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543B - 供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供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8543B
CN103348543B CN201280007696.XA CN201280007696A CN103348543B CN 103348543 B CN103348543 B CN 103348543B CN 201280007696 A CN201280007696 A CN 201280007696A CN 103348543 B CN103348543 B CN 103348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nector
power
gripping member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76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8543A (zh
Inventor
虎谷智明
高桥直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48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8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5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壳体(9)为筒状构件,在壳体(9)的前端部收容有连接器主体(11)。连接器主体(11)可相对于壳体(9)向前后滑动。在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滑块(25)。滑块(25)的一个端部向壳体(9)的前方突出。滑块(25)可沿轴向滑动。在滑块(25)的后方、且在连结杆(16)的顶端部附近设置有卡止构件(27)。卡止构件(27)与滑块(25),并可根据滑块(25)的动作而移动。卡止构件(27)将壳体(9)与握持构件(3)卡止。即,卡止构件(27)作为卡止壳体(9)相对于握持构件(3)的移动的壳体锁定机构发挥作用。

Description

供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等中的、急速充电用的供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问题的观点考虑,不使用化石燃料的电动汽车受到关注。电动汽车搭载有驱动用的蓄电池,可以利用在蓄电池中充入的电来行驶。
为了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有从普通的家用电源来进行充电的方法和使用特殊的充电装置进行急速充电的方法。从家用电源来进行充电的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连接器,但充电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可利用夜间等不使用汽车的时间来进行充电。另一方面,为了进行长距离的连续行驶,与以往的在加油站的加油相同地,需要在设于各处的充电站进行急速充电。
作为此种电动汽车用的供电连接器,例如有如下的供电连接器,即具备:壳体、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壳体并收容有多个端子的连接器主体、与连接器主体沿同轴方向可滑动地安装的管状的手柄、以及操纵杆,利用操纵杆的转动使手柄前进而将连接器主体与所述受电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嵌合(专利文献1)。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880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为了急速充电用的连接器连接,需要插入比较大的端子,因此连接器插入阻力大。对此,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利用操纵杆来辅助供电连接器与受电连接器的接合阻力。但是,使用者很难感觉到在哪个时机使该操纵杆动作为好,而在连接器彼此的间隔以及朝向不处于规定的状态的状态下操作操纵杆时,也不能将连接器彼此连接,连接操作性不一定良好。另外,还存在操作者很难直观地分辨连接器的移动与操纵杆的动作的问题。
图10是表示以往的供电连接器100的概略图。供电连接器100在顶端设有连接器主体101,与省略了图示的受电连接器连接。操作者在手握把手103的状态下进行连接器连接操作。此时,由于受到与受电连接器的连接阻力(多个端子的插入摩擦等)F1,因此操作者需要以与其同等的力F2推入。
另外,供电连接器100由于在连接器主体的中心轴上没有形成把手103,因此会因力F1在把手103上产生力矩M1。由此,操作者需要针对它产生力矩M2的力。即,对于操作者来说,很难把握在连接器连接中所需的力的平衡,因而连接器连接操作在感觉上变得很困难。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很大的力、连接操作性优异的电动汽车用的供电连接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主体;收容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握持构件;以及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握持构件的移动的壳体锁定机构,其中,若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则所述连接器主体以及所述握持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大致相同的轴向滑动,在所述壳体锁定机构被解除的状态下,而若使所述握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前方移动,则所述连接器主体能够随着所述握持构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前方移动。
优选地,所述插入检测单元具备:销,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向受电连接器插入的插入部,并能够沿所述壳体的插拔方向滑动;弹性构件,其向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对所述销施力;以及开关,其对所述销抵抗所述弹性构件而被推入的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壳体锁定机构是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握持构件卡止,并利用电磁螺线管动作的卡止构件;所述开关若检测到所述销与受电连接器接触而被推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则使所述电磁螺线管动作并使所述卡止构件移动,来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优选地,还具有检测所述壳体被插入受电连接器的插入检测单元,当所述插入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壳体被插入受电连接器时,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也可以是,所述插入检测单元具备:滑块,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向受电连接器插入的插入部,能够沿所述壳体的插拔方向滑动;以及弹性构件,其向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对所述滑块施力,其中,所述壳体锁定机构是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握持构件卡止的卡止构件,所述滑块与受电连接器接触并被推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据此使所述卡止构件移动来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在此情况下,所述滑块也可以以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地配置多个。
优选地,在所述握持构件上设置减速机构,所述握持构件以及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经由所述减速机构来进行,在使所述握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时,与所述握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距离相比,所述连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距离小。
也可以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孔,并能够从所述孔对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滑块的位置进行视觉识别。
根据本发明,若相对于壳体推入握持构件,则连接器主体沿同一方向移动。所以,操作者容易掌握连接器主体的移动,在操作中容易找到感觉。因而,在将供电连接器与受电连接器连接用的连接器连接操作性方面优异。
另外,在供电连接器内部设置减速机构,使连接器主体的移动距离小于握持构件的移动距离,从而能够用比连接器主体在与受电连接器接合时所受到的阻力小的力来移动握持构件。所以,可以用更小的力来进行连接器连接操作。
另外,还设置有检测壳体被插入受电连接器的插入检测单元,若利用插入检测单元检测到壳体被插入受电连接器,则解除壳体锁定机构,从而可以防止在壳体未完全地插入受电连接器的情况下连接器主体发生移动。例如,在壳体的一部分碰到受电连接器的周缘那样的情况下,连接器主体不会发生移动。
所以,在与前述的减速机构组合时,也会通过在壳体被完全地插入受电连接器前使减速机构发挥作用,而不会无法得到这种效果。
作为该插入检测单元,如果用弹性构件向壳体的插入方向对能够沿壳体的插拔方向滑动的滑块施力,滑块与受电连接器接触而被推入壳体的内部,从而将壳体与握持构件卡止的卡止构件移动来解除壳体锁定机构,则可以利用简易的结构、并可靠地检测壳体向充电连接器的插入。
在此情况下,滑块以连接器主体的中心轴为中心,相互对称地配置多个,据此滑块在相对于插入轴对称的位置被推回,因此,反作用力相对于壳体的中心轴均匀地被施加。所以,可以更为准确地将壳体插入受电连接器。
另外,如果在壳体上形成孔,并可以从孔对壳体内部的滑块进行视觉识别,则可以可靠地掌握滑块是否被可靠地推入。所以,可以更为可靠地判别壳体被正确地插入受电连接器。
另外,作为插入检测单元,也可以使用开关和电磁螺线管。通过如此设置,就不需要如前所述那样的、通过将滑块向卡止构件推压来使卡止构件移动的机构,可以用更小的力来进行插入检测以及壳体锁定解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不需要很大的力的、连接操作性优异的电动汽车用的供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供电连接器1的图,(a)是侧视图,(b)是侧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使供电连接器1动作后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图、(b)是侧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1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剖视图,(b)是表示滑块25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图4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1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剖视图,(b)是表示滑块25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图5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1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后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剖视图,(b)是表示滑块25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图6是表示设有多个滑块25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40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剖视图,(b)是表示开关41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图8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40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剖视图,(b)是表示开关41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图9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40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后的状态的图,(a)侧视剖视图,(b)是表示开关41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供电连接器100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供电连接器1的概略图,图1(a)是侧视图,图1(b)是侧视剖视图。另外,在本发明中,将图1所示的状态称作通常状态。另外,在以下的图中,省略线缆等的图示。供电连接器1主要具备握持构件3、壳体9、连接器主体11。
如图1(a)、图1(b)所示,握持构件3在一个端部(后方)具有把手5。把手5是操作者操作供电连接器1时握在手中的部分。这里,把手5如下形成,即,至少将把手5的一部分配置在连接器主体11的中心轴的延长线(图1(b)的T线,且为后述的连接器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中心轴)上。由此,在将握持构件3推入时,可以抑制伴随着由连接器彼此的连接阻力造成的反作用力的力矩的产生。由此,供电连接器的操作性优异。
握持构件3的内部可以收容各种结构。在握持构件3的另一个端部(前方)设有壳体9。握持构件3的前端部附近为筒状,壳体9的一部分(后部)被收容于握持构件3的内部。握持构件3可以相对于壳体9沿前后滑动。
壳体9为筒状构件,在壳体9的前端部收容有连接器主体11。连接器主体11可以相对于壳体9沿前后滑动。另外,也可以在握持构件3、连接器主体11的各自的相对于壳体9的滑动部中设置省略了图示的引导机构、限制滑动范围的挡块。
在壳体9的内部设有臂13。臂13可以将一个端部附近利用销23a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9中。臂13的另一个端部附近,由连结部15a与同握持构件3接合的连结杆16连结。在连结部15a处,利用形成于臂13的长孔和形成于连结杆16的销等,将两者以可转动的方式连结。
臂13的大致中央部(销23a与连结部15a之间)由连接器主体11和连结部15b连结。连结部15b是与连结部15a相同的结构。即,通过臂13的旋转,可以使连接器主体11以及握持构件3伴随着臂13的转动而相对于壳体9在直线上移动。
在壳体9的内部设置锁定构件17。锁定构件17利用销23b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壳体9中。在锁定构件17的前方侧的端部,以朝向上方的方式形成锁定销17a。锁定销17a被配置于形成在壳体9上的孔的位置。
在锁定构件17的后方侧的端部,以朝向下方的方式设置嵌合部17b。嵌合部17b是可以与嵌合部21嵌合的凸形形状。嵌合部21固定于握持构件3侧。在通常状态下,嵌合部17b、21不相互嵌合,而是为嵌合部17b的突起载置在嵌合部21的突起上的状态。另外,在此状态下,由于嵌合部17b被嵌合部21向上方推起,因此借助于销23b,锁定销17a不是从壳体9(设于壳体9上的孔)中突出,而是保持于壳体9内。
在握持构件3内部设置操作部7。操作部7利用销23c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握持构件3上。操作部7的后方侧的端部从握持构件3中向外部突出,操作者可以从外部对操作部7进行操作。在操作部7的前方,以朝向下方的方式设置锁定销7a。锁定销7a与壳体9的一部分接触,通常是被推起的状态。壳体9的在通常状态下与锁定销7a接触的部位的前方侧设置有能够嵌入锁定销7a的凹部19。
在壳体9的内部设置滑块25。滑块25的一个端部向壳体9的前方突出。即,在壳体9的前方,形成有台阶,滑块25从该台阶露出。滑块25可以沿轴向(壳体9的移动方向,且为连接器的插拔方向)滑动。
在壳体9的一部分上设置孔24。孔24可以视觉识别壳体9内部的滑块25的位置。另外,滑块25以及孔24的配置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可以适当地设定。例如,为了更容易视觉识别,也可以将孔24配置于壳体9的上面、侧面,将滑块25配置于供电连接器的上部、侧面。
在滑块25的后方、且在连结杆16的顶端部附近设置卡止构件27。卡止构件27与滑块25接触,并可随着滑块25的动作而移动。卡止构件27将壳体9与握持构件3卡止。即,卡止构件27作为卡止壳体9相对于握持构件3移动的壳体锁定机构发挥作用。另外,对于作为插入检测单元的滑块25以及作为壳体锁定机构的卡止构件27的机理以及动作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下面,对使供电连接器1动作后的状态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使握持构件移动后的状态的供电连接器1的图,图2(a)是侧视图,图2(b)是侧视剖视图。
如前所述,在通常状态下,握持构件3被壳体9和卡止构件27卡止。若从该状态将滑块25推入(图中箭头A方向),则卡止构件27被滑块25推压,使卡止构件27移动。此时,由于卡止构件27的移动,握持构件3与壳体9的锁定被解除。
在壳体9与握持构件3的卡止被解除的状态下,若使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图中箭头C方向),则与握持构件3(连结杆16)接合的连结部15a被向前方推入。臂13由于连结部15a向前方移动,因此以销23a为旋转轴而转动(图中箭头D方向)。臂13转动,据此通过连结部15b与臂13连结的连接器主体11与握持构件3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图中箭头E方向)。
另外,由于相对于臂13的连结位置在握持构件3和连接器主体11上是不同的,因此,相对于壳体9,握持构件3的移动距离和连接器主体11的移动距离不同。具体而言,如果连结部15a、15b各自距销23a的距离之比是2:1,则当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的移动距离为2时,连接器主体11仅移动1的距离。即,臂13等机构作为减速机构发挥作用。
另外,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据此,嵌合部17b与嵌合部21相互咬合地嵌合。因此,锁定构件17以销23b为旋转轴而旋转。即,通过将嵌合部17b侧向下方压下,使锁定构件17转动,另一个端部的锁定销17a被向上方推起。由此,锁定销17a通过孔向壳体9的外方突出(图中箭头G方向)。另外,锁定构件17也可以形成弹簧等,以便总是要恢复到图2所示的状态(嵌合部17b被压下的状态)。
另外,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据此,操作部7的锁定销7a会向凹部19方向移动,而使锁定销7a嵌入凹部19。由此,操作部7以销23c为旋转轴而转动。即,通过将锁定销7a向下方压下,而使操作部7转动,另一个端部被向上方推起(图中箭头F方向)。另外,操作部7也可以形成弹簧等,以便总是要恢复到图2所示的状态(锁定销7a被压下的状态)。
锁定销7a嵌入凹部19,据此,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的移动被锁定。即,操作部7作为锁定握持构件3(以及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壳体9移动的锁定单元发挥作用,另外,通过对操作部7进行操作(将操作部7的外部的端部压下),而作为解除该锁定的解除机构发挥作用。所以,能够可靠地保持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另外,还可以容易地解除连接器的连接状态。
另外,也可以在把手5的上部设置显示操作部7的位置的显示部。例如,操作部7在图1所示的通常状态下,是锁定销7a侧被推起的状态。所以,操作部7成为以销23c为轴向图中右方旋转的状态。另一方面,操作部7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是锁定销7a侧被压下的状态。所以,操作部7成为以销23c为轴向图中左方旋转的状态。
即,在握持构件3的一部分上设置孔作为显示部,能够从显示部确认操作部7的状态,据此可以容易地视觉识别供电连接器1是锁定状态(图2的状态)、还是解除了锁定的状态(通常状态)。另外,对操作部7的状态进行视觉识别的方法、显示部的配置等可以是任意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在握持构件3(或连接器主体11)与壳体9的滑动部上使用平行连杆。通过使用平行连杆,在握持构件3(或连接器主体11)与壳体9的滑动时不易产生晃动,还可以限制移动范围。
下面,对供电连接器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3~图5是表示将供电连接器1与受电连接器33进行连接的工序的图,图3(a)~图5(a)是侧视剖视图,图3(b)~图5(b)是表示滑块25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
首先,如图3(a)所示,使通常状态的供电连接器1与作为对象的受电连接器33对置。具体而言,将壳体9的顶端插入受电连接器侧的凹部。另外,在受电连接器33内部收容有连接器主体37。在此状态下,成为以使连接器主体11、37的相互的阳阴端子还未达到连接状态的方式略微具有间隙的配置。
所以,如图3(b)所示,滑块25的顶端不与受电连接器33接触,而是向壳体9的前方突出。另外,滑块25通过设置于壳体9的内部的弹性构件29而始终向前方被施力(图中箭头H方向)。即,滑块25在通常时总是向壳体9的前方突出。
在壳体9的内部、且在滑块25的后端部设有卡止构件27。卡止构件27被弹性构件31向连结杆16方向(即,与滑块25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推压(图中箭头I方向)。如图所示,卡止构件27的侧面例如与连结杆16的销32接触。所以,由于卡止构件27的缘故,连结杆16无法进一步向前方移动。由此,连结杆16限制并卡止被固定的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的移动。
由于滑块25及卡止构件27的缘故,例如在将壳体9倾斜地插入了受电连接器33的情况下、壳体9与受电连接器33的周缘部接触的情况下,握持构件3不会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即,作为壳体锁定机构的卡止构件27在锁定状态下,在将握持构件3向前方推入时,壳体9不会被推入握持构件3的内部。
另外,可以从孔24对滑块25的一部分进行视觉识别。所以,在滑块25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下,通过在与孔24对应的部位预先附加标记、颜色等,就可以从孔24对滑块25处于向前方突出的状态进行视觉识别。
另外,在将壳体9配置于受电连接器33侧的状态下,在与锁定销17a对应的位置处,在受电连接器33侧的内表面形成凹部35。为了使锁定销17a与凹部35的位置、前述的阳阴端子的位置对位,也可以在壳体9的外表面形成进行与受电连接器侧的定位的导引件等。
然后,如图4所示,若将供电连接器1的握持构件向受电连接器33侧推入(图中箭头C方向),则壳体9的台阶会碰到受电连接器33的周缘部。在壳体9的台阶部,由于滑块25是突出的,因此滑块25与受电连接器33的周缘部接触。
所以,如图4(b)所示,滑块25抵抗由弹性构件29产生的向前方的推压力而向后方(壳体9内部)被推入(图中箭头A方向)。滑块25的后端与卡止构件27接触。在卡止构件27的与滑块25的接触面形成有楔形部(テーパ部)27a。
所以,当滑块25向后方移动时(图中箭头A方向),滑块25的后端与楔形部27a滑动,卡止构件27的移动方向被变换。即,卡止构件27沿与滑块25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抵抗由弹性构件31产生的推压力而移动(图中箭头B方向)。所以,卡止构件27沿从销32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卡止构件27与销32(连结杆16)的卡止状态被解除。
另外,作为检测壳体9是否插入受电连接器33的插入检测单元,并不限于如图所示的滑块25,只要是在壳体9被插入时进行动作的机构,则无论是何种方法都可以。另外,在利用插入检测单元被检测到时,作为解除壳体锁定机构的机构,不必须是如图所示的卡止构件27,只要可以与插入检测单元对应地解除卡止状态,则无论是何种方法都可以。
这样,由于壳体9完全地插入受电连接器33,从而壳体9与握持构件3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可以相互地移动。另外,可以从孔24对滑块25的一部分进行视觉识别。所以,在滑块25向后方被推入的状态下,通过在与孔24对应的部位预先附加标记、颜色等,可以从孔24对滑块25处于向后方被推入的状态进行视觉识别。即,可以对壳体9被可靠地插入受电连接器33进行视觉识别。
然后,如图5所示,进一步将供电连接器1的握持构件3向受电连接器33侧推入(图中箭头C方向)。如前所述,由于壳体9与受电连接器33接触,因此无法进一步推入。另一方面,相对于壳体9,握持构件3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即,如图5(b)所示,销32不会与卡止构件27接触。所以,连结杆16不与卡止构件27接触而是向前方移动(图中箭头C方向)。
由此,能够使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此时,随着握持构件3的移动,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图中箭头E方向)。所以,连接器主体11从壳体9前方突出,与受电连接器侧的连接器主体37连接。
这里,在相对于壳体9,握持构件3和连接器主体11的移动距离之比为2:1的情况下,通过以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1与连接器主体37被连接的连接量(接続代)的2倍的移动距离推入握持构件,能够使连接器主体11移动可将连接器彼此连接的距离。即,只要以使连接器彼此的连接所需的力(即连接阻力)的一半的力推入握持构件3,就可以将连接器彼此连接。另外,减速机构的减速比可以考虑连接阻力、操作性而适当地设定。
另外,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下,如前所述,锁定销17a嵌入凹部35。由此,锁定为受电连接器33与供电连接器1连接的状态。另外,操作部7的端部的锁定销7a嵌入凹部19。由此,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的移动被锁定。因此,即使省略了图示的线缆等被牵拉,供电连接器1也不会轻易地脱离受电连接器33。
另外,在将供电连接器1取下的情况下,通过压下操作部7的端部而推起锁定销7a,并在该状态下拉回握持构件3,使嵌合部17b向嵌合部21上移动,由此解除锁定销17a的锁定。因此,可以容易地取下供电连接器1。
另外,虽然在前述的例子中给出了配置有一组滑块25以及卡止构件27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配置多对滑块25(以及与之对应的卡止构件27等)。
在配置多个滑块25的情况下,优选在连接器主体11的主视图中,以作为连接器主体11(壳体9)的中心的连接器中心39为中心,在点对称的位置进行配置。通过如此设置,在将壳体9插入受电连接器33时,由于滑块25的推入力相对于连接器中心39均等地作用,因此可以将壳体9更准确地插入受电连接器33。
如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电连接器1,可以容易地与受电连接器连接而不需要大的力。特别是,对于供电连接器1而言,由于操作者所执行的握持构件的推入动作与连接器主体11的连接方向一致,因此操作者在感觉上很容易掌握连接操作。
另外,通过设置将壳体9与握持构件3卡止的壳体锁定机构,在通常状态下,握持构件3不会相对于壳体9移动。所以,在壳体9未完全插入受电连接器33的状态下,握持构件3不会向壳体9移动。
另外,通过针对相对于壳体9的握持构件3以及连接器主体11的移动设置减速机构,可以减少连接器彼此的连接所需的力。进而,通过与前述的壳体锁定机构并用,在壳体9被插入受电连接器33前减速机构不发挥作用,而在壳体9被完全插入受电连接器后,可以利用该减速机构来将连接器主体彼此连接。
另外,通过使用滑块25作为插入检测单元,可以利用简易的结构而可靠地检测壳体9向受电连接器33的插入。另外,由于可以从形成在壳体9上的孔24对滑块25的位置进行视觉识别,因此能够可靠地对滑块25是否被推入进行视觉识别。即,可以对壳体9是否被完全地插入受电连接器33进行视觉识别。
下面,对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图9是表示将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电连接器40与受电连接器33连接的工序的图,图7(a)~图9(a)是侧视剖视图,图7(b)~图9(b)是表示开关等的动作的仰视透视图。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起到与供电连接器1相同的作用的结构,标注与图1~图5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供电连接器40是与供电连接器1大致相同的结构,而插入检测单元以及壳体锁定机构不同。供电连接器40具有开关41、卡止构件45等来取代滑块25、卡止构件27等。
如图7(b)所示,在壳体9的台阶部,作为插入检测部设置开关41。在开关41上,设置可沿轴向(壳体9的移动方向,且为连接器的插拔方向)滑动的销43。销43的顶端向壳体9前方突出,并被向前方推出(图中箭头J方向)。另外,开关41是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公知的开关,只要可检测到销43被推入开关41主体,则无论是何种开关都可以。
在连结杆16上设置孔49。在壳体9的内部,且在通常状态下的孔49的位置处,朝向与轴向(壳体9的移动方向,且为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配置有卡止构件45。卡止构件45例如可以利用电磁螺线管等使销47动作。即,通过使卡止构件45动作,可以将销47相对于孔49插入拔出。
在通常状态下,在开关41的销43被向前方推出的状态下,卡止构件45的销47以插入孔49的状态被保持(图中箭头K方向)。在该状态下,由于销47被插入孔49中,因此连结杆16被卡止构件45卡止。即,握持构件3无法相对于壳体9移动。
然后,如图8所示,若将供电连接器40的握持构件3向受电连接器33侧推入(图中箭头C方向),则壳体9的台阶碰到受电连接器33的周缘部。由于在壳体9的台阶部突出有销43,因此销43与受电连接器33的周缘部接触。
所以,如图8(b)所示,销43被向后方(开关41主体内部)推入(图中箭头L方向)。若销43被推入,则开关41使卡止构件45动作。即,销47从孔49中拔出(图中箭头M方向)。由此,卡止构件45与连结杆16的卡止状态被解除。
然后,如图9所示,进一步将供电连接器40的握持构件3向受电连接器33侧推入(图中箭头C方向)。如前所述,由于壳体9与受电连接器33接触,因此无法进一步推入。另一方面,相对于壳体9,握持构件3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即,如图9(b)所示,连结杆16不与卡止构件45(销47)接触。所以,连结杆16向前方移动(图中箭头C方向)。
由此,能够使握持构件3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此时,随着握持构件3的移动,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壳体9向前方移动(图中箭头E方向)。所以,连接器主体11从壳体9前方突出,与受电连接器侧的连接器主体37连接。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电连接器40,可以获得与供电连接器1相同的效果。另外,使用开关作为插入检测单元,利用电信号使卡止构件45动作,因此插入时的力可以较小。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前述的实施方式所左右。显而易见,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可以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正例,应当了解,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握持部3的形状、壳体9内部的构件的各结构的配置、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附图标记的说明)
1、40供电连接器;3握持构件;5把手;7操作部;7a锁定销;9壳体;11连接器主体;13臂;15a、15b连结部;16连结杆;17锁定构件;17a锁定销;17b嵌合部;19凹部;21嵌合部;23a、23b、23c销;24孔;25滑块;27、45卡止构件;27a楔形部;29弹性构件;31弹性构件;32销;33受电连接器;35凹部;37连接器主体;39连接器中心;41开关;43销;47销;49孔;100供电连接器;101连接器主体;103把手。

Claims (7)

1.一种汽车用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器主体;
收容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壳体;
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握持构件;以及
壳体锁定机构,其限制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握持构件的移动,
其中,在所述握持构件的一个端部具有把手,
所述把手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上,
若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则所述连接器主体以及所述握持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大致相同的轴向滑动,
在所述壳体锁定机构被解除的状态下,若使所述握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前方移动,则所述连接器主体能够随着所述握持构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前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握持构件上设置减速机构,所述握持构件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经由所述减速机构来执行,
在使所述握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时,与所述握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距离相比,所述连接器主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距离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所述壳体被插入受电连接器的插入检测单元,
所述插入检测单元若检测到所述壳体被插入受电连接器,则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检测单元具备:
滑块,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向受电连接器插入的插入部,并能够沿所述壳体的插拔方向滑动;以及
弹性构件,其向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对所述滑块施力,
其中,所述壳体锁定机构是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握持构件卡止的卡止构件,
所述滑块与受电连接器接触并被推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据此使所述卡止构件移动来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以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地配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孔,能够从所述孔对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滑块的位置进行视觉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检测单元具备:
销,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针对受电连接器的插入部,能够沿所述壳体的插拔方向滑动;
弹性构件,其向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对所述销施力;以及
开关,其用于检测所述销抵抗所述弹性构件而被推入的情况,
其中,所述壳体锁定机构是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握持构件卡止、并利用电磁螺线管动作的卡止构件,
所述开关若检测到所述销与受电连接器接触而被推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则使所述电磁螺线管动作并使所述卡止构件移动来解除所述壳体锁定机构。
CN201280007696.XA 2011-10-25 2012-10-12 供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8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3563A JP5503619B2 (ja) 2011-10-25 2011-10-25 給電コネクタ
JP2011-233563 2011-10-25
PCT/JP2012/076404 WO2013061801A1 (ja) 2011-10-25 2012-10-12 給電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543A CN103348543A (zh) 2013-10-09
CN103348543B true CN103348543B (zh) 2016-05-18

Family

ID=4816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769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8543B (zh) 2011-10-25 2012-10-12 供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88096B2 (zh)
EP (1) EP2772992B1 (zh)
JP (1) JP5503619B2 (zh)
CN (1) CN103348543B (zh)
WO (1) WO20130618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7918B2 (ja) * 2012-01-16 2016-05-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CN103907245B (zh) * 2012-09-03 2016-10-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供电连接器
CN104756328A (zh) * 2012-10-22 2015-07-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供电连接器
JP5718302B2 (ja) * 2012-11-19 2015-05-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JP5902602B2 (ja) * 2012-12-13 2016-04-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ロック装置
JP5922565B2 (ja) * 2012-12-13 2016-05-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ロック装置
EP2849291B1 (de) * 2013-09-16 2017-04-05 Intercontec Pfeiffer Industrie-Steckverbindungen GmbH Steckverbindungssystem mit einer Steckdose und mit einem Stecker
JP5690914B1 (ja) * 2013-12-16 2015-03-2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給電コネクタ
JP6009528B2 (ja) * 2014-12-18 2016-10-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充電用インレット
CN104916972A (zh) * 2015-07-13 2015-09-16 沈素春 一种带有移动滚轮的供电装置
JP6537938B2 (ja) 2015-09-02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0003163B2 (en) * 2016-08-16 2018-06-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DE102017119056B4 (de) * 2017-08-21 2022-05-19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Ladesteckverbinder mit Betätigungsmittel
JP7052943B2 (ja) * 2018-02-16 2022-04-12 住友電工デバイ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
CN110953503B (zh) * 2019-11-11 2021-07-16 朱辰 一种广场灯具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909Y (zh) * 2008-11-03 2009-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快速供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8348B2 (ja) 1992-12-18 1999-11-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JP3042816B2 (ja) * 1992-12-18 2000-05-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US5429524A (en) * 1993-04-16 1995-07-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upling device of charging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lectric car
JP2916348B2 (ja) * 1993-07-22 1999-07-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充電用コネクタ
JP3433432B2 (ja) * 1993-12-28 2003-08-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JP3463820B2 (ja) * 1994-04-01 2003-1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JP3109712B2 (ja) * 1994-12-01 2000-1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側コネクタ
JP3292278B2 (ja) * 1995-12-06 2002-06-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用コネクタ
JP3262203B2 (ja) * 1996-02-16 2002-03-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低挿抜力コネクタ
JP3731797B2 (ja) * 1999-11-08 2006-0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JP3866052B2 (ja) * 2001-05-24 2007-0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EP2426791B1 (en) * 2009-12-28 2016-09-14 Fujikura Ltd. Power-feed connector
JP5393440B2 (ja) * 2009-12-28 2014-01-2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給電コネクタ
JP5482295B2 (ja) * 2010-03-01 2014-05-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充電用コネクタ
JP5697031B2 (ja) * 2011-02-24 2015-04-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909Y (zh) * 2008-11-03 2009-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快速供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03619B2 (ja) 2014-05-28
EP2772992B1 (en) 2020-04-15
WO2013061801A1 (ja) 2013-05-02
CN103348543A (zh) 2013-10-09
US9088096B2 (en) 2015-07-21
EP2772992A1 (en) 2014-09-03
EP2772992A4 (en) 2015-06-17
JP2013093149A (ja) 2013-05-16
US20140045360A1 (en) 201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543B (zh) 供电连接器
CN103748746B (zh) 供电连接器
CN102815223B (zh) 具有辅助充电线绳释放机构的电动车辆
CN103907245B (zh) 供电连接器
EP23081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an electr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for unmating the same
CN103548212B (zh) 电弧放电防止连接器
EP2903100B1 (en) Power supply connector
EP2903099A1 (en) Power supply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power supply connector
CN106233541A (zh) 具有联接机构的连接器
CN104025390A (zh) 连接器嵌合结构
JP5697031B2 (ja) 給電コネクタ
CN106233542A (zh) 具有联接机构的连接器
CN104033030A (zh) 电动报警续断式埋钥匙互锁防盗锁
CN104179395B (zh) 机电混合互锁报警防盗锁的制造方法
CN103415961A (zh) 用于与电路板直接接触的接触插头
US20230158902A1 (en) Ej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s
CN113352915A (zh) 充电枪助拔装置、充电监测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18901A (zh) 防盗机电互锁磁推报警锁
CN104818899A (zh) 机电混合报警防盗磁动力锁
CN104775684A (zh) 机电混合防盗磁推报警锁
CN104790745A (zh) 机电互锁防盗磁动力报警锁
CN104533169A (zh) 机电混合报警附加侧锁防盗锁
CN104775685A (zh) 机电混合防盗磁动力异步报警锁
CN104818903A (zh) 机电混合报警防盗磁推锁
CN104790755A (zh) 磁推机电互锁防盗报警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