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0851B -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0851B
CN103330851B CN201310235372.8A CN201310235372A CN103330851B CN 103330851 B CN103330851 B CN 103330851B CN 201310235372 A CN201310235372 A CN 201310235372A CN 103330851 B CN103330851 B CN 103330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blood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53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0851A (zh
Inventor
袁军清
袁六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353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0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0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0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0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0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包括如下组分:三七34.5-38.5g,小蓟70-75 g,地黄70-75 g,牡丹皮70-75 g,黄芪70-75 g,白茅根70-75 g。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发明中药的药效,还可以增加以下组份:大蓟9-15g,地榆9-15g,槐花10-15g,甘草1.5-9g,仙鹤草6-12g,紫珠10-15g。诸药合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背景技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症,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AITP),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根据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常为自限性,慢性型好发于青年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适用于热伤血络、气损血淤所致的各种出血,如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等,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上述证候者。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三七34.5-38.5g,小蓟70-75 g,地黄70-75 g,牡丹皮70-75 g,黄芪70-75 g,白茅根70-75 g。
优选地,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为:三七36.5g,小蓟73 g,地黄73 g,牡丹皮73 g,黄芪73 g,白茅根73 g。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发明中药的药效,还可以增加以下组份:大蓟9-15g,地榆9-15g,槐花10-15g,甘草1.5-9g,仙鹤草6-12g,紫珠10-15g。
优选地,增加各组分的重量为:大蓟12g,地榆12g,槐花13g,甘草6g,仙鹤草8g,紫珠13g。
所述中药将所述各组分经清洗、烘干、粉碎、过筛后,按所述比例混合,制成胶囊剂。
优选地,所述烘干的温度和时间为:80℃,3h;所述过筛为过80目筛;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1h,后进行胶囊填充。
本发明中药各组分的药理作用如下:
三七甘微苦温为君,以止血为主要药效,止血作用广泛,又能化瘀,故出血兼淤者尤为适宜,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本药配合清热凉血止血药,具有止血凉血不留淤特点。
小蓟、地黄为臣药。小蓟苦甘凉,有凉血止血兼散瘀解毒之功,治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及疮痈肿毒,又能利尿,善治尿血、血淋。地黄甘苦性寒,为清热凉血要药,善治热入营血、血热出血等症,如血热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毒斑疹身热烦躁、阴伤口渴等。
牡丹皮、白茅根、黄芪共为佐药。牡丹皮苦辛微寒有良好的清热凉血止血功能,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或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牡丹皮寒清辛透,能清透阴分伏热,治温病伤阴、邪伏阴分、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等。黄芪甘微温善补脾肺之气,能补气而生血摄血,用于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白茅根甘寒清利,长于清热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咳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又善清热利尿通淋而不伤阴,尤善用于尿血、血淋、热淋及水肿等。
大蓟性苦干凉,归心、肝经,寒凉而入血分,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散瘀消痈,治血热妄行之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等。地榆苦酸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槐花性苦微寒,归肝、大肠经,用于血热出血证,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甘草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仙鹤草性苦、涩、平,归肺、肝、脾经,可用于多种出血症,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紫珠苦平有活血、止血、除热、解毒的功效。
诸药合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中药可制成散剂,每日服用生药量3.6克,或制成每粒装0.4克的胶囊,每次口服3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三七36.5g,小蓟73 g,地黄73 g,牡丹皮73 g,黄芪73 g,白茅根73 g。将所述各组分经清洗、80℃烘干3h、粉碎、过80目筛后,按所述比例混合1h,后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三七34.5g,小蓟70 g,地黄75 g,牡丹皮70g,黄芪75 g,白茅根70 g,大蓟12g,地榆12g,槐花13g,甘草6g,仙鹤草8g,紫珠13g。制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三七38.5g,小蓟75 g,地黄70 g,牡丹皮75g,黄芪70 g,白茅根75 g,大蓟9g,地榆15g,槐花10g,甘草9g,仙鹤草12g,紫珠10g。制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三七38.5g,小蓟75 g,地黄70 g,牡丹皮75g,黄芪70 g,白茅根75 g,大蓟15g,地榆9g,槐花15g,甘草1.5g,仙鹤草6g,紫珠15g。制法同实施例1。
主要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0.22g/kg、0.44g/kg、0.88g/kg)均可明显缩短华法林致凝血障碍小鼠出、凝血时间;能对抗肝素所致的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延长,显示出一定的止血作用。七黄止血胶囊(0.22g/kg、0.44g/kg、0.88g/kg)可促进甲亢阴虚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本发明(0.88g/kg)可增加甲亢阴虚小鼠胸腺指数,(0.44g/kg、0.88g/kg)增加甲亢阴虚小鼠睾丸指数,提示有一定滋阴生津作用。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药理学依据。毒理学实验结果,本品经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有明显的毒性反应,其无毒反应剂量为0.88g/kg/日,可推荐临床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本发明的处方组成、药效、毒理拟定了临床试验计划并在本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旨在对该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步作出评价。
一、试验目的
1)评价本发明中药改善血小板减少症(热伤血络,气虚血瘀)中医证侯的疗效;
2)评价该中药对人体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二、受试者的选择
(一).中医辨证
热伤血络,气虚血瘀证
(1)主症:皮肤瘀点、瘀斑,斑色鲜红或紫暗。粘膜、内脏及身体某部位出血。
(2)次症:发热汗出,烦热口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
(3)舌脉:舌红紫或紫暗,苔薄黄。脉滑数或弦数。
(4)诊断:具备上述主症1项和次症2项以上及舌脉,即可诊断。
(二).西医诊断
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血液学术会议拟定ITP疗效标准草案)。
(1)临床表现: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内脏等多部位出血。
(2)血象: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3)体征:一般无脾肿大,或轻度增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5)其他:具备下列之1项:
①强的松治疗有效。
②切脾治疗有效。
  中医症状轻重分级评分标准见表
中医症状轻重分级评分标准表
症状                                               程度                                         分值
皮肤瘀斑
  轻度:四肢皮肤见散在瘀点,色浅淡           2分
  中度:四肢皮肤瘀点、瘀斑密集,或波及全身,色紫红   4分
  重度:全身皮肤瘀斑成片,色黑红            6分
出血倾向
  轻度:时有少量出血                  2分
  中度:经常出血,量不大                4分
  重度:反复出血,量较多                6分
发热汗出
    轻度:体温37.5℃以下,偶有汗出                       1分
    中度:体温37.5℃-38.5℃,时时汗出                     2分
    重度:体温38.5℃以上,常大汗出                   3分
烦热口渴
    轻度:偶发心烦躁热,时有时无,或伴口渴,饮水后可缓解   1分
    中度:经常心烦躁热,欲露衣被外,口渴明显,饮水量增加   2分
    重度:昼夜心烦躁热,喜冷恶热,口干甚饮水不解           3分
神疲乏力
    轻度:精神不振,易疲劳,但可坚持日常工作               1分
    中度:精神疲乏,休息后可缓解,不能持久工作            2分
    重度:精神萎顿,疲乏无力不能胜任工作                3分
  头晕目眩
    轻度:偶尔发生,时有时无                                1分
    中度:经常发生,可自行缓解                              2分
    重度:整日发生,不易缓解                                3分
口燥咽干
    轻度:偶有口干,饮水后可缓解                            1分
    中度:经常口燥咽干,饮水量增加,饮水后可缓解            2分
    重度:口燥咽干明显,甚则舌咽干痛,饮水不解              3分
三、试验病例标准
(一)、纳入病例标准
1)年龄在18-65岁之间。
(2)符合上述中医证候诊断的各种出血,瘀斑之症及血小板减少症的西医诊断者。
(3)能够主动配合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1)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合并有心脑血管、肺、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4)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四、试验方法
(一)试验设计
1、该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选择血液科住院及门诊患者120例(门诊患者严格控制可变因素)。按要求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配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所选病例均符合热伤血络,气虚血瘀证的中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属血小板减少症。
2、试验用药采用发明中药,对照药选择升血小板胶囊,其功能、主治及用法与该制剂基本相匹配。
(二)试验用药
1、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胶囊每粒装0.4g,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2、对照组:升血小板胶囊(国药准字Z20025029,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91023),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3、疗程:两组各观察3月为一疗程。
4、配合其他治疗方案(给药方案):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先采用应急止血的方法,强化治疗。待病情缓解后按设计给药。
五、观测指标
1、安全性观测
(1)一般体检项目。
(2)血、尿、便常规化验。
(3)肝、肾功能检查。
(4)心电图检查。
2、疗效性观测
(1)观察各种症状、体征。注意观察紫斑的数量与色泽,出血的部位及量、色。
(2)血象(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3)尿、大便常规及大便潜血试验。
(4)骨髓象。
(5)试验前应做胸部X线摄片,肝、脾B超检查。
六、结果判定标准
(一)疗效判定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西医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血液学术会议拟定ITP疗效标准草案)
(1)临床缓解:血小板恢复正常,无皮肤紫癜及出血症状。
(2)显效:血小板升至50×109/L以上,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极少出现紫癜或出血症状。
(3)有效:血小板有所上升,紫癜及出血症状改善。
(4)无效:血小板数不变或下降,紫癜或出血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二)安全性判定标准
1级: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2级:比较安全,有轻微不良反应,不需任何处理,可继续用药。
3级:有不良反应,存在安全问题,但能相应处理后可继续给药,完成临床试验。
4级:临床反应严重,不能继续用药,不具有安全性,终止临床试验,并做不良反应记录。
七、临床试验结果
本组资料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组间可比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一般资料,病程,病情,以及病种症候分布等无明显差异,提示组间可比性较好,两组具有均衡性。
中医疗效对照组临床痊愈3/60(5.0%),显效29/60(48.33%),有效13/60(21.67%),无效15/60(25.0%);治疗组临床痊愈4/60(6.67%),显效27/60(45.0%),有效16/60(26.67%),无效13/60(21.67%)。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对中医证候疗效相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
两组对血常规各项指标治疗后差值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值优于对照组,P<0.01;对其余各指标改善两组作用相似。
两组治疗后骨髓象疗效比较,治疗后骨髓象治疗组47/60(78.33%);治疗后骨髓象对照组45/60(75.0%);经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骨髓项的疗效相同。
    安全性检查表明,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治疗组60例中59例未见不良反应发生,1例患者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症状,程度较轻,无需停药自行缓解;对照组60例中59例未见不良反应发生,1例患者出现恶心腹痛症状,程度较轻,无需停药自行缓解。说明本品基本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综上可认为本发明中药对治疗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各种出血之症,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以及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牙龈出血等疗效确切, 改善中医症候疗效显著,突出中医特色,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典型病例
1、高某:男,24岁,河北省阜平县北果园乡西沟村人,在河北省二院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石家庄治疗了半年多的时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面更加恶化了,2011年8月3日来我院治疗,当时该患者的血小板仅21×109/L,并有便血、上下肢出现紫斑症状,根据其病情服用本发明中药、精心治疗,仅8个月该患者的血小板就上升到了180×109/L,便血、上下肢紫斑,症状消失。
2、陈某某:男,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2011年10月在当地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确诊后,通过在我院治愈的患者介绍及时来我院治疗,治疗前有吐血、尿血、上下肢紫斑。服用本发明中药3个月,该患者的血小板明显上升,吐血、尿血、上下肢紫斑有所减轻。又继续服用8个月后,吐血、尿血、上下肢紫斑消失。
3、米某某:男,6岁,鹿泉市北新城村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为2×109/L,有咯血,吐血,衄血出血之症。之后去天津、北京各大医院治疗效果均不明显。2012年1月9日服用本发明中药,5个月后咯血、吐血、衄血、紫斑出血之症减轻消失。现巩固治疗。

Claims (6)

1.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为如下重量的组份:三七34.5-38.5g,小蓟70-75 g,地黄70-75 g,牡丹皮70-75 g,黄芪70-75 g,白茅根70-75 g,大蓟9-15g,地榆9-15g,槐花10-15g,甘草1.5-9g,仙鹤草6-12g,紫珠10-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为如下重量的组份:三七36.5g,小蓟73 g,地黄73 g,牡丹皮73 g,黄芪73 g,白茅根73 g,大蓟12g,地榆12g,槐花13g,甘草6g,仙鹤草8g,紫珠13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组分经清洗、烘干、粉碎、过筛后,按所述比例混合,制成胶囊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温度和时间为:80℃,3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为过8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将各组分混合1h,后进行胶囊填充。
CN201310235372.8A 2013-06-14 2013-06-14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Active CN103330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5372.8A CN103330851B (zh) 2013-06-14 2013-06-14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5372.8A CN103330851B (zh) 2013-06-14 2013-06-14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0851A CN103330851A (zh) 2013-10-02
CN103330851B true CN103330851B (zh) 2015-05-13

Family

ID=4923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5372.8A Active CN103330851B (zh) 2013-06-14 2013-06-14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0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0931A (zh) * 2013-12-21 2015-04-15 唐泽光 具有治疗牙龈出血的口香糖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3684B (zh) * 2009-11-05 2011-07-20 贾高锁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736B (zh) * 2012-03-08 2013-11-06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中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0851A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6333B (zh) 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338078A (zh) 一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3301211B (zh) 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
CN103285173B (zh) 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CN103330851B (zh) 一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
CN103272054B (zh)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
CN109045191A (zh) 一种治疗经间期出血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285217B (zh) 一种疏肝解毒中药
CN103550702A (zh) 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91399A (zh)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10756B (zh) 一种治疗肾性血尿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61258B (zh) 一种治疗神昏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05664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2906A (zh) 20(R)-人参皂苷Rg3在制备缓解或/和治疗类风湿病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及药物
CN104800675A (zh) 用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04147419A (zh) 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222A (zh) 一种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7900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60786A (zh) 一种治疗产后发热的药物
CN103830684B (zh) 一种治疗月经过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105576B (zh) 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制剂和应用
CN105056136A (zh) 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74291A (zh)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74837A (zh) 一种抑制和清除血小板抗体、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CN101129823A (zh) 一种内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