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8145B -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8145B
CN103338145B CN201310216307.0A CN201310216307A CN103338145B CN 103338145 B CN103338145 B CN 103338145B CN 201310216307 A CN201310216307 A CN 201310216307A CN 103338145 B CN103338145 B CN 103338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speech data
send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63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8145A (zh
Inventor
韩冰
幸晖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63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8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8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81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7991 priority patent/WO201419475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8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8145B/zh
Priority to US14/691,338 priority patent/US9680921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7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conference optimisation or adap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9Address alloca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语音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接收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将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Description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产品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语音工具,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工具与其他用户进行语音聊天。当前很多语音工具都可以支持多人语音聊天的功能,将每个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其他用户,从而方便多个用户在一些特定场景的交流。例如,在网络团队游戏时,可以将团队的任一队友通过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团队中的其他队友,从而有助于团队的队友之间在游戏时的有效沟通。然而,由于在网络中进行多人语音聊天时,往往会有些用户发送恶意语音,造成聊天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需要在多人语音聊天时控制语音数据的传输,以优化语音工具聊天环境。
现有技术在控制语音数据传输时,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举报信息,举报信息中包含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ID(Identifier,标识)以及第二用户发送恶意语音的证据信息;在人工根据举报信息中的证据信息鉴定该第二用户符合发送恶意语音的条件后,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根据举报信息中第二用户的ID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例如,在预设范围内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了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举报信息后,还需要等待人工鉴定,并在鉴定第二用户符合恶意语音的条件后才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从而导致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效率很低,并且在等待时间内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还可能对第一用户造成更多干扰,因而无法有效地优化语音聊天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所述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接收所述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向所述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所述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语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携带所述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所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ID对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携带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所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ID对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多个终端;
其中,所述服务器中配置有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终端中配置有如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终端界面显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四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五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六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七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第二设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八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配置有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服务器101和多个终端102。
其中,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如下面实施例三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每个终端102都对应一个用户。每个用户可以通过对应的终端102发送语音数据给配置有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服务器101。配置有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服务器101用于控制多个终端102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配置有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服务器101与每个终端102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该网络可以为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以服务器侧实现该方法的角度,参见图2,方法流程包括:
201: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ID。
202:接收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将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优选地,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优选地,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二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之后,还包括:
如果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向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地,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前,还包括:
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优选地,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之后,还包括:
确定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
根据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
优选地,根据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包括:
如果等待时间长度小于等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加上等待时间长度;
如果等待时间长度大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统计接收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的数量调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以终端侧实现该方法的角度,参见图3,方法流程包括:
301:第一终端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ID。
302:上传携带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第二用户的ID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优选地,上传携带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提示信息,并显示提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二
为了有效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的语音数据的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将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单独执行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也可以配置在其他设备中,例如,配置在服务器等设备中,以用于执行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结合上述实施例一的内容,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401:设置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针对该步骤,为了优化多人语音聊天环境,在多人语音聊天时,需要控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因此可以将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设置为预设范围。其中,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10s、15s或20s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预设范围的具体大小进行限定。
在设置完成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后,多个用户可以分别通过对应的终端进行语音聊天,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要在预设范围之内。在首次发送语音数据之后,用户对应的终端可以立即发送下一次的语音数据且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也在预设范围之内。优选地,还可以控制首次发送语音数据之后的每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方式一:确定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根据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根据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具体包括:
如果等待时间长度小于等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加上等待时间长度;
如果等待时间长度大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通常在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时,需要保证设置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不超过预设范围。当等待时间大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如果仍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加上等待时间,则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将大于预设范围,因此,此时直接将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设置为预设范围。
举例来说,以图1所示的用户A对应的终端为例,在设置用户A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10s且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一次发送8s的语音数据后,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一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10s-8s=2s;在等待5s后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由于等待时间小于预设范围和第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5s<10s-2s=8s),则确定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2s+5s=7s。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二次发送3s的语音数据,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7s-3s=4s。用户A对应的终端在等待9s后第三次发送语音数据,由于等待时间大于预设范围和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9s>10s-4s=6s),则确定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三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10s。
方式二:确定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根据等待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根据等待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具体包括:如果等待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如果等待时间小于预设阈值,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
针对上述方式,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在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后,需要等待预设阈值的时间,才能再次发送预设范围的语音数据,如果等待时间长度不足预设阈值,则只能发送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
举例来说,以图1所示的用户A对应的终端为例,在设置用户A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10s且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一次发送8s的语音数据后,如果用户A对应的终端在等待6s后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由于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一发送语音数据和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6s达到预设阈值5s,则设置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10s。如果用户A对应的终端在等待3s后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由于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3s,小于预设阈值5s,则设置用户A对应的终端第二次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第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10s-8s=2s。
当然,除了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控制用户对应的终端每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对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控制用户对应的终端每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每次设置完毕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后,可以在用户对应的终端的屏幕中显示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从显示的信息中获知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需要满足设置的长度范围,用户对应的终端将满足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将满足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了发送该语音数据的终端对应的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例如,以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为例,用户A对应的终端本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10s,用户A对应的终端将8s的语音数据发送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在接收到用户A对应的终端发送的8s的语音数据后,将8s的语音数据传输给除用户A对应的终端之外的其他用户B至E对应的终端。
如果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超过设置的长度范围,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只接收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在设置的长度范围内的语音数据,而拒绝接收超过设置的长度范围的部分语音数据;还可以接收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超过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并将在设置的长度范围内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在发送语音数据时可以采用按键发送的方式,即在用户按动键盘上的预设按键之后,用户对应的终端确定按键信息,并获取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将按键信息和语音数据发送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因此,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在接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时,具体包括:接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按键信息和语音数据。当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也可以选用其他方式发送语音数据,例如,在确定用户点击屏幕中的预设选项后,用户对应的终端确定用户点击的选项信息,并获取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将选项信息和语音数据发送给控制语音。相应地,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在接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时,具体包括:接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选项信息和语音数据。对于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的具体方式以及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采用的接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具体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更为合理地控制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具体包括:统计接收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的数量调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可以根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本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确定。为了调整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接收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并统计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当统计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说明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不太合理,可以适当地增加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具体地,通过调整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大小,即预设范围的大小,可以调整设置的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每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例如,当统计到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有1000个,大于预设数量,则将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预设范围从10s调整为15s,从而能够调整后续每次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在具体实施时,在首次执行步骤401之后,后续可以直接执行步骤402至步骤407,而无需继续执行步骤401。当然,在需要对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进行更新时,可以继续选择执行步骤401。
在多人语音聊天的过程中,通过上述步骤401提供的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以及设置用户对应的终端之后每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能够控制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多人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从而优化多人语音聊天环境,可以继续执行以下步骤402至407。
402: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ID。
针对该步骤,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中可以显示有多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屏蔽选项,当第一用户需要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时,可以选择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中显示的第二用户对应的屏蔽选项,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在第一用户选择第二用户对应的屏蔽选项后,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ID,并将第二用户的ID携带在屏蔽信息中发送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从而使得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其中,第二用户的ID可以用于标识第二用户,第二用户的ID可以是第二用户在语音聊天工具中注册的用户ID,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标识第二用户的ID,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举例来说,以图5所示的在多人语音聊天时用户A对应的终端显示的界面为例,用户A需要屏蔽用户E发送的语音数据,则选择界面显示的用户E对应的屏蔽选项,用户A对应的终端在用户A选择用户E对应的屏蔽选项后,确定用户E的ID,并将用户E的ID携带在屏蔽信息中发送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使得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接收到用户A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
403:接收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在该步骤中,可以采用步骤401的方式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时间长度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2与步骤403的先后顺序并不受到限制。可以先执行步骤402后执行步骤40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3后执行步骤402,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402和步骤403。
404:将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针对该步骤,由于在步骤402中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由此可知第一用户不期望接收第二用户发送的语音数据。因此,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在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之后,将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此时,如果屏蔽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的ID标识能够标识第二用户,即使第二用户使用另外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也能够将第二用户通过另外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从而使得第一用户不再接收到第二用户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对第二用户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屏蔽。
为了能够使第一用户获知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将不再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可以向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取消向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在接收到提示信息后,显示提示信息。第一用户可以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显示的提示信息中获知不再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举例来说,由于在步骤402中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接收到用户A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在接收到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之后,将语音数据传输给用户B、C和D对应的终端,而取消传输给用户A对应的终端。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A对应的终端,用于提示取消向用户A对应的终端传输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使得用户A从显示的提示信息中获知用户A对应的终端将不再接收到用户对应的终端E发送的语音数据。
由于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可以不断地发送语音数据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一直保持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从而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一直不会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当然,控制语音数据传输也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后,则恢复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当然,如果此时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仍不期望接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则仍可以采用上述步骤402至步骤404的方式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例如,在网络团队游戏过程中,如果在本轮游戏中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在本轮游戏中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在下一轮游戏开始时,仍恢复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即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也能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402至步骤404中可以实现对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对于并未向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仍能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如果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含一些恶意的内容,仍会对多人语音聊天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其他用户也可以采取与第一用户相同的方式,通过对应的终端向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发送携带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对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步骤405或步骤406至步骤407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进行进一步地控制。
405:如果接收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流程结束。
其中,第一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每当接收到一个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可以在一定周期范围内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当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在一定周期范围内未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则将该屏蔽信息的数量清零,并在下一周期范围内重新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当然,也可以持续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直至该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为止。
当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则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此时,没有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用户对应的终端也不会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也就是说,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将无法被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接收到。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不接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从而实现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也可以继续接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然而拒绝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从而实现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为了能够使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能够获知其将不再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可以向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接收到该提示信息的终端可以显示该提示信息,从而使得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可以从显示的提示信息中获知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已被屏蔽。
举例来说,仍以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为例,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接收到用户A、B、C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则累加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为3,达到第一预设数量,则取消将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此时,虽然用户D对应的终端没有发送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给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用户D对应的终端也不会接收到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向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取消向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发送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在接收到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发送的提示信息后,显示该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后一直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也可以在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之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在一定时间范围后,继续恢复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除了采用步骤405提供的方式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步骤406至步骤407提供的方式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
406:如果接收到第二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第二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二预设数量可以与第一预设数量相同,也可以与第一预设数量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第二预设数量进行具体限定。每次接收到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在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时,可以在一定周期范围内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当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在一定周期范围内未到达第二预设数量时,则将该屏蔽信息的数量清零,并在下一周期范围内重新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还可以持续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直至该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第二预设数量为止。
当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其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可以是步骤401中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是后续重新设置的长度范围。每次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时,按照当前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进行缩短。具体缩短时,可以按照固定比例进行缩短,例如缩短当前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50%;还可以按照固定数值进行缩短,例如将当前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缩短5s,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具体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方式以及缩短时的固定比例或固定数值进行具体限定。
举例来说,仍以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为例,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在1个小时内接收到用户A和B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用户E的ID的屏蔽信息,则累加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为2,达到第二预设数量,将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从10s缩短为5s。
需要说明的是,在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达到第二预设数量并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后,可以将该屏蔽信息的数量清零,以便于后续继续累加该屏蔽信息的数量。如果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再次达到第二预设数量,则在上一次缩短后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的长度范围的基础上再次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在每次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之后,可以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一直保持缩短后的长度范围,当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数量再次达到第二预设数量时,则在上一次缩短后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的长度范围的基础上再次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此外,还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保持缩短后的长度范围,在一定时间范围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恢复到缩短之前的长度范围,从而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被再次缩短时,仍按照先前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再次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其中,可以每次都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缩短相同比例或缩短相同长度,也可以每次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缩短不同的比例或缩短不同长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时,可以只执行步骤406,也可以在步骤406的基础上继续选择执行步骤407。
407:如果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流程结束。
其中,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以设置为2次或3次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预设次数进行具体限定。每当第一用户的数量达到第二预设数量,则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并累加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在累加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时,可以在一定周期范围内累加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当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时,则将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清零,并在下一周期范围内重新累加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此外,还可以持续累加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直至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为止。
当缩短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此时,没有发送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的用户对应的终端也不会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也就是说,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将无法被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接收到。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不接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从而实现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也可以继续接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然而不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到语音数据传输给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从而实现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为了能够使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能够获知其将不再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可以向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在接收到提示信息后,显示提示信息。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可以从显示的提示信息中获知其将不再接收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举例来说,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在6个小时内3次缩短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缩短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取消向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传输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向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取消向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发送用户E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用户A至D对应的终端在接收到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发送的提示信息后,显示该提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在步骤402至步骤404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采用上述步骤405提供的方式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也可以进一步采用上述步骤406至步骤407提供的方式控制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对于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并且,还可以接收到多个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的ID的屏蔽信息后,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进行进一步控制,更进一步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第二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传输模块603,用于将第二接收模块602接收到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优选地,参见图7,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取消模块604,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时,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优选地,参见图8,该装置还包括:
缩短模块605,用于在接收到第二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时,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优选地,参见图9,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取消模块606,用于在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优选地,参见图10,该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607,用于向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地,参见图11,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608,用于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优选地,参见图12,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609,用于确定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
第二设置模块610,用于根据确定模块609确定的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
优选地,参见图13,第二设置模块610,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6101,用于在等待时间长度小于等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时,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加上等待时间长度;
第二设置单元6102,用于在等待时间长度大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时,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优选地,参见图14,该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611,用于统计接收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
调整模块612,用于根据统计模块611统计的数量调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并且,还可以接收到多个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的ID的屏蔽信息后,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进行进一步控制,更进一步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参见图15,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501,用于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模块1502,用于上传携带确定模块1501确定的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第二用户的ID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优选地,参见图16,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1503,用于接收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提示信息;
显示模块1504,用于显示接收模块1503接收到的提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上传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使得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系统,如图17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器1701和多个终端1702;
其中,所述服务器1701中配置有如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每个终端1702中配置有如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
所述系统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详细过程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并且,还可以接收到多个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的ID的屏蔽信息后,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进行进一步控制,更进一步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一个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接收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将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取消向多个用户中除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二预设数量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之后,还包括:
如果缩短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取消向多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中除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向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提示信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前,还包括:
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之后,还包括:
确定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
根据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等待时间长度、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包括:
如果等待时间长度小于等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加上等待时间长度;
如果等待时间长度大于预设范围和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统计接收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的数量调整为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并且,还可以接收到多个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的ID的屏蔽信息后,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语音数据进行进一步控制,更进一步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七
参见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来讲:
终端18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8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8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80和输入单元130对存储器1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敏表面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敏表面1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31上或在触敏表面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31。除了触敏表面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8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敏表面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8中,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18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18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18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18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1800的通信。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1800通过WiFi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8示出了WiFi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18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终端1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终端18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18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终端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第一终端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携带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第二用户的ID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存储器中,还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接收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提示信息,并显示提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上传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使得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一个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携带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第二用户的ID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传携带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还包括:
接收取消传输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提示信息,并显示提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传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使得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形用户接口,所述图形用户接口用在终端上,所述终端包括触摸屏显示器、存储器和用于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所述图形用户接口包括:
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携带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第二用户的ID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上传携带有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使得接收到屏蔽信息的装置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多个用户中除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用户和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使得该上传该屏蔽信息的终端能够立即屏蔽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实现了即时、快速地控制多用户语音聊天中语音数据的传输,有效地优化了语音聊天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和系统在控制语音数据传输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和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和系统与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所述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接收所述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向所述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取消向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第二预设数量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则缩短所述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短所述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之后,还包括:
如果缩短所述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取消向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之前,还包括:
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
根据所述等待时间长度、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待时间长度、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包括:
如果所述等待时间长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加上所述等待时间长度;
如果所述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则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所述预设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接收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的数量调整为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9.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屏蔽信息,所述屏蔽信息携带有多个用户中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屏蔽信息中的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语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用户中被取消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使得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的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取消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时,取消向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缩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预设数量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的ID的屏蔽信息时,缩短所述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取消模块,用于在缩短所述ID标识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取消向所述多个用户中除所述第二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对应的终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首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预设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和下一次发送语音数据之间的等待时间长度;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等待时间长度、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其中,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为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与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之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等待时间长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时,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加上所述等待时间长度;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上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剩余时间长度之差时,设置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下一次发送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为所述预设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接收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长度范围的语音数据的数量;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统计的数量调整为所述每个用户对应的终端设置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范围。
17.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携带所述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所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ID对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携带所述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取消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提示信息,并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19.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选择屏蔽的第二用户的标识ID;
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携带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第二用户的ID携带的屏蔽信息,使接收到所述屏蔽信息的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ID对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取消传输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提示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提示信息。
21.一种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多个终端;
其中,所述服务器中配置有如上述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终端中配置有如上述权利要求19至2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装置。
CN201310216307.0A 2013-06-03 2013-06-03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3338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6307.0A CN103338145B (zh) 2013-06-03 2013-06-03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4/077991 WO2014194759A1 (en) 2013-06-03 2014-05-21 A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oice data transmission
US14/691,338 US9680921B2 (en) 2013-06-03 2015-04-2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oice data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6307.0A CN103338145B (zh) 2013-06-03 2013-06-03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8145A CN103338145A (zh) 2013-10-02
CN103338145B true CN103338145B (zh) 2015-02-04

Family

ID=4924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6307.0A Active CN103338145B (zh) 2013-06-03 2013-06-03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80921B2 (zh)
CN (1) CN103338145B (zh)
WO (1) WO20141947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145B (zh) * 2013-06-03 2015-0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70323A (zh) * 2014-04-01 2016-11-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获取并且向玩家递送在线游戏旁观者的个性化评论
CN104811318A (zh) * 2015-04-15 2015-07-2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声音控制语音交流的方法
US10482885B1 (en) * 2016-11-15 2019-11-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peaker based anaphora resolution
CN115037705B (zh) * 2018-08-29 2024-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215692B (zh) * 2019-07-10 2023-02-2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语音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818091B (zh) * 2020-08-07 2022-10-25 重庆虚拟实境科技有限公司 多人语音交互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3503B (en) * 1998-08-26 2001-11-11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Television chat system
US7437409B2 (en) * 2003-06-13 2008-10-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Limi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es in a networked session
CN101087294B (zh) * 2006-06-05 2010-11-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禁止和解除禁止聊天室成员发言的方法
US20090279532A1 (en) * 2008-05-06 2009-11-12 Custom Teleconnect, Inc. Tcp/ip based vo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79748B2 (en) * 2011-03-15 2014-11-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wireless audio client device
US9495661B2 (en) * 2011-09-26 2016-11-15 Sparxo, Inc Embeddable context sensitive chat system
CN102348168A (zh) * 2011-10-14 2012-02-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通话的方法、终端及应用服务器
CN102724355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机终端
CN102917105B (zh) * 2012-10-17 2015-06-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338145B (zh) * 2013-06-03 2015-0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29708A1 (en) 2015-08-13
WO2014194759A1 (en) 2014-12-11
US9680921B2 (en) 2017-06-13
CN103338145A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8145B (zh) 控制语音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69468A (zh) 一种显示弹幕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18953A (zh) 删除消息的方法、即时通信终端及系统
CN104618440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05909A (zh) 预测流失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67896A (zh) 一种显示弹幕评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217A (zh) 分享资源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5024984A (zh) 权限设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18222A (zh) 一种匹配表情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7083A (zh) 调节音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7074A (zh) 一种显示来电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42868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02100A (zh) 实现应用内视频、音频录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80455A (zh)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多终端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87060A (zh)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07543A (zh) 对讲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618223A (zh) 一种信息推荐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19262A (zh) 获取视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02135A (zh) 控制全屏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54159A (zh) 一种网络信息统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12907B (zh) 语音通道分配管理方法、语音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CN103312783B (zh) 一种功能模式切换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3177217A (zh) 一种文件扫描方法、系统及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3200077B (zh) 一种语音通话时数据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45432A (zh) 未读消息计数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