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5480A -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5480A
CN103365480A CN2012100836086A CN201210083608A CN103365480A CN 103365480 A CN103365480 A CN 103365480A CN 2012100836086 A CN2012100836086 A CN 2012100836086A CN 201210083608 A CN201210083608 A CN 201210083608A CN 103365480 A CN103365480 A CN 103365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lope
touch point
point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36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5480B (zh
Inventor
王武军
刘新斌
周广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 Ltd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36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548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7857 priority patent/WO20131432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5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5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4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涉及多点触摸技术领域,所述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包括:对所述红外触摸屏依次在第一方向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扫描,获取第一扫描数据,根据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进行两次偏轴扫描,获取第二扫描数据,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根据第二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获得真实触摸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逻辑简单,不需要改变任何硬件结构能够识别出触摸检测区域的无限多个触摸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的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触摸屏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人机交互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触摸屏的种类主要包括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光学触摸屏和红外触摸屏等。作为触摸屏的一个分支,红外触摸屏以其安装方便、免维护、高抗爆性、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图1所示,红外触摸屏的常用结构是在触摸屏四周按一定顺序安装多个红外发射管101和红外接收管102,这些红外发射管101和红外接收管102沿触摸屏的边缘排列,形成红外发射和接收管对,红外发射管101和红外接收管102之间的光线在显示屏幕的前方形成纵横交叉的红外扫描网络,通过检测手指等触摸物所隔断的红外光线,实现触摸物位置的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只能检测一个触摸点,对于两个或以上触摸点同时操作时,系统将计算错误的坐标位置,导致识别出的触摸点不是真实的触摸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关于触摸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在不断进行,红外触摸屏的发展经历了从识别单点,到识别两点,甚至到识别多点的过程,业内针对多点触摸(包括两点触摸)无法识别的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通过设计复杂的辅助判断电路来增强红外触摸屏对多个触摸点的判断能力,在红外触摸屏的外边缘增加一个或两个摄像头来区分多个触摸点等等,这些方法都需要改变现有红外触摸屏的硬件结构,相应也增加了较多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改变现有红外触摸屏的硬件结构就可以有效识别多个触摸点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所述红外触摸屏依次在第一方向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扫描,获取第一扫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
B、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进行两次偏轴扫描,获取第二扫描数据,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根据所述第二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C、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获得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所述触摸识别方法为两点触摸识别方法,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所述准触摸点集中准触摸点个数是否为4,若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将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直接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步骤B具体为:
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对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可选地,步骤C具体为: 
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和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分别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
判断所述第二斜率与所述第一斜率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该第二斜率对应的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可选地,步骤C具体为:
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与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和副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三斜率;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若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主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上述步骤A具体为:
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一对多的发散扫描,依次记录扫描线中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一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一对多的发散扫描,依次记录扫描线中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二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分别将第一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和第二方向扫描遮挡区域进行相交,根据相交后的重叠区域获得包含所有准触摸点的准触摸点集。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上述步骤B具体为:
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对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单元、多个红外接收单元、扫描控制单元和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红外发射单元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在第一方向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沿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排列,且相对设置, 所述扫描控制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进行扫描,获得第一扫描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进行两次偏轴扫描,获得第二扫描数据,所述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并将该第二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
根据所述第二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所述触摸识别系统是两点触摸识别系统,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准触摸点集中准触摸点个数是否为4,若是,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将执行偏轴扫描的指令发送给所述扫描控制单元,所述扫描控制单元执行所述两次偏轴扫描,否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不将执行偏轴扫描的指令发送给所述扫描控制单元,直接将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所述扫描控制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所述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的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和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其次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
最后比较所述第二斜率与所述第一斜率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该第二斜率对应的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的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与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其次分别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和副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三斜率;
最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若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主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如上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 所述扫描控制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类遮挡区域;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通过校准触摸点集来校准包含真实触摸点和鬼点的准触摸点集可以有效识别出真实触摸点,这种方法不需要改变任何硬件结构、也不需要增加成本就能够实现多点触摸;进一步地,对于两点触摸屏,本发明通过有规律的偏轴扫描获取两个特殊的校准触摸点,通过将这两个特殊的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分别与获取的四个准触摸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线的斜率的符号或者差值的绝对值相比较,能够快速识别出两个真实触摸点,且这种方法逻辑简单,即使两个触摸点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也能正确识别出两个真实触摸点,抗噪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红外触摸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多点触摸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一对多的发散扫描获取准触摸点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水平方向进行逆时针和顺势针偏轴扫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校准触摸点集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水平方向偏轴扫描获取校准触摸点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校准触摸点集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竖直方向偏轴扫描获取校准触摸点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两点触摸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种和第四中实施方式中通过比较斜率来获取真实触摸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中以水平放置的红外触摸屏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发射端位于触摸检测区域的下侧和右侧,接收端位于触摸检测区域的上侧和左侧。
第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及方法,如图2所示,该触摸识别系统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单元201、多个红外接收单元202、扫描控制单元203和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其中红外发射单元201与红外接收单元202在第一方向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沿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排列,且红外发射单元201与红外接收单元202相对设置。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于水平放置的红外触摸屏而言,将水平方向作为第一方向,竖直方向作为第二方向。
如图3所示,该触摸识别系统进行触摸识别时,其各个子单元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01:扫描控制单元201依次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并选通红外接收单元202对红外触摸屏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扫描,获得第一扫描数据,并将第一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一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准触摸点集,该准触摸点集中包括真实触摸点和鬼点。
这里的第一扫描数据体现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的扫描线是否被触摸物遮挡的信息,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实际上也是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扫描线的遮挡情况获取包含真实触摸点和鬼点的准触摸点集。
此步骤中分别对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的扫描可以为一对一的同轴扫描,也可以为一对多的发散扫描,其中一对一的同轴扫描是分别对每一个红外发射管和与之正对的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光线进行扫描,一对多的发散扫描是分别对每一个红外发射管和与之对应的多个红外接收管(包括与正在扫描的红外发射管正对的红外接收管以及位于该正对的红外接收管两侧的a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光线进行扫描,a为常量,在实际应用中用的较多的是一对五、一对七、一对九、一对十一等几种扫描方式,一般情况下,一个红外发射管对应的红外接收管的数量越多,最终获得准触摸点的坐标越精确,但与此同时也牺牲了扫描时间,因此具体应用中采用一对几的扫描方式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本实施方式中以一对五的发散扫描方式进行说明。
本步骤中扫描控制单元201进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一对五的发散扫描时获取的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沿水平方向进行一对五的发散扫描获取的扫描数据和沿竖直方向进行一对五的发散扫描获取的扫描数据,本步骤中具体的执行过程如下:
步骤3011:扫描控制单元201依次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沿水平方向对红外触摸屏进行一对五的发散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扫描数据获取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这里的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是沿水平方向进行一对五的发散扫描时,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区域,该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可以根据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扫描线中的第一条扫描线(称为起始边界线)和最后一条扫描线(称为终止边界线)之间的区域获得。
如图4所示,以发射端(红外发射管所在的一端)的扫描数据为例,沿水平方向从右到左检测每一条扫描线,光线401和光线402分别为水平方向被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一条扫描线和最后一条扫描线,因此光线401和光线402之间的区域即为被水平向左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光线403和光线404分别为水平方向被水平向左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一条扫描线和最后一条扫描线,因此光线403和光线404之间的区域即为被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对于两个以上的触摸物的情况,方法相同。
步骤3012:扫描控制单元201依次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沿竖直方向对红外触摸屏进行一对五的发散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扫描数据获取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竖直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这里的竖直方向扫描遮挡区域是沿竖直方向进行一对五的发散扫描时,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区域,该竖直方向扫描遮挡区域的获取方法可以采用与获取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相同的方法,如图4,光线405和光线406之间的区域为被竖直向上方向上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竖直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光线407和光线408为竖直向上方向上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竖直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步骤3013: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分别将水平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和竖直方向扫描遮挡区域进行相交,根据相交后的重叠区域获得准触摸点集,也即,
如图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分别计算光线401、光线402之间的区域与光线405、光线406之间的区域的重叠区域作为第一重叠区域,光线401、光线402之间的区域与光线407、光线408之间的区域的重叠区域作为第二重叠区域,光线403、光线404之间的区域与光线405、光线406之间的区域的重叠区域作为第三重叠区域,线403、光线404之间的区域与光线407、光线408之间的区域的重叠区域作为第四重叠区域,根据相交组合后的四个重叠区域获得包含所有准触摸点的准触摸点集,可以将这四个重叠区域的内切圆的面积作为四个准触摸点201、202、203、204的大小,将这四个重叠区域的形心作为四个准触摸点201、202、203、204的坐标。这种通过扫描数据中被触摸物遮挡的起始边界线和终止边界线之间的遮挡区域的相交组合的方法获取的准触摸点坐标比较精确,当然,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其他扫描方式及扫描数据处理方法获取准触摸点集。
步骤302:扫描控制单元依次驱动红外发射单元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对红外触摸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两次偏轴扫描,获取第二扫描数据,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并将第二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第二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二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所谓偏轴扫描为偏离主轴线的倾斜扫描,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称为偏线,如图5所示,以发射端为中心,扫描线相对于主轴线逆时针偏转一定角度的偏轴扫描称为第一偏轴扫描,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称为第一偏线501,第一偏轴扫描获取的扫描数据称为第一偏轴扫描数据;扫描线相对于主轴线顺时针偏转一定角度的偏轴扫描称为第二偏轴扫描,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称为第二偏线502,第二偏轴扫描获取的扫描数据称为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因此触摸识别系统执行步骤302时获取的第二扫描数据应该包括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及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这里对偏轴扫描的相关说明也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这里的偏轴扫描数据与步骤301中的一对多的发散扫描的扫描数据一样,体现了偏轴扫描线是否被触摸物遮挡的信息,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偏轴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实际上也是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偏轴扫描线的遮挡情况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通常情况下,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倾斜角度,也即偏轴扫描的扫描线与主轴线的夹角大小,可以通过偏线的接收端(当前扫描的偏线的红外接收管所在的一端)偏离主轴线的接收端(与当前扫描的红外发射管正对的红外接收管的一端)的红外接收管的个数来衡量,理论上,偏线偏离的红外接收管的个数越多效果越好,但是,如果偏线倾斜的角度太大,会增大触摸盲区的面积,为了减少边角盲区,偏线的偏转角度也不宜过大,优选地,偏线偏离的红外接收管的个数为8个或16个,这样的偏线可以称为偏8线、偏16线,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偏线的偏转角度可以根据红外触摸屏的尺寸或者实际实验的效果来定。
如图6所示,触摸识别系统执行步骤302时其各个子单元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021:扫描控制单元203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对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第一偏线)的遮挡情况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第一类遮挡区域中的遮挡区域的个数与触摸物的个数及触摸物的分布有关,如果触摸物与触摸物之间的间隔较远,且一条偏线不同时穿过两个以上的触摸物,那么遮挡区域的个数应该等于触摸物的个数,否则,第一类遮挡区域中遮挡区域的个数小于触摸物的个数。
如图5,沿水平向左方向依次扫描第1只红外发射管和第1+m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一偏线501、第2只红外发射管和第2+m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一偏线501、……、第i只红外发射管和第i+m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一偏线501、……,其中m和i为自然数,如图7所示,由于触摸物的存在,触摸物会遮挡部分偏线,沿扫描方向上记录扫描的第一偏线中被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一遮挡区域701a,被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二遮挡区域702a。
步骤3022:扫描控制单元203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对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与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同,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类遮挡区域,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依次记录第二偏轴扫描线(第二偏线)中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同样第二类遮挡区域中遮挡区域的个数与触摸物的个数及触摸物的分布有关。
如图5,沿水平向左方向依次扫描第m+1只红外发射管和第1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二偏线502、第m+2只红外发射管和第2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二偏线502、……、第m+i只红外发射管和第i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二偏线502、……,其中m和i为自然数,如图7所示,由于触摸物的存在,触摸物会遮挡部分偏线,沿扫描方向上记录这些第二偏线中被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三遮挡区域701b,被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第四遮挡区域702b。
步骤3023: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将第一类遮挡区域和第二类遮挡区域进行相交,根据相交后的重叠区域获取校准触摸点集,如图7所示,第一类遮挡区域中有第一遮挡区域701a和第二遮挡区域702a两个区域,第二类遮挡区域中有第三遮挡区域701b和第四遮挡区域702b两个区域,其中第一遮挡区域701a分别与第三遮挡区域701b和第四遮挡区域702b相交存在两个重叠区域,第二遮挡区域分别与第三遮挡区域701b和第四遮挡区域702b也相交出两个重叠区域,根据这些重叠区域可以获取校准触摸点集,具体的,可以将每一个重叠区域的内切圆的面积作为一个校准触摸点的大小,将每一个重叠区域的重心或形心作为相应校准触摸点的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触摸点的分布不同、偏轴扫描的偏线的倾斜角度不同,第一类遮挡区域和第二类遮挡区域的在触摸检测区域内的重叠区域的个数也会不同,因此重叠区域的个数不一定是4个(对于两个触摸点而言),可能少于四个。
步骤303: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利用校准触摸点集中的校准触摸点校准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以获得真实触摸点,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根据步骤301获取的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和步骤302中获取的校准触摸点集中的校准触摸点的相互位置关系获得真实触摸点,具体的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真实触摸点:
i.设定一个距离阈值t;
ii.在准触摸点集合和校验点集合中,搜索各个准触摸点和各个校验触摸点之间距离小于等于t的准触摸点-校验触摸点对,其中一个准触摸点最多只能和一个校准触摸点配对,同样一个校准触摸点最多只能和一个准触摸点配对,将这些距离小于等于t的准触摸点-校验点对中的准触摸点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这里距离阈值的选取可以经验或者实际实验的结果进行选取。
步骤303中利用校准触摸点集校准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的方法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法。
本实施方式是以两点触摸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不局限于两点触摸,上述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也适用于两点以上的触摸。
本实施方式通过沿水平方向分别对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和第二偏轴扫描获取校准触摸点集,然后通过比较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与校准触摸点集中的校准触摸点之间的距离来识别真实触摸点,这种方法不需要改变任何硬件结构就可以有效识别出触摸检测区域的多个触摸点。
第二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该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将步骤302中扫描控制单元203执行偏轴扫描时的扫描方向变为沿竖直向上的第一偏轴扫描和第二偏轴扫描。为了简单起见,本实施方式中只对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302’:对红外触摸屏在沿竖直向上进行第一偏轴扫描和第二偏轴扫描,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根据偏轴扫描的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如图8所示,步骤302’的具体执行过程为:
步骤3021’:扫描控制单元203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对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遮挡情况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图9示出了竖直向上方向的偏轴扫描的偏线遮挡区域示意图,沿竖直向上方向依次扫描第1+m只红外发射管和第1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一偏线、第2+m只红外发射管和第2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一偏线、……、第i+m只红外发射管和第i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一偏线、……,其中m和i为自然数,由于触摸物的存在,触摸物会遮挡部分偏线,按照扫描的顺序依次记录扫描的第一偏线中被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一遮挡区域901a,被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二遮挡区域902a。
步骤3022’:扫描控制单元203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对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对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第二类遮挡区域,也即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依次记录第二偏轴扫描线中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图9所示,沿水平向左方向依次扫描第1只红外发射管和第m+1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二偏线、第2只红外发射管和第m+2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二偏线、……、第i只红外发射管和第m+i只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第二偏线、……,其中m和i为自然数,由于触摸物的存在,触摸物会遮挡部分偏线,沿扫描方向上记录这些第二偏线中被第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三遮挡区域901b,被第二个触摸物遮挡的第四遮挡区域902b。
步骤3023’: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将第一类遮挡区域和第二类遮挡区域进行相交,根据相交后的重叠区域获取校准触摸点集,如图9所示,第一类遮挡区域与第二类遮挡区域进行相交后在触摸检测区域内交出三个重叠区域,计算每一个重叠区域的内切圆的面积作为校准触摸点的大小,计算每一个重叠区域的重心或形心坐标作为校准触摸点的坐标。
本实施方式通过对竖直方向上的第一偏轴扫描和第二偏轴扫描获取校准触摸点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有效识别多个触摸点。
第三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该多点红外触摸屏具体为两点红外触摸屏,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识别系统包含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中实施方式相同的子单元模块,该触摸识别系统的各个子单元进行两点触摸识别时执行以下步骤(如图10):
步骤1001:扫描控制单元203依次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1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2对红外触摸屏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一对多的发散扫描,获取第一扫描数据,并将第一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对于两点触摸,获取的准触摸点集中准触摸点的个数为两个或四个,该准触摸点集中包括真实触摸点和鬼点,具体的一对多的发散扫描方法及获取准触摸点集的方法可采用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步骤1002: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判断准触摸点集中准触摸点个数是否为4,若是,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将执行偏轴扫描的指令发送给所述扫描控制单元203,扫描控制单元203执行所述两次偏轴扫描,否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不将执行偏轴扫描的指令发送给扫描控制单元203,直接将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实际上,对于两点触摸,如果准触摸点集合中只存在两个准触摸点,说明这两个准触摸点都为真实触摸点,可以直接输出,不需要进行校准,因此也不需要扫描控制单元执行偏轴扫描的步骤。
步骤1003:扫描控制单元203依次驱动红外发射单元202同时选通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203对红外触摸屏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进行第一偏轴扫描和第二偏轴扫描,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获取第二扫描数据,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其中第二扫描数据包括进行第一偏轴扫描获得的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和进行第二偏轴扫描时获得的第二偏轴扫描数据,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对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校准触摸点集,具体偏轴扫描的扫描方式及获取第一类遮挡区域、第二类遮挡区域的方法可采用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而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第一类遮挡区域和第二类遮挡区域获取校准触摸点集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如图7所示,首先,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在第一类遮挡区域与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红外触摸屏的右边框距离最近的一个重叠区域作为第一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第一个校准触摸点,也即根据图7中第一遮挡区域701a与第三遮挡区域701b的重叠区域获取第一个校准触摸点,可以将该第一个重叠区域的内切圆的面积作为第一个校准触摸点的大小,将第一个重叠区域的形心或重心坐标作为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的坐标。
其次,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在第一类遮挡区域与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红外触摸屏的左边框距离最近一个重叠区域作为第二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第二个校准触摸点,也即,根据图7中第二遮挡区域702a与第四遮挡区域702b的重叠区域获取第二个校准触摸点,可以将第二个重叠区域的内切圆的面积作为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大小,将第二个重叠区域的形心或重心坐标作为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坐标。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触摸检测区域的边界,对于两点触摸,第一类遮挡区域与第二类遮挡区域的交叉重叠区域应该为四个,由于本实施方式中水平方向上的第一偏轴扫描和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因此四个重叠区域中有两个重叠区域的中心的连线必定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如果触摸物位于这两个重叠区域内,步骤1001中只能获得两个准触摸点,根据步骤1002的判断,将不会执行偏轴扫描的步骤1003,因此本步骤中两个触摸物必定位于第一个校准触摸点703和第二个校准触摸点704的附近,用第一个校准触摸点703和第二个校准触摸点704来校准准触摸点可以快速识别出准触摸点中的真实触摸点。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选取与红外触摸屏的左边框距离最近的第一重叠区域来获得第一个校准触摸点,选取与红外触摸屏右边框距离最近的第二重叠区域来获得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步骤10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步骤1003中获取的两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的符号与步骤1004中获取的四个准触摸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的符号是否相同来识别真实触摸点,具体为:
如图11所示,首先,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步骤1003中获取的两个校准触摸点703、704的坐标计算这两个校准触摸点连线的斜率a(第一斜率);
其次,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步骤1001中获取的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201、202、203、204的坐标,计算该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的斜率b(第二斜率);
再次,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比较a与b的符号是否相同,比较斜率的符号是否相同可以通过斜率相乘后的符号的正负来比较,若符号相同,则位于主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203、204即为两个真实触摸点,将准触摸点203、204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位于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201、202即为两个真实触摸点,将准触摸点201、202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图11中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201、202的连线的斜率的符号与两个近似真实触摸点703、704的连线的斜率符号相同,因此,位于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201、202为两个真实触摸点,这里所说的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与数学上的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的概念相一致。
也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校准触摸点连线的斜率与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副对角线上的斜率的符号是否相同来识别真实触摸点。
实际上,当触摸物静止时,不管是一对多的发散扫描时还是偏轴扫描时,两个触摸物的相对位置是的变化是比较小的,即使触摸物存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由于每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都非常短,两个触摸物在一对多的发散扫描时和偏轴扫描时的相对位置一般不会发生突变,两个触摸物的连线的斜率的符号不会发生突变,因此可以通过比较通过一对多的发散扫描获得的准触摸点连线的斜率与通过偏轴扫描获得的校准触摸点连线的斜率的符号来识别真实触摸点。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两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一对五的发散扫描获得包括真实触摸点和鬼点的准触摸点集,其次通过有规律的偏轴扫描获取获两个校准触摸点,通过比较位于对角上的两个准触摸点的斜率与两个校准触摸点的斜率的符号识别真实触摸点,这种通过斜率识别真实触摸点的方法没有改变红外触摸屏的任何硬件结构,并且逻辑简单,识别速度快,即使在两个触摸物快速运动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识别出两个真实触摸点,抗噪性高。 
第四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两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实施方式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相比,除了步骤1004的具体执行方法不同之外,其他步骤都相同,为了简便起见,本实施方式只对与第三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进行说明。
步骤1004’: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通过分别比较两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与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的差值的绝对值的大小来识别真实触摸点,具体为:
如图11所示,首先,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步骤1003中获取的两个校准触摸点的坐标计算这两个校准触摸点连线的斜率a(第一斜率);
其次,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根据步骤1001中获取的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的坐标,计算该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的斜率b(第二斜率)和副对角线的斜率c(第三斜率);
最后,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204计算a与b、以及a与c的差值,如果a与b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a与c的差值的绝对值,那么将位于主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203、204识别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201、202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实际上,当触摸物静止时,不管是正扫描时还是偏轴扫描时,两个触摸物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那么准触摸点集中的两个真实触摸点的斜率应该与两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相同,也即差值为零;即使触摸物存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由于每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都非常短,两个触摸物在正扫描时和偏轴扫描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不会太大,两个真实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与两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也会小于两个鬼点的连线的斜率与两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因此可以用斜率大小的差值来识别真实触摸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如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偏轴扫描不局限于一对一的偏轴扫描,又如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方向可以相反,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3)

1.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所述红外触摸屏依次在第一方向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扫描,获取第一扫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
B、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进行两次偏轴扫描,获取第二扫描数据,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根据所述第二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C、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获得真实触摸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识别方法为两点触摸识别方法,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所述准触摸点集中准触摸点的个数是否为4,若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将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直接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
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对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具体为:
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和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
判断所述第二斜率与所述第一斜率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该第二斜率对应的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具体为:
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与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分别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和副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三斜率;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若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主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为:
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一对多的发散扫描,依次记录扫描线中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一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一对多的发散扫描,依次记录扫描线中被每一个触摸物遮挡的第二方向扫描遮挡区域;
分别将第一方向扫描遮挡区域和第二方向扫描遮挡区域进行相交,根据相交后的重叠区域获得包含所有准触摸点的准触摸点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
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对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8.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单元、多个红外接收单元、扫描控制单元和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红外发射单元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在第一方向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沿触摸检测区域的四周排列,且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控制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进行扫描,获得第一扫描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对所述红外触摸屏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进行两次偏轴扫描,获得第二扫描数据,所述两次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符号相反,并将该第二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获取准触摸点集;
根据所述第二扫描数据获取校准触摸点集;
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识别系统是两点触摸识别系统,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准触摸点集中准触摸点个数是否为4,若是,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将执行偏轴扫描的指令发送给所述扫描控制单元,所述扫描控制单元执行所述两次偏轴扫描,否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不将执行偏轴扫描的指令发送给所述扫描控制单元,直接将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准触摸点识别为真实触摸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控制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所述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二类遮挡区域;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的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和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其次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
最后比较所述第二斜率与所述第一斜率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该第二斜率对应的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利用所述校准触摸点集校准所述准触摸点集以获得真实触摸点的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所述第一个校准触摸点与所述第二个校准触摸点的连线的斜率作为第一斜率;
其次分别计算所述准触摸点集中的四个准触摸点组成的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二斜率和副对角线的斜率作为第三斜率;
最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若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二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斜率与所述第三斜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主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否则,将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副对角线上的两个准触摸点定位为真实触摸点。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控制单元,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一偏轴扫描,所述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相互平行,并将第一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被触摸物遮挡的第一类遮挡区域;
依次驱动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并同时选通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红外触摸屏进行第二偏轴扫描,该第二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与第一偏轴扫描的扫描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并将第二偏轴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偏轴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第二类遮挡区域;
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单元,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一边距离最近的第一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一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一个校准触摸点;
在所述第一类遮挡区域与所述第二类遮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选取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红外触摸屏的第二边距离最近的第二个重叠区域,并根据该第二个重叠区域获取所述校准触摸点集中的第二个校准触摸点。
CN201210083608.6A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5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3608.6A CN103365480B (zh)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PCT/CN2012/077857 WO2013143235A1 (zh) 2012-03-27 2012-06-29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3608.6A CN103365480B (zh)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480A true CN103365480A (zh) 2013-10-23
CN103365480B CN103365480B (zh) 2017-02-08

Family

ID=4925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360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5480B (zh)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5480B (zh)
WO (1) WO201314323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728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滨州学院 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快速识别两点的方法
CN104657002A (zh) * 2014-12-02 2015-05-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与触控检测方法
CN105094463A (zh) * 2015-07-22 2015-11-25 深圳市天英联合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控屏及其扫描方法
CN105183244A (zh) * 2015-10-23 2015-12-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触摸屏的多实点识别算法
CN105204693A (zh) * 2014-06-19 2015-12-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6055143A (zh) * 2016-05-20 2016-10-26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点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6569642A (zh) * 2015-10-13 2017-04-19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7957826A (zh) * 2018-01-04 2018-04-24 河北华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屏多触摸点区域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08536337A (zh) * 2018-03-20 2018-09-1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框扫描的方法及红外触摸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454B (zh) * 2014-04-17 2019-06-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5094453B (zh) * 2014-04-17 2019-06-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5808019B (zh) * 2014-12-31 2020-06-23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触点坐标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446A (zh) * 2008-01-09 2008-07-23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线触摸屏及多点触摸定位方法
CN101995997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厦门信烨联动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红外线触摸屏及其触摸定位方法
CN102270071A (zh) * 2011-08-30 2011-12-07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2069Y (zh) * 2008-01-09 2008-10-29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
CN102331885B (zh) * 2011-05-30 2013-11-2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斜坐标系的红外触摸屏触摸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364415B (zh) * 2011-06-28 2013-08-21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触摸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6446A (zh) * 2008-01-09 2008-07-23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线触摸屏及多点触摸定位方法
CN101995997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厦门信烨联动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红外线触摸屏及其触摸定位方法
CN102270071A (zh) * 2011-08-30 2011-12-07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693B (zh) * 2014-06-19 2019-12-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5204693A (zh) * 2014-06-19 2015-12-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4657002A (zh) * 2014-12-02 2015-05-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与触控检测方法
CN104657002B (zh) * 2014-12-02 2018-06-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与触控检测方法
CN104571728B (zh) * 2015-01-13 2017-05-31 滨州学院 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快速识别两点的方法
CN104571728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滨州学院 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快速识别两点的方法
CN105094463B (zh) * 2015-07-22 2018-09-25 深圳市天英联合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控屏及其扫描方法
CN105094463A (zh) * 2015-07-22 2015-11-25 深圳市天英联合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控屏及其扫描方法
CN106569642A (zh) * 2015-10-13 2017-04-19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5183244B (zh) * 2015-10-23 2018-07-3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触摸屏的多实点识别算法
CN105183244A (zh) * 2015-10-23 2015-12-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触摸屏的多实点识别算法
CN106055143A (zh) * 2016-05-20 2016-10-26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点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6055143B (zh) * 2016-05-20 2019-03-26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点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957826A (zh) * 2018-01-04 2018-04-24 河北华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屏多触摸点区域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07957826B (zh) * 2018-01-04 2020-10-30 河北华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屏多触摸点区域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08536337A (zh) * 2018-03-20 2018-09-1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框扫描的方法及红外触摸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480B (zh) 2017-02-08
WO2013143235A1 (zh)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5480A (zh)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3365492B (zh)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
US9395849B2 (en) Infrared touch screen multi-point recognizing method and infrared touch screen
CN102169394B (zh) 多点触控面板及其手势识别方法
CN102419663B (zh) 一种红外触摸屏多点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0552607C (zh) 一种新型红外触摸装置
CN104615310A (zh) 一种确定候选触摸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39170B (zh) 一种红外触摸系统的信号扫描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4216571A (zh) 一种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479004B (zh) 一种触摸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摸屏
CN103902105A (zh)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92438B (zh)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及多点触摸定位方法
CN104182092A (zh) 红外触摸屏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4598082A (zh) 一种确定候选触摸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66898B (zh) 电子显示系统的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3984443A (zh) 红外线触摸屏及触摸点定位方法
US20130076694A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by infrared rays and touch panel using the same
CN102364417B (zh) 红外触摸屏多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1968700B (zh) 一种超声波与红外结合的定位方法
CN102339171B (zh) 一种红外触摸系统及多点信号扫描计算方法
CN103984445A (zh) 红外线触摸屏及其触摸点定位方法
CN102339172B (zh) 一种红外触摸系统的多轴信号扫描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2622137B (zh) 一种摄像头前定位触摸屏多点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1976158B (zh) 一种超声波与红外结合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04182091A (zh)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