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158B -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158B
CN103369158B CN201310242921.4A CN201310242921A CN103369158B CN 103369158 B CN103369158 B CN 103369158B CN 201310242921 A CN201310242921 A CN 201310242921A CN 103369158 B CN103369158 B CN 103369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udio stream
lan
area network
loc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29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158A (zh
Inventor
李锋
陈秋林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429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9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其中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和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K1和M为正整数,M大于或等于K1。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

Description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多方通话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的多方在线语音通话。其中,多方通话可以实现多方、异地实时的在线交流,主要应用于商务会谈,典型的实现方式如电话会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更多崭新方式开始涌现,让人们的工作生活得到更大的便利。
多方通话与传统点对点电话业务相比较,从功能上讲,打破了通话只能局限于2方的界限,可以满足3方以上(其中,不同提供商产品支持的通话方数量不尽相同,如某些产品最高可实现4000方同时通话)具有电话无法实现的沟通更加顺畅,信息更加真实,范围更加广泛等特点。用户通过多方通话的系统平台可随时随地邀请朋友、同事一起电话交谈,实现远程电话会议。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移动的多方通话业务。
假设用户A作为三方通话的发起人。首先,用户A与用户B建立通话,通知并保持与用户B的通话;用户A按正常拨打电话的方式拨打用户C,与用户C通话后用户A按发送键即可实现用户A、用户B、用户C同时通话,如果还要增加通话人数,用户A可继续按上述方法拨打用户D、用户E...,目前最多可实现6个人共同通话。
现有多方通话业务的声音混音在核心网侧执行,实际上可看成是一个用户呼叫多个用户,然后通话各方语音在核心网的媒体网关进行混音之后再发给通话各方。其中,参加多方通话的每一方都要支付电话费用,或者一方支付多方费用;多方通话的每方都独立的耗费几乎等量的电路交换(CS,CircuitSwitch)域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以期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可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所述K1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K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所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所述音频流由所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广播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广播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广播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所述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为针对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所述K1小于所述M,则基于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所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流,其中,所述K2为小于所述M的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第一通信终端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
所述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所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本地音频流包括第一通信终端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第一通信终端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所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局域网为无线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将所述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八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终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通话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音频处理单元,用于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其中,所述K1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K1。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网络语音服务单元用于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所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所述音频流由所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音频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基于所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采集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音频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了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所述K1小于所述M,则基于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所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流,其中,所述K2为小于所述M的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音频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所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
服务接入单元,用于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
音频流交互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将所述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八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接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用于和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所述K1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K1;
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流。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通信终端和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由于借助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一通信终端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第一通信终端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方通话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模块架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方通话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几种通信终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以期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可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通信终端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上述K1和上述M为正整数,上述M大于或等于上述K1。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101、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其中,第一通信终端为一个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可为一个或多个通信终端,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单个通信终端,则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表示建立了两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多个通信终端,则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表示建立了多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例如可是手机或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其它设备。
102、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通信终端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上述K1和上述M为正整数,上述M大于或等于上述K1。
其中,M个通信终端可为第一局域网中除第一通信终端之外的部分或者全部通信终端。
其中,由于M个通信终端和第一通信终端都接入到第一局域网,因此M个通信终端和第一通信终端可基于第一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其中,第一局域网可以是无线局域网(如wifi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例如,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话之前或通话过程中可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第一通信终端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一局域网),上述M个通信终端可通过wifi热点接入第一局域网。当然亦可通过其它方式来构建第一局域网。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和M个通信终端之间可进行了默认设置,M个通信终端可随时或在监测到当第一通信终端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之后或按照设定策略(在特定的一些时段)向第一通信终端发送音频流。而当第一通信终端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建立的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其它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此外,当第一通信终端没有和其它任何通信终端建立起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例如可丢弃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或者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该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或者,第一通信终端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处理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上述音频流由上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一通信终端发送。例如,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可基于用户指令或预设接入控制策略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预设的接入控制策略例如可包括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数量不得超过设定阈值(例如20、50或100)、按照设定比例来允许发起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的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或者也可以是其它接入控制策略。
举例来说,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上述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当然,第一通信终端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
其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例如可为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第一通信终端可以针对其建立的每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发起与之对应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第一通信终端建立的包括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在内的多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第一通信终端建立所有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第一通信终端发起一个网络语音服务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当接收到了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可基于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了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一通信终端可基于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可播放第二音频流。
可以理解,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单个通信终端,则第一通信终端可接收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多个通信终端,则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可包括:分别来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四音频流可为基于来自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而得到音频流,其中,混音处理得到第四音频流的操作可由网络侧的某个混音设备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第一通信终端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第一通信终端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第一通信终端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还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可能混音有第一通信终端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也可能还具有上述M个通信终端中的任意一个通信终端的类似功能。举例来说,第一通信终端还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第三通信终端将该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第八音频流(即,第三通信终端和第四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第三通信终端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举例中的第三通信终端具有类似上述举例中第一通信终端具有的混音和中转音频流的功能。
例如,第一通信终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其中,第三通信终端可按照类似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方式来发起第三网络语音服务,且第三通信终端也可按照类似第一通信终端的接入控制方式或其它接入控制方式,对请求接入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进一步的,当第二通信终端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二通信终端可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第四音频流。其中,由于M2个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都位于第二局域网,因此M2个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可基于第二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其中,第二局域网可以是无线局域网(如wifi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例如,第二通信终端在通话之前或通话过程中可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第二通信终端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二局域网),上述M2个通信终端可通过wifi热点接入第二局域网。其中,K2小于或等于所述M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了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3小于上述M2,则第二通信终端可基于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五音频流,并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3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4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五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了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第二通信终端可基于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五音频流,并播放第五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终端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第二通信终端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第二通信终端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三本地音频流和/或第二通信终端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四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终端还可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B发送第六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B,向上述通信终端B发送的第六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B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B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音频流中还可以混音有第二通信终端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通信终端和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由于借助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一通信终端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第一通信终端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通信终端负责了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第一通信终端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音频流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是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方案,下面以几种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进一步介绍。
参见图2-a和图2-b,图2-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1、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其中,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建立两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例如可是手机或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其它设备。
202、通信终端X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通信终端X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一局域网),M个通信终端A通过通信终端X这个wifi热点接入第一局域网;通信终端Y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通信终端Y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二局域网),M2个通信终端B通过通信终端Y这个wifi热点接入第二局域网。
203、通信终端X可以发起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位于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这就相当于通信终端X建立起了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和接入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之间的关联关系。类似的,通信终端Y发起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第二网络语音服务,位于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接入第二网络语音服务,这就相当于通信终端Y建立起了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和接入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之间的关联关系。
此后,接入到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可借助通信终端Y,与通信终端X以及接入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进行通话,接入到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可借助通信终端Y相互通话;接入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也可借助通信终端X相互通话。
例如,当通信终端X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通信终端Y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X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其中,由于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X都位于第一局域网,因此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X可基于第一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X接收到了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可基于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X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通信终端X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通信终端X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通信终端X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X还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通信终端X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通信终端Y的音频流。
进一步的,当通信终端Y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通信终端X发送第四音频流。其中,由于M2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Y都接入到第二局域网,因此M2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Y可基于第二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Y接收到了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3小于上述M2,则可基于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五音频流,并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3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4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五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Y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通信终端Y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通信终端Y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三本地音频流和/或通信终端Y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四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Y还可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六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B,向上述通信终端B发送的第六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B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B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通信终端Y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方案,参见图2-c,下面还举例一种通信终端划分单元的可能架构图。
其中,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可分别包括:音频输入单元、音频播放单元、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音频混音单元、Wifi网络语音收发单元和CS域音频收发单元。接入局域网的通信终端A和通信终端B可分别包括:音频收发单元、音频输入单元和音频播放单元。这些功能单元配合完成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CS域通话方的音频交互,二是局域网内的PS域通话的音频交互。
下面举例通信终端X基于单元划分的多方通话音频流处理方式:
上行音频流:通信终端X的音频输入单元采集本地音频流,本地音频流经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进行降噪回声消除处理后,输入到音频混音单元;Wifi网络语音收发单元接收到的来自局域网内的各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经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进行降噪回声消除处理之后,输入到音频混音单元,音频混音单元对输入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并经过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进行降噪回声消除处理之后,通过CS域音频收发单元向通信终端Y发送。
下行音频流:CS域音频收发单元接收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第四音频流经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进行降噪回声消除处理之后,输入到音频混音单元,Wifi网络语音收发单元接收到的来自局域网内的各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经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进行降噪回声消除处理之后,输入到音频混音单元混音处理,音频混音单元对输入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并经过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进行降噪回声消除处理之后,输出至音频播放单元进行播放。
其中,对于信号质量较好的音频流可省略降噪回声消除处理操作。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信终端X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通信终端Y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X和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由于借助通信终端X,与通信终端X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通信终端X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通信终端X负责了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第一通信终端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语音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是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参见图3-a和图3-b,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1、通信终端X、通信终端Y和通信终端Z建立起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可以理解,图3-a中以通信终端X、通信终端Y和通信终端Z建立起三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为例,而4个或更多个通信终端建立起更多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场景可类推。
302、通信终端X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通信终端X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一局域网),M个通信终端A通过通信终端X这个wifi热点接入第一局域网;通信终端Y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通信终端Y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二局域网),M2个通信终端B通过通信终端Y这个wifi热点接入第二局域网。
303、通信终端X可以发起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位于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这就相当于通信终端X建立起了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和接入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之间的关联关系。类似的,通信终端Y发起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第二网络语音服务,接入到了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接入第二网络语音服务,这就相当于通信终端Y建立起了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和接入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之间的关联关系。
此后,接入到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可借助通信终端Y,与通信终端X、通信终端Z以及接入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进行通话,接入到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B可借助通信终端Y相互通话;接入第一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A也可借助通信终端X相互通话。
例如,当通信终端X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通信终端Y和通信终端Z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音频流将通过网络侧的混音设备进行混音之后转发给通信终端Y和通信终端Z。例如,网络侧的混音设备可将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进行混音之后发送给通信终端Z;网络侧的混音设备可将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通信终端Z的第七音频流进行混音之后发送给通信终端Y,网络侧的混音设备可将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通信终端Z的第七音频流进行混音之后发送给通信终端X。
其中,由于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X都接入到第一局域网,因此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X可基于第一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X接收到了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来自通信终端Z的第七音频流(通信终端X接收到的第四音频流和第七音频流可能已经由网络侧的混音设备混音处理为一个音频流了)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可基于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来自通信终端Z的第七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X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通信终端X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通信终端X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通信终端X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X还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通信终端X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来自通信终端Y的第四音频流和/或来自通信终端Z的第七音频流。
进一步的,当通信终端Y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通信终端X发送第四音频流。其中,由于M2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Y都接入到第二局域网,因此M2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Y可基于第二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Y接收到了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3小于上述M2,则可基于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五音频流,并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3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4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五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Y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通信终端Y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通信终端Y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三本地音频流和/或通信终端Y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四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Y还可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六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B,向上述通信终端B发送的第六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B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B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通信终端Y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一音频流和/或来自通信终端X的第七音频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X、通信终端Y和通信终端Z建立多方通话的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信终端X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通信终端Y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X和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由于借助通信终端X,与通信终端X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通信终端X和通信终端Y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通信终端X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可由通信终端X负责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网络侧混音设备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第一通信终端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语音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是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参见图4-a,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400,可包括,通话建立单元410和音频处理单元420。
其中,通话建立单元410,用于与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音频处理单元420,用于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通信终端400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其中,上述K1和上述M为正整数,上述M大于或等于上述K1。
其中,由于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400都接入到第一局域网,因此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400可基于第一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其中,第一局域网可以是无线局域网(如wifi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例如,通信终端400在通话之前或通话过程中可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通信终端400将自己作为1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一局域网),上述M个通信终端可通过wifi热点接入第一局域网。
可以理解,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单个通信终端,则音频处理单元420可接收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多个通信终端,则音频处理单元420接收到的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可包括:分别来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四音频流可为基于来自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而得到音频流,其中,混音处理得到第四音频流的操作可由网络侧的某个混音设备执行。
参见图4-b,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400还包括:
网络语音服务单元430,用于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上述音频流由上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通信终端400发送。
举例来说,网络语音服务单元430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可以包括: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上述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当然,网络语音服务单元430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
其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例如可为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通信终端400可以针对其建立的每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发起与之对应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通信终端400建立的包括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在内的多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通信终端400建立所有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通信终端400发起一个网络语音服务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单元420可具体用于,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采集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单元420还可用于,当接收到了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基于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单元420还用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混音有音频处理单元420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单元420中用于与第一局域网内M个通信终端交互音频流的功能实现部分,可类似于图2-c中通信终端X中的Wifi网络语音收发单元;音频处理单元420用于混音音频流的功能实现部分可类似于图2-c中通信终端X的音频混音单元;音频处理单元420中用于与第二通信终端交互音频流的功能实现部分,可类似于图2-c中通信终端X中的CS域音频收发单元;音频处理单元420获取到本地音频流的功能实现部分可以类似于图2-c中通信终端X中的音频输入单元,当然,音频处理单元420还可用于实现图2-c中通信终端X中降噪和回声消除单元和音频播放单元的类似功能。
参见图4-c,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400还包括:服务接入单元440和音频流交互单元450。
服务接入单元440,用于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
音频流交互单元450,用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第三通信终端将上述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第八音频流,第三通信终端位于第一局域网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入单元440可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4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400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信终端400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400接入到第一局域网之中。由于借助通信终端400,与通信终端400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通信终端400和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通信终端400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通信终端400负责了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通信终端400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音频流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是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500包括至少一个总线501、与总线501相连的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以及与总线501相连的至少一个存储器503。
其中,处理器502通过总线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代码以用于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500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上述K1和上述M为正整数,上述M大于或等于上述K1。
其中,通信终端500为一个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可为一个或多个通信终端,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单个通信终端,则通信终端500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表示建立了两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多个通信终端,则通信终端500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表示建立了多方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例如可是手机或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其它设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500和M个通信终端之间可进行了默认设置,M个通信终端可随时或在监测到当通信终端500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之后或按照设定策略(在特定的一些时段)向通信终端500发送音频流。而当通信终端500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处理器502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处理器502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建立的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其它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此外,当通信终端500没有和其它任何通信终端建立起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处理器502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处理器502例如可丢弃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或者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该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或者,处理器502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处理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上述音频流由上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通信终端500发送。例如,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可基于用户指令或预设接入控制策略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预设的接入控制策略例如可包括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数量不得超过设定阈值(例如20、50或100)、按照设定比例来允许发起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的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或者也可以是其它接入控制策略。
举例来说,处理器502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可包括: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上述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当然,处理器502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
其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例如可为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处理器502可以针对其建立的每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发起与之对应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通信终端500建立的包括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在内的多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通信终端500建立所有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处理器502发起一个网络语音服务即可)。
其中,由于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500都接入到第一局域网,因此M个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500可基于第一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其中,第一局域网可以是无线局域网(如wifi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例如,处理器502在通话之前或通话过程中可将处理器502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通信终端500将自己作为1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一局域网),上述M个通信终端可通过wifi热点接入第一局域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当接收到了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可基于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可以理解,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单个通信终端,则处理器502可接收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多个通信终端,则处理器502接收到的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可包括:分别来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四音频流可为基于来自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而得到音频流,其中,混音处理得到第四音频流的操作可由网络侧的某个混音设备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器502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处理器502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处理器502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处理器502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2还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处理器502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音频流。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500也可能还具有上述M个通信终端中的任意一个通信终端的类似功能。举例来说,处理器502还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通信终端500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第三通信终端将该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第八音频流(即,第三通信终端和第四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第三通信终端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举例中的第三通信终端具有类似上述举例中通信终端500具有的混音和中转音频流的功能。
例如,处理器502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可包括:处理器502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其中,第三通信终端可按照类似通信终端500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方式来发起第三网络语音服务,且第三通信终端也可按照类似通信终端500的接入控制方式或其它接入控制方式,对请求接入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终端对应执行的部分,或用于执行图2~3任一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信终端X或Y对应执行的部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5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后,通信终端500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信终端500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500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由于借助通信终端500,与通信终端500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通信终端500和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通信终端500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通信终端500负责了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通信终端500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音频流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是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图6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600的结构,该通信终端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或者其他用户接口603,存储器6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2。通信总线6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该通信终端600可选的包含用户接口603,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感显示屏)。存储器605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5可选的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存储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5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操作系统605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应用程序模块605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应用程序模块6052中包括但不限于通话建立单元410和音频处理单元420。
进一步的,应用程序模块6052中还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语音服务单元430、服务接入单元440和/或音频流交互单元450。
应用程序模块6052中各模块的具体实现参见图4-a~4-c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模块,在此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606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1可用于: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600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上述K1和上述M为正整数,上述M大于或等于上述K1。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600和M个通信终端之间可进行了默认设置,M个通信终端可随时或在监测到当通信终端600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之后或按照设定策略(在特定的一些时段)向通信终端600发送音频流。而当处理器601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处理器6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处理器601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建立的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其它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此外,当通信终端600没有和其它任何通信终端建立起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处理器6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处理器601例如可丢弃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或者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该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或者,处理器601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处理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处理器601还可用于: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上述音频流由上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通信终端600发送。例如,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可基于用户指令或预设接入控制策略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预设的接入控制策略例如可包括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数量不得超过设定阈值(例如20、60或100)、按照设定比例来允许发起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的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或者也可以是其它接入控制策略。
举例来说,处理器601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可包括: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上述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当然,处理器601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
其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例如可为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处理器601可以针对其建立的每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发起与之对应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通信终端600建立的包括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在内的多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通信终端600建立所有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处理器601发起一个网络语音服务即可)。
可以理解,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单个通信终端,则处理器601可接收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若第二通信终端为多个通信终端,则处理器601接收到的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可包括:分别来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四音频流可为基于来自个第二通信终端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而得到音频流,其中,混音处理得到第四音频流的操作可由网络侧的某个混音设备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可用于,当接收到了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可基于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器6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处理器601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处理器601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处理器601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处理器601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处理器601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还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处理器601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二通信终端的音频流。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终端600也可能还具有上述M个通信终端中的任意一个通信终端的类似功能。举例来说,处理器601还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通信终端600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第三通信终端将该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第八音频流(即,第三通信终端和第四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第三通信终端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举例中的第三通信终端具有类似上述举例中通信终端600具有的混音和中转音频流的功能。
例如,处理器601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可包括:处理器601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其中,第三通信终端可按照类似通信终端600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方式来发起第三网络语音服务,且第三通信终端也可按照类似通信终端600的接入控制方式或其它接入控制方式,对请求接入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6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后,通信终端600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信终端600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通信终端600接入到第一局域网之中。由于借助通信终端600,与通信终端600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通信终端600和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通信终端600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通信终端600负责了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通信终端600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音频流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是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701和第二通信终端702。
其中,第一通信终端701,用于和第二通信终端702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通信终端701和上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第一局域网中,上述K1和上述M为正整数,上述M大于或等于上述K1。
第二通信终端702,可用于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接收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播放第一音频流。
进一步的,第二通信终端702可用于,当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一通信终端701发送第四音频流,其中,第二通信终端702接入到第二局域网之中。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和M个通信终端之间可进行了默认设置,M个通信终端可随时或在监测到当第一通信终端701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之后或按照设定策略(在特定的一些时段)向第一通信终端701发送音频流。而当第一通信终端701和其它通信终端建立起了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第一通信终端7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701可基于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建立的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其它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音频流。此外,当第一通信终端701没有和其它任何通信终端建立起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则当第一通信终端7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一通信终端701例如可丢弃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或者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该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或者,第一通信终端701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处理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可以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上述音频流由上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一通信终端701发送。例如,并可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可基于用户指令或预设接入控制策略将上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预设的接入控制策略例如可包括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数量不得超过设定阈值(例如20、50或100)、按照设定比例来允许发起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的通信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语音服务或者也可以是其它接入控制策略。
举例来说,第一通信终端701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终端701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第一通信终端701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第一通信终端701在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第一局域网中广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上述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当然,第一通信终端701亦可按照其它方式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
其中,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例如可为针对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第一通信终端701可以针对其建立的每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发起与之对应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第一通信终端701建立的包括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在内的多个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或者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也可为针对第一通信终端701建立所有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在这种场景下,第一通信终端701发起一个网络语音服务即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当接收到了来自第二通信终端702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1小于上述M,则可基于来自第二通信终端702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音频流。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二通信终端702为单个通信终端,则第一通信终端701可接收来自第二通信终端702的第四音频流。若第二通信终端702为多个通信终端,则第一通信终端701接收到的来自第二通信终端702的第四音频流可以包括:分别来自第二通信终端702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第四音频流可为基于来自个第二通信终端702所包括的多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而得到音频流,其中,混音处理得到第四音频流的操作可由网络侧的某个混音设备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终端7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第一通信终端701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第一通信终端701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第一通信终端701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还可通过第一局域网向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上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第一通信终端701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二通信终端702的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终端702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和接入第二局域网的M2个通信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二通信终端702也接入到了第二局域网之中。
进一步的,当第二通信终端702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一通信终端701发送第四音频流。其中,由于M2个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702都接入到第二局域网,因此M2个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702可基于第二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可看做是PS域数据交互),其中,第二局域网可以是无线局域网(如wifi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例如,第二通信终端702在通话之前或通话过程中可将自身无线Wifi设置为AP模式(即第二通信终端702将自己作为一个wifi热点,以便构建出第二局域网),上述M2个通信终端可通过wifi热点接入第二局域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终端702当接收到了来自第一通信终端701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上述K3小于上述M2,则可基于来自第一通信终端701的第一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五音频流,并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上述K3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4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五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终端702通过第二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2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第二通信终端702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上述基于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包括:基于上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四音频流,其中,上述本地音频流包括第二通信终端702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三本地音频流和/或第二通信终端702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四本地音频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终端702还可通过第二局域网向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第六音频流,其中,针对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B,向上述通信终端B发送的第六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上述K3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B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B的音频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音频流中还可混音有第二通信终端702获取到的本地音频流和/或来自第一通信终端701的第一音频流。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也可能还具有上述M个通信终端中的任意一个通信终端的类似功能(第二通信终端的情况可类似推知)。举例来说,第一通信终端701还可用于,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通过第一局域网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701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第三通信终端将该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第八音频流(即,第三通信终端和第四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有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其中,第三通信终端位于第一局域网之中。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举例中的第三通信终端具有类似上述举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具有的混音和中转音频流的功能。
例如,第一通信终端701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终端701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其中,第三通信终端可按照类似第一通信终端701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方式来发起第三网络语音服务,且第三通信终端也可按照类似第一通信终端701的接入控制方式或其它接入控制方式,对请求接入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通信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701和第二通信终端702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第一通信终端701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上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可基于来自上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二通信终端702发送第一音频流,其中,第一通信终端701接入到第一局域网之中。由于借助第一通信终端701,与第一通信终端701处于相同局域网的M个通信终端可以参与到第一通信终端701和第二通信终端702之间电路交换域通话,而第一通信终端701是作为上述M个通信终端的发言代理,因此这M个通信终端可无需支付电路交换域通话资费,这就有利于降低多方通话总资费,并且有利于减少多方通话对CS域网络资源的消耗。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通信终端701负责了对来自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的混音处理,这样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方通话的分布式混音处理,有利于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利用第一通信终端701进行混音处理,在一些场景下可无需购买额外的混音设备,成本容易控制,且有很好的便携性;有利于充分利用CS域语音通话的宽广兼容性,局域网内的通信终端可与任何与CS域互通的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通话,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PS域的音频流传输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而不在广域网内进行,带宽较大,语音迟延小,通话质量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800的示意图,其中,通信终端8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通信终端A、通信终端B、通信终端X、通信终端Y、通信终端Z、通信终端400、通信终端500或通信终端600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如图8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一些可能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
其中,图8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能相关的通信终端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8,通信终端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810、存储器820、输入单元830、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870、显示单元840、传感器850、音频电路860、处理器880、以及电源890等部件。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通信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8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8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8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ingService,SMS)等。
其中,存储器8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8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通信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通信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8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通信终端8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830可包括触控面板8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32。触控面板8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31上或在触控面板8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8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880,并能接收处理器8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31。除了触控面板831,输入单元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通信终端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840可包括显示面板8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831可覆盖显示面板841,当触控面板8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8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8中,触控面板831与显示面板8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通信终端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831与显示面板841集成而实现通信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其中,通信终端8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8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8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通信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8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通信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通信终端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860、扬声器861,传声器862可提供用户与通信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8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861,由扬声器8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8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8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880处理后,经RF电路8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通信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8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通信终端通过WiFi模块8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8示出了WiFi模块8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通信终端8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880是通信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通信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20内的数据,执行通信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通信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8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80中。
通信终端8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通信终端8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多方通话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所述K1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所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所述音频流由所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广播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广播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广播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或向N个通信终端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查询请求的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为针对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的网络语音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所述K1小于所述M,则基于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所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流,其中,所述K2为小于所述M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了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第一通信终端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其中,所述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包括:基于所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本地音频流包括第一通信终端采集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第一通信终端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所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为无线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或者无线有线混合式局域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将所述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八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
11.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作为第一通信终端,包括,
通话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
音频处理单元,用于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其中,所述K1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K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网络语音服务单元用于发起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在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一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之后,将所述M个通信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其中,所述音频流由所述K1个通信终端在接入所述第一网络语音服务之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并且获取到了本地音频流,基于所述本地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本地音频流包括采集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声音所得到的第一本地音频流和/或解析音频文件所得到的第二本地音频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了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且所述K1小于所述M,则基于来自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第四音频流和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M个通信终端之中除去所述K1个通信终端之外的剩余K2个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流,其中,所述K2为小于所述M的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个通信终端A发送第三音频流,其中,针对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通信终端A,向所述通信终端A发送的第三音频流中混音有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中除该通信终端A之外的剩余通信终端的音频流,但未混音有来自该通信终端A的音频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
服务接入单元,用于接入第三通信终端发起的第三网络语音服务;
音频流交互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局域网向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发送第一通信终端的本地音频流,以便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将所述本地音频流混音到第八音频流中,并基于第二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第四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八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接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第三通信终端的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开启消息之后,向第三通信终端发送针对第三网络语音服务的网络语音服务接入请求。
1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用于和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建立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当通过第一局域网接收到来自M个通信终端之中的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则基于来自所述K1个通信终端的音频流进行混音处理以得到第一音频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流,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M个通信终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所述K1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或等于所述K1;
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路交换域通话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音频流,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流。
CN201310242921.4A 2013-06-18 2013-06-18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9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2921.4A CN103369158B (zh) 2013-06-18 2013-06-18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2921.4A CN103369158B (zh) 2013-06-18 2013-06-18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158A CN103369158A (zh) 2013-10-23
CN103369158B true CN103369158B (zh) 2016-01-13

Family

ID=4936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292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9158B (zh) 2013-06-18 2013-06-18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9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713A (zh) 2013-11-12 2015-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5516522A (zh) * 2014-09-24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通话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82056B (zh) * 2015-12-30 2019-10-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以及装置、系统
CN108874355B (zh) * 2017-05-16 2021-07-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游戏平台及其音频处理方法
CN108234790B (zh) * 2018-01-10 2020-07-0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多人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18380A (zh) * 2019-01-03 2019-04-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络重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74179B (zh) * 2019-03-29 2024-03-05 深圳市昊一源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系统、主控制器、无线处理单元以及转发方法
CN112055123B (zh) * 2020-09-14 2021-05-11 无锡正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iFi内部通信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373A (zh) * 2008-04-15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65265A (zh) * 2009-11-13 2011-05-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混音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67188A (zh) * 2012-12-14 2013-04-24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电话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373A (zh) * 2008-04-15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65265A (zh) * 2009-11-13 2011-05-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混音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67188A (zh) * 2012-12-14 2013-04-24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电话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158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9158B (zh) 多方通话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2917326B (zh) 双卡双通终端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双卡双通终端
CN103414982B (zh) 一种提供声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07896A (zh)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4853043A (zh) 通知消息的过滤和控制方法、智能手机及系统
CN105025314A (zh) 多媒体直播方法与装置
CN105024984A (zh) 权限设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54149A (zh) 网络会议中进行数据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93189A (zh) 多媒体播放设备网络初始化的方法、系统、设备与终端
CN103346921B (zh) 用户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2833419B (zh) 控制屏幕状态的方法及终端
CN104427083A (zh) 调节音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81161A (zh) 一种添加好友账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27890A (zh) 视频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5007543A (zh) 对讲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3634717A (zh) 一种利用耳机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338145B (zh)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47003A (zh) 一种语音互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02135A (zh) 控制全屏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9729A (zh)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8494943A (zh) 消息接收、发送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12907B (zh) 语音通道分配管理方法、语音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CN104952454A (zh) 一种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语音通讯终端
CN10565786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CN105704106B (zh) 一种可视化ivr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