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6608A - 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6608A
CN103366608A CN2013101630102A CN201310163010A CN103366608A CN 103366608 A CN103366608 A CN 103366608A CN 2013101630102 A CN2013101630102 A CN 2013101630102A CN 201310163010 A CN201310163010 A CN 201310163010A CN 103366608 A CN103366608 A CN 103366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ormula
proportion
expression
counter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30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川裕纪
佐藤智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6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02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manually operated with input through keyboard and computation using a built-in program, e.g. pocket calculators
    • G06F15/0225Use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 display; Interfaces to other compute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9B19/02Counting; Calculating
    • G09B19/025Counting; Calculating with electrically operated apparatus o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学习效果。显示终端(1)包括显示图形的显示器(210);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关于图形的假定式的输入部(22);将图形的假定式的对应部分以与所述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图形中图示所述假定式表示的内容来识别显示的CPU(25)。

Description

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曾提出在学生用于学习的笔记本电脑等学习辅助装置中,与数学的例题等问题对应地按照步骤存储解法,按顺序显示解说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93915号公报)。
以往使用可显示图形的图形显示装置学习几何学。
在这样的图形显示装置之一中,例如在用户回答图形的证明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显示区域内形成用于显示图形的图形区域和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证明用的文本的文本区域,并在图形区域内描绘用户所希望的辅助线(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09059号公报)。
另外,在其他图形显示装置中,在所显示的图形中,识别显示长度相等的线段和角度相等的角部分(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468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2的技术中,因为所显示图形和用户输入的文本中的数学式的对应关系很难理解,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提高学习效果的图形显示装置以及图形显示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是图形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图形的图形显示单元;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关于所述图形的假定式的假定式输入单元;以及
将所述图形中的所述假定式的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所述图形中图示并识别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的图形假定部分识别显示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显示终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形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10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内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图示例限制。
[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终端1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终端1由显示部21、输入部22、存储介质读取部23、存储部24以及CPU25等构成。
显示部21具备显示器210,基于从CPU25输入的显示信号将各种信息显示在显示器210中。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器210和所谓的触摸板221是一体形成的,可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
输入部22具备键群220、上述触摸板221,将按下键的种类和触摸板221的位置所对应的信号输出到CPU25。
存储介质读取部23从SD卡等外部存储介质23a读出信息,或在该外部存储介质23a中记录信息。
存储部24是存储用于实现显示终端1的各种机能的程序、数据,并作为CPU25的工作区域而起作用的存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部24存储本发明的图形显示程序240和教材数据库241等。
图形显示程序240是用于使CPU25执行后述的图形显示处理(参照图2)的程序。
教材数据库241存储多个教材数据。
CPU25中央控制显示终端1的各个部分。具体而言,CPU25展开从存储部24中存储的系统程序以及各种应用程序中指定的程序,并与展开的程序协作,由此执行各种处理。
[图形显示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由显示终端1执行的图形显示处理。
图2是用于说明图形显示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当通过用户经由输入部22输入了图形显示处理的执行指示时,从存储部24读出图形显示程序240并适当展开的结果,通过该图形显示程序240和CPU25的协作执行该图形显示处理。
如该图所示,在图形显示处理中,首先CPU25判定是否执行了旨在于指定关于几何图形问题的教材的用户操作(步骤S1)。
当在该步骤S1中判定为进行旨在于指定与图形相关的教材的操作时(步骤S1:“是”),CPU25在显示器210上形成图形区域210a和文本区域210b,并在这些区域的跟前侧显示教材显示窗口W(参照图4(a))之后,从教材数据库241读出所指定的教材(以下称为指定教材)并显示在教材显示窗口W中(步骤S2),进行到步骤S1。
另外,当在步骤S1中判定为未进行旨在于指定与图形相关的教材的操作时(步骤S1:“否”),CPU25判定是否进行了旨在于描绘图形的用户操作(步骤S3)。
当在该步骤S3判定为进行旨在于描绘图形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3:“是”),CPU25将为了打开指定教材根据用户操作所描绘的图形(以下称为用户描绘图形)显示在图形区域210a之后(步骤S4),转移到步骤S1。另外,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包含交点、顶点、圆中心等图形中特征点的符号,CPU25将离各符号记载位置最近的特征点识别为该符号的对象。
另外,当在步骤S3判定为未进行旨在于描绘图形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3:“否”),CPU25判定是否进行旨在于输入与指定教材的图形(以下称为教材图形)相关的假定式的用户操作(步骤S11)。
当在该步骤S11判定为进行了旨在于输入假定式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11:“是”),CPU25用预定色(这里是红色)在文本区域210b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假定式,并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该假定式的对应部分(步骤S12)。另外,在该步骤S12,用户也可以将关于图形中部分(边、角等)的比例式(以下,称为比例式)作为假定式输入。
接下来,CPU25进行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步骤S13)。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该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中,CPU25判定在用户描绘图形中是否存在假定式的对应部分,更具体而言,判定假定式内的各符号在用户描绘图形中是否被定义(步骤T1)。当判定为存在对应部分(定义了各符号)时(步骤T1:“是”),转移到后述步骤T3。
另外,当在步骤T1判定为在用户描绘图形内不存在假定式的对应部分(各符号未被定义)时(步骤T1:“否”),CPU25在显示器210中显示该主旨的错误消息(以下,称为图形定义错误消息M1,参照图5(a)),并根据用户操作在用户描绘图形内形成未定义的符号的对应部分(步骤T2)。
接下来,CPU25判定是否针对用户描绘图形内全等图形部分或相似图形部分的至少2个角输入假定式,且在该假定式内为了表示这些角的符号的排列顺序是否反序(步骤T3),当未输入关于角的假定式时、符号排列顺序不是反序时(步骤T3:“否”),结束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
另外,当在步骤T3判定为针对全等图形部分或相似图形部分的至少2个的角输入了假定式,且在该假定式内为了表示这些角的符号的排列顺序为反序时(步骤T3:“是”),CPU25在显示器210内显示该主旨的错误消息(以下称为符号顺序错误消息M2,参照图6(a)),以及是否订正该排列顺序的询问消息M3,根据要进行订正的主旨的用户操作订正了排列顺序之后(步骤T4),结束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另外,当在步骤T4,CPU25在用户进行不订正排列顺序的操作时,不订正排列顺序就结束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
在以上步骤S13中的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结束后,如图2所示,接下来,CPU25再次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假定式的对应部分,当该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并用和假定式相同的颜色(这里是红色)识别显示(步骤S14),转移到上述步骤S1。另外,在该步骤S14和后述步骤S24、S34中,公式是比例式的情况下,CPU25将用户描绘图形中的比例式的对应部分以与比例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针对用户描述图形中的对应部分以每个比例式的标记(○
Figure BSA00000889245000041
等)内图示该比例式的各项的数值。
此外,当在上述步骤S11判定为没有进行旨在于输入假定式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11:“否”),CPU25判定是否进行旨在于输入关于教材图形的证明过程式的用户操作(步骤S21)。
当在该步骤S21判定为进行了旨在于输入证明过程式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21:“是”),CPU25用预定色(这里是蓝色)在文本区域210b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证明过程式,并且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到该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之后(步骤S22),进行与上述步骤S13相同的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步骤S23)。另外,在步骤S22,用户可以输入关于图形中的部分的比例式作为证明过程式。此外,在步骤S23的对应图形错误判断处理中,CPU25使用证明过程式以取代假定式。
然后,在步骤S23中的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结束后,接下来,CPU25再次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证明过程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证明过程式表示的内容,并用与证明过程式相同的颜色(这里是蓝色)识别显示(步骤S24),转移到上述步骤S1。
此外,当在上述步骤S21中判定为没有进行旨在于输入证明过程式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21:“否”),CPU25判定是否进行旨在于关于输入教材图形的结论式的用户操作(步骤S31)。
当在步骤S31判定为进行了旨在于输入结论式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31:“是”),CPU25用预定色(这里是绿色)在文本区域210b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结论式,并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到该结论式的对应部分之后(步骤S32),执行与上述步骤S13相同的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步骤S33)。另外,在步骤S32,用户也可以输入关于图形中的部分的比例式作为结论式。此外,在步骤S33的对应图形错误判断处理中,CPU25使用结论式代替假定式。
然后,在步骤S33中的对应图形部分错误判断处理结束后,接下来,CPU25再次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结论式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结论式一致的方式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结论式表示的内容,用相同的颜色(这里是绿色)识别显示结论式,转移到上述步骤S1。
此外,当在上述步骤S31中判定为没有进行旨在于输入结论式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31:“否”),CPU25输入比例式作为假定式、证明过程式以及结论式的至少之一,并且判定是否进行旨在于整理该比例式内的数值的用户操作(步骤S41)。
当在该步骤S41中判定为输入了比例式,并且进行了旨在于整理数值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41:“是”),CPU25判定是否输入多个比例式(步骤S42),当判定没有输入多个时(步骤S42:“否”),转移到步骤S1。
另外,当在步骤S42中判定为输入了多个比例式时(步骤S42:“是”),CPU25判定是否可在比例式之间进行数值整理,更具体而言,输入完毕的多个比例式中的至少两个的比例式中,表示图形中部分的项是否是公共项(步骤S43)。
当在该步骤S43中判定为输入完毕的多个比例式中的任意两个比例式中,表示图形中的部分的项也不相同时(步骤S43:“否”),CPU25转移到步骤S1。
另外,当在步骤S43判定为输入完毕的多个比例式中的至少2个比例式中,表示图形中的部分的项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43:“是”),CPU25依照用户的操作对比的项的数值进行整理,在更新了图形区域210a中的比的项的数值之后(步骤44),转移到步骤S1。此处,对比的项的数值进行整理是指,为使关联的各比例式的各项数值成为公共比例式中的项的数值(例如在后述图9(b)中,成为AD∶GF∶EG∶BC=x∶y∶z∶w的x,y,z,w),而对比例式中的项的各数值进行整数倍处理。具体来说,与图9(b)中的AD∶GF=4∶3一致地,将AD的比的项的数值设定为4。接着,根据AD∶BC=1∶2,将BC的比的项的数值设定为8。进一步,根据EG∶BC=1∶4,将EG的比的项的数值设定为2。作为公共的比例式的值(公共的比例式“AD∶GF∶EG∶BC=4∶3∶2∶8”的各值“4、3、2、8”),以用○包围的数值显示在图形中的对应的各位置处。
另外,当在上述步骤S41中判定为没有输入比例式、没有进行旨在于整理比例式内的项的数值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41:“否”),CPU25判定是否进行旨在于执行其他处理的用户操作(步骤S51)。
然后,当在该步骤S51中判定为没有进行旨在于执行其他处理的用户操作时(步骤S51:“否”),CPU25转移到步骤S1,另一方面,当判定为进行了时(步骤S51:“是”),转移到其他处理。
[动作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上述的显示终端1的动作。但是,在以下动作例子中所参照的图中,对用红色显示的文字和图形部分进行去除内部留有边缘的处理后用实线图示文字和图形部分的轮廓,内部露出白色,同样地,对用蓝色显示的文字和图形部分进行去除内部留有边缘的处理后,以虚线显示文字和图形部分的轮廓,内部露出白色,对用绿色显示的文字和图形部分进行去除内部留有边缘的处理,用实线图示文字和图形部分的轮廓,内部施以斜线的阴影。
(动作例1)
首先,当用户进行指定图形的证明问题的教材的主旨的操作时(步骤S1:“是”),如图4(a)所示,在显示器210中形成图形区域210a和文本区域210b,并在它们的跟前侧显示教材显示窗口W,在该教材显示窗口W中显示指定教材(步骤S2)。
接下来,当用户进行旨在于描绘图形的操作时(步骤S3:“是”),根据用户操作描绘的用户描绘图形被显示在图形区域210a(步骤S4)。另外,该用户描绘图形和教材显示窗口内教材图形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接下来,当用户进行旨在于输入假定式的操作时(步骤S11:“是”),如图4(b)所示,用红色在文本区域210b内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假定式“∠BPA=∠AQC=90°(假定)”(步骤S12)。另外,在本动作例中,当用户输入公式,则该公式号码自动添加在该公式末尾。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假定式“∠BPA=∠AQC=90°(假定)”的对应部分“∠BPA”、“∠AQC”,当该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变形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并以红色识别显示。具体而言,在图形中的∠BPA部分和∠AQC用红色识别显示□(直角标记),等角记号添加在各个□(直角符号)上。
接下来,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假定式的操作(步骤S11:“是”),如图5(a)所示,在文本区域210b中用红色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假定式“∠a=90°(假定)”,并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该假定式的对应部分“∠a”(步骤S12)。
接下来,在用户描绘图形中不存在判定假定式“∠a=90°(假定)”的对应部分(假定式内的符号“a”未被定义)(步骤T1:“否”),在显示器210上显示图形定义错误消息M1,并如图5(b)所示那样,根据用户操作在用户描绘图形内形成未定义的符号[a]的对应部分(步骤T2)。另外,在本动作例中,图形定义错误消息M1、符号顺序错误消息M2和式中错误位置被以同样颜色(例如黄色)进行标记显示。
然后,再次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假定式“∠a=90°(假定)”的对应部分“∠a”,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并用红色识别显示(参照图中直角记号。步骤S14)。另外,在本动作例,当在用户描绘图形内再次描绘了“∠a”时,因为检测出“∠a”和“∠BPC”是相同部分,所以在假定式“∠a=90(假定)”内追加“=∠BPC”。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假定式的操作时(步骤S11:“是”),在文本区域210b中用红色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假定式“BA=CA(假定)”(步骤S12)。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假定式“BA=CA(假定)”的对应部分[BA]、[CA],将该对应部分以与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并用红色识别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具体而言,用红色识别显示边BA、边CA,显示等长记号(步骤S14)。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证明过程式的操作时(步骤S21:“是”),如图6(a)所示,在文本区域210b内用蓝色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证明过程式“∠BPA=∠CAQ”,并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该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步骤S22)。
接着,当判定为针对用户描绘图形内的相似图形部分(ΔABP和ΔCAQ)中的两个角“∠PBA”、“∠CAQ”输入了证明过程式,且在该证明过程式“∠PBA=∠CAQ”内用于表示这些角的符号排列顺序反序(步骤T3:“是”),在显示器210中显示符号顺序错误消息M2和是否订正的询问消息M3。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进行订正的操作时,如图6(b)所示,将“∠CAQ”的符号顺序订正为“∠QAC”(步骤T4)。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再次检测证明过程式“∠PBA=∠QAC”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证明过程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并用蓝色识别显示该证明过程式表示的内容。具体而言,在图形中的∠PBA部分和∠QAC部分添加等角记号,并用蓝色识别显示(步骤S24)。
接着,当用户执行了旨在于输入证明过程式的操作时(步骤S21:“是”),在文本区域210b中用蓝色识别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证明过程式“∠BPA=∠QAC”,并在用户描绘区域内检测该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步骤S22)。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证明过程式“ΔPBA≡ΔQAC”的对应部分“ΔPBA”、“ΔQAC”,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证明过程式一致的方式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并用蓝色识别显示该证明过程式表示的内容。具体而言,在ΔPBA和ΔPBA的内侧,描绘表示全等的较小的三角形并用蓝色识别显示(步骤S24)。
同样地,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证明过程式的操作时(步骤S21:“是”),如图7(a)所示,在文本区域210b内用蓝色识别显示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证明过程式[PA=QC]、[PB=QA],并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该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步骤S22)。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证明过程式“PA=QC”、“PB=QA”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证明过程式一致的方式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并用蓝色识别显示该证明过程式表示的内容。具体而言,向边PA和边QC添加等长记号Δ,向边PB和边QA添加等长记号※,分别用蓝色识别显示(步骤S24)。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输入结论式的操作时(步骤S31:“是”),如图7(b)所示,在文本区域210b中用绿色识别显示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结论式“Q=PB+QC(结论)”。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结论式“PQ=PB+QC(结论)”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结论式一致的方式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并用绿色识别显示该结论式表示的内容。具体而言,在边PQ附近描绘横条纹图案的粗线,在具有对应关系的边PB和边QC附近描绘斜条纹图案的粗线,分别用绿色识别显示(步骤S34)。
(动作例2)
首先,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指定图形计算问题的教材时(步骤S1:“是”),如图8(a)所示,在显示器210中形成图形区域210a和文本区域210b,并在它们的跟前侧显示教材显示窗口W,在该教材显示窗口W内显示指定教材(步骤S2)。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描绘图形的操作时(步骤S3:“是”),在图形区域210a内显示基于用户操作描绘的用户描绘图形(步骤S4)。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假定式的操作时(步骤S11:“是”),如图8(b)所示,在文本区域210b内用红色识别显示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假定式“AD∶BC=1∶2(假定)”、“AE∶EB=1∶3(假定)”(步骤S12)。另外,在本动作例中,当用户输入公式时,该公式编号被变换为“I”、“II”并自动添加到公式末尾。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假定式“AD∶BC=1∶2(假定)”、“AE∶EB=1∶3(假定)”的对应部分“AD”、“BC”、“AE”、“EB”,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并用红色识别显示。具体而言,与“AD∶BC=1∶2”对应,针对边AD、边BC在表示相同比例式的○标记内记载各项数值“1”、“2”,并用红色识别显示。另外,与“AE∶EB=1∶3”对应,针对边AE、边EB,在表示相同比例式的□标记内记载各项数值“1”、“3”并用红色识别显示(步骤S14)。
接着,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证明过程式的操作时(步骤S21:“是”),如图9(a)所示,在文本区域210b中用蓝色识别显示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证明过程式“ΔAEG∽ΔABC”、“EG∶BC=1∶4”、“ΔCFG∽ΔCDA”、“AD∶GF=4∶3”,并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该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步骤S22)。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这些证明过程式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证明过程式一致的方式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证明过程式表示的内容并用蓝色识别显示。具体而言,与“ΔAEG∽ΔABC”对应,在ΔAEG、ΔABC的内侧,描绘表示相似的较小的小三角形并用蓝色识别显示。此外,与“EG∶BC=1∶4”对应,针对边EG、边BC,在表示相同比例式的Δ标记内记载各项数值“1”、“4”并用蓝色识别显示。此外,与“ΔCFG∽ΔCDA”对应,在ΔCFG、ΔCDA的内侧,描绘表示相似的较小的小三角形并用蓝色识别显示。此外,与“AD∶GF=4∶3”对应,针对边AD、边GF,在表示相同比例式的
Figure BSA00000889245000101
标记内记载各项数值“4”、“3”并用蓝色识别显示(步骤S24)。
接下来,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整理比例式的数值的操作时(步骤S41:“是”),在判定出输入了多个比例式之后(步骤S42:“是”),判定为在输入完毕的多个比例式中的2个比例式“AD∶BC=1∶2(假定)”、“EG∶BC=1∶4”、“AD∶GF=4∶3”中,表示图形中的部分的项“AD”、“BC”是公共的(步骤S43:“是”),显示旨在于确认是否整理比例式的值的消息M4。
接下来,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整理比的值的操作时,如图9(b)所示,更新图形区域210a的比的数值(步骤S44)。
接下来,当用户进行了旨在于输入结论式的操作时(步骤S31:“是”),如图9(b)所示,进行比的整理处理使得关联的各比例式的各边的值为公共的比例式中的值(例如,成为AD∶GF∶EG∶BC=x∶y∶z∶w的x、y、z、w)。具体而言,与图中的AD∶GF=4∶3一致地将AD的比的数值设定为4。接着,根据AD∶BC=1∶2,将BC的比的数值设定为8。进一步,根据EG∶BC=1∶4,将EG的比的数值设定为2。作为公共的比例式的值(公共的比例式“AD∶GF∶EG∶BC=4∶3∶2∶8”的各值“4,3,2,8”),用以表示相同的比例式的○标记述包围的数值显示在图中的对应的各位置处。然后,用绿色在文本区域210b中识别显示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结论式“AD∶EF=4∶5(结论)”。
然后,在用户描绘图形内检测结论式“AD∶EF=4∶5(结论)”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部分以与该结论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用户描绘图形中图示该结论式表示的内容并用绿色识别显示。具体而言,对应于“AD∶EF=4∶5”,用绿色识别显示边AD、边EF(显示步骤24)。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的步骤S14、S24、S34和图4A-图9B所示,当基于用户操作输入关于图形的公式时,将公式对应部分以与该公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图形中图示该公式表示的内容并识别显示,因此可以容易地理解显示的图形和用户输入的公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如图3的步骤T3~T4和图8等所示,在针对图形内的全等图形部分或相似图形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角输入了公式的情况下,判定该公式内,用于表示这些角的符号的排列顺序是否为反序,在判定出排列顺序为反序的情况下,显示该主旨的错误消息和是否订正该排列顺序的询问消息,基于旨在于订正排列顺序的用户操作,订正该排列顺序,因此,即使在弄错符号的排列顺序并输入公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简单操作订正排列顺序。
另外,如图3的步骤T1~T2和图5等所示,在图形中不存在公式的对应部分的情况下,显示该主旨的错误消息,根据用户操作在该图形中形成该式的对应部分,因此,对于在图形中还未被定义的部分输入公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形中可靠地形成公式的各个对应部分。
另外,如图2的步骤S14、S24、S34和图8~图9等所示,当针对图形中的部分输入比例式时,与该比例式一致地变形图形中的比例式的对应部分,并在对应位置附加表示比例式的标记和比例式的比的数值,由此在图形中图示该比例式表示的内容,因此,能够容易地理解显示的图形和用户输入的公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如图2的步骤S42~S44和图9等所示,输入多个比例式,且在这些多个比例式中的至少2个比例式中,表示图形中的部分的项是公共的情况下,基于用户操作整理比的值,将图形中的比例式再次以与比例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且在图形中图示该比例式表示的内容,因此,能容易地把握图形内的线之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终端1的各个构成要素的细部构成和细部动作,在不背离本发明主题的范围内当然可以适应地进行修改。
例如,将本发明的图形显示装置作为显示终端1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应用本发明不的并不限于这样的产品,函数计算器、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都可应用本发明。另外,本发明的图形显示程序240可存储在对显示终端1可拆卸的存储器卡、CD等中。
另外,在输入了比例式的情况下,作为在用户描绘图形中的各项的对应部分图示该比例式的数值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如图10所示,可以通过排列多个等长记号和等角记号地进行图示。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形态,但本发明范围不受上述实施形态的限制,包含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和与其相同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图形的图形显示单元;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关于所述图形的假定式的假定式输入单元;以及
将所述图形中的所述假定式的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所述图形中图示并识别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的图形假定部分识别显示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形是证明问题的图形,
所述图形显示装置包括: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关于所述图形的证明过程式的证明过程式输入单元;以及
在所述图形中图示并识别显示所述证明过程式表示的内容的图形证明过程部分识别显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关于所述图形的证明结论式的结论式输入单元;以及
在所述图形中图示并识别显示所述结论式表示的内容的图形结论部分识别显示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反检测单元,其在针对所述图形内的全等图形部分或相似图形部分中的至少两个角输入所述式的情况下,判定在该式内用于表示这些角的符号的排列顺序是否为反序;
排列顺序错误报告单元,其通过所述正反检测单元判定出排列顺序为反序的情况下,显示该主旨的错误消息和是否订正该排列顺序的询问消息;以及
排列顺序订正单元,其根据旨在于订正所述排列顺序的用户操作来订正该排列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错误报告单元,其当在所述图形中不存在所述式的对应部分时,显示该主旨的错误消息;以及
图形订正单元,其在通过所述对应错误报告单元显示了在所述图形中不存在所述式的对应部分的主旨的错误消息的情况下,根据用户操作在该图形中形成该式的对应部分。
6.一种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图形的图形显示单元;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关于所述图形中的部分的比例式的比例式输入单元;以及
将所述图形中的所述比例式的对应部分以与该比例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所述图形中图示该比例式表示的内容的比信息显示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例式判定单元,其判定是否所述比例式被输入多个,且在这些多个比例式中的至少两个比例式中表示所述图形中的部分的项是公共的项;
比信息更新单元,其在通过所述比例式判定单元判定出所述比例式被输入多个,且在这些多个比例式中的至少两个比例式中表示所述图形中的部分的项是公共的情况下,根据用户操作整理比的值,并更新所述比信息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
8.一种图形显示方法,其是包括显示单元、输入单元的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形,
根据用户操作,通过所述输入单元输入关于所述图形的假定式,
将所述图形中的所述假定式的对应部分以与该假定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所述图形中图示并识别显示该假定式表示的内容。
9.一种图形显示方法,其是包括显示单元、输入单元的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形,
根据用户操作,通过所述输入单元输入关于所述显示的图形中的部分的比例式,
将所述图形中的所述比例式的对应部分以与该比例式一致的方式进行变形,并在所述图形中图示该比例式表示的内容。
CN2013101630102A 2012-03-19 2013-03-18 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Pending CN1033666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1332A JP6163704B2 (ja) 2012-03-19 2012-03-19 図形表示装置及び図形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12-061332 2012-03-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6608A true CN103366608A (zh) 2013-10-23

Family

ID=4804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30102A Pending CN103366608A (zh) 2012-03-19 2013-03-18 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80840B2 (zh)
EP (1) EP2642450A3 (zh)
JP (1) JP6163704B2 (zh)
CN (1) CN103366608A (zh)
AU (1) AU2013201638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2331B2 (ja) * 2011-07-20 2015-09-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学習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046150A (ko) * 2014-10-20 2016-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형 컨텐트를 생성 및 해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119A (zh) * 2002-09-27 2007-09-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图表和图形的图形显示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4699A (en) * 1996-02-22 1996-12-17 Silver; Judith A. Computerized system for teaching geometry proofs
EP1543405B1 (en) * 2002-09-27 2007-12-05 Casio Computer Co., Ltd. Graphic display control device for displaying graphs
EP2466482B8 (en) * 2002-09-30 2014-12-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Graphic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4294689A (ja) 2003-03-26 2004-10-21 Casio Comput Co Ltd 図形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88254B2 (ja) 2007-06-29 2012-02-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幾何学習補助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90142742A1 (en) 2007-11-29 2009-06-04 Adele Goldberg Analysis for Assessing Test Taker Responses to Puzzle-Like Questions
US20100291518A1 (en) 2009-05-12 2010-11-18 Wong Wing-Kwong Interactive digital le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to assist in geometry proof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119A (zh) * 2002-09-27 2007-09-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图表和图形的图形显示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ONYMOUS: "Casio Classpad Help Series", 《HTTP://WWW.CLASSPAD.COM.AU/CP/P DF/CP000_CLASSPAD_HELP_SERIES.PDF》, 31 March 2011 (2011-03-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95601A (ja) 2013-09-30
EP2642450A2 (en) 2013-09-25
EP2642450A3 (en) 2014-08-06
US20130241932A1 (en) 2013-09-19
JP6163704B2 (ja) 2017-07-19
AU2013201638B2 (en) 2015-08-20
AU2013201638A1 (en) 2013-10-03
US9280840B2 (en) 201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0219B (zh) 汉字笔顺学习装置、汉字笔顺学习辅助方法
JP7033208B2 (ja) 証明文書認識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20200394599A1 (en) Shelf-alloca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shelf-alloca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ng program
EP2416309B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EP2228731A1 (en) Calculator with a touch panel for entering handwritten numerical expression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6326802B (zh) 二维码校正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968288A (zh) 图像显示终端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03325284A (zh) 学习支持装置、学习支持方法
US2014010420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andwritten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CN101515264B (zh) 具有数学式显示功能的电子式计算器
CN103809838A (zh) 数值输入处理方法及其系统、仿真凭证数据输入处理方法
JP5892094B2 (ja) グラフ表示制御装置、グラフ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グラ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342225A (zh) 一种页面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66608A (zh) 图形显示装置、图形显示方法
CN104731401A (zh) 图形输入友好功能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11507181B2 (en) Input apparatus having virtual keys set on reference plane
JP6315139B2 (ja) 図形表示装置及び図形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160180077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tering password thereof
US20180374247A1 (en) Graph display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992199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method at time of execution of verification with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080694A (zh) 定位模型的训练和定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6027504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alcul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alcul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5471126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49487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2272A (ja) 画像識別装置、画像識別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識別処理方法、および登録画像データのデータ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