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8698A -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8698A
CN103358698A CN2013100875244A CN201310087524A CN103358698A CN 103358698 A CN103358698 A CN 103358698A CN 2013100875244 A CN2013100875244 A CN 2013100875244A CN 201310087524 A CN201310087524 A CN 201310087524A CN 103358698 A CN103358698 A CN 103358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group
injection
spray
injection open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75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8698B (zh
Inventor
平井启太
松浦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58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8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75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characterised by nozzle shapes or number of orifices per chamber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头包括:喷射表面,具有在给定方向上等间隔的多个喷射开口组,每组由给定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组成;压力室;多个单独液体通道,将每个压力室连接到对应喷射开口组;喷射能量施加器,对所选至少一个压力室中的液体施加喷射能,使液滴经过连接到所选压力室的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喷射,使经过喷射开口喷射的液滴彼此协作形成单个像素,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喷射表面平行且相对于给定方向和与给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倾斜,在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该直线和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直线在相反方向上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被构造成喷射液体,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记录装置,该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包括该液体喷射头。
背景技术
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设有多个墨通道的记录头,每个墨通道具有两个喷嘴孔。每个墨通道的两个喷嘴孔相对于彼此定位而使得被定义成连接在相应两个喷嘴孔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记录头的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交叉。此外,所述多个通道被布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使得在相应通道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彼此平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2004-98579A
发明内容
然而,通过使用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记录头而形成的单个点(像素),该单个点在两个喷嘴孔被布置的方向上伸长。因此,当通过该记录头记录彼此正交的两条直线时,两条直线之间就线的粗度或宽度而言存在差别。例如,在两个喷嘴孔的布置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由相应像素的长轴线的连续而构成,从而线的宽度大致等于像素的短轴线或宽度,且因此线的宽度小。同时,与上述直线正交的直线由相应像素的短轴线的连续而构成,从而线的宽度大致等于像素的长轴线或长度,且因此线的宽度大。这种线之间宽度上的差别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包括:(a)喷射表面,所述喷射表面具有在给定方向上彼此等间隔的多个喷射开口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由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组成;(b)多个压力室;(c)多个单独液体通道,所述多个单独液体通道将所述多个压力室中的每一个压力室连接到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和(d)喷射能量施加器,所述喷射能量施加器被构造成对在所述多个压力室中的所选的至少一个压力室中储存的液体施加喷射能量,以便使液滴经过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连接到所述多个压力室中的所述所选的至少一个压力室的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喷射,使得经过构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喷射的所述液滴彼此协作以形成单个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定义成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所述喷射表面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给定方向和与所述给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倾斜,并且使得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和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应该注意: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可以与第一交叉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交叉方向与所述给定方向及所述垂直方向交叉,并且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可以与第二交叉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交叉方向与所述给定方向及所述垂直方向交叉,其中所述第一交叉方向和所述第二交叉方向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
根据本发明,当通过使液滴经过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喷射而形成两条直线时,即使形成的两条直线中的一条直线在第一交叉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两条直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在第二交叉方向上延伸,形成的两条直线的宽度值也彼此大致相等。因此能够抑制图像质量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喷射头包括板,所述板具有:表面,所述表面作为所述喷射表面;和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形成为穿过所述板,并且所述多个通孔具有作为相应喷射开口的相应开口。由于该优选布置,所述多个通孔能够被形成在板中作为与液体喷射头的其它部分独立形成的部分,从而有利于液体喷射头的制造。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喷射表面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可被布置成形成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喷射开口组行。该布置使得抑制上述板的强度降低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可以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形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行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与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形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行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在该布置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和另一个喷射开口组属于彼此不同的相应喷射开口组行,从而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一个喷射开口组和所述另一个喷射开口组可以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远离。因此,该布置使得进一步抑制上述板的强度的降低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喷射表面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可以被布置成形成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延伸的单个喷射开口组行。该布置使得减小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测量时的上述板的宽度成为可能。因此,液体喷射头的宽度也可被减小。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通孔具有在所述板的位于与所述喷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另一表面中开放的相应开口,并且所述另一表面包括平表面区域,所述平表面区域位于所述开口中的在所述另一表面中开放且与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对应的每一组开口之间,所述平表面区域与所述喷射表面平行且与液体流动经过所述通孔的液体流动方向垂直。该布置使得抑制经过构成每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喷射的液滴在彼此离开的相应方向上飞行成为可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可以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相对于与所述给定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倾斜45°,并且使得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相对于与所述给定方向平行的所述假想直线倾斜135°。由于该布置,当通过液滴经过喷射开口组的喷射形成直线时,能够抑制形成的直线之间就线的粗度或宽度而言的变化。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记录装置,该液体喷射记录装置能够抑制图像质量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包括:上述液体喷射头;和片材输送器,所述片材输送器被构造成输送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待经受由所述液体喷射记录装置执行图像记录,其中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头在所述垂直方向上输送所述记录介质期间,在所述记录介质不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头在所述给定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滴来执行所述图像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喷墨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该喷墨打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构造的液体喷射头。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示出的液体喷射头的主体的透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示出的线3-3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A是图1中示出的液体喷射头的喷射表面的平面图。
图4B是放大地示出图4A中示出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图。
图5是放大地示出图3中示出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图。
图6是示出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液体喷射头在片材上记录彼此正交的两条直线的情况的图。
图7是放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型而构造的液体喷射头的喷射表面的图。
图8A至图8D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型的一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将描述喷墨打印机101,该喷墨打印机101作为采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或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实例。
打印机101具有大体长方体形壳体101a。片材出射部4设置在该壳体101a的顶板上。壳体101a内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从顶到底看时依次布置的三个空间部分A、B、C。在空间部分A、B中,限定有片材输送路径,作为记录介质的实例的片材P将沿该片材输送路径在由图1中的粗箭头(黑箭头)指示的输送方向上从片材供应单元23被输送到片材出射部4。在该空间部分A中,在片材P上执行图像记录并且片材P被输送到片材出射部4。在空间部分B中,片材P被供应到片材输送路径。头1设置在空间部分A中,且被构造成喷射黑色墨。头1接收从设置在空间部分C中的作为墨储存器的盒22供应的墨。
在空间部分A中,除了头1之外,设置例如:作为片材输送器的实例的输送单元40;两个引导部10a、10b;片材检测传感器26;和控制器100。两个引导部10a、10b被设置用于引导输送的片材P。
作为液体喷射头的实例的头1通过头保持器5由壳体101a保持。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头1具有下表面(即外表面),该下表面作为喷射表面1a,在该喷射表面1a中布置多个喷射开口108。由头保持器5将头1相对于输送器皮带43保持在一个位置中,使得头1和输送器皮带43彼此协作以在头1和输送器皮带43之间限定适于图像记录的间隙。此外,头1由头保持器5保持成使得头1的喷射表面1a被保持水平。
头1是主要由彼此叠置的主体3(见图2)、储存器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和控制板组成的层压体。控制电路被构造成对信号进行调节,并且已调节的信号被设置在FPC上的驱动器IC转换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被供应到促动器单元21,该促动器单元21与流动通道单元9协作以构成上述主体3。当促动器单元21被启动时,从储存器单元供应的墨经由喷射开口108喷射。
输送单元40具有两个皮带滑轮41、42、输送器皮带43、压盘46、夹压辊47和分离器板45。输送器皮带43由绕两个皮带滑轮41、42环绕的无端皮带构成。压盘46设置成与头1对置,且从皮带43的内侧支撑输送器皮带43的上部。通过作为驱动滑轮的皮带滑轮42的旋转使输送器皮带43行进。马达(未示出)使皮带滑轮42在如图1中所见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皮带滑轮41是从动滑轮,且通过输送器皮带43的行进使皮带滑轮41旋转。夹压辊47设置成与皮带滑轮41对置,且将从片材供应单元23供应的片材P挤压抵靠输送器皮带43的外周表面。输送器皮带43在其外周表面处涂覆有具有低粘度的硅层,从而片材P能够被保持在输送器皮带43上,以便朝向头1输送。分离器板45设置成将输送的片材P与输送器皮带43分离以便朝向位于分离器板45的下游侧上的片材出射部4引导。
两个引导部10a、10b位于输送单元40的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应上游侧和下游侧上。上游侧引导部10a包括两个引导件31a、31b和一对馈送辊32,并且上游侧引导部10a桥接在片材供应单元23和输送单元40之间,使得片材P(待经受图像记录)被上游侧引导部10a引导且被馈送到输送单元40。下游侧引导部10b包括两个引导件33a、33b和两对排出辊34、35,并且下游侧引导部10b桥接在输送单元40和片材出射部4之间,使得片材P(已经受图像记录)被下游侧引导部10b引导且被排出到片材出射部4。
片材检测传感器26设置在头1的上游侧上,且被构造成检测被输送的片材P的前端。一旦检测到片材P的前端,传感器26输出将用于相应的头1和输送单元40的启动之间同步的信号,从而以所期望程度的图像分辨率和所期望的图像记录速度来执行图像记录。
片材供应单元23设置在空间部分B中,并且包括片材供应盘24和片材供应辊25。片材供应盘24由具有上开口的箱构成,并且可移除地接纳在壳体101a中以便在壳体101a中储存多张片材P。片材供应辊25由控制器100控制以便拾取被堆叠在片材供应盘24中的片材P的最上面的一张片材P且将该最上面的一张片材P供应到上游侧引导部10a。
在以下的描述中,副扫描方向指与片材P待由输送单元40输送的片材输送方向D平行的方向,而主扫描方向指与水平表面(例如喷射表面1a)平行且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
储存有黑色墨的盒22被可移除地接纳在壳体101a中,且位于空间部分C中。盒22经由管(未示出)和泵(未示出)连接到头1。应该注意,除了当墨被强制供应到头1(例如,在墨初始引入到头1中的情况下)时之外,泵不被启动且设置在其停止状态,从而墨从盒22到头1的供应不被泵妨碍。
接下来,将描述控制器100。控制器100被构造成通过控制打印机101的各部件的启动来控制在打印机101的整体中执行的操作。控制器100被构造成基于从外部装置(诸如连接到打印机101的个人计算机)供应的打印信号控制在打印机101中执行的图像记录操作。具体地,控制器100控制片材P的输送运动和与片材P的输送运动同步执行的墨喷射。
控制器100使片材供应单元23、输送单元40和辊对32、34、35基于由从外部装置供应的打印信号而被启动。从片材供应盘24供应的片材P由上游侧引导部10a引导以便被馈送到输送单元40。当由输送单元40输送的片材P通过头1正下方时,墨被朝向片材P喷射从而在片材P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形成有图像的片材P被分离器板45从输送器皮带43分离,且然后由下游侧引导部10b引导以便从壳体101a的上部排出到片材出射部4。在本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101是行式喷墨打印机,从而在相对于头1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片材P期间,在片材P不相对于头1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从头1喷射墨滴来执行图像记录。
接下来将参考图2至图5来详细描述头1。如图2所示,头1的主体3是主要由流动通道单元9和固定到流动通道单元9的上表面上的促动器单元21构成的层压体。主体3是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的大体长方体形本体。多个压力室110在流动通道单元9的上表面中开放,并且相应的压力室110的开口被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相应压力室110的开口由构成相应压力室110的上壁的促动器单元21封闭。
如图3中所示,流动通道单元9是由总共九块由不锈钢制成且彼此叠置的金属板122至130构成的层压体。如图2中所示,墨入口105a设置成在流动通道单元9的上表面中开放。如图3中所示,集管室105被限定在流动通道单元9中且保持与墨入口105a连通。集管室105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此外,多个单独墨通道(作为多个单独液体通道的实例)被限定在流动通道单元9中。单独墨通道132中的每一个单独墨通道132由设置在相应金属板122至130中且保持彼此连通的多个通孔构成。单独墨通道132中的每一个单独墨通道132从集管室105的出口经由孔隙112和压力室110中的对应一个压力室110延伸到喷射开口组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的两个喷射开口108。如图4B中所示,单独墨通道132中的一些单独墨通道132被保持与喷射开口组108A连通,而其它单独墨通道132保持与喷射开口组108B连通。
流动通道单元9具有作为喷射表面1a的下表面,在喷射表面1a中多个喷射开口108开放。如图4A中所示,喷射开口108被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对应相邻对喷射开口108构成。喷射开口组108A、108B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布置,且形成喷射开口组行109。此外,喷射开口组108A、108B被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且彼此等间隔。即,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之间的间隔距离在主扫描方向上恒定。
在每个喷射开口组中,如图4B中所示,直线L可以被定义成连接在彼此协作以构成每个喷射开口组的相应两个喷射开口108的中心之间。该直线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倾斜。取决于直线的倾斜方向或直线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倾斜角度,每个喷射开口组被分成喷射开口组108A或喷射开口组108B。在每个喷射开口组108A中定义的假想直线LA在如图4B中所见的右上方向上延伸,从而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45°。同时,在每个喷射开口组108B中定义的假想直线LB在如图4B中所见的左上方向上延伸,从而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135°。即,在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两条直线LA、LB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副扫描方向倾斜。两个墨滴经过每个喷射开口组108A被同时喷射,并且两个被同时喷射的墨滴彼此协作以形成一个点(例如像素)DA。类似地,两个墨滴经由每个喷射开口组108B被同时喷射,并且两个被同时喷射的墨滴彼此协作以形成一个点(即像素)DB。
如图3中所示,九块金属板122至130中的最下面的喷嘴板130具有通孔107。通孔107中的每一个通孔107具有在由喷嘴板130的两个相反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构成的喷射表面1a中开放的喷射开口108,还具有在由喷嘴板130的所述两个相反侧表面中的另一个侧表面构成的相反表面130a中开放的另一开口107a。每个通孔107是锥形孔,该锥形孔具有当在离开开口107a朝向喷射开口108的方向上观察时增加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每对通孔107的轴线彼此平行,且轴线之间的距离是60μm。每个通孔107具有截头圆锥形形状,且具有30μm的高度或轴向长度。开口107a具有40μm的直径,而喷射开口108具有15μm的直径,每对通孔107的开口107a彼此间隔开20μm。即,与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对应的开口107a之间,存在平表面区域130b,如图3中所示,该平表面区域130b具有20μm的最小宽度。平表面区域130b的出现导致与喷射的墨滴的飞行行为有关的喷嘴的远心性提高,从而使经过每对喷射开口108(即喷射开口组)同时喷射的两个墨滴彼此大致平行地飞行,从而获得高图像质量。与喷嘴板130相邻的金属板129具有通孔129a,通孔129a中的每一个通孔129a被连接到对应一对通孔107。如在平面图中看到的,每对通孔107的两个开口107a位于通孔129a中的对应一个通孔129a的内侧。
与流动通道单元9同样,储存器单元是限定有墨通道的流动通道构件。墨被储存在限定于储存器单元中的墨通道中,且经过墨入口105a而被供应到流动通道单元9中。
接下来将描述促动器单元21。促动器单元21被固定到流动通道单元9的上表面上,以便与流动通道单元9协作以构成头1的主体3。如图2中所示,促动器单元21由在主扫描方向上伸长的大体长方体形本体构成,且覆盖所有压力室110。
如图5所示,作为喷射能量施加器的实例的促动器单元21是由三个压电层161至163构成的压电型促动器,每个压电层由PZT(锆钛酸铅)陶瓷材料构成且具有铁电性。三个压电层161至163的最上面的压电层161被在其厚度方向上极化,并且介于多个单独电极135和设置在压电层161的整个下表面上的公共电极134之间。设置在压电层161的上表面上的单独电极135的每一个包括与压力室110的对应一个对置的主要部分。每个单独电极135包括在平面图中所看的在对应压力室110外侧且被连接到单独焊盘136中的对应一个单独焊盘136的部分。因而,多个促动器为相应压力室110设置且能够被彼此独立地启动。即,促动器单元21包括与压力室110相同数目的促动器,从而促动器单元21被构造成通过使促动器的对应一个或更多个被启动而对储存在压力室110的被选择的一个或更多个压力室110中的每一个压力室110中的墨施加喷射能量。
将描述促动器单元21被启动的方式。促动器单元21的促动器的每一个是所谓的单晶片型。当对介于对应单独电极135和公共电极134之间的每个部分在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时,引起所述每个部分在表面方向(即与极化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收缩。在这种情形下,在压电层161的每个部分和压电层162、163的对应部分之间就表面方向上的扭曲或变形量而言引起差别,从而使介于对应单独电极135和对应压电室110之间的这些部分朝向对应压力室110向下凸起。因此,压力(即喷射能量)被施加到储存在对应压力室110中的墨,从而墨作为墨滴而被喷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单独电极135被赋予预定水平的电势。一旦供应驱动信号,每个单独电极135的电势就立刻被置于地电平中,且然后在给定的时间点返回到预定水平。即,通过所谓的拉动撞击(pullstriking)来执行墨喷射。在每个单独电极135的电势被置于地电平的时间点,对应压力室110的容积被增加,从而墨被吸入压力室110。然后,当使电势返回到所述预定水平时,压力室110的容积被减少,从而墨压力被增加,从而墨滴经过被保持与同一压力室110连通的两个喷射开口108同时喷射。
接下来参考图6,将描述当在片材P上打印与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交叉的直线L1、L2时的情况。直线L1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45°且与假想直线LA平行。直线L2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135°且与假想直线LB平行。
当直线L1将被打印到片材P上时,片材P由输送单元40例如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输送。然后,在片材P与喷射表面1a对置的阶段,在给定时间点两个墨滴经由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同时喷射。在该阶段,首先,两个墨滴经由如图6中所见的位于左端的喷射开口组108A而被喷射,从而点DA被形成在片材P上。接下来,与片材P的输送同步,两个墨滴经过位于喷射开口组108A的紧接右侧的喷射开口组108B喷射,从而点DB被形成在片材P上。因而,点DA、DB被交替地形成,并且交替形成的点DA、DB彼此连接,从而直线L1被绘制在片材P上。
以与直线L1相同的方式打印直线L2。即,首先,两个墨滴经由在图6中看位于右端的喷射开口组108B喷射,从而点DB被形成在片材P上。接下来,与片材P的输送同步,两个墨滴经过位于喷射开口组108B的紧接左侧的喷射开口组108A喷射,从而点DA被形成在片材P上。因而,点DB、DA被交替地形成,且交替形成的点DB、DA彼此连接,从而直线L2被绘制在片材P上。
如图6中所示,每个点DA由两个墨滴DA1构成,且在与假想直线LA平行的方向上伸长。每个点DB由两个墨滴DB1构成且在与假想直线LB平行的方向上伸长。由于喷射开口组108A、108B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布置,点DA、DB也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布置,直线L1、L2由交替布置的点DA、DB形成。
直线L1的宽度的最大值等于点DB的长度且其最小值等于点DA的宽度。同时,直线L2的宽度的最大值等于点DA的长度且其最小值等于点DB的宽度。因而,点DA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构成直线L2的宽度的最大值和直线L1的宽度的最小值。另一方面,点DB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构成直线L1的宽度的最大值和直线L2的宽度的最小值。因而,点DA、DB以彼此不同的相应方式有助于直线L1、L2的形成。然而,由于点DA、DB的长度和宽度彼此相同,所以直线L1、L2的平均宽度彼此相同。在头具有仅喷射开口组108A的布置中,直线L1将由相应点DA的长度的连续而构成,而直线L2将由相应点DA的宽度的连续而构成,从而直线L1的宽度将小于直线L2的宽度,从而导致图像质量降低。在头具有仅喷射开口组108B的布置下可以说同样如此。然而,在本发明中,当两条线被绘制时,即使两条线彼此正交,绘制的线的平均宽度也彼此相同,从而使抑制图像质量降低成为可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头1,当两条线被绘制时,即使两条线彼此正交,绘制的线的宽度也彼此相同,从而使抑制图像质量降低成为可能。此外,由于头1包括喷嘴板130,用于构成喷射开口108的所述多个通孔107可以作为与头1的其它部分独立形成的部分而被形成在板130中,从而有利于头1的制造。
此外,在喷射表面1a上,喷射开口组108A、108B被布置成形成单个喷射开口组行109。因而,能够使得喷嘴板130的宽度(在副扫描方向或垂直方向上测量)小,因此能够使得头1的宽度小。
此外,假想直线LA相对于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LC倾斜45°,而假想直线LB相对于假想直线LC倾斜135°。因此,当绘制分别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两条直线时,两条直线具有彼此相等的相应平均宽度值。考虑在打印操作中频繁绘制直线(例如,竖直线、水平线和斜线)的事实,这种关于线宽的特征在打印质量方面是有利的。因而,根据实现该技术特征的本发明的喷射开口108的布置提供高实用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头1具有形成有仅单个喷射开口组行109的喷射表面1a。然而,如图7中所示,头1可以具有喷射表面201a,在该喷射表面201a中形成多个喷射开口组行209。在该变型布置中,形成两个喷射开口组行209a、209b。喷射开口组行209a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且彼此等间隔的上述多个喷射开口组108A形成。喷射开口组行209b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布置且彼此等间隔的上述多个喷射开口组108B形成。喷射开口组108B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108B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喷射开口组108A中的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对应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108A之间的中央处。喷射开口组108A和喷射开口组108B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布置。在该变型布置中,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和另一个喷射开口组属于彼此不同的相应喷射开口组行209a、209b,从而喷射开口组行209a、209b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行和另一个喷射开口组行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彼此远离。因此,能够减少喷嘴板130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射开口108的数目,并且因此抑制喷嘴板130的局部的强度降低。
应该注意喷射开口组行的数目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从而可以进一步抑制喷嘴板130的强度降低。参考图8A至图8D,将描述实施例的变型,其中提供多于三个喷射开口组行。图8A示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单个喷射开口组行109一致的基本行。在下面描述的变型中,喷射开口组行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行可以被解释为喷射开口组的布置被规则地改变的基本行的变型。应该注意,在图8A至图8D中,“A”表示喷射开口组108A,“B”表示喷射开口组108B,每个带圆圈的数字表示从喷射开口组行的端部计数的喷射开口组的数字。进一步注意,在图8A至图8D中,为了简化,第21喷射开口组和位于第21喷射开口组的右侧的其它喷射开口组未示出。
在通过示例方式如图8B中所示的变型中,喷射开口组被布置成偶数(例如六)行。在该变型中,由位于图8A中所示的基本行的端部中的喷射开口组108A和在该基本行中从该喷射开口组108A计数的每第六个喷射开口组的协作而形成第一行。即,通过包括从基本行的端部计数的第一、第七、第十三和第十九喷射开口组在内的喷射开口组108A协作而形成第一行。通过作为从基本行的端部计数的第二喷射开口组的喷射开口组108B和从第二喷射开口组计数的每第六喷射开口组的协作而形成第二行。其它行即第三至第六行被以相同方式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在第一至第六行中的每一行中,相应喷射开口组的位置与基本行中的这些喷射开口组的位置相同。
在通过示例方式在图8B中示出的该变型中,其中喷射开口组108A位于该基本行的端部中,第一、第三和第五行的每一行由仅喷射开口组108A构成,而第二、第四和第六行的每一行由仅喷射开口组108B构成。应该注意,第一至第六行不必以行的数字的顺序来布置,副扫描方向上的布置顺序可以按需要改变。例如,被分派以形成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像素的每两个喷射开口组行可以位于至少一个另一喷射开口组行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应两个相反侧上,从而每个像素可以被形成为片材P的干燥区域,换言之,从而能够避免像素被形成在片材P的由于就在讨论中的像素形成之前在相邻区域中形成另一像素而仍未干燥的区域中。在该布置中,介于上述每两个喷射开口组行之间的上述至少一个另一喷射开口组行的数目被设定为不由于在从上述另一像素的形成直到讨论的像素形成为止的时间段中片材的输送导致的(在讨论的像素形成之前在所述相邻区域中形成的)上述另一像素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位而造成图像质量降低的数目。
在通过示例方式在如图8C中示出的变型中,喷射开口组被布置成奇数(例如五)行。在该变型中,通过位于图8A中示出的基本行的端部中的喷射开口组108A和如在基本行中从该喷射开口组108A计数的每第五喷射开口组的协作而形成第一行。在该变型中,喷射开口组行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行由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布置的喷射开口组108A和喷射开口组108B构成。在第一至第五行中的每一行中,相应喷射开口组的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基本行中的这些喷射开口组的位置相同。
在通过示例方式在如图8D中示出的变型中,喷射开口组108A、108B对被布置成使得喷射开口组108A、108B对中的由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喷射开口组108A、108B构成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108A、108B对属于喷射开口组行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行。在喷射开口组行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相应喷射开口组的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基本行中的这些喷射开口组的位置相同。在该变型中,也能够减少喷嘴板130的每单位区域的喷射开口108的数目,并且因此抑制喷嘴板130的局部的强度降低。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目前优选实施例和变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示出的实施例和变型的细节,而是可以以其它方式体现。例如,定义成连接在喷射开口组108A的相应喷射开口108的中心之间的上述假想直线LA可以相对于上述假想直线LC倾斜大于0°且小于45°的角度或大于45°且小于90°的角度。在该变型中,当绘制彼此正交的两条直线时,也能够抑制绘制的直线之间就线的粗度或宽度而言的变化,因此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此外,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可以由三个或更多个喷射开口108构成,只要喷射开口组108A、108B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相应三个或更多个喷射开口108的中心处于直线上。将由每个喷射开口组108A形成的点DA由经由位于该喷射开口组的相应相反端的相应两个喷射开口108喷射的两个墨滴DA1和经由位于所述两个喷射开口108之间的至少一个喷射开口108喷射的至少一个墨滴DA1的协作构成,其中所述两个墨滴DA1和所述至少一个墨滴DA1处于一直线上。与点DA同样地构成由每个喷射开口组108B形成的点DB。在每个喷射开口组由三个或更多个喷射开口108构成的该变型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中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构成每个喷射开口组的喷射开口108的数目和位置不特别被限制于上述实施例和变型的细节。片材P上形成的像素的尺寸和形状取决于喷射开口108的布置,即喷射开口108的数目和位置。由经过所述多个喷射孔108喷射的墨滴形成的像素可能具有非正圆形形状,即偏离正圆形形状的形状。如在平面图中看时像素具有中心或重心,可以假想地定义经过该中心或重心的长轴线和短轴线。在喷射开口108的布置中,能够定义与像素的中心(或重心)对应的中心(或重心)和与像素的长轴线对应的直线L'。因此,喷射开口108的布置可与上述喷射开口组108A或喷射开口组108B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可以被构造成包括:(a)喷射表面1a,所述喷射表面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等间隔的多个喷射开口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由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喷射开口108组成;(b)多个压力室110;(c)多个单独液体通道,所述多个单独液体通道将所述多个压力室110中的每一个压力室110连接到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和(d)促动器单元,所述促动器单元作为喷射能量施加器,所述喷射能量施加器被构造成对在所述压力室110中的所选的至少一个压力室110中储存的液体施加喷射能量,以便使液滴经过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连接到所述多个压力室110中的所述所选的至少一个压力室110的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喷射,使得经过构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108喷射的液滴彼此协作以形成单个像素。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108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108的布置中定义的直线与喷嘴表面1a及交叉方向平行,该交叉方向与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交叉。该直线经过与所述单个像素的重心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108的布置的重心,且与所述单个像素的经过所述单个像素的重心的长轴线对应。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的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和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副扫描方向倾斜。在该构造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及变型中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到被构造成喷射除了墨之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此外,本发明能够应用到任何液体喷射头而不论用于喷射液体的系统的种类如何。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中,压电元件被用于喷射液体。然而,可以使用电阻加热系统或电容系统。

Claims (9)

1.一种液体喷射头,包括:
喷射表面,所述喷射表面具有在给定方向上彼此等间隔的多个喷射开口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由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组成;
多个压力室;
多个单独液体通道,所述多个单独液体通道将所述多个压力室中的每一个压力室连接到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和
喷射能量施加器,所述喷射能量施加器被构造成对在所述多个压力室中的所选的至少一个压力室中储存的液体施加喷射能量,以便使液滴经过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连接到所述多个压力室中的所述所选的至少一个压力室的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喷射,使得经过构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喷射的所述液滴彼此协作以形成单个像素,
其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定义成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所述喷射表面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给定方向和与所述给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倾斜,并且使得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和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
其中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与第一交叉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交叉方向与所述给定方向及所述垂直方向交叉,并且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与第二交叉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交叉方向与所述给定方向及所述垂直方向交叉,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交叉方向和所述第二交叉方向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包括板,所述板具有:表面,所述表面作为所述喷射表面;和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形成为穿过所述板,并且所述多个通孔具有作为相应喷射开口的相应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喷射表面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被布置成形成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喷射开口组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形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行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与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形成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行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行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在彼此相反的相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喷射表面的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被布置成形成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延伸的单个喷射开口组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头,
其中所述多个通孔具有在所述板的位于与所述喷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另一表面中开放的相应开口,
并且其中所述另一表面包括平表面区域,所述平表面区域位于所述开口中的在所述另一表面中开放且与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对应一个喷射开口组对应的每一组开口之间,所述平表面区域与所述喷射表面平行且与液体流动经过所述通孔的液体流动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每一个喷射开口组的所述至少两个喷射开口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在所述给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相对于与所述给定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倾斜45°,并且使得在所述多个喷射开口组中的所述每相邻两个喷射开口组中的另一个喷射开口组中定义的所述直线相对于与所述给定方向平行的所述假想直线倾斜135°。
9.一种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和
片材输送器,所述片材输送器被构造成输送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待经受由所述液体喷射记录装置执行图像记录,
其中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头在所述垂直方向上输送所述记录介质期间,在所述记录介质不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头在所述给定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滴来执行所述图像记录。
CN201310087524.4A 2012-04-02 2013-03-19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3586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3679A JP6131526B2 (ja) 2012-04-02 2012-04-02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2-083679 2012-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8698A true CN103358698A (zh) 2013-10-23
CN103358698B CN103358698B (zh) 2015-04-01

Family

ID=4791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7524.4A Active CN103358698B (zh) 2012-04-02 2013-03-19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8047B2 (zh)
EP (1) EP2647506B1 (zh)
JP (1) JP6131526B2 (zh)
CN (1) CN1033586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090A (zh) * 2017-07-27 2017-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喷头、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89656B2 (en) * 2015-09-04 2018-02-13 Ricoh Company, Ltd. Channel substrate, method of producing channel substrate, liquid discharge head, ink cartridge,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N111156042B (zh) * 2019-12-12 2021-07-3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5536A1 (en) * 1995-11-10 2000-03-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type recording head
JP2003165214A (ja) * 2001-11-30 2003-06-10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2006159114A (ja) * 2004-12-08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を用いた描画方法、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70126788A1 (en) * 2005-09-29 2007-06-07 Yoshikazu Takahashi Inkjet hea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dot pattern
CN101049760A (zh) * 2006-04-07 2007-10-10 奥西-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头
CN101549581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滴喷射设备
US20120044302A1 (en) * 2010-08-23 2012-02-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he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8579A (ja) 2002-09-11 2004-04-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92802B2 (ja) * 2008-03-04 2012-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5536A1 (en) * 1995-11-10 2000-03-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type recording head
JP2003165214A (ja) * 2001-11-30 2003-06-10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2006159114A (ja) * 2004-12-08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を用いた描画方法、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70126788A1 (en) * 2005-09-29 2007-06-07 Yoshikazu Takahashi Inkjet hea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dot pattern
CN101049760A (zh) * 2006-04-07 2007-10-10 奥西-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头
CN101549581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滴喷射设备
US20120044302A1 (en) * 2010-08-23 2012-02-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hea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090A (zh) * 2017-07-27 2017-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喷头、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31526B2 (ja) 2017-05-24
CN103358698B (zh) 2015-04-01
US20140111579A1 (en) 2014-04-24
JP2013212628A (ja) 2013-10-17
EP2647506B1 (en) 2015-01-07
US9028047B2 (en) 2015-05-12
EP2647506A1 (en)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3980C (zh) 喷墨头、喷墨头子组件、喷墨头组件和喷墨打印机
US854034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40354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JP5174965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US9944078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record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358698A (zh)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CN104290463A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空气膜支撑装置
US10906307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0194858A (ja) 印刷装置
CN102189790B (zh) 能有效地增加色调数目的液体喷射设备
JP2009233941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5546110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258600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5376882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5687002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2161266B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130215179A1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head device,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ing liquid discharge head
JP2014233885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12116039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16221706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12096385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10149290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12206468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5783849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5590809B2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