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5090A - 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5090A
CN103295090A CN2013100671270A CN201310067127A CN103295090A CN 103295090 A CN103295090 A CN 103295090A CN 2013100671270 A CN2013100671270 A CN 2013100671270A CN 201310067127 A CN201310067127 A CN 201310067127A CN 103295090 A CN103295090 A CN 103295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equipment
ser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71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5090B (zh
Inventor
李桢焕
刘焕琦
文俊淏
梁敬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N Sys Inc
LG C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N Sy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N Sys Inc filed Critical LG N Sy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95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5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5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管制系统是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而进行综合而管制的系统,其包括:一个以上的中间件模块,其根据各个协议,从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接收信息,将其接收的信息通过共同的接口进行传送;核心模块,其执行对从所述中间件模块接收的信息的事件判断,调用根据事件判断结果的服务逻辑;一个以上的服务模块,其通过从所述核心模块调用的服务逻辑而执行事件处理;及管制模块,其提供所述大楼或区域的综合管制画面,按照大楼或区域的服务提供个别管制画面,并且在所述综合管制画面或个别管制画面显示从所述服务模块传递的事件处理结果。

Description

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制系统及管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进行综合管制的综合管制系统及管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T(InformationTechnology)技术的发展,正在结合IT技术而建设U-City或Eco-City等未来型城市,随着继续推进这样的未来型城市建设,在城市设施物、交通、环境等城市各个方面设置传感器,通过这样的传感器,对城市内所发生的诸多状况进行监视,并构造出用于应对这些状况的管制系统。
管制系统非但应用于未来型城市,还应用于工厂自主化系统等产业现场和大楼内冷暖气、照明等设施及设备的实时监控以及利用CCTV的影像监视等保安系统中。
但是,根据以往的管制系统,城市等的地理性区域管制系统与大楼管制系统独立地形成,分别独立地进行管理及控制。即,在城市管制系统的情况下,仅执行城市设施物的远程监视及控制业务,而在大楼管制系统的情况下,仅执行大楼单位的监视及控制业务。
因此,存在在需要多个大楼的相互连接的情况下或需要城市等的地理性区域内的设施物与一个以上的大楼的相互连接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应对的不便,并且具备与大楼或城市空间的通信网连接的监视及控制功能的装备具有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想要将其与管制系统连接起来,则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另外,以往的管制系统形成为仅限于开发该管制系统的开发公司的解决方案而进行动作,因此很难实现通过与外部系统连接而进行的系统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综合管制系统及管制方法:能够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城市这样的地理性区域进行有机综合管制,并提供对外部系统的扩展性。
通过以下说明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并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更加明确这些目的及优点。另外,应该能够容易明白,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是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手段及其组合而得到实现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管制系统为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进行综合而管制的系统,其包括:一个以上的中间件模块,其根据各个协议,从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接收信息,将该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公共接口进行传送;核心模块,其执行对从所述中间件模块接收到的信息的事件判断,调用基于事件判断结果的服务逻辑;一个以上的服务模块,其通过从所述核心模块调用的服务逻辑而执行事件处理;以及管制模块,其提供所述大楼或区域的综合管制画面,按照大楼或区域的服务提供个别管制画面,在所述综合管制画面或个别管制画面显示从所述服务模块传递的事件处理结果。
所述中间件模块包括装备连接中间件,该装备连接中间件接收用于对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进行控制及监视的指令,将该接收到的指令通过公共接口进行传送。
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被组化(grouping)。
所述组化的基准是装备的种类。
所述管制系统还包括服务生成模块,该服务生成模块向所述核心模块传送针对装备种类和事件的信息。
所述装备连接中间件使得收集周期按照所述组彼此相异而收集所述装备的状态值,当接收到对特定装备的监视信息请求时,向所述核心模块传送针对所述特定装备组的收集到的状态值。
所述管制系统还包括系统连接中间件,该系统连接中间件与外部系统进行连接,协助所述外部系统与所述核心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
所述系统连接中间件将从所述外部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变换成可在所述核心模块中进行识别的信息而传送到所述核心模块。
所述服务逻辑是对大楼及城市空间现场设施物的故障、设施物信息的基准值偏离状况、或所连接的外部系统的事先定义的状况的发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逻辑。
所述管制模块对由管制者输入的标准业务步骤的工序及各个工序的活动进行登记,将与所述事件对应的标准业务步骤的工序及各个工序的活动显示到管制画面。
所述中间件模块和所述核心模块分别包括基于网络的通信接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侧面的管制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根据各个协议,从在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接收信息,将该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公共接口进行传送;(b)在核心模块中执行对在所述传送工序中传送的信息的事件判断,调用根据事件判断结果的服务逻辑;(c)在服务模块中,通过在所述调用工序中调用的服务逻辑执行事件处理;及(d)从所述服务模块,将事件处理结果传递到管制画面及个别管制画面中的至少一个管制画面而进行显示。
所述(a)工序包括如下工序:接收用于对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进行控制及监视的指令,将该接收到的指令通过所述公共接口进行传送。
所述管制方法在所述(a)工序之前,还包括如下工序:对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进行组化(grouping)。
所述组化的基准是装备的种类。
所述管制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向所述核心模块传送针对装备种类和事件的信息。
所述(a)工序包括如下工序:在系统连接中间件中将从外部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变换成在所述核心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而传送到所述核心模块。
所述管制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通过管制模块,将与所述事件对应的标准业务步骤的工序及各个工序的活动显示到综合管制画面及个别管制画面中的至少一个管制画面。
在所述(a)工序中,通过基于网络的客户,向搭载于所述核心模块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器传送信息。
本发明提供对多个大楼的综合管制,及对城市这样的地理性区域及一个以上的大楼的综合管制,从而能够实现针对紧急状况的大楼之间的相互连接应对或地理性区域内的设施物与大楼之间的相互连接应对,并筹划管制的中央集中化。
另外,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追加用于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进行管制的装置,提供与外部系统连接的扩展性,针对新的服务的追加及复合运营方案的变更等新的服务要求,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
另外,本发明将个别服务的个别管制画面和综合管制画面有机运用,从而能够针对各个管制业务及各个管制者的要求事项迅速应对。
另外,本发明提供城市及大楼的综合管制,从而将大楼管制综合到城市管制中,不仅能够建造公共U-CITY,而且还能够建造包括大楼的民间U-CITY。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综合管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装备连接中间件的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服务器与装备连接中间件之间的数据收发过程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服务器的核心模块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系统连接中间件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模块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标准业务步骤(SOP)设定画面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动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城市设施物和大楼的综合管制过程的画面。
符号说明
111:核心模块        113:服务共同模块
115:大楼服务模块    117:城市服务模块
120:服务生成模块    130:装备连接中间件
140:系统连接中间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下面的关于附图的详细说明,能够更加明确知道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由此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另外,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如果对与本发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使得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则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综合管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1,根据本实施例的综合管制系统包括:管制服务器110,其为综合管制系统的核心中枢;服务生成模块120,其生成用于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进行综合管制的服务;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其是用于与在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内设置的装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中间件;以及系统连接中间件140,其用于与并非根据本实施例的综合管制系统的作为不同机种管制系统的外部系统进行联动。
在本实施例及下面的实施例中,将城市作为综合管制对象即地理性区域的例子而进行说明,但是应该理解,作为综合管制对象的地理性区域除了城市以外,还包括产业现场或建设现场等所有需要进行监视及控制的地方。
管制服务器110包括:提供与大楼管制相关的服务的大楼服务模块115;提供与城市管制相关的服务的城市服务模块117;以及提供对大楼和城市的综合管制画面的管制模块119。
在此,所谓服务是指对服务逻辑进行处理,例如对大楼设施物进行控制、提供大楼能量使用量的统计信息、在发生事件时进行处理等,服务模块可以理解为应用。并且,所谓事件是指,大楼及城市空间的现场设施物的故障、设施物信息(交通量、水质等)的基准值偏离状况等需要管制者的认定的事项。
大楼服务模块115和城市服务模块117被设计为在发生事件时执行针对这样的事件的相关服务逻辑。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大楼服务的例子,可以例举大楼管理(BMS:BuildingManagementSystem)、大楼能量管理(BEMS:BuildingEnergyManagementSystem)、大楼设施物管理(FMS:FacilityManagementSystem)等,作为城市服务的例子,可以例举灾难管理、交通管理、照明管理、水资源管理、防盗管理、家人安心服务等。所述服务逻辑是对大楼及城市空间现场设施物的故障、设施物信息(交通量、水质等)的基准值偏离状况、连接外部系统的事先定义的状况的发生等需要管制者的认定的事项进行处理的逻辑。
另外,管制服务器110包括核心模块111,该核心模块111是执行信息处理功能的框架,例如提供服务基础,提供服务生成模块120、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系统连接中间件140、服务模块115,117及管制模块119之间的信息的流动基础,对信息进行分析,传播加工的信息或对连接的装备进行控制等。
另外,管制服务器110包括服务共同模块113,该服务共同模块113提供在服务端进行应用的公共功能,例如使用者管理、权限管理、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提供、管制画面设定、标准业务步骤(SOP)登记及管理、网络服务生成等。
所述管制服务器110能够在WAS(WebApplicationServer)和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基础上驱动,并可采取UNIX或Windows等运营体制。
服务生成模块120作为在JVM(JavaVirtualMachine)上驱动的客户模块,包括图形编辑工具,其制作在从管制服务器110提供的服务中利用的、用于在使用者与装备(Device或Machine)之间进行接口连接的画面;以及元信息管理工具,其用于由其图形编辑工具制作的画面与装备之间的接口连接。优选为,所述图形编辑工具与元信息管理工具是HMI(HumanMachineInterface)。
具体地,服务生成模块120制作使用者能够在画面对装备进行控制的接口画面,为了这样的接口画面和所述装备之间的接口连接,将装备的信息登记到所述管制服务器110的核心模块111中,另外登记对各个装备的事件。
装备连接中间件130执行如下作用:从上位的管制服务器110接收用于对装备进行控制及监视的指令,根据其接收的指令,从下位的装备收集状态信息或控制指令执行结果而传送到所述上位的管制服务器110。
如图1所示,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包括:RFID模块,其根据协议基准,从RFID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信息而传送到管制服务器110;USN模块,其与传感器通信网(USN:UbiquitousSensorNetwork)的传感器节点之间进行通信而传送指令,向管制服务器110传送传感器的信息;流传输模块,其与CCTV照相机等影像拍摄装置进行通信,向影像拍摄装置传送控制指令,从影像拍摄装置接收实时流传输数据而传送到管制服务器11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的构成要素,按照协议基准仅说明RFID模块和USN模块及流传输模块,但在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中容易追加不同协议的多个中间件模块。关于这样的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将参照图2及图3而详细后述。
系统连接中间件140是用于建立根据本发明的管制服务器110与各种独立外部系统之间的连接的手段,将从管制服务器110传送的监视及控制指令传送到外部系统,并从外部系统接收控制应答及监视信息而传送到所述管制服务器110。这样的系统连接中间件140包括按照外部系统的适配器而构成,对此将参照图5而进行后述。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外部系统,仅示出了出入管制系统、停车管制系统、影像识别系统、照明管理系统、电梯(E/V)管理系统,但不限于此,可与CO2排出管理、医院的健身保养服务、酒店客房管理服务等各种外部系统建立连接。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装备连接中间件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装备连接中间件130根据协议基准,包括各种中间件模块230,250。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中间件模块,以仅包括RFID模块230及USN模块25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此外还可以包括基于其他协议的中间件模块。
各中间件模块230,250同样包括作为与管制服务器110连接的接点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251。另外,各中间件模块230,250包括作为与下位装备连接的接点的装备(device)适配器235,255,但根据各协议,包括彼此不同规格的装备适配器235,255。例如,RFID模块230可包括RFID适配器,流传输模块可包括网络服务适配器。
各中间件模块230,250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251作为网络服务基础的通信接口,与管制服务器110的网络服务基础的通信接口进行通信,发送及接收控制信息及监视信息。
各中间件模块230,250通过同一功能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251与管制服务器110进行接口连接,因此在管制服务器110侧面中,如在图2中用虚线所示,仅显示为一个单一的接点,由于管制服务器110只要和与各个中间件模块230,250相同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151进行通信即可,因此在没有管制服务器110的变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新的中间件模块的追加或新的装备的连接。
各个中间件模块230,250的核心部233,253与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251及装备适配器235,255连接而执行根据各个协议的控制处理。
装备适配器235,255作为与下位的装备进行连接的接点,根据各协议的规格,与下位的装备之间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装备适配器235,255根据下位的装备特性,利用轮询方式(Polling)、请求/应答方式(Request/Response)、将轮询方式和请求/应答方式进行结合的混合方式(complex)。
轮询方式是装备适配器235,255自主且周期性地从装备收集状态信息等的方式,请求/应答方式是在接收管制服务器110的控制指令时,装备适配器235,255向装备传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对此的控制应答的方式,混合方式是装备适配器235,255自主且周期性地从装备收集状态信息等的同时,在接收管制服务器110的控制指令时,装备适配器235,255向装备传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对此的控制应答的方式。
图3是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服务器和装备连接中间件的数据收发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在图3中,与如图2所示的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参照符号的构成要素包括该构成要素的所有功能及动作。
参照图3,管制服务器110包括多个服务模块,该多个服务模块对应图1的大楼服务模块115和城市服务模块117。并且,管制服务器110包括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进行通信的中间件接口模块310。可以理解为中间件接口模块310包括在管制服务器110的核心模块111中。
当中间件接口模块310从服务模块接收到对于特定下位装备的控制请求或监视信息请求等时,利用标签图(TagMap)表313对下位装备进行识别,通过中间件适配器313发送对其识别的下位装备的控制指令并接收对此的应答。
标签图表313记录下位装备的地址、装备ID、标签ID、值、最终值变更时间信息等。在此,下位装备的地址表示IP地址,装备ID表示装备的固有识别码,标签ID作为管制点(ControlPoint),是对装备的输入及输出进行单独区分的逻辑性单位,值表示管制点的值。
当中间件接口模块310从服务模块接收对特定下位装备的控制请求或监视信息请求等时,在所述标签图表中识别出相应的下位装备,仅将与其识别的下位装备对应的标签ID和控制指令通过中间件适配器313而发送到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将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接收的状态信息的值等记录到所述标签图表313中。
中间件适配器313包括REST服务器和HTTP客户,以使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对应。中间件适配器313的所述REST服务器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的HTTP客户进行通信而发送控制指令,中间件适配器313的所述HTTP客户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的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的REST服务器进行通信而接收针对所述控制指令的应答。
如图3所示,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包括装备信息表330。装备信息表330为与管制服务器110的所述标签图表相同的形式或与标签图表相比,不包括状态信息等的值。当装备连接中间件130通过所述管制服务器适配器231而接收到与下位装备对应的标签ID和控制指令时,在所述装备信息表330中检索与所述接收的标签ID对应的下位装备的地址信息。并且,装备连接中间件130通过利用被检索的地址信息而与下位装进行通信的装备适配器235,255而获得监视信息或向下位装备发送控制指令。
如上所述,在管制服务器110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之间的通信中,作为利用标签图表和装备信息表而识别下位装备的信息而利用了标签ID,从而减少了管制服务器110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之间进行收发的数据量。
另外,装备连接中间件130的装备适配器235具备控制点表350。控制点表350是记录从下位装备的管制点获得的状态值(value)的表。装备适配器235将以轮询方式周期性地获得的管制点的状态值记录到控制点表350中,另外将以请求/应答方式获得的管制点的状态值记录到控制点表350中,从而当从管制服务器110接收到对特定下位装备的监视信息请求时,根据记录到所述控制点表350的状态值对管制服务器110进行应答。
此时,用轮询方式或复合方式从下位装备的管制点收集状态值的装备适配器235将下位装备组合成规定数量的组,针对每个组,用控制点表350区分而进行管理,使得每个组的收集状态值的收集周期相异。
在此,装备的组是根据从管制服务器110接收监视信息请求的频率而分组或根据装备的种类、数量、功能而分组,或根据位置、管理目的、服务类型、IP(InternetProtocol)地址等而分组。
例如,在从管制服务器110经常接收监视信息请求的下位装备的情况下,使得状态值收集周期缩短,加快控制点表350的更新速度,在未经常调用的下位装备的情况下,使得状态值收集周期延长,放慢控制点表350的更新速度。
或者,对于需要接近实时地确认状态信息的种类的装备,缩短状态值收集周期,加快控制点表350的更新速度,在不需要实时性的种类的未被经常调用的下位装备的情况下,延长状态值收集周期,放慢控制点表350的更新速度。
在使得所有下位装备的状态值获得周期相同的情况下,需要增加装备适配器235,255的负荷,并依次收集所有下位装备的值,因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状态值收集周期。但是,如本实施例,如果使得状态值收集周期不同,在经常请求监视信息的下位装备或要求实时性的下位装备的情况下,能够缩短收集周期,其状态值将接近实时值。在请求/应答(Request/Response)方式的情况下,不存在根据组的区分,而是在发生请求时生成控制点表而记录状态值。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服务器的核心模块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核心模块111包括中间件接口连接模块410、事件判断部接口420、事件判断部430及服务逻辑调用部440,如参照图1所说明,这样的核心模块111与服务生成模块120联动。图4所示的服务端包括图1所示的服务模块及服务共同模块,中间件接口410包括参照图3的中间件接口310的所有功能。
参照图4,根据数据的流动顺序,对各个构成要素的功能及动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4,当在城市或大楼等中设置用于管制的装备时,管理者通过服务生成模块120执行装备的信息登记。具体地,服务生成模块120通过中间件接口模块410登记用于管制的装备的信息例如、装备ID、管制点信息、地址等(S401)。由此,中间件接口模块410在标签图表中登记装备的信息。
并且,中间件接口连接模块410在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中也登记用于管制的装备的信息(S403)。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在下位装备设定用于与相应的下位装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设定信息,并且生成装备信息表和控制点表。
接着,管理者通过服务生成模块120执行事件登记。具体地,服务生成模块120向核心模块111的事件判断部接口410传送事件信息,事件判断部接口410将从所述服务生成模块120传送的事件信息登记到事件判断部430中(S405,S407)。在此,事件是指需要执行特定行为的状况。这样的下位装备及事件的登记在初期只执行1回。
如上所述,在登记下位装备及事件之后,从相应下位装备,通过装备连接中间件130向中间件接口模块410发送根据特定状况的发生而产生的事件值(S409),中间件接口模块410通过事件判断部接口420而向事件判断部430传送对其接收的事件值的识别请求(S411)。
事件判断部430对通过所述事件判断部接口420接收的事件值进行分析,判断对该事件应该执行的行为即服务逻辑,并将其事件判断结果通过所述事件判断部接口420传送到中间件接口模块410(S413)。
从事件判断部430接收到事件判断结果的中间件接口模块410将所述接收的事件判断结果传递到服务逻辑调用部440(S415),服务逻辑调用部440根据所述被传递的事件判断结果,对服务端调用对事件应该执行的行为即服务逻辑(S417)。在服务端中,能够在执行服务逻辑的同时,向管制模块119推送(PUSH)事件处理结果。
另外,管制者能够在管制中执行对城市设施物或大楼的控制业务。根据这样的管制者的控制输入,从服务端向核心模块111的中间件接口模块410传递装备控制请求,中间件接口模块410向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传送所述装备控制请求(S419)。中间件接口模块410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之间的控制请求处理过程如参照图3所进行的说明。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系统连接中间件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5,系统连接中间件140包括与外部系统进行接口连接的至少一个适配器510,对系统连接中间件140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并处理的控制部530及规则管理部550。
适配器510作为与外部系统进行接口连接的通信手段,优选为,适配器510也能够设置于外部系统,并且这样的适配器510按照HTTP、TCP、JMS、JDBC中的任意一个协议进行通信。
适配器510执行通信处理、外部系统的服务状态监视等,将外部系统的信息传送到控制部530,向外部系统传递从控制部530接收的信息。另外,适配器510根据控制部530的控制而执行远程服务驱动停止接口连接处理。
控制部530对系统连接中间件140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通过所述适配器510与外部系统执行接口连接处理,此时,参照存储于数据库570中的按照外部系统的环境设定文件,与外部系统之间进行接口连接处理。
控制部530参照存储于数据库570的规则信息而进行数据变换、标签图示等处理。在此,数据变换是指,将根据控制部530与适配器510之间的通信规格的数据变换成根据控制部530与管制服务器110之间的通信规格的数据,或进行与此相反的处理。标签图示是指,从外部系统接收数据时,将该外部系统的识别信息变换成在管制服务器110中能够识别的标签信息。
如参照图3所说明,管制服务器110和装备连接中间件130以识别下位装备的标签信息为基准,发送及接收监视信息和控制信息。即,在管制服务器110中,以标签信息为基准对下位装备进行识别,为了在外部系统的情况下也像与装备连接中间件130连接的装备这样,以标签信息为基准进行识别,控制部530以存储于数据库570的规则信息即外部系统与标签信息的图示信息为基础,用标签信息对外部系统进行图示。
规则管理部550与管制服务器110进行通信,对存储于所述数据库570的按照外部系统的环境设定文件及作为外部系统和标签信息的图示信息的规则信息进行管理。规则管理部550在初期设定过程中从管制服务器110接收按照外部系统的环境设定文件和规则信息而存储到数据库570中。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模块的结构的图,参照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管制服务器110的管制模块119包括综合管制部610、城市个别管制部630及大楼个别管制部630。
综合管制部610与管制服务器110的各个服务模块115,117连接而综合对各个服务模块115,117的管制业务的信息并显示综合管制画面,以综合管制画面为接口,协助根据管制者进行的管制业务。因此,能够在城市管制中综合大楼管制。
作为从综合管制部610提供的功能,如图6所示,提供如事件信息暴露这样的管制状况处理、管制状况的共有(管制状况传播等),事件发生时应处理的TO-DO表显示、管理管制担当者的管制设定管理功能。
城市个别管制部620向管制者提供按照城市管制服务的个别管制画面。如图6所示,作为城市服务的例子,可例举交通信息、火灾监视、上水道管理、街道设施物管理、污染管理、家人安心服务,各城市服务模块117向城市个别管制部620传递针对城市管制业务的信息。
大楼个别管制部630提供按照大楼管制的服务的个别管制画面。如图6所示,作为大楼服务的例子,可例举大楼综合(大楼控制)、大楼能量管理、大楼设施物管理(FMS),各大楼服务模块115向大楼个别管制部620传递针对大楼管制业务的信息。
在城市及大楼的综合管制中,针对交通、上水道、污染、火灾监视、大楼能量管理、大楼设施物管理(FMS)等每个服务以及在服务内部,管制业务的对象或内容分别不同。即,针对每个业务或管制者示出的管制信息的内容彼此不同,在发生突发状况、漏水状况、火灾状况、污染状况等事件时,处理方法均相异。
因此,综合管制部610、城市个别管制部620及大楼个别管制部630提供如下功能:使得管制者按照本人的管制业务特性构成管制画面的定制型管制画面构成功能。各管制部610,20,630设定管制者被分割到至少一个分割区域的管制画面布局,在其设定的管制画面布局的各分割区域中自由配置管制内容而构成管制画面。
在此,管制内容作为从各服务模块提供的管制业务的内容,包括视频、文本或曲线图等。并且,作为在管制画面布局的各分割区域中配置管制信息的方式的典型的例子,可例举拖放(drag&drop)方式。
综合管制部610与管制服务器110的各服务模块115,117连接,综合针对各服务模块115,117的管制业务的信息而显示综合管制画面,当从管制者接收到个别服务的详细信息的请求时,则弹出个别服务的个别管制部620,630的管制画面而进行显示。因此,综合管制者根据状况,在执行城市管制业务的途中,又进行对城市内的大楼的详细管制,例如大楼的特定层的详细管制。
综合管制部610、城市个别管制部620及大楼个别管制部630提供标准业务步骤(SOP: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生成功能。管理者能够生成按照管制业务特性及目的,在发生状况时能够立刻且迅速地进行应对的应对步骤。标准业务步骤分为工序和各个工序的活动,管理者对工序和各个工序的活动进行所需程度的组合,构成各种处理步骤。
综合管制部610、城市个别管制部620及大楼个别管制部630将服务模块115,117、服务共同模块113及核心模块111和标准业务步骤的各工序进行连接,当发生由管理者构成的各工序的事件时,与所述服务模块115,117、服务共同模块113及核心模块111联动起来,以自主化工序进行设定于各工序的对应步骤。因此,即使是相同的事件,根据彼此不同的标准业务步骤,处理彼此不同的活动,而这样的内容以运行记录的方式进行存储。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标准业务步骤(SOP)设定画面的图,由各管制部610,620,630提供图7的标准业务步骤设定画面。
参照图7,标准业务步骤设定画面分为设定标准业务步骤工序(SOP工序)的部分710和针对每个标准业务步骤工序设定活动项目(SOP活动项目目录)的部分730,各管制部610,620,630提示预先登记的工序目录、每个工序的活动目录,以使管理者选择工序部分和每个工序的活动项目而进行设定。
此时,工序目录及每个工序的活动目录的各工序及活动与服务模块115,117,服务共同模块113及核心模块111联动,各管制部610,620,630在发生特定事件时,将由管理者设定的工序及每个工序的活动与服务模块115,117、服务共同模块113及核心模块111联动,通过自主化工序进行处理。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管制动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8,首先在管制服务器110的核心模块111执行事件登记(S801)。事件登记可通过服务生成模块120执行。在此,事件是指需要执行特定行为的状况。
这样,在进行事件登记之后,通过装备连接中间件130或系统连接中间件140,核心模块111接收装备或设施物测量信息、状态信息等,核心模块111根据事件判断工序,确认所述接收的测量信息或状态信息是否符合事件基准(S803)。核心模块111将事件判断结果传递到相应的服务模块115,117。即,核心模块111调用根据事件判断结果的服务逻辑。
在测量信息或状态信息为如ON/OFF状态这样不需要进行事件判断的单纯事件信息的情况下,核心模块111不执行事件判断工序而直接传递到相应服务模块115,117,并传递到城市个别管制部620、大楼个别管制部630及综合管制部610(S805)。
接收到事件判断结果即接收到服务逻辑的调用的服务模块115,117在执行服务逻辑之后,向相应的城市个别管制部620或大楼个别管制部630传递事件处理结果(S807),城市个别管制部620或大楼个别管制部630暴露事件处理结果(S809)。
此时,可以针对每个事件指定综合管制展开设定,由此,在重要事件的情况下,通过城市个别管制部620或大楼个别管制部630而向综合管制部610进行传递(S811)。
另外,在没有构造针对每个服务的个别管制的情况下,服务模块115,117不经由个别管制部620,630,直接向综合管制部610传递事件处理结果(S811)。
个别管制部620,630及综合管制部610将接收到的事件处理结果或ON/OFF等单纯事件信息暴露到管制画面,以使管制者能够实时确认,并且在应用地图的情况下,显示在地图中。另外,个别管制部620,630及综合管制部610在接收到事件内容时,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业务步骤处理工序及每个工序的活动。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城市设施物和大楼的综合管制过程的画面,如图9的(a)所示,综合运营中心的管理者对管辖城市的设施物信息及运营现况进行监视。此时,在城市设施物或特定区域发生事件的情况下,如图9(b)所示,会输出警报,并且由管理者对其进行识别。
如图9(c)所示,管理者在远程利用相应设施物信息或周边的装备等对现场状况进行确认,根据事先定义的标准业务步骤执行状况传播、现场设施物控制等活动。另外,在城市内大楼中发生事件的情况下,如图9(d)所示,管理者在管制画面内选择发生了事件的大楼,确认大楼内部的现场状况,如图9(e)所示,管理者与大楼内设备的运转画面连接而对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
如上述的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体现为程序,并且以通过计算机能够读出的方式存储于记录介质(CD-ROM、RAM、ROM、软磁盘、硬盘、光盘等)。
本说明书包括很多特征,而这些特征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或权利要求范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个别实施例中说明的特征可以在单一实施例中进行结合。相反,在本说明书中,在单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各种特征能够个别地在各种实施例中体现,或在适当的变形(subcombination)中体现。
在附图中,按照特定顺序对动作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动作并不是按照如图示的特定的顺序或一连串的连续顺序执行或者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结果执行所有的上述说明的动作。在某些环境下,多任务处理及并列工序更为有利。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种系统构成要素进行了区分,但并不是在所有实施例中均需要进行那样的区分。上述程序的构成要素及系统一般在单一软件产品或多功能软件产品中体现为软件包。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替换,变形及变更,因此以上说明的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及附图。

Claims (20)

1.一种管制系统,其对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进行综合管制,该管制系统包括:
一个以上的中间件模块,其分别根据各个协议,从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接收信息,将该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公共接口进行传送;
核心模块,其执行对从所述中间件模块接收到的信息的事件判断,调用基于事件判断结果的服务逻辑;
一个以上的服务模块,其分别通过由所述核心模块调用的服务逻辑执行事件处理;以及
管制模块,其提供所述大楼或区域的综合管制画面,按照大楼或区域的服务提供个别管制画面,在所述综合管制画面或个别管制画面中显示从所述服务模块传递的事件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件模块包括装备连接中间件,该装备连接中间件接收用于对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进行控制及监视的指令,将该接收到的指令通过公共接口进行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被组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化的基准是装备种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管制系统还包括服务生成模块,该服务生成模块向所述核心模块传送针对装备种类和事件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备连接中间件使收集周期按照所述组彼此相异而收集所述装备的状态值,当接收到针对特定装备的监视信息请求时,向所述核心模块传送针对所述特定装备组的收集到的状态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制系统,其中,
该管制系统还包括系统连接中间件,该系统连接中间件与外部系统进行连接,协助所述外部系统与所述核心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连接中间件将从所述外部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变换成所述核心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而传送给所述核心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逻辑是对大楼及城市空间现场设施物的故障、设施物信息的基准值偏离状况、或所连接的外部系统的事先定义的状况的发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逻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制模块对由管制者输入的标准业务步骤的工序及按照工序的活动进行登记,将与所述事件对应的标准业务步骤的工序及按照工序的活动显示到管制画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件模块和所述核心模块分别包括基于网络的通信接口。
12.一种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a)根据各个协议,从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接收信息,将该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公共接口进行传送;
(b)在核心模块中执行对所述传送工序中传送的信息的事件判断,调用基于事件判断结果的服务逻辑;
(c)在服务模块中,通过所述调用工序中调用的服务逻辑执行事件处理;以及
(d)从所述服务模块,将事件处理结果传递到管制画面及个别管制画面中的至少一个管制画面而进行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制方法,其中,
所述(a)工序包括如下工序:接收用于对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进行控制及监视的指令,将该接收到的指令通过所述公共接口进行传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a)工序之前,还包括如下工序:对所述一个以上的大楼或区域中设置的装备进行组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化的基准是装备种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制方法,其中,
该管制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向所述核心模块传送针对装备种类和事件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制方法,其中,
所述(a)工序包括如下工序:在系统连接中间件中将从外部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变换成所述核心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而传送给所述核心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制方法,其中,
该管制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通过管制模块,将与所述事件对应的标准业务步骤的工序及按照工序的活动显示到综合管制画面及个别管制画面中的至少一个管制画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a)工序中,通过基于网络的客户,向搭载于所述核心模块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器传送信息。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至19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方法的程序。
CN201310067127.0A 2012-03-02 2013-03-04 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 Active CN1032950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21904 2012-03-02
KR1020120021904A KR101337619B1 (ko) 2012-03-02 2012-03-02 통합 관제 시스템 및 통합 관제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5090A true CN103295090A (zh) 2013-09-11
CN103295090B CN103295090B (zh) 2018-01-02

Family

ID=4904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7127.0A Active CN103295090B (zh) 2012-03-02 2013-03-04 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31782A1 (zh)
KR (1) KR101337619B1 (zh)
CN (1) CN103295090B (zh)
TW (1) TW2013491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0109B2 (en) 2014-04-18 2019-03-05 Todd H. Becker Pes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A2950592C (en) 2014-04-18 2020-08-25 Thomas A. CONROY Method and system of a network of diffusers including a liquid level sensor
KR20160018282A (ko) 2014-08-08 2016-02-17 손호민 개인용 IP-CCTV 카메라의 보안영상을 획득하여 관제서버로 암호화하여 전달할 수 있는 U-City용 영상처리 관제시스템
KR101652856B1 (ko) * 2015-12-24 2016-09-02 주식회사 프라비스시스템즈 Cctv에서 관제 이벤트에 기초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화면 제공 장치
CN106056513A (zh) * 2016-05-27 2016-10-26 沈阳天雄信息技术开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老年服务中心智慧集成管理平台
KR101900556B1 (ko) * 2016-07-08 2018-09-19 이에스이 주식회사 통합 관제 장치 및 방법
FR3054397B1 (fr) 2016-07-22 2020-01-17 Overkiz Procede de gestion d’incident d’une installation domotique
FR3054340B1 (fr) * 2016-07-22 2020-01-10 Overkiz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e controle ou de supervision d’une installation domotique
FR3054341B1 (fr) 2016-07-22 2020-01-17 Overkiz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et de supervision d’une installation domotique
CN106383881A (zh) * 2016-09-13 2017-02-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基于跨平台图形中间件的导航二次开发控件系统
JP7161470B2 (ja) 2017-06-08 2022-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046819B (zh) * 2019-04-16 2021-06-18 韧科(浙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灾后耦联恢复分析方法
KR102580969B1 (ko) 2019-10-18 2023-09-2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건물의 에너지를 제어하는 서버,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KR102302916B1 (ko) * 2020-02-11 2021-09-30 에녹스마트 주식회사 IoT 센서정보 관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80965A (ko) * 2006-02-09 2007-08-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유비쿼터스 도시 통합 관제 시스템
CN101493689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实时性空调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KR20100013910A (ko) * 2008-08-01 2010-02-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벤트 룰 기반의 도시 통합 관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과이를 이용한 상황 모니터링 방법
CN101963803A (zh) * 2010-09-09 2011-02-02 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US20110113360A1 (en) * 2009-11-12 2011-05-12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Facili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interface
KR20110106765A (ko) * 2010-03-23 2011-09-29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분산 연산 기법을 이용한 유비쿼터스 시스템용 미들웨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200971021A1 (ru) * 2007-05-04 2010-06-30 Импрендиторе Пти Лимитед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WO2009117741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Decision support control centers
US20100281387A1 (en) * 2009-05-01 2010-11-0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t systems
US8731724B2 (en) * 2009-06-22 2014-05-2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in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8516016B2 (en) * 2010-07-07 2013-08-2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ub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80965A (ko) * 2006-02-09 2007-08-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유비쿼터스 도시 통합 관제 시스템
CN101493689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实时性空调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KR20100013910A (ko) * 2008-08-01 2010-02-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벤트 룰 기반의 도시 통합 관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과이를 이용한 상황 모니터링 방법
US20110113360A1 (en) * 2009-11-12 2011-05-12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Facili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interface
KR20110106765A (ko) * 2010-03-23 2011-09-29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분산 연산 기법을 이용한 유비쿼터스 시스템용 미들웨어 장치
CN101963803A (zh) * 2010-09-09 2011-02-02 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00571A (ko) 2013-09-11
TW201349158A (zh) 2013-12-01
KR101337619B1 (ko) 2013-12-06
CN103295090B (zh) 2018-01-02
US20130231782A1 (en) 201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5090A (zh) 综合管制系统及综合管制方法
CN102438039B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感知健康社区信息服务系统及工作方法
US7194413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localized information from a single global transformation source
EP3317158B1 (e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distributed machines
RU2550519C2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отрудниками в магазине
CN107240165A (zh) 安保巡检系统
JP6263668B1 (ja) チャット型タスク管理システム
CN103999117A (zh) 用于为大人群提供援助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2751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shboard for Event Management
CN101241509A (zh) 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方法
WO1997035440A2 (en) Private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9-1-1 information
CN107240164A (zh) 安保巡检系统的数据处理与装置
CN107239868A (zh) 用于安保巡检系统的终端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21180A (zh) 电梯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JP6889963B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905240A (zh) 网络业务故障的主动提醒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1034769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54982A (zh) 智慧工厂云管理系统
CN102387216B (zh) 基于关系对象的信息分享方法
JP5379213B2 (ja)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設備管理方法及び設備管理プログラム
US99284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employees to cash registers
JP2002319050A (ja) 巡回管理システム、巡回管理方法、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77086A (ja) ワーキングシステム、ワーキング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ワーキング方法
JP2000047980A (ja) 個別情報提示装置
CN116502886A (zh) 一种焚烧电厂智慧安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LG CN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LG N-sys In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LG CNS CO., LTD. TO: LG CNS KYOWA MACHINERY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