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9036B - 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79036B CN103279036B CN201310193710.6A CN201310193710A CN103279036B CN 103279036 B CN103279036 B CN 103279036B CN 201310193710 A CN201310193710 A CN 201310193710A CN 103279036 B CN103279036 B CN 1032790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euver
- satellite
- attitude
- closed loop
- i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使用的切换参数δ判定角速度幅值大小进行切换,与角位置判定方法相比可以避免由于外干扰、惯量摄动等因素影响而不能进入闭环控制的问题;使用的切换参数γ可以规避机动开始时的小角速度被囊括在|ω|≤δ的部分时间,避免机动开始的这段时间直接进入闭环;使用的切换参数η可以考虑工程约束根据接收的相对姿态四元数信息实现姿态机动“加速-匀速-减速-闭环”的自动切换。本发明切换准确,可以实现快速姿态机动控制,实现绕四元数欧拉轴机动,实现了姿态机动路径规划和时间最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进行姿态机动控制,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
(1)使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及相关方法的组合,其不足是方法实现时一般较复杂,没有考虑工程中星载计算机的实际约束;
(2)虽然一些文献对工程约束进行了适当的考虑,其不足是没有把执行机构输出力矩作为约束条件,与实际工程有较大的差距;
(3)很多设计方法在机动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执行机构的最大输出力矩,其不足是在时间最优上有所欠缺,当姿态机动的时间指标要求非常严格时将影响系统性能;
(4)部分方法使用了执行机构的最大输出力矩,但在方法中涉及了迭代求解运算,其不足是运算量大,方法复杂;
(5)国内已经发射的卫星中有一些具有姿态机动能力,其不足是大角度机动在快速性上仍与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6)大多数可以工程实现的开环机动方法都是单轴姿态机动,并按指定路径机动,无法达到最优机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计算卫星机动开始时的当前姿态相对目标姿态的四元数初始值,然后根据初始值以及执行机构最大输出力矩和最大角动量、测量装置量程限制、卫星惯量大小等工程约束确定三个切换参数γ、η、δ以及闭环控制参数常值对角阵K、D;
步骤2,采用加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加速机动;
步骤3,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匀速机动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4进行匀速机动,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2继续采用加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加速机动;
步骤4,根据步骤3的判断结果,启动匀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匀速机动;
步骤5,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减速机动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6进行减速机动,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继续采用匀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匀速机动;
步骤6,根据步骤5的判断结果,启动减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减速机动;
步骤7,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闭环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8进行闭环控制,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6继续采用减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减速机动;
步骤8,根据步骤7的判断结果,启动闭环控制。
所述卫星机动开始时的当前姿态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I为卫星的惯量矩阵;ω为星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中的投影,可以表示为ω={ωx,ωy,ωz}T;Tc为控制力矩;Td为扰动力矩。
所述扰动力矩Td包括:重力梯度力矩、太阳光压力矩、剩磁力矩以及气动力矩,当所述扰动力矩Td较大时,需要在控制力矩Tc中进行补偿。
所述加速机动控制指令为:
所述匀速机动控制指令为:Tc2=ω×(Iω+hw);
所述减速机动控制指令为:
所述闭环控制方法为姿态四元数和转速联合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其控制指令为:Tc4=-Kqv-Dω+ω×(Iω+hw);
其中,I为卫星的惯量矩阵,Imax为三轴最大主惯量,即Imax={IxIyIz},ω是星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中的投影,可以表示为ω={ωx,ωy,ωz}T,Tmax为飞轮可提供的最大力矩,hw为飞轮角动量,q=[q0qv T]T为相对目标姿态的四元数,qv={q1q2q3}T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的矢量部分,qc=[qc0qcv T]T={qc0qc1qc2qc3}T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始值,||*||为*的∞-范数,|*|为*的2-范数,δ为闭环切换角速度幅值,其值决定何时进入闭环控制,γ为闭环规避阈值,其引入并不直接决定切换时刻,而是为了规避机动开始时的小角速度被囊括在|ω|≤δ而直接进入闭环的部分时间,可取γ∈[0.4,0.6];η为开环切换参数,其物理意义为匀速机动角度与总机动角度的比值,其值决定何时进入匀速机动和减速机动,K、D是闭环控制器参数,为常值对角阵。
加速机动控制指令、匀速机动控制指令、减速机动控制指令以及闭环控制控制指令分别采用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及切换判定原则:
,其中,γ为闭环规避阈值.,η为开环切换参数,δ为闭环切换角速度幅值。
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具体为:根据卫星本体姿态相对期望姿态的四元数矢量部分按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卫星姿态绕相对四元数欧拉轴机动,并且三轴同步。
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在卫星本体三轴上的分量满足cosα:cosβ:cosε=q1:q2:q3的比例要求,其中,α,β,ε为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与卫星本体三轴的夹角。
所述匀速机动条件为:2|arccosq0|<(1+η)|arccosqc0|;
所述减速机动条件为:2|arccosq0|<(1-η)|arccosqc0|;
所述闭环控制条件为:|ω|≤δ;
其中,q0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的标量部分,qc0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值的标量部分,η为开环切换参数,δ为闭环切换角速度幅值,qcv表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值的矢量部分。
本发明使用的切换参数δ判定角速度幅值大小进行切换,与角位置判定方法相比可以避免由于外干扰、惯量摄动等因素影响而不能进入闭环控制的问题;使用的切换参数γ可以规避机动开始时的小角速度被囊括在|ω|≤δ的部分时间,避免机动开始的这段时间直接进入闭环;使用的切换参数η可以考虑工程约束根据接收的相对姿态四元数信息实现姿态机动“加速-匀速”和“匀速-减速”的自动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图2为单轴情况下的机动角速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动过程角速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计算卫星机动开始时的当前姿态相对目标姿态的四元数初始值,然后根据初始值以及执行机构最大输出力矩和最大角动量、测量装置量程限制、卫星惯量大小等工程约束确定三个切换参数γ、η、δ以及闭环控制参数常值对角阵K、D;
步骤2,采用加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加速机动;
步骤3,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匀速机动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4进行匀速机动,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2继续采用加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加速机动;
步骤4,根据步骤3的判断结果,启动匀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匀速机动;
步骤5,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减速机动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6进行减速机动,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继续采用匀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匀速机动;
步骤6,根据步骤5的判断结果,启动减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减速机动;
步骤7,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闭环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8进行闭环控制,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6继续采用减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减速机动;
步骤8,根据步骤7的判断结果,启动闭环控制。
图1中,q0、qc0已做取正处理,其中,
所述卫星机动开始时的当前姿态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I为卫星的惯量矩阵;ω为星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中的投影,可以表示为ω={ωx,ωy,ωz}T;Tc为控制力矩;Td为扰动力矩,hw为飞轮角动量。
所述扰动力矩Td包括:重力梯度力矩、太阳光压力矩、剩磁力矩以及气动力矩,当所述扰动力矩Td较大时,需要在控制力矩Tc中进行补偿。
所述加速机动控制指令为:
所述匀速机动控制指令为:Tc2=ω×(Iω+hw)(3)
所述减速机动控制指令为:
所述闭环控制方法为姿态四元数和转速联合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其控制指令为:
Tc4=-Kqv-Dω+ω×(Iω+hw)(5)
其中,I为卫星的惯量矩阵,Imax为三轴最大主惯量,即Imax={IxIyIz},ω是星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中的投影,可以表示为ω={ωx,ωy,ωz}T,Tmax为飞轮可提供的最大力矩,hw为飞轮角动量,q=[q0qv T]T为相对目标姿态的四元数,qv={q1q2q3}T,qc=[qc0qcv T]T={qc0qc1qc2qc3}T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始值,||*||为*的∞-范数,|*|为*的2-范数,δ为闭环切换角速度幅值,其值决定何时进入闭环控制,γ为闭环规避阈值,其引入并不直接决定切换时刻,而是为了规避机动开始时的小角速度被囊括在|ω|≤δ而直接进入闭环的部分时间,可取γ∈[0.4,0.6];η为开环切换参数,其物理意义为匀速机动角度与总机动角度的比值,其值决定何时进入匀速机动和减速机动,K、D是闭环控制器参数,为常值对角阵。
所述控制指令采用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及切换判定原则:
。
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具体为:根据卫星本体姿态相对期望姿态的四元数矢量部分按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卫星姿态绕相对四元数欧拉轴机动,并且三轴同步。
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在卫星本体三轴上的分量满足cosα:cosβ:cosε=q1:q2:q3的比例要求,其中,α,β,ε为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与卫星本体三轴的夹角。
图2主要是为了说明γ的作用,图中可知,对应的切换角速度δ,有两个切换时刻tδ1和tδ2,显然tδ2才是需要的闭环切换时刻,γ的引入是为了规避tδ1之前的时间,使卫星姿态在0~tδ1之间按开环控制机动,γ引起的切换时刻tγ必须满足tδ1<tγ≤tδ2;
所述匀速机动条件为:2|arccosq0|<(1+η)|arccosqc0|(6)
所述减速机动条件为:2|arccosq0|<(1-η)|arccosqc0|(7)
所述闭环控制条件为:|ω|≤δ。
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的具体分配方法为:
先假设卫星三轴主惯量相同。如果指令力矩矢量方向为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方向(或反方向),其模值为|Tc|,则指令力矩表示在卫星本体上为
Tc=|Tc|[cosα,cosβ,cosε](8)
其中α,β,ε为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与卫星本体三轴的夹角。反过来,要使得指令力矩在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方向上,指令力矩在卫星本体三轴上的分量必须满足cosα:cosβ:cosε的比例要求。
根据四元数定义可知,假设剩余需要机动的四元数欧拉转角为θ,则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为
矢量部分为
所以
cosα:cosβ:cosε=q1:q2:q3(11)
也就是有如下定理
定理1:卫星姿态机动的指令力矩在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方向(或反方向)上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令力矩在卫星本体三轴上的分量满足q1:q2:q3的比例要求。
假设执行机构在一个轴上可以提供的最大力矩为Tmax,根据定理1可知满足|qi|=max{|q1|,|q2|,|q3|}的i(i=1则i=x;i=2则i=y;i=3则i=z)轴需要的力矩最大,为了时间最优,给i轴最大指令力矩Tmax,根据q1:q2:q3的比例要求,则指令力矩矢量为
由于卫星三轴主惯量不同,要实现三轴同步绕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机动,还必须根据转动惯量分配指令力矩,所以
这样,相当于限制单轴最大角加速度为Tmax/Imax。
根据相对四元数标量正负确定机动方向,加速段的指令力矩为
加上反馈的耦合力矩,即
具体描述设计的三个切换参数及其取值区间:
δ是进入闭环时卫星的惯性姿态角速度,可取最大角速度模值的[0.1,0.25]倍,其值决定何时进入闭环控制
所以
γ的引入并不直接决定切换时刻,而是为了规避机动开始时的小角速度被囊括在|ω|≤δ而直接进入闭环的部分时间,一般取γ∈[0.4,0.6];
η是考虑执行机构最大输出力矩和卫星最大转速等工程约束下何时进入匀速和减速机动的切换参数,其值的选取和执行机构最大角动量、最大输出力矩、机动角度等有关。其物理意义可以用匀速段机动角度来描述θy=2ηarccos|qc0|,设想理想情况下,加速段减速段机动角度为θj=(1-η)arccos|qc0|,所以η<1。
由于卫星有最大转速ωmax限制,有
|ωm|≤ωmax(18)
根据式(10)得到
经仿真分析,本实施例设计的切换参数能够准确切换,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姿态机动控制,增加10%左右的惯量拉偏,依然可以实现绕四元数欧拉轴机动。实现了姿态机动路径规划和时间最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7)
1.一种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计算卫星机动开始时的当前姿态相对目标姿态的四元数初始值,然后根据初始值以及执行机构最大输出力矩和最大角动量、测量装置量程限制以及卫星惯量大小确定三个切换参数γ、η、δ;
步骤2,采用加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加速机动;
步骤3,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匀速机动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4进行匀速机动,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2继续采用加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加速机动;
步骤4,根据步骤3的判断结果,启动匀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匀速机动;
步骤5,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减速机动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6进行减速机动,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继续采用匀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匀速机动;
步骤6,根据步骤5的判断结果,启动减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减速机动;
步骤7,判断当前姿态是否满足闭环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转入步骤8进行闭环控制,如果不满足,则返回步骤6继续采用减速机动控制指令进行减速机动;
步骤8,根据步骤7的判断结果,启动闭环控制;
所述加速机动控制指令为:
所述匀速机动控制指令为:Tc2=ω×(Iω+hw);
所述减速机动控制指令为:
所述闭环控制方法为姿态四元数和转速联合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其控制指令为:Tc4=-Kqv-Dω+ω×(Iω+hw);
其中,I为卫星的惯量矩阵,Imax为三轴最大主惯量,即Imax={IxIyIz},ω是星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中的投影,表示为ω={ωx,ωy,ωz}T,Tmax为飞轮可提供的最大力矩,hw为飞轮角动量,q=[q0qv T]T为相对目标姿态的四元数,qv={q1q2q3}T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的矢量部分,qc=[qc0qcv T]T={qc0qc1qc2qc3}T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始值,||*||为*的∞-范数,δ为闭环切换角速度幅值,其值决定何时进入闭环控制, |*|为*的2-范数,γ为闭环规避阈值,规避机动开始时的小角速度被囊括在|ω|≤δ而直接进入闭环的部分时间,取γ∈[0.4,0.6];η为开环切换参数,其物理意义为匀速机动角度与总机动角度的比值,其值决定何时进入匀速机动和减速机动,K、D是闭环控制器参数,为常值对角阵;q0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的标量部分,qc0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值的标量部分,ωmax表示卫星的最大转速,qcv表示卫星本体相对目标姿态四元数初值的矢量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机动开始时的当前姿态动力学模型为:其中,Tc为控制力矩;Td为扰动力矩;hw为飞轮角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力矩Td包括:重力梯度力矩、太阳光压力矩、剩磁力矩以及气动力矩,当所述扰动力矩Td较大时,需要在控制力矩Tc中进行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速机动控制指令、匀速机动控制指令、减速机动控制指令以及闭环控制控制指令分别采用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及切换判定原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分配规则具体为:根据卫星本体姿态相对期望姿态的四元数矢量部分按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卫星姿态绕相对四元数欧拉轴机动,并且三轴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指令力矩在卫星本体三轴上的分量满足cosα:cosβ:cosε=q1:q2:q3的比例要求,其中,α,β,ε为相对姿态四元数欧拉轴与卫星本体三轴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匀速机动条件为:2|arccosq0|<(1+η)|arccosqc0|;
所述减速机动条件为:2|arccosq0|<(1-η)|arccosqc0|;
所述闭环控制条件为:|ω|≤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93710.6A CN103279036B (zh) | 2013-05-22 | 2013-05-22 | 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93710.6A CN103279036B (zh) | 2013-05-22 | 2013-05-22 | 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9036A CN103279036A (zh) | 2013-09-04 |
CN103279036B true CN103279036B (zh) | 2016-06-29 |
Family
ID=49061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93710.6A Active CN103279036B (zh) | 2013-05-22 | 2013-05-22 | 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790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8044B (zh) * | 2013-12-06 | 2016-02-10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一种用于卫星快速姿态机动的饱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
CN104062976B (zh) * | 2014-06-10 | 2016-08-24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角加速度导数为正弦曲线的飞行器姿态快速机动方法 |
CN107608213B (zh) * | 2017-10-12 | 2020-11-03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一种卫星姿态机动路径规划的参数设计方法 |
CN108422148B (zh) * | 2018-01-23 | 2020-02-21 |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备修造厂 | 一种中部槽双面焊接的翻转机构的控制方法 |
CN108528765B (zh) * | 2018-04-08 | 2019-07-05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一种基于复合机理的低轨卫星卸载阈值确定方法 |
CN110162073B (zh) * | 2019-05-29 | 2021-12-07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一种适应边界约束的分段正弦姿态机动轨迹规划方法 |
CN110450982B (zh) * | 2019-08-14 | 2021-04-06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空间扫描机构的角动量前馈补偿方法及补偿系统 |
CN111425349B (zh) * | 2020-03-11 | 2021-06-15 |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机组位置控制、同步调试的方法及应用 |
CN111897355B (zh) * | 2020-08-06 | 2022-09-13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一种卫星姿态机动轨迹规划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9410A (zh) * | 2005-11-07 | 2009-03-04 | 波音公司 | 用于对干扰和人为干扰具有减小的易感性的导航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577367A (zh) * | 2008-05-08 | 2009-11-11 | 南京理工大学 | 用于运动载体的卫星通信天线稳定跟踪控制系统 |
CN101782391A (zh) * | 2009-06-22 | 2010-07-2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机动加速度辅助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航姿系统姿态估计方法 |
CN202549080U (zh) * | 2012-03-16 | 2012-11-21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一种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与ads-b数据融合系统 |
CN102799105A (zh) * | 2012-09-06 | 2012-11-2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单轴轮控快速姿态机动卫星的变结构控制模型的建模方法 |
-
2013
- 2013-05-22 CN CN201310193710.6A patent/CN1032790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9410A (zh) * | 2005-11-07 | 2009-03-04 | 波音公司 | 用于对干扰和人为干扰具有减小的易感性的导航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577367A (zh) * | 2008-05-08 | 2009-11-11 | 南京理工大学 | 用于运动载体的卫星通信天线稳定跟踪控制系统 |
CN101782391A (zh) * | 2009-06-22 | 2010-07-2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机动加速度辅助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航姿系统姿态估计方法 |
CN202549080U (zh) * | 2012-03-16 | 2012-11-21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一种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与ads-b数据融合系统 |
CN102799105A (zh) * | 2012-09-06 | 2012-11-2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单轴轮控快速姿态机动卫星的变结构控制模型的建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9036A (zh) | 201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79036B (zh) | 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的切换控制方法 | |
Wang et al. | Hybrid finite-tim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quadrotor | |
CN104252574B (zh) | 一种基于空间系绳抓捕系统的非合作目标质量辨识方法 | |
CN104020778B (zh) | 基于跟踪时间‑能耗最优轨线的挠性卫星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 |
CN107490965A (zh) | 一种空间自由漂浮机械臂的多约束轨迹规划方法 | |
CN102331785B (zh) | 一种航天器指向约束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 |
CN101708780A (zh) | 用于目标姿态跟踪的刚性航天器的控制方法 | |
Meng et al. | Vibration suppression control of free-floating space robots with flexible appendages for autonomous target capturing | |
CN105159304A (zh) | 接近并跟踪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有限时间容错控制方法 | |
CN103293957A (zh) | 一种相对动坐标系进行路径规划的卫星姿态机动方法 | |
Mansfeld et al. |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biomechanically safe velocity control for redundant robots through reflected mass minimization | |
CN107168357A (zh) | 一种考虑姿态约束与抗退绕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 |
CN115639830B (zh) | 一种空地智能体协同编队控制系统及其编队控制方法 | |
CN106371312A (zh) |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升力式再入预测‑校正制导方法 | |
CN103808323A (zh) | 一种卫星姿态跟踪机动的余弦过渡加速度路径方法 | |
CN102866635A (zh) | 基于等价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离散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 | |
CN102880056A (zh) | 基于等价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 | |
CN108427429B (zh) | 一种考虑动态指向约束的航天器视轴机动控制方法 | |
Wu et al. | Antisaturation attitude and orbit-coupled control for spacecraft final safe approach based on 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 |
Kim et al. |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controllers for airships | |
Gu et al. | Energy-optimal adaptive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 for path planning of free-flying space robots | |
Selje et al. | Gps-denied three dimensional leader-follower formation control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
Geng et al. | Pose regulation via the dual unitary group: An application to spacecraft rendezvous | |
Bastola et al. | 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spherical robot | |
Zhuang et al. | Dynamic Path Planning of USV Based on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 in Harsh Environ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