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9004B -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9004B
CN103359004B CN201310332138.7A CN201310332138A CN103359004B CN 103359004 B CN103359004 B CN 103359004B CN 201310332138 A CN201310332138 A CN 201310332138A CN 103359004 B CN103359004 B CN 103359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mirror
cell wall
outside rear
automobil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21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9004A (zh
Inventor
刘明卓
张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21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9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9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9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0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用于将外后视镜安装于汽车车身上,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车身的车门窗框上的轨道;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以带动所述外后视镜沿所述轨道移动的外后视镜支架,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连接,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轨道;用于驱动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沿所述轨道移动,以改变所述外后视镜位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外后视镜支架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控制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可以对汽车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外后视镜根据驾驶员的需要沿轨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Description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具有该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用于将汽车外后视镜安装在车门上。目前,常见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外板、位于车门外板上的加强件及外后视镜,其中外后视镜通过加强件与车门外板连接,三者之间完全固定形成一个整体。驾驶员可通过汽车外后视镜观察汽车后面的状况。但由于汽车外后视镜的位置不能进行随意调节,在路面宽度较窄时,与迎面汽车进行错车较为困难,易发生汽车外后视镜相碰的状况。在汽车靠路边停车或者驶入车位时,由于驾驶员很难在近距离内判断汽车所处的位置,易造成汽车外部边缘与周围发生不必要的磕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该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对汽车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用于将外后视镜安装于汽车车身上,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
设置于车身的车门窗框上的轨道;
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以带动所述外后视镜沿所述轨道移动的外后视镜支架,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连接,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轨道;
用于驱动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沿所述轨道移动,以改变所述外后视镜位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外后视镜支架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为能够沿所述车门窗框的周边延伸的弧线形。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呈凹槽结构,包括槽底、由所述槽底的第一侧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槽壁、由所述槽底的第二侧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由所述第一槽壁向所述第二槽壁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板以及由所述第二槽壁向所述第一槽壁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限位板;
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二端呈T字型结构,包括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自靠近所述第一槽壁的第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部分自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槽壁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上;
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靠近所述槽底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槽底之间设置有滚珠;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设置有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固连,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活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旋转;
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转轴的第二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槽壁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上;
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齿。
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可以对汽车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外后视镜根据驾驶员的需要沿轨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可以使驾驶员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在原有观测后方视野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外后视镜的位置可以有效的避开由于道路狭窄外后视镜与两侧较低障碍物,如迎面汽车后视镜的接触,在停靠车辆时将后视镜调整到上端位置,可以有效指引车辆的准确停靠,避免由于普通后视镜视野有限而造成车辆受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用于将外后视镜安装于车身上,其包括:
设置于车身的车门窗框10上的轨道100;
能够沿所述轨道100移动,以带动所述外后视镜20沿所述轨道100移动的外后视镜支架200,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连接,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轨道100;
用于驱动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沿所述轨道100移动,以改变所述外后视镜位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
上述方案中,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外后视镜支架200沿车门窗框10上的轨道100滑动,以将外后视镜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从而可以使驾驶员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在原有观测后方视野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外后视镜的位置可以有效的避开由于道路狭窄外后视镜与两侧较低障碍物,如迎面汽车后视镜的接触,在停靠车辆时将后视镜调整到上端位置,可以有效指引车辆的准确停靠,避免由于普通后视镜视野有限而造成车辆受损。
以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轨道100为能够沿所述车门窗框10的周边延伸的弧线形,也就是说,轨道100为与车门窗框10的外周形状相似。尤其地,如图1所示,轨道100设置于车门窗框10的一侧上方的位置,轨道100为自下向上弯曲的弧线形,从而可以使得外后视镜的位置可调范围可以实现左右、上下微调。
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轨道100呈凹槽结构,包括槽底101、由所述槽底101的第一侧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槽壁102、由所述槽底101的第二侧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槽壁102相对的第二槽壁103、由所述第一槽壁102向所述第二槽壁103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板104以及由所述第二槽壁103向所述第一槽壁102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限位板105;
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的第二端呈与所述轨道100结构匹配的T字型结构,包括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槽壁102和所述第二槽壁103之间的第一部分201以及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04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5之间的第二部分202,其中,所述第一部分201自靠近所述第一槽壁102的第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槽壁103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H1,所述第二部分202自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104的第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槽壁103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第二长度H2,其中所述第一长度H1大于所述第二长度H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01的靠近所述槽底101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槽底101之间设置有滚珠300。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在所述轨道100内滑动,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一部分201的靠近所述第二槽壁103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壁103之间也可以设置有滚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供了一种轨道100与外后视镜支架200的优选的可移动连接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轨道100与外后视镜支架200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比如:轨道100为“工”型轨道100,外后视镜支架200的第二端为与所述“工”型轨道100结构相匹配的结构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以下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中第一驱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01和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30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的第一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301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一齿轮302;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302啮合的第一齿条303,所述第一齿条303沿所述第一槽壁102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102上;
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的第一部分201的靠近所述第一槽壁102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齿条303连接。
上述方案中,第一电机301可以在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第一齿轮30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302与第一齿条303啮合,因此,第一齿条303即在沿着轨道100滑动,与第一齿条303连接的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随着所述第一齿条303也沿着轨道100滑动,从而实现了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的位置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也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使驾驶员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转轴400,所述转轴400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固连,所述转轴400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活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旋转;
用于驱动所述转轴400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400传动连接;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
上述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工作状态,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转轴400旋转,而转轴400又带动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转动,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沿轨道100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再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旋转,以调整外后视镜的镜片角度,从而开阔驾驶员的视野。
以下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中第二驱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01和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50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转轴400的第二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501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二齿轮502;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502啮合的第二齿条503,所述第二齿条503沿所述第一槽壁102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壁103上;所述转轴40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条503啮合的齿。
上述方案中,第二电机501可以在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第二齿轮50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502与第二齿条503啮合,因此,第二齿条503即在沿着轨道100滑动,由于转轴400的外周面上的齿与第二齿条503啮合,转轴400即会随着所述第二齿条503的滑动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外后视镜支架200旋转,实现了所述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也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可以设置于车门内护板上端便于驾驶员操作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用于将外后视镜安装于汽车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
设置于车身的车门窗框上的轨道;
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以带动所述外后视镜沿所述轨道移动的外后视镜支架,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连接,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轨道;
用于驱动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沿所述轨道移动,以改变所述外后视镜位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外后视镜支架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为能够沿所述车门窗框的周边延伸的弧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呈凹槽结构,包括槽底、由所述槽底的第一侧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槽壁、由所述槽底的第二侧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由所述第一槽壁向所述第二槽壁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板以及由所述第二槽壁向所述第一槽壁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限位板;
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二端呈T字型结构,包括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自靠近所述第一槽壁的第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部分自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槽壁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上;
所述外后视镜支架的第一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靠近所述槽底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槽底之间设置有滚珠;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设置有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后视镜固连,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活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后视镜支架旋转;
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转轴的第二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槽壁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上;
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齿。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CN201310332138.7A 2013-08-01 2013-08-01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9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2138.7A CN103359004B (zh) 2013-08-01 2013-08-01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2138.7A CN103359004B (zh) 2013-08-01 2013-08-01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9004A CN103359004A (zh) 2013-10-23
CN103359004B true CN103359004B (zh) 2015-07-15

Family

ID=4936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213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9004B (zh) 2013-08-01 2013-08-01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9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213525B3 (de) * 2019-09-05 2020-10-0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usweichsystem für einen Kameraarm zum Beobachten eines rückwärtigen Verkehrs eines Fahrzeug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0913A (en) * 1986-08-04 1988-03-15 Lee H. Boothe Adjustable mount for lateral rear view mirror
JP2000168444A (ja) * 1998-12-01 2000-06-20 Araco Corp 車両用アウターミラー装置
CN101146694A (zh) * 2005-02-25 2008-03-19 伊顿汽车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和机动车的外后视镜装置
CN101301873A (zh) * 2008-05-29 2008-11-12 陈通平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后视镜
CN201646557U (zh) * 2010-04-20 2010-11-24 扬州大学 汽车智能后视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5807B2 (en) * 2001-04-16 2003-12-02 Delbar Products, Inc. Linear slide mechanism for an extendable rearview mirror for vehicles
KR100858406B1 (ko) * 2001-10-30 2008-09-11 쉐프네커 비젼 시스템즈 오스트레일리아 프로프라이어터리 리미티드 파워 텔레스코핑 차량 미러 조립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0913A (en) * 1986-08-04 1988-03-15 Lee H. Boothe Adjustable mount for lateral rear view mirror
JP2000168444A (ja) * 1998-12-01 2000-06-20 Araco Corp 車両用アウターミラー装置
CN101146694A (zh) * 2005-02-25 2008-03-19 伊顿汽车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和机动车的外后视镜装置
CN101301873A (zh) * 2008-05-29 2008-11-12 陈通平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后视镜
CN201646557U (zh) * 2010-04-20 2010-11-24 扬州大学 汽车智能后视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9004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2069B (zh) 一种无盲区汽车后视镜
CN104875687B (zh) 一种毫米波雷达的安装调节装置
CN204077520U (zh) 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
CN103359004B (zh)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6347226A (zh) 一种减少驾驶盲区的车辆外后视镜系统及方法
CN205468630U (zh) 一种便于上下车的汽车前排座椅自动转向系统
CN110329150B (zh) 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a柱视野盲区辅助视觉系统及其方法
KR20100037363A (ko) 자동차용 헤드램프의 좌우구동 액츄에이터 장치
CN201342992Y (zh) 汽车倒车记忆后视镜
CN203374190U (zh) 一种电动平移门
CN205034028U (zh) 汽车电动镜面驱动器的打滑装置
CN105292063A (zh) 新型汽车雨刮器
CN109291858A (zh) 车载显示屏装置
CN202448881U (zh) 一种汽车的车标隐藏装置
CN201907456U (zh) 带前视副镜的倒车镜
CN214101599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定位装置
CN105644317A (zh) 一种汽车车窗的卷帘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472162B (zh) 汽车车门防撞条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900242Y (zh) 180度无盲区机动车后视镜
CN100377939C (zh) 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
CN206107111U (zh) 具有雨刮器的汽车后视镜
CN219584083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角度的车机显示屏装置
CN110667479A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汽车后视装置
CN205468628U (zh) 减少驾驶盲区的汽车驾驶座位结构
CN105034780A (zh) 一种汽车防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AIC MOTO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10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Shun Road, No. 25, room 5, 10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Applicant before: BAIC MOTOR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5

Address after: No.1 Tongxin Road, Zhaoquanying Town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0130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6, Building 5, Shunyi 25,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