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9645A -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 Google Patents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9645A
CN103349645A CN2013101822206A CN201310182220A CN103349645A CN 103349645 A CN103349645 A CN 103349645A CN 2013101822206 A CN2013101822206 A CN 2013101822206A CN 201310182220 A CN201310182220 A CN 201310182220A CN 103349645 A CN103349645 A CN 103349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natamycin
granule
stable
mean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22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姆·荷·范
加布里埃尔·马里纳斯·亨瑞克斯·密斯特尔斯
威廉·约翰内斯·威尔德波尔
斯蒂芬·L·A·亨纳尔特
艾伯特-乔·维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SM IP Assets BV
Original Assignee
DSM IP Assets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SM IP Assets BV filed Critical DSM IP Assets BV
Publication of CN103349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9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6Treating cheese curd after whey separation;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 A23C19/068Particular types of cheese
    • A23C19/0688Hard cheese or semi-hard cheese with or without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97Preservation
    • A23C19/10Addition of preservatives
    • A23C19/11Addition of preservatives of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08Methods of grinding coff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1/00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000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not relating to composition o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A23G1/0006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 A23G1/0009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liquid, cream, paste, granule, shred or powder
    • A23G1/0016Transformation of liquid, paste, cream, lump, powder, granule or shred into powder, granule or shred;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ow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34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chemicals
    • A23L3/3454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chemicals in the form of liquids or solids
    • A23L3/3463Organic compounds; Microorganisms; Enzymes
    • A23L3/34635Anti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9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lyophilised, i.e. freeze-dried, solutions or disper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abet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稳定的微粒化颗粒。本发明涉及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下述pH条件下通过湿磨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进行粉碎,所述pH条件下被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固有表面电荷足以保持悬浮液稳定。

Description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3月14日、申请号为200880008470.5、题为“稳定的微粒化颗粒”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颗粒粉碎(particle size reduction)的方法,尤其涉及用于有机化合物颗粒粉碎的方法。
发明背景
已知用于颗粒粉碎的多种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干粉和液体悬浮颗粒的粉碎。在大部分情况下,后一种情况利用稳定剂防止悬浮的颗粒聚集。稳定剂由表面活性剂、增稠剂(例如水胶体)、和/或影响液体/流体相中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和颗粒运动的其他试剂组成。当颗粒足够大时,可能发生液体悬浮颗粒的沉积。为了防止该现象,通过添加诸如增稠剂(例如水胶体)和其他可溶聚合物的稳定剂来提高液相的粘度。
然而,增稠剂的添加不能完全防止大颗粒的沉积。因此,颗粒最终仍会形成沉积物。这是颗粒悬浮液应用的一个主要缺点,因为1)沉积物通常不容易被再悬浮,和2)颗粒并非均匀分布于整个悬浮液中。
当颗粒非常小时,完全不会发生沉积。因此减小颗粒尺寸(粉碎颗粒)是有利的。然而,小颗粒能够容易地形成聚集物,当聚集物足够大时会沉降。因此在这些体系中需要避免颗粒聚集。一种途径是在研磨后立即配制悬浮液。然而,这并非在所有的应用中都可能。另一种途径是使用添加剂例如稳定剂。
WO 98/35666描述了如何在存在表面改性剂时通过研磨技术,将得自供应商的粉末形式的萘普生制成纳米颗粒形式。
WO 91/06292描述了制备疏水/嗜气(aerophilic)固体的方法,所述固体可以离散微粒的形式分散于水中,其中所述固体在存在水胶体时在水性介质中被研磨以获得微粒悬浮液。
US 2,876,160描述了如何通过将材料包埋于化学改性的淀粉中来维护不溶于水的材料的物理稳定性。
在US 4,006,025中,将一种基本不溶于水的光谱敏感(spectralsensitizing)染料分散于水中,然后在高温下在存在表面活性剂时研磨或优选地匀化。
US 5,858,410描述了在存在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时,通过气蚀(cavitation)或剪切力和冲击力来制备纳米悬浮液的方法。
WO 2007/014566描述了包含辅酶Q10晶体颗粒的悬浮液,所述辅酶Q10晶体颗粒分散于基质材料的水溶液中,所述基质材料例如天然存在的或改性的多糖、天然存在的水胶体、衍生自天然来源的淀粉或改性的淀粉。
EP 0 807 431描述了制造包含表面活性剂的类胡萝卜素组合物的方法。
GB 1,148,801描述了包含胶体硅(colloidal silica)的稳定的制霉菌素组合物。
通常通过添加稳定剂防止小颗粒的聚集(聚集的后果为沉积)。然而,如上文所指出的,这些化合物的添加通常不足以防止颗粒的聚集和沉积。另外,稳定剂的添加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是不希望的,例如其中不含稳定剂的组合物更合适的应用,因为法规和/或稳定剂与活性化合物不相容而不允许使用稳定剂。另外,稳定剂的添加可能导致更高的成本,并因此是经济上不吸引人的。另外,从环境的观点看来,稳定剂的使用可能是不吸引人的。
考虑到上文所述情况,存在对具有良好沉积特性并且基本不含稳定剂的小颗粒的稳定组合物的需要。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或分散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下述pH条件下通过湿磨(wet grinding)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在所述pH条件下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固有表面电荷足以保持悬浮液稳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悬浮液是稳定的,并且基本不含稳定剂。也就是说,所述悬浮液在基本不含稳定剂的条件下是稳定的。可以在不存在大量稳定剂(提高稳定性的添加剂)时通过湿磨制造含有粉碎的颗粒的稳定悬浮液。在应用的粉碎技术(例如湿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不需要稳定剂保持悬浮液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这一方面中“基本地(substantially)”表示悬浮液可以包含稳定剂,但如果悬浮液包含稳定剂,悬浮液中稳定剂的量非常低以致于不会对悬浮液产生任何显著的稳定作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悬浮液不含任何稳定剂。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在不存在稳定剂时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不同pH值下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湿磨,以获得各自具有不同pH值的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b)确定获得的悬浮液中哪个是稳定的;和c)在下述pH条件下通过湿磨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从而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所述pH条件下悬浮液根据步骤b是稳定的。在步骤a中,可将固体有机化合物悬浮于不同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中(其含有一种或多种缓冲剂并具有不同的pH值),然后可对每种悬浮液进行湿磨,以获得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或者在步骤a中,可将固体有机化合物悬浮在具有一种pH值的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例如含有缓冲剂的水或溶液)中,并在湿磨前或湿磨期间例如通过添加酸、碱或缓冲剂,将悬浮液的pH调节至不同的pH值。使用任一方式在不同pH值/条件下完成湿磨。当然,在步骤a中,不同pH值下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湿磨可以同时进行,但是也可以连续地进行。为了寻找在不存在稳定剂时用于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最优条件,可以将步骤a和b任选地重复至少一次。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在不存在稳定剂时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一个pH值下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湿磨并在研磨后调节悬浮液的pH,以获得各自具有不同pH值的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b)确定获得的悬浮液中哪个是稳定的;和c)在下述pH条件下通过湿磨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从而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所述pH条件下悬浮液根据步骤b是稳定的。在步骤a中,可将固体有机化合物悬浮于具有一种pH值的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中,然后在该pH值下对其进行湿磨,以获得微粒化的颗粒的悬浮液。接着,对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其具有一种pH值)取样,并用合适的化合物例如酸、碱或缓冲剂将每种样品的pH调节至不同的pH值,以获得各自具有不同pH值的悬浮液。为了寻找在不存在稳定剂时用于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最优条件,可以将步骤a和b任选地重复至少一次。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在不存在稳定剂时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将固体有机化合物悬浮于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中;b)测量不同pH值下悬浮液的ζ-电位;和c)在下述pH条件下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从而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所述pH条件下悬浮液根据步骤b是稳定的。可以通过将固体有机化合物悬浮于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中达成不同的pH值,其中所述每种液体或流体具有不同的pH值。或者,可以将固体有机化合物悬浮于具有一种pH值的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中,并在测量获得的悬浮液的ζ-电位的装置中创建不同的pH条件(ζ-电位在pH谱下测量)。
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可被用于确定获得的悬浮液中哪个是稳定的,所述方法包括:测定包含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的ζ电位;按时间测定悬浮液中微粒化颗粒的沉积;或按时间测定悬浮液中微粒化颗粒的尺寸。当然,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a或b中使用的pH条件/值优选地在pH1和14之间。本文使用“不同的”表示若干种悬浮液,每种悬浮液具有不同的pH,例如pH2的悬浮液、pH3的悬浮液等等。优选地制备至少2、3、4、5、6、7、8、9、10、11、12、13或14种不同的悬浮液,每种悬浮液具有pH1和14之间的不同pH值。优选地,包括每个pH单位具有至少一个pH值的悬浮液。
在步骤b中测定在步骤a中获得的悬浮液的稳定性,即测定哪个悬浮液是稳定的和哪个悬浮液是不稳定的。因此,步骤b可包括测定悬浮液稳定性的步骤,并在其基础上测定/评价哪个悬浮液是稳定的和哪个悬浮液是不稳定的。测定/测量稳定性的合适方法包括上文给出的方法。当然,测定/测量含有颗粒的悬浮液稳定性的其他方法也包括在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其他合适的方法。
当使用ζ电位测量来测定稳定性时,当通过本文公开的动态光散射测量的ζ电位为例如至少10mV或更高或例如至少-10mV或更低时,悬浮液在本发明上下文中被认为是稳定的。优选地,ζ电位至少为15mV或更高,至少为20mV或更高,至少为25mV或更高,至少为30mV或更高,至少为35mV或更高,至少为40mV或更高,至少为45mV或更高,至少为50mV或更高,至少为55mV或更高,最优选地至少为60mV或更高。或者,ζ电位也可以优选地至少为-15mV或更低,至少为-20mV或更低,至少为-25mV或更低,至少为-30mV或更低,至少为-35mV或更低,至少为-40mV或更低,至少为-45mV或更低,至少为-50mV或更低,至少为-55mV或更低,最优选地至少为-60mV或更低。
当使用悬浮液微粒化颗粒的沉积作为测定悬浮液稳定性的方法时,当(研磨后)1、2、3、4、5、6、7和优选地8天后,例如根据本文公开所测量的沉积锋线(sedimentation front)以下百分比为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时,悬浮液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被认为是稳定的。
当测定悬浮液中的粒径以得到悬浮液稳定性的指征时,当例如通过研磨粉碎后在至少1、2、3、4、5、6、7、8、9、10、15、20、25或30天的时间段内,例如针对层流中受阻沉降的斯托克斯公式(Stokes formula)所给出的评价粒径未增大多于10、9、8、7、6、5、4、3、2倍,更优选地平均粒径增大应当少于1.5、1.3、1.2、1.1、1.05、1.01、1.005、1.001的倍数时,悬浮液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被认为是稳定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所示时间段中平均粒径完全不增大。斯托克斯公式如下:
D stokes = V s · 18 · μ fluid g · ( ρ particle - ρ fluid )
Dstokes:颗粒的斯托克斯直径
Vs:实验测定的初始沉降速度
μfluid:液相的粘度
g:重力
ρfluid:液相的密度
ρparticle:产物颗粒的密度
在上式中,由流体中颗粒的流体行为产生的颗粒的斯托克斯直径被定量为等于具有相同流体行为的球形颗粒的直径(见例如Camp T.R.(1946),Sedimentation and the design of settling tanks,Trans.Am.Soc.Civ.Eng.111:895-958;Dobbins W.E.(1944),Effect of turbulence on sedimentation.Trans.Am.Soc.Civ.Eng.109:629-653)。
或者,当例如通过研磨进行粉碎后至少1、2、3、4、5、6、7、8、9、10、15、20、25或30天的时间段内,通过激光衍射分析测定的平均粒径(d4,3)增大倍数不多于10、9、8、7、6、5、4、3、2倍,更优选地平均粒径增大倍数应当少于1.5、1.3、1.2、1.1、1.05、1.01、1.005、1.001倍时,悬浮液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被认为是稳定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平均粒径在指出的时间段中完全不增大。
以上述方法为基础,选择适用于研磨的pH值/条件。例如,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C中的湿磨期间,可以应用下述pH值/条件以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所述pH值/条件下悬浮液是稳定的,例如具有至少-10mV或更低的ζ电位的悬浮液pH值/条件,或其中(研磨后)8天后如本文公开所测量的沉积锋线以下百分比至少为70%。如果测试的悬浮液之一是稳定的,则可在步骤b中已经生产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然而,步骤a和b主要涉及小规模的制备和悬浮液稳定性测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悬浮液稳定性的测试不会在大规模,例如工业规模下完成。步骤c涉及稳定悬浮液的真实制备,例如工业规模的制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本发明在不存在稳定剂时用于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例如在下述pH条件下通过湿磨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的步骤,所述pH条件下被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ζ电位为10mV或更高或-10mV或更低。在这些ζ电位条件下发现悬浮液是稳定的。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下述pH条件下不存在稳定剂时通过湿磨完成粉碎,所述pH条件下被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ζ电位为10mV或更高。优选地,被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ζ电位为15mV或更高,20mV或更高,25mV或更高,30mV或更高,35mV或更高,40mV或更高,45mV或更高,50mV或更高,55mV或更高,并最优选地为60mV或更高。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下述pH条件下不存在稳定剂时通过湿磨完成粉碎,所述pH条件下被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ζ电位为-10mV或更低。优选地,被粉碎的有机化合物的ζ电位为-15mV或更低,-20mV或更低,-25mV或更低,-30mV或更低,-35mV或更低,-40mV或更低,-45mV或更低,-50mV或更低,-55mV或更低,最优选地为-60mV或更低。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因为本发明的方法而不需要使用通常用于提供悬浮液的立体或静电稳定性或提高悬浮液的粘度的稳定剂。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悬浮液在较长的时间段、多种pH下和甚至不需要缓冲即可保持稳定。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悬浮液”是指固体在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中的混合物。也就是说,悬浮液表示液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术语“悬浮液”和“分散液”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可互换使用。介质可以是水性的、部分水性的或甚至是非水性的。介质也可以是超临界流体。优选地,介质是其pH可以被设定的液体。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稳定剂”表示例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例如水胶体),聚电解质,嵌段共聚物,和多价阳离子和阴离子,它们通常被用于提供悬浮液的立体或静电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固有的表面电荷”是指颗粒的“天然”表面电荷,即没有因为稳定剂的添加而被改变的表面电荷。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例如滴定,来测量颗粒的表面电荷。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稳定的”是指下述悬浮液,其中例如通过研磨进行粉碎后在至少1、2、3、4、5、6、7、8、9、10、15、20、25或30天的时间段内平均粒径增大倍数不多于10、9、8、7、6、5、4、3、2倍,更优选地该时间段中的平均粒径增大倍数应当少于1.5、1.3、1.2、1.1、1.05、1.01、1.005、1.001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粒径完全不增大。在本发明中,在下述pH下通过湿磨实现稳定性,所述pH下化合物的固有表面电荷足以使聚集最小化,即防止聚集的pH。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用于测定合适pH的若干种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下确定合适的pH:(i)在不同的pH值下湿磨,(ii)测定在哪个pH下在研磨后至少1、2、3、4、5、6、7、8、9、10、15、20、25或30天的时间段内平均粒径增大倍数不多于10、9、8、7、6、5、4、3或2倍,然后(iii)选择所述pH作为湿磨条件。被选择的pH是合适的pH,即可生产微粒化颗粒而不需要使用稳定剂来稳定悬浮液的pH。合适的pH可以是pH值的范围(例如pH≤4或pH≥8或pH在5和9之间,仅作为例子),这表示并非一个特定的pH值是合适的,而是一个范围内的若干pH值适合用于制备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在不存在稳定剂时,用于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例如以下步骤:a)在不同pH值下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湿磨,b)在湿磨后至少1、2、3、4、5、6、7、8、9、10、15、20、25或30天的时间段中确定获得的被粉碎的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和c)在下述pH条件下通过湿磨对固体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从而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稳定悬浮液,所述pH条件下在湿磨后至少1、2、3、4、5、6、7、8、9、10、15、20、25或30天的时间段内获得的被粉碎的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增大倍数应当少于1.5、1.3、1.2、1.1、1.05、1.01、1.005、1.001倍。
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与固有表面电荷相关的ζ电位得到合适的pH范围的指征。ζ电位的重要性是其数值与悬浮液的稳定性相关。具有“高”ζ电位的化合物是电稳定的。对相同的悬浮液而言,ζ电位的绝对值越大,有效表面电荷的绝对值越高,悬浮液约稳定。ζ电位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测量,例如如Hunter R.J.(1998),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lloid science,Oxford Science press,page241-247中所述通过使用ζ电位分析仪测量。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即研磨)在低离子强度下进行,即在低于0.50M、0.40M、0.30M或0.20M,更优选地低于0.10M或0.05M,进一步更优选地低于0.01M的离子强度下进行(见例如Hunter R.J.(1998),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lloid science,Oxford Science press,page207)。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微粒化的颗粒”是指平均直径为10μm或更小的颗粒。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颗粒的直径为5μm或更小,3μm或更小,1μm或更小,0.9μm或更小,0.8μm或更小,0.7μm或更小,0.6μm或更小,0.5μm或更小,0.4μm或更小,0.3μm或更小,最优选地为0.2μm或更小。更优选地,这是指直径为0.1μm或更小,0.075μm或更小,0.050μm或更小或甚至0.040μm或更小的颗粒。粒径以平均粒径为基础测定,所述平均粒径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被表述为d4,3,其通过激光衍射技术例如光散射来测量。光散射返回的信号被翻译为等价球体直径。光散射设备是本领域公知的,例如称作LS230的Beckmann Coulter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其使用与散射光的广角测量偶联的激光散射。优选地,悬浮液中至少50%、60%、70%、80%、90%、95%、97%和最优选地99%(w/w)或更多的颗粒具有等于或小于上文给出的平均直径的平均直径。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粒径测量技术例如显微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术(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术(TEM)、Halo LM10(Nanosight)、CoulterCounter Multisizer3(Beckman Coulter)测定粒径。
通过湿磨实现粉碎。研磨技术是本领域公知的,并且包括介质研磨,例如珠磨、振动研磨、球磨;喷射研磨机,例如使用粉碎机(microniser)、jet-o-mill或喷射制粉机(jet pulveriser);分散研磨(dispersion milling)和胶体研磨(colloid milling);圆盘磨;和匀化。使用的磨机和匀化器可具有用于维持温度低于要被研磨的材料分解或以其他方式丧失活性的温度值的冷却装置,和保持待研磨材料处于受控气压下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短语“湿磨”是指下述过程:对分散或悬浮于液体或流体(在超临界流体的情况下)相中的固体材料施加机械力,从而使固体材料破裂为更小的片段(即颗粒粉碎)。用于湿磨的机械力可以用多种方式应用,并且存在可用于湿磨的许多不同技术。本文使用的“湿磨”还包括匀化技术,例如其中对固体材料施加由小面积上的大压力差引起的力的技术。在本发明上下文中,术语“磨”和“研磨”可互换使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法中,湿磨在干磨之后进行。
本发明方法中的湿磨可以使用或不使用研磨介质进行。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研磨介质进行湿磨。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研磨介质”是指来自以下的球形珠子:塑料例如聚苯乙烯;金属例如氧化锆或钢;或玻璃,其在本领域中已知被用于研磨化合物。研磨介质可具有不同的硬度和密度,取决于使用的材料。金属研磨介质可以例如用钇稳定。可使用来自不同组合物的珠子的混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用钇稳定的氧化锆的研磨介质。
研磨介质中珠子的尺寸可以变化。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平均直径范围在数微米直至若干毫米的珠子。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以使用来自不同尺寸的珠子的混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用钇稳定的0.3mm、0.5mm和0.8mm氧化锆(Tosoh Corporation,日本)。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有机化合物”是指其分子含有碳和氢的大类化合物的任何成员;因此,根据本文中的含义,碳化物、碳酸盐、氧化碳和元素碳不是有机的。有机化合物的半合成衍生物也包括在本发明中。本发明的方法可便利地被用于溶解性差的有机化合物。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如果化合物在室温下在特定的溶剂中(例如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中,在油中或在水中)具有少于30g/l的溶解度,则化合物在该特定的溶剂中溶解度差。优选地,有机化合物是食物制品、食物补剂、饲料制品、农业制品或药物化合物,例如有机色素,例如类胡萝卜素例如β-胡萝卜素、胡萝卜醛或其酯、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素、角黄素或虾青素;抗生素,例如β内酰胺;维生素;苯醌,例如辅酶Q10;蛋白质;酶;肽;脂质;多糖;或多烯抗生素例如那他霉素(natamycin)、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三烯菌素、光明霉素、非律平、钦氏菌素(chainin)、制皮菌素、lymphosarcin、杀假丝菌素(candicidin)、金真菌素A、金真菌素B、哈霉素A、哈霉素B或鲁斯霉素。还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有机化合物是咖啡、可可、谷物/玉米、淀粉粒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那他霉素”是指任何类型的那他霉素,所述化合物也已被称为匹马霉素,并且是一种多烯抗真菌化合物。那他霉素是本领域公知的,见例如EP 0 678 241;US 5,942,611;US 5,591,438和EP 0 600 983。
随后可对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进行处理,将颗粒与研磨介质物理分离,从而从终产物中去除研磨介质。这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用于从悬浮液中分离固体的任何方法完成,所述方法包括离心、过滤和沉积,但不限于此。
最终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和本领域已知用于配制制品的化合物(例如添加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配制进制品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是稳定的。将悬浮液配制进制品中也可涉及悬浮液的干燥。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不破坏制品的任何方法干燥悬浮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冷却、改进的喷雾干燥、片层干燥(sheet drying)、破碎、冷冻干燥或使用超临界CO2或任何其他超临界流体的干燥方法干燥悬浮液。
在又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固体有机化合物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优选地,所述悬浮液是稳定的,并基本不含稳定剂,优选地不含稳定剂。悬浮液可以是液体,但是也已进行了干燥,因此可以是干燥的例如粉末。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用于生产粉末、涂层、薄膜或箔材的方法中,使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该方法包括使用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并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将所述悬浮液配制为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涂层或箔材。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薄膜、涂层或箔材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可分散的粉末,所述可分散的粉末在分散于液体中后得到微粒化的颗粒。这样的可分散的粉末也包括在本发明中。用微粒化颗粒获得的分散液在基本不含稳定剂的条件下是稳定的。
微粒化的颗粒可在食品和饲料工业、园艺、农业或制药工业中使用,其可以是悬浮液、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涂层、薄膜或箔材的形式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它们在乳制品中或乳制品上使用,例如在乳酪上或在乳酪涂层中使用。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它们在水果、蘑菇生长基质或菌类(spawn)、马铃薯、鳞茎(bulbs)上或其中和植物和花上使用。还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悬浮液或其他形式在药物配制物中使用,例如在胶囊和片剂的生产中使用,其中它们可被用作活性成分或作为赋形剂或添加剂,例如在用于控制释放的配制物中使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悬浮液在涂层中用作颜色添加剂或色素。
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微粒化颗粒的悬浮液或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薄膜、涂层或箔材的食物制品、饲料制品、园艺制品、农业制品或药物制品是本发明的另一部分。
实施例
实施例1
测量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
对以下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测量:那他霉素(DSM Gist,Delft,荷兰)、制霉菌素(DSM,Delft,荷兰)、可可(Blooker Cocoa,Amsterdam,荷兰)和咖啡(Douwe Egberts Coffee,Utrecht,荷兰)。对那他霉素而言,实施例中包括两种制品,各自含有不同形状的那他霉素颗粒;包含盘形颗粒的那他霉素制品和包含针形颗粒的那他霉素制品。使用前将咖啡滤经150μm的筛子。将上述有机化合物样品分散于去矿质水中,直至使用来自BeckmanCoulter,Fullerton,CA,美国的激光衍射粒径分析仪LS230测量的遮光值(light obscuration value)在45%和55%之间。在约1%w/w的颗粒浓度下达到该遮光值。然后,用该装置对粒径分布分析90秒。所述装置利用波长为450、600和900nm的钨丝灯和红色激光测量粒径。所述装置需要利用液相和颗粒的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和颗粒的假想折射率,用于从原始数据测定粒径分布。将这些数值手动输入测量装置(折射率数据——液体:1.33,折射率那他霉素:1.6,制霉菌素:1.6,可可:2.0,咖啡:2.0;假想折射率数据——那他霉素:0.01,制霉菌素:0.01,可可:1.0,咖啡:1.0)中。根据粒径分布测定平均粒径。测量装置提供的平均粒径是基于粒径的体积d4,3。每个粒径范围的分布作为总量的百分比给出。
根据表1,盘形那他霉素制品的大部分颗粒具有10.0和50.0μm之间的直径,而针形那他霉素制品的大部分颗粒具有5.0到10.0μm之间的直径。制霉菌素的大部分颗粒具有2.0到5.0μm范围内的直径。大部分可可颗粒具有10.0到50.0μm范围内的直径。大部分咖啡颗粒具有50.0到200.0μm范围内的直径。根据粒径分布,计算不同有机化合物的平均直径。盘形那他霉素制品颗粒的平均粒径(d4,3)是14.6μm;针形那他霉素制品颗粒的平均粒径(d4,3)是6.4μm;制霉菌素制品颗粒的平均粒径(d4,3)是3.4μm;可可制品颗粒的平均粒径(d4,3)是22.6μm;咖啡制品颗粒的平均粒径(d4,3)是76.5μm。
表1.来自多种有机化合物的颗粒的粒径分布。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131
实施例2
在球磨机中使用研磨介质以多种研磨时间制备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悬浮
通过将13.75ml0.1mol/l的柠檬酸溶液与486.25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制备缓冲溶液。向缓冲溶液中添加25g盘形那他霉素(d4,3:14.6μm;DSM Gist,Delft,荷兰),并借助于搅拌使粉末分散。用经钇稳定的0.3mm氧化锆珠(Tosoh Corporation,Tokyo,日本)将球磨机(Dynomill KDL Special from Bachofen AG,Basel,瑞士)的研磨腔(300ml)填充至75%(v/v)。以每分钟2000转操作球磨机。以6.1g/s的流速将那他霉素悬浮液抽吸经过球磨机。排出球磨机的悬浮液被返回含有悬浮液剩余部分的容器中。悬浮液在研磨实验期间数次经过球磨机腔。悬浮液在研磨腔和容器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26.7秒和59.4秒。在2、5、10、20、30、45、60、75和90分钟后采集排出球磨机的悬浮液样品。使用来自BeckmanCoulter(Fullerton,CA,美国)的称作LS230的激光衍射粒径分析仪,通过激光衍射针对每个样品测量悬浮液样品中的粒径。测量的平均粒径显示于表2中。
表2.作为研磨时间的函数的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平均粒径(d4,3)。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141
实施例3
研磨介质的珠子尺寸和转速对平均粒径的影响
用相同类型的研磨介质重复实施例2中所述的实验。另外,使用珠子尺寸0.5mm和0.8mm的研磨介质和3000rpm、4500rpm和6000rpm的转速。表3中的结果显示当珠子尺寸更小时和/或转速更高时研磨时间减少。这意味着在研磨介质珠子尺寸更小和/或转速更高的情况下颗粒粉碎更快。
表3.获得平均粒径0.18μm的那他霉素颗粒所需的研磨时间(以分钟表示)。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142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151
实施例4
研磨期间使用的缓冲液体系对平均粒径的影响
重复实施例2中所述实验,前提条件是将那他霉素悬浮于水中。获得的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的pH为5.5。研磨后的平均粒径为0.18μm。
还在范围从6到8的不同pH下,在使用磷酸氢二钠(0.20mol/l)和柠檬酸(0.10mol/l)的缓冲液时重复实施例2中所述实验。表4中的结果显示在被研究的范围内pH不显著影响最终的平均粒径(0.18μm),并且对于所有pH值而言达到最终颗粒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表明pH对研磨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表4.pH对平均粒径和研磨时间的影响。
pH 6 7 8
研磨时间(分钟) 75-90 60-75 60-75
平均粒径d4,3(μm) 0.18 0.18 0.18
实施例5
使用匀化器的颗粒粉碎
以3000ppm的浓度将盘形那他霉素粉末分散于水中。那他霉素悬浮液的平均粒径约为15μm。用匀化器(Panda2K,ns100L,GEA NIROSOAVI,细胞破坏仪(Cell disrupter)(R-型))匀化悬浮液并获得包含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在表5中,获得的悬浮液的颗粒平均粒径(d4,3)被显示为不同数量匀化循环时的匀化压强的函数。表5中的结果显示可以用匀化器显著降低平均粒径,并且通过提高匀化压强和经过匀化器的循环数增强颗粒粉碎。
表5.作为匀化器压强和循环数函数的平均粒径。
匀化压强(bar) 循环数 平均粒径(μm)
750 3 3.8
1200 5 2.2
1500 25 2.0
实施例6
测定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的ζ-电位
基本如实施例2中所述制备包含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但是在去矿物质水中进行研磨而不用酸或碱进行pH校正。向含有1mM KCl的水溶液中添加微粒化制品的样品,并获得含0.1%(w/w)微粒化制品的水溶液。在ζ-电位测量装置(自动化系统)中用0.25M HCl和0.10M NaOH通过滴定调节悬浮液的pH。pH在pH3到10的范围内以1±0.2pH单位的步长变化。在Zetasizer(Malvern,Worcestershire,英国)中针对每个pH值测量ζ-电位。
结果显示于表6中。从结果可以推论,微粒化那他霉素的等电点在pH5.4左右。结果显示在不存在稳定剂时用于通过湿磨形成稳定的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的合适pH可以是4.6左右或更低的pH(ζ-电位约+10mV或更高),或在6.7左右或更高的pH(ζ-电位约-20mV或更低)。
表6.多种pH值下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的ζ-电位。
pH ζ-电位(mV)
3 +40
4 +21
5 +3
6 -8
7 -24
8 -39
9 -49
10 -53
实施例7
微粒化和非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的沉积特性
在该实验中,通过观察悬浮液的沉积行为分析微粒化和非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的稳定性。基本如实施例2中所述制备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前提条件是将那他霉素悬浮于去矿物质水中并且不设定pH。接着在含0.01M NaCl的水溶液中制备那他霉素终浓度为1%(w/w)的悬浮液。用0.01M NaOH和0.01M HCl设定悬浮液样品的pH。储存悬浮液样品,需要时在10和24小时后调节pH。24小时后,悬浮液样品的pH保持恒定。将10ml每种独立样品置于塑料移液管(10ml无菌和一次性塑料移液管;内径7mm;Bibby Sterilin Ltd.Stone,Staffordshire,英国)中,所述塑料移液管两端闭合并竖直储存于4℃。通过测量每管内沉积锋线以上和以下的体积,按时监控样品的沉积行为。
结果显示于表7中。百分比指出沉积锋线以下的体积级分。该表显示在某pH条件下,沉积锋线以下的体积百分比随时间而减小。这意味着颗粒形成沉积物。沉积发生的速率随着pH而变化。例如,在pH3和pH10下,沉积不是显著的,而在例如pH4下,沉积是显著的。
除了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的沉积特性外,还在表7中所指出的pH值下测定了起始材料的沉积特性,所述起始材料即粒径15μm左右的非微粒化那他霉素。在24小时内,所有不同pH值(pH3到10)下的所有悬浮液颗粒均完全沉积。这与任何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样品的沉积行为相反,所述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样品在24小时后几乎观察不到任何沉积(见表7)。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与非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的沉积速率相比,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的沉积速率显著降低。
表7中结果与实施例6中测量的ζ-电位的比较显示,当pH和等电点(pI)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大时,沉积速率降低。该行为可解释为静电排斥随着pH和pI之间差异的增加而增加。
表7.微粒化的那他霉素的沉积行为。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171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181
实施例8
制备包含微粒化那他霉素颗粒的可分散粉末
基本如实施例4中所述在水中制备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悬浮液的颗粒具有0.18μm的平均粒径。在液氮中冷冻20ml微粒化的那他霉素悬浮液,之后在高度真空下放置24小时。该冷冻干燥的过程得到干燥的粉末。通过以非常低的力搅拌,将所述粉末的代表性样品重新分散于水中,并将获得的悬浮液引入LS230激光衍射粒径装置(BeckmanCoulter,Fullerton,CA,美国)中。将悬浮液连续抽吸通过装置,并测量粒径分布。该测量的结果显示于表8中。结果证明,通过湿磨并随后干燥(通过例如冷冻干燥)制备的微粒化颗粒的小粒在置于液体介质例如水中时,可至少部分地被再分散成原始(即微粒化)的颗粒悬浮液。
表8.平均粒径和直径<0.5μm的颗粒数量。
时间(分钟) 平均粒径d4,3(μm) 直径<0.4μm的颗粒的%(w/w)
0 13.8 6.6
2 13.4 10.9
4 12.6 15.5
7 10.2 20.6
11 8.5 34.0
15 4.2 49.6
17 0.46 84.2
19 0.45 84.7
36 0.40 87.7
40 0.40 87.5
50 0.39 88.2
61 0.34 90.7
70 0.31 92.6
经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 0.18 100.0
实施例9
微粒化的那他霉素的溶解测试
在室温下将基本上如实施例7中所述制备的微粒化那他霉素悬浮液(尺寸小于0.2μm)用水稀释70倍。搅拌悬浮液。5秒后取样,然后每10秒取样。通过用0.02μm注射器-滤器(Whatman International Ltd,英格兰)过滤,从悬浮液中去除颗粒。用分光光度计(Uvikon933,KontronInstruments)测量剩余溶液的那他霉素浓度。结果显示微粒化的颗粒溶解得非常迅速。溶液在5秒之内达到饱和(剩余固体颗粒和溶液中约43ppm那他霉素)。用平均粒径15μm左右的非研磨的盘形那他霉素颗粒重复相同的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在约2小时后达到饱和浓度。
在一个替代性的实验中,通过将已知量的那他霉素颗粒悬浮于500ml磷酸盐缓冲液(0.01M,pH6.8)中,分析不同那他霉素悬浮液的溶解行为。用磁性搅拌器以300rpm搅拌得到的悬浮液。按时取得悬浮液的样品。用0.02μm注射器滤器(Whatman International Ltd,英格兰)过滤这些样品,去除悬浮的那他霉素颗粒。然后借助于UV-光分光光度计(Uvikon933,Kontron Instruments)在304nm的波长下分析滤液中的那他霉素浓度。绘制校准曲线,从而将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的吸光度翻译为以ppm表示的那他霉素浓度。使用HPLC分析作为第二种那他霉素定量方法。为了进行该测量,向滤液中添加甲醇(体积1∶1)。然后将混合物上样在HPLC柱上用于定量那他霉素。
在表9中显示了不同浓度的三种那他霉素悬浮液的结果:包含平均粒径约15μm的那他霉素颗粒悬浮液;包含平均粒径约6μm的那他霉素颗粒悬浮液;和包含平均粒径约0.18μm的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悬浮液。如先前所述使用激光衍射方法测量这些平均粒径(LS230,BeckmanCoulter;见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lloid Science,Robert J.Hunter(1993),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被分析的溶液为:
A:15μm盘形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837ppm)
B:15μm盘形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94.5ppm)
C:6μm针形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765ppm)
D:6μm针形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76.5ppm)
E: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1185ppm)
F: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719ppm)
G: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118ppm)
H: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74ppm)
I: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50ppm)
J: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23ppm)
K: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浓度:5ppm)
表9.对多种那他霉素悬浮液浓度(浓度以ppm表示)下三类那他霉素颗粒而言,随时间(以分钟表示)溶解的那他霉素浓度。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201
ND表示未测定
悬浮液A和F的溶解行为的比较显示,对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而言,溶解的那他霉素浓度高于15μm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溶解浓度,虽然在包含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中那他霉素的含量更低(719ppm与837ppm相比)。
悬浮液C和F的溶解行为的比较显示,对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而言,溶解的那他霉素浓度高于6μm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溶解浓度,虽然在包含微粒化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中那他霉素的含量更低(719ppm与765ppm相比)。
结果证明,与6μm和15μm那他霉素颗粒相比,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具有更高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这可以是有益的,特别是在需要高溶解浓度的那他霉素的应用中。
实施例10
在球磨机中使用研磨介质以多种研磨时间制备微粒化的制霉菌素颗粒悬浮
基本如针对那他霉素(见实施例2)所述进行本实验。获得的粒径显示于表10中。在具有pH5(240-270分钟的研磨时间后d4,3:0.17μm)或pH8(210-240分钟的研磨时间后d4,3:0.17μm)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中重复实验时,或在去矿物质水中重复实验时(d4,3:0.17μm),获得相似的平均粒径。
表10.作为研磨时间的函数的微粒化的制霉菌素颗粒的平均粒径(d4,3)。
实施例11
微粒化的制霉菌素ζ-电位的测定
基本如实施例6中针对那他霉素所述研磨制霉菌素并测量其ζ-电位。结果显示于表11中。从结果可以推论,微粒化的制霉菌素的等电点在pH4.6左右。从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不存在稳定剂时用于通过湿磨形成稳定的微粒化制霉菌素悬浮液的合适pH可以在约4.4或更低的pH(ζ-电位约+10mV或更高),或在约5.8或更高的pH(ζ-电位约-20mV或更低)下制备。
表11:多种pH值下微粒化的制霉菌素悬浮液的ζ-电位。
pH ζ-电位(mV)
3 +39
4 +14
5 -7
6 -23
7 -33
8 -41
9 -48
10 -55
实施例12
微粒化的制霉菌素悬浮液的沉积特性
基本如针对那他霉素所述(见实施例7)进行本实验。结果显示于表12中。百分比指出沉积锋线以下的体积级分。表格显示在某pH条件下沉积锋线以下的体积百分比随时间降低。这意味着颗粒形成沉积物。沉积发生的速率随pH变化。在pH8和更高下,沉积不显著,而在例如pH4下沉积迅速得多。
除了微粒化的制霉菌素悬浮液的沉积特性外,还在多种pH值下测定了起始材料的沉积特性,所述起始材料即粒径约3.4μm的非微粒化制霉菌素。一天后,pH4到6下的非微粒化制霉菌素悬浮液在沉积锋线以下的体积百分比为25%左右。这与微粒化制霉菌素悬浮液的沉积行为相反,所述微粒化制霉菌素悬浮液在一天后几乎观察不到任何沉积。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与非微粒化的制霉菌素悬浮液的沉积速率相比,微粒化制霉菌素悬浮液的沉积速率显著降低。
上述结果与实施例11中测量的ζ-电位的比较显示,当pH和等电点(pI)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大时,沉积速率降低。该行为可解释为静电排斥随着pH和pI之间差异的增加而增加。
表12:微粒化的制霉菌素的沉积行为。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231
实施例13
使用微粒化的那他霉素的攻击测试
为了测试微粒化的那他霉素在乳酪应用中的效力,进行下述实验,所述实验中用Penicillium discolor菌株攻击新鲜卤制的Gouda乳酪的表面,并用包含具有不同粒径的那他霉素的配制物处理乳酪的表面。能够在经处理的乳酪表面上萌发的霉菌孢子数是所分析的那他霉素的抗真菌活性的指征。当至少50%分析的乳酪(每种那他霉素颗粒10种)具有多于两个生长的菌落时,乳酪被认为不再受那他霉素保护。
用下述涂层涂覆乳酪,所述涂层含有基质聚合物Craymul4386(CrayValley,Brummen)并含有那他霉素颗粒。然后在第零天用Penicilliumdiscolor PED1、CR1A和Penicillium discolor PED74、L1以1.1x103/cm2的浓度污染乳酪。每天针对真菌生长视觉检验乳酪,持续3周。用三种不同的那他霉素颗粒进行实验:平均粒径15μm的盘形那他霉素颗粒;经研磨的盘形那他霉素颗粒,当平均粒径为1.23μm时停止研磨;平均粒径0.18μm的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两种制品的研磨均在水中完成;悬浮液的pH为5.9;未用酸或碱设定pH。对所有那他霉素颗粒而言,涂层中那他霉素的浓度为150ppm或250ppm。作为对照,分析涂层中不包含那他霉素的10个乳酪。这些乳酪具有5到6天的平均保护时间。结果显示于表13中。
从所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当使用更高的那他霉素浓度时,针对真菌生长的保护提高。微粒化的那他霉素颗粒提供了针对霉菌生长的最长保护。从本实验的结果可以明确,那他霉素粒径的降低提高了针对真菌生长的保护。
表13.针对真菌生长的乳酪保护,以天表示。
Figure BDA00003203211500241
实施例14
使用研磨介质在球磨机中制备微粒化的可可颗粒悬浮液
基本如实施例2中所述完成微粒化颗粒的制备,不同之处是将可可粉(Blooker Cocoa,Amsterdam,荷兰)悬浮于去矿物质水中,以获得1%(w/v)的可可悬浮液。将一百升获得的悬浮液引入球磨机(Dynomill KDLSpecial from Bachofen AG,Basel,瑞士)的研磨腔中,所述研磨腔用经钇稳定的0.3mm氧化锆珠(Tosoh Corporation,Tokyo,日本)填充至75%(v/v)。以分批的模式,以每分钟2000转操作球磨机。这意味着珠磨机会被悬浮液充满而不需要将悬浮液循环通过与珠磨机相连的容器。湿磨后悬浮液的pH为6.4。研磨16小时后,获得0.14μm的平均粒径(d4,3)。非微粒化的可可制品具有22.6μm的平均尺寸,这表明湿磨导致颗粒的显著粉碎。
实施例15
微粒化的可可悬浮液的沉积特性
基本如针对那他霉素所述(见实施例7)进行本实验。在pH5和更高pH下,在72小时内未观察到显著的沉积。在pH3和4下,在24小时内观察到显著的沉积。
除了微粒化的可可悬浮液的沉积特性以外,还在与实施例7中应用的pH值相似的pH值下测定起始材料的沉降特性,所述起始材料即粒径约23μm的非微粒化的可可。在24小时内,所有pH值下悬浮液中的所有颗粒均完全沉降。这与微粒化的可可悬浮液的沉降行为相反,所述微粒化的可可悬浮液中在5和更高的pH值下72小时后未观察到显著的沉积。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与非微粒化的可可悬浮液相比,某些pH值下微粒化的可可悬浮液的沉积速率被显著降低。
实施例16
使用研磨介质在球磨机中制备微粒化的咖啡颗粒的悬浮液
基本如实施例2中所述完成微粒化颗粒的制备,不同之处是将咖啡粉(Douwe Egberts Coffee,Utrecht,荷兰)滤经150μm筛网并将精细颗粒(fines)悬浮于去矿物质水中,得到1%(w/v)的咖啡悬浮液。将一百升获得的悬浮液引入球磨机(Dynomill KDL Special from Bachofen AG,Basel,瑞士)的研磨腔中,所述研磨腔用经钇稳定的0.3mm氧化锆珠(TosohCorporation,Tokyo,日本)填充至75%(v/v)。以分批的模式,以每分钟2000转操作球磨机。这意味着珠磨机会被悬浮液充满而不需要将悬浮液循环通过与珠磨机相连的容器。湿磨后悬浮液的pH为6.9。研磨8小时后,达到31μm的平均粒径(d4,3)。非微粒化的咖啡制品具有76.5μm的平均尺寸,这表明湿磨导致颗粒的显著粉碎。然而,平均粒径仍然大于测试的其他制品。然而,代表制品5.7%w/w的特殊级分低于0.2μm。对于非研磨的咖啡颗粒而言,没有颗粒小于0.2μm。这显示通过研磨能够产生大量非常小的咖啡颗粒的级分。对那他霉素和制霉菌素而言,观察到研磨时间对平均粒径减小的清楚影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咖啡颗粒而言更长的研磨时间可能导致粒径的进一步减小。
表14.研磨和非研磨的咖啡颗粒的粒径分布。
实施例17
研磨的咖啡悬浮液的沉积特性
基本如针对那他霉素所述(见实施例7)进行本实验。在某些pH条件下研磨的制品形成沉积物。在pH5和更高的pH下,在24小时内未观察到显著的沉积。在更低的pH,例如pH3和pH4下,24小时内沉积是显著的。
除了微粒化的咖啡悬浮液的沉积特性以外,还在与实施例7中应用的pH值相似的pH值下测定起始材料的沉降特性,所述起始材料即粒径在76μm左右的非微粒化的咖啡。在24小时内,所有pH值下悬浮液中的所有颗粒均完全沉降。这与微粒化的咖啡悬浮液的沉降行为相反,所述微粒化的咖啡悬浮液中在5和更高的pH值下24小时后未观察到显著的沉积。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与非微粒化的咖啡悬浮液相比,某些pH值下微粒化的咖啡悬浮液的沉积速率被显著降低。

Claims (17)

1.用于制备那他霉素颗粒悬浮液的方法,所述那他霉素颗粒具有1μm或更小、优选地0.5μm或更小、更优选地0.2μm或更小的平均粒径,所述悬浮液在不存在稳定剂时是稳定的,所述方法包括在4.6或更低的pH下或6.7或更高的pH下对那他霉素进行湿磨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湿磨使用研磨介质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湿磨之前先进行干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将研磨介质与颗粒物理分离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干燥所述那他霉素颗粒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那他霉素颗粒配制成制品的步骤。
7.能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的方法获得的、稳定的、不含稳定剂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
8.平均粒径为1μm或更小的那他霉素颗粒。
9.平均粒径为0.5μm或更小的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那他霉素颗粒。
10.平均粒径为0.2μm或更小的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那他霉素颗粒。
11.包含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那他霉素颗粒的悬浮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浮液,其中所述悬浮液在不存在稳定剂时是稳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7、11或12所述的悬浮液或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那他霉素用于生产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涂层、薄膜或箔材用途。
14.用于生产包含那他霉素颗粒的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薄膜、涂层或箔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7、11或12所述的悬浮液或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那他霉素。
15.能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获得的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薄膜、涂层或箔材。
16.根据权利要求7、11或12所述的悬浮液或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那他霉素或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薄膜、涂层或箔材在生产食品或饲料工业、园艺、农业或制药工业的制品中的用途。
17.食品、饲料制品、园艺制品、农业制品或药物制品,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7、11或12所述的悬浮液或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那他霉素或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浓缩悬浮液、糊剂、粉末、薄膜、涂层或箔材。
CN2013101822206A 2007-03-15 2008-03-14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Pending CN1033496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04248 2007-03-15
EP07104248.5 2007-03-1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84705A Division CN101636151B (zh) 2007-03-15 2008-03-14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9645A true CN103349645A (zh) 2013-10-16

Family

ID=384659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84705A Active CN101636151B (zh) 2007-03-15 2008-03-14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CN2013101822206A Pending CN103349645A (zh) 2007-03-15 2008-03-14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84705A Active CN101636151B (zh) 2007-03-15 2008-03-14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34313A1 (zh)
EP (1) EP2117512B1 (zh)
CN (2) CN101636151B (zh)
AU (1) AU2008225781B2 (zh)
BR (1) BRPI0807967A2 (zh)
CA (1) CA2677897A1 (zh)
DK (1) DK2117512T3 (zh)
EA (2) EA022628B1 (zh)
ES (1) ES2670399T3 (zh)
MX (1) MX2009009817A (zh)
NZ (2) NZ579082A (zh)
WO (1) WO2008110626A1 (zh)
ZA (1) ZA20100809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1701A (zh) * 2016-01-15 2016-06-08 南京泽恒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制霉菌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2689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匹马霉素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029168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匹马霉素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02728A (zh) * 2019-08-26 2022-04-08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包含萘普生和维生素b12的固体口服剂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P2568A (en) * 2006-07-17 2013-01-21 Dsm Ip Assets Bv A new antifungal composition
PE20091532A1 (es) * 2007-12-19 2009-10-03 Dsm Ip Assets Bv Tratamiento de plantas de platano y papa con una nueva composicion antifungica
WO2010094682A1 (en) 2009-02-17 2010-08-26 Dsm Ip Assets B.V. Process for foil ripening of cheese
US9200164B2 (en) * 2010-04-26 2015-12-01 Dsm Ip Assets B.V. Coating system
CN103781710A (zh) 2011-09-05 2014-05-07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延长食品或农产品保存期的方法
WO2015044465A2 (en) 2014-05-07 2015-04-02 Dsm Ip Assets B.V. Submicron natamycin part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8801A (en) * 1965-06-09 1969-04-16 Miles Lab Stabilised antibiotic compositions
CH648583A5 (de) * 1981-09-29 1985-03-29 Ciba Geigy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agerstabilen farbstoffpraeparaten.
JPS58105141A (ja) * 1981-12-17 1983-06-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乳剤の製造方法
DK546289D0 (da) * 1989-11-02 1989-11-02 Danochemo As Carotenoidpulvere
EP0608575A1 (en) * 1993-01-27 1994-08-03 Dsm N.V. A composition which is cured by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light in the absence of solvent
EP0678241B1 (en) * 1994-04-11 2001-11-07 Dsm N.V. Stable natamycin suspensions
US6150143A (en) * 1996-02-09 2000-11-21 Gist-Brocades B.V. Natamycin recovery
DK0807431T3 (da) * 1996-05-14 2004-07-26 Dsm Ip Assets Bv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carotenoidpræparater
ES2223104T3 (es) * 1997-03-18 2005-02-16 Dsm Ip Assets B.V. Composicion antifungica.
US6655081B1 (en) * 1999-07-01 2003-12-02 Dsm N.V. Mushrooms
US6291436B1 (en) * 1999-07-16 2001-09-18 International Fiber Corporation Direct action anti-mycotic
US6413537B1 (en) * 2000-03-10 2002-07-02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Nystatin formulation having reduced toxicity
FI110261B (fi) * 2000-06-20 2002-12-31 Paroc Group Oy Ab Menetelmä kolloidisen silikaattidispersion valmistamiseksi
CA2527120C (en) * 2003-06-02 2011-11-08 Dsm Ip Assets B.V. Stable aqueous solution of natamycin fungicide
WO2007014566A2 (en) * 2005-08-04 2007-02-0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icrocapsules and their us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1701A (zh) * 2016-01-15 2016-06-08 南京泽恒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制霉菌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2689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匹马霉素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029168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匹马霉素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02728A (zh) * 2019-08-26 2022-04-08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包含萘普生和维生素b12的固体口服剂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70399T3 (es) 2018-05-30
EA200901247A1 (ru) 2010-02-26
AU2008225781A1 (en) 2008-09-18
NZ579082A (en) 2012-10-26
EP2117512A1 (en) 2009-11-18
ZA201008095B (en) 2011-08-31
EP2117512B1 (en) 2018-02-28
EA201101065A1 (ru) 2012-05-30
EA015698B1 (ru) 2011-10-31
NZ596594A (en) 2013-08-30
US20100234313A1 (en) 2010-09-16
MX2009009817A (es) 2009-09-24
CA2677897A1 (en) 2008-09-18
BRPI0807967A2 (pt) 2014-06-10
CN101636151A (zh) 2010-01-27
DK2117512T3 (en) 2018-06-06
WO2008110626A1 (en) 2008-09-18
AU2008225781B2 (en) 2013-09-12
CN101636151B (zh) 2013-06-12
EA022628B1 (ru) 2016-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6151B (zh) 稳定的微粒化颗粒
Rayner et al. Quinoa starch granules as stabilizing particles for production of Pickering emulsions
RU2728605C2 (ru) Сухие цитрусовые волокна и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Gharibzahedi et al. Psyllium husk gum: An attractive carbohydrate biopolymer for the production of stable canthaxanthin emulsions
US6291436B1 (en) Direct action anti-mycotic
MX2011010399A (es) Carboximetil celulosa con propiedades mejoradas.
CN107205455A (zh) 黄原胶造粒物和增稠用组合物
Yin et al. Novel Pickering emulsion stabilized by natural fiber polysaccharide-protein extracted from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residues
OA12947A (en) Dispersible cocoa products.
CN100554282C (zh) 改性阿拉伯树胶的制造方法
Nizori et al. Impact of varying hydrocolloid proportions on encapsulation of ascorbic acid by spray drying
Islam et al. Processing of green tea pastes by micro wet milling system: Influences on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Nazari Kermanshahi et al. Physicochemical, microstructural, bioactivity and v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robiotic spray-dried raisin powder
Laila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Purple-Fleshed Sweet Potato Anthocyanins with Chitosan-Sodium Tripolyphosphate by Using Emulsification-Crosslinking Technique.
CN102100713A (zh) 水溶性金盏花黄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Singkhonrat et al. Fabrication of different nanocrystal (CNC)-based coating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shelf life and quality of minimally processed fruits
JP5600513B2 (ja) クロセチン製剤の製造方法
CN107454824A (zh) 具有改善的着色剂性质的番茄红素组合物
Flach et al. Optimization of aqueous microgrinding processes for fibrous plant materials
CN109601999A (zh) 一种番茄红素纳米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ε-polylysine-decorated nanoliposomes loaded with cinnamaldehyde
He et al. Enhance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vortex fluidic mediated biomass-based biodegradable films composed from agar, alginate and kombucha cellulose hydrolysates
AU2013242823A1 (en) Stabilized micronised particles
Meesters et al. Increas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Cheese Coatings through Particle Size Reduction
Cofelice Alginate-based nanodispersion to assemble edible coatings and films for food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