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288B - 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288B
CN102655288B CN 201210048357 CN201210048357A CN102655288B CN 102655288 B CN102655288 B CN 102655288B CN 201210048357 CN201210048357 CN 201210048357 CN 201210048357 A CN201210048357 A CN 201210048357A CN 102655288 B CN102655288 B CN 102655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change
differential signal
shape sec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483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288A (zh
Inventor
川端隆志
黑川良知
马场敏喜
冈田实展
斋藤修司
高冈宽之
菅原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164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44049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5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能够在差动信号端子之间适当地调整阻抗。连接器装置具备:壳体,能够安装存储卡;以多个连接端子(4),设置在壳体上,能够与存储卡的电极连接,多个连接端子(4)之中的相邻的一对连接端子(4)是与差动传输对应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上,夹着该中途部分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互不相同,在中途部分上形成有形状变化部(46),该形状变化部(46)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前进而变化,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以在一对形状变化部(46)之间的至少一部上存在电介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上。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对应于电子设备与安装在该电子设备上的存储卡等被安装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高速化。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应于数据传输的高速化的连接器装置,已知一种连接器装置,在电子设备与存储卡之间,对阻抗进行调整以提高传输效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装置中,在卡插入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端子被配设在壳体的底壁部上,在底壁部的下表面以与各个端子对置的方式设置有接地板。在各个端子上,从固定在壳体上的基端部向内侧延伸出前端纤细的臂部,从基端部向前方突出有宽度较窄的焊锡部。
另外,接地板的纵宽在臂部的整个长度以上,横宽度与多个端子的两端大致一致。通过该结构,接地板位于各个端子的正下方,全部的端子形成有微带线(microstrip line)结构。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装置,在微带线结构中,通过调整各个端子与接地板之间的距离,调整端子的阻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917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连接器装置中,为了对应数据传输的高速化,通过一对差动信号端子,进行高速且抗噪声的差动传输。但是,在上述的端子形状中,由于在基端部与焊锡部之间宽度突然变窄,所以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间隔大幅度地变化。在该部分中,由于阻抗急剧变化,所以端子上的插入损失(suction loss)和反射损失(return loss)增大,存在连接器装置的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差动信号端子之间适当地调整阻抗的连接器装置。
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能够安装被安装部件;以及多个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能够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电极连接;所述多个端子之中的相邻的一对端子是与差动传输对应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在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上,夹着该中途部分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不同,在所述中途部分上形成有形状变化部,该形状变化部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随着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前进而变化,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以在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电介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此结构,在阻抗变化较大的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介入电介质,从而能够抑制阻抗因端子的形状变化而受到的影响。由此,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阻抗得到适当调整,插入损失及反射损失变小,数据传输等的传输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所述壳体由树脂形成,所述电介质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构成。根据此结构,由于电介质由壳体的一部分构成,所以容易使电介质介于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壳体中。根据此结构,由于通过树脂从周围将形状变化部的外表面覆盖,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阻抗因端子的形状变化而受到的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在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彼此相邻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上,在从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离开的位置残留有与所述其他端子之间的连接桥的切断痕。根据此结构,在相互对置的侧面上,不会因切断痕而导致形状变化,所以不会因切断痕而对阻抗带来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上,所述差动信号端子的所述形状变化部上的侧面变化为直线状或曲线状或将直线弯折连接的形状。根据此结构,与宽度尺寸急剧变化的形状变化部的情况相比,使形状变化部上的阻抗平缓变化,能够减轻阻抗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在所述形状变化部上,对应于所述差动信号端子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的变化的大小使所述电介质的厚度变化。根据此结构,与形状变化部的形状变化对应地适当调整阻抗。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以沿着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通过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中点的假想截面为基准对称地形成。根据此结构,能够容易地调整一对差动信号端子间的阻抗。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的相互相邻的侧面以沿着所述差动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通过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中点的假想截面为基准对称地形成。根据此结构,将对阻抗的影响较大的一对形状变化部的相互相邻侧面形成为对称,从而能够减小阻抗因端子的形状变化而受到的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在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上,夹着该中途部分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宽度尺寸互不相同,所述形状变化部形成为在所述中途部分上宽度尺寸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变化,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以在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电介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根据此结构,在阻抗变化较大的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介入电介质,从而能够抑制阻抗因一对形状变化部的端子间隔的变化而受到的影响。由此,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阻抗得到适当调整,插入损失及反射损失变小,数据传输等的传输效率有所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连接器装置中,所述被安装部件是存储卡。根据此结构,能够提高存储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效率。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差动信号端子之间适当调整阻抗的连接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将盖卸下后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变化部的电容的变化量的曲线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保持部的保持位置与阻抗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锁止部及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厚型卡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卡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卡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不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的俯视图。
图13是第1变形例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示意图。
图14是第2变形例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示意图。
图15是第3变形例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示意图。
图16是第4变形例的端子保持部的保持范围与阻抗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7是涉及第5变形例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装置
2壳体主体(壳体)
3盖(壳体)
4a、4b连接端子(端子)
5滑动部件
9厚型卡(被安装部件、存储卡)
23端子保持部
32锁止部
35限制片
36腕部
37搭载片
41差动信号端子
42弹簧部
43接触部
44抵接部
45焊锡部
46形状变化部
47、48侧面
49切断痕
52板簧
94a、94b焊盘(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另外,下面以能够插入薄型卡及2种厚型卡的连接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然而,连接器装置不限于此,可以适当变更。
首先,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之前,说明作为被安装部件的薄型卡及2种厚型卡。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卡的俯视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不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的俯视图。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的俯视图。
如图10A、图10B所示,薄型卡7是在插入方向上以恒定的厚度形成的所谓多媒体卡(MMC),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矩形。薄型卡7的一个角部被切去,形成约45度倾斜的倾斜面71。倾斜面71用于识别薄型卡7的插入方向,将形成有该倾斜面71的一侧设为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将其相反侧设为插入方向的后端侧。另外,在薄型卡7的前端侧设置有与连接器装置1的多个连接端子4b接触的多个焊盘(pad)72。
如图11A、图11B所示,厚型卡8是形成为比薄型卡7厚的所谓SD卡,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另外,厚型卡8基于薄型卡7的规格来构成,从正面观看时,形成为上段具有与薄型卡7相同宽度的梯状。厚型卡8的一个角部与薄型卡7同样地被切去,形成以约45度倾斜的用于识别插入方向的倾斜面81。
另外,在厚型卡8的形成有倾斜面81的前端侧,通过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壁83形成槽部82。在该槽部82中设置有多个焊盘84,该多个焊盘84与连接器装置1的多个连接端子4b接触。此外,在厚型卡8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缺口85,该缺口85将后述的滑动部件5的卡止部53卡止。另外,在厚型卡8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操作部86,该操作部86用于禁止向卡内的存储器进行写入。
如图12A、图12B所示,另一厚型卡9形成为与SD卡大致相同的形状,是相比于SD卡增加了焊盘数量的、对应于差动传输的卡(例如UHS-II卡)。与厚型卡8同样,厚型卡9具有将俯视时呈矩形的一个角部切成约45度的用于识别插入方向的倾斜面91。在厚型卡9的背面,以前后2排配置有多个焊盘94a、94b。前排的一部分焊盘94a中包含差动信号用的焊盘。另外,在厚型卡9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缺口95,该缺口95将滑动部件5的卡止部53卡止,在厚型卡9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操作部96,用于禁止向卡内的存储器进行写入。
接着,参照图1和图2说明连接器装置的整体构成。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将盖卸下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从上方将盖3安装到上表面及正面开口的壳体主体2上,从而形成具有插入口21的箱状体(壳体)。插入口21形成为正面时与2种厚型卡8、9互补的形状。2种厚型卡8、9被插入到插入口21的梯状区域,薄型卡7被插入到插入口21的上段的矩形区域。
在壳体主体2的底壁部22上,沿着宽度方向以前后2排配置由例如磷青铜等形成的多个连接端子4a、4b。前排侧的连接端子4a通过端子保持部23隔开规定的间隔并排保持,该端子保持部23在宽度方向上横跨壳体主体2。连接端子4a的一端在底壁部22的窗部24a向内侧延伸,能够与厚型卡9前方的焊盘94a连接。连接端子4a的另一端向前方突出,焊接在安装基板上。另外,连接端子4a的相邻的一部分端子成为差动传输用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
后排侧的连接端子4b通过内壁部25隔开规定的间隔并排保持。连接端子4b的一端向壳体外突出,焊接在安装基板上。连接端子4b的另一端在底壁部22的窗部24b朝向前方延伸,能够与卡7、8、9的焊盘72、84、94b连接。连接端子4a、4b通过嵌入成型安装在壳体主体2上,壳体主体2由介电常数为4左右的材料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等合成树脂形成。
在壳体主体2的一个侧壁部26上设置有滑动部件5和线圈状的排出弹簧(未图示),该滑动部件5能够沿着侧面滑动,排出弹簧随着滑动部件5的滑动而伸缩。排出弹簧的一端与内壁部25抵接,另一端与滑动部件5抵接,对滑动部件5向排出方向施力。滑动部件5构成为能够在被排出弹簧施力的状态下,向插入及排出方向滑动。
在滑动部件5的前端侧的上表面形成有心形凸轮槽51(参见图7),通过该心形凸轮槽51和设置在侧壁部26的前端侧的插销6(latch pin)限定滑动部件5的位置。插销6沿着侧壁部26延伸,插销6的两端朝向下方以大致直角弯曲。插销6的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侧壁部26的前端侧,另一端在滑动部件5的心形凸轮槽51上滑动。
心形凸轮槽51具有多个台阶和斜度,形成为俯视时呈心型环状,随着滑动部件5的滑动,使插销6的另一端向一个方向滑动。滑动部件5被推入到内壁部25附近的安装位置时,插销6的另一端卡止在心形凸轮槽51的卡止部分上,限制滑动部件5因排出弹簧的施力而回归。从该状态进一步推入滑动部件5时,插销6与心形凸轮槽51的卡止状态被解除,通过排出弹簧的施力而滑动部件5回归。像这样,插销6和心形凸轮槽51具有将滑动部件5保持在安装位置上的保持功能。
在滑动部件5上设置有金属性的板簧52,该金属性的板簧52以后端侧为基端向前方延伸。在板簧52的前端侧形成有卡止部53,该卡止部53的板面的一部分朝向壳体的内侧弯折成山形。通过将卡止部53卡止到插入壳体的厚型卡8、9的缺口85、95中,滑动部件5与厚型卡8、9一体地滑动。另外,当没有缺口的薄型卡7被插入到壳体时,在卡止部53与卡侧面弹性接触的状态下,滑动部件5与薄型卡7一体地滑动。
在滑动部件5的后端侧形成有朝向壳体的中央突出的突出部54。突出部54的前端侧以沿着卡7、8、9的倾斜面71、81、91的斜度的方式以约45度倾斜。另外,板簧52的基端侧以与突出部54的斜度一起沿着卡7、8、9的倾斜面71、81、91的方式倾斜。通过该突出部54的倾斜部分和板簧52的基端侧的倾斜部分,卡7、8、9仅在正插入时被引导至安装位置,所以防止卡被误安装。
盖3是将金属板材弯折而形成的,在与侧壁部26对应的上板部分上,形成有对插销6进行按压的销按压部件31。销按压部件31是底壁部22侧被切起的悬臂弹簧,对插销6的中间部分进行按压,将插销6的另一端按压到心形凸轮槽51中。并且,在销按压部件31的后方形成有锁止部32,锁止部32限制板簧52在安装位置上向外侧张开。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锁止部32通过抑制板簧52向外侧张开,防止处于安装位置上的卡的强制拔出。
参照图3,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周边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是厚型卡9的焊盘94a用的连接端子,与利用在相邻的端子之间传输的信号的电位差来传输信号(数据)的差动传输对应。另外,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以沿着端子的延伸方向通过端子之间的中点的假想截面A为基准对称地形成。各个差动信号端子41具有从端子保持部23向壳体里侧延伸的弹簧部42。弹簧部42的前端部分分为二股,一个片部形成为细长,另一个片部形成为宽而短。弹簧部42的一个片部向上弯曲,成为与厚型卡9的焊盘94a接触的接触部43。弹簧部42的另一个片部向上弯曲,在安装不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8时,成为与卡背面的分隔壁83抵接的抵接部44。
如图4所示,该抵接部44与配置在厚型卡8的焊盘84间的分隔壁83抵接,从而将差动信号端子41按下。其结果,接触部43从厚型卡9的背面向离开方向移动,接触部43与厚型卡8的背面之间的接触压缓和。并且,接触部43的侧面与分隔壁83的内侧面不接触。因此,在安装不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8时,卡背面与接触部43不会较强地滑动,能够有效地防止接触部43的磨损。此外,由于接触部43的侧面与分隔壁83的内侧面不接触,所以防止接触部43变形,并防止分隔壁83的内侧面被划伤。
另外,各个差动信号端子41具有从端子保持部23向壳体前方引出的焊锡部45。焊锡部45被引出到比底壁部22的上表面更向下方,被焊接在电子设备的安装基板上。焊锡部45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弹簧部42的宽度尺寸小。弹簧部42和焊锡部45通过形状变化部46连接,该形状变化部46的宽度尺寸从弹簧部42向焊锡部45渐渐变窄。在相邻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上,形状变化部46的相面对的朝内的侧面47缓缓倾斜,朝外的侧面48倾斜较大。
在各个差动信号端子41的侧面48上残留有与邻接的连接端子4a之间的连接桥的切断痕49。切断痕49位于从形状变化部46离开的前后2处。
然而,虽然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中进行差动传输,但是在从端子的输入端到输出端之间存在使阻抗产生大幅度变化的形状的情况下,会因该形状而产生反射损失及插入损失。在该反射损失及插入损失较大的情况下,差动信号波形变形,难以判别数据。本发明者调查了反射损失及插入损失的原因,结果发现,端子形状的变化导致阻抗的不匹配(unmatch)。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阻抗变化较大的形状变化部46保持在作为电介质的端子保持部23上,从而抑制阻抗大幅度地变化。
以下,说明抑制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阻抗变化的构成。如下述式(1)所示,阻抗通过电感和电容求出。在此,在式(1)中,Z表示阻抗,L表示电感,C表示电容。
Z=√(L/C)    …(1)
另外,如下述式(2)所示,电容根据形状变化部46的厚度及长度、对置的侧面47之间的介入物的介电常数、对置的侧面47的间隔求出。在此,在式(2)中,t表示形状变化部46的厚度(厚度尺寸),dx表示形状变化部46的微小长度,ε表示介电常数,W表示侧面47的间隔(宽度尺寸)(参见图3)。另外,被电介质围起的范围的总电容通过以电介质长度对上述电容进行积分来求出。
C=t·dx·ε/W    …(2)
例如,在采用了未将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变化部46保持在端子保持部23上的结构的情况下,形状变化部露出在空气中。在该情况下,由于空气的介电常数εair较小,所以电容受端子的形状变化(端子间隔)的影响较大。具体地讲,如图5所示,电容Cair朝向焊锡部45较大地下降。其结果,阻抗大幅度变化,反射损失及插入损失增大。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介电常数比空气高的合成树脂来保持形状变化部46,作用在电容上的端子的形状改变(端子间隔)的影响变小。在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之间存在合成树脂,该合成树脂的介电常数εresin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εair。因此,如图5所示,与形状变化部露出到空气中的构成相比,电容Cresin的下降量得到抑制。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容因端子形状的变化而下降的部分用合成树脂保持,从而抑制电容的大幅度下降,抑制阻抗变化。
接着,如图6A所示,改变端子保持部23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保持位置,并通过三维电磁场分析调查了阻抗特性,结果得到图6B所示的结果。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弹簧部42的基端侧的宽度尺寸恒定,弹簧部42的基端侧形成为侧面相对于邻接的端子平行的平行部分。在通过合成树脂保持该平行部分的情况下,如虚线W1所示,形状变化部46附近的阻抗的变化量变大。具体地讲,从约190[Ω]增加到约200[Ω]之后,下降到约100[Ω],再次增加并稳定在约140[Ω]。另一方面,在通过合成树脂保持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形状变化部46的情况下,如实线W2所示,形状变化部46附近的阻抗的变化量得到抑制。具体地讲,从约190[Ω]下降到约130[Ω]之后,再次增加并稳定在约140[Ω]。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合成树脂来保持形状变化部46,与用合成树脂仅保持平行部分的结构相比,能够大幅度地抑制阻抗下降,减少阻抗的变化量及其变化的斜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切断痕49残留在从形状变化部46离开的位置、且残留在相互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所以阻抗不会受到切断痕49的影响。另外,还能够将相互对应的侧面彼此平行地形成。此外,通过斜面47、48,形状变化部46的宽度尺寸平缓变化,所以与宽度尺寸急剧改变的情况相比,阻抗的急剧变化得到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合成树脂将一对形状变化部46整个保持的构成,然而不限于此。只要使阻抗变化平缓即可,至少在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对置的侧面47间的一部分上介入合成树脂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48倾斜的构成,然而不限于此。形状变化部46只要是将弹簧部42和焊锡部45连接的形状即可,可采用任何形状。例如,如图13A所示,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48也可以弯曲地形成。并且,如图13B所示,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48可以形成为将多个直线(图中为2条直线)弯折连接的形状。在该情况下,侧面47、48通过倾斜角度较小的侧面47a、48a和倾斜角度较大的侧面47b、48b形成为2阶倾斜。采用这种构成,在相邻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上,也能够使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48的宽度尺寸平缓地变化,能够减少阻抗对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另外,在图13所示的第1变形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名称赋予了相同的符号。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状变化部46形成为使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宽度尺寸变化,但不限于此。形状变化部46只要形成为使夹着该形状变化部46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配合即可,例如,形状变化部46也可以形成为仅使厚度尺寸变化。在此,宽度尺寸是指差动信号端子41的侧面之间的间隔,厚度尺寸是指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厚度t。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一对形状变化部46之间介入合成树脂来抑制阻抗变化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替代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合成树脂,使用其他介电常数的材料,能够进一步抑制阻抗变化。并且,通过部分地调整端子保持部23的厚度,能够抑制阻抗的变化。此外,通过调整俯视时的端子保持部23的厚度,能够抑制阻抗的变化。
例如,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形状变化部46也可以形成为端子保持部23的厚度从弹簧部42侧朝向焊锡部45侧变厚。如上所述,电容受到形状变化(端子间隔)的影响,从弹簧部42侧朝向焊锡部45侧下降。因此,根据端子间隔的变化来调整端子保持部23的厚度,从而能够使电容的变化平缓。因此,与以恒定的厚度形成端子保持部23的构成相比,能够高精度地调整阻抗的变化。
另外,通过调整形状变化部46的厚度,也能够抑制阻抗的变化。例如,如图14C及图14D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形状变化部46的厚度从弹簧部42侧朝向焊锡部45侧减少。通过这样的构成使电容的变化平缓,与以恒定的厚度形成端子保持部23的结构相比,能够高精度地调整阻抗的变化。另外,在图14所示的第2变形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名称赋予相同的符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形状变化部46以假想截面A为基准对称地形成,但不限于此。一对形状变化部46在非对称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阻抗的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上表面露出,然而也可以被合成树脂覆盖。例如,如图15A及图15B所示,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外表面除了多个按压孔29之外,被合成树脂(端子保持部23)从周围覆盖。另外,按压孔29是在嵌入成型时通过在模具内支承连接端子4a的按压销形成的孔。
在该形状变化部46被合成树脂从周围覆盖的构成中,如图15C及图15D所示,形状变化部46的弹簧部42侧的一部分可以从端子保持部23的上表面露出。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在形状变化部46上的厚度方向的弯曲部,弹簧部42侧的大致半部46a位于比焊锡部45侧的大致半部46b高的位置,以从端子保持部23的上表面露出。由于弹簧部42侧的大致半部46a位于端子保持部23的上端,能够使弹簧部42从设置有壳体主体2的设置基板充分离开。像这样,通过使弹簧部42从设置基板离开端子保持部23的厚度增加量,防止弹簧部42与设置基板的碰撞。另外,在图15所示的第3变形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名称赋予相同的符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之间整体上存在合成树脂的构成,但不限于该结构。如图16A所示,可以采用在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合成树脂的构成。采用这种结构也能够抑制阻抗的急剧变化。例如,如图16B所示,在一对侧面47之间部分地存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与在一对侧面47之间不存在合成树脂的情况相比,阻抗的变化得到抑制。
具体地讲,在一对侧面47之间不存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如虚线W3所示,从形状变化部46的弹簧部42侧的位置P1朝向焊锡部45侧的位置P2,阻抗上升。由此,阻抗的不匹配增大。相对于此,在一对侧面47之间部分地存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如实线W4所示,从存在合成树脂的弹簧部42侧的位置P1朝向中途位置P3,阻抗减小。然后,从不存在合成树脂的中途位置P3朝向焊锡部45侧的位置P2,阻抗增加。像这样,在一对侧面47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通过部分地使阻抗下降,阻抗的不匹配减小。另外,在图16所示的第4变形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名称赋予相同的符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两侧面47、48以假想截面A为基准对称地形成,但不限于该结构。如图17A所示,也可以是,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内侧的侧面47以假想截面A为基准对称地形成,而外侧的侧面48以假想截面A为基准不对称地形成。这是因为,如图17B所示,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内侧和外侧,电力线的密度不同。也就是说,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内侧,在导体间产生的电力线较密;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外侧,在导体间产生的电力线较疏。因此,即使一对形状变化部46的外侧的侧面48不对称地形成,给阻抗带来的影响也较小。另外,不限于形状变化部46的侧面47之间,也可以是,包含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整体的侧面47的内侧面整体以假想截面A为基准对称地形成,包含侧面48的外侧面整体以假想截面A为基准不对称地形成。另外,在图17所示的第5变形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名称赋予相同的符号。
接着,参照图7,说明连接器装置的锁止结构。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锁止部及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板簧52被滑动部件5的后端侧支承,在初始状态下,将卡止部53定位在能够将厚型卡9的缺口95卡止的卡止位置。而且,板簧52向外侧张开,从而能够使卡止部53移动到从卡止位置离开的离开位置。例如,在插入厚型卡9时,通过卡止部53被卡侧面推出,板簧52向外侧摇动,卡止部53进入到缺口95,从而回归到初始状态。在板簧52的前端部形成有向盖3侧突出的突起部55。
在盖3上设置有锁止部32,在滑动部件5处于安装位置时,锁止部32防止板簧52向外侧摇动。锁止部32形成为,用一对腕部36支承沿着板簧52的板面的限制片35,并且在限制片35的下端连着搭载片37。限制片3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前后两端,形成为在一对腕部36的自由端向下方弯折。在该情况下,限制片35以通过一对腕部36将板簧52的与壳体外侧面对的背面侧覆盖的方式定位。搭载片3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形成为从限制片35的下端向水平弯折。搭载片37的前端部分形成为向斜上方稍微翘起,以便搭载在容易板簧52的突起部55上。
在这样构成的锁止部32中,在厚型卡9处于排出位置的情况下,限制片35位于板簧52的基端侧,允许板簧52摇动。在厚型卡9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限制片35位于板簧52的前端侧,限制板簧52摇动。由此,在安装位置上,板簧52的卡止部53难以从厚型卡9的缺口95脱离,防止厚型卡9的强制拔出。该情况下的强制拔出防止是指,试图将位于安装位置的卡拔出时,不容易拔出。也就是说,在试图拔出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卡不会破损程度的规定的力(4~10N左右的力)来拔出。另外,采用同样的结构,也能够防止不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8的强制拔出。
另外,在锁止部32中,在薄型卡7处于排出位置的情况下,限制片35位于板簧52的基端侧,允许板簧52摇动。在此,由于薄型卡7没有形成缺口,所以板簧52在向外侧张开的状态下向安装位置移动。此时,搭载片37搭载到突起部55上,使锁止部32退避到上方(参见图9C)。另外,通过搭载片37搭载到板簧52上,对板簧52向回归方向作用锁止部32(腕部36)的弹簧力。由此,在安装位置上,处于板簧52及锁止部32的弹簧力施加到薄型卡7的侧面的状态,但是不会对薄型卡7施加过度的力,防止锁止部32和板簧52的破损、变形。
下面,参照图8及图9说明各个卡的安装动作。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厚型卡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卡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另外,在图8及图9中,为了便于说明,只示出锁止部,而将盖省略。另外,在图8中,作为厚型卡,举例说明了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然而不与差动传输对应的厚型卡的安装动作也相同。
首先,说明厚型卡9的安装动作。如图8A所示,在滑动部件5处于排出位置的情况下,板簧52的基端侧定位在限制片35上,允许板簧52向外侧摇动。在该状态下,当厚型卡9被插入到连接器装置1时,卡止部53被卡侧面推压,从而板簧52向外侧张开。当厚型卡9与滑动部件5的突出部54抵接时,卡止部53进入缺口95,板簧52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该排出位置上,板簧52不被限制片35限制而能够摇动,所以允许厚型卡9的插拔。
在图8A的状态下,进一步插入厚型卡9时,如图8B所示,厚型卡9与滑动部件5成为一体,移动到安装位置。当滑动部件5移动到安装位置时,插销6的另一端被卡止到心形凸轮槽51的卡止部分上,与厚型卡9一起保持在安装位置上。在该滑动部件5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板簧52的前端侧被定位在限制片35上,限制板簧52向外侧摇动。
具体地讲,如图8C所示,限制片35位于与壳体外侧面对的板簧52的背面侧,所以板簧52的摇动范围被限制为比限制片35靠近厚型卡9侧。在该状态下,对厚型卡9施加引出方向的力时,对板簧52作用朝向壳体外侧的力,但是板簧52的摇动被限制片35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像这样,板簧52的摇动被限制片35限制,所以板簧52的卡止部53不会从厚型卡9的缺口95脱离,防止的厚型卡9的强制拔出。此时,在试图用更大的力(上述规定的力)拔出厚型卡9的情况下,限制片35通过以搭载片37侧比腕部36侧更远离板簧52的方式形成的自身的轻度倾斜,使腕部36向板簧52的上方挠曲而搭载到板簧上,板簧52不会被限制片35限制,能够将厚型卡9拔出。
于是,从图8B的状态厚型卡9进一步被压入时,插销6与心形凸轮槽51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滑动部件5被排出弹簧推回到排出位置。
接着,说明薄型卡7的安装动作。如图9A所示,在滑动部件5处于排出位置的情况下,板簧52的基端侧被定位在限制片35上,允许板簧52向外侧摇动。在该状态下,薄型卡7被插入连接器装置1时,卡止部53被卡侧面推压,从而板簧52向外侧张开。由于在薄型卡7上没有形成缺口,所以在板簧52向外侧张开的状态下,薄型卡7与滑动部件5的突出部54抵接。在该排出位置,只有板簧52的弹簧力作用到薄型卡7上,所以允许薄型卡7的插拔。
从图9A的状态进一步压入薄型卡7时,如图9B所示,薄型卡7与滑动部件5成为一体,移动到安装位置。当滑动部件5移动到安装位置时,插销6的另一端被卡止在心形凸轮槽51的卡止部分上,与薄型卡7一起保持在安装位置上。在该情况下,在板簧52向外侧张开的状态下,滑动部件5移动到安装位置,所以板簧52的突起部55进入到搭载片37的下面,锁止部32向上方推起。
具体地讲,如图9C所示,当搭载片37搭载到板簧52的突起部55上时,以腕部36的基端侧为中心,锁止部32被向上方推起。此时,锁止部32对板簧52向卡侧面侧作用弹簧力。也就是说,在安装位置上,板簧52及锁止部32的弹簧力作用到薄型卡7的侧面,薄型卡7被按压到壳体主体2的侧壁部27上。在该状态下,对薄型卡7施加引出方向的力时,在板簧52及锁止部3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对薄型卡7的拔出产生阻力感。另外,不会薄型卡7施加过度的力,能够防止锁止部32和板簧52的破损、变形。
然后,从图9B的状态进一步压入薄型卡7时,插销6与心形凸轮槽51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滑动部件5被排出弹簧推回到排出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盖3的上板部分形成锁止部32,但不限于此。锁止部32只要是能够将滑动部件5的板簧52锁定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形成为从盖3的侧板部分伸出腕部3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通过在形状变化部46之间介入作为电介质的合成树脂,从而减小端子的形状变化(端子间隔)对阻抗产生的影响。由此,差动信号端子41之间的阻抗得到适当调整,插入损失及反射损失较小,连接器装置1的传输效率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在连接器装置上的被安装部件,例示出存储卡,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与差动传输对应的介质。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的方式,可以实施各种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所示的大小或形状等不限于此,可以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除此之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更来实施。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能够安装被安装部件;以及
多个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能够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电极连接;
所述多个端子之中的相邻的一对端子是与差动传输对应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
在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上,夹着该中途部分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不同,在所述中途部分上形成有形状变化部,该形状变化部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随着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前进而变化,
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以在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电介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在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彼此相邻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上,在从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离开的位置残留有与所述其他端子之间的连接桥的切断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树脂形成,所述电介质由所述壳体的一部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壳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信号端子的所述形状变化部上的侧面变化为直线状或曲线状或将直线弯折连接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形状变化部上,对应于所述差动信号端子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的变化的大小使所述电介质的厚度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以沿着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通过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中点的假想截面为基准对称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形状变化部的相互相邻的侧面以沿着所述差动信号端子的延伸方向通过所述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之间的中点的假想截面为基准对称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安装部件是存储卡。
CN 201210048357 2011-03-03 2012-02-27 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2655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5790 2011-03-03
JP045790/2011 2011-03-03
JP016465/2012 2012-01-30
JP2012016465A JP5044049B1 (ja) 2011-03-03 2012-01-30 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288A CN102655288A (zh) 2012-09-05
CN102655288B true CN102655288B (zh) 2013-10-23

Family

ID=4673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48357 Active CN102655288B (zh) 2011-03-03 2012-02-27 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52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9330B2 (en) * 2016-06-15 2019-10-08 Samtec, Inc. Overmolded lead frame providing contact support and impedance matching properties
CN210535947U (zh) * 2019-10-28 2020-05-15 天津莱尔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母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10897863U (zh) * 2019-10-28 2020-06-30 天津莱尔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母头连接器、公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11224269B (zh) * 2020-01-13 2021-05-2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803A (zh) * 2000-05-26 2003-07-16 莫莱克斯公司 带增加电容端子的接插件
CN1539181A (zh) * 2001-08-01 2004-10-20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嵌模端子模块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805223A (zh) * 2005-01-14 2006-07-19 Ls电线有限公司 具有电磁波屏蔽单元的连接器
JP2010129168A (ja) * 2008-11-25 2010-06-10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803A (zh) * 2000-05-26 2003-07-16 莫莱克斯公司 带增加电容端子的接插件
CN1539181A (zh) * 2001-08-01 2004-10-20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嵌模端子模块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805223A (zh) * 2005-01-14 2006-07-19 Ls电线有限公司 具有电磁波屏蔽单元的连接器
JP2010129168A (ja) * 2008-11-25 2010-06-10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288A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4648C (zh) 触点及装有该触点的电连接器
CN100379093C (zh) 卡用连接装置
US7959448B1 (en) Flash memory device with slidable contact module
US7234969B2 (en) Card connector
US7628653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rd restriction structure
US7097510B1 (en) Memory card adaptor device
US20100093200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lide carrier
US20090305522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at least a retention piece extending vertically from contact
CN101635403A (zh) 连接器
CN102655288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5261909B (zh) 存储模块插接件
US7326071B1 (en) Card connector
CN102544848B (zh) 用于插座的壳体系统
CN103296518A (zh) 托盘式卡连接器
CN101242051B (zh) 卡用连接器
KR101866492B1 (ko) 전자기기용 카드 소켓
US8282404B1 (en) Card connector
US8822855B2 (en) Card connector
TWI410005B (zh) Connector device
US7056155B2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102891403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969609A (zh) 连接器
US20100184335A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US7371120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913029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