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0115B - 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0115B
CN103260115B CN201310051356.3A CN201310051356A CN103260115B CN 103260115 B CN103260115 B CN 103260115B CN 201310051356 A CN201310051356 A CN 201310051356A CN 103260115 B CN103260115 B CN 103260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oice coil
oscillating plate
vibration absorber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13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0115A (zh
Inventor
柳桥卓
金子智也
中野建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838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9220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260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0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1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一种扬声器用减震器及扬声器装置,无需增加减震器在放音方向上的尺寸,使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之间实现伸缩,设在狭窄空间,不干扰振动板振动,制造容易成本低。其支承振动传递构件,使其可在放音方向振动,振动传递构件将与磁电路部联动而振动的驱动构件的振动传递到振动板,在无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包括:振动侧安装部,安装于振动传递构件,固定侧安装部,安装于用于固定磁电路部的筐体,连接部,连接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连接部为一对,分别连接于振动侧安装部的两处,各连接部的与振动侧安装部相连接的端部和与固定侧安装部连接的端部,夹着通过了振动侧安装部的中心而在振动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轴,互为相反一侧。

Description

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为了安装于音响设备来发出声音而使用扬声器装置。这样的扬声器装置使音圈振动,再传递该音圈的振动而使振动板振动,由此发出声音。另外,音圈介于圆形的波纹减震器而可自由振动地被支撑在框架等的构件上。
但是,近年来,音响设备的小型化及平板化的推进,随之要求如椭圆形乃至长方形的形状,而非圆形的扬声器装置,但这种形状的扬声器装置很难使用圆形的波纹减震器。而且,还提出了平面形状为约为长方形的减震器(damper)(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图12是现有的扬声器装置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850为扬声器装置的减震器,其具有,用于以嵌插(嵌入)的方式安装音圈的音圈粘合部851、用于将减震器850安装于框架的框架贴合部853。而且,音圈粘合部851与框架贴合部853通过固定于由直线性板条构成的4根支承梁852的两端而被连接。
由此,可以使减震器850的平面形状为细长的长方形,可以使减震器85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椭圆形乃至长方形的扬声器装置的宽度尺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1-29919号公报
然而,所述现有的扬声器装置中,由于用于连接音圈粘合部851与框架贴合部853的支承梁852是由直线性的板条构成,因此缺乏柔韧性,减震器850整体的顺度(compliance,柔性、韧性)低下,且会妨碍到安装于音圈粘合部851上的音圈的动作。由此,振动板的振动会受到影响,导致声音的再生(播放)性下降。
但是,如果支承梁852以波板状(波浪形状)形成,即,通过付与波纹来增加支承梁852的柔韧性,可以提高减震器850整体的顺度。
但是,当给支承梁852付与波纹时,支承梁852的厚度方向,即,放音方向的尺寸会增加,减震器850整体的放音方向的尺寸会增加,因此很难使用于放音方向的尺寸较小的小型且平板的扬声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的扬声器装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通过形成一对用于连接平板状减震器的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的连接部,从而不会增加减震器的放音方向的尺寸,就能使得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之间可以伸缩,可以在狭窄的空间上配设,且不会妨碍振动板的振动,制造容易,且成本低。
为此,本发明的扬声器用减震器是一种扬声器用减震器,其对振动传递构件进行支承,使该振动传递构件能够在放音方向上振动,所述振动传递构件用于将与磁电路部联动而发生振动的驱动构件的振动传递到振动板,该扬声器用减震器的其特征在于,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且包括:振动侧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振动传递构件;固定侧安装部,其安装于用于固定所述磁电路部的筐体;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该连接部为一对,分别连接于振动侧安装部的两处,并且,各连接部的与所述振动侧安装部相连接的端部和与所述固定侧安装部连接的端部,夹着通过了振动侧安装部的中心而在所述振动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轴(α),而位于互为相反一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扬声器用减震器中,进而,从放音侧观察时,所述振动板具有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平面形状;所述连接部,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且以在所述振动板的长度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延伸。
在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用减震器中,进而,所述各连接部具有大致为S字状的平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用减震器中,进而,所述连接部为宽度及厚度恒定的带状,且在宽度为W,厚度为t时,满足W/t≥2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用减震器中,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并且包括,在所述振动板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边部与在所述振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短边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用减震器中,进而,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具有在所述振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带状的平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用减震器中,进而,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具有在所述振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带状的平面形状,且一体地连接于所述筐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用减震器中,进而,所述筐体,包括配设于所述磁电路部与振动板之间的间隔板部,该间隔板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间隔板部的贯通开口,所述振动侧安装部及连接部则从放音侧观察时位于所述贯通开口内,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在所述贯通开口的外围一体地连接于所述间隔板部。
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具有振动板、使该振动板发生振动的驱动单元、发挥箱体功能的筐体,该箱体用于覆盖所述振动板的反放音侧,该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从放音侧观察时,所述振动板及筐体具有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平面形状,所述驱动单元具有:磁电路部、与该磁电路部联动而发生振动的驱动构件、将该驱动构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振动板的振动传递构件,所述磁电路部在所述筐体的外侧且在反放音侧被保持于所述筐体上,所述振动传递构件,在所述筐体的内侧,隔着所述扬声器用减震器而被保持于所述筐体上,且能够在放音方向上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具有一对用于连接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的连接部。由此,无需增加减震器在放音方向上的尺寸,就能使得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之间可实现伸缩,能配设至狭窄的空间,无需干扰振动板的振动,制造容易,且成本低下。
附图说明
图1A、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图1A为从放音侧观察的图,图1B为从反放音侧观察的图。
图2A、2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二面图,其中,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截面图且为图2A的A-A剖视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放音侧观察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反放音侧(与放音侧相反的一侧)观察的图。
图5A、5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二面图,其中,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侧视图。
图6A~6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与音圈框架(bobbin,骨架)的关系的立体图,其中,图6A为减震器上安装了音圈框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B为减震器的示意图,图6C为音圈框架的示意图。
图7A~7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性能示意表格,其中,图7A为W/t与最低共振频率之间的关系示意表格,图7B为发生了杂音的状态下的示意表格,图7C为W/t与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关系示意表格。
图8是用于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性能的曲线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放音侧观察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反放音侧观察的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扬声器装置的减震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扬声器装置
11壳体
12侧板部
13后板部
15连通路径
15a音质调节孔
16前板部
16a振动板容置开口部
16b外围部(边缘部、周缘部)
17磁电路支承凸部
17a磁电路支承凸侧部
18磁电路固定构件
18a磁电路固定构件容置凹部
18b粘合剂积存槽
21后方空间
21a凹进空间
34磁电路容置凹部
35端板部
35a安装部
35b固定板部
35c安装开口部
36线圈通过开口部
37间隔板部
37a减震器连接部
38减震器容置开口
40磁电路部
41磁体(magnet)
41a、42a中心孔
42板(plate)
43音圈
44音圈框架
45防尘盖
46振动板
46a中央开口部
46b振动板边缘部
46c衬垫部(gasket)
48磁轭(yoke)
48a中心柱部
50、850减震器
51音圈框架连接部
51a中心开口
51b外围开口
52软线(cord)
53端子
54导向片
54a固定片
55连接臂部
55a第一连接端部
55b第二连接端部
56壳体连接部
56a短边部
56b长边部
56c一体连接部
851音圈粘合部
852支承梁
853框架贴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A、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立体图。另外,在图中,图1A为从放音侧观察的图,图1B为从反放音侧观察的图。
在图中,附图标记10为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装置,其作为发声设备,安装于电视接收装置、广播接收装置、个人计算机、CD(唱片)播放机、DVD(数字视频光盘)播放机、游戏机等各种音响设备中进行使用,被作为电信号的音频信号驱动,从而再生出音频信号(声音信号)。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装置10可以实现小型化,因此,典型的是安装于使用了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的平板电视接收装置、便携式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便携式游戏机等的平板或小型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中进行使用,但也可以安装于任何种类、任何大小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的任何部位上进行使用。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为了对扬声器装置10的各部分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而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于表示方向的表示方式,并非为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扬声器装置10或其零件(构件)在如图所示的姿势的情况下是恰当的,当在扬声器装置10或其零件的姿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需要根据姿势的变化来进行解释。
而且,所述扬声器装置10具有:驱动单元(driverunit)所具有的磁电路部40,该驱动单元通过再生出音频信号来发出声音;振动板46,其被该磁电路部40驱动而进行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壳体11,其发挥框架的功能,即,发挥保持(支撑)所述磁电路部40、振动板46等各构件的保持构件的功能,同时,还发挥筐体的功能,即,作为包围在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与放出声音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箱体(enclosure)而发挥功能。另外,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后述的音圈43、音圈框架44等。
另外,就所述扬声器装置10整体而言,从放音侧(声音放出一侧)观察时,相对于平面的其投影面的外形是如细长的长方形的形状,或具有长轴与短轴的椭圆、椭圆形等的形状。换言之,扬声器装置10,从整体上看,相对于长度方向(长轴方向)的尺寸而言,宽度方向(短轴方向)的尺寸短。
而且,所述壳体11,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等的树脂构成且一体形成的构件,还可以由铝、钢、铜等的金属构成,也可以由复合了树脂、碳、金属等的复合材料构成。另外,所述壳体11,具有前板部16、侧板部12、后板部13、端板部35,其形成为有底容器状,以反放音侧的后板部13作为底,使放音侧的前板部16的大部分开放,并且,其宽度方向(短轴方向)的尺寸相对短于长度方向(长轴方向)尺寸。另外,在所述壳体11的反放音侧的长轴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朝向放音侧凹进而成凹部的磁电路容置凹部34,该磁电路容置凹部34的长轴方向的两侧是相对地朝向反放音侧突出而成凸部的磁电路支承凸部17。而且,所述磁电路部40被容置于壳体11外侧的所述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
这样,由于磁电路部40露在壳体11的外侧,因此可以高效地将磁电路部40所产生的热量释放至外部,可以防止扬声器装置10过热,特别是防止磁电路部40过热。
另外,在所述磁电路支承凸部17的内部形成有后述的后方空间21,另外,在所述磁电路容置凹部34的两侧所配设的后板部13的至少一侧的后板部13上形成有音质调节孔15a,该音质调节孔15a为用于连通所述后方空间21与壳体11外部的连通路径15的外侧端。
并且,在所述后板部13的音质调节孔15a的周围,配设有以电气方式与后述的音圈43进行导通(电导通)的端子53。该端子53与对方端子相配合,该对方端子与装有扬声器装置10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所具有的放大器(amplifier)等音频信号发生设备相连接,该端子53用于将来自所述音频信号发生设备的电信号即音频信号传递至音圈43。另外,所述端子53的位置,并不需要一定要在后板部13的音质调节孔15a的周围,而可以任意地进行设定。
另外,所述磁电路部40具有:具有矩形平板状乃至高度较低的长方体状的外形的磁体41、安装于该磁体41的反放音侧的面的磁轭48。所述磁体41是由顽磁力高的材质形成的永久磁石,所述磁轭48为用于形成磁路的构件,例如,由软铁等的磁导率高的材质形成。另外,所述磁轭48的在磁体41的反放音侧的露出部分具有矩形平板状的形状。该部分形成为如下形状:其长轴方向的尺寸比磁体41的长轴方向的尺寸稍短,其短轴方向的尺寸则与磁体4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相同或比磁体4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稍短。另外,所述磁电路部40,其整体具有矩形平板状乃至高度较低的长方体状的外形,且容置安装于具有大致矩形平板状乃至高度较低的长方体形状的所述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
所述磁电路部40,在容置安装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的状态下,其反放音侧的面,即,磁轭48的反放音侧的面,与后板部13的反放音侧的面大体上在同一面上。另外,所述磁电路部40,由于其长轴方向的尺寸比磁电路容置凹部34的长轴方向的尺寸稍短,且其短轴方向的尺寸则与壳体1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相同或比壳体1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稍短,由此,可以可靠地容置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不会比侧板部12更向外突出。
由此,即使在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的内部中用于安装扬声器装置10的空间狭窄,壳体11的前后方向(放音方向)的尺寸上没有富余的情况下,也可以安装扬声器装置10进行使用。
另外,所述壳体11具有向反放音侧突出的悬臂(cantilever)状的磁电路固定构件18。该磁电路固定构件18,在自由端形成有钩子(卡扣),且钩子分别配设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的长轴方向两端。而且,在磁电路支承凸部17中的与磁电路固定构件18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磁电路固定构件容置凹部18a,用于吸收磁电路固定构件18向磁电路容置凹部34的长轴方向外侧的位移。容置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的磁电路部40,因磁电路固定构件18的钩子钩合(卡合)于磁体41的反放音侧的面而被锁定,从而不会从磁电路容置凹部34脱离。从而,无需使用螺钉、金属零件等的安装用构件,就能将磁电路部40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壳体11。
所述前板部16上形成有后述的振动板容置开口部16a,且该振动板容置开口部16a内容置有振动板46。该振动板46相对于平面的其投影面的外形是如细长的长方形的形状或具有长轴与短轴的椭圆、日本金币(细长盘)形等的形状,其短轴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壳体1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相同或比壳体1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稍短。从而,从扬声器装置10的放音侧观察时,在振动板46的长轴方向外侧存在前板部16,但在振动板46的短轴方向外侧则几乎不存在前板部16。另外,前板部16中的在振动板46的长轴方向外侧的部分,起到用于防止由反放音侧发出的声音回流到放音侧的隔墙(隔板)的效果。
而且,所述振动板46具有,形成于其中央的中央开口部46a、一体地连接于外周部的振动板边缘部46b、一体地连接于该振动板边缘部46b的外周的衬垫部46c。所述中央开口部46a内容置有,安装于后述的音圈框架44的前端部的防尘盖45。另外,所述振动板边缘部46b具有为了提高柔韧性而弯曲的剖面形状。另外,所述振动板边缘部46b的平面形状是具有长轴与短轴的椭圆、日本金币(细长盘)形等的形状。并且,所述衬垫部46c为平板状的构件,且其外围的形状像把细长的长方形的四角斜着切下后的形状。
另外,所述端板部35具有安装部35a。该安装部35a具有,与所述前板部16平行且从所述端板部35向长度方向外方延长的固定板部35b、安装开口部35c。所述固定板部35b是用于与安装扬声器装置10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扬声器固定用构件相抵接的部分。并且,所述安装开口部35c是螺栓、螺钉等的固定构件被插通的部分。另外,所述安装部35a的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的筐体中需要安装扬声器装置10的部位的形状及尺寸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所述安装开口部35c的直径,可以根据螺栓、螺钉等的固定构件的外径而进行变更。并且,可以根据所述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所具备的扬声器固定用构件的形状及尺寸,来变更所述固定板部35b的形状及尺寸。
接下来,对所述扬声器装置1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2A、2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二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放音侧观察的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反放音侧观察的图。另外,在图2A、2B中,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截面图且为图2A的A-A剖视截面图。
如图所示,磁电路部40,进一步还包括一安装于磁体41的放音侧面的作为顶部板的板42。该板42,具有矩形平板状的形状,且与磁轭48同样是用于形成磁路的构件,例如,是由软铁等的磁导率较高的材质所形成。另外,所述磁体41具有,将其中心沿厚度方向(图2B中的上下方向)贯通的中心孔41a,所述板42也具有将其中心沿厚度方向(图2B中的上下方向)贯通的中心孔42a。而且,在板42被安装于磁体41的状态下,使得磁体41的中心孔41a与板42的中心孔42a成同心圆。另外,优选的是,板42的中心孔42a的直径小于磁体41的中心孔41a的直径。
另外,磁轭48具有,从其中心垂直地向放音侧方向延长的圆柱状的中心柱部48a。而且,在磁轭48安装于磁体41的状态下,所述中心柱部48a被插入于磁体41的中心孔41a内及板42的中心孔42a内。在该板42的中心孔42a的内周面与磁轭48的中心柱部48a的外周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即为磁隙(magneticgap),在该磁隙内,配设有作为线圈的音圈43。
该音圈43例如是这样的构件:将由铜等的导电性高的材质形成的导线,在前后方向即放音方向(图2(b)中的上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音圈框架44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上缠绕,而形成的构件,其发挥驱动构件的功能。而且,所述音圈43的整体具有薄的圆筒状的形状,且配设于所述磁隙内,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在放音方向上移动。
另外,所述音圈框架44是起到振动传递构件的功能,且从所述音圈43的前端向前方而延长,在其前端部连接有,大致为圆板状的构件--防尘盖45。而且,在所述音圈框架44的外侧面,安装有作为减震器50的振动侧安装部而工作的音圈框架连接部51。另外,作为所述减震器50的固定侧安装部的壳体连接部56安装于壳体11,所述壳体11起到用于固定磁电路部40的固定构件的功能。由此,所述音圈43,不需要与所述磁隙的両面、即,起到磁极功能的板42的中心孔42a的内周面及磁轭48的中心柱部48a的外周面接触,就能保持在放音方向上的移动乃至振动。
另外,音圈框架44上安装有软线52。该软线52是将作为电信号的音频信号传递至音圈43的电线,未图示的一端连接于音圈43,另一端则连接于端子53。所述软线52长度较长,但在图3及4中,为了方便图示而只绘制了一部分。
并且,在所述音圈框架44的外侧面,与振动板46的中央开口部46a的内周缘相连接。另外,将所述振动板46配设在比所述减震器50更靠近前方的部位,即,配设在放音侧的位置。而且,所述振动板46的衬垫部46c例如由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等具有柔韧性的材质形成,其后表面通过粘合剂而固定安装于形成在壳体11的前板部16上的振动板容置开口部16a的外围部16b。由此,振动板46能够在不妨碍振动的状态下被前板部16保持。
如图4所示,磁电路容置凹部34,是由平行于前板部16及后板部13的间隔板部37、垂直于该间隔板部37且沿着放音方向延伸的一对磁电路支承凸侧部17a,这三方划定出来的凹部。另外,在各磁电路支承凸侧部17a的中央附近,配设有沿着磁电路支承凸侧部17a而延伸的磁电路固定构件18。
所述间隔板部37为将壳体11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开来的矩形平板状的部分,在放音方向上位于前板部16与后板部13之间,且与位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的磁电路部40的放音侧的面即板42的放音侧的面相低接。如上所述,磁电路部40,在容置安装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的状态下,其反放音侧的面与后板部13的反放音侧的面大体上形成一个面,在放音方向上,间隔板部37与后板部13之间的距离大体上与磁电路部40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相等。
而且,在所述间隔板部37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将其贯通的线圈通过开口部36。如图2B所示,几乎整个音圈框架44,比壳体11的内部更接近放音侧,即,比间隔板部37更接近放音侧,但至少音圈43的后端部分,通过线圈通过开口部36而比间隔板部37更加延长至反放音侧,由此,与间隔板部37相比,所述后端部分到达反放音侧的磁隙内。
另外,如图3所示,在间隔板部37的放音侧的外围(周缘),形成有比间隔板部37更加延长至放音侧的减震器连接部37a。减震器50的壳体连接部56通过粘合剂等,固定于该减震器连接部37a的放音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器50是用于扬声器装置10的扬声器用减震器,是由尼龙等树脂形成且一体地形成的扁平的构件,其具备:圆环状的,即,法兰(flange)状的音圈框架连接部51;用于围绕在该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周围的矩形环状的壳体连接部56;作为连接所述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壳体连接部56的连接部,且大致为S字状的一对连接臂部55。另外,所述壳体连接部56包括,在壳体11的短轴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短边部56a与在壳体11的长轴方向上延伸的一对长边部56b,且各连接臂部55连接于短边部56a。
所述连接臂部55为平坦的带状构件,但可以通过使其平面形状弯曲成大致S字状,由此可以发挥柔韧性,且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端部与连接于壳体连接部56的短边部56a的端部之间的间隔,在壳体11的长轴方向上能够伸缩。从而,插入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中心开口51a中的音圈框架44,能够与音圈43及振动板46一同在放音方向上移动。由此,振动板46能够无拘束地振动。
另外,在所述减震器50的放音侧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引导软线52的导向片54及用于固定软线52的固定片54a。由此,软线52被保持于减震器50的放音侧的面。另外,通过在连接臂部55上形成导向片54,能够加大连接臂部55的截面惯性矩,从而能够提高连接臂部55的扭转刚度。另外,也可以适当省略所述导向片54及固定片54a。
在壳体11的内部的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形成有起到音响空间功能的后方空间21。该后方空间21是通过侧板部12、后板部13、端板部35、间隔板部37、磁电路支承凸侧部17a、振动板46、音圈框架44及磁电路部40,将周围划界后形成的空间。从而,壳体11起到箱体的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扬声器装置10的性能。
另外,在所述后方空间21内的间隔板部37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相比于磁电路部40的放音侧的面即板42的放音侧的面而言,更加向反放音侧凹进的凹进空间21a。该凹进空间21a是对应于磁电路支承凸部17的内部空间的空间。另外,如上所述,由于磁电路部40的反放音侧的面与后板部13的反放音侧的面大体上处于一个面上,因此所述凹进空间21a的深度,即,凹进空间21a的放音方向上的尺寸,与磁电路部40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体上相等。
像这样,能够通过形成一对凹进空间21a来加大后方空间21的容积,在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发挥音响空间的作用。从而,即使缩小扬声器装置10整体的外形尺寸,也可以增加作为箱体的壳体11的容积,也就是说,可以增加起到音响空间功能的后方空间21的容积,因此,可以再生出顺畅的低音及清晰的中高音,声音的再生性良好,可提高音质。
并且,实施方式中,一对凹进空间21a的至少一方(一个凹进空间21a)具有连通路径15。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仅图2图中的右侧的凹进空间21a具有连通路径15,但也可以仅左侧的凹进空间21a具备连通路径15,还可以左右两侧的凹进空间21a具备连通路径15。
该连通路径15在凹进空间21a内,向放音方向延长,其反放音侧端部为形成于后板部13的音质调节孔15a。另外,在如图所示的例中,音质调节孔15a的形状为大致为T字状,但其形状并不限于大致T字状,可以是任何形状。另外,音质调节孔15a的面积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设定。
由此,起到箱体的功能的后方空间21,通过连通路径15及音质调节孔15a而与外部连通。从而,通过调节所述连通路径15及音质调节孔15a的长度、截面形状、截面的大小等,可以控制各种频率带下的音压。特别是,可以提高较低频率带下的音质。
接下来,对所述减震器50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A、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二面图,图6A~6C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与音圈框架(bobbin)的关系的立体图,图7A~7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性能示意表格,图8为用于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性能的曲线图。另外,在图5A、5B中,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侧视图,在图6中,图6A为减震器上安装了音圈框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B为减震器的示意图,图6C为音圈框架的示意图,在图7中,图7A为W/t与最低共振频率之间的关系示意表格,图7B为发生了杂音的状态下的示意表格,图7C为W/t与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的关系的表格。
如上所述,由于导向片54及固定片54a可以酌情省略,因此,在图5中,作为基本形态而示出了导向片54及固定片54a被省略后的减震器50。
如图5所示,减震器50,基本上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为厚度t的平板状的构件,且具有平面形状为圆形的音圈框架连接部51、平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壳体连接部56、平面形状大致为略S字状的连接臂部55。另外,在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内侧形成有,以减震器50的厚度方向进行贯通的圆形的中心开口51a,且在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壳体连接部56之间的除了连接臂部55以外的部分,形成有以减震器50的厚度方向进行贯通的外围开口51b。由于空气可以自由通过所述外围开口51b,因此,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的后方空间21内的空气移动不会受到减震器50的阻碍。
而且,在减震器50没有安装于扬声器装置10的状态下,在如图5A所示的平面上进行如下配设:使大致为矩形的壳体连接部56的长轴α与短轴β的交点成为壳体连接部56的中心点,同时,成为圆形的音圈框架连接部51及其中心开口51a的中心点。另外,从放音侧观察时,在如图5A所示的平面上,所述长轴α及短轴β,实质上与宽度狭窄且具有细长平面形状的振动板46的长轴及短轴一致;在如图5(a)所示的平面上,长轴α与短轴β的交点,实质上也与振动板46的长轴与短轴的交点一致。
另外,在如图5A所示的平面上,这样配设连接臂部55:使作为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端部的第一连接端部55a,不在长轴α及短轴β中的任何一个轴上;使作为连接于壳体连接部56的短边部56a的端部的第二连接端部55b,也不在长轴α及短轴β中的任何一个轴上。并且,各连接臂部55的第一连接端部55a与第二连接端部55b被配设为,夹着长轴α而位于互为相反一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端部55a是在接近一个长边部56b的位置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第二连接端部55b是在接近另一长边部56b的位置连接于短边部56a,连接臂部55横切长轴α。并且,一对连接臂部55被配设是关于长轴α与短轴β的交点而相互成点对称。并且,连接臂部55弯曲为圆弧形状,但是,其弯曲中心并不与音圈框架连接部51及其中心开口51a的中心点相一致。即,连接臂部55并不与音圈框架连接部51形成同心圆。并且,在短轴β的方向上,连接臂部55比音圈框架连接部51还要向外部突出。
另外,在图5A所示的平面上,连接臂部55为带状,其宽度W及厚度t在从第一连接端部55a至第二连接端部55b的整个范围内,大致恒定。
根据如上所述的连接臂部55的平面形状可知,在如图5A所示的平面上,由于连接臂部55在长轴α的方向上形成过长,即,一边弯曲一边延伸而形成,因此在长轴α的方向可伸缩。另外,音圈框架连接部51仅在2处来通过连接臂部55而分别仅连接于壳体连接部56的左右短边部56a。由此,壳体连接部56的短边部56a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间隔,不会因长边部56b等而受到拘束,可以自由地伸缩。从而,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能够在放音方向自由移动。
而且,由于各连接臂部55的第一连接端部55a与第二连接端部55b夹着长轴α而配设在互为相反一侧的位置,因此音圈框架连接部51在短轴β的方向上的动作受限,能够防止音圈框架连接部51在短轴β方向上的位移。另外,由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是通过一对连接臂部55而连接于左右两侧的短边部56a,因此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左侧短边部56a之间的间隔,及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右侧短边部56a之间的间隔被保持为均等,能够防止音圈框架连接部51在长轴α方向上的位移。从而,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在垂直于放音方向的方向上不会发生位移。
并且,由于连接臂部55的宽度W比厚度t大,连接臂部55的扭曲被抑制,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不会相对于如图5A所示的平面而发生倾斜。从而,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在放音方向上不会发生倾斜。另外,连接臂部55的宽度W与度t之间的关系优选是W/t≥2,更优选是W/t=2~10,进一步优选是W/t=2~7。
并且,连接臂部55具有大致为S字状且圆弧的平面形状,并且,第一连接端部55a与第二连接端部55b被配设在夹着长轴α而位于互为相反一侧的位置,从而可以抑制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旋转。从而,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不会以其轴为中心而旋转。
本发明的发明者,在测试扬声器装置10的实际设备的同时,测试了在具有不同宽度W与厚度t关系的连接臂部55时的多种减震器50,测量了安装有各种减震器50的扬声器装置10的实际设备的音响性能,设定出了所述W/t的数值。
尤其是,制作了三个所述扬声器装置10的实际设备,即,试验机n1、n2及n3,针对各试验机分别替换具有W/t=1、2、5及7的4种连接臂部55的减震器50,并且测量了各试验机的实际最低共振频率f0。另外,各试验机的额定输出为10〔W〕,输入阻抗为8〔Ω〕,额定电压为8〔V〕,最低共振频率f0的标准值为250〔Hz〕±20〔%〕。也就是说,f0的最大值f0max与最小值f0min的差允许达到100〔Hz〕,因此可以说,所述最低共振频率f0的标准值为200~300〔Hz〕。而且,将1〔W〕的额定正弦波(频率10〔Hz〕~20〔KHz〕)输入至各试验机来测量阻抗,并将阻抗的峰值所对应的频率作为最低共振频率f0而进行了测量。另外,测量时的环境是气温23.3〔℃〕,湿度17〔%〕,气压1010〔hpa〕。
图7A是将测量结果以W/t与最低共振频率f0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的表格。在该表格中,最上行,即,第一行表示W/t的值,第二~四行则表示各W/t值所对应的试验机n1~n3的最低共振频率f0的实测值,第五行为av,表示各W/t值所对应的试验机n1~n3的最低共振频率f0的平均值,第6行为max,表示各W/t值所对应的试验机n1~n3的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第7行为min,表示各W/t值所对应的试验机n1~n3的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小值,最下行,即,第8行为f0max-f0min,表示各W/t值所对应的试验机n1~n3的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另外,图7A所示的表格中,X表示,由于发生了杂音,导致无法进行最低共振频率f0的实测,也无法进行所对应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及差分的计算。
图7B是基于图7A所示的表格而作成的,表示发生了杂音的状态的表格。在该表格中,O.K.表示,没有发生杂音而可以进行最低共振频率f0的实测,而N.G.表示,由于发生了杂音而不能进行最低共振频率f0的实测。根据图7B所示的表格可知,在W/t=1的情况下,发生杂音。认为该杂音是音圈框架44或音圈43与其他构件发生碰撞的声音。也就是说,使连接臂部55的宽度W与厚度t相等时,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会相对于放音方向而发生倾斜,其结果,会使得音圈框架44或音圈43与位于周边的其他构件发生碰撞而发生杂音。
图7C是基于图7A所示的表格而作成的,表示W/t与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最小值之差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另外,图8是表示图7C所示的表格的值的曲线图,横轴表示W/t,纵轴表示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另外,◆为用于表示图7C所示的表格的值的点,曲线为连接各点的指数曲线,是根据最小二乘法等的方法而作成的曲线。
根据图7C及图8可知,随着W/t的值的增加,最低共振频率f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会减少,能够有效地抑制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在放音方向上的倾斜。而且,在W/t=2的情况下,也仍然处于最低共振频率f0的标准值250〔Hz〕±20〔%〕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说优选的是W/t≥2。
如图6B中明确地表示,能够根据需要,在减震器50的放音侧的面上,一体地形成用于引导软线52的导向片54和用于固定软线52的固定片54a。所述导向片54优选沿着音圈框架连接部51、连接臂部55及壳体连接部56的边缘的全部或一部分而进行延伸,并且,形成为朝向减震器50的放音侧延伸。另外,在导向片54的任意部位,使其一部分进一步延长而形成单个或多个所述固定片54a。
而且,如图6C所示的音圈框架44从减震器50的放音侧插入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中心开口51a,并如图6A所示,固定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软线(cord)52被配设成沿着连接臂部55等的导向片54,且通过固定片54a进行铆接固定,使软线52被保持在连接臂部55等的放音侧的面上。
这样,在实施方式中,减震器50支承音圈框架44,且使其在放音方向上可振动,所述音圈框架44将与磁电路部40联动而发生振动的音圈43的振动传递到振动板46,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且包括:安装于音圈框架44的音圈框架连接部51;安装于用于固定磁电路部40的壳体11上的壳体连接部56;用于连接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壳体连接部56的连接臂部55,且连接臂部55为一对,各连接臂部55具有大致为S字状的平面形状,且分别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两处。
由此,不用给连接臂部55付与波纹,也能使得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壳体连接部56之间可以伸缩,因此,无需增加减震器50在放音方向上的尺寸,即无需增加厚度,就能使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在放音方向上自由移动而振动。另外,由于无需用于付与波纹的工序,因此能够易于制造减震器50,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从放音侧观察时,振动板46具有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平面形状,连接臂部55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且在振动板46的长度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延伸。从而,在平面上,连接臂部55向振动板46的长度方向过长地形成,可以在振动板46的长度方向上伸缩。
并且,在各连接臂部55中,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第一连接端部55a与连接于壳体连接部56的第二连接端部55b,夹着穿过了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中心而在振动板4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轴α,而位于互为相反一侧的位置。由此,音圈框架连接部51在振动板46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动作受限,可以防止音圈框架连接部51在振动板46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位移。从而,连接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的音圈框架44及音圈43不会向垂直于放音方向的方向发生位移,音圈43在磁隙内,不会与板42的中心孔42a的内周面或磁轭48的中心柱部48a的外周面发生干涉。
并且,连接臂部55为宽度W及厚度t恒定的带状,且满足W/t=2~7的关系。从而,抑制了连接臂部55的扭曲,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不会相对于如图5A所示的平面而发生倾斜,音圈43在磁隙内不会与板42的中心孔42a的内周面或磁轭48的中心柱部48a的外周面发生干涉。
并且,壳体连接部56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且其包括,在所述振动板46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边部与在所述振动板46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短边部。由此,可以将减震器50坚固地固定于壳体11的减震器连接部37a。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扬声器装置10具有,振动板46、使振动板46振动的驱动单元、作为覆盖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的箱体而起作用的壳体11,从放音侧观察时,振动板46及壳体11具有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平面形状,驱动单元具有磁电路部40、与磁电路部40联动而发生振动的音圈43、将音圈43的振动传递至振动板46的音圈框架44,磁电路部40在壳体11的外侧且反放音侧被保持于壳体11,音圈框架44在壳体11的内侧,通过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50而被保持于壳体11,且其可在放音方向上振动。
由此,在前述的减震器50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无需框架等的别的构件,仅通过一体形成的壳体11就能够保持驱动单元及振动板46,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组装变得容易,可以降低扬声器装置10的成本。另外,由于用一体形成的壳体11来覆盖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因此能够提高作为箱体的性能,即使采用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形状,声音的再生性也仍然良好,由此能够提供音质高的扬声器装置10。并且,由于具有相对于磁电路部40的放音侧的面来说向反放音侧凹进的凹进空间21a,因此,即使缩小扬声器装置10的放音方向的尺寸而实现小型化,也可以仍然能够加大作为箱体的壳体11的容积,可以再生出顺畅的低音及清晰的中高音,声音的再生性良好,可提高音质。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动作及相同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俯视图。
在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50中,如图所示,壳体连接部56不具有长边部56b,且就短边部56a而言也只具有一部分。即,相比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器50,在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50中,壳体连接部56的长边部56b的全部及短边部56a的一半左右被消除,但还留有各连接臂部55的第二连接端部55b所连接的部分的短边部56a。
另外,对于减震器50及扬声器装置10的其他点的构成,由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这样,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50,其壳体连接部56并非为矩形。即,壳体连接部56具有沿着振动板46的宽度方向(短轴方向)延伸的细长带状的平面形状。
由此,可减小减震器50整体的平面外形尺寸,能够对壳体11的减震器连接部37a进行小型化。另外,由于壳体连接部56的长边部56b被削除,因此实际上,外围开口(周缘开口)51b的面积扩大,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的后方空间21内的空气移动不会受到减震器50的阻碍。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动作及相同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放音侧观察的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装置的分解图,且为从反放音侧观察的图。
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50,具有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但与壳体11一体形成。具体地,如图所示的减震器50,壳体连接部56只具有短边部56a的一部分,不具有长边部56b,所述短边部56a的一部分与所述间隔板部37一体地连接于壳体11的间隔板部37的减震器连接部37a上。
在如图所示的例中,在所述短边部56a的一部分,形成有比减震器50的其他部分更厚的一体连接部56c,该一体连接部56c的下端面(反放音侧的面)一体连接于减震器连接部37a的上表面(放音侧的面)。
另外,在所述间隔板部37,形成有减震器容置开口38,其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线圈通过开口部36,且为从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间隔板部37的贯通开口。该减震器容置开口38,集成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5A所示的减震器50的中心开口51a与外围开口51b的形状及大小。从而,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0及11所示,从放音侧观察时,减震器50的除去一体连接部56c以外的部分,位于所述减震器容置开口38内。
而且,由于壳体连接部56的长边部56b被省略,因此音圈框架连接部51与壳体11的侧板部12的内面之间的空间有所增加。换言之,由于能够使所述侧板部12接近于音圈框架连接部51,因此能够缩小壳体11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并且,实施方式中的壳体11不具有磁电路固定构件18,且磁电路支承凸部17上并没形成有磁电路固定构件容置凹部18a。由此,可以简化所述磁电路支承凸部17及磁电路容置凹部34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制造壳体11。另外,由于形成于磁电路支承凸部17的内部的后方空间21的容积增加,扬声器装置10的音响性能有所提高。
另外,容置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的磁电路部40,通过粘合剂而固定于壳体11。由此,磁电路部40坚固地固定于壳体11,不会从磁电路容置凹部34内脱离出来。而且,在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在用于划分磁电路容置凹部34两侧的磁电路支承凸侧部17a的放音侧端,形成有用于容置剩余粘合剂的粘合剂积存槽18b。
另外,对于减震器50及扬声器装置10的其他点的构成,由于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震器50的壳体连接部56的一体连接部56c一体连接于间隔板部37。即,壳体连接部56具有在振动板46的宽度方向(短轴方向)延伸的细长带状的平面形状,且一体连接于壳体11。
由此,能减小整个减震器50在平面上的外形尺寸的同时,由于减震器50与壳体11为一体化,从而不需要将减震器50安装于壳体11的工序,能够减少零件数,可以降低扬声器装置10的制造成本。
另外,壳体11包括配设于磁电路部40与振动板46之间的间隔板部37,该间隔板部37形成有在厚度方向贯通间隔板部37的减震器容置开口38,音圈框架连接部51及连接臂部55则从放音侧观察时位于减震器容置开口38内,而壳体连接部56在减震器容置开口38的外围(周缘)一体地连接于间隔板部37。
由此,连通间隔板部37两侧的减震器容置开口38被大型化,振动板46的反放音侧的后方空间21内的空气移动不会受到间隔板部37的阻碍。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的宗旨而可以有各种变形,这些变更不能从本发明的范围排除。
在产业上,本发明可适用于扬声器装置。

Claims (8)

1.一种扬声器用减震器,其对振动传递构件进行支承,使该振动传递构件能够在放音方向上振动,所述振动传递构件用于将与磁电路部联动而发生振动的驱动构件的振动传递到振动板,
该扬声器用减震器的特征在于,
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
且包括:
振动侧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振动传递构件,
固定侧安装部,其安装于用于固定所述磁电路部的筐体,
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振动侧安装部与固定侧安装部;
该连接部为一对,分别连接于振动侧安装部的两处,并且,各连接部的与所述振动侧安装部相连接的端部和与所述固定侧安装部连接的端部,夹着通过振动侧安装部的中心且在所述振动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轴,而位于互为相反一侧的位置,
其中,所述各连接部具有大致为S字状的平面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从放音侧观察时,所述振动板具有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平面形状,
所述连接部,在没有付与外力的初始状态下呈平板状,且以在所述振动板的长度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延伸。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为宽度及厚度恒定的带状,且在宽度为W,厚度为t时,
满足W/t≥2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并且包括,在所述振动板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边部与在所述振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短边部。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具有在所述振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带状的平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具有在所述振动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带状的平面形状,且一体地连接于所述筐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筐体,包括配设于所述磁电路部与振动板之间的间隔板部,该间隔板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间隔板部的贯通开口,从放音侧观察时所述振动侧安装部及连接部位于所述贯通开口内,所述固定侧安装部在所述贯通开口的外围一体地连接于所述间隔板部。
8.一种扬声器装置,具有振动板、使该振动板发生振动的驱动单元、发挥箱体功能的筐体,该箱体用于覆盖所述振动板的反放音侧,
该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从放音侧观察时,所述振动板及筐体具有宽度狭窄且细长的平面形状,
所述驱动单元具有:磁电路部、与该磁电路部联动而发生振动的驱动构件、将该驱动构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振动板的振动传递构件,
所述磁电路部在所述筐体的外侧且在反放音侧被保持于所述筐体上,
所述振动传递构件,在所述筐体的内侧,隔着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用减震器而被保持于所述筐体上,且能够在放音方向上振动。
CN201310051356.3A 2012-02-15 2013-02-16 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0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0564 2012-02-15
JP2012-030564 2012-02-15
JP2012-283896 2012-12-27
JP2012283896A JP2013192205A (ja) 2012-02-15 2012-12-27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及び該ダンパを有するスピー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0115A CN103260115A (zh) 2013-08-21
CN103260115B true CN103260115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96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135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0115B (zh) 2012-02-15 2013-02-16 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0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822B (zh) * 2015-04-15 2019-11-19 奥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音频换能器
CN109348354B (zh) * 2018-09-14 2024-04-02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的升降装置和音箱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759A (zh) * 2005-07-28 2007-01-31 索尼株式会社 扬声器阻尼器及安装扬声器阻尼器的方法
CN102036147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星电株式会社 扬声器用阻尼器及具有该扬声器用阻尼器的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9824A3 (en) * 2004-11-18 2008-02-13 Pioneer Corporation Voice coil device and speaker device using the voice coi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759A (zh) * 2005-07-28 2007-01-31 索尼株式会社 扬声器阻尼器及安装扬声器阻尼器的方法
CN102036147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星电株式会社 扬声器用阻尼器及具有该扬声器用阻尼器的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0115A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5160B2 (en) Speaker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US8027502B2 (en) Speaker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US9094760B2 (en) Earphone
JP4142718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US8553924B2 (en) Speaker, speaker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vehicle using the speaker
US20110051988A1 (en) Speaker device
JP4439283B2 (ja) 長円もしくは楕円形のスピーカ装置
US8325968B2 (en) Speaker
JP5311061B2 (ja) ボイス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US20230292037A1 (en) Coaxial horn
US20090226018A1 (en) micro-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perceived sound quality
JP618841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スピーカ
CN103260115B (zh) 扬声器用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扬声器装置
WO2012127812A1 (ja) スピーカ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ならびに移動体装置
JP5714477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WO2009093777A1 (en) Flate speaker
JP2012249030A (ja)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CN117641206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JP5311053B2 (ja)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JP2013192205A (ja)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及び該ダンパを有するスピーカ装置
CN213906921U (zh) 一种同轴喇叭
CN215601459U (zh) 一种扬声器及音箱
CN209030435U (zh) 双向扬声器及智能音箱
JP2009049757A (ja) 耳挿入型のイヤホン
TWM446471U (zh) 揚聲器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