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7293A -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7293A
CN103257293A CN2013101516130A CN201310151613A CN103257293A CN 103257293 A CN103257293 A CN 103257293A CN 2013101516130 A CN2013101516130 A CN 2013101516130A CN 201310151613 A CN201310151613 A CN 201310151613A CN 103257293 A CN103257293 A CN 103257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tower
impedance
circuit
current transformer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16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7293B (zh
Inventor
李建明
聂鸿宇
陈少卿
马啟潇
张榆
文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101516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7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293A/zh
Priority to RU2015147543A priority patent/RU2624614C2/ru
Priority to PCT/CN2014/076211 priority patent/WO201417331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7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1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G06F30/367Design verification, e.g. using simul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SPICE], direct methods or relaxation meth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以输电线与避雷线模型、杆塔及杆塔接地体模型和绝缘子模型为基础,将杆塔分为斜材段、横担段和主材段,同时考虑绝缘子以及输电线与避雷线因素,用对应的波阻抗、自阻抗、互阻抗、自导纳、互导纳以及电感等模拟构建雷击瞬态等效电路。本系统为输电线路沿线雷击电流、电压数据的采集提供了物理试验平台。本系统不同位置加入冲击电流,测量远端避雷线及导线的信号,可分析雷电波在整个输电线路的传播过程,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输电线路线路防雷薄弱段以及变电站设备防雷保护。根据测量所得波形进行特性量分析,可提出输电线路直击与绕击闪络的模式识别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雷击时电力输电线的电磁暂态过程模拟系统,特别是雷电直击杆塔塔顶或雷电绕击一根输电导线时的电磁暂态过程模拟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从各国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雷击仍然是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危害,由雷击导致的线路跳闸占故障总数的比例不断上升。日本及瑞典一半以上的电力系统事故都是由于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而引起的;埃及也曾因雷击输电干线而使全国停电;国际大电网会议公布的前苏联、美国等国家总长3.27万公里、275-50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连续3年运行中,雷害事故达到总事故的60%。输电线路作为电网中最容易遭受雷击的部分,研究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过程,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未见有输电线路雷击电磁暂态仿真模拟系统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或称实验平台),以在系统不同位置输入雷电冲击波电流,测量远端避雷线及导线的信号,从而准确分析雷电波在整个输电线路的传播过程,并根据测量所得波形进行特性量分析,识别输电线路直击或绕击闪络的模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另一端接于杆塔斜材段阻尼电阻R1一端以及杆塔斜材段阻尼电感L1一端,杆塔斜材段阻尼电阻R1另一端以及杆塔斜材段阻尼电感L1另一端同时接于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另一端接于杆塔横担段阻尼电阻R2一端以及杆塔横担段阻尼电感L2一端,杆塔横担段阻尼电阻R2另一端以及杆塔横担段阻尼电感L2另一端同时串接杆塔主体段波阻抗Zt3后接于杆塔主体段阻尼电阻R3一端以及杆塔主体段阻尼电感L3一端,杆塔主体段阻尼电阻R3另一端以及杆塔主体段阻尼电感L3另一端同时串接接地体电阻Rf后接地;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一线圈、第一避雷线的自阻抗Z11、第一避雷线与第二避雷线之间的互阻抗Z12、第一避雷线与a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a、第一避雷线与b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b以及第一避雷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c后作为第一引出端,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二线圈、第二避雷线的自阻抗Z22以及第三电流互感器T3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二引出端,第三电流互感器T3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第二避雷线之间的互阻抗Z12并联;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三线圈以及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一线圈均与第一、第二避雷线、a相、b相、c相输电导线之间互阻抗的最小值Zmmin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绝缘子YZ1、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二线圈、a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aa以及第四电流互感器T4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三引出端,第四电流互感器T4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a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a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二绝缘子YZ2和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三线圈后接于b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bb一端,自阻抗Zbb另一端串接第五电流互感器T5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四引出端,第五电流互感器T5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b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b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三绝缘子YZ3和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四线圈后接于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一端,自阻抗Zcc另一端串接第六电流互感器T6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五引出端,第六电流互感器T6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c并联;b相输电导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导纳Ybc连接在b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bb另一端以及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另一端之间;c相输电导线的对地导纳Yco连接在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另一端与地之间。
还具有冲击波电流源,冲击波电流源从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引入,或者从第三绝缘子YZ3与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四线圈的结点处引入。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子采用模拟绝缘子或者模拟绝缘子的空气放电间隙。
所述第一~第六电流互感器T1、T2、T3、T4、T5、T6采用变比为1:1的电流互感器,上述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均采用锰锌铁氧体。
所述参数表达如下式:
Z ii = ( R ii + ΔR ii ) + j ( 2 ω × 10 - 4 ln 2 h i GM R i ΔX ii )
Z m min = min ( Z ik ) = min ( Z ki ) = min [ ΔR ik + j ( 2 ω × 10 - 4 ln D ik d ik + ΔX ik ) ]
Z ik = Z ki = ΔR ik + j ( 2 ω × 10 - 4 ln D ik d ik + ΔX ik ) - Z m min
Y co = jω 1 18 × 10 6 ln 2 h c r c
Y bc = jω 1 18 × 10 6 ln D bc d bc
式中,j—为复数虚部符号;
ri—线路i的半径,i为a,b,c,1,2;
Rii—线路i的交流电阻,i为a,b,c,1,2;
hi—线路i对地的平均悬挂高度,i为a,b,c,1,2;
Dik—线路i与线路k镜像之间的距离,i,k为a,b,c,1,2,且i≠k;
dik—线路i与线路k之间的距离,i,k为a,b,c,1,2,且i≠k;
GMRi—线路i的几何均距,i为a,b,c,1,2;
ω=2πf—频率为f时的角频率,单位为rad/s;
△Rii,△Rik,△Xii,△Xik—计及大地影响的卡送修正项,i,k为a,b,c,1,2;
Zii—线路i的自阻抗,i为a,b,c,1,2;
Zmmin—各线路互阻抗的最小值;
Zik,Zki—线路i与线路k之间的互阻抗与Zmmin的差值,i,k为a,b,c,1,2;
Z ti = 60 [ ln 2 2 H i 2 1 / 8 ( r ti 1 / 3 r B 2 / 3 ) 1 / 4 ( R ti 1 / 3 R B 2 / 3 ) 3 / 4 - 2 ] r ti R ti , i=1,2或3
R i = - 2 Z ti [ H i / ( H 1 + H 2 + H 3 ) ] ln γ , i=1,2或3
Li=αRi2Hit
Hi每段杆塔高度,i为1,2,3;
Rti杆塔主支架半径,i为1,2,3;
rti杆塔支架半径,i为1,2,3;
Zti每段杆塔波阻抗,i为1,2,3;
rB,RB—上下塔基部分的半径;
Ri每段杆塔的阻尼电阻,i为1,2,3;
Li每段杆塔的阻尼电感,i为1,2,3;
α为阻尼系数;
υt为光速;
γ为衰减系数。
本实验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在模型台不同位置加入冲击电流,测量远端避雷线及导线的信号,可分析雷电波在整个输电线路的传播过程,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输电线路线路防雷薄弱段以及变电站设备防雷保护。根据测量所得波形进行特性量分析,可提出输电线路直击与绕击闪络的模式识别方法。
2、动模试验台电路板参数可调,可在动模实验台上得到有效的差异化防雷措施,对并联间隙等疏导型防雷装置进行实验分析。
雷击杆塔反击的主要影响因素:避雷线分流,杆塔高度,杆塔接地电阻,导线工作电压;雷电绕击导线的主要影响因素:避雷线保护角,杆塔线路所处地形,导线工作电压,杆塔高度。在动模实验台对模型元件参数在可调范围内调节来改变雷害影响因素,通过反复的调节得到差异化防雷的最优模型。在动模实验台对并联间隙等疏导型防雷装置的配置方式的最优研究,降低雷击跳闸率
改进防雷保护措施和绝缘配合水平,是实现大幅度提高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目标的重要保证。
3、动模实验台可对输电线路沿线雷电流及雷电过电压数据采集提供物理试验台。
雷电的参数特性对探讨电力系统绝缘配合,防雷对策,提高防雷设施性能,评价防雷设施对各种设备及变电站、发电厂和建筑物的保护范围以及分析雷害事故,区分事故责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发电厂和变电站对于雷电流的监测大多使用录波器和避雷器,但避雷器只能记录雷电发生的次数,不能记录雷电流的极性和幅值等信息,不能为雷电防护提供准确的信息;雷电流发生时幅值和频率都比较高,变电站内的录波器由于受自身采样频率的限制,不能够准确记录雷电流波形,且雷电流波形进入变电站之前,波形会发生畸变,因此所测到的波形并非真实的雷电流波形,不能准确反映雷电真实参数特性。因此对雷电参数的研究很有必要。
由于雷电的随机性,在实际线路上直接对雷电参数采集实验,由于雷电的随机性,将会面临采集周期长,每次线路实验中都线路必须停电,并且雷电频发的输电线路大多处在山区,反复调整监测装置会很不方便。通过在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台雷电参数的采集实验,可验证雷电监测装置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并确定雷电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及安装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第二避雷线以及a相、b相、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和互阻抗的电路图。
图2是第一避雷线的对地导纳及与a、b、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导纳的电路图。
图3是雷电直击塔顶时一个间隔输电线路(两杆塔之间)模型的电路单元的结构图。
图4是雷电绕击一相导线时一个间隔输电线路模型的电路单元的结构图。
图5是杆塔波阻抗模拟框图。
图6、图7、图8、图9分别是模拟杆塔的平行多导体系统的对应参数示意图。
图10是杆塔及杆塔接地体的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动模型实验台(即实验系统)结构:
1、输电线与避雷线模型;
2、杆塔及杆塔接地体模型;
3、绝缘子模型。
输电线与避雷线模型
本发明线路π型等值模型选段长度为L=λ/10,其中λ为作用于线路上雷电暂态电流傅里叶变换后频谱最大频率分量,线路周围介质中电磁波的波长。因此,分段线路元件相对于雷电波满足静态场假设。
本发明提供了精确的雷击输电线路及杆塔时,雷电通道的物理模型的搭建方法。与传统的输电线路模型不同,此模型台加入了地线的物理模型,精确考虑到地线与输电线的电磁耦合。用多段等值π型等值电路模拟地线与输电线的自阻抗与互阻抗(图1),自导纳与互导纳(图2),直接用互感器模拟线路的互阻抗,并在各段杆塔地线上安装了电流,电压监测装置,首次提出在地线与输电线上同时采集雷电波数据。相比于只在输电线上采集的雷电波数据,能双通道综合分析能有效排除干扰,以及对雷击故障模式(反击和绕击)有直观的识别等优势。
图1中为各线路自阻抗,其余为线路间互阻抗。图2中各线路端点处自导纳,其余为线路间的互导纳。
图1系统总阻抗Z为:
Z = Z 11 Z 12 Z 1 a Z 1 b Z 1 c Z 21 Z 22 Z 2 a Z 2 b Z 2 c Z a 1 Z a 2 Z aa Z ab Z ac Z b 1 Z b 2 Z ba Z bb Z bc Z c 1 Z c 2 Z ca Z cb Z cc ;
图2系统杆塔对地线总导纳Yshunt/2为:
Y shunt 2 = Y 10 / 2 Y 12 / 2 Y 1 a / 2 Y 1 b / 2 Y 1 c / 2 Y 12 / 2 Y 20 / 2 Y a 2 / 2 Y b 2 / 2 Y c 2 / 2 Y 1 a / 2 Y 2 a / 2 Y aa / 2 Y ba / 2 Y ca / 2 Y 1 b / 2 Y 2 b / 2 Y ab / 2 Y bb / 2 Y cb / 2 Y 1 c / 2 Y 2 c / 2 Y ac / 2 Y bc / 2 Y cc / 2 ;
其中Z11,Z22,Zaa,Zbb,Zcc为各线路自阻抗,其余为线路间互阻抗。Y10/2,Y20/2,Yao/2,Ybo/2,Yco/2为各线路端点处自导纳,其余为线路间的互导纳。
其分量模型如下式:
I 1 I 2 I 3 I 4 I a I b I c I d I e I f = Y + 1 2 Y shunt - Y - Y Y + 1 2 Y shunt U 1 U 2 U 3 U 4 U a U b U c U d U e U f ;
其中Y=Z-1
图3、图4中,T1,T2,T3,T4,T5,T6为变比为1:1的电流互感器,其中T1铁芯上绕了三个绕组,T2铁芯上绕上四个绕组。电流互感器的铁芯采用锰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的最高使用频率为3MHZ,Rf为杆塔接地体冲击电阻。
图3、图4示出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另一端接于杆塔斜材段阻尼电阻R1一端以及杆塔斜材段阻尼电感L1一端,杆塔斜材段阻尼电阻R1另一端以及杆塔斜材段阻尼电感L1另一端同时接于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另一端接于杆塔横担段阻尼电阻R2一端以及杆塔横担段阻尼电感L2一端,杆塔横担段阻尼电阻R2另一端以及杆塔横担段阻尼电感L2另一端同时串接杆塔主体段波阻抗Zt3后接于杆塔主体段阻尼电阻R3一端以及杆塔主体段阻尼电感L3一端,杆塔主体段阻尼电阻R3另一端以及杆塔主体段阻尼电感L3另一端同时串接接地体电阻Rf后接地;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一线圈、第一避雷线的自阻抗Z11、第一避雷线与第二避雷线之间的互阻抗Z12、第一避雷线与a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a、第一避雷线与b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b以及第一避雷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c后作为第一引出端,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二线圈、第二避雷线的自阻抗Z22以及第三电流互感器T3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二引出端,第三电流互感器T3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第二避雷线之间的互阻抗Z12并联;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三线圈以及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一线圈均与第一、第二避雷线、a相、b相、c相输电导线之间互阻抗的最小值Zmmin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绝缘子YZ1、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二线圈、a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aa以及第四电流互感器T4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三引出端,第四电流互感器T4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a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a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二绝缘子YZ2和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三线圈后接于b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bb一端,自阻抗Zbb另一端串接第五电流互感器T5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四引出端,第五电流互感器T5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b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b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三绝缘子YZ3和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四线圈后接于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一端,自阻抗Zcc另一端串接第六电流互感器T6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五引出端,第六电流互感器T6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c并联;b相输电导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导纳Ybc连接在b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bb另一端以及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另一端之间;c相输电导线的对地导纳Yco连接在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另一端与地之间。
还具有冲击波电流源,冲击波电流源从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引入,或者从第三绝缘子YZ3与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四线圈的结点处引入。第一、第二、第三绝缘子采用模拟绝缘子的空气放电间隙,或采用模拟等效绝缘子。参数表达如下式:
Z ii = ( R ii + ΔR ii ) + j ( 2 ω × 10 - 4 ln 2 h i GMR i + ΔX ii )
Z m min = min ( Z ik ) = min ( Z ki ) = min [ ΔR ik + j ( 2 ω × 10 - 4 ln D ik d ik + ΔX ik ) ]
Z ik = Z ki = ΔR + j ( 2 ω × 10 - 4 ln D ik d ik + ΔX ik ) - Z m min
Y co = jω 1 18 × 10 6 ln 2 h c r c , 一般地, Y io = jω 1 18 × 10 6 ln 2 h i r i (i为a,b,c,1,2)
Y bc = jω 1 18 × 10 6 ln D bc d bc , 一般地, Y ik = jω 1 18 × 10 6 ln D ik d ik (i为a,b,c,1,2)
式中,ri—线路i的半径,i为a,b,c,1,2;
Rii—线路i的交流电阻,i为a,b,c,1,2;
hi—线路i对地的平均悬挂高度,i为a,b,c,1,2;
Dik—线路i与线路k镜像之间的距离,i,k为a,b,c,1,2,且i≠k;
dik—线路i与线路k之间的距离,i,k为a,b,c,1,2,且i≠k;
GMRi—线路i的几何均距,i为a,b,c,1,2;
ω=2πf—频率为f时的角频率,单位为rad/s;
△Rii,△Rik,△Xii,△Xik—计及大地影响的卡送修正项,i,k为a,b,c,1,2;
Zii—线路i的自阻抗,i为a,b,c,1,2;
Zmmin—各线路互阻抗的最小值;
Zik,Zki—线路i与线路k之间的互阻抗与Zmmin的差值,i,k为a,b,c,1,2;
Z ti = 60 [ ln 2 2 H i 2 1 / 8 ( r ti 1 / 3 r B 2 / 3 ) 1 / 4 ( R ti 1 / 3 R B 2 / 3 ) 3 / 4 - 2 ] r ti R ti , i=1,2或3;
R i = - 2 Z ti [ H i / ( H 1 + H 2 + H 3 ) ] ln γ , i=1,2或3;
Li=αRi2Hit
Hi每段杆塔高度,i为1,2,3;
Rti杆塔主支架半径,i为1,2,3;
rti杆塔支架半径,i为1,2,3;
Zti每段杆塔波阻抗,i为1,2,3;
rB,RB—上下塔基部分的半径;
Ri每段杆塔的阻尼电阻,i为1,2,3;
Li每段杆塔的阻尼电感,i为1,2,3;
α为阻尼系数;
υt为光速;
γ为衰减系数。
图3、图4所示本线路模型不从线路正序、负序、零序阻抗入手,而是按实际情况分别模拟各线路之间的互感,当各线路之间的互感完全被模拟时,其对外的特性(正序、负序和零序阻抗)也就与实际线路一致了。模型能完全模拟各相间的互感,可以全面地反映输电线路的电气量特征,导线与避雷线的电感参数采用阻抗元件模拟,模型的实现和参数调整方便。
通过在杆塔地线支架和绝缘子串支路安装雷电流传感器。可区分线路的雷击点,当线路发生绕击事故时,对应绝缘子串支路的传感器测到的雷电流幅值比杆塔地线支架上传感器记录的信号大得多;当发生反击事故时,除绝缘子串闪络相有信号记录外,杆塔地线支架传感器也有对应的记录波形。
通过对沿线的地线与输电线路杆塔位置处电压波形的监测,当发生雷击事故,可利用监测到的雷电过电压波形,利用时差定位及雷电通道衰减特性进行反推,确定事故点雷电过电压波形。
杆塔及杆塔接地体模型(参见图5图10):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度较高,杆塔各处宽度均有较大的差别,对于雷电流在塔身上的传播有着较大的影响,对雷电流在杆塔上传播过程的准确模拟,依赖于杆塔波阻抗模拟的精度。
规程法中的集中电感和单一波阻抗不适用于高度较高、结构复杂的杆塔。
采用平行多导体系统(参见图6~图9)和不平行多导体系统下多波阻抗模型,可准确模拟杆塔上雷电流的传播过程。
在防雷计算中,雷电冲击波作用下塔顶呈现的电位与塔顶注入的冲击电流的比值,即杆塔的冲击响应波阻抗,它直接影响到塔顶电位的计算结果。我国现行规程的防雷计算方法采用的集中电感来模拟线路杆塔,就忽略了杆塔对地电容的影响,由此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大,并且计算时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影响被夸大,精度不高。实际上,雷电波沿杆塔传播时,不同高度杆塔部分的单位长度的电感和电容都不相同,这就使得沿杆塔分布的波阻抗是变化的,在实际的工程计算中,杆塔的计算时采用多波阻抗模型,将杆塔分成几部分模拟,计算结果比集中电感更符合实际。
根据杆塔接地体的散流作用和集肤效应,分析冲击散流过程中土壤参数时变特性随空间电场分布变化规律;
杆塔接地体的冲击阻抗受流过冲击电流的幅值及频率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性。
I g = E 0 ρ 2 π R 0 2 R T = R 0 1 + I / I g .
绝缘子模型:
新型防雷并联间隙的绝缘子模型——具有灭弧能力的并联间隙。
通过调节绝缘子串长度,并联间隙的大小和灭弧装置的结构,改变闪络电压,及建弧率,对雷击跳闸率进行分析研究,模拟真实线路上的绝缘子特性,得到并联间隙等疏导型防雷装置的配置方式。

Claims (5)

1.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另一端接于杆塔斜材段阻尼电阻R1一端以及杆塔斜材段阻尼电感L1一端,杆塔斜材段阻尼电阻R1另一端以及杆塔斜材段阻尼电感L1另一端同时接于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另一端接于杆塔横担段阻尼电阻R2一端以及杆塔横担段阻尼电感L2一端,杆塔横担段阻尼电阻R2另一端以及杆塔横担段阻尼电感L2另一端同时串接杆塔主体段波阻抗Zt3后接于杆塔主体段阻尼电阻R3一端以及杆塔主体段阻尼电感L3一端,杆塔主体段阻尼电阻R3另一端以及杆塔主体段阻尼电感L3另一端同时串接接地体电阻Rf后接地;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一线圈、第一避雷线的自阻抗Z11、第一避雷线与第二避雷线之间的互阻抗Z12、第一避雷线与a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a、第一避雷线与b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b以及第一避雷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c后作为第一引出端,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二线圈、第二避雷线的自阻抗Z22以及第三电流互感器T3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二引出端,第三电流互感器T3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第二避雷线之间的互阻抗Z12并联;第一电流互感器T1的第三线圈以及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一线圈均与第一、第二避雷线、a相、b相、c相输电导线之间互阻抗的最小值Zmmin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一绝缘子YZ1、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二线圈、a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aa以及第四电流互感器T4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三引出端,第四电流互感器T4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a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a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二绝缘子YZ2和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三线圈后接于b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bb一端,自阻抗Zbb另一端串接第五电流互感器T5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四引出端,第五电流互感器T5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b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b并联;杆塔横担段波阻抗Zt2一端顺次串接第三绝缘子YZ3和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四线圈后接于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一端,自阻抗Zcc另一端串接第六电流互感器T6的第二线圈后作为第五引出端,第六电流互感器T6的第一线圈和第一避雷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阻抗Z1c并联;b相输电导线与c相输电导线之间的互导纳Ybc连接在b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bb另一端以及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另一端之间;c相输电导线的对地导纳Yco连接在c相输电导线的自阻抗Zcc另一端与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其特征是,还具有冲击波电流源,冲击波电流源从杆塔斜材段波阻抗Zt1一端引入,或者从第三绝缘子YZ3与第二电流互感器T2的第四线圈的结点处引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子采用模拟绝缘子的空气放电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六电流互感器T1、T2、T3、T4、T5、T6采用变比为1:1的电流互感器,上述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均采用锰锌铁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参数表达如下式:
Z ii = ( R ii + ΔR ii ) + j ( 2 ω × 10 - 4 ln 2 h i GMR i + ΔX ii )
Z m min = min ( Z ik ) = min ( Z ki ) = min [ ΔR ik + j ( 2 ω × 10 - 4 ln D ik d ik + ΔX ik ) ]
Z ik = Z ki = Δ R ik + j ( 2 ω × 10 - 4 ln D ik d ik + Δ X ik ) - Z m min
Y co = jω 1 18 × 10 6 ln 2 h c r c
Y bc = jω 1 18 × 10 6 ln D bc d bc
式中,j—为复数虚部符号;
ri—线路i的半径,i为a,b,c,1,2;
Rii—线路i的交流电阻,i为a,b,c,1,2;
hi—线路i对地的平均悬挂高度,i为a,b,c,1,2;
Dik—线路i与线路k镜像之间的距离,i,k为a,b,c,1,2,且i≠k;
dik—线路i与线路k之间的距离,i,k为a,b,c,1,2,且i≠k;
GMRi—线路i的几何均距,i为a,b,c,1,2;
ω=2πf—频率为f时的角频率,单位为rad/s;
△Rii,△Rik,△Xii,△Xik—计及大地影响的卡送修正项,i,k为a,b,c,1,2;
Zii—线路i的自阻抗,i为a,b,c,1,2;
Zmmin—各线路互阻抗的最小值;
Zik,Zki—线路i与线路k之间的互阻抗与Zmmin的差值,i,k为a,b,c,1,2;
Z ti = 60 [ ln 2 2 H i 2 1 / 8 ( r ti 1 / 3 r B 2 / 3 ) 1 / 4 ( R ti 1 / 3 R B 2 / 3 ) 3 / 4 - 2 ] r ti R ti , i=1,2或3;
R i = - 2 Z ti [ H i / ( H 1 + H 2 + H 3 ) ] ln γ , i=1,2或3;
Li=αRi2Hit
Hi每段杆塔高度,i为1,2,3;
Rti杆塔主支架半径,i为1,2,3;
rti杆塔支架半径,i为1,2,3;
Zti每段杆塔波阻抗,i为1,2,3;
rB,RB—上下塔基部分的半径;
Ri每段杆塔的阻尼电阻,i为1,2,3;
Li每段杆塔的阻尼电感,i为1,2,3;
α为阻尼系数;
υt为光速;
γ为衰减系数。
CN201310151613.0A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Active CN103257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1613.0A CN103257293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RU2015147543A RU2624614C2 (ru) 2013-04-27 2014-04-25 Испыт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переходного процесса гроз
PCT/CN2014/076211 WO2014173317A1 (zh) 2013-04-27 2014-04-25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1613.0A CN103257293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293A true CN103257293A (zh) 2013-08-21
CN103257293B CN103257293B (zh) 2015-09-02

Family

ID=48961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1613.0A Active CN103257293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7293B (zh)
RU (1) RU2624614C2 (zh)
WO (1) WO201417331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7780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gis电子互感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WO2014173317A1 (zh) * 2013-04-27 2014-10-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CN104237692A (zh) * 2014-09-23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opgw的选型方法
CN104931852A (zh) * 2015-05-28 2015-09-2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基于招弧角建弧的直流接地极线路闪络故障电路模型、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9470989A (zh) * 2018-10-11 2019-03-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110kV部分同塔双回线路的雷击故障选线与定位方法
WO2021109632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10kV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评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797B (zh) * 2015-09-25 2018-09-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反击跳闸率计算方法
CN105740500A (zh) * 2015-11-19 2016-07-0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杆塔过电压仿真模型设计方法
CN106446428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开关电路电磁暂态分析方法及分析装置
CN109002648A (zh) * 2018-08-20 2018-12-14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cdegs的施工线路感应电压和电流的仿真计算方法
CN110377925A (zh) * 2019-04-18 2019-10-25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差异化防雷改造方法
CN110212570B (zh) * 2019-05-14 2023-03-28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mmse挖掘的风电场等值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0147634B (zh) * 2019-05-31 2022-11-11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接闪器安装准则的风机叶片雷击防护方法
CN110516397B (zh) * 2019-09-02 2022-12-27 南华大学 一种雷电电磁环境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0837014B (zh) * 2019-11-01 2021-07-20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判断是否由接地引起谐波电压放大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400910B (zh) * 2020-03-16 2022-06-07 西安交通大学 四角塔通信基站系统的雷电流分流特性计算方法
CN111506944B (zh) * 2020-03-31 2023-03-24 重庆科技学院 考虑塔线耦合效应的杆塔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CN113162012A (zh) * 2020-07-03 2021-07-2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半波长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抑制的氧化锌避雷器优化配置方法
CN112052555B (zh) * 2020-07-23 2024-02-23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模型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12270154B (zh) * 2020-09-23 2022-12-0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多层启动电阻用绝缘设计方法
CN112287523B (zh) * 2020-10-13 2024-02-23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重雷击下的断路器过电压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12287502A (zh) * 2020-11-08 2021-01-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共享杆塔过电压防护接地优化技术
CN112904118B (zh) * 2021-01-20 2022-09-0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避雷器阀片热老化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2699576B (zh) * 2021-01-27 2024-02-06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特高压直流雷电电磁暂态工程分析方法
CN113447768B (zh) * 2021-05-25 2022-03-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重雷下的断路器绝缘水平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468792A (zh) * 2021-07-22 2021-10-01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参数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094113A (zh) * 2022-12-08 2023-11-21 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同相并联电缆输电仿真模型及仿真分析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709B2 (en) * 2002-05-03 2005-05-03 Applied Energy Llc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voltage surge suppression system
CN101593976A (zh) * 2009-03-27 2009-12-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1776710A (zh) * 2010-02-01 2010-07-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电流波形反演恢复方法
CN101915888A (zh) * 2010-07-20 2010-12-15 昆明理工大学 ±8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可拓融合识别方法
CN102435921A (zh) * 2011-09-26 2012-05-02 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分公司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绝缘及耐雷电冲击性能的判定方法
CN102841280A (zh) * 2012-09-06 2012-12-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500kV同塔四回路输电线雷击跳闸率仿真方法
CN203275543U (zh) * 2013-04-27 2013-11-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0337B (zh) * 2008-06-18 2010-06-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
CN102411105B (zh) * 2011-09-01 2014-02-1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区段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RU2469394C1 (ru) * 2011-11-16 2012-12-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трехфаз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ми параметрами
CN103048570B (zh) * 2012-12-25 2015-01-28 武汉大学 一种雷电流直接效应试验装置
CN203275542U (zh) * 2013-04-27 2013-11-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行波特性测试系统
CN103278709B (zh) * 2013-04-27 2015-09-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行波特性测试系统
CN103257293B (zh) * 2013-04-27 2015-09-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709B2 (en) * 2002-05-03 2005-05-03 Applied Energy Llc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voltage surge suppression system
CN101593976A (zh) * 2009-03-27 2009-12-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1776710A (zh) * 2010-02-01 2010-07-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电流波形反演恢复方法
CN101915888A (zh) * 2010-07-20 2010-12-15 昆明理工大学 ±8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可拓融合识别方法
CN102435921A (zh) * 2011-09-26 2012-05-02 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分公司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绝缘及耐雷电冲击性能的判定方法
CN102841280A (zh) * 2012-09-06 2012-12-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500kV同塔四回路输电线雷击跳闸率仿真方法
CN203275543U (zh) * 2013-04-27 2013-11-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林等: "雷击输电线路杆塔时的杆塔等效模型", 《高电压技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3317A1 (zh) * 2013-04-27 2014-10-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CN103487780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gis电子互感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03487780B (zh) * 2013-09-09 2016-03-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gis电子互感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37692A (zh) * 2014-09-23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opgw的选型方法
CN104237692B (zh) * 2014-09-23 2017-11-1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opgw的选型方法
CN104931852A (zh) * 2015-05-28 2015-09-2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基于招弧角建弧的直流接地极线路闪络故障电路模型、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4931852B (zh) * 2015-05-28 2018-03-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基于招弧角建弧的直流接地极线路闪络故障分析方法
CN109470989A (zh) * 2018-10-11 2019-03-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110kV部分同塔双回线路的雷击故障选线与定位方法
WO2021109632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10kV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5147543A (ru) 2017-06-01
WO2014173317A1 (zh) 2014-10-30
RU2624614C2 (ru) 2017-07-04
CN103257293B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7293B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CN103278709B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行波特性测试系统
CN103217584B (zh) 大型接地网接地阻抗的测量方法
Barker et al. Induced voltage measurements on an experimental distribution line during nearby rocket triggered lightning flashes
CN108562782B (zh) 一种杂散电流的获取方法及杂散电流的检测系统
CN102788932B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绕击故障的辨识方法
CN104155626B (zh) 一种检测电压互感器抵御地电位升高能力的系统
CN203275543U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电磁暂态动模实验系统
Shafiq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PD defects in medium voltage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using high frequency current transformer
CN103197133B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大型地网分流向量测量方法
CN103235168B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大型地网金属构架分流向量的测量系统
CN104897958B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击类型的辨识方法
CN103543387A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击定位和雷电流反演方法
CN104535842A (zh) 一种基于人工短路试验的换流站接地网冲击阻抗测试方法
CN105510721A (zh) 一种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275542U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电行波特性测试系统
CN109470929A (zh) 基于物联网的实时接地防雷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
CN112257238A (zh) 多重雷下的断路器绝缘受损风险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Hashmi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covered-conductor overhead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Rogowski coil
CN112285426B (zh) 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207007943U (zh) 一种冲击接地阻抗的测试系统
CN111239546B (zh) 一种雷击过电压在线测距及故障定位方法
CN107515354B (zh) 一种线路人工接地短路试验全过程电流测试系统
CN107247189B (zh) 一种冲击接地阻抗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206618805U (zh) 一种特大型接地网接地阻抗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Power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