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8035A -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8035A
CN103368035A CN2013100523512A CN201310052351A CN103368035A CN 103368035 A CN103368035 A CN 103368035A CN 2013100523512 A CN2013100523512 A CN 2013100523512A CN 201310052351 A CN201310052351 A CN 201310052351A CN 103368035 A CN103368035 A CN 103368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entioned
section
card
oppos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2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8035B (zh
Inventor
佐佐木良
江尻孝一郎
石川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8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8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制造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卡连接器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在壳体中插入卡体时触头能稳定地动作。在经过对具备一方的触头(4)和经由连结片(13)与一方的触头连结的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一方的冲压部件(P1)、和具备另一方的触头(5)的另一方的冲压部件(P2)进行成型的冲压加工工序后,使两冲压部件(P1)、(P2)移动而使得另一方的触头(5)的可动端(33)配置于被滑动接触部件(12)上,在该状态下进行嵌入成型,将一方的触头(4)、被滑动接触部件(12)以及另一方的触头(5)装入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底板部(8),然后,切断连结一方的触头(4)和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连结片(13)。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IC卡、闪存卡等卡体与安装于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印制电路布线基板连接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介质使用IC卡、闪存卡等卡体,使该卡体和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印制电路布线基板经由卡连接器电连接。
以往,这种卡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具有插入IC卡等卡体的卡体插入部;以及多个触头,其具有向卡体插入部内突出的弹性接触片部且由导电性金属板材构成,通过将卡体插入至卡体插入部,形成于卡体的一面侧的信号传递端子(焊接点)与对应的触头的弹性接触片部接触,使印制电路布线基板和卡体电连接。
作为用于这样的卡连接器的触头广泛使用如下悬臂结构的触头,即、使朝向卡体插入方向的弹性接触片的卡体插入方向跟前侧端部支撑在壳体底部,使另一端接点侧从底部浮起,若将卡体插入至卡体插入部,则卡体按压弹性接触片部,弹性接触片在支撑固定端侧的状态下弹性变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伴随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小型·低背化以及IC卡等卡体本身的小型化,即便在这种卡连接器中小型·低背化也不断进步,因此,只得使构成触头的导电性金属板材的板厚也变薄,存在在悬臂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中不能够确保获得足够的接触压力所需的弹簧常数的情况。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开发了如下卡连接器,即,使用具有在顶部形成了接点部的へ形状的弹性接触片部的触头,在被卡体的边缘部按压而向弹性接触片部作用按下方向的力时,弹性接触片部在使壳体支撑其两端的状态下弹性变形,实现了弹性接触片部的弹性(弹簧常数)的提高的卡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该卡连接器具备由构成壳体的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模制外壳,在模制外壳的底板部朝向卡插拔方向设置有触头。
触头具备使顶部接点侧朝向上侧的侧面看呈へ形状的弹性接触片部,在弹性接触片部的两端一体地形成有分别从两侧边缘部向外伸出的形状的可动端部以及固定端部。
另一方面,在模制外壳的底板部朝向卡体插拔方向形成有在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开口窗,与该开口窗的卡体插拔方向里侧连续地形成有弹性接触片部的可动端部能够移动地插入的插入槽,并且形成有与开口窗的卡体插拔方向跟前侧连续,而且贯通至模制外壳外边缘部的压入槽。
在压入槽中,以与内底部对置配置的方式形成有从侧边缘朝向内侧伸出的一对伸出部,从固定端部的两侧边缘伸出的卡定部通过压入被插入至内底部和伸出部之间,而且通过咬入内侧壁而被固定于模制外壳底部。
另外,在插入槽中,以与内底部对置配置的方式形成有从侧边缘朝向内侧伸出的一对肩部,从可动端部的两侧边缘伸出的引导部被插入至内底部和肩部之间,在可动端部被限制了浮起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能够在插入槽内移动。
为了制造这样构成的卡连接器,分别独立地制造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模制外壳和由导电性金属板材构成的触头,将触头从插入槽侧插入至模制外壳的底板部,将弹性接触片部的可动端部可移动地插入至插入槽,并且在压入槽的两伸出部下压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部,从而能够将触头装入模制外壳的底板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0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97947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以往的技术中,是弹性接触片部被卡体按压而弹性变形时,弹性接触片部由固定端和可动端的两端支撑的构造,所以需要设置可动端部被支撑的部分(上述的实施例中的插入槽内底部),因此在嵌入成型中,从树脂成型模具的构造方面考虑,很难在触头的可动端下设置支撑可动端部的部分,所以分别制造模制外壳和触头,之后通过插入将触头装入在模制外壳。因此,存在其制造中工序多,作业效率差的问题。
并且,是通过将弹性接触片的固定端部压入至压入槽的伸出部下来使触头固定于模制外壳的构造,所以若伸出部的壁厚较薄,则有可能产生强度不足引起的树脂成型部分的变形,因此,伸出部以及槽内底部需要一定的厚度,连接器的低背化存在困难。
尤其是将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部压入至压入槽,使卡定部与压入槽两内侧边缘部卡合的构造,处于在压入槽两内侧边缘部残留应力的状态,所以在卡连接器通过回流焊接作业等被加热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固定端部的周围的绝缘性合成树脂部分产生变形,考虑到这方面,需要使伸出部以及内底部具有一定的厚度。
另外,在上述的以往的技术中,在插入卡体时,弹性接触片部被卡体按压而弹性变形,伴随于此,可动端部在插入槽底部获取反作用力并滑动,所以有可能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插入槽内底部被滑动的可动片部的边缘部分削划,另外,可动端被卡在插入槽内底部的被削划的部分,从而弹性接触片部的规定的动作上产生障碍,有可能由此产生弹性接触片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如下卡连接器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卡连接器能够将具有被卡体押压而弹性变形并使两端支撑于底板部的弹性接触片部的触头通过嵌入成型装入到壳体的底板部,并且能够实现低背化,而且在将卡体壳体插入时触头能够稳定地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的问题,实现所期望的目的,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是一种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卡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具有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底板部,且在该底板部上形成有供卡体插入的卡体插入部;以及多个触头,该多个触头具有从上述卡体插入部的内底部突出并与形成于上述卡体的信号传递端子接触的弹性接触片部,
上述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进行对一方的冲压部件和另一方的冲压部件进行成型的冲压加工,
该一方的冲压部件具备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带状的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一方的触头、和经由连结片与该一方的触头连结的被滑动接触部件,
该另一方的冲压部件具备另一方的触头,该另一方的触头具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带状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固定片部、和一端为固定于上述固定片部的固定端且另一端为可移动的可动端的弹性接触片部,并形成为在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和可动端之间接点部浮起的配置,
在经过对上述一方的冲压部件和另一方的冲压部件进行成型的冲压加工工序之后,
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移动,以使上述两载体主体相互隔开间隔平行地配置,而且使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配置在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上,
在该状态下将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设置在树脂成型模具进行嵌入成型,将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装入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上述底板部,并且将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所具备的被滑动接触面部以在上述卡体插入部的内底侧露出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可动端下,
然后,切断连结上述一方的触头和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连结片。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利用一个冲压模具,将上述两冲压部件形成为上述两载体主体相互平行,而且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和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在两载体主体间方向隔开间隔的配置,之后,使上述两载体主体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使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配置在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上。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将上述两冲压部件成型为如下形状,该形状为,具备:具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固定片部、和一端为固定于该固定片部的固定端且另一端为能够移动的可动端的弹性接触片部,且形成为在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和可动端之间接点部浮起的配置的触头;以及在上述可动端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侧隔开间隔配置的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通过与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平行地配置的连结片连结该被滑动接触部件和上述固定片部,成型为上述形状之后,
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移动,以使其相互对称且一方的冲压部件的被滑动接触部件位于另一方的载体的触头的可动端下,
嵌入成型后,切断连结上述各冲压部件的各触头和被滑动接触部件的连结片。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2或者3的构成的基础上,由在上述两载体主体间方向排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构成一组触头列,使该多个触头列相互平行地沿载体主体长边方向排列配置,
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适当地选择上述多个触头列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触头列,对构成该选择出的触头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的弹性接触片部进行切断去除,在进行上述嵌入成型之后,仅对连结构成其他的触头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和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的连结片进行切断去除,在上述选择出的触头列部形成将上述被滑动接触面部作为固定接点、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可动端作为可动接点的检测开关。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如上述,是具备具有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底板部,且在该底板部上形成有供卡体插入的卡体插入部的壳体、和具有从上述卡体插入部的内底部突出并与形成于上述卡体的信号传递端子接触的弹性接触片部的多个触头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对具备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带状的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一方的触头和经由连结片与该一方的触头连结的被滑动接触部件的一方的冲压部件、和具备具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带状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固定片部和一端为固定于上述固定片部的固定端且另一端为可移动的可动端的弹性接触片部,形成为在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和可动端之间接点部浮起的配置的另一方的触头的另一方的冲压部件进行成型的冲压加工工序之后,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移动,以使上述两载体主体相互隔开间隔平行地配置,且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配置在上述被滑动部件上,在该状态下将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设置在树脂成型模具进行嵌入成型,将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装入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上述底板部,并且将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所具备的被滑动接触面部以在上述卡体插入部的内底侧露出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可动端下,然后,切断连结上述一方的触头和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连结片,从而能够将具有卡体插入到卡体插入部时被卡体按压而弹性变形,且其两端支撑于底板部的弹性接触片部的触头、和配置在该触头的可动端下的金属制的被滑动接触部件通过嵌入成型装入在底板部,伴随于此能够实现卡连接器的低背化,并且,能够防止因可动端的滑动引起的被滑动接触部分的削划。而且,嵌入成型后没必要进行各触头的二次加工,各触头的接点高度稳定,也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而且,在本发明中,利用一个冲压模具,将上述两冲压部件形成为上述两载体主体相互平行,而且上述被滑动部件和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在两载体主体间方向隔开间隔的配置,然后,使上述两载体主体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使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配置在上述被滑动部件上,从而可用一个冲压模具对各触头以及被滑动接触部件进行成型,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将上述两冲压部件成型为,具备具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固定片部、和一端为固定于该固定片部的固定端且另一端为可移动的可动端的弹性接触片部,且形成为在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和可动端之间接点部浮起的配置的触头,以及在上述可动端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侧隔开间隔配置的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并通过与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平行地配置的连结片连结该被滑动接触部件和上述固定片部的形状,之后,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移动,以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相互对称且一方的冲压部件的被滑动接触部件位于另一方的载体的触头的可动端下,嵌入成型后,切断连结上述各冲压部件的各触头和被滑动接触部件的连结片,从而能够形成为使在卡体插入方向排列的一对触头的弹性支撑片部的两端在卡体插入时支撑的构造,并且能够在各触头的可动端下配置金属制的被滑动接触部件。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在上述两载体主体间方向排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构成一组触头列,使该多个触头列相互平行地沿载体主体长边方向排列配置,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适当地选择上述多个触头列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触头列,对构成该选择的触头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的弹性接触片部进行切断去除,进行上述嵌入成型之后,仅对连结构成其他的触头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和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的连结片进行切断去除,在上述选择的触头列部形成将上述被滑动接触面部作为固定接点、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可动端作为可动接点的检测开关,从而能够用一个冲压模具使触头的数量以及配置与形成于卡体的信号传递端子的数量以及配置对应,并且,能够利用不用的触头设置检测卡体插入状态的检测开关,由此没有必要另外设置检测开关,相应地实现省空间化和部件数的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过本申请发明方法制造的卡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2是从该卡连接器的下侧观察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卡体的一个例子的仰视图,(a)是6PIN型,(b)是8PIN型。
图4是表示卸下图1中的壳体的屏蔽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同上的纵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4中的各触头以及被滑动接触部件的配置的斜视图。
图7(a)是表示同上的触头的俯视图,(b)是纵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的跟前侧的触头部分的状态的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图9是表示图4中的被滑动接触部件的斜视图,(a)是从上观看的状态,(b)是从下观看的状态。
图10是表示在图1中的卡连接器中插入卡体的状态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方法中的冲压加工工序的俯视图,(b)是用于说明该同冲压部件移动工序的俯视图。
图12(c)是用于说明同上的嵌入成型工序的俯视图,(d)是用于说明同连结片切断工序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通过本发明方法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制造的卡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卸下屏蔽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触头部件的配置的斜视图。
图15是表示使用于同上的本发明方法的冲压部件的俯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同上的冲压部件移动工序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其他的方式制造的卡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卸下屏蔽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b)是用于说明同冲压部件移动工序的俯视图。
图19(c)是用于说明同上的嵌入成型工序的俯视图,(d)是用于说明同连结片切断工序的俯视图。
图中:
A—卡体,C—载体主体,D—触头列,P—冲压部件,1—卡连接器,2—卡体插入部,3—壳体,4—触头,5—触头,6—模制外壳,7—屏蔽罩,8—底板部,9—侧壁部,10—开口窗,11—开口窗,12—被滑动接触部件,13—连结片,14—固定片部,15—弹性接触片,16—基板连接端子部,17—接点部,20—固定片部,21—弹性接触片部,22—基部,23—嵌入部,24—贯通孔,25—缝隙,26—基板连接端子部,27—缝隙,28—连结支撑部,29—固定端,30—固定侧片,31—接点部,32—可动侧片,33—可动端,40—被滑动接触面部,41—埋设部,42—立起片,43—伸出片,44—切口,50~52—连结片,60—开口窗,61—触头部件,62—触头,63—被滑动接触部件,64—被滑动接触面部,65—切断部,66—固定片部,67—基部,68—连结片部,69—连结片部,70—连结片。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12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图中符号1是卡连接器,符号A是IC卡等的卡体。
例如如图3所示,卡体A是IC卡,且形成为与卡全宽相比卡全长较长的矩形,在矩形的一方的角部形成有在倾斜方向切去的形状的定位部Aa。
在该卡体A的一面,在卡全长方向隔有间隔地并列配置地形成有一对信号端子列,该一对信号端子列使多个信号端子a1、a1…在卡宽度方向排列而成。而且,该卡体A中,有即使外形为相同的形状,但信号传递端子a1、a1…的数量以及配置不同的卡体,例如,图3(a)是6PIN,图3(b)中为8PIN。
卡连接器1具备:形成有供卡体A插入的卡体插入部2的壳体3;以及具有向卡体插入部2内突出的弹性接触片的两种触头4、5,通过将卡体A插入卡体插入部2,形成于卡体A的一面侧的信号传递端子(焊接点)a1、a1…与对应的触头4、5接触,使卡体A和印制电路布线基板经由连接器电连接。
通过使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模制成型而成的模制外壳6、和由覆盖其上表面部、背面部以及侧面部的导电性金属板材构成的屏蔽罩7进行组合,壳体3形成为其卡体插入方向跟前侧端开口的中空形状。
如图4、图5所示,模制外壳6具备平板状的底板部8、从底板部8的两侧边缘立起的侧壁部9、9,在底板部8上形成有上表面侧凹下的形状的卡体插入部2。
另外,在一方的侧壁部9且在卡体插入方向里侧一体地形成有定位用伸出部9a,在将卡体A插入至卡体插入部2时,卡体A的定位部Aa与该定位用伸出部9a抵接。
在底板部8上,在卡体插入方向里侧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以相互平行配置的方式排列形成有在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朝向卡体插入方向的多个矩形的里侧开口窗10、10…,并且,在卡体插入方向跟前侧部,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以相互平行配置的方式排列形成有在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朝向卡体插入方向的多个长孔状的跟前侧开口窗11、11…。
另外,在模制外壳6上,通过嵌入成型一体地装入有由导电性金属板材构成的里侧的触头4、4…、跟前侧的触头5、5…以及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各里侧的触头4、4…与底板部8里侧的各开口窗10、10…的位置一致地朝向卡插入方向,且相互平行地排列配置,各跟前侧的触头5、5…与底板部8跟前侧的各开口窗11、11…的位置一致地朝向卡插入方向,并且相互平行地排列配置。
其中,图中符号E是止挡部件,通过嵌入成型装入底板部8,在卡体插入方向里侧,使卡体的前边缘部被立起的形状的立起片Ea止挡。
里侧的触头4、4…具备框状的固定片部14、从固定片部14的内边缘朝向斜上方切起的形状的弹性接触片部15、和从固定片部14的一方的侧边缘朝外延伸出的基板连接端子部16,通过嵌入成型将固定片部14埋设在开口窗10、10…的内周边缘部,弹性接触片15的基端部经由固定片部14被支撑在底板部8上,形成于弹性接触片15的前端的接点部17被配置成通过开口窗10从底板部8突出,并从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部浮起的状态,弹性接触片部15被悬臂支撑。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跟前侧的触头5、5…一体地具备通过嵌入成型被固定于底板部8的固定片部20、和在顶部配置了圆弧状的接点部31的へ形状的弹性接触片部21。
固定片部20具备矩形平板状的基部22、和从基部22的两侧部朝向卡体插入方向延伸出的一对嵌入部23、23而形成为俯视“コ”形状。
各嵌入部23、23形成为朝向卡体插入方向的细长板状,在其中央部形成有长孔状的贯通孔24。
在基部22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切起用的缝隙25,通过切起形成有基板连接端子部26。
基板连接端子部26具备从形成于卡体插入方向跟前侧部的折线部26a向斜下方折弯的形状的斜片26b、和从斜片26b的前端朝向水平方向卡体插入侧的连接片26c,使连接片26c通过开口窗10、10…在底板部8的下表面侧露出,将该连接片26c焊接在形成于印制电路布线基板的连接图案上。
另外,在基部22上通过加入缝隙25、27而形成有一对连结支撑部28、28,弹性接触片部21的一端经由该连结支撑部28、28被一体地支撑,该弹性接触片部21的一端即固定端29经由固定片部20被固定在底板部8。
弹性接触片部21具备从固定端29朝向卡体插入方向上侧倾斜的形状的固定侧片30、使固定侧片30的前端侧弯曲成圆弧状的形状的接点部31、和从接点部31的另一端侧朝向卡体插入方向下侧倾斜的形状的可动侧片32,由固定侧片30、接点部31以及可动侧片32形成以接点部31为顶部的へ形状,并且在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端29和可动端33之间形成有与卡体A的信号传递端子接触的接点部31。
另外,在固定侧片30以及可动侧片32分别形成有朝向卡体插入方向的狭缝30a、32a。
如图8所示,该弹性接触片部21形成为如下配置:通过将固定片部20装入底板部8,从而固定端29被配置于开口窗11、11…内的一端侧,从该固定端29朝向斜上方延伸的固定侧片30的接点部31侧通过开口窗11、11…从底板部8内底面向卡体插入部2突出,形成于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端29和可动端33之间的接点部31从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部浮起。
另外,通过使弹性接触片部21形成为へ形状,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侧端部被插入至开口窗11、11…的另一端侧且被滑动接触面部40上,固定端29以及可动端33被配置在开口窗11、11…内,从而能够实现卡连接器整体的低背化,并且能够防止在卡体A的插拔时由弹性接触片部21的两端特别是可动端33与卡体A的边缘部接触引起的变形。另外,即便在万一误插入不适当的卡状物体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防止可动端33与插入的卡状物体的边缘部等接触而引起的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变形。而且,卡未插入时,处于可动端33从被滑动接触面部40脱离的状态。
如图9所示,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由导电性金属板材形成,一体地具备平板状的被滑动接触面部40、和通过嵌入成型被埋设在底板部8的埋设部41、41,被滑动接触面部40在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侧露出,而且以被配置在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下的方式被固定于底板部8。
埋设部41、41具备从被滑动接触面部40的侧边缘立起的立起片42、和从立起片42的上边缘向水平方向外伸出的伸出片43,通过将伸出片43埋设在开口窗11、11…的另一端部两侧边缘部且底板部8的厚度方向大致中间部,从而被滑动接触面部40被配置在开口窗11、11…的内底部,通过开口窗11、11…在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侧露出,而且被配置在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下。
另外,在两伸出片43、43的外侧边缘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切口44,在嵌入成型时绝缘性合成树脂进入该切口,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的在卡插入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这样构成的卡连接器1中,若将卡体A插入至卡体插入部2,则卡体A的边缘部与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侧片30的上表面侧接触,弹性接触片部21以固定端29为基轴转动,若进一步按入卡体A,则弹性接触片部21弹性变形,可动端33与被滑动接触面部40的表面接触,针对卡体A的向下的按压力,可动端33在滑动接触面部40取得反作用力,并在被滑动接触面部40滑动。
此时,由于被滑动接触面部40是金属制,所以与以往的在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材构成的面上滑动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削划,另外,不会在被滑动接触面部40的表面产生削划引起的高低差等,所以可动端32能够在被滑动接触面部40上顺畅地滑动,弹性接触片部21能够稳定地动作。
而且,如图10所示,若将卡体A按入至规定的位置,则形成于卡体A的一面侧的信号传递用端子a1、a1…和对应的触头4、5的接点部17、31接触,弹性接触片部15、21从卡体A受到向下的按压力。
针对该按压力,弹性接触片部21的一端即固定端29经由固定片部20被固定于底板部8,另一端即可动端33经由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被支撑于底板部8,所以在两端取得反作用力,以适当的接触压力接触。
此时,被滑动接触部件12具备在水平方向伸出的形状的伸出片43、43,该伸出片43、43被埋设在底板部8,从而针对伴随弹性接触片21的可动端33滑动接触的按压力,以稳定的状态支撑可动端33。
这样构成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冲压加工对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的两触头4、5以及被滑动接触部件12进行成型(冲压加工工序),经过冲压加工工序后,调整各部件的位置(冲压部件移动工序),通过嵌入成型对一体地装入两触头4、5以及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模制外壳6进行成型(嵌入成型工序、连结片切断工序),通过组合该模制外壳6和屏蔽罩7形成壳体3。
在冲压加工工序中,如图11(a)所示,通过利用一个冲压模具对一个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从而将在形成为相互隔开间隔的平行配置的一对带状的载体主体C1、C2间,向两载体主体间方向排列的一方的触头4、被滑动接触部件12以及另一方的触头5作为一组触头列,将该多个触头列D1~D4相互平行地沿载体主体长边方向排列而配置,对构成一个卡连接器1的一组冲压部件P1、P2进行成型。
而且,将由该一组的冲压部件P1、P2构成的冲压成型品沿载体主体长边方向连续地成型来应对量产。此外,图中符号C3是连结两载体主体C1、C2间并且隔开各冲压成型品间的载体连结部件。
一方的冲压部件P1成型为具备在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能够分开地被支撑的相互平行配置的多个一方的触头4、4…和与各一方的触头4经由连结片13连结的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的形状。
两外,止挡部件E经由连结片50、50与构成触头列D2、D3的一方的触头4、4连结。
各触头4、4…成型为具备框状的固定片部14、从固定片部14的内缘朝向斜上方切起的形状的弹性接触片部15、和从固定片部14的一方的侧边缘朝外延伸出的基板连接端子部16的形状,并且通过与基板连接端子部16的前端部一体形成的载体侧连结片51而支撑于载体主体C1。
连结触头4和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连结片13具备从固定片部14的被滑动接触部件12侧边缘向下折弯的形状的折弯部、将折弯部的前端侧朝向水平方向其他的载体主体C2侧折弯的形状的水平部,水平部的前端与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被滑动接触面部40在相同平面上连续,由被滑动接触面部40和水平部构成为T字状。
而且,通过借助折弯部设置高低差,被滑动接触面部40配置在比触头4的固定片部14低的位置。
另一方的冲压部件P2具有能够与带状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C2的侧缘分离地被支撑的固定片部20和一端为固定于上述固定片部20的固定端29、另一端为可移动的可动端33的弹性接触片部21,形成为以相互平行配置的方式具备多个另一方的触头5、5…的形状,该触头5、5…是形成为在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端29和可动端33之间接点部31浮起的配置。
各触头5形成为固定片部20的基部边缘侧部和其他的载体主体C2利用相互平行的一对连结片52、52连结的形状,通过切断该连结片52、52,各触头5、5…从载体主体C2分离。
该冲压加工工序时,通过对一个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加工,形成各部件的外形,在对其进行折弯加工的构造基础上,形成为被滑动接触部件12和另一方的触头5的可动端33在两载体主体间方向隔开间隔的配置。
另外,在该冲压加工工序时,在多个触头列D1~D4内,选择最边的触头列D1,通过将构成所选择的触头列D1的一方的触头4的弹性接触片部15以及另一方的触头5的弹性接触片部21切断而去掉,用8PIN的卡体用的模具对应6PIN的卡体。
接下来,经过上述的冲压加工工序后,切断并去除载体连结体C3、C3,使两冲压部件P1、P2相互独立,以两载体主体C1、C2相互隔开间隔平行地配置,而且在被滑动接触部件12之上配置另一方的触头5的可动端33的方式使两冲压部件P1、P2移动。
即,在两载体主体C1、C2间方向使两冲压部件P1、P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另一方的触头5的可动端33配置在各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的被滑动接触面部40上。
而且,如图12(c)所示,在该状态下将两冲压部件P1、P2即一方的触头4、被滑动接触部件12以及另一方的触头5设置在树脂成型模具进行嵌入成型,对模制外壳6进行成型,并且将一方的触头4、4…、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以及另一方的触头5、5…装入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底板部8。
另外,使用于该嵌入成型的树脂成型模具不具备底板部8从开口窗10、11的内边缘部朝内突出的树脂成型部分,将支撑另一方的触头5的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的部分用由导电性金属板材构成的被滑动接触部件12构成,从而嵌入成型后,在底板部板厚方向形成为能够分割的形状。
通过该嵌入成型,在底板部8的卡插入方向里侧部形成开口窗10、10…,并且一方的触头4的固定片部14埋设在开口窗10的内边缘部且底板部板厚方向大致中间位置,弹性接触片15的基端部经由固定片部14支撑于底板部8,形成于弹性接触片15的前端的接点部17通过开口窗10从底板部8突出而配置为从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部浮起的状态。
而且,通过嵌入成型,在底板部8的卡插入方向跟前侧部形成开口窗11、11…,并且在开口窗11的卡插入方向跟前侧部埋设固定片部20,固定端29配置在开口窗11内的一端侧,从该固定端29向斜上方延伸的固定侧片30的接点部31侧通过开口窗11从底板部8内底面向卡体插入部2突出,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端29和可动端33之间形成的接点部31形成为从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部浮起的配置。
而且,弹性接触片部21形成为へ形状,所以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侧端部插入于开口窗11、11…的另一端侧且被滑动接触面部40上,固定端29以及可动端33配置在开口窗11、11…内。
并且,在开口窗11的卡插入方向里侧两侧部埋设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埋设部41、41,被滑动接触部件12固定于底板部8,使得被滑动接触面部40通过开口窗11在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侧露出,而且配置于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下。
接下来,如图12(d)所示,在规定的位置进行连接杆切断(tie bar cut),切断连结片13,将一方的触头4和被滑动接触部件12分离而绝缘,并且切断连结各触头4、5和各载体主体C1、C2的载体侧连结片51、52而将模制外壳6从载体主体C1、C2分离。而且,切断连结片50,将触头4、4和止挡部件E分离。
最后,组合模制外壳6和屏蔽罩7而组装壳体3,完成卡连接器1。
根据本发明方法,能够将各触头4、5在冲压加工工序中成型为完成的形状,并将其通过嵌入成型设置在底板部8,所以在嵌入成型后没必要对各触头4、5再实施冲压加工,能够将各触头4、5形成为接点高度稳定的状态。
而且,根据本发明方法,能够将一方的触头4、被滑动接触部件12以及另一方的触头5通过嵌入成型装入底板部8,所以与通过压入固定触头的情况相比固定强度高,因此能够实现底板部的薄型化。
接下来,基于图13~图16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附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该卡连接器中,在壳体6的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底板部8,在卡体插入方向两侧部相互对称配置地形成有开口窗60、60…群,该开口窗60、60…群是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以相互平行配置的方式排列在底板厚度方向贯通的朝向卡体插入方向的多个长孔状的开口窗60、60…而形成的。
制造该模制外壳6时,首先,在冲压加工工序中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从而对同形状的一对冲压部件P3、P3进行成型。
在该冲压加工工序中,可以用一个冲压模具将一对冲压部件P3、P3对称配置地成型,也可以用一个冲压模具对一个冲压部件P3进行成型。
如图15所示,冲压部件P3具备支撑于带状的载体主体C的触头62和对象侧触头用的被滑动接触部件63,通过连结片70连结触头62和被滑动接触部件63而成的形状的多个触头部件61、61…沿着载体主体C的长边方向以相互平行配置的方式排列而成型。
触头62一体地具有在载体主体C的侧缘可分离地支撑的固定片部66和一端固定在固定片部66的顶部配置圆弧状的接点部31的へ形状的弹性接触片部21。
该触头62中,固定片部66的端缘部通过载体侧连结片71、71与载体主体C一体地连结。
固定片部66具备矩形平板状的基部67、和从基部67的一方的侧缘朝向卡体插拔方向延伸出的连结片部68,由基部67以及连结片部68构成为L字状。
在基部67,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切起用的缝隙25,通过切起形成有基板连接端子部26。
基板连接端子部26具备从形成于卡体插入方向跟前侧部的折线部26a朝向斜下方折弯的形状的斜片、和从斜片的前端朝向水平方向卡体插入侧的连接片,连接片通过开口窗60、60…在底板部8的下表面侧露出,将该连接片焊接在形成于印制电路布线基板的连接图案上。
另外,在基部67通过设置缝隙25而形成有一对连结支撑部28、28,经由该连结支撑部28、28,弹性接触片部21的一端被一体地支撑,该弹性接触片部21的一端即固定端29经由固定片部66被固定于底板部8。
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弹性接触片部21具备从固定端29朝向卡体插入方向上侧倾斜的形状的固定侧片30、使固定侧片30的前端侧弯曲成圆弧状的形状的接点部31、以及从接点部31的另一端侧朝向卡体插入方向下侧倾斜的形状的可动侧片32,由固定侧片30、接点部31以及可动侧片32形成以接点部31为顶部的へ形状,并且,在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端29和可动端33之间形成有与卡体A的信号传递端子接触的接点部31。
被滑动接触部件63一体地具备平板状的被滑动接触面部64、和从被滑动接触面部64的一方的侧边缘部向触头62侧延伸出的连结片部69,由被滑动接触面部64和连结片部69形成L字状。
而且,触头62的连结片部68和被滑动接触部件63的连结片部69通过切断部65相互连续且形成为一体,将被滑动接触部件63和固定片部66形成为通过与弹性接触片部21平行地配置的连结片70连结的形状。
接下来,如图16所示,使该一对冲压部件P3、P3以载体主体C、C相互隔开间隔平行地配置,且相互对称,且一方的被滑动接触面部64位于另一方的触头62的可动端33下的方式进行移动。
此时,不仅使两冲压部件P3、P3在两载体主体C、C间方向水平滑动移动,而且被滑动接触部件63、63相互干扰,所以使两载体主体C、C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时,在载体主体C加上扭转,使各触头部件61、61以朝向两载体间方向的基轴为中心转动,使两被滑动接触部件63、63向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从而避免相互干扰,并且使得在两载体主体间方向移动,使相互对称且使一方的被滑动接触面部64位于另一方的触头62的可动端33下。
由此,使用在两载体主体间方向排列的一方的触头62、被滑动接触部件63、63以及另一方的触头62形成一组触头列,多个触头列相互平行地沿载体主体长边方向排列配置。
该状态下,将两冲压部件P3、P3设置在树脂成型模具,进行嵌入成型,从而对模制外壳6进行成型,并且各触头62、62…的基部67的两侧部埋设在开口窗60的模制外壳侧缘侧端部的两侧边缘部,固定端29配置在开口窗60、60…内的一端侧,从该固定端29向斜上方延伸的固定侧片30的接点部31侧通过开口窗60从底板部8内底面向卡体插入部2突出,形成于弹性接触片部21的固定端29与可动端33之间的接点部31形成为从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部浮起的配置。
而且,弹性接触片部21形成为へ形状,所以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侧端部插入于开口窗60的另一端侧且被滑动接触面部64上,固定端29以及可动端33配置在开口窗60内。
另一方面,被滑动接触面部64配置在开口窗60的内部,通过开口窗60,在卡体插入部2的内底侧露出,且配置在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下。
而且,如图13所示,嵌入成型后,在规定的位置将切断部65切断并去除,从而各触头部件61的触头62和被滑动接触部件63被分离而绝缘。而且,通过切断载体侧连结片71、71,模制外壳6从载体主体C、C分离。
最后,通过组合模制外壳6和屏蔽罩7,组装壳体3,完成卡连接器。
另外,在本发明方法中,如图17~图19所示,也可以在多个触头列D1~D4内,选择最边的触头列D1,在该触头列D1部形成检测卡体A的插入状态的检测开关80。此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附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为了形成该检测开关80,首先,在冲压加工工序中,在多个触头列D1~D4内,选择最边的触头列D1,仅切断构成所选择的触头列D1的一方的触头4的弹性接触片部15并去除。
接下来,如图18(b)~图19(c)所示,在两载体主体C1、C2间方向使冲压部件P1、P2向两载体主体C1、C2相互接近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另一方的触头5的可动端33配置在各被滑动接触部件12、12…的被滑动接触面部40上,在该状态下将冲压部件P1、P2设置在树脂成型模具内进行嵌入成型。
最后,如图19(d)所示,仅切断连结构成其他的触头列D2、D3…的一方的触头4和被滑动接触部件12的连结片13并去除,从而构成其他的触头列D2、D3的一方的触头4和被滑动接触部件12绝缘,并且在所选择的触头列D1部形成以被滑动接触面部40为固定接点、以弹性接触片部21的可动端33为可动接点而成的检测开关80。
即,在所选择的触头列D1中,被滑动接触部件12和一方的触头4的固定片部14经由连结片13维持导通的状态。
这样制造的卡连接器中,将卡体A插入至卡体插入部2时,构成所选择的触头列D1的另一方的触头5的弹性接触片部21被卡体A按压而弹性变形,可动接点33与固定接点40滑动接触,构成一方的触头4的基板连接端子部16和构成另一方的触头5的基板连接端子部26之间被导通而检测开关80处于导通状态,能够检测卡体A的插入状态。
另一方面,若将卡体A从卡体插入部2拔出,则触头5的弹性接触片部21由于弹性而还原,可动接点33从固定接点40脱离而检测开关80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在多个触头列D1~D4内,选择一个触头列D1,在该触头列D1部形成检测开关80,从而能够用一个冲压模具使触头4、5的数量以及配置与形成于卡体A的信号传递端子a1、a1…的数量以及配置对应,并且不需要另外设置检测开关,相应地实现省空间化和部件数的削减。

Claims (4)

1.一种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该卡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具有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底板部,且在该底板部上形成有供卡体插入的卡体插入部;以及多个触头,该多个触头具有从上述卡体插入部的内底部突出并与形成于上述卡体的信号传递端子接触的弹性接触片部,
上述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进行对一方的冲压部件和另一方的冲压部件进行成型的冲压加工,
该一方的冲压部件具备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带状的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一方的触头、和经由连结片与该一方的触头连结的被滑动接触部件,
该另一方的冲压部件具备另一方的触头,该另一方的触头具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带状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固定片部、和一端为固定于上述固定片部的固定端且另一端为能够移动的可动端的弹性接触片部,并形成为在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和可动端之间接点部浮起的配置,
在经过对上述一方的冲压部件和另一方的冲压部件进行成型的冲压加工工序之后,
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移动,以使上述两载体主体相互隔开间隔平行地配置,而且使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配置在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上,
在该状态下将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设置在树脂成型模具进行嵌入成型,将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装入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上述底板部,并且将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所具备的被滑动接触面部以在上述卡体插入部的内底侧露出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可动端下,
然后,切断连结上述一方的触头和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连结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利用一个冲压模具,将上述两冲压部件形成为上述两载体主体相互平行,而且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和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在两载体主体间方向隔开间隔的配置,之后,使上述两载体主体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使上述另一方的触头的可动端配置在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将上述两冲压部件成型为如下形状,该形状为,具备:具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被支撑在各载体主体的侧缘的固定片部、和一端为固定于该固定片部的固定端且另一端为可移动的可动端的弹性接触片部,且形成为在该弹性接触片部的固定端和可动端之间接点部浮起的配置的触头;以及在上述可动端的另一方的载体主体侧隔开间隔配置的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通过与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平行地配置的连结片连结该被滑动接触部件和上述固定片部,成型为上述形状之后,
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移动,以使上述两冲压部件相互对称且一方的冲压部件的被滑动接触部件位于另一方的载体的触头的可动端下,
嵌入成型后,切断连结上述各冲压部件的各触头和被滑动接触部件的连结片。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在上述两载体主体间方向排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以及另一方的触头构成一组触头列,使该多个触头列相互平行地沿载体主体长边方向排列配置,
在上述冲压加工工序中,适当地选择上述多个触头列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触头列,对构成该选择出的触头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的弹性接触片部进行切断去除,在进行上述嵌入成型之后,仅对连结构成其他的触头列的上述一方的触头和上述被滑动接触部件的连结片进行切断去除,在上述选择出的触头列部形成将上述被滑动接触面部作为固定接点、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可动端作为可动接点的检测开关。
CN201310052351.2A 2012-03-28 2013-02-18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368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2978 2012-03-28
JP2012072978A JP5397643B2 (ja) 2012-03-28 2012-03-28 カー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8035A true CN103368035A (zh) 2013-10-23
CN103368035B CN103368035B (zh) 2015-09-30

Family

ID=4936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2351.2A Active CN103368035B (zh) 2012-03-28 2013-02-18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97643B2 (zh)
CN (1) CN10336803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5051A (zh) * 2015-06-09 2015-10-21 苏州昀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卡托的加工方法
CN105048163A (zh) * 2015-07-02 2015-11-1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13858073A (zh) * 2021-10-09 2021-12-31 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胶合定向夹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955B (zh) * 2018-01-19 2020-02-07 东莞昆嘉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一次成型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0202A (ja) * 1998-02-27 1999-09-17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Ic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411107A (zh) * 2001-09-28 2003-04-16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CN101030685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Ic卡用连接器
JP2008097947A (ja) * 2006-10-11 2008-04-24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2005659A (zh) * 2009-09-01 2011-04-06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Ic卡用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5715B2 (ja) * 1997-12-26 2002-06-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94905B2 (ja) * 2005-05-17 2011-10-19 Smk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コネクタの端子取付方法
JP2009129890A (ja) * 2007-11-28 2009-06-11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305459B2 (ja) * 2009-11-20 2013-10-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カード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0202A (ja) * 1998-02-27 1999-09-17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Ic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411107A (zh) * 2001-09-28 2003-04-16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CN101030685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Ic卡用连接器
JP2008097947A (ja) * 2006-10-11 2008-04-24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2005659A (zh) * 2009-09-01 2011-04-06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Ic卡用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5051A (zh) * 2015-06-09 2015-10-21 苏州昀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卡托的加工方法
CN104985051B (zh) * 2015-06-09 2017-04-12 苏州昀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卡托的加工方法
CN105048163A (zh) * 2015-07-02 2015-11-1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5048163B (zh) * 2015-07-02 2017-12-26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13858073A (zh) * 2021-10-09 2021-12-31 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胶合定向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97643B2 (ja) 2014-01-22
JP2013206664A (ja) 2013-10-07
CN103368035B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7949B (zh) 卡连接器
US7896671B2 (en) Mounting socket for memory card and SIM card having integrated sensing switch
CN203826604U (zh) 卡连接器和接触件
CN20211134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368035A (zh)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3329361A (zh) 触头和带有触头的连接器
CN103378478A (zh) 卡连接器
CN102856684B (zh) 端子料带及其电连接器
CN104733960A (zh) 托盘式卡连接器
CN103457059A (zh) 电连接器
KR101866492B1 (ko) 전자기기용 카드 소켓
CN201773987U (zh) 连接器
CN202084687U (zh) 卡连接器
CN102655288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1373880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3986004B (zh) 卡连接器
CN203839648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8565615A (zh) 屏蔽式板对板插座
CN104659621B (zh) 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CN201207470Y (zh) 电子卡连接器端子改良
CN203644998U (zh) 一种卡连接器
CN102983466B (zh) 卡片连接器
CN202917667U (zh) 一体式微型hdmi电连接器之端子料带及微型hdmi电连接器
CN202384519U (zh) 卡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5335464U (zh) 卡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