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6767A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6767A
CN103366767A CN2013100928561A CN201310092856A CN103366767A CN 103366767 A CN103366767 A CN 103366767A CN 2013100928561 A CN2013100928561 A CN 2013100928561A CN 201310092856 A CN201310092856 A CN 201310092856A CN 103366767 A CN103366767 A CN 103366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spiral
recording
reference fiel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2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6767B (zh
Inventor
中室英之
永友孝志
入山利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6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6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1889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with dis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16Seeking data on the record carrier for preparing an access to a specific addre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linear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a non-contiguous spare area, e.g. with a secondary defect list [SD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6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skip or slip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the next usable block, e.g. with a primary defect list [PD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其中,该记录装置包括:对光学记录介质照射光的光照射单元,对光照射单元执行光照射控制并对光学记录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使得在对于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定义了逻辑地址空间以及物理地址空间的状态下,根据缺陷的出现从跨过缺陷出现区的位置开始记录剩余数据,并控制记录单元,使得当缓冲区被消耗并且数据没有完全被记录时,用备用区替换没有完全被记录的剩余数据的记录区并将剩余数据记录在备用区上。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及其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光照射对其进行信号记录或再现的光学记录介质,已广泛使用所谓的光盘记录介质(下文简称光盘),比如致密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以及蓝光光盘(BD:登记商标)(例如,参阅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40310号公报)。
在光盘中,例如,可能鉴于光盘的缺陷执行替换处理。
图31(A)及图31(B)是示出了在相关技术的光盘中执行的替换处理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地,图31(A)及图31(B)是示出了在BD中执行的使用备用区的替换处理的概要的示意图。
首先,假设对光盘执行记录和再现的驱动设备的主机装置利用基于逻辑扇区号(LSN)的逻辑地址管理该光盘上的记录区。在定义了向LSN管理的逻辑地址空间(对应于数据区)添加至少备用区的物理地址空间的状态下,驱动设备利用充当物理地址的物理扇区号(PSN)管理该光盘上的记录区。
例如,如图31(A)所示,当光盘上的某一区段出现缺陷D时,就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要被记录在该区段上的数据的记录区的替换处理。
在图31(A)的实例中,PSN_A与PSN_B的区段变成缺陷区段,进而用备用区替换要被记录在PSN_A与PSN_B的该区段上的数据的记录区。
在BD中,利用图31(B)中所示的缺陷列表(DFL)(或临时缺陷列表(TDFL))执行有关利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管理。
具体地,该缺陷列表是一种替换源的PSN以及替换目的地的PSN彼此相关联的列表,如图31(B)所示。
具体地,当记录过程中出现缺陷D时,在备用区中确保用于替换的区域。例如,如图31(A)所示,在备用区中确保PSN_X与PSN_Y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在缺陷列表中,将要成为缺陷D出现区段的PSN_A及PSN_B登记为替换源PSN的信息,备用区中确保的PSN_X及PSN_Y登记为替换目的地PSN的信息。
将缺陷列表记录到光盘上,从而适当地再现数据,当执行再现时,参照缺陷列表利用备用区替换数据的记录区。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使用上述备用区的替换方法,为缺陷D的每个发生区段产生相对于备用区的寻道。由于该寻道,记录速率可能在记录时降低并且再现速率可能在再现时降低。
需要实现一种寻道距离可以得到抑制的有效替换处理。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对光学记录介质照射光的光照射单元;对所述光照射单元执行发光控制并对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在相对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定义了逻辑地址空间以及通过向所述逻辑地址空间添加至少备用区和缓冲区而获得的物理地址空间的状态下,根据缺陷的出现从跨过缺陷出现区的位置开始记录剩余数据,并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当缓冲区被消耗并且数据没有完全被记录时,用备用区替换没有完全被记录的剩余数据的记录区并将剩余数据记录在所述备用区上。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根据缺陷的出现执行所谓的滑动替换,其中从跳过缺陷出现区的位置开始执行剩余数据的记录。结果,与仅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情况相比,寻道距离可得到抑制。因此,可以抑制记录速率/再现速率降低。
在本发明中,当滑动替换消耗了缓冲区并且数据没有完全被记录时,用备用区替换未被记录的剩余数据的记录区。结果,可以确保剩余数据的读/写连续性(不执行长距离寻道的连续性)。因此,在这方面取得抑制记录/再现速率降低的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一种寻道距离可以得到抑制的有效替换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使用在基准面上形成的位置导向器的位置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A)至3(C)是示出了物镜的透镜偏移导致信息记录位置偏差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ATS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假设ATS时要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每个激光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是示出了开始基于ATS的记录时的写入方法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配置ATS时出现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ATS+概念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基准面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整个基准面上的凹坑的具体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11(A)至11(C)是示出了针对基准面记录具体地址信息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记录介质的旋转在基准面上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斑的移动方面与此时获得的SUM信号、SUM差分信号及P/P信号的波形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了由SUM差分信号生成的时钟、基于时钟生成的每个选择器信号的波形以及基准面上形成的每个凹坑串(其一部分)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的具体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主要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中包括的光学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整体内部配置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区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18(A)及图18(B)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滑动替换处理的示意图;
图19(A)及图19(B)是示出了螺旋管理信息的示意图;
图20(A)至20(E)是示出了根据滑动替换输入新的螺旋管理信息的一方面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了实施方式中当实际执行从主机装置侧的区域保留时的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的关系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2(A)至22(C)是示出了实施方式中当实现滑动替换与备用区替换的组合替换时出现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23(A)及图23(B)是示出了虚拟地址的示意图;
图24(A)及图24(B)是示出了根据利用虚拟地址执行的实施方式的替换处理的示意图;
图25(A)及图25(B)是示出了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了为了实现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替换方法)所要执行的一系列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了为了实现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替换方法)所要执行的一系列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了滑动替换处理的具体内容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了备用区替换处理的具体内容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了实现根据实施方式的再现方法的一系列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31(A)及图31(B)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在光盘中执行替换处理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注意,在该说明书及附图中,具有大致相同功能及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阐述。
将按下文描述的顺序进行下列描述。
<1.第一实施方式>
[1-1.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
[1-2.位置控制方法]
(i.基本概念)
(ii.ATS)
(iii.基准面寻道及校正寻道)
(iv.ATS的写入方法)
(v.ATS+)
(vi.预螺旋的记录)
[1-3.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
[1-4.基准面地址与记录层地址的对应关系]
[1-5.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配置]
[1-6.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
[1-7.根据实施方式的再现方法]
[1-8.处理顺序]
<2.第二实施方式>
<3.变形例>
<1.第一实施方式>
[1-1.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
图1示出了对应于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多层记录介质1的剖面结构。
如图1所示,多层记录介质1包括从上层侧起顺次形成的覆盖层2、多个记录层3形成在其中的记录层形成区域5、粘结层6、反射膜7以及基板8。
在本发明中,“上层侧”指的是来自下述记录装置(记录/再现装置10)侧的激光的入射面定义为顶面时的上层侧。
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覆盖层2由树脂形成并具有作为形成在其下层侧的记录层形成区域5的保护层的功能。
记录层形成区域5具有多个记录层3以及插入记录层3之间的中间层4,如图1所示。即,通过重复堆叠记录层3→中间层4→记录层3→中间层4……→记录层3而形成记录层形成区域5。
记录层3由半透明记录膜形成。中间层4由树脂材料(诸如,热塑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
在图1中,在记录层形成区域5中形成有五个记录层3以简化附图。然而,记录层的数量仅是示例性的且可以是除“5”以外的数量。
下文中,形成在记录层形成区域5中的记录层3可以从下层侧起顺次表示为记录层L0至L4。
在记录层形成区域5中,从附图可以明显看出,每个记录层3中没有形成与沟槽或凹坑串相关的位置导向器。即,每个记录层3形成为平面形状。
当形成记录层形成区域5时,可以取消对制造当前多层光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每个记录层的位置导向器的形成工艺。结果,可以有效降低多层记录介质1的制造成本及批量生产成本。
在记录层形成区域5的下层侧,形成反射膜7,在其间存在着由所需粘结材料形成的粘结层(中间层6)。
在反射膜7中,形成有用于引导记录/再现位置的位置导向器。如上所述,在反射膜上形成位置导向器是指在形成有位置导向器的界面上形成反射膜。
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图1中的基板8的一个表面形成有位置导向器,由此形成不平坦的截面形状。在具有不平坦截面形状的基板8的表面上形成反射膜7,以便在反射膜7上形成位置导向器。
基板8由诸如聚碳酸酯的树脂形成。可以利用压模形成具有位置导向器功能的不平坦截面形状、通过注射成型来形成基板8。
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前的可记录光盘中,在与多层记录介质1的记录面的面内方向平行的方向示出绝对位置的地址信息(绝对位置信息:半径位置信息及旋转角信息)可以通过形成位置导向器而被记录。例如,当位置导向器由沟槽形成时,根据沟槽的蜿蜒(摆动)周期的变化来记录绝对位置信息,当位置导向器由凹坑串形成时,可以根据凹坑的长度或形成间隔的变化来记录该绝对位置信息。
如下文所述,在该实例中,位置导向器由凹坑串形成。
如上所述,不针对记录层3形成位置导向器。基于来自设置有位置导向器的反射膜7的反射光对记录层3上的记录位置进行控制,如下文所述。
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置有位置导向器的反射膜7(反射表面)被表示为“基准面Ref”。
[1-2.位置控制方法]
(i.基本概念)
图2是示出了使用在基准面Ref上形成的位置导向器的位置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首先,使记录层用激光(其要被照射到记录层3)照射到多层记录介质1。
为了在执行记录时对记录层用激光实现位置控制,也使基于基准面Ref中的位置导向器执行位置控制的激光(下文称为基准面用激光)照射到多层记录介质1。
具体地,通过共用物镜(下文要描述的物镜20)使记录层用激光以及基准面用激光照射到多层记录介质1,如图2所示。
在对记录层3用标记进行记录时,照射基准面用激光以便聚焦在基准面Ref上并根据基于激光的反射光获得的循轨误差信号(即,应用循轨伺服)对物镜执行位置控制。
因此,可以一起控制通过同一物镜沿循轨方向照射的记录层用激光的位置。
与此同时,执行再现时的位置控制可以如下实现。
执行再现时,因为记录层3中形成有标记串(即,记录完成轨道),所以循轨伺服可以由记录层用激光应用于标记串。也就是说,可通过根据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反射光获得的循轨误差信号对物镜执行位置控制来实现再现时的循轨伺服。
采用位置控制方法时,如果与记录层用激光具有相同波段的光被用作基准面用激光,对于获得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的基准面Ref,应增加记录层用激光的反射率。也就是说,可能根据反射率增加而增加杂散光分量并且可能大幅劣化再现性能。
由于这个原因,不同波段的光被用作基准面用激光以及记录层用激光,具有波长选择性的反射膜被用作形成基准面Ref的反射膜7。
作为具体实例,记录层用激光的波长大约为405nm,等于BD情况下的波长,基准面用激光的波长大约为650nm,等于DVD情况下的波长。使用选择性反射与基准面用激光具有相同波段的光并透过或吸收其他波段的光的波长选择反射膜作为反射膜7。
通过这种配置,可以防止基准面Ref生成记录层用激光的不必要反射光分量且可获得优越的信噪比(S/N比)。
与此同时,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其中在记录层3中没有形成作为沟槽的位置导向器),利用基准面Ref上记录的地址信息在记录时对记录开始位置执行寻道。
具体地,当对记录层3执行记录时,基于写入命令指定基准面Ref上的记录开始地址并首先利用基准面用激光对基准面Ref上的记录开始地址执行寻道。根据寻道的完成,使用记录层用激光的记录开始。由此,数据记录可以从记录层3上对应于记录开始地址的位置开始。
对于多层记录介质1的记录层3上记录的信息的再现,首先,执行利用基准面Ref上的地址的寻道。具体地,利用基于作为目标的读取命令指定的基准面Ref上的再现开始地址执行使用基准面用激光的寻道操作。
在执行基于基准面Ref的地址的寻道之后,对于物镜的循轨伺服控制就从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的伺服控制切换至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反射光的伺服控制。因此,可以使记录层用激光的光束光斑跟踪记录层3上的再现开始位置附近的轨道。
然后,读取记录层3上记录的地址信息,以便光束光斑可以移至预定再现开始位置并且从再现开始位置开始数据再现。
(ii.ATS)
主要描述了对记录层3中没有形成位置导向器的多层记录介质1执行记录/再现的位置控制方法的基本概念。然而,当对多层记录介质1执行记录/再现时,实际上,应考虑由于记录层用激光与基准面用激光之间的光斑位置偏差引起的信息记录位置偏差,如下文所述。
采用上述位置控制方法时,由于多层记录介质1的偏心或光学拾取器的滑动机构反冲导致物镜的透镜偏移,因此信息记录位置在循轨方向上会产生偏差。
本文中描述的因滑动机构反冲而导致的透镜偏移是指在滑动伺服控制期间,当光学拾取器因滑动机构产生机械反冲而快速(立刻)位移时,物镜的位置在循轨伺服控制期间移动以吸收该位移。
图3(A)至3(C)是示出了物镜的透镜偏移导致信息记录位置偏差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多层记录介质1没有偏心或滑动机构没有反冲并且物镜的透镜不产生偏移的理想状态。图3(B)示出了在纸平面左侧方向(例如,外周方向)产生透镜偏移(称为+方向偏心)的情况,图3(C)示出了在纸平面右侧方向(例如,内周方向)产生透镜偏移(称作-方向偏心)的情况。
图3(A)至3(C)示出了在图示情况下记录层3的上层侧形成基准面Ref的情况的实例。然而,即使在记录层3的下层侧形成基准面Ref时,基于相同原理产生信息记录位置的偏差,类似于上述图2。
首先,图3(A)至3(C)中的中心轴C是在设计光学系统时设定的中心轴,并且图3(A)中所示处于理想状态下,物镜的中心与中心轴C一致。
与此同时,当产生图3(B)中所示的+方向上的透镜偏移时,物镜的中心相对于光学系统的中心轴C沿+方向偏移。
此时,因为基准面用激光(花纹激光束)以平行光入射到物镜上,所以即使存在物镜从中心轴C的偏移,聚焦位置也不产生在循轨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与此同时,因为以要被聚焦在记录层3(其形成在与基准面Ref不同深度位置)的非平行光作为记录层用激光(轮廓激光束)入射到物镜上,所以当物镜在+方向上产生偏移时,记录层用激光的聚焦位置(信息记录位置)在+方向上改变了对应于透镜偏移量的量(图3(B)中的偏差量+d)。
当产生如图3(C)所示在-方向上的透镜偏移时,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信息记录位置在-方向上改变了对应于透镜偏移量的量(图3(C)中的偏差量-d)。
如此,在对于参照图2如上所述的多层记录介质1的配置中,即,在通过共用物镜照射记录层用激光以及基准面用激光的配置中,记录层用激光的聚焦位置和基准面用激光的聚焦位置彼此不同,并对物镜执行循轨伺服控制,使得基准面用激光的聚焦位置跟踪基准面Ref中形成的位置导向器,由于光盘偏心或滑动机构反冲,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信息记录位置可能在循轨方向上产生偏差。
此时,根据偏心幅度或轨道节距(导向槽的形成间隔)的设置,会存在相邻导向槽的信息记录位置重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正确再现记录信号。
物镜的透镜偏移已经被描述为信息记录位置偏差的主要因素。然而,光盘倾斜也会引起信息记录位置的偏差。
可以通过实例描述一种使轨道节距变成大于信息记录位置的变化量的方法,作为一种解决上述信息记录位置偏差的问题的措施。
然而,由于轨道节距增加,该方法可能导致记录容量减小。
可以通过实例描述一种无法连接/拆卸光盘的系统的配置方法,作为另一种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例描述了相对于主轴电机的光盘内径以及夹持直径的误差,作为偏心的因素。从处理的角度来说,因为不可能使光盘内径及夹持直径的误差为零,所以会产生偏心。即便可以使光盘内径及夹持直径的误差为零,在光盘的基准面上的记录信号的中心和装置侧的主轴的中心不对准。由于这个原因而产生偏心。因此,如果配置无法连接/拆卸光盘的系统,则可以避免记录位置发生重叠,原因是平衡了偏心带来的影响。由此,可以减小轨道节距进而记录容量会因轨道节距的减小而增加。
然而,因为在上述方法中无法交换光盘,所以在光盘出现缺陷时仅仅交换该光盘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任意装置记录的数据可能无法被另一种装置读取。也就是说,此时削弱了便利性。
因此,可以采用所谓的邻近轨道伺服(ATS)作为避免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ATS最初在硬盘驱动器中可以以自伺服轨道写入器(SSTW)的形式进行检查。
图4是示出了ATS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ATS期间,在记录层3上形成记录用光斑Swr和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通过将变成其原点的光束透过共用物镜照射记录层3来形成光斑Swr及Sats。此时,光斑之间的距离固定为预定长度。
在ATS期间,记录用光斑Swr被定义为先行光斑(即,在记录前进方向是从内周到外周的情况下,其为外周侧),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被定义为后行光斑,对于记录用光斑Swr形成的标记串,通过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来应用循轨伺服。即,执行物镜的循轨伺服控制,使得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跟踪记录用光斑Swr形成的前一轨道。
根据ATS,因为轨道节距固定为光斑S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防止轨道由于偏心等的影响而重叠。即,鉴于信息记录位置因偏心的缘故而产生偏差,没有必要充分增加轨道节距,或没有必要配置无法连接/拆卸光盘的系统,如上所述。
图5是示出了假设ATS时要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每个激光的实例的示意图。
执行ATS时,照射记录用激光(参照图5)以及不同于该记录用激光的激光,作为照射到记录层3上的记录层用激光。
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用激光变为用于形成上述图4中所示的记录光斑Swr的激光。该“不同激光”变成进行照射以形成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的激光。
在该实例中,进行照射用于邻近轨道伺服的该“不同激光”具有再现用激光的功能。从这个意义来说,该“不同激光”被表示为ATS/再现用激光,如图5所示。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向多层记录介质1照射基准面用激光以便实现基于基准面Ref的位置导向器的伺服控制。
通过共用物镜对多层记录介质1照射基准面用激光、记录用激光以及ATS/再现用激光,如图5所示。
(iii.基准面寻道及校正寻道)
与此同时,在记录层3中未形成位置导向器的多层记录介质1中,因为无法向记录层3提供前驱地址(preaddress),所以在执行记录时执行使用基准面Ref的地址的寻道,如上所述。具体地,当记录从所需记录开始位置开始时,如上所述,对根据写入命令指定的基准面Ref上的记录开始地址执行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寻道。另外,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记录根据寻道完成而开始。
即使在再现期间,当对记录层3上的所需再现开始位置进行访问时,首先执行使用基准面Ref的地址的寻道。
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区之间可以嵌入非记录区,作为记录层3的记录状态。若假设该记录状态,仅通过记录层3的寻道就无法适当地访问再现开始位置。由于这个原因,即便当执行再现时,也执行使用基准面Ref的寻道。
通过执行寻道,可以将再现用激光的光斑定位在再现开始位置的附近。在完成寻道之后,物镜的循轨伺服控制就从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伺服控制切换至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循轨伺服控制。如果成功引入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循轨伺服(相对于记录层上的轨道的循轨伺服引入),则可以读取记录层3的地址信息。因此,可以基于地址信息对再现开始位置执行寻道(校正寻道)。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不向记录层3提供前驱地址。然而,当执行数据记录时,根据数据记录提供地址信息。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向基准面Ref提供具有前驱地址功能的地址信息(下文表示为基准面地址AD_ref)。在记录层3中,(稍后)根据数据记录提供地址信息(表示为记录层地址AD_wr)。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基准面地址AD_ref是前驱地址,所以不管记录层3记录与否,事先向整个光盘提供基准面地址。与此同时,仅向已执行数据记录的区域提供记录层地址AD_wr,当记录层3处于非记录状态时不提供记录层地址AD_wr。
记录操作不一定要连续执行,在记录执行到某种程度的记录层3中,可能离散地存在非记录区,即,不存在记录层地址AD_wr的区域可以是分散的。
在对基准面Ref执行寻道并开始记录或再现的方法中,假设事先确定基准面Ref的地址(下文表示为基准面地址AD_ref)和记录层L的地址(下文表示为记录层地址AD_wr)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假设基准面Ref上的某个基准面地址AD_ref_x与记录层3上的某个记录层地址AD_wr_X对应,可以根据某个基准面地址AD_ref指定相应的记录层地址AD_wr,并且可以根据某个记录层地址AD_wr指定相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
此时,如果已知对于基准面地址AD_ref和记录层地址AD_wr的一个地址的区段长度以及每个半径位置的一圈轨道的长度(即,轨道节距),则可以事先假设基准面地址AD_ref和记录层地址AD_wr的对应关系。
实际上,由于上述光斑位置产生了偏差,基准面地址AD_ref和记录层地址AD_wr的对应关系与事先假设的关系(理想对应关系)不匹配。然而,在执行基准面寻道之后,在记录层3上执行校正寻道(少量寻道)。因此,实现对所需的记录层地址AD_wr的访问。
稍后将对根据记录层地址AD_wr计算相应基准面地址AD_ref的特定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iv.ATS的写入方法)
与此同时,在应用如上所述的ATS的同时对记录层3执行记录。
如上所述,对利用记录用光斑Swr进行记录的先前轨道来说,ATS是通过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应用循轨伺服的方法。当开始基于ATS的记录时,记录层3中必须存在应用ATS的记录轨道。
也就是说,在除了将数据另外记录在记录轨道的连续部分的情况之外的情况,有必要形成利用记录用光斑Swr应用ATS的轨道。
图6(A)及图6(B)是示出了开始基于ATS的记录时的写入方法的实例的示意图。
首先,在图6(A)及图6(B)中,用“S”所示的位置指的是基于记录用光斑Swr的记录开始位置。当利用如上所述的基准面用激光执行基于基准面地址AD_ref的寻道以访问记录开始位置时,位置S与记录用光斑Swr的位置对应。
为了开始基于ATS的记录,首先,如图6(A)所示,从位置S开始执行对应于预定圈数的记录(形成导向用轨道)。在基准面用激光的循轨伺服控制下,利用记录用光斑Swr执行导向用轨道的形成。
此时,如果在基准面用激光的循轨伺服控制下执行记录,则在记录导向用轨道期间可能产生轨道交叉,原因是产生偏心或上述线程反冲导致光斑位置偏差。
因此,当对导向用轨道执行记录时,物镜相对于记录前进方向侧的偏移速度通过提供相对于基于基准面用激光执行的循轨伺服的伺服环路偏置而增加并且轨道很大程度扩展至记录前进方向侧。
结果,导向用轨道的节距变得比记录层3的轨道节距(记录用光斑Swr和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在循轨方向上的间隔)大。
在参照图6(A)描述了对应于预定圈数的记录之后,如图6(B)所示,记录用光斑Swr和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向记录前进方向侧的相反侧(例如,在执行从内周到外周的记录的情况下,为内周侧)偏移。也就是说,记录用光斑Swr和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逐渐朝记录轨道侧牵引。
可以通过迫使物镜偏移,通过相对于基于基准面用激光执行的循轨伺服的伺服环路提供偏置来实现牵引。
通过执行牵引,相对于记录轨道将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设置在伺服引入使能范围内并且基于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的循轨伺服(即,ATS)可以应用于记录轨道。
具体地,当执行牵引时,监测对于邻近轨道伺服用激光的循轨误差信号并根据幅值变化确定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是否设置在伺服引入使能范围内。当确定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设置在伺服引入使能范围内时,对于物镜的循轨伺服控制就从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伺服控制切换至基于邻近轨道伺服用激光的伺服控制。由此,开始基于ATS的记录。
(v.ATS+)
如上所述,根据ATS,因为记录层3的轨道节距可以设定为不变,所以可以防止因轨道交叉而产生记录信息的再现失效。
然而,这种情况可适用于ATS在理想条件下工作时。在实际系统中,由于循轨伺服系统中基于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产生了循轨误差残余,循轨误差分量会随时间(即,无论何时都重复转动)增加,如图7所示。结果,可能难以稳定执行循轨伺服。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ATS+(ATS加)方法作为记录用激光的位置控制方法。
图8是示出了ATS+的概念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ATS+中,首先,设置有基准面侧伺服滤波器和循轨驱动器,该基准面侧伺服滤波器用于执行对于基准面用激光(在图8中表示为基准面伺服用激光)的循轨误差信号控制循轨伺服控制的滤波处理,该循轨驱动器用于沿循轨方向驱动固定物镜的致动器,以便基于基准面侧伺服滤波器的输出来实现移位。
也就是说,在ATS+中,形成循轨伺服环路(称为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该循轨伺服环路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循轨误差信号执行物镜的循轨伺服控制。
在ATS+中,基于ATS的伺服控制系统配置有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具体地,设置有ATS侧伺服滤波器和加法单元,该ATS侧伺服滤波器执行对于ATS/再现用激光(在图8中表示为ATS光)的循轨误差信号的循轨伺服控制的滤波处理,该加法单元向基准面侧循轨伺服环路提供由ATS侧伺服滤波器产生的循轨伺服信号。
这表示ATS侧伺服滤波器的循轨伺服信号被作为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目标值(控制目标值)提供。或者,可以说作为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循轨伺服环路被配置成小环路,并且ATS侧伺服滤波器的循轨伺服信号被输入作为该小环路的目标值。
在这种配置下,ATS控制系统的循轨误差主要由于光斑位置偏移(参照上述图3(A)至3(C))而发生,该光斑位置偏移是由于物镜的透镜偏移或倾斜而发生的。
另外,ATS侧的循轨误差信息被提供作为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值,驱动物镜以使得ATS/再现用激光的光斑Sats可以跟踪记录层3上的轨道。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与ATS类似,在ATS+中,可以防止记录层3上的轨道交叉或与邻近轨道重叠。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包括基准面侧伺服滤波器的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主要具有跟踪正常扰动分量(即,高于造成由透镜偏移引起的光斑位置偏移的光盘偏心分量的频率扰动分量)的功能。
在这个意义上,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带被设定为与正常伺服控制系统情况中的控制带相同。具体地,就该实例而言,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带被设定为大约10kHz。
与此同时,对于包括ATS侧滤波器的ATS控制系统,由于不执行对正常扰动分量的跟踪,所以ATS控制系统的控制带被设定为低于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带的频带。具体地,就该实例而言,ATS控制系统的控制带(ATS侧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被设定为大约1kHz。
如上所述,根据ATS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被提供到作为基准面侧伺服控制系统的循轨伺服环路(小环路)的ATS+,可以防止在配置根据相关技术的ATS的情况下产生并在图7中示出的照射状态。也就是说,与配置根据相关技术的ATS的情况相比,可以稳定地实现能够防止记录轨道的重叠或交叉发生的循轨伺服控制。
(vi.预螺旋的记录)
与此同时,由于图3(A)至3(C)中所示的记录层用激光和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斑位置的偏差,即使再现时基于基准面地址AD_ref对再现开始位置执行寻道,也不会在记录层3的该再现开始位置上记录信息。
具体地,如图3(A)至3(C)所述,有可能根据光盘偏心的影响会产生朝向记录前进方向的向前和向后方向侧(外周侧/内周侧)的光斑位置偏差。因为光盘偏心的产生在替换光盘前后不同,所以在记录操作和再现操作之间替换光盘时,记录时产生光斑位置偏差的方向可能与再现时产生光斑位置偏差的方向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与再现时作为目标的记录层地址AD_wr对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执行寻道,也不会在记录层3的相应位置上记录信息。具体地,在再现时执行基准面寻道并且设置记录层用激光的光斑的位置明显比记录层3中的实际记录开始位置更靠近前侧。
针对这些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一种在对至少记录开始位置的前侧执行考虑到光斑位置偏差的虚拟记录之后开始记录实际数据的方法(参阅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48433号公报)。
在记录实际数据之前,执行考虑到光斑位置偏差的虚拟记录。由于这个原因,如上所述,即便当记录时的光斑位置偏差的方向与再现时的光斑位置偏差的方向相反,也可在再现时执行基准面寻道并且可以确保设置记录用激光的光斑的位置存在记录轨道。
此时,在虚拟记录的区段,提供了记录层地址AD_wr。由此,在执行基准面寻道之后,当循轨伺服切换为基于记录层用激光的循轨伺服时,可以参照虚拟记录部中记录的记录层用地址AD_wr迅速对实际数据的头部执行寻道。
下文中,通过上述在记录实际数据之前执行的虚拟记录所形成的记录部分被称为“预螺旋(prespiral)”。
通过执行上述预螺旋记录,即便当光盘在记录操作和再现操作之间替换时,也可以保证对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部分进行访问。
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48433号公报所述,预螺旋的记录长度(半径方向的长度)可以是根据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前进方向的向前方向上产生的光斑位置偏差量被设定为+d,在记录前进方向的向后方向上产生的光斑位置偏差量被设定为-d,光斑位置偏差量+d的最大值被设定为前向侧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并且光斑位置偏差量-d的最大值被设定为后向侧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
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表示为:D_max=|+d_max|+|-d_max|。
[1-3.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
与此同时,如参照图6(A)及图6(B)所述,为了对没有形成位置导向器的记录层3执行基于ATS的记录,需要对与预定圈数对应的导向用轨道执行记录,同时将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循轨伺服应用到基准面Ref。
为了防止产生由于基准面用激光和记录层用激光的光斑位置相对于导向用轨道发生偏差所导致的轨道交叉,如图6(A)所示,加大轨道节距(大于可能产生光斑位置偏差的范围)。然后,对利用记录用光斑Swr进行记录的先前轨道执行图6(B)中所示的牵引以及邻近轨道伺服用光斑Sats的循轨伺服引入。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应用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循轨伺服的同时形成了导向用轨道,所以可通过向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循轨伺服系统的伺服环路提供偏置并迫使物镜移动来实现加大轨道节距或执行牵引的轨道节距控制。
然而,鉴于光斑位置偏差进行设定的导向用轨道的节距明显大于针对基准面Ref设定的轨道节距。因此,如果轨道节距以较大幅度变化,则循轨伺服可能会发生偏移。
如果考虑到这点,当形成导向用轨道时,对导向用轨道执行邻近轨道基准面用激光的伺服引入,并开始应用ATS,最好是基于任意节距使基准面用激光呈螺旋状移动,并同时保持循轨伺服控制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能对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的控制(下文称为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或可变轨道节距控制)并同时保持循轨伺服控制状态,将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25237号及2011-198425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应用于基准面Ref的结构。
下文中,将参照图9至14对使能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的基准面Ref的结构以及基于基准面Ref的结构的特定螺旋移动控制方法进行描述。
图9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多层记录介质1的基准面Ref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平面图)。
首先,在图9中,将从纸平面左侧至其右侧的方向定义为凹坑串形成方向,即,轨道形成方向。根据多层记录介质1的一次旋转,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束光斑从纸平面左侧移至其右侧。
与凹坑串形成方向正交的方向(纸平面的纵向方向)是多层记录介质1的半径方向。
在图9中,用空心圆圈示出的参考标号A至F指的是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也就是说,在基准面Ref中,凹坑只形成在凹坑形成使能位置而凹坑不形成在除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
在图9中,参考标号A至F的区别指的是凹坑串的区别(沿半径方向设置的凹坑串的区别),添加到参考标号A至F的数字指的是凹坑串上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9中用粗黑线所示的间隔(光学极限的轨道宽度)指的是根据基准面Ref的光学条件确定的最小轨道节距(基于光学极限值的轨道节距)。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基准面Ref中,用A至F所示的总共6个凹坑串以大于光学极限值的节距沿径向方向设置。
然而,仅当多个凹坑串以大于光学极限值的节距设置时,凹坑形成位置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可以重叠。最后,凹坑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间隔可以大于光学极限。
从下面的描述可以明显看出,需要单独获得针对凹坑串A至F中每一个的循轨误差信号以实现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
也就是说,在这方面,需要采用凹坑串配置中的设备。
鉴于这一点,在基准面Ref中,向各凹坑串A至F施加以下条件,
1)在各凹坑串A至F中,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间隔限于预定第一间隔。
2)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间隔被限制的各凹坑串A至F经布置使得凹坑形成使能位置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偏移预定第二间隔(即,每个凹坑串的相位偏移第二间隔)。
在这种情况下,将沿半径方向设置的凹坑串A至F中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间隔(第二间隔)设定为n。此时,凹坑串A至F经设置使得满足第二条件,以便凹坑串A至B、凹坑串B至C、凹坑串C至D、凹坑串D至E、凹坑串E至F以及凹坑串F至A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之间的间隔为n,如图9所示。
凹坑串A至F中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间隔(第一间隔)为6n,原因是实现了A至F的总共六个凹坑串相位。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基准面Ref中,具有不同凹坑串相位的多个凹坑串A至F具有设定为6n的基本周期并具有以n偏移的相位。
由此,在下述的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的方法中,可以单独获得相对于凹坑串A至F的循轨误差信号。
同时,就该实例而言,当凹坑串A至F沿半径方向以大于基准面Ref的光学极限值的节距进行设置时,防止凹坑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间隔大于光学极限。
如上所述,就该实例而言,基准面Ref中的光学条件与DVD情况下的光学条件相同,即,波长λ大约为650nm,NA大约为0.65。为了符合该等条件,将每个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区段长度设定为对应于3T的区段长度,等于DVD中的最短标记,并将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每个凹坑形成使能位置A至F的边缘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对应于3T的长度。
由此满足条件1)和2)。
接下来,将参照图10对特定凹坑串形成方法进行描述以便对整个基准面Ref中的凹坑形成方面进行理解。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基准面Ref上形成的凹坑串的一部分(对应于七个串)。在图10中,实心圆圈指的是凹坑形成使能位置。
从图10可以看出,在基准面Ref中,凹坑串形成为螺旋形状。
凹坑串相位针对每圈凹坑串偏移第二间隔(“n”)并确定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以使得对沿半径方向设置的凹坑串来说,满足上述条件1)和2)。
例如,在图10中所示的实例中,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经确定使得在第一圈凹坑串中获得凹坑串A的凹坑串相位,并且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经确定使得在基于第一圈开始位置(预定角位置)的第二圈凹坑串中获得凹坑串B的凹坑串相位。下文中,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以相同的方式经确定使得在第三圈中获得凹坑串C的凹坑串相位,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以相同的方式经确定使得在第四圈中获得凹坑串D的凹坑串相位,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以相同的方式经确定使得在第五圈中获得凹坑串E的凹坑串相位,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以相同的方式经确定使得在第六圈中获得凹坑串F的凹坑串相位,并且凹坑形成使能位置以相同的方式经确定使得在第七圈中再次获得凹坑串A的凹坑串相位。也就是说,每圈凹坑串中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经确定使得每圈凹坑串的凹坑串相位偏移第二间隔n。
图11(A)至11(C)示出了针对基准面Ref记录具体地址信息的实例。
在图1至14的描述中,为了方便阐述,假设生成基于推挽信号的信号作为循轨误差信号(单独的循轨误差信号)。
虽然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在实际配置中,可以生成基于SUM信号的信号作为循轨误差信号。
图11(A)示意性地示出了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凹坑串相位的凹坑串(A至F)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关系。在图11(A)中,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用标记“*”示出。
如下文将描述的,在该实例中,一个凹坑串选自凹坑串A至F并将循轨伺服应用于一个选定的凹坑串。
然而,此时,会遇到凹坑串A至F沿半径方向以大于光学极限的节距设置的问题。即,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通过在轨道上移动(扫描)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束光斑而获得的循轨误差信号(推挽信号)可能是通过反射所有凹坑串A至F的凹坑而获得的信号,所以即便基于循轨误差信号应用循轨伺服也无法跟踪一个选定的凹坑串。
由于这个原因,在该实例中,基本概念是以选定的凹坑串中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定时对循轨误差信号进行采样并基于采样的循轨误差信号的值(间歇地)应用循轨伺服。
与上面类似,即便在读取地址信息时,也可采用以选定的凹坑串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定时对SUM信号采样并基于选定的SUM信号的值检测地址信息的方法,以使得仅选择性读取选定凹坑串中记录的信息。
为了适应该信息检测方法,在该实例中,采用根据凹坑是否形成在凹坑形成使能位置来表示“0”和“1”的信道位(记录数字)的格式。也就是说,一个凹坑信息使能位置覆盖对应于一个信道位的信息。
另外,数据位的一位由多个信道位的“0”和“1”的数据模式表示。
具体地,在该实例中,如图11(B)所示,数据位“0”或“1”用四个信道位表示。例如,四个信道位的模式“1011”表示数据位“0”,四个信道位的模式“1101”表示数据位“1”。
此时,重点是信道位“0”不连续。即,如果信道位“0”可以连续,这就表示当利用循轨误差信号间歇地应用伺服时,未获得误差信号的周期可以连续,且基本上可能难以保证循轨伺服的精度。
由于这个原因,在该实例中,通过定义上述数据位而满足信道位“0”不连续的条件。也就是说,通过定义数据位可以将循轨伺服的精度劣化抑制到最小化。
图11(C)示出了同步模式的实例。
如图11(C)所示,同步模式用12个信道位表示,前半部分的8个位被定义为不与数据位的定义匹配的信道位模式“11111111”,同步的区别(种类)用剩余的四个信道位的模式表示。具体地,如果对八个信道位而言连续的四个信道位的模式为“1011”,则该模式表示Sync1,如果模式为“1101”,则该模式表示Sync2。
在基准面Ref中,在同步之后不断记录地址信息。
如上所述,将光盘上的至少绝对位置信息(半径位置信息和旋转角位置)记录为基准面Ref的地址信息。
在该实例中,多个凹坑串A至F设置在相关技术中的一个轨道宽度极限内。通过向每个凹坑串分配单独信息来执行地址信息的记录,以便单独显示每个凹坑串的半径位置(使能每个凹坑串的识别)。也就是说,设置在相关技术中的一个轨道宽度极限内的各凹坑串A至F不会记录相同的地址信息。
从图11(A)至11(C)的描述可以理解,凹坑是相对于基准面Ref进行记录的位置。位置记录指的是将凹坑(或标记)形成部分定义为信道数据“1”并将其他部分定义为信道数据“0”的记录方法。
与此同时,如图10所示,就该实例而言,基准面Ref中的凹坑串形成为螺旋形状。每圈凹坑串中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经确定使得每圈凹坑串按照A→B→C→D→E→F→A……的顺序切换凹坑串的相位,即,对每圈凹坑串来说,凹坑串的相位偏移第二间隔n。
根据该配置,如果可以将循轨伺服应用到凹坑串A至F中的任意一个,则可以实现基于节距为基准面Ref的光学极限值1/6的螺旋移动。
可替换地,基准面Ref中的每个凹坑串可以形成为六重螺旋形状A至F,而不是图10中所示的螺旋形状,或可以形成为同心圆形状。
然而,即便在采用任意结构时,仅通过将循轨伺服应用到任意凹坑串可能无法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施加上述条件1)和2)作为基准面Ref的凹坑串形成条件,以便可以将循轨伺服应用到以大于光学极限值的节距设置的每个凹坑串。另外,将随时间增加的偏移提供给循轨误差信号并顺序交叉凹坑串A至F,以便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需要将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顺次切换为与外周侧相邻的凹坑串,如凹坑串A→凹坑串B→凹坑串……。
如此,为了实现顺次切换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操作,需要单独获得相对于凹坑串的基于凹坑串A至F的相位的循轨误差信号。这是因为如果无法区分相对于凹坑串A至F的循轨误差信号,就无法切换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记录介质1的旋转在基准面Ref上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斑的移动与此时获得的SUM信号、SUM差分信号及推挽信号(P/P信号)的波形的关系的示意图。
SUM差分信号是通过对基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获得的SUM信号进行差分而获得的信号。
在图12中,为了方便阐述,假设凹坑形成在所有凹坑形成使能位置。
如图12所示,随着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束光斑根据多层记录介质1的旋转而移动,SUM信号的信号电平以根据凹坑A至F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设置间隔的周期达到峰值。即,SUM信号指的是凹坑A至F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间隔(形成周期)。
在该实例中,因为光束光斑沿凹坑串A移动,所以当SUM信号沿凹坑串形成方向通过凹坑A的形成位置时,SUM信号的峰值被最大化,在凹坑B至D的形成位置该值逐渐减小。然后,峰值按照凹坑E的形成位置至凹坑F的形成位置的顺序增加并在凹坑A的形成位置使峰值最大化。也就是说,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凹坑E及F的形成位置,由于与内周侧相邻的凹坑串E及F中的凹坑的影响,SUM信号的峰值在凹坑E及F的形成位置顺次增加。
分别获得图12中所示的波形作为SUM差分信号和充当循轨误差信号的P/P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的是,通过使光束光斑和呈现给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A至F的凹坑串的相对位置关系彼此相隔预定间隔n来获得充当循轨误差信号的P/P信号。
SUM差分信号表示凹坑串A至F的凹坑形成位置(准确地讲是凹坑形成使能位置)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间隔。
因此,可以基于SUM差分信号获得表示凹坑串A至F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在凹坑串形成方向上的间隔的时钟CLK。
具体地,时钟CLK是以下信号,在该信号中与每个凹坑的中心位置(峰值位置)对应的位置(定时)为上升位置(定时)。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时钟CLK、基于时钟CLK生成的每个选择器信号的波形以及基准面Ref上形成的凹坑串(其一部分)的关系。
如图13所示,时钟CLK成为以下信号,在该信号中在与每个凹坑的峰值位置(凹坑形成使能位置)对应的定时产生上升,并且上升位置之间的中心点变成下落位置。
可以通过锁相环(PLL)处理利用由SUM差分信号产生的定时信号(表示SUM差分信号的零交叉定时)作为输入信号(参考信号)来生成时钟CLK。
另外,由具有对应于凹坑A至F的形成间隔的周期的时钟CLK生成六种选择器信号(其表示A至F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定时)。具体地,通过将时钟CLK除以6并且其相位分别偏移1/6个周期来生成选择器信号。换句话说,通过在每个定时将时钟CLK除以6使得每个上升定时都偏移1/6个周期来生成选择器信号。
选择器信号是表示相应的凹坑串A至F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定时的信号。在该实例中,生成选择器信号,选择任意选择器信号,并在由选定的选择器信号表示的时段内根据P/P信号执行循轨伺服控制,以便在凹坑串A至F中的任意凹坑串上跟踪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束光斑。这样,可以从凹坑串A至F中选择被定义为伺服对象的任意凹坑串。
如此,生成表示相应凹坑串A至F的凹坑形成使能位置的定时的选择器信号,从选择器信号中选择任意选择器信号,并在由选定的选择器信号表示的时段内基于循轨误差信号(P/P信号)执行循轨伺服控制,以便可以实现对凹坑串A至F中的任意凹坑串的循轨伺服。也就是说,通过选择选择器信号,可以对被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循轨误差信号执行切换。由此,实现被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切换。
图14是示出了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的具体方法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提供给循轨误差信号TE_sv的偏移和基准面Ref上的光束光斑的运动轨迹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循轨误差信号TE_sv指的是通过基于上述选择器信号对P/P信号进行采样并保持所获得的信号。即,循轨误差信号TE_sv表示对于被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P/P信号(循轨误差信号)。
图14示出了通过提供偏移,光束光斑与凹坑串A→凹坑串B相交的一方面的实例。
首先,当采用顺次切换被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方法来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时,事先确定切换位置(定时)。在图14的实例中,伺服对象凹坑串的切换位置被设定为(半径方向上的)以下位置,该位置是与伺服对象凹坑串成相邻关系的凹坑串与该伺服对象凹坑串之间的中间点。
在这种情况下,当实现某个螺旋节距时,根据基准面Ref的格式的预先计算可以获得光盘上光束光斑可以穿过以实现螺旋节距的位置。也就是说,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通过预先计算可以得出光束光斑到达凹坑串与相邻凹坑串之间的中间点的位置。
如此,当光束光斑到达与通过预先计算得出的中间点对应的位置(某个地址块的某个块)时,将被定义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顺次切换成与曾为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外侧相邻的凹坑串。
与此同时,为了使光束光斑沿半径方向移动,将锯齿波偏移提供给循轨误差信号TE-sv。通过设定偏移倾斜,可以将螺旋节距设定为任意节距。
为了实现任意螺旋节距所提供的偏移变成一种波形,在该波形,根据在光束光斑到达凹坑串与相邻凹坑串之间的中间点时顺次对伺服对象凹坑串执行切换的关系,针对每个中间点的极性进行改变,如上所述。也就是说,使光束光斑移至成为中间点的位置所需的偏移量在将伺服应用于凹坑串A时变为“+α”,在将伺服应用于相邻凹坑串B时变为“-α”。由于这个原因,在作为光束光斑到达中间点时的定时的伺服对象凹坑串切换定时,需要使偏移的极性反转。从这个角度看,要提供的偏移的波形变为上述锯齿波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基于要实现的螺旋节距的信息以及基准面Ref的格式的信息执行预先计算可以获得偏移波形。
如此,当光束光斑到达事先确定的相邻凹坑串与凹坑串之间作为中间点的预定位置时,将被定义为循轨伺服对象的凹坑串切换成与曾为伺服对象凹坑串的外侧相邻的凹坑串,并同时将事先确定的锯齿波偏移提供给循轨误差信号TE_sv。
通过该配置,可以实现基于任意节距的螺旋移动。
在上面的描述中,基于P/P信号生成对于被定义为循轨伺服对象的凹坑串的循轨误差信号TE_sv。然而,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1-198425号公报所公开的,可通过计算SUM信号对于与被定义为循轨误差检测对象的凹坑串具有相同相位差的两个凹坑串中的每一个的差来获得循轨误差信号TE_sv。
凹坑串的相位不限于六个相位。
[1-4.基准面地址与记录层地址的对应关系]
如上所述,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分别将不同的地址(其是基准面地址AD_ref和记录层地址AD_wr)提供给基准面Ref和记录层3。
如果考虑到上文描述的对于基准面地址AD_ref和记录层地址AD_wr的基准面寻道的性能,则需要事先定义对应关系(位置关系)。如果没有进行定义,则在访问记录层3上的指定地址时不可能知晓要对基准面Ref上的哪个地址进行寻道。结果,不可以执行访问。
如上所述,如果已知与一个地址对应的区段长度以及轨道节距,则可以提前了解对应关系。
具体地,如果已知与记录层地址AD_wr的一个地址对应的区段长度以及轨道凹坑,则可以根据记录层地址AD_wr的值指定与该地址对应的半径位置。如上所述,包括有半径位置信息以作为基准面地址AD_ref。由于这个原因,如果已知半径位置,可以指定与该半径位置对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对于记录层3进行记录的物理地址是物理扇区号(PSN)。
在执行记录或再现时,利用来自主机装置侧的逻辑扇区号(LSN)来指示记录开始地址或再现开始地址(目标地址)。如此,当利用来自主机装置侧的充当逻辑地址的LSN指定目标地址时,基于相应信息获得基于PSN(其是物理地址)的目标地址。
在这种情况下,将充当目标地址的PNS的值设定为“Psn”。
目标地址Psn和半径地址(设定为r)的关系可以用下列表达式1表示。
[表达式1]
r = &pi;Ro 2 - LTp ( Psn 32 ) &pi; 表达式1
在表达式1中,L表示1RUB的长度。RUB表示记录单元(最小记录单元),1RUB为32个扇区(即,表达式1中的“32”指的是形成1RUB的扇区的数量)。
另外,Ro表示基准面地址AD_ref的原点(地址添加开始位置)的半径位置,Tp表示由标准确定的记录层3的轨道节距。
在这种情况下,表达式1示出了记录方向为外周至内周时的关系。然而,即便当记录方向为内周至外周时,Psn和半径位置r的关系可以用基于相同原理的关系表达式表示。
如果利用表达式1计算半径位置r,则可以计算出与目标地址Psn对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
就该实例而言,按照凹坑串A至F记录基准面地址AD_ref以实现图9及图10中所示的任意节距螺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目标圈轨道号(LPN轨道号)以及轨道内相位号(LPM相位号)作为以此为目标的基准面地址AD_ref。术语LPM表示用于实现任意节距螺旋移动的基准面凹坑模式。
利用下列表达式2,基于表达式1计算出的半径位置r计算出访问目标圈轨道号(LPM轨道号)以及轨道内相位号(LPM相位号)。
[表达式2]
LPM轨道号=div(Ro-r,T1)
Figure BDA00002947619000291
表达式2
在表达式2中,T1表示形成在基准面Ref上的轨道的轨道节距。即,T1对应于图9的粗线示出的轨道宽度(至少是比光学极限的轨道宽度大的轨道宽度)。轨道内相位号(LPM相位号)表示提供凹坑串A至F时的六个相位中的任意一个,如图9所示。在表达式2中,“6”是A至F的相位的数量。
另外,div(A,B)表示A÷B的整数部分,mod(A,B)表示A÷B的余数。
根据表达式1和2,可以事先假设记录层地址AD_wr和基准面地址AD_ref的对应关系(理想对应关系)。
[1-5.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配置]
在上面描述的假设条件下,将参照图15及图16对记录/再现装置10的配置(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5是主要示出了记录/再现装置10中包括的光学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具体地,图15主要示出了记录/再现装置10中包括的光学拾取器OP的内部配置。
首先,将记录/再现装置10上加载的多层记录介质1设定在以下状态:其中,中心孔夹持在记录/再现装置10中的预定位置并启动主轴电机30的旋转驱动。
在记录/再现装置10中,光学拾取器OP作为对由主轴电机30驱动进行旋转的多层记录介质1照射记录用和再现用激光的配置进行设置。
在光学拾取器OP中,设置有记录用激光器11-1(其是上述记录用激光的光源)和ATS/再现用激光器11-2(其是ATS/再现用激光的光源)。
设置伺服用激光器24作为基准面用激光(其是使用基准面Ref中形成的位置导向器执行位置控制的光)的光源。
在光学拾取器OP中,设置有物镜20,该物镜成为记录用激光、ATS/再现用激光以及基准面用激光对于多层记录介质1的输出端。在光学拾取器OP中,进一步设置有记录层用光接收单元23和伺服光用光接收单元29,记录层用光接收单元23从多层记录介质1接收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伺服光用光接收单元29从多层记录介质1接收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
在光学拾取器OP中,形成以下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将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引导至物镜20并将入射到物镜20的来自多层记录介质1的反射光引导至记录层用光接收单元23。
具体地,从记录用激光器11-1发出的记录用激光以及从ATS/再现用激光器11-2发出的ATS/再现用激光通过准直透镜12变成平行光,进而入射到偏振分束器13上。偏振分束器13配置为透过从光源侧入射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
透过偏振分束器13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入射到包括固定透镜14、可移动透镜15和透镜驱动单元16的聚焦机构上。聚焦机构设置为对于充当记录层用激光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调节聚焦位置。固定透镜14设置在靠近激光光源侧,可移动透镜15设置在远离光源侧,可移动透镜15由透镜驱动单元16在与激光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上驱动。
传输通过构成聚焦机构的固定透镜14和可移动透镜15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被镜17反射,然后通过四分之一波长板18入射到二向色棱镜19。
二向色棱镜19经配置使得其选择性反射面反射具有与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相同波段的光,而透过具有其他波长的光。因此,如上所述入射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被二向色棱镜19反射。
由二向色棱镜19反射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通过物镜20被照射到(聚焦到)多层记录介质1(所需的记录层3),如图15所示。
对于物镜20,设置有双轴致动器21,用于在聚焦方向(靠近多层记录介质1的方向)和循轨方向(与聚焦方向垂直的方向:光盘半径方向)上保持物镜20以实现位移。
双轴致动器21包括聚焦线圈和循轨线圈。双轴致动器21通过分别施加到聚焦线圈和循轨线圈的驱动信号(下文将描述的驱动信号FD和TD)在聚焦方向和循轨方向上使物镜20位移。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将ATS/再现用激光照射到多层记录介质1上时,从多层记录介质1(被定义为再现对象的记录层3)中获得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
如上所述获得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通过物镜20被引到二向色棱镜19中进而被二向色棱镜19反射。
被二向色棱镜19反射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通过四分之一波长板18→镜17→聚焦机构(可移动透镜15→固定透镜14),进而入射到偏振分束器13。
如此,入射到偏振分束器13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在前向路径和后向路径上两次通过四分之一波长板,进而反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前向路径光相比旋转了90度。结果,如此入射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被偏振分束器13反射。
被偏振分束器13反射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通过聚光透镜22聚焦在记录层用光接收单元23的光接收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记录层用光接收单元23接收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而获得的光接收信号在下文中被表示为光接收信号DT-r。
在光学拾取器OP中,形成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将从伺服用激光器24发出的基准面用激光引导至物镜20,并将入射到物镜20上的、来自多层记录介质1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引导至伺服用光接收单元29。
如图15所示,从伺服用激光器24发出的基准面用激光经过准直透镜25变成平行光,进而入射到偏振分束器26。偏振分束器26被配置为透过从伺服用激光器24侧入射的基准面用激光(前向路径光)。
已传输通过偏振分束器26的基准面用激光通过四分之一波长板27入射到二向色棱镜19。
如上所述,因为二向色棱镜19被配置为反射与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具有相同波段的光,而透过具有不同波长的光。因此,基准面用激光透过二向色棱镜19,并经过物镜20入射到多层记录介质1(基准面Ref)。
在将基准面用激光照射到多层记录介质1上时获得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来自基准面Ref的反射光)经过物镜20而透射穿过二向色棱镜19,然后经过四分之一波长板27入射到偏振分束器26。
与如上所述ATS/再现用激光的情况类似,因为从多层记录介质1侧入射到偏振分束器26上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在前向路径和后向路径上两次穿过四分之一波长板,反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前向路径光相比旋转90度。结果,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被偏振分束器26反射。
由偏振分束器26反射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通过聚光透镜28聚焦在伺服光用光接收单元29的光接收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伺服光用光接收单元29接收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而获得的光接收信号在下文中被表示为光接收信号DT-sv。
与此同时,如图1所示,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相对于记录层形成区域5的下层侧设置基准面Ref。由于这个原因,在执行记录时,执行物镜20的聚焦伺服控制,以便基准面用激光聚焦在设置于记录层形成区域下层侧的基准面Ref。另外,对于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通过利用基于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的聚焦伺服控制驱动聚焦机构(透镜驱动单元16),对入射到物镜20上的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的准直状态进行调节,以便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聚焦在形成于基准面Ref的上层侧的记录层3。
通过使ATS/再现用激光的光斑跟踪形成在记录层3中被定义为再现对象的标记串,来执行再现时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循轨伺服控制。即,通过基于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来控制物镜20的位置,可以实现再现时对于ATS/再现用激光的循轨伺服控制。
再现时的聚焦伺服控制可以和记录时相同。
图16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10的整体内部配置。
在图16中,通过只从图15中所示的配置中提取记录用激光器11-1、ATS/再现用激光器11-2、透镜驱动单元16和双轴致动器21来示出了光学拾取器OP的内部配置。
在图16中,省略图15中所示的主轴电机30的图示。
在图16中,在记录/再现装置10中的光学拾取器OP外部,设置有记录处理单元31、发光驱动单元32、发光驱动单元33、矩阵电路34、再现处理单元35、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聚焦驱动器37以及双轴驱动器43,作为对多层记录介质1中的记录层3执行记录/再现或基于记录层3的反射光执行聚焦/循轨的位置控制的配置。
记录处理单元31根据输入的记录数据生成记录调制代码。具体地,记录处理单元31对输入的记录数据执行纠错码的添加或预定的记录调制编码,从而获得记录调制代码串,其是将被实际记录在记录层3的“0”和“1”的二进制数据串。
此时,记录处理单元31还根据来自下述控制器46的指令对记录数据执行地址信息(记录层地址AD_wr:PSN)的附加处理。
记录处理单元31将基于生成的记录调制代码串的记录信号提供给发光驱动单元32。
在记录时,发光驱动单元32基于从记录处理单元31输入的记录信号生成激光驱动信号D-1并基于驱动信号D-1驱动记录用激光器11-1发光。由此,可以将根据记录数据的标记串记录在记录层3。
发光驱动单元33通过再生电力根据图16中的激光驱动信号D-2驱动ATS/再现用激光器11-2发光。
矩阵电路34基于来自具有图15中所示的记录层用光接收单元23功能的多个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信号DT_r(输出电流)生成RF信号(再现信号)、聚焦误差信号FE_r及循轨误差信号TE_r。
聚焦误差信号FE_r是表示对定义为记录/再现对象的记录层3的ATS/再现用激光的聚焦误差的信号。循轨误差信号TE_r是表示沿半径方向对形成在记录层3中的轨道的ATS/再现用激光的光斑位置的位置误差的信号。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该实例中,因为对记录层用激光的聚焦伺服控制是基于记录/再现时ATS/再现用激光的反射光执行的,所以在记录/再现时使用聚焦误差信号FE_r。
在记录时,循轨误差信号TE_r被用于作为ATS+的循轨伺服控制,在再现时,循轨误差信号TE_r被用于循轨伺服控制以使ATS/再现用激光跟踪记录层3上的再现对象标记串。
将矩阵电路34获得的RF信号提供给再现处理单元35并将聚焦误差信号FE_r及循轨误差信号TE_r提供给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
就该实施方式而言,将循轨误差信号TE_r提供给控制器46。
再现处理单元35对RF信号执行二值化处理以及预定解调处理,比如记录调制代码解码或纠错处理,从而获得通过恢复记录数据所获得的再现数据。
再现处理单元35还对插入记录数据中的记录层地址AD_wr执行再现(检测)处理。将再现处理单元35检测到的记录层地址AD_wr提供给控制器46。
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对聚焦误差信号FE_r及循轨误差信号TE_r执行伺服操作处理并生成聚焦伺服信号FS-r及循轨伺服信号TS-r。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执行基于ATS+的伺服控制,作为对记录层3进行记录时的循轨伺服控制。
如图8所示,在ATS+中,包括ATS侧伺服滤波器的ATS控制系统的控制带(即,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中包括的循轨伺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频率被设定为小于执行正常伺服控制时的频率。如上所述,在该实例中,将控制带设定为大约1kHz。
与此同时,对于要在再现时执行并使ATS/再现用激光跟踪记录层3的轨道的循轨伺服控制,应设定与执行正常伺服控制的情况相同的控制带(例如,大约10kHz)以便可以跟踪扰动分量。
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被配置为切换循轨伺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以便对循轨误差信号TE-r执行伺服操作处理。
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执行截止频率的切换。
将循轨伺服信号TS-r提供给下述加法单元41和选择器42。
将聚焦伺服信号FS-r提供给如图16中所示的聚焦驱动器37。聚焦驱动器37基于聚焦伺服信号FS-r生成聚焦驱动信号FD-r并基于聚焦驱动信号FD-r驱动透镜驱动单元16。
由此,实现对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的聚焦伺服控制(聚焦伺服控制用于使记录用激光和ATS/再现用激光聚焦在记录层3)。
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被配置为利用滑动驱动单元44对光学拾取器OP的滑动运动进行控制。
滑动驱动单元44保持整个光学拾取器OP沿循轨方向滑动。
再现时,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提取循轨误差信号TE-r的低频分量,生成滑动误差信号,并基于滑动误差信号生成滑动伺服信号。通过将滑动伺服信号提供给滑动驱动器45并驱动滑动驱动单元44,可以实现光学拾取器OP的滑动伺服控制。
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将根据控制器46指令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滑动驱动器45并利用滑动驱动单元44实现光学拾取器OP的所需滑动运动。
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还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执行跳轨操作的执行控制,用于关闭循轨伺服并使ATS/再现用激光的光斑跳至另一轨道。
在记录/再现装置10中,设置有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39以及聚焦伺服电路40,作为对于基准面用激光的反射光的信号处理系统。
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39基于来自图11中所示的伺服光用光接收单元29中的多个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信号DT-sv,生成聚焦误差信号FE-sv,该聚焦误差信号表示基准面用激光相对于基准面Ref(反射膜7的反射面)的聚焦误差。
聚焦伺服电路40对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39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FE-sv执行伺服操作处理并生成聚焦伺服信号FS-sv。
将聚焦伺服电路40生成的聚焦伺服信号FS-sv提供给双轴驱动器43。
双轴驱动器43基于聚焦伺服信号FS-sv生成聚焦驱动信号FD并基于聚焦驱动信号FD驱动双轴致动器21的聚焦线圈。
由此,实现了对基准面用激光的聚焦伺服控制(聚焦伺服控制用于使基准面用激光聚焦在基准面Ref上)。
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基于伺服光用光接收单元29获得的光接收信号DF-sv执行基准面运动控制(对基准面Ref上的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斑位置执行运动控制)并对基准面Ref上记录的基准面地址AD_ref进行检测。
具体地,执行用于实现上述基准面寻道(基于基准面地址AD_ref的寻道)或上述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的控制,作为基准面运动控制。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期间,生成基于光接收信号DT_sv的P/P信号、选择器信号以及时钟CLK或生成基于该等信号的循轨误差信号TE-sv。另外,相对于循轨误差信号TE-sv提供锯齿波偏移。
可以采用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25237号或2011-198425号公报中公开的配置相同的配置作为实现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的具体配置,并在文中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执行以下控制作为基准面Ref的寻道操作控制: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滑动驱动器45以便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执行光学拾取器OP的滑动运动或实现跳跃操作以关闭循轨伺服并使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斑跳至另一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凹坑串)。
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对循轨误差信号TE-sv执行伺服操作处理并生成循轨伺服信号TS-sv以使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束光斑跟踪基准面Ref上的预定凹坑串(A至F中的任意一个)。
从图8的描述可以理解,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的循轨伺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被设定为以下频率,该频率等于执行正常伺服控制以实现跟踪扰动时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大约为10kHz)。
可以利用图11中所述的方法对基准面地址AD_ref进行检测。
可以采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25237号或2011-198425号公报中公开的配置相同的配置作为检测基准面地址AD_ref的配置,并在文中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将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检测到的基准面地址AD_ref提供给控制器46。
将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生成的循轨伺服信号TS-sv提供给上述加法单元41和选择器42。
在这种情况下,将来自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输出信号以及来自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的输出信号输入至选择器42。也将循轨伺服信号TS-ATS+输入选择器42,该循轨伺服信号TS-ATS+通过利用加法单元42添加来自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循轨伺服信号TS-r以及来自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的循轨伺服信号TS-sv而获得并用于实现ATS+。
选择器42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选择输入信号的三个系统中的一个并输出该信号。
将来自选择器42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双轴驱动器43。
双轴驱动器43基于来自选择器42的输出信号生成循轨驱动信号TD并基于循轨驱动信号TD驱动双轴致动器21的循轨线圈。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可以将对多层记录介质1执行记录/再现时执行的位置控制的方面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执行基准面寻道时
→在基准面Ref上执行滑动运动控制或跳轨(跳凹坑串)控制
·执行记录时(除ATS导向用轨道的记录之外的记录)
→执行ATS+(在该实例中,伴随有任意节距螺旋移动控制)
·执行记录层寻道(在基准面寻道之后利用记录层用激光执行的寻道:校正寻道)时
→至少在记录层3上执行跳轨
·执行再现时(再现期间)
→执行利用循轨伺服信号TS-r的循轨伺服控制(使ATS/再现用激光跟踪记录层3上的轨道的伺服控制)。
选择器42设置为根据四个方面的每一方面针对双轴驱动器43切换输出信号。
具体地,执行记录时,选择器42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选择来自加法单元41的输入信号(循轨伺服信号TS-ATS+),以便执行ATS+。
执行再现时,选择器42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选择来自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输入信号(循轨伺服信号TS-r)。
执行基准面寻道时,选择器42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选择来自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的输入信号(为跳轨信号)。
执行记录层寻道时,选择器42根据控制器46的指令选择来自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输入信号(为跳轨信号)。
通过执行切换控制来实现与下列项的每一项对应的方面的位置控制:在执行基准面寻道时,在执行记录时,在执行记录层寻道时,以及在执行再现时。
控制器46由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诸如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存储器的微计算机构成。控制器46根据ROM中存储的程序执行控制/处理并整体控制记录/再现装置10。
例如,控制器46基于从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输入的基准面地址AD_ref向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输出指令并执行寻道操作控制(基准面寻道操作控制)以使基准面用激光的光斑位置移至预定基准面地址AD_ref。
控制器46基于从再现处理单元35输入的记录层地址AD_wr向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输出指令并执行寻道操作控制(记录层寻道操作控制)以使ATS/再现用激光的光斑位置移至预定记录层地址AD_wr。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执行基准面寻道控制时,控制器46使选择器42选择来自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的输入信号,在执行记录层寻道操作控制时,使选择器42选择来自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输入信号。
在执行记录时,控制器46使选择器42选择来自加法单元41的循轨伺服信号TS-ATS+,以便执行基于ATS+的循轨伺服控制。
在执行再现时,控制器46使选择器42选择来自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输入信号,以便执行基于循轨伺服信号TS-r的循轨伺服控制。
此时,在执行记录时以及在执行再现时,控制器46向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输出切换指令,以便执行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的伺服控制带的切换。
当开始对记录层3进行记录时,如果需要形成图5中所示的导向用轨道,则在执行基准面寻道并形成导向用轨道之后应用ATS+。
如此,当在基准面寻道之后需要形成导向用轨道时,控制器46根据基准面寻道的完成向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和记录处理单元31输出指令,并基于预定节距开始螺旋记录。
然后,根据与预定圈数对应的螺旋记录的进行,控制器46向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输出指令,缩小螺旋节距,并开始监测循轨误差信号TE-r的振幅。
作为监测结果,当确定利用可以假设启用循轨伺服引入的预定方面(例如,零交叉)获得循轨误差信号TE-r的振幅时,控制器46向选择器42输出指令,以便从曾为循轨伺服信号TS-sv的选择方面切换至循轨误差信号TS-ATS+的选择方面。
由此,开始基于ATS+的记录。
当没有必要在开始记录时形成导向用轨道时(即,当记录现有螺旋的连续部分时),为了将伺服控制切换成基于ATS+的伺服控制,根据基准面寻道的完成,控制器46向选择器42输出指令,以便从曾为循轨伺服信号TS-sv的选择方面切换至循轨误差信号TS-r的选择方面。在根据切换执行循轨伺服的引入之后,根据需要,控制器46向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输出指令以执行记录层寻道操作,以便从预定记录开始位置开始记录。
当开始再现时,为了将伺服控制切换成基于循轨伺服信号TS-r的伺服控制,根据基准面寻道的完成,控制器46向选择器42输出指令,以便从曾为循轨伺服信号TS-sv的选择方面切换至循轨伺服信号TS-r的选择方面。在根据切换执行循轨伺服的引入之后,根据需要,控制器46向记录层用伺服电路36输出指令以执行记录层寻道操作,以便从预定再现开始位置开始再现。
控制器46执行下文将描述的图26至30中所示的处理并实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操作。这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1-6.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
下文中,将对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进行描述。
图17示出了多层记录介质1的记录层的区域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基于具有物理地址功能的PSN的数据管理来实现区域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图17中所示的区域结构可以被称为物理地址空间的结构。
为了简化描述,图17仅示出了记录层L0和记录层L1的区域结构。然而,其他记录层3(L2至L4)的区域结构与记录层L0和L1的区域结构相同。
如图17所示,在每个记录层3中,设置有用户数据区、第一管理信息区、第二管理信息区及备用区。
在这种情况下,当从记录前进方向观看时,第一管理信息区变成设置在最前侧的区域。在第一管理信息区之后,顺次设置用户数据区、备用区以及第二管理信息区。
第一和第二管理信息区成为用于记录管理信息以管理用户数据区上记录的数据的区域。
就该实例而言,将临时光盘管理区(TDMA)分配给第一管理信息区。如图17所示,记录层L0中的TDMA是TDMA0,记录层L1中的TDMA是TDMA1。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记录层L2至L4的第一管理信息区中的TDMA分别成为TDMA2、TDMA3及TDMA4。
备用区是被设置为初步记录区并用于下文将描述的替换处理的区域。
在该实施方式中,要形成预螺旋的一个预螺旋区域PS被事先确保在用户数据区、第一管理信息区、第二管理信息区及备用区中的每一个中。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预螺旋的记录长度被设定为基于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的预定长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使能下述滑动替换的滑动缓冲区SB被确保在用户数据区、第一管理信息区、第二管理信息区及备用区中的每一个中。
在这种情况下,当多层记录介质1被格式化时,形成图17中所示的区域结构。
具体地,当多层记录介质1被格式化时,通过确定每个区域的至少头部PSN(头部物理地址)来形成图17中所示的区域结构。
如上所述,当记录层上出现缺陷时,用备用区替换要在缺陷出现区段中记录的数据的记录区。
然而,在采用对于每次出现缺陷利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方法时,因为执行了相对较长距离的寻道,所以可能降低记录/再现速率。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将图17中所示的滑动缓冲区确保在物理地址空间上之后,执行所谓的滑动替换。
图18(A)及图18(B)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滑动替换处理的示意图。
图18(A)示出了仅提取图17中所示的某个记录层3的区域结构的用户数据区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要被记录的数据的大小是“用户数据区的大小”—“滑动缓冲区SB的大小”—“预螺旋区PS的大小”,如图18(A)中的网状部分所示。
当具有上述大小的数据记录到用户数据区时,用户数据区中会出现多个缺陷D,如图18(B)所示。
滑动替换成为以下替换方法,根据缺陷D的出现将剩余数据记录在跳过缺陷D出现区段的后侧(被定义为记录对象的区域中)。
具体地,在图18(B)的实例中,缺陷D出现地点的数量为三个并将要被记录的数据分配给以缺陷D的出现区段为界的四个位置并进行记录。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记录实际数据之前,记录预螺旋(记录虚拟数据)。因此,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替换处理,根据缺陷D的出现从跳过缺陷D的出现区段的位置开始执行预螺旋记录,然后开始记录对应于实际数据的用户数据。
换句话说,这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替换的性能,只要出现缺陷D时就消耗缺陷出现区段和预螺旋记录区段的总区域。
图18(B)示出了每当出现缺陷D时要被消耗的“缺陷出现区段和预螺旋记录区段”的总容量被设定在滑动缓冲区SB的预设容量内的情况,从而使要被记录的数据完全记录在用户数据区中。
与此同时,如从头部中记录的预螺旋可理解,为上述每个缺陷D发生区段划分的每个区域是独立螺旋。
在该实施方式中,顺序螺旋信息(SSI)被定义为用于管理每个独立螺旋的信息(螺旋管理信息)。
图19(A)及图19(B)是示出了SSI的示意图。
图19(A)示出了SSI条目(SSI的条目信息)的数据结构实例。
当执行如图17中所述的格式或当根据如上所述滑动替换登记新螺旋(区域)时,执行SSI的条目。
如图19(A)所示,在SSI条目中至少描述了“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大小”、“状态1”、“状态2”及“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
图19(A)示出了以下情况的实例,在该情况中将“预螺旋的开始PSN”分配给SSI条目中的字节0的比特6-0及字节1-3,将“螺旋的开始PSN”分配给字节4的位6-0及字节5-7,将“螺旋的大小”分配给字节8的位0及字节9-11,分别将“状态1”和“状态2”分配给字节12的位7-4及字节12的位3-0,将“滑动缓冲区的大小”分配给字节13-15并“保留”字节0的位7、字节4的位7及字节8的位7-1中的每一个。
“预螺旋的开始PSN”指的是预螺旋区域PS的头部(开始)PSN。
“螺旋的开始PSN”指的是要成为对预螺旋区域PS来说连续的区域的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的头部(开始)PSN。
“螺旋的大小”指的是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的大小(比如在执行格式时新设螺旋的步骤中描述写入进度大小)。
“滑动缓冲区的大小”指的是滑动缓冲区SB的大小。
“状态1”是表示螺旋状态的标识符。具体地,如图19(B)所示,“状态1”是表示螺旋“未使用”、“预螺旋写入”、“使用中”、“已使用”的区别的标识符。
螺旋“未使用”对应于执行格式时执行图17中所示的区域划分的情况,即,仅执行图17中所示的每个区域的SSI的条目并且每个区域(螺旋)处于非写入状态。
“在预螺旋写入期间”表示正在执行预螺旋写入(正在对预螺旋区域PS执行虚拟数据的记录)。当输入新SSI并且开始预螺旋记录时,“状态1”从“未使用”变为“在预螺旋写入期间”。
“使用中”指的是预螺旋写入之后、实际数据记录完成之前的状态。
“已使用”指的是对于SSI的条目信息管理的螺旋禁用附加记录的状态。例如,当要记录在螺旋中的实际数据全部被记录或根据缺陷D的出现执行滑动替换时(即,关闭执行记录的螺旋),“状态1”从“使用中”变为“已使用”。
图19(B)示出了0000b表示“未使用”,0001b表示“预螺旋写入”,0010b表示“使用中”,0011b表示“已使用”(其他为保留)的情况的实例。
在图19(A)中,“状态2”是表示螺旋使用的标识符。具体地,“状态2”表示“TDMA”、“用户数据区”、“备用区”的区别。
SSI由控制器46生成并在预定时间记录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的TDMA中。
图20(A)至20(E)示出了根据滑动替换输入新的SSI的一方面。
首先,如图20(A)所示,在用户数据区中未记录数据的状态下,应记录用“A”示出的具有“用户数据区的全部容量”—“预螺旋区域PS的容量”—“滑动缓冲区SB的容量”的大小的数据(用户数据)。
此时,被设定为用户数据区的滑动缓冲区SB的容量为“B”,如图20(A)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用户数据区处于非记录状态,所以在记录用户数据之前首先执行预螺旋记录。在执行预螺旋记录之后,开始记录用户数据。
在开始记录用户数据之后,当执行对应于大小A1的用户数据的记录时,如图20(B)所示,出现缺陷D并且应该执行滑动替换。
如此,当应该执行滑动替换时,首先关闭执行记录的螺旋。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记录并由SSI管理的螺旋变成图20(A)中所示的螺旋。具体地,螺旋是利用SSI条目管理的螺旋,其中“预螺旋的开始PSN”是用户数据区的头部PSN,“螺旋的开始PSN”是从对应于“预螺旋的开始PSN”的PSN位移了预螺旋区域PS的后侧的位置的PSN,“螺旋的大小”是上述大小A,“滑动缓冲区的大小”是上述大小B。
更新相应SSI的“螺旋的大小”和“状态1”以关闭螺旋。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记录对应于大小A1的用户数据时出现缺陷D,所以利用大小A1更新相应SSI中的“螺旋的大小”,并使“状态1”从“使用中”更新为“已使用”以指明禁止对该螺旋进行附加记录。
由此,直至出现缺陷D,关闭执行记录的螺旋。
如此,关闭执行记录的螺旋并执行跳过缺陷D发生区段的替换作为滑动替换。
具体地,首先,将用于执行要记录剩余数据的记录的新螺旋(区域)设定为与缺陷D头部位置相距预定间隔的后方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剩余数据的大小是“A-A1”,如图20(B)所示。
在该实例中,当出现缺陷D时,将对应于预定大小d的间隔设定为预定间隔(即,以大小d执行滑动)。
从这个角度看,如图20(C)所示,将“预螺旋的开始PSN”被设定为与缺陷D的头部PSN偏移预定间隔d的后方位置的PSN,“螺旋的开始PSN”被设定为进一步偏移大小ps的后方位置的PSN,并且“螺旋的大小”被设定为大小“A-(A)1”的螺旋登记为新螺旋。换句话说,将描述了“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PSN”及“螺旋的大小”的信息新输入SSI。
如此,当新登记SSI时,SSI条目中的“状态1”是“未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当根据第一缺陷D执行新SSI条目时,具有设定大小B的滑动缓冲区被消耗了大小d+大小ps。结果,针对新SSI条目中的“滑动缓冲区的大小”,描述“B-d-ps”的大小,如图20(C)所示(表示为滑动缓冲区SB’)。
如此,在执行新SSI条目之后,将预螺旋记录到用新SSI条目示出的区域并开始记录剩余数据。由此,执行根据缺陷D的出现的滑动替换。
在通过根据第一缺陷D的出现的滑动替换重新开始记录剩余数据之后,如图20(D)所示,当进行对应于大小A2的记录时,出现第二缺陷D。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根据缺陷D的出现关闭执行记录的螺旋。即,利用大小A2更新根据第一缺陷D的出现新登记的SSI条目信息中的“螺旋的大小”并将“状态1”从“使用期间”更新为“已使用”。
对于滑动替换,图20(E)中所示的新螺旋被新设定为第二缺陷D发生区段的后方位置。
具体地,登记SSI条目信息,其中“预螺旋的开始PSN”是与第二缺陷D的头部PSN偏移预定间隔d的后方位置的PSN,“螺旋的开始PSN”是进一步偏移大小ps的后方位置的PSN,“螺旋的大小”是大小“A-A1-A2”,并且“滑动缓冲区的大小”是“B-2d-2ps”(表示为图20(E)中的滑动缓冲区SB’’)。
如此,在执行新SSI条目之后,将预螺旋记录到用新SSI条目示出的区域并开始记录剩余数据。由此,实现根据第二缺陷D的出现的滑动替换。
从图20(A)至20(E)可以看出,在该实例中,对于响应于缺陷D的出现的SSI的每个新条目,滑动缓冲区SB的大小被新重新设定为根据实际数据的记录前进程度的大小。换句话说,在出现缺陷D时新设定的滑动缓冲区SB的大小被设定为根据剩余记录数据的大小的大小。
与此同时,如果执行滑动替换,与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针对替换的寻道距离。结果,可以有效抑制记录速率和再现速率降低。
然而,如果考虑了多层记录介质1的数据可记录容量的有限性,则可能难以将滑动缓冲区的容量设定为足够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假设缺陷D的发生率在对应于缺陷产品的多层记录介质1中较高,则仅利用滑动缓冲区SB可能无法执行替换处理。
因此,考虑执行滑动替换与利用备用区对记录区进行替换的组合。
具体地,当滑动缓冲区被消耗并且未记录所要记录的所有数据时,用备用区替换剩余数据的记录区。
然而,当实现将滑动替换与利用备用区对记录区进行替换组合的替换处理(以下简称组合替换处理)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图21示出了实施方式中实际执行主机装置侧的区域保留时的逻辑地址空间(基于LSN)与物理地址空间(基于PSN)的关系的实例。
具体地,图21示出了从主机装置侧设定两个连续记录区SRR1和SRR2(SRR:顺序记录范围)的情况的实例。
图21示出了划分两个连续记录区SRR1和SRR2并针对两个记录区(记录层L0和记录层L1)进行设定的情况的实例。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层L0和记录层L1的边界存在于SRR2中。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SRR1的大小小于SRR2的大小。
根据两个连续记录区SRR1和SRR2的设定,将记录层L0上的用户数据区分为用于SRR1的数据区以及用于SRR2的数据区,如图21所示。
具体地,用于SSR1的数据区具有预螺旋区域PS,SRR1用实际数据的记录区、以及滑动缓冲区SB。
同样,用于SSR2的数据区具有预螺旋区域PS,SRR2用实际数据的记录区,以及滑动缓冲区SB。
如上所述,将滑动缓冲区SB的大小设定为符合实际数据的记录数据的大小的大小。如图2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SRR1中的滑动缓冲区SB的大小大于SRR2中的大小。
与此同时,将记录层L1上的整个用户数据区分配给用于SRR2的数据区。
在记录层L0及L1两者中,除用户数据区之外的区域结构与上文参照图7描述的数据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实际上,应注意的是,在对多层记录介质1进行记录之前执行区域划分,并且实际中,备用区域不一定要设置在靠近被定义为记录对象的连续记录区的位置。
图22(A)至22(C)是示出了实施方式中当实现上述组合替换时出现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22(A)示出了在执行图21中所示的区域划分时的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的关系(主要针对SRR1)。
图22(B)示出了连续记录SRR1的实际数据时记录层L0上出现多个缺陷D并根据缺陷的出现执行滑动替换的一方面。图22(C)示出了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在图22(B)中,根据第四缺陷D的出现执行滑动替换,缺陷D的总区段长度(滑动的总区段长度)和根据滑动替换而需要记录的预螺旋PS的总区段长度(根据滑动替换为SSI的每个新条目记录的预螺旋PS的总区段长度)的和大于滑动缓冲区的容量。
在这种情况下,要记录的剩余数据的容量(图22(B)中的阴影部分)大于用于SRR1的数据区中的剩余区域的容量,因此,即使对剩余数据执行记录,也不记录用“Ov”示出的部分。
如此,就未记录数据而言,应该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如图22(C)所示。
然而,应注意的是,相关技术中是利用替换源PSN和替换目的地PSN彼此相关联的缺陷列表(DFL)(或TDFL)来执行用BD中的备用区替换记录区。即,使用充当物理地址的PSN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在这种情况下,在要记录的剩余数据的多余部分(即,大于数据区中的剩余容量的部分)中,不向该多余部分提供PSN(因为相应PSN对应于SRR2的头部),该多余区段在图22(B)中用“Ov”示出。
就不可能得到PSN的数据部分而言,作为“替换源PSN”的信息可能未存储在缺陷列表中。结果,就容量过剩的数据部分而言,可能未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如此,与现有技术的BD类似,当简单地遵循利用缺陷列表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方法时,可能未实现滑动替换与备用区替换的组合替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当由于滑动替换的重复进行而不向记录数据提供物理地址时,为了能够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新定义基于虚拟扇区号(VSN)的虚拟地址空间并利用VSN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图23(A)及图23(B)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定义的虚拟地址(VSN)的示意图。
图23(A)示出了基于LSN的逻辑地址空间、基于PSN的物理地址空间以及基于VSN的虚拟地址空间的关系。图23(A)示出了逻辑/虚拟/物理地址空间相对于多个记录层3中的一个记录层3的关系。
如图23(A)所示,通过向基于LSN的逻辑地址空间添加备用区、第一管理信息区及第二管理信息区来获得基于VSN的虚拟地址空间。
如图23(A)所示,虚拟地址空间上的用户数据区的大小等于逻辑地址空间的大小并等于物理地址空间上的用户数据区中的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的大小(除预螺旋区域PS和滑动缓冲区SB之外的区域的大小)。
如果将虚拟地址空间上的第一管理信息区、第二管理信息区及备用区中的每一个与物理地址空间上的每个区域进行比较,则预螺旋区域PS和滑动缓冲区SB被排除在外。
图23(B)示出了LSN和VSN的对应关系。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只有当实际数据记录在物理地址空间上的第一管理信息区、用户数据区、备用区及第二管理信息区的每个区域中时,才消耗充当虚拟地址的VSN。与此同时,LSN是只与用户数据对应的地址信息而不对应于除用户数据之外的数据。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LSN的值仅在用户数据的记录区段中增加/减小而该值在除用户数据的记录区段之外的区域(备用区以及第一和第二管理信息区:即,记录层3的边界附近)中不会增加/减小。
与此同时,VSN的值在除用户数据区的备用区以及第一和第二管理信息区中增加/减小以对应于实际数据的记录部分。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定义了基于VSN的虚拟地址空间之后,使用VSN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图24(A)及图24(B)是示出了根据利用VSN执行的实施方式的替换处理的示意图。
图24(A)示出了执行图21中所示的SRR1和SRR2的区域划分时主要针对SRR1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以及物理地址空间的关系的实例。图24(A)还示出了虚拟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中的备用区的关系。
与图22(B)类似,在图24(A)中,在记录SRR1的数据期间出现四个缺陷D。如图24(A)中用<1>所示,在出现缺陷D时执行滑动替换,并顺次执行新SSI的条目(以及关闭执行记录的螺旋的处理)。
因为图22(A)至22(C)中描述了根据滑动替换执行的特定操作,所以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出现第四缺陷D时滑动替换处理的执行,滑动的总区段长度和预螺旋PS的总区段长度(根据滑动替换针对SSI的每个新条目记录的预螺旋PS的总区段长度)的和大于滑动缓冲区的容量。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要记录的剩余数据的大小大于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剩余容量,所以剩余数据可能未全部记录在用于SRR1的数据区中。
此时,可以记录剩余数据直至完全消耗被定义为记录对象的用于SRR1的数据区。
具体地,当参照在记录期间检测到的基准面地址AD_ref并且当前基准面地址AD_ref与对应于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端位置的基准面地址AD_ref匹配时,停止记录剩余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新SSI条目时,确定与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端位置对应的PSN的值。利用上述表达式1和2根据PSN的值执行PSN向LPM的转换(记录层地址AD_wr向基准面地址AD_ref的转换),由此计算出与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端位置对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当检测到如上所述计算出的基准面地址AD_ref时,停止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采用了ATS+,所以在记录期间基准面用激光处于循轨伺服控制。由于这个原因,在记录期间检测基准面地址AD_ref并且可以确定是否到达基准面Ref上的预定位置。
然而,如果考虑产生图3(A)至3(C)中所示的基准面用激光和记录层用激光的光斑位置的偏差,则在当前基准面地址到达如上所述与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端位置对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之前,不断执行记录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根据光斑位置的偏差方面可能产生与下一区域的头部的交叉写入。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当前基准面地址到达基准面地址AD_ref(其成为与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位置对应的基准面地址AD_ref的稍前侧)时,停止记录剩余数据(图24(A)中的<2>:如果位置接近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位置,则停止记录)。
换句话说,如果该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下一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该区域成为用于SRR2的数据区),则停止记录。
此时,可以基于上述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确定记录停止位置(基准面地址AD_ref)与对应于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位置的基准面地址AD_ref的距离。换句话说,可以成为对应于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位置的基准面地址AD_ref的前侧为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的基准面地址AD_ref作为停止记录的基准面地址AD_ref。
当位置接近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位置时,停止记录剩余数据,如<2>所示,对执行记录的螺旋进行关闭处理。另外,执行下文将描述的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处理。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只有当记录实际数据时,才消耗VSN。由于这个原因,如图24(A)中所示的情况,即便当滑动缓冲区SB完全被消耗并且剩余数据没有全部记录在记录对象区中时,也不会出现提供给剩余数据的未记录数据部分(对应于上述“Ov”)的地址。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新定义具有上述特征的VSN(虚拟地址空间)之后,利用VSN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具体地,生成图24(B)中所示的基于VSN的缺陷列表并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而并非现有技术中生成基于充当物理地址的PSN的缺陷列表且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如图24(B)所示,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缺陷列表变成替换源VSN和替换目的地VSN彼此相关联的信息。
缺陷列表由控制器46生成并在预定时间记录在多层记录介质1中的TDMA中。
在上述<2>中,在位置接近处于记录中的区域的端位置时停止记录剩余数据之后,首先获取剩余数据的头部VSN和端部VSN,如图24(A)中的<3>所示。
如上所述,VSN是仅被实际数据的记录部分占用的地址,并且控制器46在记录实际数据期间识别当前VSN。例如,在开始记录实际数据之后,控制器46根据记录前进使VSN的值增加并且可以识别相对于当前记录实际数据的VSN。
因此,当在<2>中停止记录时,控制器46可以获得已被最终执行记录的VSN的下一个VSN作为剩余数据的头部VSN。
剩余数据的端部VSN是虚拟地址空间上用于SRR1的数据区的端部地址。可以获得在执行自主机装置的区域保留时事先确定的值作为端部VSN。可替换地,可以根据剩余数据的大小(头部VSN+剩余数据大小)计算出端部VSN。
如此,在获得剩余数据的头部VSN和端部VSN之后,如图24(A)中的<4>所示,确保备用区中的替换目标区并将其登记到缺陷列表中。
具体地,在虚拟地址空间上的备用区中,确保具有的容量符合剩余数据的容量的替换目的地区并获得对于替换目的地区的头部VSN和端部VSN。然后,将如上所述的获得的对于替换目的地区的头部VSN和端部VSN设定为替换目的地VSN的信息,将通过<3>获得的剩余数据的头部VSN和端部VSN设定为替换源VSN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登记到(输入)缺陷列表中。
如此,将该信息登记到缺陷列表中并用<5>示出,将剩余数据写入备用区。
由此,实现用备用区替换剩余数据的记录区。
当用备用区对记录区进行的替换对应于对于备用区的第一写入时,SSI条目中对于备用区的“状态1”从“未使用”变为“在记录预螺旋期间”,并首先执行预螺旋记录。当完成预螺旋的记录之后,“状态1”变为“使用中”,并开始记录剩余数据。
与此同时,当已经使用备用区并在现有螺旋的连续部分中确保替换目的地区时,将剩余数据记录到现有螺旋的连续部分。
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为用户数据或实际数据(比如管理信息)的每个记录区设置滑动缓冲区并执行滑动替换,采用在消耗滑动缓冲区并且要记录的所有数据未被完全记录时用备用区替换剩余数据的记录区的方法。
因为执行了滑动替换,所以与仅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的情况相比,可以有效减少寻道时间并且可以抑制记录速率或再现速率降低。
如上所述,当消耗滑动缓冲区并且要记录的所有数据未被完全记录时,用备用区替换剩余数据的记录区。结果,可以确保剩余数据的读/写连续性(不执行长距离寻道的连续性)。因此,在这方面取得抑制记录/再现速率降低的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除了物理地址之外,还新定义了虚拟地址,并利用该虚拟地址来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因此,即便当由于滑动替换的重复进行而不向记录数据提供物理地址时,也可利用该虚拟地址执行用备用区替换记录区。
[1-7.根据实施方式的再现方法]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按照基于LSN、VSN及PSN的三个地址空间执行数据管理。
在管理下,当执行再现时,根据主机装置侧的LSN的指令,将LSN转换为VSN进而将VSN转换为PSN。由此指定记录由LSN指示的数据的PSN。
基于如图23(B)所示的LSN和VSN的对应关系信息(下文称为LSN/VSN对应关系信息)执行LSN向VSN转换。也就是说,将显示图23(B)中所示的LSN和VSN的对应关系的LSN/VSN对应关系信息存储在记录/再现装置10中并基于该LSN/VSN对应关系信息计算出与LSN对应的VSN。
与此同时,基于如下的SSI的描述信息来执行VSN/PSN的转换方法。
图25(A)及图25(B)是示出了VSN向PSN转换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5(A)示出了SSI的实例。在图25(A)中,省略“状态1”、“状态2”及“滑动缓冲区的大小”。
在图25(A)中,已知根据SSI管理三个螺旋(区域)。具体地,管理“预螺旋的开始PSN”是“0x10000”、“0x18000”及“0x30000”的三个螺旋。在这种情况下,“预螺旋的开始PSN”的数值是“0x10000”的螺旋被定义为第一螺旋,“预螺旋的开始PSN”的数值是“0x18000”的螺旋被定义为第二螺旋,“预螺旋的开始PSN”的数值是“0x30000”的螺旋被定义为第三螺旋。
第一螺旋的“螺旋的开始PSN”和“螺旋的大小”分别是“0x10220”和“0x7000”。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开始PSN”和“螺旋的大小”分别是“0x18200”和“0x17000”。第三螺旋的“螺旋的开始PSN”未确定(“0x0”)。
下文中,将对以下情况的实例进行描述,该情况中当SSI的描述内容如图25(A)所示时,根据VSN计算出与指定为目标的VSN(称为VSN_TG)对应的PSN(称为PSN_TG)。
具体地,目标VSN_TG被定义为“0x110000”。
当执行VSN向PSN的转换时,基于SSI的信息内容生成图25(B)中所示的VSN/PSN转换表。
在这种情况下,当生成VSN/PSN转换表时,将SSI记录在多层记录介质1上并事先从多层记录介质1中读取SSI。
如图25(B)所示,在VSN/PSN转换表中,对于“螺旋的开始VSN”的信息,SSI中描述的至少“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PSN”以及“螺旋的大小”的信息对每个螺旋来说都是相关的。
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地址空间上的头部VSN的值是已知的。头部VSN的值是“0x100000”。
因为与头部VSN对应的PSN是利用SSI管理的第一螺旋中的实际数据记录区段的头部PSN,所以头部VSN“0x100000”在VSN/PSN转换表中变成了第一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因此,作为管理第一螺旋的信息,使利用SSI管理的第一螺旋的VSN“0x100000”及“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PSN”以及“螺旋的大小”相关联。
如果认为VSN仅被实际数据的记录部分消耗,通过将第一螺旋的“螺旋的大小”(0x7000)添加到第一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0x100000)来获得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
因此,作为VSN/PSN转换表中管理第二螺旋的信息,使利用SSI管理的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0x107000”及“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PSN”以及“螺旋的大小”相关联。
同样,通过将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大小”(0x17000)添加到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0x107000)来获得对应于第三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
因此,作为VSN/PSN转换表中管理第三螺旋的信息,使利用SSI管理的第三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0x11E000”及“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PSN”以及“螺旋的大小”相关联。
通过这种方式生成VSN/PSN转换表,其中关于SSI的“螺旋的开始VSN”及“预螺旋的开始PSN”、“螺旋的开始VSN”以及“螺旋的大小”对每个螺旋来说都是相关的。
这里,假设目标VSN_TG是如上所述的“0x11000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引用VSN/PSN转换表,则可以确定存在“0x110000”的螺旋是第二螺旋(“螺旋的开始VSN”的行=“0x107000”)。
如此,如果可以指定存在目标PSN_TG的螺旋,则通过使“螺旋的开始PSN”(指的是螺旋上的实际数据记录区段的头部PSN)偏移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与目标VSN_TG的差而获得的PSN变成目标PSN_TG。
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开始VSN”与目标VSN_TG的差为“0x110000”-“0x107000”=“0x9000”,并且第二螺旋的“螺旋的开始PSN”是“0x18200”。因此,目标PSN_TG计算为“0x18200”+“0x9000”=“0x21200”。
如此,在计算目标PSN_TG时,执行基准面寻道。即,利用表达式1和2基于目标PSN_TG计算出目标基准面地址AD_ref。执行基准面寻道,其中以如上所述计算出的基准面AD_ref为目标。
如上所述,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再现方法中,基于显示LSN和VSN的对应关系的LSN/VSN对应关系信息(第一对应关系信息)执行再现。利用该配置,可以针对多层记录介质1(其中在基于充当虚拟地址的VSN的管理下执行记录)适当再现指示数据。
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当SSI记录在多层记录介质1上时,根据SSI生成VSN/PSN转换表(第二对应关系信息),基于VSN/PSN转换表指定与根据LSN/VSN对应关系信息指定的目标VSN_TG对应的目标PSN_TG,并访问目标PSN_TG。由此,可以适当再现指示数据。
[1-8.处理顺序]
接下来,将参照图26至30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为了实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方法所要执行的具体处理顺序。
根据存储在嵌入图16中所示的控制器46中的ROM的程序来执行图26至30中所示的处理。
作为有关图26至30中所示的处理的前提,假设已经根据多层记录介质1的加载从多层记录介质1中读取SSI或缺陷列表或者已基于SSI生成VSN/PSN转换表。由控制器46执行VSN/PSN转换表的生成。
图26至28示出了为了实现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替换方法)所要执行的一系列具体处理。
首先,如图26所示,在步骤S101中,维持等待状态直至收到写入命令。即,等待接收来自主机装置侧的写入命令。
根据写入命令,指示充当记录开始地址的LSN以及记录大小的信息。
当收到写入命令时,在步骤S102中,执行LSN向VSN的转换。即,基于事先存储在可由控制器46读取的预定存储器中的LSN/VSN对应关系信息计算与写入命令指示的LSN对应的目标VSN_TG。
在步骤S102执行LSN向VSN的转换之后,在步骤S103中,执行VSN向PSN的转换。
也就是说,基于事先根据上述多层记录介质1的加载生成的VSN/PSN转换表计算与步骤S102计算出的目标VSN_TG对应的目标PSN_TG。因为在图25(A)及图25(B)中已经描述了VSN/PSN转换表的生成方法以及基于VSN/PSN转换表的目标PSN_TG的推导方法,所以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在步骤S103的转换处理计算出目标PSN_TG之后,在步骤S104中,确定预螺旋的记录是否有必要。
基于SSI执行该确定。
具体地,当目标PSN_TG和“螺旋的开始PSN”彼此匹配并且“状态1”为“未使用”时,在记录预螺旋之后,应将数据记录在预螺旋的连续部分。因此,得到了确定结果,表明预螺旋的记录是必要的。
与此同时,当目标PSN_TG和“螺旋的开始PSN”彼此不匹配并且“状态1”为“使用中”时,应在现有螺旋之后记录数据。因此,得到了确定结果,表明预螺旋的记录是不必要的。
在步骤S104中,当获得否定结果,表明预螺旋的记录是不必要的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105,从记录部分开始不断记录数据。即,在利用表达式1和2基于目标PSN_TG计算出目标基准面地址AD_ref之后,执行以基准面地址AD_ref为目标的基准面寻道,根据需要执行基于目标PSN_TG的校正寻道,并从记录部分开始不断记录数据。
与此同时,在步骤S104中,当获得肯定结果,表明预螺旋的记录是必要的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106,在记录预螺旋之后开始记录数据。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表达式1和2基于目标PSN_TG所属的螺旋的“预螺旋的开始PSN”计算目标基准面地址AD_ref并执行以基准面地址AD_ref为目标的基准面寻道。在完成寻道的位置,执行导向用轨道的记录以及图6(A)及图6(B)中所示的牵引,获得基于ATS+的循轨伺服控制状态,并执行预定长度的预螺旋的记录(虚拟数据的记录)。如果完成与预定长度对应的虚拟数据,则执行控制以使记录切换为实际数据的记录。由此,在记录预螺旋之后开始记录数据。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当记录预螺旋时,SSI中的“状态1”从“未使用”变为“预螺旋写入”。当在记录预螺旋之后开始记录数据时,“状态1”从“预螺旋写入”变为“使用中”。
在执行步骤S105或S106的处理之后,该处理进入图27中所示的处理。
在图27中,维持等待状态直至缺陷出现的任意条件为止,根据步骤S107、S108、S109的循环处理,接近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半径位置,并实现记录完成。
具体地,在步骤S107中,确定是否出现缺陷。
在步骤S108中,基于图16中所示的基准面运动控制/地址检测单元38检测到的参考地址AD_ref的值,确定该位置是否接近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半径位置(具体地,该位置是否到达半径位置(其为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半径位置的前侧的最大光斑偏差量D_max))。
在步骤S109中,确定是否完成写入命令指定的所有数据的记录。
在步骤S107中,当获得肯定结果,表明出现缺陷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110并执行滑动替换处理(在图28中详细描述)。然后,该处理返回步骤S107。
在步骤S108中,当获得肯定结果,表明该位置接近执行记录的区域的端半径位置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111并停止记录。然后,在步骤S112中,执行备用区替换处理(在图29中详细描述)。
在步骤S112执行备用区替换处理之后,结束根据写入命令进行的记录处理。
在步骤S109中,当获得肯定结果,表明完成记录时,结束根据写入命令进行的记录处理。
图28示出了步骤S110执行的滑动替换处理的具体内容。
作为滑动替换处理,首先,在步骤S01中,执行关闭缺陷区段之前的螺旋的处理。即,针对执行记录的螺旋的SSI条目信息,更新其“螺旋的大小”以及“状态1”。具体地,利用SSI条目信息中的“螺旋的开始PSN”至出现缺陷期间记录的实际数据的大小更新“螺旋的大小”并将“状态1”从“使用中”更新为“已使用”。
接下来,在步骤S02中,执行新SSI条目。即,将新螺旋设定到缺陷区段的后侧。
具体地,将“预螺旋的开始PSN”设定为与缺陷D的头部PSN偏移预定间隔d的位置的PSN,“螺旋的开始PSN”设定为进一步偏移预螺旋的大小ps的位置的PSN,“螺旋的大小”设定为要记录的剩余数据的大小,并且“滑动缓冲区的大小”设定为符合“螺旋的大小”的大小的信息登记为SSI条目信息。
如上所述,当新登记SSI条目时,SSI条目中的“状态1”为“未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记录有用户数据,所以“状态2”为“用户数据区”。
在步骤S02执行新SSI条目处理之后,在步骤S03中,根据条目内容开始记录剩余数据。
具体地,因为“状态1”在新SSI条目中为“未使用”,所以在“状态1”变为“预螺旋写入”之后,自“预螺旋的开始PSN”执行与预定长度对应的预螺旋的记录。然后,将记录切换为剩余数据(实际数据)的记录。此时,根据剩余数据记录的开始,将“状态1”变为“使用中”。
因为自“预螺旋的开始PSN”的预螺旋记录以及开始记录实际数据的具体顺序与步骤S106中描述的顺序相同,所以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在图28中,描述了以下情况的实例,在该情况中执行记录的螺旋的关闭处理比新SSI条目处理要先执行。然而,可以改变处理顺序。
图29示出了步骤S112执行的备用区替换处理的具体内容。
作为备用区替换处理,首先,在步骤S001中,执行在停止记录之前关闭该区段的螺旋的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002中,获得剩余数据的头部VSN和端部VSN。即,获得未被记录的剩余数据的头部VSN和端部VSN。
在步骤S002获得各VSN之后,在步骤S003中,利用VSN确保备用区中的替换目的地区。
也就是说,在虚拟地址空间上的备用区中,确保容量对应于符合剩余数据的容量的替换目的地区并获得该替换目的地区的头部VSN和端部VSN。
可以基于上述图25(B)中所示的VSN/PSN转换表的信息内容指定虚拟地址空间上的备用区(其头部VSN和端部VSN)
在步骤S003确保替换目的地区之后,在步骤S004中,执行缺陷列表的条目。即,将步骤S002获得的剩余数据的头部VSN和端部VSN设定为替换源VSN的信息,将步骤S003获得的对应于替换目的地区的头部VSN和端部VSN设定为替换目的地VSN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登记到(输入)缺陷列表中。
如此,在执行对应于缺陷列表的条目之后,在步骤S005中,对替换目的地的头部地址执行VSN向PSN的转换。即,基于如上所述的事先生成的VSN/PSN转换表,计算出与替换目的地区的头部VSN对应的PSN作为目标PSN_TG。
在执行VSN向PSN的转换并计算出目标PSN_TG之后,在步骤S006中,确定预螺旋的记录是否必要。因为步骤S006的确定处理与上述步骤S103的确定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在步骤S006中,当获得否定结果,表明预螺旋的记录是不必要的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007,开始从记录部分不断记录剩余数据。
步骤S007的具体处理内容与上述步骤S105相同,剩余数据的记录对象是备用区,而不是用户数据区。因此,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在步骤S006中,当获得肯定结果,表明预螺旋的记录是必要的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008,在记录预螺旋之后开始记录剩余数据。
步骤S008的具体处理内容与上述步骤S106相同,剩余数据的记录对象是备用区,而不是用户数据区除外。因此,省略对其进行阐述。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省略基于图示的阐述,但SSI和缺陷列表仍然在预定时间记录在多层记录介质1的TDMA中。
图30示出了实现根据实施方式的再现方法的一系列具体处理。
在图30中,在步骤S201中,维持等待状态直至收到读取命令。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主机装置侧的读取命令指示充当再现开始地址的LSN和再现数据的大小信息。
当从主机装置侧收到读取命令时,在步骤S202中,执行LSN向VSN的转换并计算基于VSN的读取区段。
也就是说,基于LSN/VSN对应关系信息,计算出与读取命令指示的再现开始LSN对应的VSN作为目标VSN_TG。基于目标VSN_TG和读取命令指定的再现数据大小的信息获得基于VSN的读取区段信息(目标VSN_TG至读取端部VSN)。
在步骤S202计算出基于VSN的读取区段之后,在步骤S203中,搜索缺陷列表。即,搜索从多层记录介质1中读取的缺陷列表以证实步骤S202计算出的读取区段中是否存在用备用区替换的区段。
接下来,在步骤S204中,确定搜索是否命中。即,确定步骤S202计算出的读取区段中的缺陷列表中是否存在以替换目的地VSN的形式进行管理的区段。
在步骤S204中,当获得肯定结果,表明搜索命中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205并替换相应区段的VSN。即,用以缺陷列表上的替换目的地VSN的形式进行管理的VSN替换计算出的读取区段的搜索命中区段的VSN。
在步骤S205执行替换处理之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4中,当获得否定结果,表明搜索未命中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执行VSN向PSN的转换并计算基于PSN的读取时段。即,基于事先生成的VSN/PSN转换表,计算基于与步骤S203计算出的读取区段对应的PSN的读取区段或进行步骤S205的替换处理的读取区段。
在步骤S206计算出基于PSN的读取区段之后,在步骤S207中,开始读取。
访问与读取时段的头部PSN对应的目标PSN_TG的方法与步骤S105中描述的方法相同。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用表达式1和2基于目标PSN_TG计算出目标基准面地址AD_ref之后,执行以基准面地址AD_ref为目标的基准面寻道,根据需要执行基于目标PSN_TG的校正寻道,并开始从目标PSN_TG读取数据。
当步骤S205执行替换之后,在读取的中间执行对于备用区的寻道。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执行再现时,可以基于多层记录介质1上记录的SSI的信息内容指定VSN和PSN的对应关系。
然而,如果多层记录介质1上记录的SSI因某种因素被毁损并且不能读取,则无法根据VSN指定相应的PSN并且无法再现记录数据。
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针对记录数据的每个预定区段嵌入VSN。具体地,在该实例中,VSN被写入整个RUB(除了预螺旋部分的RUB之外的实际数据的RUB)。
如此,如果VSN被写入整个RUB,则可以指定每个RUB的VSN/PSN的对应关系。由于这个原因,即便当无法读取SSI并且无法生成VSN/PSN转换表时,也可根据每个RUB的VSN/PSN的对应关系生成(恢复)VSN/PSN转换表。
VSN被写入RUB的具体位置不受特殊限制。然而,VSN可以被写入RUB中的标记位(Flag bit)。
另外,因为除实际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的存储空间(比如存储控制数据的部分)通常确保在RUB中,所以VSN可以被写入该部分。
如上所述,控制器46可以识别与执行记录的扇区(PSN)对应的VSN的信息。
当实现将VSN写入每个RUB时,控制器46可以指示记录处理单元31根据要记录的RUB顺次记录VSN的信息。记录处理单元31根据该指令生成记录用数据(其中指示VSN存储在RUB中的预定位置)并根据记录用数据生成记录调制代码串。发光驱动单元32根据记录调制代码串驱动记录用激光器11-1发光,以便实现将VSN写入每个RUB。
<3.变形例>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具体实例。
例如,描述了以下情况的实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具有形成为平面形状而没有形成位置导向器的记录层3的多层记录介质1。本发明可适用于具有形成有位置导向器(比如沟槽)的记录层3的记录介质。
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照射用于位置控制的单独的激光(比如基准面用激光)或不需要对于区域头部记录预螺旋。
在上面的描述中,认为利用一种记录用激光执行单个螺旋记录。本发明可适用于同时使用多个记录用激光执行记录并同时记录两个以上螺旋的情况。
虽然在上面的描述中没有特别提及,但记录前进方向可以是内周至外周或外周至内周。
本发明可适用于除盘状记录介质之外,使用具有其他形状(比如卡状)的记录介质的情况。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均应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另外,本技术的配置还可以如下。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光照射单元,对光学记录介质照射光;
记录单元,对所述光照射单元执行发光控制并对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执行记录;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在对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定义了逻辑地址空间以及通过向所述逻辑地址空间添加至少备用区和缓冲区所获得的物理地址空间的状态下,根据缺陷的出现从跨过缺陷出现区的位置开始记录剩余数据,并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当所述缓冲区被消耗并且数据没有完全被记录时,用所述备用区替换没有完全被记录的所述剩余数据的记录区并将所述剩余数据记录在所述备用区上。
(2)根据(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生成螺旋管理信息,所述螺旋管理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设定的记录区的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充当被设定为执行跨过所述缺陷出现区的替换的所述缓冲区的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
(3)根据(2)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缺陷的出现在所述缺陷的出现区段之后确保通过向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添加预螺旋的记录区段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所获得的记录区,并将确保的所述记录区的至少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登记为所述螺旋管理信息的条目信息。
(4)根据(3)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确定当前记录位置是否在与当前执行记录的记录区的端位置相距预定距离内,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述当前记录位置在与所述端位置相距所述预定距离内时,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记录单元停止记录并且执行利用所述备用区对所述记录区的替换以及将所述剩余数据记录到所述备用区。
(5)根据(4)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记录的停止更新所述螺旋管理信息,使得基于所述螺旋管理信息进行管理且停止记录的记录区的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显示至记录停止位置的记录大小。
(6)根据(4)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具有随数据的记录设置有所述物理地址的记录层,以及随位置导向器的形成设置有前驱地址的基准面,以及
其中,所述光照射单元通过共用物镜照射要被照射到所述记录层的记录层用激光以及要被照射到所述基准面的基准面用激光,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记录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作为预螺旋的虚拟数据记录在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的前侧。
(7)根据(6)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生成包括所述预螺旋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作为所述螺旋管理信息。
(8)根据(7)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缺陷的出现在所述缺陷的出现区段之后确保通过向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添加所述预螺旋的记录区段和所述滑动缓冲区所获得的记录区,并将确保的所述记录区的所述预螺旋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登记为所述螺旋管理信息的条目信息。
本发明包含与2012年3月2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再先专利申请JP2012-074703所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0)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光照射单元,对光学记录介质照射光;
记录单元,对所述光照射单元执行发光控制并对所述光学记录介质执行记录;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在对于所述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定义了逻辑地址空间以及通过向所述逻辑地址空间添加至少备用区和缓冲区所获得的物理地址空间的状态下,根据缺陷的出现从跨过缺陷出现区的位置开始记录剩余数据,并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当所述缓冲区被消耗并且数据没有完全被记录时,没有被完全记录的所述剩余数据记录至所述备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生成螺旋管理信息,所述螺旋管理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设定的各个记录区的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充当被设定为执行跨过所述缺陷出现区的替换的所述缓冲区的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缺陷的出现在所述缺陷的出现区段之后确保通过向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添加预螺旋的记录区段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所获得的记录区,并将确保的所述记录区的至少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登记为所述螺旋管理信息的条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确定当前记录位置是否在与当前执行记录的记录区的端位置相距预定距离内,当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述当前记录位置在与所述端位置相距所述预定距离内时,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记录单元停止记录并且执行利用所述备用区对所述记录区的替换以及将所述剩余数据记录到所述备用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记录的停止更新所述螺旋管理信息,使得基于所述螺旋管理信息进行管理且停止记录的记录区的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显示至记录停止位置的记录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光学记录介质具有随数据的记录设置有所述物理地址的记录层,以及随位置导向器的形成设置有前驱地址的基准面,以及
其中,所述光照射单元通过共用物镜照射要被照射到所述记录层的记录层用激光以及要被照射到所述基准面的基准面用激光,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记录单元进行控制,使得作为预螺旋的虚拟数据记录在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生成包括所述预螺旋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作为所述螺旋管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缺陷的出现在所述缺陷的出现区段之后确保通过向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区段添加所述预螺旋的记录区段和所述滑动缓冲区所获得的记录区,并将确保的所述记录区的所述预螺旋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开始物理地址的信息、所述实际数据的记录大小的信息、以及所述滑动缓冲区的大小的信息登记为所述螺旋管理信息的条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记录单元进行控制,使得每个记录数据的预定区段嵌入有对应于所述区段的物理地址的虚拟地址。
10.一种记录方法,包括:
在对于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定义了逻辑地址空间以及通过向所述逻辑地址空间添加至少备用区和缓冲区而获得的物理地址空间的状态下,根据缺陷的出现从跨过缺陷出现区的位置开始记录剩余数据;以及
当所述缓冲区被消耗并且数据没有完全被记录时,用所述备用区替换没有完全被记录的剩余数据的记录区并将所述剩余数据记录在所述备用区。
CN201310092856.1A 2012-03-28 2013-03-21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Active CN103366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4703 2012-03-28
JP2012074703A JP5949046B2 (ja) 2012-03-28 2012-03-28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6767A true CN103366767A (zh) 2013-10-23
CN103366767B CN103366767B (zh) 2017-09-12

Family

ID=4923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2856.1A Active CN103366767B (zh) 2012-03-28 2013-03-21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6821B2 (zh)
JP (1) JP5949046B2 (zh)
CN (1) CN103366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3108A (ja) * 2012-11-01 2014-05-19 Sony Corp 位置制御装置、位置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7049A (zh) * 2005-09-14 2007-03-28 株式会社理光 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记录媒体和记录装置
US20090257329A1 (en) * 2005-08-30 2009-10-15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00039910A1 (en) * 1998-10-10 201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data from a data are including a spare area for defect management allocated in reverse order from rearmost units of data area
US20100232276A1 (en) * 2006-03-31 2010-09-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fect managing method and defect managing device
WO2011048606A2 (en) * 2009-09-25 2011-04-28 Kamlesh Gandhi Virtual-memory system with variable-sized p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9179B1 (ko) 1998-07-01 2004-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의결함영역관리장치및그방법
KR100459161B1 (ko) * 1998-11-20 2005-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광기록매체의스페어영역할당과결함영역관리방법
US7313066B2 (en) * 2003-03-13 2007-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rite once disc allowing management of data area, method of managing the data area,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write once disc
US7986599B2 (en) * 2004-06-15 2011-07-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ive device
US7969832B2 (en) * 2006-02-02 2011-06-28 Oracle America, Inc. Optical tape drive systems
US7711923B2 (en) * 2006-06-23 2010-05-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rsistent flash memory mapping table
WO2010122659A1 (ja) * 2009-04-24 2010-10-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8719652B2 (en) * 2009-05-12 2014-05-06 Stec, Inc. Flash storage device with read disturb mitigation
JP2012099198A (ja) * 2010-11-05 2012-05-24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JP5849794B2 (ja) * 2012-03-16 2016-0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ストレージ制御方法、及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39910A1 (en) * 1998-10-10 201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data from a data are including a spare area for defect management allocated in reverse order from rearmost units of data area
US20090257329A1 (en) * 2005-08-30 2009-10-15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937049A (zh) * 2005-09-14 2007-03-28 株式会社理光 色素类追记型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记录媒体和记录装置
US20100232276A1 (en) * 2006-03-31 2010-09-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fect managing method and defect managing device
WO2011048606A2 (en) * 2009-09-25 2011-04-28 Kamlesh Gandhi Virtual-memory system with variable-sized p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58829A1 (en) 2013-10-03
US9336821B2 (en) 2016-05-10
CN103366767B (zh) 2017-09-12
JP5949046B2 (ja) 2016-07-06
JP2013206504A (ja) 2013-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156294A1 (en) Optical disc,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402996A (zh) 物镜、光学拾取器和光学驱动装置
CN1327437C (zh) 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02576556A (zh) 光记录介质和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CN102467918A (zh) 记录设备
US8787133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sparing destination selecting method
CN103366768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CN103295597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生装置和再生方法
CN102656633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光学记录介质
CN101103394B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CN102456363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0530408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3366767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2201244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2280122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9285569B (zh)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再现装置
CN103514900A (zh) 记录管理装置、记录管理方法及程序
US20130343168A1 (en) Record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record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280114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3377663B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0481214C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CN102467925A (zh) 光斑位置控制装置和光斑位置控制方法
JP2013164885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CN103514911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2623021A (zh) 盘驱动器和跟踪伺服引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