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9350A -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9350A
CN103359350A CN2013102996737A CN201310299673A CN103359350A CN 103359350 A CN103359350 A CN 103359350A CN 2013102996737 A CN2013102996737 A CN 2013102996737A CN 201310299673 A CN201310299673 A CN 201310299673A CN 103359350 A CN103359350 A CN 103359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handle
clamped
tightening device
perforation
sheet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96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9350B (zh
Inventor
李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996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9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9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9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3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该提把组件包括提把和扣紧装置,在扣紧装置上处于夹紧多个板材的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沿着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提把孔,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上形成对应的第二提把孔,在扣紧装置在扣合状态时,每个第一提把孔和对应第二提把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提把的至少一个自由端具有可弯折的勾件,具有勾件的自由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待夹紧多个板材的一侧穿过扣紧装置上的第一提把孔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至待夹紧多个板材的另一侧,并在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拉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勾在扣紧装置的第一提拔孔的周缘。该提把组件在提把提起时保证提把和板材之间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把组件以及使用该提把组件进行包装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A型箱的结构,为了方便手提运送,现有的打包方法中通过如图2中示出的两件式塑料件结构(分别称为上提手塑料件11和下支撑塑料件12)穿过纸箱上层的纸板作为提把,由于组装顺序的关系,只能将下支撑塑料件12夹住纸箱上层靠近箱体内部的一片纸板13(如图3所示),然后借助纸箱上层靠近外部的纸板14侧边的卡扣结构或者透明胶带将纸箱上层叠合的两层纸板13和14进行加固,而在纸板14正对上提手塑料件11的位置需要抠出相应的透孔141,以便在将纸板14弯折与纸板13叠合时,上提手塑料件11用于可以从透孔141中露出,以供用户伸手抓住上提手塑料件11(见图4)。
这种打包方法中,下支撑塑料件只夹一片纸板,因此用户在通过上提手塑料件提起包装箱时,只有一片纸板在分担箱内物体的重量,由于一片纸板的强度不够,所以在运送包装箱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包装箱损坏。
此外,由于图1至图4中示出的纸箱侧边的卡扣结构在使用次数过多后易变形,无法完全扣紧纸箱,因此在使用时还需要在包装箱四周捆绑束线带或者粘贴透明胶带,避免运送过程中卡扣结构松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能够保证提把组件夹紧多层板材,且在提把提起时可以保证提把和板材之间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提把组件,包括提把和扣紧装置,
其中,所述扣紧装置在扣合状态时从第一方向和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双向夹紧沿第一方向叠合的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在所述扣紧装置上处于夹紧多个板材的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沿着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提把孔,在所述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上与扣紧装置的每个第一提把孔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对应的第二提把孔,在所述扣紧装置在扣合状态时,每个第一提把孔和对应第二提把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
所述提把的至少一个自由端具有可弯折的勾件,所述具有勾件的自由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待夹紧多个板材的一侧穿过所述扣紧装置上的第一提把孔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至待夹紧多个板材的另一侧,并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拉所述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勾在所述扣紧装置的第一提拔孔的周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紧装置包括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具有中间穿孔,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可摆动地连接卡勾座和卡止座,所述卡勾座和卡止座通过摆动实现在扣合状态的位置和打开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切换,在所述待夹紧多个板材上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扣孔,且待夹紧多个板材的扣孔的位置与扣紧装置的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位置相对应;在卡勾座和卡止座通过摆动处于扣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环形固定板和所述卡勾座之间形成夹紧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一夹紧空间,所述环形固定板和所述卡止座之间形成夹紧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空间和第二夹紧空间用于夹紧所述待夹紧的多个板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一夹紧空间的所述环形固定板和卡勾座,和/或,所述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二夹紧空间的环形固定板和卡止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一夹紧空间的所述环形固定板和卡勾座,另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二夹紧空间的环形固定板和卡止座时,所述第一提把孔和第二提把孔位于环形固定板的中心穿孔的两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勾座包括第一基壁和第一扣夹壁,所述第一基壁的一边与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第一侧边可摆动地连接,第一基壁的另一边与第一扣夹壁固定,所述卡止座包括第二基壁和第二扣夹壁,所述第二基壁的一边与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第二侧边可摆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基壁的另一边与第二扣夹壁固定,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正对;
其中,所述扣紧装置的环形固定板架设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的扣孔的周缘,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为第一板材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表面,
当所述卡勾座和卡止座处于打开状态的位置时,所述卡勾座的第一基壁和卡止座的第二基壁穿过待夹紧多个板材的扣孔;
当所述卡勾座和卡止座通过摆动处于扣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扣夹壁贴靠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所述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所述环形固定板和第一扣夹壁上贴靠第二板材第二表面的一段,所述第二扣夹壁贴靠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所述扣紧装置的另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所述环形固定板和第二基壁贴靠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的一段,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为第二板材朝向第一方向的表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紧装置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每个所述第一穿孔的一个侧边设有卡勾,所述第一穿孔的另一个相对侧边可摆动地设有翼片,每个第一穿孔中的所述翼片临近该第一穿孔中卡勾的侧边具有缺口,每个翼片上还具有第二穿孔,每个第一穿孔和该第一穿孔的翼片上的第二穿孔组成沿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提把孔,
所述固定片架设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为第一板材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表面,在提把的自由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一侧穿过第一穿孔、第二提把孔、第二穿孔至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另一侧,并在向所述第一方向反方向提拉所述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勾在所述第二穿孔的周缘,并带动翼片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翻动致使固定片上的卡勾卡固翼片上的缺口的边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提把孔的数量为两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把组件的材质为塑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紧装置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具有提把组件的包装箱,该包装箱包括箱体和上述的提把组件,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待夹紧的多层板材,所述提把组件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为所述箱体上层待夹紧的多层板材,所述第一方向为从垂直于箱体顶部板材并由箱体外部到内部的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起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的拉力由扣紧装置及被扣紧装置的全部多个板材承担,因此保证了提拉的承受强度。此外,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起提把时,提把在提起多个板材的同时,还会使扣紧装置更加夹紧多个板材,不再需要另外对板材采取加固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A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两件式塑料件结构的提把的示意图;
图3为将图2中的提把应用到A型箱的示意图;
图4为将图3中的A型箱包装完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包装箱的示意图;
图8为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扣紧装置安装到包装箱的顶部并扣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0为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提把安装完成后的包装箱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包装箱的A-A方向剖切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提把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扣紧装置应用到包装箱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包装箱的示意图;
图18为将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扣紧装置安装到包装箱的顶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20为将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提把安装完成后的包装箱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包装箱的A-A方向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把组件,该提把组件包括提把和扣紧装置,该扣紧装置在扣合状态时,从第一方向和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双向夹紧沿第一方向叠合的待夹紧的板材,在扣紧装置上处于夹紧多个板材的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沿着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提把孔。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上与扣紧装置的每个第一提把孔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对应的第二提把孔,在扣紧装置处于扣合状态时,每个第一提把孔和对应的第二提把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
在本发明中,提把的至少一个自由端具有可折弯的勾件,具有勾件的自由端沿着第一方向从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一侧穿过扣紧装置上的第一提把孔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至待夹紧多个板材的另一侧。在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拉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勾在扣紧装置的第一提把孔的周缘。
这样,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起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的拉力由扣紧装置及被扣紧装置的全部多个板材承担,因此保证了提拉的承受强度。此外,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起提把时,提把在提起多个板材的同时,还会使扣紧装置更加夹紧多个板材,不再需要另外对板材采取加固措施。
在实际中,本发明中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和提把的形态可以有很多种具体实现,以下以几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见图5和图6,扣紧装置2包括环形固定板21,环形固定板21具有中间穿孔211,环形固定板21的中间穿孔211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可摆动地连接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通过摆动实现在图5示出的打开状态的位置和图6示出的扣合状态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请参见图6,当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通过摆动处于扣合状态的位置时,环形固定板21和卡勾座22之间形成第一夹紧空间251,环形固定板21和卡止座23之间形成第二夹紧空间252。该第一夹紧空间251和第二夹紧空间252用于夹紧需要待夹紧的多个板材。
请参见图6,扣紧装置2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了形成第一夹紧空间251的环形固定板21和卡勾座22,其中第一提把孔具体由形成在环形固定板21上的孔241a和卡勾座22上的孔241b组成,且孔241a和孔241b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扣紧装置2的另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了形成第二夹紧空间252的环形固定板21和卡止座23,其中,该第一提把孔具体由形成在环形固定板21上的孔242a和卡止座23上的孔242b组成,且孔242a和孔242b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
请同时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2的卡勾座22包括第一基壁221和第一扣夹壁222,第一基壁221的一边与环形固定板21的中间穿孔211的第一侧边可摆动地连接,第一基壁221的另一边与第一扣夹壁222固定,具体地,第一基壁221可以与第一扣夹壁222相互垂直。卡止座23包括第二基壁231和第二扣夹壁232,第二基壁231的一边与环形固定板21的中间穿孔211的第二侧边可摆动地连接,第二基壁231的另一边与第二扣夹壁232固定,第二基壁231可以与第二扣夹壁232相互垂直,上述中间穿孔211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正对。
以下结合对包装箱进行包装的应用场景,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和提把。
图7示出了一种包装箱,该包装箱4的箱体的顶部边缘与多片可以向中心弯折叠合的板材相连,因此该包装箱4的顶部具有待夹紧的多层板材,在本例中,第一方向D1为从垂直于箱体顶部的板材并由箱体外部到箱体内部的方向。
请参见图7,与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的第一提把孔相对应,在包装箱4的箱体顶部的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相应位置处针对每个第一提把孔形成第二提把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扣紧装置2的第一提把孔具有两个,所以在图7中的包装箱顶部的第二提把孔也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二提把孔411和第二提把孔412。
图8示出了将扣紧装置2安装到包装箱4的顶部并扣合的状态示意图,扣紧装置2的第一提把孔241与包装箱顶部待夹紧板材的第二提把孔411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扣紧装置2的第一提把孔242与包装箱顶部待夹紧板材的第二提把孔412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
同时请参见图7,为了适应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2的其他部件结构,在包装箱4的顶部的待夹紧多个板材上还形成沿第一方向D1贯穿的扣孔413,且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扣孔413的位置与扣紧装置2的环形固定板21的中心穿孔211的位置相对应。
请同时参见图7和图8,扣紧装置2的环形固定板21架设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D1反方向的第一板材42的第一表面42a的扣孔413的周缘,第一板材42的第一表面42a为第一板材42朝向第一方向D1反方向的表面。
当将扣紧装置2安装到包装箱4的箱体顶部之前,首先需要将扣紧装置2调整到打开的状态,然后将环形固定板架设到第一板材42的第一表面42a的扣孔413的周缘,此时卡勾座22的第一基壁221和卡止座23的第二基壁231穿过待夹紧多个板材的扣孔413,而后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推动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向扣孔413内摆动至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扣合。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10示出了将提把安装完成后的包装箱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A-A方向剖切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提把3具有两个自由端31和32,且两个自由端31和32分别具有可折弯的勾件31a和32a,提把3的自由端31从包装箱4的外侧沿着第一方向D1穿过扣紧装置2上的第一提把孔241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对应的第二提把孔411至包装箱4的内部,提把3的自由端32从包装箱4的外侧沿着第一方向D1穿过扣紧装置2上的第一提把孔242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412至包装箱的内部。
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在扣合状态的位置时,卡勾座22的第一扣夹壁222贴靠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D1的第二板材43的第二表面43a,扣紧装置2的一个第一提把孔241(由孔241a和孔241b组成)贯穿环形固定板21和第一扣夹壁222上贴靠第二板材43第二表面43a的一段。第二扣夹壁232贴靠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D1的第二板材43的第二表面43a,扣紧装置2的另一个第一提把孔242(由孔242a和孔242b组成)贯穿环形固定板21和第二扣夹壁232贴靠第二板材43的第二表面43a的一段,第二板材43的第二表面43a为第二板材43a朝向第一方向D1的表面。
在将提把3的两个自由端31和32穿入到包装箱4的内部后,向第一方向D1方向的反方向提拉提把3时,提把3的自由端的勾件31a和32a分别勾在扣紧装置2的第一提把孔241和242的周缘。
在沿着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提拉提把3的过程中,勾件31a和32a勾在扣紧装置2的第一提把孔241和242的周缘,同时,由于勾件31a和32a的推力,使得扣紧装置2的第一扣夹壁222和第二扣夹壁232紧贴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的第二板材43,进而使得扣紧装置2将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夹得更紧。
当用户想要打开已经夹紧的多个板材时,可以手动拨开扣紧装置2的卡止座23,使得卡止座23和卡勾座22脱离扣合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卡止座23和卡勾座22通过卡止座23上的卡止端235与卡勾座22的卡抵面225相抵,实现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的扣合,因此为了使卡止座23和卡勾座22脱离扣合,可以用手拨开卡止座23上的卡止端235,使卡止端235不再卡抵在卡勾座22的卡抵面225上,此时用户需要从扣紧装置2的中心穿孔211处伸手将提把3的两个勾件31a和32a弯折并从第一提把孔241和242推出,进而取出提把。
在实际中,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被除了最终消费者以外的其他人随意不留痕迹的打开包装箱,可以将提把3的长度设计得相对较短,这样在其他人打开扣紧装置的同时,提把3会被拉紧而限制进一步打开扣紧装置,无痕迹地取出提把更是困难。而最终的消费者在开箱时,由于不再担心包装材料的万振兴,可以通过剪刀剪断提把3,再手动打开扣紧装置2,虽然提把3此时不能重复利用,但是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扣紧装置2上的两个第一提把孔位于环形固定板21的中心穿孔211的两边,相应的,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上,两个第二提把孔也位于扣孔的两边,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扣紧装置2受力更加均匀。本发明中对第一提把孔与中心穿孔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附图中,扣紧装置2中的卡勾座22的尺寸小于卡止座22的尺寸,这样的设计仅仅是为了使得扣合状态时,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的接触位置尽量靠近中心穿孔211的一边,不仅美观,而且更结构牢固,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的长度设计为基本相同,此时卡勾座22和卡止座23接触的位置位于中心穿孔211的中心附近。
图7至图11中示出的应用场景为包装箱,实际上本实施例中的提把组件可以应用到任何具有需要夹紧多个板材的场合,例如还可以应用到仅仅是夹紧多个平板型板材,此时平板型板材本身就构成了扣紧装置需要夹紧的板材。
提把组件的材料可以为塑料,以节省成本,且能够保证提把的弯折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的附图中,扣紧装置2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实际中可以为椭圆形或者圆角矩形等,但优选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这是因为在与长形的提把3的形状相适应的前提下,具有这样投影形状的扣紧装置2尺寸更小,外形更美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扣紧装置与实施例一的扣紧装置的不同仅在于:在扣紧装置上的第一提把孔的数量为一个。
在实际中,对于尺寸大且内部包装物体较重的包装箱来讲,适宜采用类似实施例一中第一提把孔的数量为多个的扣紧装置,这样,可以使得受力更为分散,提高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例如,第一提把孔的数量还可以设计为三个,相应提把也可以设计为具有三个自由端的结构,每个自由端均具有勾件,且三个自由端穿过并卡在对应的第一提把孔内。
而有时考虑到成本以及独特设计因素,对于某些尺寸较小或者内部包装物体较轻的包装箱,还可以将第一提把孔的数量设计为1个,而此时提把中只要有一个自由端具有可弯折的勾件即可,例如图12示出了一种具体结构的提把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提把3’的一个自由端31’为环状,另一个自由端32’具有勾件32a’。
图13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2’与实施例一中的扣紧装置的区别仅在于第一提把孔仅为一个,且该第一提把孔贯穿了形成第一夹紧空间251的环形固定板21’和卡勾座22,且第一提把孔242具体由形成在环形固定板21’上的孔241a和卡勾座22上的孔241b组成,且孔241a和孔241b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而本实施例中,在在第二夹紧空间252的环形固定板21’和卡止座23’上形成。
图15示出了将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2应用到包装箱的示意图,图15中重点示出了包装箱4’在扣紧装置处的界截面部分,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箱与实施例一中的包装箱的区别仅在于: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上的第一提把孔设置为一个,所以相应的在包装箱上与该扣紧装置对应的位置处也只设置了一个第二提把孔411。
由图15可以看出,提把3’的自由端32’穿过第一提把孔242和包装箱顶部的第二提把孔411,穿入至包装箱4’的内部,在向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提拉提把3’时,提把3’的自由端32’的勾件32a’勾在扣紧装置2’的第一提把孔242的周缘。
在沿着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提拉提把3’的过程中,由于勾件32a’的推力作用,扣紧装置2’的第一扣夹壁222和第二扣夹壁232’紧贴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的第二板材43,进而使得扣紧装置2将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夹得更紧。
实施例三
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提把组件中的扣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总的扣紧装置5包括固定片51,在固定片51上具有两个第一穿孔511和512。在第一穿孔511的一个侧边设有卡勾52,在同一第一穿孔511的另一个相对的侧边可摆动地设有翼片53;同样,在另一个第一穿孔512的一个侧边设有固定片54,在同一个第一穿孔512的另一个相对的侧边可摆动地设有翼片55。在图16中,每个第一穿孔中的卡勾都位于该第一穿孔靠近固定片51端部的一侧,实际中并不局限于此。
在第一穿孔511中的翼片53临近该第一穿孔511中的卡勾52的侧边具有缺口531,在第一穿孔512中的翼片55临近该第一穿孔812中的卡勾54的侧边具有缺口551。在翼片53和翼片55上还分别具有第二穿孔532和552。第一穿孔511和该第一穿孔511中的翼片53上的第二穿孔532组成沿第一方向D1贯穿的第一提把孔;第一穿孔512和该第一穿孔512中的翼片55上的第二穿孔552组成沿第一方向D1贯穿的另一个第一提把孔。
为了更清晰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提把的结构以及提把与扣紧装置的连接关系,以下以利用本实施例中的提把组件对包装箱进行包装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图17示出了一种包装箱,该包装箱6的箱体的顶部边缘与多片可以向中心弯折叠合的板材相连,因此该包装箱6的顶部具有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在本例中,第一方向D1为从垂直于箱体顶部的板材并由箱体外部到箱体内部的方向。为了更稳定地固定包装箱6顶部的待夹紧的多个板材,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提把组件对包装箱6进行包装。
请参见图17,与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的第一提把孔相对应,在包装箱6顶部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相应位置处针对每个第一提把孔形成第二提把孔,在图17中,对于其中一个扣紧装置,由第一穿孔511和第二穿孔532组成的第一提把孔对应的第二提把孔标记为611,由第一穿孔512和第二穿孔552组成的第一提把孔对应的第二提把孔标记为612。
图18示出了将扣紧装置5安装到包装箱6的顶部的状态示意图,扣紧装置5的第一穿孔511、第二穿孔532与包装箱6顶部待夹紧板材的第二提把孔611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扣紧装置6的第一穿孔512、第二穿孔552与包装箱顶部待夹紧板材的第二提把孔612在第一方向D1上贯穿。
扣紧装置5的固定片51架设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D1反方向的第一板材62的第一表面62a,第一板材62的第一表面62a为第一板材62朝向第一方向D1反方向的表面。
图1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提把7具有两个自由端71和72,且两个自由端71和72分别具有可折弯的勾件71a和72a。提把的自由端71从包装箱6的外侧沿第一方向D1穿过扣紧装置5上的第一提把孔(由第一穿孔511和第二穿孔532组成)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611至包装箱6的内部;提把的自由端72从包装箱6的外侧沿第一方向D1穿过扣紧装置5上的另一个第一提把孔(由第一穿孔512和第二穿孔552组成)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612至包装箱6的内部,图20示出了将提把安装完成后的包装箱的示意图。在本发明中,提把的自由端从包装箱6的外侧穿过第一提把孔和第二提把孔至包装箱的内部,实际上就是提把孔的自由端从包装箱顶部待夹紧多个板材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穿过第一穿孔、第一提把孔和第二穿孔至待夹紧多个板材的另一侧。
图21为图20中的A-A方向剖切示意图,在将提把7的两个自由端71和72穿入到包装箱6的内部后,向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提拉提把7时,提把7的自由端71和72的勾件71a和72a分别勾在对应的第二穿孔532和552的周缘,并带动翼片53和55向第一方向D1反方向翻动致使固定片51上的卡勾52和54分别卡固翼片53和55上的缺口531和551的边缘。
此时,翼片53和55因为受到卡勾52和54的卡固而不会随意翻转,此外,翼片53和55各自缺口531和551边缘的两个突出部将与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的朝向第一方向D1的第二板材63的第二表面相抵,第二板材63的第二表面为第二板材63朝向第一方向D1的表面,因此翼片53和55也不会被提把7从第一提把孔中拉出。
在沿着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提拉提把7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使翼片53和55卡固在卡勾52和54上,还可以使得翼片53和55紧贴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的第二板材63,同时又因为本实施例中的扣紧装置5是对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全部进行夹紧,不仅保证了提拉的承受强度,而且在提拉的过程中,扣紧装置5将对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夹得更紧,不再需要另外对板材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箱中,采用了两个提把组件,在实际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提把组件或者大于两个的提把组件进行包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提把组件的固定片上具有两个第一穿孔,实际上也可以仅设有一个第一穿孔或者根据提把自由端的数量设置多余两个的第一穿孔。相应的,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上针对每个提把组件所形成的第二穿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提把组件的第一穿孔的位置和数量向对应。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把和扣紧装置,
其中,所述扣紧装置在扣合状态时从第一方向和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双向夹紧沿第一方向叠合的待夹紧的多个板材,在所述扣紧装置上处于夹紧多个板材的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沿着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提把孔,在所述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上与扣紧装置的每个第一提把孔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对应的第二提把孔,在所述扣紧装置在扣合状态时,每个第一提把孔和对应第二提把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
所述提把的至少一个自由端具有可弯折的勾件,所述具有勾件的自由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待夹紧多个板材的一侧穿过所述扣紧装置上的第一提把孔和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提把孔至待夹紧多个板材的另一侧,并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提拉所述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勾在所述扣紧装置的第一提拔孔的周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装置包括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具有中间穿孔,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可摆动地连接卡勾座和卡止座,所述卡勾座和卡止座通过摆动实现在扣合状态的位置和打开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切换,在所述待夹紧多个板材上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扣孔,且待夹紧多个板材的扣孔的位置与扣紧装置的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位置相对应;在卡勾座和卡止座通过摆动处于扣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环形固定板和所述卡勾座之间形成夹紧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一夹紧空间,所述环形固定板和所述卡止座之间形成夹紧待夹紧多个板材的第二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空间和第二夹紧空间用于夹紧所述待夹紧的多个板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一夹紧空间的所述环形固定板和卡勾座,和/或,所述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二夹紧空间的环形固定板和卡止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一夹紧空间的所述环形固定板和卡勾座,另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形成第二夹紧空间的环形固定板和卡止座时,所述第一提把孔和第二提把孔位于环形固定板的中心穿孔的两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座包括第一基壁和第一扣夹壁,所述第一基壁的一边与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第一侧边可摆动地连接,第一基壁的另一边与第一扣夹壁固定,所述卡止座包括第二基壁和第二扣夹壁,所述第二基壁的一边与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中间穿孔的第二侧边可摆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基壁的另一边与第二扣夹壁固定,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正对;
其中,所述扣紧装置的环形固定板架设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的扣孔的周缘,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为第一板材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表面,
当所述卡勾座和卡止座处于打开状态的位置时,所述卡勾座的第一基壁和卡止座的第二基壁穿过待夹紧多个板材的扣孔;
当所述卡勾座和卡止座通过摆动处于扣合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扣夹壁贴靠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所述扣紧装置的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所述环形固定板和第一扣夹壁上贴靠第二板材第二表面的一段,所述第二扣夹壁贴靠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所述扣紧装置的另一个第一提把孔贯穿所述环形固定板和第二基壁贴靠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的一段,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表面为第二板材朝向第一方向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装置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每个所述第一穿孔的一个侧边设有卡勾,所述第一穿孔的另一个相对侧边可摆动地设有翼片,每个第一穿孔中的所述翼片临近该第一穿孔中卡勾的侧边具有缺口,每个翼片上还具有第二穿孔,每个第一穿孔和该第一穿孔的翼片上的第二穿孔组成沿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提把孔,
所述固定片架设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中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表面为第一板材朝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的表面,在提把的自由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一侧穿过第一穿孔、第二提把孔、第二穿孔至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另一侧,并在向所述第一方向反方向提拉所述提把时,提把的自由端的勾件勾在所述第二穿孔的周缘,并带动翼片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翻动致使固定片上的卡勾卡固翼片上的缺口的边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把孔的数量为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组件的材质为塑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装置在待夹紧的多个板材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
10.一种具有提把组件的包装箱,包括箱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提把组件,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待夹紧的多层板材,所述提把组件待夹紧的多个板材为所述箱体上层待夹紧的多层板材,所述第一方向为从垂直于箱体顶部板材并由箱体外部到内部的方向。
CN201310299673.7A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9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9673.7A CN103359350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9673.7A CN103359350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9350A true CN103359350A (zh) 2013-10-23
CN103359350B CN103359350B (zh) 2016-05-11

Family

ID=4936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96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9350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935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28723A (en) * 1937-04-17 1938-08-30 William F Zettler Package handle
JPH0232579Y2 (zh) * 1984-09-25 1990-09-04
JPH0239937Y2 (zh) * 1985-08-30 1990-10-25
WO2004060757A1 (ja) * 2002-12-27 2004-07-22 Taiko Shiko Co., Ltd. 着脱自在な輸送用グリップ
CN2680599Y (zh) * 2004-02-17 2005-02-23 姜雪林 改善箱型构造物开孔部的机构
CN2680600Y (zh) * 2004-02-17 2005-02-23 姜雪林 改善箱型构造物开孔部的机构
CN2851137Y (zh) * 2005-08-16 2006-12-27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手
CN2931318Y (zh) * 2006-06-14 2007-08-08 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卷烟包装箱
CN200948895Y (zh) * 2006-06-12 2007-09-19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纸箱扣具
CN201099387Y (zh) * 2007-10-22 2008-08-13 姜雪林 辅助握持机构
CN201334161Y (zh) * 2009-01-04 2009-10-28 韩庆良 纵向折叠挂钩式包装箱提手
CN201694446U (zh) * 2010-08-18 2011-01-05 韩庆良 防脱钩式包装箱提手
CN201971228U (zh) * 2011-02-14 2011-09-14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纸箱手提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28723A (en) * 1937-04-17 1938-08-30 William F Zettler Package handle
JPH0232579Y2 (zh) * 1984-09-25 1990-09-04
JPH0239937Y2 (zh) * 1985-08-30 1990-10-25
WO2004060757A1 (ja) * 2002-12-27 2004-07-22 Taiko Shiko Co., Ltd. 着脱自在な輸送用グリップ
CN2680599Y (zh) * 2004-02-17 2005-02-23 姜雪林 改善箱型构造物开孔部的机构
CN2680600Y (zh) * 2004-02-17 2005-02-23 姜雪林 改善箱型构造物开孔部的机构
CN2851137Y (zh) * 2005-08-16 2006-12-27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手
CN200948895Y (zh) * 2006-06-12 2007-09-19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纸箱扣具
CN2931318Y (zh) * 2006-06-14 2007-08-08 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卷烟包装箱
CN201099387Y (zh) * 2007-10-22 2008-08-13 姜雪林 辅助握持机构
CN201334161Y (zh) * 2009-01-04 2009-10-28 韩庆良 纵向折叠挂钩式包装箱提手
CN201694446U (zh) * 2010-08-18 2011-01-05 韩庆良 防脱钩式包装箱提手
CN201971228U (zh) * 2011-02-14 2011-09-14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纸箱手提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9350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9009B1 (en) Collapsible freight container for air transport
EP3580409B1 (en) A profile, frame and promotion boo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s and/or for interior applications and/or for exterior applications,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profile and a use of the profile
WO2019192463A1 (zh) 拼装式收纳箱
WO2017101757A1 (zh) 一种可折叠的托盘
CN113795171A (zh) 可重复使用的关闭系统
JPH05501695A (ja) 折り畳み型のコンテナの改良
CN203641669U (zh) 卡扣离墙管卡
CN103359350A (zh) 一种提把组件及具有该提把组件的包装箱
JP2006306498A (ja) 長尺フィルムのロールコンテナ
US11459789B2 (en) Hammock and tent assembly
JP2018150037A (ja) トラック開閉扉用雨除け装置
CN204163469U (zh) 一种帐篷边脚的固定结构
CN219428848U (zh) 一种高防护扩展箱体
JP2008018988A (ja) 荷崩れ防止シート及び荷崩れ防止シートによる荷物の固定方法
CN103407685B (zh) 一种扣紧装置、扣紧束线带组件及包装箱
CN214357321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包装箱侧板及包装箱
CN203667290U (zh) 开顶箱
CN106672379B (zh) 自封式包装箱
AU2017101786A4 (en) Connection System
JPS5890078A (ja) 輸送コンテナ
JP2002255172A (ja) バッグ式組立コンテナ
CN202448815U (zh) 管轴拉放卷收帘式苫布
JP2006131237A (ja) 箱蓋固定具
TWM491079U (zh) 可完全隱藏之摺疊紗窗裝置
TW202024446A (zh) 電動帆布棚之支撐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