外,在蓄电元件10的容器100的内部封入电解液等液体,但该液体的图示省略。此外,蓄电元件10并不限于非水电解质电池,可以是非水电解质电池以外的二次电池,也可以是电容器。
容器100由容器本体和金属制盖板110构成,容器本体为由金属形成的矩形筒状且具备底,金属制盖板110闭塞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此外,容器100的内部收容电极体120等后,将盖板110和容器本体进行焊接等,由此能够密封内部。
电极体120具备正极、负极和间隔件,是能够蓄积电力的部件。具体而言,以在负极与正极之间夹持间隔件的方式配置成层状,再将其整体卷绕成长圆形,从而形成电极体120。另外,在图1中,作为电极体120的形状,示出了长圆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后面将对电极体120的详细的构成进行说明。
正极端子200是与电极体120的正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负极端子300是与电极体120的负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即,正极端子200及负极端子300是将蓄积于电极体120的电力输出到蓄电元件10的外部空间、并且为了在电极体120中蓄积电力而用于将电力输入蓄电元件10的内部空间的金属制电极端子。此外,正极端子200及负极端子300安装于配置在电极体120上方的盖板110。
正极集电体130是配置于电极体120的正极与容器100的侧壁之间、与正极端子200和电极体120的正极电连接的具备导电性和刚性的部件。另外,正极集电体130与电极体120的正极集电箔同样地由铝或铝合金形成。
负极集电体140是配置于电极体120的负极与容器100的侧壁之间、与负极端子300和电极体120的负极电连接的具备导电性和刚性的部件。另外,负极集电体140与电极体120的负极集电箔同样地由铜或铜合金形成。
图2是示意性表示电极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a)是图2的电极体的III-III剖面图,图3(b)是图3(a)的A1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作为卷绕型电极体的电极体120由卷绕体121和绝缘片127构成。
卷绕体121以将表面涂布有活性物质的正极板122及负极板123、与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124、125交替层叠的状态卷绕而成。即,卷绕体121如下而成:以依次层叠有正极板122、第一间隔件124、负极板123和第二间隔件125的状态进行卷绕,使剖面呈长圆形。
正极板122在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长带状的正极集电箔的表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另外,本发明所述的蓄电元件10中使用的正极板122与以往一直使用的正极板并无特别不同之处,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正极板。
例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LiMPO4、LiMSiO4、LiMBO3(M为选自Fe、Ni、Mn、Co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等多阴离 子化合物;钛酸锂、锰酸锂等尖晶石化合物;LiMO2(M为选自Fe、Ni、Mn、Co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等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
负极板123在由铜或铜合金形成的长带状的负极集电箔的表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另外,本发明所述的蓄电元件10中使用的负极板123与以往一直使用的负极板并无特别不同之处,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负极板。
例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只要是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则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锂金属、锂合金(锂-铝、锂-铅、锂-锡、锂-铝-锡、锂-镓及Wood合金等含锂金属的合金),以及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的合金、碳材料(例如石墨、难石墨化碳、易石墨化碳、低温烧成碳、非晶碳等)、金属氧化物、锂金属氧化物(Li4Ti6O12等)、多聚磷酸化合物等。
此外,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是配置于正极板122与负极板123之间的长带状的间隔件,具备第一层124a、125a和第二层124b、125b。
第一层124a、125a是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的基材层,是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微多孔性的片材。
具体而言,作为第一层124a、125a,使用具有聚合物、天然纤维、烃纤维、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的织物,或者无纺纤维的树脂多孔膜。此外,该树脂多孔膜优选具有织物或无纺聚合物纤维。该树脂多孔膜特别优选具有聚合物织物或绒头织物(fleece),或者优选为此类织物或绒头织物。作为聚合物纤维,优选举出聚丙烯腈(PAN)、聚酰胺(PA)、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烯烃(PO);作为聚烯烃,可举出例如选自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此类聚烯烃的混合物中的聚合物的非电导性纤维。此外,该树脂多孔膜可以为聚烯烃微多孔膜、无纺布、纸等,优选为聚烯烃微多孔膜。作为多孔聚烯烃层,可以利用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复合膜等。另外,在考虑对电池特性的影响时,第一层124a、125a的厚度优选为5~30μm左右。
第二层124b、125b是配置于第一层124a、125a上且材质与第一层124a、125a不同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层124b、125b是涂敷于第一层124a、125a上的耐热涂敷层。在此,耐热涂敷层含有例如无机粒子和粘结剂的混合物或耐热性树脂。
具体而言,上述的无机粒子包括下述当中的一种以上的无机物的单一物质或混合体或复合化合物。例如,作为上述的无机物,可举出氧化铁、SiO2、Al2O3、TiO2、BaTiO2、ZrO、氧化铝-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等氧化物、氮化铝、氮化硅等氮化物微粒、氟化钙、氟化钡、硫酸钡等难溶性的离子结晶微粒、硅、金刚石等共价键性结晶微粒、滑石、蒙脱石等粘土微粒、勃姆石、沸石、磷灰石、高岭土、莫来石、尖晶石、橄榄石、绢云母、膨润土(bentonite)、云母等源自矿物资源的物质或它们的人造物等。此外,上述的无机物可以是通过用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例如构成上述电绝缘性无机粒子的材料)对SnO2、锡-铟氧化物(ITO)等氧化物微粒、炭黑、石墨等碳质微粒等导电性微粒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而具有电绝缘性的微粒。
作为粘结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举出例如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磷腈、聚硅氧烷、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腈-丁二烯橡胶、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尤其从电化学的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六氟丙烯或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作为耐热性树脂,只要是软化点比第一层124a、125a的构成材料高的材料,则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举出例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三聚氰胺系树脂、酚醛系树脂、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交联PMMA)、交联聚苯乙烯(交联PS)、聚二乙烯基苯(PDVB)、苯并胍胺-甲醛缩合物等交联高分子、热塑性聚酰亚胺等耐热性高分子。这些有机树脂(高分子)可以是上述例示的材料的混合物、改性物、衍生物、共聚物(无规共聚物、交互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联体(上述的耐热性高分子的情况)。
第二层124b、125b的热熔敷性比第一层124a、125a低。即,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具有形成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和形成热熔敷性低的第二面的第二层124b、125b。
此外,在卷绕体121的最内周配置由聚丙烯、聚乙烯等形成的卷芯126。 以依次层叠有正极板122、第一间隔件124、负极板123和第二间隔件125的状态,将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熔敷固定于卷芯126,并将正极板122、第一间隔件124、负极板123和第二间隔件125卷绕,由此构成卷绕体121。卷绕体121以最外周(最后一周)无正极板122及负极板123的状态进行卷绕,如图3(b)所示,卷绕体121的最外周由间隔件124、125构成。
间隔件124、125中,至少一个第一间隔件124的形成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此外,间隔件124、125以使形成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对置的方式进行层叠,相对的第一层124a及第一层125a在第一位置P1彼此熔敷固定。而且,间隔件124、125中的一个的第一间隔件124的第一面(第一层124a)在第二位置P2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在后述的绝缘片127卷绕于卷绕体121的工序之前,将间隔件124、125在第一位置P1彼此熔敷固定。
绝缘片127进一步卷绕于卷绕体121的最外周,其热熔敷性比形成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高。此外,绝缘片127在卷绕体121的外周面卷绕至少一周,在该绝缘片127彼此重叠的区域中的第三位置P3熔敷固定。即,绝缘片127的一端在第二位置P2熔敷固定于第一间隔件124的第一层124a,再对卷绕体121的最外周进行卷绕,在一周的状态下将其另一端在第三位置P3熔敷固定于已经被卷绕而配置于内侧的绝缘片127自身上。另外,绝缘片127的卷绕方向与卷绕体121的卷绕方向一致。
图4是表示卷绕装置500的概况的图,(a)是表示卷绕装置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熔敷固定的图,(b)是表示卷绕装置第三位置的熔敷固定的图。卷绕体121利用卷绕装置500来制造。卷绕装置500具备卷绕部501和熔敷固定部502。如图4所示,卷绕部501如下进行卷绕:将正极板122及负极板123、与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124、125以交替层叠的状态,以卷芯126为旋转轴来旋转正极板122及负极板123与间隔件124、125。
熔敷固定部502具有第一熔敷固定部502a和第二熔敷固定部502b。第一熔敷固定部502a进行上述图3(b)所示的第一位置P1的间隔件124、125彼此的熔敷固定和第二位置P2的第一间隔件124及绝缘片127的熔敷固 定。第二熔敷固定部502b进行第三位置P3的绝缘片127彼此的熔敷固定。另外,第二熔敷固定部502b的用于熔敷固定的设定温度比第一熔敷固定部502a的用于熔敷固定的设定温度低。这是由于,绝缘片127的热熔敷性比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的形成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高。因此,基于以碰抵电极体120的方式进行熔敷固定的第二熔敷固定部502b,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熔敷固定对电极体120带来的热影响。
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蓄电元件10,对于卷绕体121,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124、125中的至少一个即第一间隔件124通过形成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卷绕体121在卷绕终止的位置对第一间隔件124施加牵引力的状态。由此,只要卷绕于卷绕体121的最外周的绝缘片127的一端热熔敷于2个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间隔件124,则能够使在卷绕体121上再卷绕一周后的绝缘片127的另一端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自身,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对卷绕体121作用牵引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蓄电元件10的性能降低。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蓄电元件10,通过2个间隔件124、125的形成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将2个间隔件124、125彼此熔敷固定,进而2个间隔件124、125中的一个的第一间隔件124的形成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即,能够将第一间隔件124直接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并且借助第一间隔件124间接地将第二间隔件125熔敷固定于绝缘片。由此,能够将2个间隔件124、125可靠地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蓄电元件10,绝缘片127的热熔敷性比间隔件124、125的形成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高。因此,能够以比将间隔件124、125彼此熔敷固定的温度更低的温度进行绝缘片127与第一间隔件124的第一面的熔敷固定、以及绝缘片127彼此的熔敷固定。因此,在进行熔敷固定时,能够尽可能不对作为卷绕型电极体的电极体120施加热,能够降低因施加热所致的电极体120的性能降低。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蓄电元件10,绝缘片127的卷绕于卷绕体121的最外周的端部在与绝缘片127重叠的区域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自身。即,绝缘片127的一端在第二位置P2熔敷于第一间隔件124,在将卷 绕体121的最外周进一步卷绕一周的状态下,其另一端在比第二位置更靠近卷绕终止侧的第三位置P3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由此,在使绝缘片127的一端熔敷于第一间隔件124的状态下,将热熔敷性至少比第一间隔件124的形成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高的绝缘片在卷绕体的最外周卷绕一周,使绝缘片彼此熔敷固定,由此能够借助绝缘片可靠地固定卷绕体的卷绕终止的端部。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10,绝缘片127的热熔敷性未必需要高于形成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只要在绝缘片127的热熔敷性比形成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的热熔敷性低的第二面的第二层124b、125b高的情况下,就能够充分地熔敷固定与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层124a、125a。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10,第一间隔件124的第一层124a与第二间隔件125的第一层125a在第一位置P1熔敷固定,并且第一间隔件124的第一层124a在第二位置P2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但是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的构件不限于第一间隔件124,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第二间隔件125。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另一形态所述的蓄电元件的图3(a)的A2部分的部分放大图。另外,在该情况下,第一间隔件124的第一层124a与第二间隔件125的第一层125a在第一位置P11熔敷固定,并且第二间隔件125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层125a在第二位置P12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此时,第二间隔件125以夹持于绝缘片127的最内周的端部与卷绕于最内周的端部的紧邻的外侧的绝缘片127之间的状态在第二位置P12与绝缘片127的最内周的端部熔敷固定。另外,绝缘片127在卷绕体121的最外周卷绕一周且在绝缘片127重叠的部分的第三位置P13进行熔敷固定。
(实施方式2)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蓄电元件20的图3(a)的A2部分的部分放大图。实施方式2所述的蓄电元件20与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10相比,间隔件124、125与绝缘片127的熔敷固定的位置不同,其他构成并未图示,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10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2所述的蓄电元件20中,如图6所示,间隔件124、125以夹 持绝缘片127的端部的状态将形成间隔件124、125的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具体而言,第一间隔件124与第二间隔件125以第一面相对置的方式进行层叠,并在最外周的端部以夹入绝缘片127的最内周的端部的状态进行层叠。在该状态下,第一间隔件124的形成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与绝缘片的内侧的面在第一位置P21熔敷固定,第二间隔件125的形成第一面的第一层125a与绝缘片的外侧的面在第二位置P22熔敷固定。由此,第一间隔件124及第二间隔件125与最内周的端部熔敷固定的绝缘片127对卷绕体121再卷绕一周,在第三位置P23,内侧的绝缘片127与外侧的绝缘片127被熔敷固定。
根据实施方式2所述的蓄电元件20,在通过形成间隔件124、125的熔敷性高的面即第一面的第一层124a、125a夹持绝缘片127的状态下,间隔件124、125熔敷固定于绝缘片127。因此,能够将间隔件124、125可靠地熔敷固定于绝缘片。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2中,利用2个间隔件124、125作为构成电极体120的间隔件,间隔件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1个。另外,此时的1个间隔件处于在2个间隔件124、125的长度方向的边的一侧相连的形态。即,1个间隔件折叠成对折,处于在其间夹持正极板122或负极板123中的一个的形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2中,绝缘片127在卷绕体121的外周面卷绕至少一周,在该绝缘片127彼此重叠的区域中的、绝缘片127的最外周的端部即第三位置P3、P13、P23熔敷固定,并不限于熔敷固定,也可以用胶带等热熔敷以外的手段进行固定。另外,由此,在用胶带等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由于无需进行第三位置P3、P13、P23的熔敷固定,因此不会对电极体120传导热熔敷时的热。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电极体120的热影响。
此外,在无绝缘片材127的情况下,可以是利用胶带将间隔件最外周的端部固定于内侧的间隔件的形态,从胶带与间隔件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可以以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与胶带相接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蓄电元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对于本实施方式作出本领 域技术人员构想出的各种变形、将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加以组合而构建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述的蓄电元件,作为在采用了设有像耐热涂敷层那样的热熔敷性低的层的间隔件的蓄电元件中能够抑制性能降低、提高安全性及信赖性的蓄电元件等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20 蓄电元件
100 容器
110 盖板
120 电极体
121 卷绕体
122 正极板
123 负极板
124 第一间隔件
124a、125a 第一层
124b、125b 第二层
125 第二间隔件
126 卷芯
127 绝缘片
130 正极集电体
140 负极集电体
200 正极端子
300 负极端子
P1、P11 第一位置
P2、P12 第二位置
P3、P13 第三位置。

Claims (10)

1.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卷绕体和进一步卷绕在所述卷绕体的最外周的绝缘片,
所述卷绕体是正极及负极、与配置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之间且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在被层叠的状态下卷绕而成的,
所述间隔件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熔敷固定于所述绝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间隔件包括2个,
2个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面彼此熔敷固定,所述间隔件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面熔敷固定于所述绝缘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间隔件在夹持所述绝缘片的端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面被熔敷固定于所述绝缘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绝缘片在所述卷绕体的外周面卷绕至少一周,且在该绝缘片彼此重叠的区域熔敷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绝缘片由热熔敷性比所述第一面高的原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间隔件包括2个,
2个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绝缘片卷绕于所述卷绕体的工序之前彼此熔敷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间隔件具有基材层和含有无机粒子的耐热层,
所述基材层形成所述第一面,
所述耐热层形成所述第二面。
8.一种卷绕装置,其具备卷绕部和熔敷固定部,
所述卷绕部将正极板及负极板、以及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以交替层叠的状态进行卷绕而成,
所述熔敷固定部进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熔敷固定。
9.一种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2个间隔件中的一个配置于正极及负极之间、另一个间隔件夹着正极或负极与前一个间隔件对置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以此层叠的状态进行卷绕的工序;
在卷绕体的最外周卷绕绝缘片的工序;以及
将间隔件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与绝缘片熔敷固定的工序。
10.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卷绕体和固定所述卷绕体的最外周的端部的胶带,
所述卷绕体是将正极及负极、与配置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之间且两面的热熔敷性不同的间隔件以层叠的状态卷绕而成的,
以所述间隔件的热熔敷性高的第一面与所述胶带相接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CN201310129385.7A 2012-04-18 2013-04-15 蓄电元件及卷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3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5061 2012-04-18
JP2012095061 2012-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373A CN103378373A (zh) 2013-10-30
CN103378373B true CN103378373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463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938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373B (zh) 2012-04-18 2013-04-15 蓄电元件及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8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4619A1 (de) * 2014-07-25 2016-01-2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prismatischen Batteriezelle
CN112234259B (zh) * 2020-01-06 2022-04-1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157A (zh) * 2003-01-18 2004-08-04 ����Sdi��ʽ���� 电池单元以及采用了该单元的锂二次电池
CN102088067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索尼公司 隔膜和电池
WO2011108235A1 (ja) * 2010-03-04 2011-09-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2222802A (zh) * 2010-04-15 2011-10-19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其卷芯与锂离子电池
CN102405552A (zh) * 2010-06-11 2012-04-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5259B2 (ja) * 1999-05-26 2008-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157A (zh) * 2003-01-18 2004-08-04 ����Sdi��ʽ���� 电池单元以及采用了该单元的锂二次电池
CN102088067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索尼公司 隔膜和电池
WO2011108235A1 (ja) * 2010-03-04 2011-09-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2222802A (zh) * 2010-04-15 2011-10-19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其卷芯与锂离子电池
CN102405552A (zh) * 2010-06-11 2012-04-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373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046B (zh) 用于电化学设备的电极组件以及具备其的电化学设备
KR101979053B1 (ko) 세퍼레이터, 비수 전해질 전지, 전지 팩, 전자 기기, 전동 차량, 축전 장치 및 전력 시스템
KR102133786B1 (ko) 고체 상태 배터리 제조
CN104521030B (zh) 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及非水电解质电池
JP6019638B2 (ja) 蓄電素子
US8980461B2 (en) Separator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37040B2 (en) Blended or multi-coated electr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apacitor hybrid system
KR101168740B1 (ko) 출력 특성이 향상된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1635696B1 (ko) 비수 전해질 2차 전지
JP2012074367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および非水電解質電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絶縁材および絶縁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電動車両、蓄電装置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JP6273688B2 (ja) 蓄電素子、捲回装置、および捲回方法
CN103620818A (zh) 带耐热绝缘层的隔板
CN101740799A (zh) 二次电池
JP5711254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これ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20140127536A1 (en) Lithium-ion battery having high voltage
JP2013522830A (ja) 熱暴走に対する内在的保護を備えたリチウムイオンセル
KR20140029691A (ko) 코어-쉘 입자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소자용 분리막,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소자, 및 상기 분리막의 제조방법
CN111384433A (zh) 固体电解质层叠片及固体电池
JP2016066629A (ja) セパレータ、非水電解質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電動車両、蓄電装置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JP2017143006A (ja) 蓄電素子
CN103378373B (zh) 蓄电元件及卷绕装置
JP6183526B2 (ja) 蓄電素子
JP7056732B2 (ja) 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電動車両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
JP6973489B2 (ja) 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電動車両、蓄電装置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KR102135150B1 (ko) 전극과 분리막이 부분 결착된 전극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