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2962A -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52962A CN103252962A CN2012100412661A CN201210041266A CN103252962A CN 103252962 A CN103252962 A CN 103252962A CN 2012100412661 A CN2012100412661 A CN 2012100412661A CN 201210041266 A CN201210041266 A CN 201210041266A CN 103252962 A CN103252962 A CN 1032529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propylene
- particulate
- layer
- superficial layer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薄膜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具有优异的爽滑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延聚丙烯薄膜具有透明度高、挺度好、热封温度低、耐热、防潮、阻隔性好、印刷和复合适应性强等优点,可经过印刷、制袋后用于食品、文具杂货以及纺织品等的包装,也可与其它薄膜复合后使用。与聚丙烯吹塑薄膜相比,流延聚丙烯薄膜光学性能优良,生产效率高;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相比,流延聚丙烯薄膜具有加工设备简单、单位面积成本低的优势,因此流延型聚丙烯薄膜包装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流延聚丙烯薄膜本身摩擦系数较大,容易摩擦而产生静电,且薄膜之间容易粘连,从而增大了包装过程中的阻力,容易引起包装材料受拉变形,影响包装质量和包装效率。
目前,普遍采用向聚丙烯薄膜中添加爽滑剂的方法来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以改善其易粘连的缺陷,提高其爽滑性。常用的爽滑剂通常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爽滑剂如碳酸钙、云母、二氧化硅等。为了降低薄膜之间的粘结性、提高表层的爽滑性能,通常需要提高无机爽滑剂的加入量。但是,但是,无机爽滑剂通常是不透明的,爽滑剂用量的增大会导致聚丙烯薄膜的光学性能变差,不适宜于对透明度和光泽度有要求的薄膜的生产加工。有机类爽滑剂一般为胺类或者硅酮类有机物。其中,硅酮为液体状,添加使用不方便。胺类爽滑剂为迁移型添加剂,向薄膜中添加胺类爽滑剂的方法主要为将胺类爽滑剂和聚丙烯树脂混合均匀后流延成膜,但是所得聚丙烯树脂薄膜必须放置7-10天后,待爽滑剂迁移到聚丙烯树脂薄膜的表面后才能达到较好的爽滑性能,因此,生产效率较低;更为重要的是,未迁移的爽滑剂会残留在聚丙烯薄膜中而导致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时,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其爽滑效果、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得到的聚丙烯薄膜不能兼具良好的爽滑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需要放置即可达到其爽滑效果且产率较高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并且得到的聚丙烯薄膜兼具优异的爽滑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薄膜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混合均匀后送入挤出机中熔融混炼并挤出造粒,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将所述爽滑表面层原料和聚丙烯送入具有多层共挤结构的挤出流延设备中挤出流延,得到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
一方面,自润滑微粒添加到爽滑表面层后,由于所述自润滑微粒与聚丙烯基体的不相容性,微粒可自动铺排、分散,并可突破或镶嵌在所述薄膜表层上,在薄膜表面形成自润滑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聚丙烯薄膜的摩擦系数,并降低聚丙烯薄膜之间的粘结,使其爽滑性能突出。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无需等待自润滑微粒迁移至所述薄膜的表层,能够提高薄膜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的爽滑性能极为优异、熔融温度较高、光学性能较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自润滑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得到的聚丙烯薄膜的综合性能非常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
所述聚丙烯是以丙烯为原料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包装。所述聚丙烯可以商购得到,例如可以购自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TPC公司等。优选情况下,聚丙烯的密度为0.9-0.925克/立方厘米、熔融温度为146-167℃。
根据本发明,所述自润滑微粒是指具有自润滑特性的颗粒状的耐高温高分子微粒。所述爽滑表层中自润滑微粒的加入,能够使生产的聚丙烯薄膜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薄膜的爽滑性能大幅度提高。
根据本发明,所述自润滑微粒的含量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自润滑微粒的含量越大,爽滑性能越好,但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因此,从各方面的性能综合考虑,优选情况下,以所述爽滑表面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自润滑微粒的含量为0.05-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3重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和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可以根据所述聚丙烯薄膜的使用条件来适当选择,若所述使用的条件要求所述聚丙烯薄膜具有较大的力学强度且对光学性能要求较低,则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和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可以较厚;若所述使用的条件要求所述聚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且对力学强度要求较低,则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和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可以较薄。通常情况下,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可以为10-100微米,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可以为0.5-15微米;为了进一步提高得到的聚丙烯薄膜的综合性能,优选情况下,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可以为20-35微米,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可以为2-5微米。相应地,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0.5-30微米,优选为2-10微米。当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的100%-200%时,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爽滑性能非常好。
根据本发明,尽管所述自润滑微粒的种类不会对得到的聚丙烯薄膜的爽滑性能造成显著的影响,只要选自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即可,但为了获得摩擦性能、光泽度以及力学性能均更为优异的聚丙烯薄膜,并且能够进一步保证所述自润滑颗粒的均匀分散,优选情况下,所述高分子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当所述自润滑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爽滑表面层的厚度的100%-200%时,所得的聚丙烯薄膜的综合性能极佳。推测原因可能是: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以及聚醚醚酮微粒本身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可赋予薄膜表面良好的爽滑性,且以上几种自润滑高分子微粒性质稳定、可耐高温、熔融温度均在250℃以上,因此,在聚丙烯薄膜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熔融,能够在薄膜表层保持微粒形态,从而能够提供稳定的爽滑性能。此外,当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爽滑表面层的厚度的100%-200%时,能够保证自润滑微粒镶嵌在表面层之中、且有部分突出于表面层,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爽滑特性,还不至于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从薄膜表面层脱落,从而使得薄膜爽滑性能更加持久。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以所述爽滑表面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自润滑微粒的含量为0.05-10重量%,优选为0.5-3重量%时,不仅不会对薄膜的透光性能造成影响,还能够显著提高所述薄膜的耐久性和耐热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自润滑微粒可以通过商购获得和按照现有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粒可以购自苏威集团,牌号为F284,熔融温度为327-333℃、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4和0.04;所述聚酰亚胺微粒可以购自湖北双马树脂厂,牌号为SM003,或者可以按照CN101253223A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其熔融温度为330-3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6和0.06;所述聚酰胺微粒可以购自广州逸龙塑料材料厂,牌号为A102F,或者可以按照CN101357989A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其熔融温度可以为255-265℃、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2和0.35;所述聚醚醚酮微粒可以购自英国威格斯公司,牌号450PF,熔融温度为334-34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和0.2。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混合均匀后送入挤出机中熔融混炼并挤出造粒,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将所述爽滑表面层原料和聚丙烯送入具有多层共挤结构的挤出流延设备中挤出流延,得到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优选情况下,所述高分子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为了得到性能更为优异的聚丙烯薄膜,优选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在将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混合之前,以及在将所述爽滑表面层原料和聚丙烯树脂送入流延机之前,将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的方法和条件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干燥方法和条件,例如,可以为真空干燥、鼓风干燥等,干燥温度可以为60-100℃。干燥设备通常为包括加热、干燥热空气吹扫或真空系统的干燥设备,例如,可以为连续干燥器、真空烘箱和热风烘箱等。
一般地,所述聚丙烯树脂和自润滑微粒混合均匀的方式可以为将所述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加入到现有的各种混合设备中搅拌共混均匀,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设备例如可以为搅拌机、捏合机、开炼机和密炼机等。搅拌共混的温度和时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搅拌共混的温度可以为25-65℃,搅拌共混的时间可以为5-30分钟,搅拌共混的转速可以为50-300转/分;优选情况下,先在50-1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5-15分钟,然后再在100-2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5-15分钟。
根据本发明,所述将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并挤出造粒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的方法、条件和所用的挤出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可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也可以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为150-360转/分钟,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70-230℃、175-240℃、180-250℃、180-250℃、180-250℃、175-240℃,各区段的真空度为0.02至0.09兆帕的条件下挤出造粒。本说明书中的真空度是指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
需要说明的是,挤出流延设备通常包括多个挤出机,多个挤出机中可以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加热,且经过不同的挤出机加热后的物料可以通过同一个至少包括两层的多层复合模头挤出流延,从而得到包括多层的薄膜;其中,每一个挤出机中的物料从所述多层复合模头的其中一层挤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理解的是,当需要得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表面附着有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时,可以采用两个不同的挤出机将所述爽滑表面层原料和聚丙烯树脂熔融,并将熔融产物同时通过同一个包括两层的模头挤出流延,挤出后得到的两层膜层叠在一起便得到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当需要得到聚丙烯芯层的两侧表面均附着有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时,可以采用三个不同的挤出机将原料熔融(其中,主挤出机中加入聚丙烯,表层挤出机中均加入爽滑表面层原料),并将熔融产物挤出流延后便可得到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挤出流延的条件和所用的挤出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例如,可以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的条件通常包括挤出温度和流延冷却温度,所述挤出温度包括挤出机温度、换网区温度和机头温度,所述挤出温度可以为160-250℃;所述流延冷却温度一般指流延辊的温度,可以为10-95℃。
根据本发明,所述自润滑微粒的含量、聚丙烯芯层的厚度、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以及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的选择已经在上文中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的热风烘箱购自北京京通仪器厂,型号为DF205;挤出造粒所用设备为双螺杆挤出机,购自德国WP公司,型号为ZSK25;挤出流延设备购自瑞典Labtech公司,型号为LCR400;聚丙烯的熔融指数通过购自美国TO公司的型号为MP600的熔融指数仪进行测定。聚四氟乙烯微粒购自苏威集团,熔融温度为327-333℃、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4和0.04;所述聚酰亚胺微粒购自湖北双马树脂厂,熔融温度为330-40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6和0.06;聚酰胺微粒购自广州逸龙塑料材料厂,熔融温度为255-265℃、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2和0.35;所述聚醚醚酮微粒购自英国威格斯公司,熔融温度为334-34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和0.2;芥酸酰胺微粒购自英国禾大公司,熔融温度为79-81℃、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6和0.06。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该实施例中,形成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购自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30℃、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6克/10分钟、熔融温度为156℃。
(1)爽滑表面层原料的制备:
将聚丙烯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99.5重量份的经过干燥后的聚丙烯与0.5重量份的聚四氟乙烯微粒(颗粒直径为2-4微米)加入到搅拌机中在25℃下搅拌均匀,搅拌机先以100转/分钟低速混合约7分钟,然后再以200转/分钟高速混合8分钟;
将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螺杆的转速为360转/分钟,各区段温度分别控制在:200℃;200℃、215℃、215℃、215℃和210℃;各区段的真空度保持为0.02至0.09兆帕;混合物在上述挤出机的螺杆与筒体中,经过熔融、剪切、分散、压缩、排气、塑化、挤出之后,再经模头挤出、切粒后,最终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
(2)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将聚丙烯树脂和步骤(1)得到的爽滑表面层原料分别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干燥后的聚丙烯加入到挤出流延设备的主挤出机中,将步骤(1)得到的爽滑表面层原料加入到挤出流延设备的表层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经流延辊流延成型,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1。其中,两台挤出机的温度设定一致,挤出机各区段温度分别为230℃、250℃、250℃、250℃、250℃,换网区温度为240℃,机头温度为240℃,流延辊温度为25℃。所述聚丙烯薄膜X1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微米。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该实施例中,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购自新加坡TPC公司,在230℃、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20克/10分钟、熔融温度为146℃。
(1)爽滑表面层原料的制备:
将聚丙烯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97重量份的经过干燥后的聚丙烯与3重量份的聚四氟乙烯微粒(颗粒直径为5-10微米)加入到搅拌机中在25℃下搅拌均匀,搅拌机先以120转/分钟低速混合约5分钟,然后再以180转/分钟高速混合6分钟;
将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螺杆的转速为150转/分钟,各区段温度分别控制在180℃、190℃、200℃、200℃、200℃和190℃;各区段的真空度保持为0.02至0.09兆帕;混合物在上述挤出机的螺杆与筒体中,经过熔融、剪切、分散、压缩、排气、塑化、挤出之后,再经模头挤出、切粒后,最终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
(2)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将聚丙烯和步骤(1)得到的爽滑表面层原料分别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干燥后的聚丙烯加入挤出流延设备的主挤出机中,将步骤(1)得到的爽滑表面层原料加入挤出流延设备的表层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经流延辊流延成型,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2。其中,两台挤出机的温度设定一致,挤出机温度各区段温度分别为190℃、210℃、200℃、200℃、200℃,换网区温度为200℃,机头温度为200℃,流延辊温度为30℃。所述聚丙烯薄膜X2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35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5微米。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该实施例中,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购自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30℃、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10克/10分钟、熔融温度为152℃。
(1)爽滑表面层原料的制备:
将聚丙烯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98.5重量份的经过干燥后的聚丙烯与1.5重量份的聚醚醚酮微粒(颗粒直径为3-6微米)加入到搅拌机中在25℃下搅拌均匀,搅拌机先以100转/分钟低速混合约5分钟,然后再以200转/分钟高速混合6分钟;
将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螺杆的转速,使其为300转/分钟,各区段温度分别控制在210℃、220℃、220℃、220℃、220℃和210℃;各区段的真空度保持为0.02至0.09兆帕;混合物在上述挤出机的螺杆与筒体中,经过熔融、剪切、分散、压缩、排气、塑化、挤出之后,再经模头挤出、切粒后,最终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
(2)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将聚丙烯和步骤(1)得到的爽滑表面层原料分别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干燥后的聚丙烯加入挤出流延设备的主挤出机中,将步骤(1)得到的爽滑表面层原料加入挤出流延设备的上、下表层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经流延辊流延成型,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两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3。其中,三台挤出机的温度设定一致,挤出机各区段温度分别为200℃、230℃、220℃、220℃、220℃,换网区温度为220℃,机头温度为220℃,流延辊温度为25℃。所述聚丙烯薄膜X3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5微米,两层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均为3微米。
实施例4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醚醚酮微粒用聚酰亚胺微粒(颗粒直径为3-6微米)替代。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两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4,其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5微米,两层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均为3微米。
实施例5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粒用聚酰胺微粒(颗粒直径为2-4微米)替代。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5,其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微米。
实施例6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自润滑微粒聚醚醚酮微粒用聚酰亚胺微粒(颗粒直径为3-6微米)和聚四氟乙烯微粒(颗粒直径为3-6微米)的混合物替代,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微粒和聚四氟乙烯微粒的重量比为1∶1。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两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6,其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5微米,两层爽滑表面层的厚度均为3微米。
实施例7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在爽滑表面层原料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聚丙烯的加入量为90重量份,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粒的加入量为10重量份。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7,其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微米。
实施例8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在爽滑表面层原料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聚丙烯的加入量为88重量份,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粒的加入量为12重量份。形成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X8,其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微米。
实施例9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在聚丙烯薄膜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原料的加入量,使得到的聚丙烯薄膜X9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50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10微米。
对比例1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聚丙烯薄膜的参比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该对比例不包括爽滑表面层原料的制备的步骤,而是将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微粒直接混合并送入流延机中挤出流延,得到单层的聚丙烯薄膜,具体为:
将实施例1中的聚丙烯与聚四氟乙烯微粒的混合物在热风烘箱中进行干燥,其中,干燥的方式为用80℃的干燥热空气连续吹扫8小时。将干燥后的所述混合物加入挤出流延设备的同一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经流延辊流延成型,形成聚丙烯薄膜D1。其中,挤出机各区段温度分别为200℃、230℃、220℃、220℃、220℃,换网区温度为220℃,机头温度为220℃,流延辊温度为45℃。所述聚丙烯薄膜D1的厚度为22微米。
对比例2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聚丙烯薄膜的参比制备。
按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制备所述聚丙烯薄膜时不加入聚四氟乙烯微粒,形成不含有自润滑微粒的单层的聚丙烯薄膜D2。其中,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22微米。
对比例3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聚丙烯薄膜的参比制备。
按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四氟乙烯微粒用芥酸酰胺微粒替代,形成聚丙烯薄膜D3。其中,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22微米。
对比例4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聚丙烯薄膜的参比制备。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得到聚丙烯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酰胺微粒用二氧化硅微粒(颗粒直径为2-4微米)替代,形成聚丙烯薄膜D4。其中,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微米,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微米。
测试例1-9
测试例1-9用于说明聚丙烯薄膜性能的测试。
(1)爽滑性能的测试:
薄膜爽滑性能根据GB/T10006的方法,用济南兰光公司的PPT-F1型摩擦系数仪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2)雾度和光泽度的测试:
薄膜雾度根据GB/T2410的方法,用德国BYK公司的A-4725型透射雾影分析仪测试;薄膜光泽度根据ASTMD2457-08的方法,用德国BYK公司的A-4454型光泽度测试仪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3)力学性能的测试:
薄膜力学性能根据GB/T1040.3-2006的方法,用德国Zwick公司的Z020型拉伸试验机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测试例1-4
对比测试例1-4用于说明参比聚丙烯薄膜性能的测试。
按照测试例1-9的方法对聚丙烯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不同的是,所述聚丙烯薄膜分别为对比例1-4制得的聚丙烯薄膜D1-D4。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丙烯薄膜具有优异的爽滑性能,且薄膜光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均较好。
Claims (12)
1.一种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高分子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以所述爽滑表面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自润滑微粒的含量为0.05-10重量%,优选为0.5-3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0.5-15微米,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0.5-30微米;优选地,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35微米,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5微米,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2-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的100%-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的熔融温度为146-167℃。
7.一种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混合均匀后送入挤出机中熔融混炼并挤出造粒,得到爽滑表面层原料;将所述爽滑表面层原料和聚丙烯送入具有多层共挤结构的挤出流延设备中挤出流延,得到包括聚丙烯芯层和附着于所述聚丙烯芯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爽滑表面层的聚丙烯薄膜;所述爽滑表面层为分散有自润滑微粒的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芯层和爽滑表面层中的聚丙烯在230℃、2.16kg的熔融指数为大于5g/10min且小于或等于20g/10min;所述自润滑微粒为熔融温度大于或等于250℃,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小于或等于0.6的高分子微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分子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粒、聚酰亚胺微粒、聚酰胺微粒和聚醚醚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润滑微粒的用量使得以所述聚丙烯爽滑表面层的总质量为基准,自润滑微粒的含量为0.05-10重量%,优选为0.5-3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的用量以及薄膜流延成型的条件使得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0.5-15微米;优选地,所述聚丙烯和自润滑微粒的用量以及薄膜流延成型的条件使得所述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0-35微米,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为2-5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润滑微粒的颗粒直径为所述聚丙烯芯层一侧的爽滑表面层的厚度的100%-200%。
12.一种由权利要求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丙烯薄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41266.1A CN103252962B (zh) | 2012-02-21 | 2012-02-21 |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41266.1A CN103252962B (zh) | 2012-02-21 | 2012-02-21 |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52962A true CN103252962A (zh) | 2013-08-21 |
CN103252962B CN103252962B (zh) | 2015-06-17 |
Family
ID=48957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41266.1A Active CN103252962B (zh) | 2012-02-21 | 2012-02-21 |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5296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1492A (zh) * | 2016-09-07 | 2018-03-13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用于热塑材料制容器的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 |
CN110561745A (zh) * | 2019-10-15 | 2019-12-13 | 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性的超润滑膜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5835A1 (en) * | 1980-03-12 | 1981-09-16 |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 Polyester film composites |
CN1150163A (zh) * | 1995-07-27 | 1997-05-21 | 东丽株式会社 | 聚酯组合物和薄膜 |
US20050169562A1 (en) * | 2004-01-29 | 2005-08-04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Bea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080311368A1 (en) * | 2007-06-15 | 2008-12-18 | Alexander Tukachinsky | Slip-cling stretch film |
CN101369030A (zh) * | 2008-08-30 | 2009-02-18 |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 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966891A (zh) * | 2010-10-25 | 2011-02-09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纸品包装的c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2-21 CN CN201210041266.1A patent/CN1032529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5835A1 (en) * | 1980-03-12 | 1981-09-16 |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 Polyester film composites |
CN1150163A (zh) * | 1995-07-27 | 1997-05-21 | 东丽株式会社 | 聚酯组合物和薄膜 |
US20050169562A1 (en) * | 2004-01-29 | 2005-08-04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Bea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080311368A1 (en) * | 2007-06-15 | 2008-12-18 | Alexander Tukachinsky | Slip-cling stretch film |
CN101369030A (zh) * | 2008-08-30 | 2009-02-18 |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 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966891A (zh) * | 2010-10-25 | 2011-02-09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纸品包装的c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黄志雄 等: "《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31 January 2007, article "《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 pages: 177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1492A (zh) * | 2016-09-07 | 2018-03-13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用于热塑材料制容器的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 |
CN110561745A (zh) * | 2019-10-15 | 2019-12-13 | 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性的超润滑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52962B (zh) | 2015-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52963B (zh) | 一种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36940A (zh) | 一种低透气量透气膜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50780A (zh) | 一种硫酸钡透明填充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89184A (zh) | 抗氧化色母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903498B (zh) | 一种有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805497A (zh) | 一种光扩散聚酯基膜用抗粘连剂母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987677A (zh) |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改性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52964B (zh) | 一种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52668A (zh) | 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增强增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52965B (zh) | 一种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17948A (zh) | 低碳纳米塑料合金大型中空容器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50617A (zh) | 一种低膨胀系数挤出级as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52962B (zh) |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45789A (zh) | 一种结构可再生聚烯烃基高阻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66489A (zh) | 一种耐热pe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17828A (zh) | 一种光扩散pet片材用光扩散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38015B (zh) | 一种横向热收缩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80679B (zh) | 一种可印刷pet片材专用防粘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72843B (zh) | 一种多尺度复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014986A (zh) | 一种塑料编织袋的内部涂覆工艺 | |
CN103252961B (zh) | 一种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405935B (zh) | 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及其黑色母粒和制备方法 | |
CN103252959B (zh) | 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61852A (zh) | 高氧阻隔聚乙烯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11560A (zh) | 一种提高聚乙烯耐热性的功能母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