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687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6878A
CN103376878A CN2013100170991A CN201310017099A CN103376878A CN 103376878 A CN103376878 A CN 103376878A CN 2013100170991 A CN2013100170991 A CN 2013100170991A CN 201310017099 A CN201310017099 A CN 201310017099A CN 103376878 A CN103376878 A CN 103376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display device
mode
detect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70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6878B (zh
Inventor
白崎义之
大塚浩
木塚政博
瓶子晃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76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6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8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将节能模式下的耗电抑制得尽可能小,并且,可从节能模式容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当由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从通常模式切换到节能模式时,由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断开电子开关(15),停止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以及显示信号处理部(18)供给电力。当在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判断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时,由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接通电子开关(15),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以及显示信号处理部(18)供给电力。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计算机装置等外部装置连接来使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计算机装置等外部装置连接来使用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其大部分具有依据DPMS(Display Power Management Signaling,显示器电源管理信令)标准的节电功能。DPMS标准是与显示装置的电源管理相关的标准。DPMS标准是由与计算机装置相关的图形设备的标准基准化组织即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制定的。
在与DPMS标准对应的显示装置中,根据所连接的外部装置的状态,进行从通常模式向节能模式的切换、或者从节能模式向通常模式的切换。通常模式和节能模式的切换动作是根据有无从外部装置输入到显示装置的视频信号(以下也称为“视频输入信号”)来控制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显示装置的状态称为“等待状态”。
作为等待状态下的耗电(以下也称为“等待电力”)的目标,大多应用国际能源之星程序标准。根据“显示器基准Ver5.1修订版(2011年11月14日)”,在国际能源之星程序标准中,“睡眠模式不超过2.0W,断开模式不超过1.0W”被设定成必要条件。该必要条件今后将会更加严格,换句话说,可以认为将逐渐转移到更小的耗电目标值。显示装置从断开模式向通常模式的恢复是通过机械的开关操作来进行的。
并且,从对环境的考虑来看,在电视接收机和视频设备等家电制品,以及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室自动化)设备、计算机装置和液晶显示器等信息系统设备中,节能模式下的等待电力的进一步降低的要求不断提高。具体地说,要求将等待电力尽可能地抑制在零瓦(0W)。
用于抑制显示装置中的耗电的技术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计算机装置连接,能够在相对于通常模式抑制耗电而进行动作的节电模式下进行动作。节电模式相当于所述的节能模式。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显示装置中,照度传感器检测设置有显示装置的环境的亮度,输入到控制部。控制部根据从照度传感器输入的信息,决定是否使显示装置转移到节电模式。控制部在节电模式下,停止背光驱动信号生成部的动作,并且,停止向液晶显示面板供给电力和显示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19353号公报
如上所述,与外部装置连接而使用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监视有无来自外部装置的视频输入信号,在没有视频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从通常模式转移到节能模式。
为了从节能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在节能模式下,也需要监视有无视频输入信号,并根据其监视结果进行控制。为了监视有无视频输入信号而需要电力,因而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将节能模式下的等待电力抑制到0W。
并且,在所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显示装置中,当从与节能模式相当的节电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时,需要使用者进行按下预定按钮等预定操作。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对使用者来说操作烦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将节能模式下的耗电抑制得尽可能小,并且,可从节能模式容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能够在相对于通常模式抑制耗电而进行动作的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1信号检测单元,其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检测是否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了能够推断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伪输入信号;第2信号检测单元,其检测是否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了所述视频输入信号;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切换所述通常模式和所述节能模式;显示信号处理单元,其对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所述视频输入信号实施用于显示所述视频输入信号表示的图像的处理;以及电子开关控制单元,其切换向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和所述显示信号处理单元供给电力的供给状态、和停止所述电力的供给的供给停止状态,当在所述通常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未输入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所述通常模式切换到所述节能模式,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所述节能模式切换到所述通常模式,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未输入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保持所述节能模式,当由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所述通常模式切换到所述节能模式时,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从所述供给状态切换到所述供给停止状态,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1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所述伪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从所述供给停止状态切换到所述供给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当由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通常模式切换到节能模式时,由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从供给状态切换到供给停止状态,停止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和显示信号处理单元供给电力。当在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时,由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从供给停止状态切换到供给状态,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和显示信号处理单元供给电力。
这样当在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由于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检测是否输入了伪输入信号,因而无需为了恢复到通常模式而由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是否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由此,可在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之前,停止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供给电力,因而可削减与提供给第2信号检测单元对应的电力。并且,在节能模式下,由于停止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和显示信号处理单元供给电力,因而可削减与提供给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和显示信号处理单元对应的电力。因此,可将节能模式下的耗电抑制得尽可能小。
并且,当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时,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供给电力,检测是否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然后,当由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时,从节能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因此,无需进行例如使用者按下预定按钮等操作,即可从节能模式容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前提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电力模式的状态迁移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的电力模式的状态迁移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AC接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DC接通/断开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通常模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节能模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具体结构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结构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2:显示装置;11:第1信号检测单元;12: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3: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4:第2信号检测单元;15:电子开关(第1电子开关);16:电源触摸开关;17:电源灯;18:显示信号处理部;19:显示面板部;81:蓄电电路;82: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83:第2电子开关;PS1:第1电源;PS2:第2电源;PS3:第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显示装置1与外部装置,具体地说与外部的计算机装置(以下称为“外部计算机装置”)连接来使用。外部装置不限定于计算机装置,也可以是计算机装置以外的电子设备。
显示装置1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通常模式抑制耗电而进行动作的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这里,通常模式是指这样的动作状态:使用从电源供给的电源电压,根据从计算机装置提供的信号,在使用者可识别的状态下显示文字和图像等。节能模式是指这样的动作状态:抑制使用从电源供给的电源电压,或者不使用电源电压,从而抑制显示装置中的耗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是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构成为具有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子开关15、电源触摸开关16、电源灯17、显示信号处理部18、显示面板部19、第1电源PS1以及第2电源PS2。显示信号处理部18相当于显示信号处理单元。显示面板部19相当于显示单元。
第1信号检测单元11与第1电源PS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以及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电连接。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与第1电源PS1电连接,并且,经由电子开关15与第2电源PS2电连接。并且,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电连接。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与第2电源PS2、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源触摸开关16以及电源灯17电连接。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与第2电源PS2电连接。
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检测是否从外部计算机装置输入了伪输入信号。伪输入信号是指能够推断出从外部计算机装置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信号。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在检测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时,将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提供给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和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是高(Hi)脉冲信号。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以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提供的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为触发,接通电子开关15。由此,接通第2电源PS2,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以及后级的显示信号处理部18供给电力。这样,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切换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以及显示信号处理部18供给电力的供给状态、和停止该电力供给的供给停止状态。在供给状态下,也向电源灯17和显示面板部19供给电力,在供给停止状态下,向电源灯17和显示面板部19的电力供给也停止。
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检测有无输入视频信号即视频输入信号,即,检测是否从外部计算机装置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第2信号检测单元14在检测有无输入视频输入信号时,将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提供给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
视频输入信号构成为包含由红色(Red;简称:R)信号、绿色(Green;简称:G)信号以及蓝色(Blue;简称:B)信号构成的RGB视频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垂直同步信号等。第2信号检测单元14通过进行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检测等,检测有无输入视频输入信号。
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根据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的检测结果,切换通常模式和节能模式。具体地说,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从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提供表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时,点亮电源灯17,并且,向显示面板部19供给电力,接通显示面板部19的画面显示。由此,从节能模式转移到通常模式。这里,“接通画面显示”是指使显示画面处于显示着图像的状态,“断开画面显示”是指使显示画面处于未显示图像的状态。
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从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提供表示未输入视频输入信号的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时,将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检测结果视为误检测,将断开控制信号(OFFCS)提供给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断开控制信号(OFFCS)是高(Hi)脉冲信号。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提供断开控制信号(OFFCS)时,以断开控制信号(OFFCS)即高(Hi)脉冲信号为触发,断开电子开关15,断开第2电源PS2。由此,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停止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以及后级的显示信号处理部18供给电力,保持节能模式,进行动作以再次处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信号等待状态。
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后述的交流接通时,将第3接通控制信号(ONCS3)提供给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第3接通控制信号(ONCS3)是高(Hi)脉冲信号。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提供第3接通控制信号(ONCS3)时,以第3接通控制信号(ONCS3)即高(Hi)脉冲信号为触发,接通电子开关15,接通第2电源PS2。由此,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供给电力,对主微型计算机(简称主微机)进行初始化。
电源灯17指示本显示装置1的电源状态。显示信号处理部18对从外部计算机装置输入的视频输入信号实施用于在显示面板部19显示视频输入信号表示的图像的处理。显示面板部19根据由显示信号处理部18实施了处理后的视频输入信号,在显示画面显示图像。
第1电源PS1在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简称AC)电源接通(以下称为AC接通)时始终供给电力。第2电源PS2能够利用电子开关15进行电力的供给和切断。显示装置1通过利用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断开电子开关15,切断第2电源PS2,停止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源灯17、显示信号处理部18以及显示面板部19供给电力,进行动作以使它们处于断开状态。
这样,停止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源灯17、显示信号处理部18以及显示面板部19供给电力,将它们处于断开的状态称为等待状态。该等待状态下的显示装置1的动作模式是本发明中的节能模式(以下也称为“节电模式”)。换句话说,在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显示装置的状态是等待状态。等待状态是所述的供给停止状态。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前提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电力模式的状态迁移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的电力模式的状态迁移的图。电力模式是指根据电力供给状态的差异而分类的动作模式。
如图2所示,在前提技术中,在从电源供给电力的状态即通常模式21时,当判断为没有视频信号的输入时,转移到睡眠模式22。在睡眠模式22时,当判断为有视频信号的输入时,转移到通常模式21。并且,在睡眠模式22时,当电源开关断开(以下也称为“DC断开”)时,转移到全部停止向动作部供给电力的断开模式23。在断开模式23时,当电源开关接通(以下也称为“DC接通”)时,转移到通常模式21。在通常模式21时,当DC断开时,转移到断开模式23。
睡眠模式是由于从所连接的外部装置提供的信号的接收或者传感器等的内部功能的起因现象而使显示装置能够恢复到通常模式的状态。断开模式是等待电源开关的起动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前提技术中的睡眠模式22和断开模式23均是“节能模式”,等待电力也相同。与前提技术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存储有电源开关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通过电源开关接通的DC接通操作、或者电源开关断开的DC断开操作,动作状态如图3所示转移。
具体地说,在通常模式21时,当判断为没有视频信号的输入,即没有视频输入信号时,转移到节能模式25。此时,是DC接通状态。在DC接通状态的节能模式25时,当判断为有视频信号的输入,即有视频输入信号时,转移到通常模式21。并且,在DC接通状态的节能模式25时,成为DC断开时,转移到DC断开状态的节能模式26。在DC断开状态的节能模式26时,成为DC接通时,转移到通常模式21。在通常模式21时,成为DC断开时,转移到DC断开状态的节能模式26。
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作为电源开关,具有电源触摸开关16。通过电源开关的按压操作的反复,转换即切换DC接通和DC断开,即电源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电路图。显示装置1构成为具有: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电子开关15、电源触摸开关16、第1电源PS1、第2电源PS2、第13电阻48、第14电阻50、第15电阻52、第16电阻54、第17电阻56、第5双极晶体管49、第6双极晶体管55、第2二极管53以及电容器51。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具有:第1电阻31、第2电阻33、第3电阻34、第4电阻35、第5电阻36、第6电阻38、第7电阻39、第8电阻42、第9电阻43、第10电阻44、第11电阻45、第12电阻47、第1双极晶体管32、第2双极晶体管37、第3双极晶体管41、第4双极晶体管46以及第1二极管40。
第1双极晶体管32、第2双极晶体管37、第4双极晶体管46、第5双极晶体管49、第6双极晶体管55是NPN型双极晶体管。第3双极晶体管41是PNP型双极晶体管。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双极晶体管简称为“晶体管”。电子开关15是P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电子开关15称为“FET15”。
第1信号检测单元11与第1电阻31和第13电阻48各自的一端连接。第13电阻48的另一端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连接。第1电阻31的另一端与第1晶体管32的基极连接。第1晶体管32的发射极接地。第1晶体管32的集电极经由第2电阻33与第1电源PS1连接。第1晶体管32的集电极和第5晶体管49的集电极的连接点与电源触摸开关16的一端部连接。电源触摸开关16的另一端部接地。
第1电源PS1经由第3电阻34和第4电阻35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连接。电源触摸开关16的一端部、第3电阻34的另一端以及第4电阻35的一端的连接点与第5电阻36的一端连接。第5电阻36的另一端与第2晶体管37的基极连接。第2晶体管37的发射极接地。第2晶体管37的集电极经由第6电阻38与第1电源PS1连接。
第6电阻38的另一端和第2晶体管37的集电极的连接点与第7电阻39的一端连接。第7电阻39的另一端经由第11电阻45与第4晶体管46连接。第4晶体管46的发射极接地。
第7电阻39的另一端和第11电阻45的一端的连接点与第1二极管40的阴极连接。第1二极管40的阳极与第3晶体管41的集电极和第8电阻42的一端连接。第8电阻42的另一端接地。
第3晶体管41的基极与第9电阻43的一端连接。第9电阻43的另一端和第4晶体管46的集电极的连接点与第10电阻44的另一端连接。第3晶体管41的发射极和第10电阻44的一端的连接点与FET15的栅极连接。
第10电阻44的一端和FET15的栅极的连接点与第12电阻47的另一端连接。FET15的源极和第12电阻47的一端的连接点与第1电源PS1连接。FET15的漏极与第2电源PS2连接。
第7电阻39的另一端、第1二极管40的阴极以及第11电阻45的一端的连接点与第17电阻56的一端和第6晶体管55的集电极连接。第17电阻56的另一端接地。第6晶体管55的发射极接地。第6晶体管55的基极经由第16电阻54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连接。
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与第2电源PS2连接。并且,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和电源灯17连接。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经由第14电阻50与第5晶体管49的基极连接。第5晶体管49的发射极接地。
第1电源PS1与电容器51的正极端子连接。电容器51的负极端子与第15电阻52的一端连接。第15电阻52的另一端接地。
电容器51的负极端子和第15电阻52的一端的连接点与第2二极管53的阴极和第14电阻50的另一端连接。第2二极管53的阳极接地。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连接。
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构成为包含主微机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外围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构成为通过主微机的软件控制进行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由硬件构成。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同样,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子微型计算机(简称子微机)的软件控制进行动作。
图5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AC接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各处理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以及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执行。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在接通显示装置1的AC电源而成为AC接通时开始,转移到步骤a1。
在步骤a1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利用AC接通时的起动输出1次第3接通控制信号(ONCS3)即高(Hi)脉冲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根据第1电源PS1的上升波形生成高(Hi)脉冲信号。
在步骤a2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以在步骤a1中输出的高(Hi)脉冲信号为触发,接通电子开关15,从而接通第2电源PS2。由此,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步骤a3中,接通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的电源,对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内的主微机进行初始化并起动。
在主微机起动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步骤a4中,将屏蔽控制信号(MKCS)输出到第1信号检测单元11,从而停止不需要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输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根据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输入的屏蔽控制信号(MKCS),停止输出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
在步骤a5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进行状态检查。状态检查是指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入上次是DC接通还是DC断开的信息(以下也称为“DC接通/断开信息”)的动作。DC接通/断开信息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表示电源开关的状态。
在步骤a6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根据步骤a5的状态检查的结果,判断是否是DC断开。在步骤a6中判断为是DC断开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a7,在不是DC断开,即判断为是DC接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a9。
在步骤a7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将断开控制信号(OFFCS)即高(Hi)脉冲信号输出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步骤a8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以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输入的断开控制信号(OFFCS)即高(Hi)脉冲信号为触发,断开电子开关15。在步骤a8的处理结束后,结束全部处理步骤。
在步骤a9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点亮电源灯17。在步骤a9的处理结束后,结束全部处理步骤。
图6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DC接通/断开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各处理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以及电源触摸开关16执行。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在由显示装置1的使用者按下电源触摸开关16时开始,转移到步骤b1。
在步骤b1中,电源触摸开关16将第2接通控制信号(ONCS2)即低(Lo)脉冲信号输出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并且,电源触摸开关16将第1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1)即低(Lo)脉冲信号输出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
在步骤b2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以在步骤b1中输出的第2接通控制信号(ONCS2)即低(Lo)脉冲信号为触发,接通电子开关15,从而接通第2电源PS2。
在步骤b3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判断第1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1)即低(Lo)脉冲信号是否被输入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DC接通的情况下,第1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1)被输入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DC断开的情况下未被输入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步骤b3中判断为已输入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b4,接通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的电源,对主微机进行初始化。在主微机起动后,转移到步骤b5,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通过输出屏蔽控制信号(MKCS),停止不需要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输出。
在DC断开的情况下,由于主微机已起动,因而在步骤b3中,根据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的第1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1)检测出低(Lo)脉冲信号的输入的情况下,不执行主微机的初始化处理等而转移到步骤b6。
然后,在步骤b6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进行状态检查。具体地说,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入在按下电源触摸开关16之前是DC接通还是DC断开的信息即DC接通/断开信息。
然后,在步骤b7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判断是否是DC断开。在是DC断开的情况下,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转移到步骤b8,点亮电源灯17。然后,在步骤b9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写入,以便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具体地说DC接通/断开信息中的电源开关的状态变更成DC接通,结束DC接通处理。
在步骤b7中是DC接通的情况下,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转移到步骤b10而熄灭电源灯17,在步骤b11中,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写入,以便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状态变更成DC断开。然后,在步骤b12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将断开控制信号(OFFCS)即高(Hi)脉冲信号输出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步骤b13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断开电子开关15,结束DC断开处理。
图7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通常模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在通常模式处理中,在步骤c1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根据从第2信号检测单元14输入的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判断是否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即,显示装置1在通常模式下,使用从第2信号检测单元14输入的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监视视频输入信号。
在没有视频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在步骤c1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判断为未输入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而转移到步骤c2,熄灭电源灯17。然后,在步骤c3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输出断开控制信号(OFFCS)即高(Hi)脉冲信号。在步骤c4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断开电子开关15,转移到节能模式处理,具体地说转移到图8的步骤c5。
图8是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节能模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在节能模式处理中,在步骤c5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根据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输入的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判断是否输入了能够推断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伪输入信号。即,显示装置1在节能模式下,使用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输入的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监视能够推断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伪输入信号。
在有伪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输出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由此,在步骤c5中判断为已输入,转移到步骤c6。
在步骤c6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以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输入的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为触发,接通电子开关15,从而接通电源P2。由此,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步骤c7中,接通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的电源,对主微机进行初始化。在主微机起动后,在步骤c8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通过输出屏蔽控制信号(MKCS),停止不需要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输出。
然后,在步骤c9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进行状态检查。具体地说,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入是DC接通还是DC断开的信息。
在步骤c10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判断是否是DC接通。在是DC接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c11,在是DC断开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c13。
在步骤c11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通过判断从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是否输入了第2接通/断开控制信号(ON/OFFCS2),检查有无视频输入信号。
在有视频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在步骤c11中判断为已输入而转移到步骤c12,点亮电源灯17。在步骤c12的处理结束后,回到步骤c1,转移到通常模式处理。在步骤c11中判断为未输入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c13。
在步骤c13中,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将断开控制信号(OFFCS)即高(Hi)脉冲信号输出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在步骤c14中,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断开电子开关15。在步骤c14的处理结束后,显示装置1回到步骤c5,进行动作以继续节能模式处理。与图8不同,在DC断开时也想要恢复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c9和步骤c10的各处理而从步骤c8转移到步骤c1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在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由于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检测是否输入了伪输入信号,因而无需为了恢复到通常模式而由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检测是否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由此,在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检测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之前,可停止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供给电力,因而可削减与提供给第2信号检测单元14对应的电力。
并且,在节能模式下,由于停止向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和显示信号处理部17供给电力,因而可削减与提供给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和显示信号处理部17对应的电力。因此,可将节能模式下的耗电抑制得尽可能小。
并且,当由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检测出输入了伪输入信号时,向第2信号检测单元14供给电力,检测是否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然后,当由第2信号检测单元14检测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时,从节能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因此,例如无需进行使用者按下预定按钮等操作,即可从节能模式容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动作。在判别为没有从外部计算机装置输入视频信号,即未输入视频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熄灭电源灯17,并且,断开显示面板部19的画面显示。在判别为从外部计算机装置输入了视频信号,即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点亮电源灯17,并且,接通显示面板部19的画面显示。通过这样进行动作,可进一步减少节能模式下的耗电。
图9是示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图9中,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具有第1二极管61、第2二极管62、非易失性存储器63、边缘检测单元64以及放大器65。非易失性存储器63相当于存储单元。
来自外部计算机装置的电源电位Vcc被提供给第1二极管61的阳极。第2二极管62的阳极与第1电源PS1连接。第1二极管61的阴极和第2二极管62的阴极的连接点与非易失性存储器63连接。非易失性存储器63与边缘检测单元64连接。边缘检测单元64与放大器65连接。串行通信总线,具体地说I2C串行通信总线分别与非易失性存储器63和边缘检测单元64连接,串行时钟信号(SCL)和串行数据信号(SDA)被输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3和边缘检测单元64。
非易失性存储器63用于由外部计算机装置读入基于显示装置1的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识别数据)标准的数据(以下称为“EDID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63存储EDID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63构成为能够由外部计算机装置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3读入EDID数据。EDID数据相当于识别本显示装置1的识别信息。
用于读入EDID数据的读入信号(以下称为“EDID数据的读入信号”)从外部装置输入到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将EDID数据的读入信号用作伪输入信号,利用边缘检测单元64检测在外部计算机装置和显示装置1之间读入了EDID数据的情况。用作伪输入信号的EDID数据的读入信号具体地说是从所述I2C串行通信总线输入的串行时钟信号(SCL)和串行数据信号(SDA)。
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在利用边缘检测单元64检测出读入了EDID数据之后,进行动作以从放大器65输出表示有伪输入信号的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
对于来自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的屏蔽控制信号(MKCS),假定在主微机起动中或者动作中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是不需要的信号,从而可施加输出屏蔽。即,在主微机起动中或动作中,通过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输入屏蔽控制信号(MKCS),停止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输出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
通过按照以上方式构成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可实现如下显示装置1:如上所述,可将节能模式下的耗电抑制得尽可能小,并且,可从节能模式容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
图10是示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具体结构的另一例的框图。图10所示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结构与上述图9所示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类似。因此,对与图9所示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相同部分附上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说明。在图10中,第1信号检测单元11构成为具有边缘检测单元64、放大器65、天线66以及接收单元67。天线66与接收单元67连接。接收单元67与第1电源PS1和边缘检测单元64连接。
外部计算机装置71具有发送单元72和输入装置(以下称为“控制台”)73。输入装置73具有鼠标74和键盘75。外部计算机装置71将表示有无本装置的操作,具体地说有无输入装置73的操作的操作有无信号通过发送单元72发送到显示装置1的第1信号检测单元11。
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的天线66捕捉从外部计算机装置71发送的操作有无信号,提供给接收单元67。接收单元67接收并读入从天线66提供的操作有无信号,取得与操作有无信号表示的有无输入装置73的操作相关的信息。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将由接收单元67读入的操作有无信号即读入信号用作伪输入信号。
接收单元67进行动作以使对伪输入信号即读入信号进行了解码后的输出信号为当使用者操作了输入装置73时具有边缘分量的信号。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在由后级的边缘检测单元64检测出该具有边缘分量的信号时,进行动作以从放大器65输出表示有伪输入信号的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
对于来自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的屏蔽控制信号(MKCS),假定在主微机起动中或动作中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是不需要的信号,从而可施加输出屏蔽。即,在主微机起动中或动作中,通过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输入屏蔽控制信号(MKCS),停止从第1信号检测单元11输出第1接通控制信号(ONCS1)即高(Hi)脉冲信号。
作为接收单元67,可应用用于设备间连接的短程无线通信技术之一的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或者ZigBee(注册商标)等的无线单元。
通过按照以上方式构成第1信号检测单元11,与图9的情况同样,可实现如下的显示装置1:如上所述,可将节能模式下的耗电抑制得尽可能小,并且,可从节能模式容易地恢复到通常模式。
并且,在图10中,以无线接收单元67为例作了说明,然而即使是有线接收单元,也能取得相同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结构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类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参照标号,省略公共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是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2构成为具有: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第1电子开关15、电源触摸开关16、电源灯17、显示信号处理部18、显示面板部19、蓄电电路81、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82、第2电子开关83、第1电源PS1、第2电源PS2以及第3电源PS3。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电子开关15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开关15。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结构的电路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的电路图的结构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电路图的结构类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参照标号,省略公共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中,采用考虑到基于蓄电功能的节能模式时的电力抑制的结构。
显示装置2构成为具有:第1信号检测单元11、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第2信号检测单元14、第1电子开关15、电源触摸开关16、第2电子开关83、第1电源PS1、第2电源PS2、第3电源PS3、第13电阻48、第14电阻50、第15电阻52、第16电阻54、第17电阻56、第18电阻84、第19电阻86、第20电阻87、第21电阻91、第22电阻93、第23电阻94、第24电阻95、第25电阻96、第5晶体管49、第6晶体管55、第7晶体管85、电容器51、第2二极管53以及第3二极管88。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具有:第1电阻31、第2电阻33、第3电阻34、第4电阻35、第5电阻36、第6电阻38、第7电阻39、第8电阻42、第9电阻43、第10电阻44、第11电阻45、第12电阻47、第1晶体管32、第2晶体管37、第3晶体管41、第4晶体管46以及第1二极管40。
蓄电电路81具有第21电阻91和电源92。电源92由二次电池实现。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82具有:第22电阻93、第23电阻94、第24电阻95、第25电阻96、第1放大器97以及第2放大器98。
第7晶体管85与第1晶体管32、第2晶体管37、第4晶体管46、第5晶体管49、第6晶体管55同样,是NPN型双极晶体管。第1电子开关15、第2电子开关83是P沟道型FET。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第1电子开关15称为“第1FET15”,将第2电子开关83称为“第2FET83”。
第1电源PS1与第22电阻93的一端连接。第22电阻93的另一端与第1放大器97的第2输入端子和第23电阻94的一端连接。第23电阻94的另一端接地。
第22电阻93的一端与第24电阻95的一端连接。第24电阻95的一端与第1电源PS1连接。第24电阻95的另一端与第2放大器98的第1输入端子和第25电阻96的一端连接。第25电阻96的另一端接地。
第24电阻95的一端与第1放大器97的电源端子连接。第1放大器97与第2放大器98连接。第2放大器98的第2输入端子与蓄电电路81的第21电阻91的一端连接。第21电阻91的另一端与电源92的正极连接。电源92的负极接地。第1放大器97的第1输入端子与第2电阻33的一端连接。
第1放大器97的输出端子和第2放大器98的输出端子与第18电阻84的一端连接。第18电阻84的另一端与第7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7晶体管85的发射极接地。第7晶体管85的集电极与第19电阻86的一端连接。第19电阻86的另一端与第20电阻87的一端和第2FET83的栅极连接。
第1放大器97的电源端子与第20电阻87的另一端连接。第2FET83的源极与第20电阻87的另一端连接。第2FET83的漏极与第3二极管88的阳极连接。第3二极管88的阴极与第3电源PS3和第6电阻38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
第1放大器97的电源端子和第20电阻87的另一端与第1FET15的源极和第12电阻47的一端的连接点连接。
第1晶体管32的集电极经由第2电阻33与第3电源PS3连接。第3电源PS3经由第3电阻34和第4电阻35与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13连接。第2晶体管37的集电极经由第6电阻38与第3电源PS3连接。
蓄电电路81向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和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供给电力。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82检测蓄电电路81的蓄电水平,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蓄电电路81。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82当判断为蓄电电路81的蓄电水平下降时,接通第2电子开关83,对蓄电电路81进行充电。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电源P3”具有蓄电电路81作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和电子开关控制单元12的电源。由此,由于从蓄电电路81供给电力,因而可抑制耗电。
并且,在显示装置2中,在由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82判断为蓄电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接通第2电子开关83,从“第1电源P1”向“第3电源P3”的蓄电电路81进行充电。由此,显示装置2可按照具有恢复蓄电电路81的蓄电水平的功能的方式进行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电路81是使用二次电池的蓄电电路,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使用大容量电容器等的蓄电电路。这样,蓄电电路81可利用使用二次电池或者大容量电容器的蓄电电路来实现。
在以上所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1、2列举液晶显示装置为例作了说明,然而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等离子显示装置和有机EL显示装置等其它显示装置。
并且,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信号检测单元11列举使用单输入的伪输入信号的单元为例作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第1信号检测单元11也可以是使用多个输入不同种类的伪输入信号的“或”(OR)或者“与”(AND)的单元。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误判别和误动作。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能够在相对于通常模式抑制耗电而进行动作的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第1信号检测单元,其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检测是否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了能够推断出输入了视频输入信号的伪输入信号;
第2信号检测单元,其检测是否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了所述视频输入信号;
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切换所述通常模式和所述节能模式;
显示信号处理单元,其对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所述视频输入信号实施用于显示所述视频输入信号表示的图像的处理;以及
电子开关控制单元,其切换向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和所述显示信号处理单元供给电力的供给状态、和停止所述电力的供给的供给停止状态,
当在所述通常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未输入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所述通常模式切换到所述节能模式,
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所述节能模式切换到所述通常模式,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未输入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保持所述节能模式,
当由所述电力模式转移控制单元从所述通常模式切换到所述节能模式时,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从所述供给状态切换到所述供给停止状态,
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1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所述伪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从所述供给停止状态切换到所述供给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信号检测单元具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识别本显示装置的识别信息,并构成为能够由所述外部装置读入所述识别信息,
所述伪输入信号是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用于读入所述识别信息的读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信号检测单元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表示有无所述外部装置的操作的操作有无信号,
所述伪输入信号是所述操作有无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电源灯,其指示本显示装置的电源状态;以及
显示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显示信号处理单元实施了处理后的所述视频输入信号,在显示画面显示图像,
当在所述通常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未输入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熄灭所述电源灯,并且,停止向所述显示单元供给电力,
当在所述节能模式下进行动作时,当由所述第2信号检测单元检测出输入了所述视频输入信号时,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点亮所述电源灯,并且,向所述显示单元供给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蓄电电路,其向所述第1信号检测单元和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供给电力;以及
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其检测所述蓄电电路的蓄电水平,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蓄电电路,
当判断为所述蓄电电路的蓄电水平下降时,所述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对所述蓄电电路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蓄电电路,其向所述第1信号检测单元和所述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供给电力;以及
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其检测所述蓄电电路的蓄电水平,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蓄电电路,
当判断为所述蓄电电路的蓄电水平下降时,所述蓄电水平检测/控制单元对所述蓄电电路进行充电。
CN201310017099.1A 2012-04-13 2013-01-17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6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1490 2012-04-13
JPJP2012-091490 2012-04-13
JP2012091490A JP5963512B2 (ja) 2012-04-13 2012-04-13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6878A true CN103376878A (zh) 2013-10-30
CN103376878B CN103376878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46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709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6878B (zh) 2012-04-13 2013-01-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63512B2 (zh)
CN (1) CN103376878B (zh)
TW (1) TWI5213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2278A (zh) * 2015-10-19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串行外设接口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662903A (zh) * 2014-09-04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开关的供电电压节点耦合
CN10773085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接口电路
US20210398497A1 (en) * 2019-06-10 2021-12-23 Hck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18563B1 (ko) 2016-07-01 2023-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집적 회로 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620A (zh) * 2000-08-09 2002-02-27 诚洲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省电装置的显示器
US20020169992A1 (en) * 2001-04-24 2002-11-14 Jong-Rin Kim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onitor and the method therof
US20060285843A1 (en) * 2005-05-16 2006-12-21 Sony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activ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1321335A (zh) * 2007-06-07 2008-12-1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装置及其网络信号控制方法
US20090237384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Chia-Wei Hu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powering on and powering off the same
TW201042624A (en) * 2009-05-27 2010-12-01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Display control circuit with power-saving function
CN101996610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上海立隆微电子有限公司 降低显示器待机功耗的装置及方法以及低待机功耗显示器
TW201210333A (en) * 2010-08-18 2012-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et-top box and autostanby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2024B2 (ja) * 1997-11-14 2003-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省電力制御方法
JP2002258811A (ja) * 2001-03-05 2002-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5049651A (ja) * 2003-07-29 2005-02-24 Iiyama Corp 表示装置
JP2006270412A (ja) * 2005-03-23 2006-10-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5305038B2 (ja) * 2010-03-11 2013-10-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伝送路終端回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ータ受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620A (zh) * 2000-08-09 2002-02-27 诚洲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省电装置的显示器
US20020169992A1 (en) * 2001-04-24 2002-11-14 Jong-Rin Kim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onitor and the method therof
US20060285843A1 (en) * 2005-05-16 2006-12-21 Sony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activ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1321335A (zh) * 2007-06-07 2008-12-1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装置及其网络信号控制方法
US20090237384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Chia-Wei Hu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powering on and powering off the same
TW201042624A (en) * 2009-05-27 2010-12-01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Display control circuit with power-saving function
CN101996610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上海立隆微电子有限公司 降低显示器待机功耗的装置及方法以及低待机功耗显示器
TW201210333A (en) * 2010-08-18 2012-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et-top box and autostanby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2903A (zh) * 2014-09-04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开关的供电电压节点耦合
CN106662903B (zh) * 2014-09-04 2019-07-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开关的供电电压节点耦合
CN105302278A (zh) * 2015-10-19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串行外设接口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302278B (zh) * 2015-10-19 2018-08-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串行外设接口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474621B2 (en) 2015-10-19 2019-11-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of fingerprint sensor,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73085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接口电路
US20210398497A1 (en) * 2019-06-10 2021-12-23 Hck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21962A (ja) 2013-10-28
TWI521336B (zh) 2016-02-11
CN103376878B (zh) 2016-08-03
TW201342034A (zh) 2013-10-16
JP5963512B2 (ja)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6878A (zh) 显示装置
CN107241562B (zh) 超高清液晶电视电路系统及接口
CN107613233B (zh) 一种可兼容处理两种信号的电视处理系统
EP3444706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system
CN102186041A (zh) 一种电压跌落处理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2890550A (zh) Pc机和显示器同步开关机
CN103226458A (zh) 一种用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多屏显示控制方法
CN101989122B (zh) 电子装置及其省电控制方法
CN212160647U (zh) 一种控制多个主机的显示器
CN210006035U (zh) 一种usb和otg功能切换控制电路、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764023B (zh) 一种整流芯片及终端设备
CN100544453C (zh) 具有容错机制的高清信号模式自动检测方法
US20230032344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US201803071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connection control
CN10533630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54813A (zh) 电子装置
CN101853147B (zh) 笔记本电脑中检测外接式显示装置的电路与检测方法
CN202548794U (zh) 触摸屏设备
CN103853609B (zh) 一种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888396B (zh) 一种分离电视控制电路、方法及分离电视
CN105528979A (zh) 高解析显示器及其驱动芯片
CN110690883A (zh) 基于复合信号的ec复位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1794545B (zh) 显示控制器及用于其的触碰侦测方法及电路
CN212433329U (zh) 一种板卡测试工装控制电路及板卡测试工装控制设备
CN102759887B (zh) 电子装置、个人电脑、主机及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