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5389A - 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5389A
CN103375389A CN2013101566375A CN201310156637A CN103375389A CN 103375389 A CN103375389 A CN 103375389A CN 2013101566375 A CN2013101566375 A CN 2013101566375A CN 201310156637 A CN201310156637 A CN 201310156637A CN 103375389 A CN103375389 A CN 103375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duit
cartridge housing
compressor according
describ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66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5389B (zh
Inventor
詹森·M·沃纳
格雷格·M·黑梅尔加恩
凯勒·M·贝格曼
格伦·D·德兰
沃尔特·T·格拉斯鲍
詹姆斯·A·舍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LP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863,74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96412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75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5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5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5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壳以及布置在外壳内且具有与内表面相对的接合表面的轴承壳。接合表面可包括形成为大体垂直于外壳的纵向轴线的第一槽道以及形成为大体平行于外壳的纵向轴线且与第一槽道连通的第二槽道。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可在其中接收外壳的变形部分以固定轴承壳相对于外壳的位置。

Description

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4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640082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缩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有定桩于压缩机的外壳的轴承壳和定子中的至少一者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但不一定是现有技术的背景信息。
压缩机可在广泛的各种应用中被使用来增加工作流体的压力。例如,压缩机可结合到工业或住宅制冷、热泵、HAVC(暖通空调)或冷却器系统以通过在每个系统的多个部件之间循环工作流体来提供期望的加热或冷却效果。这种压缩机通常包括马达,马达选择性地驱动压缩机构以增加工作流体的压力,因而使得工作流体在特定的系统内循环。
压缩机构和马达通常布置在压缩机的外壳内并且相对于彼此被定位以允许马达在使用过程中驱动压缩机构。驱动轴通常在马达和压缩机构之间延伸并且将马达产生的旋转力传递至压缩机构。需要恰当地对齐马达、驱动轴和压缩机构以允许每个部件恰当地工作并且防止对这些各个部件的损坏和/或防止在这些各个部件上的不必要的磨损。
通过将轴承壳压配合到外壳中,轴承壳可被保持在外壳内并且相对于外壳被定位。通过将马达的定子压配合到外壳中或通过将定子附接到布置在外壳内的夹具上以便在外壳内相对于该外壳恰当地定位该马达,则马达也可被附接到外壳上。一旦轴承壳的位置和定子的位置相对于外壳被固定,则轴承壳与马达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样地被固定。因为轴承壳将压缩机构可旋转地支撑在外壳内,因此固定轴承壳相对于马达的位置同样地固定了压缩机构相对于马达的位置,这使得马达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经由驱动轴恰当地接合并驱动压缩机构。
虽然传统的压缩机尚可地将轴承壳和马达保持并定位在压缩机外壳内,但这种压缩机常常是难以制造的。也就是说,在制造过程中建立轴承壳和/或定子相对于压缩机外壳的恰当位置往往是困难的并且通常需要使用许多夹具来在各个部件被组装到外壳上之前保持这些部件。如此,用传统的方式将轴承壳和定子附接到压缩机外壳上增加了制造压缩机的总体复杂性和成本,并且因此而增加了压缩机的总成本。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总体概要,而不是对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它的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提供一种压缩机,并且该压缩机可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壳以及布置在外壳内且包括与内表面相对的接合表面的轴承壳。接合表面可包括形成为大体垂直于外壳的纵向轴线的第一槽道以及形成为大体平行于外壳的纵向轴线且与第一槽道连通的第二槽道。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可在其中接收外壳的变形部分以固定轴承壳相对于外壳的位置。
在另一构造中,提供一种压缩机并且该压缩机可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壳以及经由第一桩部在内表面处附接至外壳的定子。第一桩部可通过使外壳的一部分变形到定子中而形成。
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轴承壳定位在压缩机外壳中;使外壳的外表面与冲头接触;以及使外壳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导致来自外壳的材料同时地流入到形成在轴承壳中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中。
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轴承壳定位在压缩机外壳中;使外壳的外表面与冲头接触;以及使外壳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导致来自外壳的材料同时地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流入到轴承壳中。
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轴承壳定位在压缩机外壳中;使外壳的外表面与冲头接触;以及使外壳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导致来自外壳的材料同时地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第二方向上流入到轴承壳中以形成固定轴承壳相对于外壳的位置的大体T形桩部。
通过在此提供的说明,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在本概要中的说明和具体示例旨在仅仅是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仅是用于对选定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说明性的目的,并且不旨在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为沿线2-2截取的图1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3为图1的压缩机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图1的压缩机的轴承壳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轴承壳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轴承壳的侧视图;
图7为可与图1的压缩机一起使用的替代性轴承壳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轴承壳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轴承壳的侧视图;
图10为图7的轴承壳的底视图;
图11为用于在制造图1的压缩机过程中使用的冲头的立体图;
图12为沿图1的线12-12截取的截面图,图中详细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定子与图1的压缩机的外壳上的附接位置;
图13为在将图1的压缩机的定子附接到图1的压缩机的外壳的过程中使用的冲头的立体图;以及
图14为与图1的压缩机的定子结合示出的图13的冲头的立体图,图中压缩机的外壳被移除以便示出冲头和定子的相对位置。
在所有的附图中对应的参考标号指示对应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
提供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会是详尽的,并且将充分地将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诸如具体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之类的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必使用具体细节、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并未对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在进行限制。如在此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未指明是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的名词可以同样预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而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的组的存在或附加。除非作为执行顺序具体说明,在此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理解为必须需要其以所描述或示出的特定顺序执行。还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附加或替代的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处于“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层”、“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他元件或层上,直接地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其他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介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地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地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层”、“直接地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直接地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中介元件或层。用来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之间”与“直接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等)应当以相似的方式理解。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举零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尽管可以在此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术语对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进行描述,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区别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层或部分。除非上下文明确说明,比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之类的术语在此使用时意图不是指次序或顺序。因此,下面描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示的前提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为了描述方便起见,比如“内”、“外”、“下方”、“下面”、“下”、“上方”、“上”等等之类的空间相对术语可以在此使用以描述如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可以预期包含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倒转,则被描述为处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处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可以包含上方和下面的方位。因此,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处)定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语可以以其他方式理解。
参照附图,设置压缩机10并且压缩机10可包括外壳12、压缩机构14、马达16和驱动轴18。驱动轴18可大体在压缩机构14和马达16之间延伸以将马达16产生的旋转力传递至压缩机构14。这样,驱动轴18允许马达16驱动压缩机构14以压缩在压缩机10的吸入口20接收的流体。一旦压缩机构14将在吸入口20接收的流体压缩到排出压力,则排出压力流体可通过排出口22从外壳12中排出。
外壳12可包括在顶盖26和底盖28之间延伸的圆筒形的中央体24。中央体24、顶盖26和底盖28可配合以限定内空间30,内空间30在其中接纳压缩机构14、马达16和驱动轴18。中央体24此外可包括外表面32和形成在中央体24的与外表面32相反的一侧上的内表面34。
压缩机构14可布置在外壳12的内空间30内并且可包括动涡旋构件36、静涡旋构件38以及限定在动涡旋构件36和静涡旋构件38之间的一系列的腔40(图2)。动涡旋构件36可被驱动轴18驱动,并且由于在动涡旋构件36和滑块联接器39之间的相互作用,动涡旋构件36可相对于静涡旋构件38绕动。动涡旋构件36的这种运动在吸入口20处将流体吸进外壳12的内空间30中并且在形成于动涡旋构件36和静涡旋构件38之间的腔40内压缩该流体。一旦流体在腔40内被压缩,则排出压力流体可在排出口22处从外壳12中排出之前通过消音板42排出。
动涡旋构件36可通过轴承壳44可旋转地支撑在外壳12的内空间30内。轴承壳44可包括多个臂46和毂部48。虽然轴承壳44实际上可包括任何数量的臂46,但在后文中将把轴承壳44描述并示出为包括三(3)个臂46。
每个臂46可在朝向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的方向上从毂部48延伸。每个臂46可包括支撑肋45(图10)、形成在每个臂46的与支撑肋45相反的一侧上的支撑表面50、附接孔口52以及接合表面54。支撑表面50可形成为大体垂直于接合表面54并且可接收静涡旋构件38的一部分,或者替代性地,可接收支撑静涡旋构件38的结构,以将静涡旋构件38相对于轴承壳44定位。通过将紧固件56穿过静涡旋构件38,或者替代性地,穿过支撑该静涡旋构件38的结构插入,并且进入每个臂46的附接孔口52,可相对于轴承壳44固定静涡旋构件38的位置。通过紧固件56将静涡旋构件38附接到每个臂46固定了静涡旋构件38相对于轴承壳44的径向位置。在一个构造中,紧固件56可被静涡旋构件38接收以相对于轴承壳44径向地定位静涡旋构件38而同时允许静涡旋构件38沿着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朝向和远离动涡旋构件36运动。
接合表面54可包括具有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相同或相似半径的弧形。如此,当轴承壳44定位在中央体24内时,接合表面54可相对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被定位以使得大致整个接合表面54与内表面34接触。虽然接合表面54被描述为与内表面34接触,但接合表面54可替代性地相对于内表面34被定位以使得接合表面54在整个接合表面54上与内表面34间隔开大致相同的程度。
特别参照图4-6,臂46被示出为包括在接合表面54形成到每个臂46中的第一槽道60。第一槽道60可形成到每个臂46中并且可沿着接合表面54的长度从接合表面54内凹。如此,接合表面54和第一槽道60之间的交会处可限定沿着第一槽道60的长度延伸的边缘62。每个边缘62可布置在接合表面54和第一槽道60的交会处并且可大体平行于第一槽道60的纵向轴线64。在一个构造中,纵向轴线64可大体垂直于纵向轴线58,并且因此,边缘62可大体垂直于纵向轴线58。
虽然在后文中将把第一槽道60描述并示出为形成在每个臂46中,但可以是仅仅这些臂46中的两个臂包括第一槽道60。此外,虽然第一槽道60被描述并示出为包括大体垂直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的纵向轴线64,但第一槽道60可形成为相对于该纵向轴线58成任何角度。
第一槽道60此外可包括和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相对并且沿着第一槽道60的纵向轴线64延伸的接合表面66。接合表面66可大体平行于接合表面54并且可包括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类似或更小的半径,以使得接合表面66沿着接合表面66的大致整个长度与内表面34间隔开并且分开相同的距离。
第二槽道68可在接合表面54处形成到每个臂46中。第二槽道68可大体垂直于第一槽道60并且可形成到每个臂46中以使得第二槽道68延伸到第一槽道60中并且与第一槽道60连通。第二槽道68可在第一槽道60的大致中点处延伸到第一槽道60中以使得第一槽道60和第二槽道68配合以将“T”形形成至每个臂46的接合表面54中(图5)。虽然在后文中将把第二槽道68描述并示出为形成在每个臂46中,但可以是仅仅是这些臂4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臂包括第二槽道68。此外,虽然第二槽道68被描述为形成为大体垂直于第一槽道60,但只要第一槽道60和第二槽道68相交(即,彼此不平行),则第二槽道68可替代性地定位为实际上相对于第一槽道60成任何角度。第一槽道60和第二槽道68中之一或两者可通过铸造过程形成在臂46中并且在组装到外壳12上之前可被或可不被精加工。
特别参照图7-9,将详细描述用于压缩机10的替代的轴承壳44a。考虑到相对于轴承壳44,与轴承壳44a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的大体相似度,在后文以及附图中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的部件,而包含字母扩展的相同的参考标号则用于表示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轴承支撑44a可包括从中心毂部48a延伸的一系列臂46a。与轴承壳44一样,轴承壳44a可包括任何数量的臂46a。虽然轴承壳44a可包括任何数量的臂46a,但轴承壳44a在后文中将被描述并示出为包括四(4)个臂46a(图7)。
每个臂46a可从毂部48a延伸并且可包括支撑表面50a、附接孔口52a以及接合表面54a。接合表面54a可包括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的曲率半径类似——如果不相同的话——的曲率半径。此外,接合表面54a可在大致整个接合表面54a上与内表面34间隔开并且分开相同的距离。替代性地,接合表面54a可在大致整个接合表面54a上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接触。
支撑表面50a可形成为大体垂直于接合表面54a并且可包括形成在其中的附接孔口52a。与轴承壳44的附接孔口52一样,附接孔口52a可接收紧固件56以固定静涡旋构件38相对于轴承壳44a的径向位置而同时允许静涡旋构件38相对于轴承壳44a的轴向运动。
臂46a可各自包括在接合表面54a形成到臂46a中的第一槽道60a。第一槽道60a可包括大体垂直于压缩机10的纵向轴线58的纵向轴线64。第一槽道60a可包括一对边缘62a,该对边缘62a沿着第一槽道60a的长度延伸并且大体平行于第一槽道60a的纵向轴线64延伸。第一槽道60的纵向轴线64a可跟随第一槽道60a的曲率半径并且可形成为大体垂直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
第一槽道60a另外可包括接合表面66a,接合表面66a具有与接合表面54a和/或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的曲率半径相似或更小的曲率半径。如果第一槽道60a的接合表面66a包括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相同的曲率半径,则接合表面66a可沿着接合表面66a的整个长度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间隔开并且分开相同的距离。
臂46a另外可包括在接合表面54a形成到臂46a中的第二槽道68a。第二槽道68a可包括纵向轴线70,纵向轴线70大体垂直于第一槽道60a的纵向轴线64并且大体平行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第二槽道68a可与第一槽道60a连通并且可在第一槽道60a和第二槽道68a的交会处延伸通过第一槽道60a。第一槽道60a和第二槽道68a之间的配合可为每个臂46a提供大体为交叉或“t”形形状(图8)。与轴承壳44一样,一旦轴承壳44a被插入到外壳12中,则第一槽道60a和第二槽道68a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相对。虽然第二槽道68a被描述并示出为大体垂直于第一槽道60a,但只要第一槽道60a和第二槽道68a相交(即,彼此不平行),则第二槽道68a可替代性地定位为实际上相对于第一槽道60a成任何角度。第一槽道60a和第二槽道68a中之一或两者可通过铸造过程形成在臂46a中并且在组装到外壳12上之前可被或可不被精加工。
前述轴承壳44、44a中的任一个可包括在使用过程中平衡轴承壳44、44a以确保轴承壳44、44a在载荷下的平衡偏向的特征。虽然平衡特征(图10)可结合到轴承壳44、44a两者中,但平衡特征将被示出并描述为结合到轴承壳44中。
特别参照图10,轴承壳44的臂46中的一个被示出为包括突出部47,突出部47具有与轴承壳44的接近毂部48的区域流体连通的排油孔49。排油孔49允许油从轴承壳44中排出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过剩的油聚集在轴承壳44内。
突出部47可从臂46中之一的一侧延伸,并且,结果可使得这一个臂46具有与其他臂46不同的形状、尺寸、硬度和/或重量。具有突出部47的臂46的不同的形状、尺寸、硬度和/或重量可导致轴承壳44在使用过程中不平衡。其他的臂4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平衡特征,该一个或多个平衡特征通过考虑具有突出部47的臂46的差异而平衡该轴承壳44。例如,不具有突出部47的臂46的支撑肋45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包括比具有突出部47的臂46的支撑肋45更大的宽度(W)。附加地或替代性地,不具有突出部47的臂46的支撑肋45可从每个臂46的中心的、纵向的轴线偏移。也就是说,每个支撑肋45的中心的、纵向的轴线可从每个臂46(即,不具有突出部47的每个臂46)的中心的、纵向的轴线偏移以使得相对于臂46的第二侧55而言支撑肋45更靠近臂46的第一侧53。在一个构造中,每个支撑肋45的中心的、纵向的轴线可从每个臂46(即,不具有突出部47的每个臂46)的中心的、纵向的轴线偏移大约3mm。前述平衡特征配合以平衡轴承壳44以允许轴承壳44在被加载时对称地偏向。
虽然压缩机10可结合有轴承壳44或轴承壳44a,但在下文中压缩机10将被描述为结合有轴承壳44。
特别参照图2和3,马达16被示出为包括被固定以便与驱动轴18一起旋转的转子72以及固定到外壳12的定子74。驱动轴18可在外壳12内被轴承壳44在毂部48处可旋转地支撑。此外,驱动轴18可包括第一端部76,第一端部76被接收在与接近驱动轴18的第一端部76的动涡旋构件36接合的驱动衬套51内,并且驱动轴18可附加地由布置为接近驱动轴18的第二端部80的下轴承78可旋转地支撑在外壳12内。
将驱动轴18可旋转地支撑在外壳12内使得转子72能够将旋转力施加到驱动轴18上,这进而引起动涡旋构件36由于动涡旋构件36和滑块联接器39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相对于静涡旋构件38绕动。具体地,驱动轴18的第一端部76可接收在动涡旋构件36内以允许驱动轴18经由驱动衬套51施加旋转力到动涡旋构件36上。施加在动涡旋构件36上的旋转力使得动涡旋构件36相对于静涡旋构件38绕动。动涡旋构件36相对于静涡旋构件38的这种运动压缩布置在动涡旋构件36和静涡旋构件38之间的腔40内的流体,因而升高在吸入口20处被接收的流体的压力。
定子74可接收在外壳12内,并且,当电流供给到定子74上时,定子74可选择性地引起转子72相对于外壳12旋转,并且因此引起驱动轴18相对于外壳12旋转。定子74可包括形成到定子74的外表面84中并且在大体平行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的方向上延伸的槽道82。槽道82可相对于彼此被定位以使得当定子74被紧固到外壳12的内表面34时,布置在相邻的槽道82之间的外表面84的部分与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相对并接触(图12)。
特别参照图1、4-6和11-14,将详细描述将轴承壳44和定子74组装到外壳12上的过程。虽然定子74将被描述为在轴承壳44的附接之前附接到外壳12上,但轴承壳44可替代性地在定子74之前或者与定子74同时地附接到外壳12上。
定子74可在沿着中央体24的期望位置处定位在外壳12内。一旦定子74沿着纵向轴线58相对于中央体24被定位,则定子74可通过使外壳12的位于定子74的区域中的部分变形而附接到外壳12上。具体地,外壳12的中央体24和定子74可在夹具(未示出)上相对于彼此被定位以在定子74附接到中央体24上之前以及在附接的过程中保持中央体24和定子74的相对位置。
一旦中央体24和定子74相对于彼此恰当地被定位,至少一个冲头86可在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上施加力以使位于定子74的区域中的外壳12变形。具体地,冲头86可接合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以使外壳12的一部分变形并且使得外壳12进入定子74的相应槽道82。外壳12的被变形并且流入/移入定子74的槽道82的部分固定了定子74相对于外壳12的径向位置,因而限制定子74在外壳12内的旋转运动。
外壳12的流入到槽道82中的部分可完全地填充这些槽道82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槽道。替代性地,槽道82可仅仅部分地被外壳12的材料填充。例如,外壳12可在相邻的槽道82附近变形以使得外壳12的材料仅仅部分地流入到相邻的槽道82中并且在每个槽道12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反端部处,以便限制定子74和外壳12之间的相对旋转。这种构造将导致相邻的槽道82的相对的边缘暴露(即,在外壳12的变形之后不含有外壳12的材料)。
一旦外壳12变形,则冲头86可回退,并且外壳12的外表面32在冲头86的区域中变形以使得在外壳12的外表面32中留下一对凹陷部88(图1和3)。参照图13,在一个构造中,冲头86可包括一对冲头86。虽然槽道82被描述并示出为沿着定子74的长度延伸,但槽道82可替代性地为仅仅部分地沿着定子74的长度延伸的局部凹陷部。如此,通过冲头86形成的凹陷部可用于既限制定子74相对于外壳12的旋转运动又限制定子74相对于外壳12的轴向运动。
可使用附加的冲头90来变形外壳12的位于定子74的下边缘92(图2和14)下面的区域中的部分以限制定子74在大体平行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的轴向方向上的运动。冲头90可接合外壳12的与定子74的下边缘92相邻且位于其下面的区域中的外表面32,以使得外壳12的材料流入到内空间30中并且接触定子74的下边缘92。外壳12的材料与定子74的下边缘92之间的接触限制定子74在平行于纵向轴线58的轴向方向上的运动。一旦外壳12充分地变形则冲头90可回退,并且冲头90可留下位于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处的凹陷部94。
冲头90可在冲头86与外表面32的接合之后接合外表面32。替代性地,冲头90可在冲头86与外表面32接合之前接合外表面32。虽然冲头86、90可在不同时间接合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但冲头86、90可被用来在相同的时间同时地使外壳12变形,因而同时地形成凹陷部88、94并且固定定子74在中央体24内的旋转的和轴向的位置。
轴承壳44可同样地通过变形中央体24的位于每个臂46的接合表面54的区域中的外表面32而附接到中央外壳12上。具体地,轴承壳44可在中央体24内的期望的位置处沿着纵向轴线58被定位。轴承壳44的位置可通过临时地固定轴承壳44相对于中央体24的位置的夹具(未示出)而被保持。冲头96(图11)可用于在轴承壳44通过夹具相对于中央体24被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中时在每个臂46的区域中变形外壳12。
冲头96可包括具有大体平行于第一槽道60的纵向轴线64的纵向轴线100的突出部98。冲头96可相对于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被定位以使得突出部98与第一槽道60对齐,以允许冲头96使外壳12变形到第一槽道60中。在一个构造中,各单个冲头96可相对于相应臂46的各单个第一槽道60被定位以使得突出部98对齐每个臂46的第一槽道60以便在三个位置处同时地将外壳12变形到相应的第一槽道60中。虽然冲头96被示出为包括具有与第一槽道60的形状类似的形状的突出部98,但冲头96可替代性地包括接近于组合的第一槽道60和第二槽道68的形状的复杂形状。换言之,冲头96可包括接近于第一槽道60和第二槽道68的“T”形形状的大体“T”形形状。
将外壳12变形到每个臂46的第一槽道60中导致在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中形成凹槽102(图1)。由于凹槽102的总体形状被中央体24的内表面34上与第一槽道60接触并且在冲头96的力作用下流入/移入到第一槽道60中的部分限定,因此凹槽102可包括大体平行于第一槽道60的纵向轴线64的纵向轴线。具体地,冲头96可经由突出部98施加力到外表面32上,因而使得中央体24的材料接合第一槽道60的边缘62并且流入/移入到第一槽道60中。因此,边缘62——与第一槽道60的总体形状相配合——限定凹槽102的总体形状。
如上所述,第二槽道68可与第一槽道60连通。因此,当冲头96在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上施加力时,来自中央体24的材料同样地“流入”或者变形到第一槽道68中。使得中央体24的材料流入第二槽道68中同样地导致在外表面32中形成凹槽104(图1)。因为凹槽104包括与第二槽道68相似的形状,并且此外因为第二槽道68与第一槽道60连通,因此所形成的凹槽104与凹槽102连通从而为外表面32提供大体T形的凹陷部106。
凹槽102可形成为大体垂直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以防止轴承壳44在大体平行于纵向轴线58的方向上的运动。同样地,因为凹槽104可包括形成为大体平行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的纵向轴线,因此凹槽104可防止轴承壳44相对于中央体24的旋转。简言之,使得中央体24的材料在对立的方向上流动(即,平行于以及垂直于外壳12的纵向轴线58)固定了轴承壳44在中央体24内的轴向的和径向的位置。
冲头96可同时地形成凹槽102和凹槽104,因而形成T形凹陷部106。即,当冲头96的突出部98接合中央体24的外表面32时,中央体24的材料流入到第一槽道60中,并且,由于第二槽道68与第一槽道60连通,中央体24的材料同时地流入到第二槽道68中。如此,冲头96能够在不需要辅助冲头的情况下同时地使得材料在对立的方向上流动。
一旦压缩机10的其余部件被安装到外壳12内并且顶盖26和底盖28被紧固到中央体24上后,则可使用压缩机10以生成排出压力流体。即,可选择性地供给电流到马达16以引起转子72相对于定子74的旋转,并且因此引起驱动轴18相对于定子74的旋转。驱动轴18的旋转引起动涡旋构件36相对于静涡旋构件38绕动,这将吸入压力流体在吸入口20处吸进内空间30中。吸入压力流体被接收在腔40内并且在经由消声器板42和排出口22从内空间30中排出之前在动涡旋构件36和静涡旋构件38之间被压缩。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这并非意图穷举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单个元件或特征通常并非局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在适当的情况下,这些元件或特征是能够互换的并且能够用于所选的实施方式,尽管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也可以以许多方式改变这些元件或特征。这样的改变不应视为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34)

1.一种压缩机,包括:
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壳;以及
轴承壳,所述轴承壳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包括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接合表面,所述接合表面包括形成为大体垂直于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第一槽道以及形成为大体平行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纵向轴线且与所述第一槽道连通的第二槽道,在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中接收所述外壳的变形部分以固定所述轴承壳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槽道延伸至所述第一槽道中并且终止于所述第一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槽道延伸至所述第一槽道中并且与所述第一槽道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配合以形成大体“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承壳包括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至少两个接合表面,所述至少两个接合表面各自包括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中的至少一者被铸造于所述轴承壳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中的两者均被铸造于所述轴承壳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轴承壳包括从毂部延伸的至少两个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和所述第二槽道形成于所述至少两个臂的远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一个臂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其它臂不同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一个臂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所述一个臂延伸并且延伸于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相邻臂之间的突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沿着所述突出部的长度延伸的孔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所述一个臂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支撑肋,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臂中的其它臂包括具有第二宽度的支撑肋,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孔道为排油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孔道大体平行于所述突出部的纵向轴线且大体垂直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纵向轴线地延伸。
16.一种方法,包括:
将轴承壳定位在压缩机外壳中;
使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与冲头接触;以及
使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导致来自所述外壳的材料同时地流入形成在所述轴承壳中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变形导致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同时地在对立的方向上流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变形导致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同时地在大体平行于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第一方向上和在大体垂直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纵向轴线的第二方向上流动。
19.一种方法,包括:
将轴承壳定位在压缩机外壳中;
使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与冲头接触;以及
使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导致来自所述外壳的材料同时地在第一方向上和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流入所述轴承壳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变形包括:使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在大体平行于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变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变形包括:使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在大体垂直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变形。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变形包括:使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大体成九十度(90°)的方向上变形。
23.一种方法,包括:
将轴承壳定位在压缩机外壳中;
使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与冲头接触;以及
使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导致来自所述外壳的材料同时地在第一方向上和在第二方向上流入所述轴承壳中,以形成固定所述轴承壳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位置的大体T形的桩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变形包括:使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在大体平行于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变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外壳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变形包括:使所述外壳的所述材料在大体垂直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变形。
26.一种压缩机,包括:
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壳;以及
定子,所述定子经由第一桩部在所述内表面处附接至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桩部通过使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变形至所述定子中而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定子包括接收所述外壳的变形的所述部分的第一凹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定子包括接收所述外壳的变形的所述部分的槽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槽道形成于所述定子的外表面中并且沿着所述定子的长度延伸。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槽道在大体平行于所述定子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压缩机,还包括第二桩部,所述第二桩部通过使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变形至所述定子中而形成。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定子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桩部与所述第二桩部之间接触所述外壳的所述内表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压缩机,还包括第三桩部,所述第三桩部通过使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变形成与所述定子的边缘部分接触以固定所述定子沿着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轴向位置而形成。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桩部和所述第二桩部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中,所述平面形成为大体垂直于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
CN201310156637.5A 2012-04-30 2013-04-28 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3375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40082P 2012-04-30 2012-04-30
US61/640,082 2012-04-30
US13/863,744 2013-04-16
US13/863,744 US9964122B2 (en) 2012-04-30 2013-04-16 Compressor stak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5389A true CN103375389A (zh) 2013-10-30
CN103375389B CN103375389B (zh) 2017-01-18

Family

ID=4946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6637.5A Active CN103375389B (zh) 2012-04-30 2013-04-28 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538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3A (zh) * 1993-11-15 1995-07-19 科普兰公司 采用有桩外壳的压缩机装置
JPH09158862A (ja) * 1995-12-05 1997-06-17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5947709A (en) * 1994-09-20 1999-09-07 Hitachi, Ltd.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ing mechanism
CN1509379A (zh) * 2002-03-29 2004-06-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压缩机
KR100547319B1 (ko) * 2003-05-15 2006-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CN1916420A (zh) * 2005-08-18 2007-02-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机体与壳体的固定结构
CN1955482A (zh) * 2005-10-25 2007-05-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上轴承的连接结构
CN102062096A (zh) * 2009-11-18 201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和壳体的固定结构
CN202040082U (zh) * 2011-03-09 2011-11-16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202117931U (zh) * 2011-05-13 2012-01-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旋转机械
CN203463289U (zh) * 2012-04-30 2014-03-05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3A (zh) * 1993-11-15 1995-07-19 科普兰公司 采用有桩外壳的压缩机装置
US5947709A (en) * 1994-09-20 1999-09-07 Hitachi, Ltd.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ing mechanism
JPH09158862A (ja) * 1995-12-05 1997-06-17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509379A (zh) * 2002-03-29 2004-06-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压缩机
KR100547319B1 (ko) * 2003-05-15 2006-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CN1916420A (zh) * 2005-08-18 2007-02-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机体与壳体的固定结构
CN1955482A (zh) * 2005-10-25 2007-05-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上轴承的连接结构
CN102062096A (zh) * 2009-11-18 201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和壳体的固定结构
CN202040082U (zh) * 2011-03-09 2011-11-16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202117931U (zh) * 2011-05-13 2012-01-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旋转机械
CN203463289U (zh) * 2012-04-30 2014-03-05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5389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525B (zh) 具有包括活塞致动的输出调节组件的压缩机
US10400770B2 (en) Compressor with Oldham assembly
US20160018136A1 (en) Multiple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2257276B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CN203412765U (zh) 止推支承结构、轴承壳体以及涡旋机
CN103912495B (zh) 压缩机
JP5659964B2 (ja) ベーン型圧縮機
US8602755B2 (en) Rotary compressor with improved suction portion location
CN100529405C (zh) 单叶片真空泵
CN105782035B (zh) 具有卸荷器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US20190055954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210087600U (zh) 具有衬套的压缩机
CN111684159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及其组装方法
CN203463289U (zh) 压缩机
US7354251B2 (en) Variable capacity rotary compressor
EP2894337A1 (en) Rotary compress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679384B2 (ja)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WO2008023962A1 (en) Variable capacity type rotary compressor
CN108475963A (zh)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3375389A (zh) 压缩机定桩装置和方法
CN109729720B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CN100387842C (zh) 旋转式压缩机
JP4684832B2 (ja) 気体圧縮機
US8485805B2 (en) Rotary compressor
KR20200031868A (ko) 스크롤형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