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9163A -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上行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上行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163A
CN103249163A CN2013100521502A CN201310052150A CN103249163A CN 103249163 A CN103249163 A CN 103249163A CN 2013100521502 A CN2013100521502 A CN 2013100521502A CN 201310052150 A CN201310052150 A CN 201310052150A CN 103249163 A CN103249163 A CN 103249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ll
pcell
subframe
tdd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21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163B (zh
Inventor
池衡柱
赵俊暎
崔承勋
金泳范
李周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49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时分双工(TDD)载波上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向主要小区(PCell)和次要小区(SCell)中的基站发送具有在SCell和PCell中公用的DL子帧超集或UL子集的PCell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配置、和相互不同的TDD UL-DL配置;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该方法支持使用不同TDD配置的载波的UE的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

Description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上行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时分双工(TDD)载波上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支持用户设备(UE)对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的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以便与所调度载波无关地同时发送确认信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是设计成支持频分双工(FDD)和TDD两者的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通信标准。LTE发行版8被设计成支持单载波上的FDD和TDD,并演变成支持FDD和TDD两者的LTE发行版10。但是,它使TDD操作只限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从一种载波到另一种载波应该相同的情况。在发行版11中,预计这项工作继续支持跨越具有不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的载波的TDD操作。
表1示出了在LTE发行版8系统中支持的TDD配置。
表1
如表1所示,对于10种子帧,总共支持7种配置,其中D表示为下行链路发送保留的子帧,S表示能够支持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和具有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发送之间转换的保护时段的特殊子帧,以及U表示为上行链路发送保留的子帧。由于TDD配置对于上行链路发送在子帧的位置和数量方面都彼此不同,所以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处理的次数和可用于UE的发送定时都随TDD配置而变。为了支持这一点,在下行链路发送中按TDD配置定义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HARQ-ACKnowledgment(ACK)定时关系,在上行链路发送中定义两种定时,即,调度信息发送的调度-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定时、和用于数据发送和演进节点B(eNB)ACK信道发送的PUSCH-HARQ-ACK定时。
1)PDSCH到HARQ-A CK定时
表2示出了TDD配置的定时关系。
表2
Figure BDA00002837676200021
在表2中,配置0的子帧2列的数值6指示在第2子帧上发送6个子帧之前与eNB的PDSCH发送相对应的UE的ACK信道。表2示出了PDSCH发送与当前上行链路ACK信道的相对时间。
2)对PUSCH定时的调度
表3示出了TDD配置的调度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发送定时关系。
表3
Figure BDA00002837676200022
Figure BDA00002837676200031
表3示出了根据在下行链路发送的第n子帧上接收的调度控制信道发送的PUSCH的子帧间隔。例如,如果在配置3中在第0子帧上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则这意味着UE在4个子帧之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道。
3)PUSCH到HARQ-ACK定时
表4示出了PUSCH发送与eNB的ACK信道发送定时之间的关系。
表4
Figure BDA00002837676200032
表4示出了相对于UE的PUSCH发送的的ACK信道发送定时,其中如果eNB在配置3中在第0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ACK信道,则这意味着为6个子帧之前发送的PUSCH发送ACK信道。
在作为异步系统的LTE系统的下行链路HARQ处理中,如果可以在某个定时上重发错误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则必须以同步方式在预定定时上发送错误上行链路数据信道。这可以是具有随TDD配置而变的数值的往返时间(RTT),如果表3和4中的相同位置上的数值之和是10,则这意味着RTT是10毫秒,否则,可以使用另一个RTT。于是,配置1,2,3,4和5是保证10毫秒的RTT的配置,而配置0和6是保证另一个RTT的配置。
在发行版10中,采用了使用多个载波的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是UE在多个载波上接收数据的技术。为了区分载波,可以指定给UE分别称为PCell和SCell的主要小区和次要小区。可以指定给UE一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PCell和多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SCell。为了支持多个载波上的数据通信,存在两种调度方案,即,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
1)自调度
自调度是eNB在相应载波上向UE发送不同控制信道的方法。在通过接收数据信道的相同载波发送数据信道的同时,分开地在每个载波的控制信道区上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但是,只在PCell中发送UE的ACK信道,以便使上行链路干扰最小和如多路复用地发送ACK信道。在发送下行链路ACK信道中,在已经发送了用于下行链路调度的控制信道的载波上发送ACK信道。
2)跨载波调度
跨载波调度是在单个载波上接收控制信道和在多个滤波上发送数据信道的方法。用于调度的数据信道通过PCell发送,以及可以在通过PCell发送UE和eNB两者的ACK信道的同时在所有信道上发送数据信道。
在发行版10中,由于只对相同TDD配置支持载波聚合,所以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从一种载波到另一种载波是相同的,如果PCell具有上行链路和SCell具有上行链路,反之亦然,使得可以支持上述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在聚合具有不同TDD配置的滤波的情况下,可以取决于TDD配置地支持载波聚合,以及可以通过超集/子集关系确定可支持性。
图1例示了按照相关技术的具有超集/子集关系的TDD配置,以及图2例示了按照相关技术的没有超集/子集关系的TDD配置。
参照图1,在部分101的情况下和在部分103的情况下,在TDD配置0,6,1和2之间存在UL子集和DL子集关系。例如,配置0是配置6,1和2的UL超集,而配置2同时是配置1,6和0的UL子集和DL超集。
参照图2,在部分201的情况下,在TDD配置1和3之间没有超集/子集关系。在部分203的情况下,在TDD配置2和4之间没有超集/子集关系。另外,在部分205的情况下,在TDD配置3和2之间没有超集/子集关系。例如,这三种组合未实现DL子集和UL子集两者。
这样的组合使得可以取决于组合的类型确定是否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和自调度。例如,如果PCell的DL是SCell的超集,则eNB支持所有SCell的DL中的跨载波调度,并且如果UL超集在PCell的UL定时上是DL,则难以调度相应DL子帧。于是,定义在发行版10中的自调度或跨载波调度在如下情况下可以无需修改地应用于使用发行版11中的不同TDD配置的情况。
1)PCell的定时与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无关地接在PCell的上行链路的HARQ处理定时之后;
2)在自调度的情况下,SCell的上行链路HARQ处理定时与超集/子集关系无关地接在SCell定时之后;
3)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如果SCell是PCell的DL子集,则SCell的下行链路HARQ处理定时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以及
4)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如果SCell是PCell的UL子集以及PCell的UL RTT是10毫秒,则SCell的上行链路HARQ处理定时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
在上面4种情况下,可以无需修改地支持调度,但对于其他组合情况,修改可能是必须的。
因此,对于支持UE对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的自调度或跨载波调度以便与所调度载波无关地同时发送确认信道的装置的需要存在。
上述信息只作为背景信息给出,以帮助人们了解本公开。既未确定也未断定上述任何信息是否可用作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至少解决了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了如下优点。于是,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支持用户设备(UE)对具有不同时分双工(TDD)配置的载波的自调度或跨载波调度以便与所调度载波无关地同时发送确认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不局限于前述目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如下描述中清楚地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的终端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与主要小区(PCell)和次要小区(SCell)中的基站建立连接,PCell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的基站的反馈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与PCell和SCell中的终端建立连接,PCell的TDD 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在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发送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接收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发送反馈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向PCell和SCell中的基站发送相互不同的PCell的TDD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接收反馈的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器,用于与PCell和SCell中的终端建立连接,PCell的TDD 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在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发送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接收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的终端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与PCell和SCell中的基站建立连接,PCell的TDD 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当P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SCell的TDD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其中在在SCell的TDD UL-DL配置中是下行链路但在PCell的TDD UL-DL配置中不是下行链路的子帧中不调度SCell下行链路发送。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的基站的反馈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与PCell和SCell中的终端建立连接,PCell的TDD 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在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发送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接收与按照P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其中在在SCell的TDD UL-DL配置中是下行链路但在PCell的TDDUL-DL配置中不是下行链路的子帧中不调度SCell下行链路发送。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发送反馈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向PCell和SCell中的基站发送相互不同的PCell的TDD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P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其中在在SCell的TDD UL-DL配置中是下行链路但在PCell的TDDUL-DL配置中不是下行链路的子帧中不调度SCell下行链路发送。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TDD系统中接收反馈的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器,用于与PCell和SCell中的终端建立连接,PCell的TDD 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在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发送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接收与按照P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其中在在SCell的TDD UL-DL配置中是下行链路但在PCell的TDD UL-DL配置中不是下行链路的子帧中不调度SCell下行链路发送。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中更明显地看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如下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中更明显看出,在附图中:
图1例示了按照相关技术的具有超集/子集关系的时分双工(TDD)配置;
图2例示了按照相关技术的没有超集/子集关系的TDD配置;
图3例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当次要小区(SCell)的上行链路(UL)子帧是主要小区(PCell)的子集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混合自动重复请求(PDSCH-HARQ)定时关系;
图4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子集时通过跨载波调度的PDSCH-HARQ定时关系;
图5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的DL子帧是PCell的DL子集时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发送与演进节点B(eNB)的确认信道发送之间的定时关系;
图6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PDSCH与UE确认信道之间的SCell定时关系;
图7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SCell的PDSCH-HARQ定时关系;
图8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DL子集但不是UL子集时利用跨载波调度的调度-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HARQ定时关系;
图9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七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SCell的PDSCH-HARQ定时关系;
图10例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TDD配置0下的70毫秒的往返时间(RTT)的UL HARQ;
图11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八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 RTT不是10毫秒时的调度-PUSCH-HARQ定时关系;
图12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八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 RTT不是10毫秒时的调度-PUSCH-HARQ定时关系;
图13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九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以配置6操作时利用跨载波调度的SCell UL HARQ定时关系;
图14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eNB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UE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eNB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7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框图。
应该注意到,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标号用于描绘相同或相似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参考附图的描述是为了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如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提供的。它包括帮助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这些细节仅仅被认为是示范性的。于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可以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地对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可能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用在如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和词语不局限于书面含义,而是仅仅被本发明人用于使人们能够清楚地和一致地了解本发明。于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显而易见,提供如下对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例示的目的,而不是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应该明白,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也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明。因此,例如,提到“一个组成表面”包括提到“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
术语“大体上”意思是不必确切地实现所述特征、参数或值,而是那些误差或变化(包括例如容差、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限制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因素)可以以不排除该特征意欲提供的效果的量存在。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支持用户设备(UE)对具有不同时分双工(TDD)配置的载波的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以便与所调度载波无关地同时发送确认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文件中下面讨论的图3到17以及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示范性实施例只是为了例示,而决不应该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懂得,本公开的原理可以在任何适当安排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术语是示范性的。应该明白,提供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该描述,它们的使用和定义决不会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区分具有相同术语的对象,而决不是打算代表时序,除非另有明确表述。一个集合被定义为至少包括一个元素的非空集。
下面提供对支持不同TDD配置的示范性方法的描述。
1)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次要小区(SCell)是主要小区(PCell)的上行链路(UL)子集时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混合自动重复请求(PDSCH-HARQ)定时(如果SCell是PCell的UL子集,SCell的自调度的PDSCH-HARQ定时)。
图3例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子集时的PDSCH-HARQ定时关系。
参照图3,当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子集时,PDSCH-HARQ定时接在SCell定时之后。
如果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则如部分301所示,在PCell中存在与SCell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确认(ACK)信道,此时,它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这里,尽管在SCell中通过自调度发送数据信道,但不可能发送第4子帧,因为没有ACK信道定时。但是,由于在SCell的定时之后的UL子集关系,在PCell中UL发送是可以的。于是,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了当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子集时保证PCell中UE的ACK信道发送以及接在保证SCell的所有下行链路(DL)子帧中的PDSCH发送的SCell的定时之后的技术。如部分303所示,上述方法可以以相同方式通过跨载波调度应用于SCell定时。
2)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子集时通过跨载波调度的PDSCH-HARQ定时(如果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则涉及SCell的跨载波调度的PDSCH-HARQ定时)。
图4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子集时通过跨载波调度的PDSCH-HARQ定时关系。
参照图4,如果SCell的UL子帧是PCell的UL子集,如果支持跨载波调度,如果SCell的DL子帧和特殊子帧与PCell的DL子帧/特殊子帧对准,则如部分所示,相应UL的HARQ定时接在PCell定时之后。相反,如果SCell的DL子帧和特殊子帧未与PCell的DL子帧/特殊子帧对准,则如部分403所示,因为没有PCell定时,所以不支持跨载波调度。在这种方法中,由于PCell含有更多UL子帧,所以分布式地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以及接在SCell定时之后是有利的。在使用SCell定时的情况下,在PCell的一些UL子帧中不发送SCell的控制信道,导致资源不公平。由于未对准的DL子帧没有PCell定时和UL资源,所以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避免HARQ定时混乱和无需定义新定时而降低复杂性。
3)第三示范性实施例
第三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的DL子帧是PCell的DL子集时与控制信道发送相对应的UE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定时和演进节点B(eNB)的ACK信道发送定时(如果SCell是PCell的DL子集,则涉及SCell的跨载波调度的调度-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HARQ定时)。
图5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SCell的DL子帧是PCell的DL子集时UE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发送与eNB的确认信道发送之间的定时关系。
参照图5,当SCell的UL子帧与PCell的UL子帧对准时,如部分501所示,相应UL的HARQ定时接在PCell定时之后。相反,当SCell的UL子帧未与PCell的UL子帧对准时,如部分503所示,以及当可以在PCell中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相应UL处理的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ICH)时,相应UL的HARQ定时接在SCell定时之后。这使得当SCell的UL子帧与PCell的UL子帧对准时,可以使用最大程度使用PCell定时的PCell的资源,以便当SCell的PDCCH和PUSCH的PHICH接在SCell定时之后时允许PCell DL发送,以及只有当在DL子帧中存在PHICH资源时才接在SCell定时之后。这也使得当SCell的UL子帧未与PCell的UL子帧对准时,如果由于没有PCell定时可接所以强制接在SCell之后,以及如果PDCCH和PHICH发送在相应定时上是可以的,则使调度效率达到最大。但是,如果PDCCH和PHICH发送是不可能的,则不进行调度。
4)第四示范性实施例
第四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时在自调度中与PDSCH相对应的UE的ACK信道的SCell定时(如果SCel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则涉及SCell的自调度的PDSCH-HARQ定时)。
图6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PDSCH与UE的确认信道之间的SCell定时关系。
参照图6,在在SCell中进行自调度的配置3-1,2-3和2-4聚合的情况下,以及如果接在PCell之后,则未与PCell对准的SCell的DL子帧没有PCell定时,因此不能进行调度。否则,如果接在SCell之后,不可能在未与PCell对准的SCell的UL子帧的定时上发送必须发送ACK信道的SCell的PDSCH。于是,在第四示范性实施例中,通过自调度来调度SCell的PDSCH,并且使与此相对应的ACK信道接在具有在SCell和PCell中公用的DL子帧超集或UL子集的TDD配置的PDSCH-HARQ定时之后。
在具有配置1和3的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如部分601和605所示,配置4和5是配置1和3的UL子集和DL超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SCell的下行链路是配置4的子集,以及为此的ACK信道发送定时与配置4的UL子集对准,所以可以在所有SCell的DL子帧中通过自调度发送数据。
例如,可以将配置4或5的定时用于配置3和1的组合,将配置5的定时用于配置2和3的组合,以及将配置5的定时用于配置2和4的组合。可以使用将SCell中的配置5的定时用于配置1和3,2和3,以及2和4的组合的示范性情况。
5)第五示范性实施例
第五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的D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时通过自调度的SCell的PDSCH-HARQ定时。
图7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既不是PCell的DL子集也不是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SCell的PDSCH-HARQ定时关系。
第五示范性实施例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在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相同的状况下调度所有SCell的下行链路子帧。但是,如果PCell具有配置3和SCell具有配置1,则如图6所示,关于子帧0的UE的ACK信道在PCell中时在子帧4上发送而在SCell中时在子帧2上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尽管eNB调度器指示同时数据发送,但在不同定时上接收ACK信道,和因此如果连续发生重传,则在两种数据发送之间的延迟增加,导致调度复杂性增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五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当SCell的DL子帧与PCell对准时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而当SCell的DL子帧未与PCell的定时对准时,接在利用配置聚合的具有在SCell和PCell中公用的DL子帧超集或UL子集的配置的PDSCH-HARQ定时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可以调度SCell的所有DL子帧的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优点、和HARQ定时同时结束的优点。
参照图7,如部分701和703所示,当聚合具有配置3和2的载波时,在SCell和PCell中公用的DL超集或UL子集接在配置5之后,以及如图705和707所示,以及只有在未与PCell DL对准的部分中SCell才接在配置5的定时之后。这样,如果PCell使用配置3和SCell使用配置2,则以调度的定时次序在PCell和SCell两者中发送UE的ACK信道。
6)第六示范性实施例
第六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是PCell的DL子集但不是UL子集时通过跨载波调度的调度-PUSCH-HARQ定时。
图8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六示范性实施例的SCell是PCell的DL子集但不是UL子集时利用跨载波调度的调度-PUSCH-HARQ定时关系。
参照图8,由于SCell和PCell没有UL子集或DL子集关系,所以可以按如下使用通过跨载波调度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发送的HARQ定时关系。如果SCell的UL子帧与PCell的UL子帧对准,则SCell的HARQ定时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否则,如果SCell的UL子帧未与PCell的UL子帧对准,则SCell的通过跨载波调度的UL HARQ定时接在SCell或SCell的UL超集定时之后。这是针对在相应UL处理定时上在PCell中预备PHICH发送资源或预备不同于相关技术的PHICH的E-PHICH的ACK信道资源的情况的方法。
如图8所示,可以聚合使用配置2和4的载波。如果利用跨载波调度进行UL PUSCH发送,以及如果如图8的部分801所示,在PCell与SCell之间UL是对准的,则可以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如果利用PCell,ACK信道和数据信道发送可以在相同定时上,以及如部分803所示,如果UL未对准,则可以接在第三配置或SCell定时之后。这是因为如部分805所示,可能存在在PCell中没有PHICH发送资源的状况,以及只有当这样的资源得到保证或像与相关技术的信道不同的E-PHICH那样的ACK信道资源得到保证时才可以发送。否则,不能调度相应的UL处理。
7)第七示范性实施例
第七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SCell的PDSCH-HARQ定时。
图9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七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时利用自调度的SCell的PDSCH HARQ定时关系。
参照图9,部分901示出了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时对于SCell的PDSCH-HARQ定时来说接在SCell的定时之后以及像第一示范性实施例那样应用自调度的例子。优点在于调度所有SCell下行链路子帧,但存在PCell和SCell的调度定时与ACK信道定时失配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如图903所示,适用于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使用自调度以及SCell的PDSCH-HARQ定时与PCell和SCell的DL子帧对准时接在PCell定时之后,而当SCell的PDSCH-HARQ定时未对准时接在SCell定时之后。
在这种情况下,如部分903所示,ACK信道出现在与调度定时相同的定时上,如部分905所示,即使在未对准的情况下,使与前后出现的数据信道相对应的ACK信道的次序与数据信道出现次序匹配,以避免由PCell与SCell之间的失配引起的调度复杂性的增加。
8)第八示范性实施例
第八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的往返时间(RTT)不是10毫秒的时段时的调度-PUSCH-HARQ定时。
在上述第一到第七示范性实施例中,使PCell的RTT保持等于无线电帧的长度的10毫秒,因此,即使SCell具有与PCell不同的配置,也可以应用跨载波调度。
但是,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为了支持对n个UL子帧的n+1次HARQ处理,TDD配置0和6可能分别具有70毫秒和60毫秒。因此,如图10的1401所示,TDD配置0具有每个10毫秒的总共6个UL子帧来管理总共7次UL HARQ处理。在TDD配置6的情况下,为了管理总共7次UL HARQ处理,存在总共5个UL子帧。
图10例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TDD配置0下的70毫秒的RTT的UL HARQ。
参照图10,在TDD配置0下,从第2子帧开始的UL HARQ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第4子帧上进行发送,并且在自初始发送以来经过了70毫秒之前在不同帧上进行重传。于是,当SCell在配置上不同于PCell时,如果UL子帧的数量小于PCell的数量,则不可能对于所有重传都接在PCell的发送定时之后。这意味着当PCell的RRT不是10毫秒时,如果SCell的RTT与PCell的RTT不匹配,则难以完全支持调度。由于配置6具有60毫秒的RTT,所以它属于这种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PCell的HARQ RTT不是10毫秒以及将跨载波调度应用于SCell的UL子帧时,以将SCell的RTT设置成10毫秒的方式实现第八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当SCell在利用配置0的子帧2,4和7的至少一个中对准时,作为调度到PUSCH定时,可以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以及作为PUSCH到PHICH定时,也可以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在SCell的第2和第7子帧的情况下,调度在PCell的第5和第1子帧中发送,并且当在PCell中UL索引的最高有效位(MSB)是1时接在该定时之后。另外,按照PCell定时在第5和第1子帧上发送与PUSCH发送相对应的PHICH,以便SCell的RTT变成10毫秒。在SCell的第4子帧的情况下,在PCell的第0子帧上发送该调度,并且在第0子帧上发送与PUSCH相对应的确认信道,以便SCell的RTT变成10毫秒。
考虑到PCell的UL HARQ,eNB针对第0,第1或第5子帧上的PCell中的PUSCH发送,在每个无线电帧上进行不同的UL HARQ调度,但是,eNB此时使用相同的UL HARQ处理。PHICH发送定时在SCell中具有用于相同DL子帧索引上相同UL HARQ的确认信道,但是在PCell中具有与不同ULHARQ处理相对应的确认信道。例如,SCell的PUSCH-PHICH定时通过循环移动不同PCell UL HARQ定时来获取。
如果最初在与PCell的第n UL HARQ的PHICH的PHICH发送定时相同的定时上接收PHICH,则在与下一次重传中第(n-1)UL HARQ的PHICH发送相同的定时上进行接收。如果最初在PCell的第n UL HARQ的PHICH发送定时上接收PHICH,则在与下一次重传中第(n-1)UL HARQ的PHICH发送相同的定时上进行接收。这样,即使PCell RTT不是10毫秒,也可以通过使SCell RTT保持10毫秒来应用跨载波调度。这种处理可以如随后所述的来实施。
图11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八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 RTT不是10毫秒时的调度-PUSCH-HARQ定时关系。
参照图11,如果PCell使用如部分1501所示的配置0,和SCell使用如部分1503所示的配置5,对准的UL子帧是#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如部分1505所示,在PCell中在第#6子帧上发生跨载波调度,则按照UL索引,PUSCH发送发生在6或7个子帧之后。在SCell的情况下,可以在UL许可中强制指示PUSCH发生在6个子帧之后以便保持10秒的RTT。
此时,按照PCell的UL许可的UL索引,同时PUSCH可能出现在6个子帧之后的子帧上或在第7子帧上。一旦在SCell的第6子帧之后的子帧上发送了PUSCH,则如标号1507所表示,在与发送相应UL PUSCH的PCell的UL HARQ的PHICH发送定时相同的时间上发送PHICH。在这种情况下,如标号1509所表示,在重传的每次中PHICH发送定时都与PCell UL HARQ的不同PHICH发送定时匹配。
图12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八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 RTT不是10毫秒时的调度-PUSCH-HARQ定时关系。
参照图12,PCell使用TDD配置0而SCell使用TDD配置3。如部分1601所示,PCell以配置0和70毫秒的RTT操作,而如部分1603所示,SCell以配置3操作。在子帧2上以图11的相同方式进行跨载波调度,但在子帧4上,如部分1609所示,在第0子帧上发送UL许可,以便PUSCH根据UL索引发生在4个子帧之后。此时,确认信道发送定时以发生在与PCell的不同ULHARQ PHICH发送相同的时间上的方式接在如图11所示的PCell定时之后,以便使SCell RTT保持10毫秒。部分1605,1607,和1611分别对应于图11的部分1505,1507,和1509。
这个示范性实施例能够无需定义新定时而通过使SCell RTT保持10毫秒来进行SCell中的跨载波调度,以便可以利用TDD配置0来配置PCell。
9)第九示范性实施例
第九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当SCell是利用配置6和60毫秒的RTT配置的PCell的UL子集时跨载波调度中SCell的UL HARQ定时。
图13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第九示范性实施例的当SCell是PCell的UL子集和PCell以配置6操作时利用跨载波调度的SCell UL HARQ定时关系。
由于在TDD配置6中总共6次UL HARQ处理利用5个UL子帧进行发送,所以RTT是60毫秒,此时,UL子帧以无线电帧为单位构成,以便当SCell配置是UL子集时,在SCell中不继续进行所有UL HARQ处理。
图13例示了配置6以及6次UL HARQ处理的示范性情况。
不同颜色线指示不同的UL HARQ处理。在第九示范性实施例中,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跨载波调度,那就是当UL子帧2,3,4和6与SCell对准时,调度-PUSCH定时接在配置1的定时之后,并且PUSCH-HARQ定时接在PCell的定时之后。这种方法的有利之处在于,由于SCell保持10毫秒的RTT,所以在以前调度和当前调度的HARQ处理之间不存在调度定时和确认信道发送定时的不匹配。另外,无需为调度定义新定时。
参照图13,PCell如标号1701所表示以配置6操作,而SCell如标号1703所表示以配置1操作。当通过跨载波调度在第2子帧上发送UL许可时,与PCell不同,PUSCH定时如标号1707所表示接在配置1之后,而PHICH发送定时如标号1705所表示接在PCell定时1701的定时之后。
图14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eNB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14,eNB在步骤1001中能够向PCell和SCell中的UE发送系统信息。这个步骤包括传送包括可以强制聚合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的PCell和SCell的TDD配置信息的系统信息。eNB在步骤1003中确定是否在当前子帧上进行调度DL和UL数据发送。负责调度的控制器结合PCell和SCell配置的UL或DL子集/超集关系确定当前子帧的状态,PCell和SCell的当前子帧的位置和发送方向是否相互匹配,以及PCell的RTT是否是发送建议的定时的10毫秒。这样,可以将DL和UL调度信息发送给使用自调度的UE和使用跨载波调度的UE。在步骤1005中,eNB能够按照UE发送的数据信道或ACK信道和按照在步骤1003中确定的定时发送或接收数据信道。
图15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UE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15,UE在步骤1101中接收PCell和SCell的系统信息。在步骤1101中接收的系统信息包括应用于聚合的不同载波的TDD配置。UE在步骤1103中确定PCell和SCell的UL或DL子集/超集关系,PCell和SCell的当前子帧的位置和发送方向是否相互匹配,PCell的RTT是否是发送建议的定时的10毫秒,以及UE是否根据接收的系统信息利用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操作。UE根据确定结果确定调度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ACK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定时。UE根据在步骤1105中确定的定时发送数据信道或接收ACK信道或调度信息。
图16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eNB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16,eNB包括确定所配置PCell和SCell的TDD配置和数据信道和ACK信道的发送/接收定时的控制器1201、负责按照控制器确定的定时的PCell和SCell数据信道和ACK信道发送/接收的PCell调度器1203和SCell调度器1205。
图17是例示按照本发明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17,UE装置包括确定所配置PCell和SCell的TDD配置、子帧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在PCell与SCell之间是否匹配、和发送/接收定时的控制器1301。UE进一步包括根据控制器1301确定的定时接收和发送数据信道的数据收发器1303、和根据控制器1301确定的定时发送和接收ACK信道的ACK信道收发器1305。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了与调度定时和ACK信道发送定时匹配,以及使得可以在向和从支持允许不同TDD配置的载波聚合的UE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中在所有子帧上进行调度的SCell的数据信道和确认信道定时。所提出的技术能够无需额外定时信息地利用相关技术的TDD配置的定时。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上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支持使用不同TDD配置的载波的UE的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两者以便与所调度载波无关地在相同定时上发送确认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上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能够无需附加定时信息地利用定义在相关技术的TDD配置中的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不局限于前述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上面的描述中清楚地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效果。
虽然已经针对其示范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展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地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4)

1.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终端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含:
与主要小区PCell和次要小区SCell中的基站建立连接,PCell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
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
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2.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基站的反馈接收方法,该方法包含:
与主要小区PCell和次要小区SCell中的终端建立连接,PCell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配置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
在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发送数据;以及
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接收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3.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发送反馈的终端,该终端包含:
收发器,用于向主要小区PCell和次要小区SCell中的基站发送相互不同的PCell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接收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的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发送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4.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接收反馈的基站,该基站包含:
收发器,用于与主要小区PCell和次要小区SCell中的终端建立连接,PCell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配置和SCell的TDD UL-DL配置相互不同;在SCell中的第一子帧上发送数据;以及当SCell的UL子帧集合是PCell的UL子帧的子集时,接收与按照SCell的TDD UL-DL配置与PCell中的第一子帧相联系预定的子帧上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
CN201310052150.2A 2012-02-14 2013-02-18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上行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2491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98466P 2012-02-14 2012-02-14
US61/598,466 2012-02-14
US201261603459P 2012-02-27 2012-02-27
US61/603,459 2012-02-27
US201261607694P 2012-03-07 2012-03-07
US61/607,694 2012-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163A true CN103249163A (zh) 2013-08-14
CN103249163B CN103249163B (zh) 2018-09-28

Family

ID=4892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2150.2A Active CN103249163B (zh) 2012-02-14 2013-02-18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上行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9060357B2 (zh)
EP (2) EP2815530B1 (zh)
KR (1) KR102084498B1 (zh)
CN (1) CN103249163B (zh)
ES (2) ES2675774T3 (zh)
HU (1) HUE048594T2 (zh)
PL (1) PL2815530T3 (zh)
WO (1) WO201312239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2793A (zh) * 2013-10-04 2016-05-25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用于上行链路调度和harq定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900371A (zh) * 2014-01-09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harq反馈的tdd和fdd子帧的载波聚合
WO2017020289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uplexing
CN107079446A (zh) * 2014-09-26 2017-08-1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3016B1 (en) 2011-03-24 2019-0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3125860A1 (ko) * 2012-02-20 2013-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057865B1 (ko) * 2012-04-24 2019-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동적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979968B2 (ja) * 2012-05-11 2016-08-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497747B2 (en) * 2012-06-22 2016-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CN107743313B (zh) * 2012-07-20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辅小区的时分双工配置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WO2014021664A1 (ko) 2012-08-01 2014-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시그널링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027368B2 (ja) * 2012-08-10 2016-11-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60020875A1 (en) * 2013-03-08 2016-01-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s using multiple carri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5009004A1 (ko) 2013-07-16 2015-0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반송파 집성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US20150089382A1 (en)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KR102127320B1 (ko) 2013-09-27 2020-06-26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상향링크 스케줄링 및 harq 타이밍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18854B (zh) * 2013-09-27 2018-03-0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US20150109971A1 (en) * 2013-10-22 2015-04-23 Acer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hav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and multiple connections
US20150200751A1 (en) * 2014-01-10 2015-07-1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Enhanced pucch repor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233094B1 (ko) * 2014-02-07 2021-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파수 집적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JP6456471B2 (ja) * 2014-07-31 2019-01-23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非兔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伝送機会区間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88202B (zh) * 2014-09-01 2020-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KR102632966B1 (ko) * 2016-02-05 2024-02-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개의 프레임 구조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US10673579B2 (en) * 2016-03-03 2020-06-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cluding different time unit types
CN111770572B (zh) * 2019-03-30 2023-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261389A1 (ja) * 2019-06-25 2020-12-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1835489B (zh) * 2019-08-16 2022-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225817B (zh) * 2020-02-06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4704A (zh) * 2009-05-2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的ack信道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204154A (zh) * 2008-10-31 2011-09-28 诺基亚公司 在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时分双工操作的子帧调度的动态分配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63596B1 (ko) * 2010-01-06 2017-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크로스-캐리어 스케쥴링을 통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10604B (zh) * 2010-09-29 2016-06-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传送多个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EP3687090B1 (en) * 2010-11-02 2022-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13016B1 (en) * 2011-03-24 2019-0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EP2706690B1 (en) * 2011-05-02 2018-03-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for same
US9137804B2 (en) * 2011-06-21 2015-09-15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7707339B (zh) * 2011-08-12 2021-11-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定时配置指配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WO2013105837A1 (ko) * 2012-01-15 201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4154A (zh) * 2008-10-31 2011-09-28 诺基亚公司 在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时分双工操作的子帧调度的动态分配
CN102084704A (zh) * 2009-05-2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下的ack信道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design for TDD inter-band CA with different UL-DL configuration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 R1-120018》 *
HUAWEI: "HARQ timing design for TDD inter-band CA with different UL-DL configuration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 R1-120017》 *
MEDIATEK INC.: "Discussion on HARQ feedback mechanism and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in inter-band CA with different TDD UL-DL configurations",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7 R1-113864》 *
PANTECH: "Discussion on HARQ timing for inter-band CA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1 #66BIS R1-113103》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2793A (zh) * 2013-10-04 2016-05-25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用于上行链路调度和harq定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389492B2 (en) 2013-10-04 2019-08-20 Sk Teleco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for uplink scheduling and HARQ timing
US10615926B2 (en) 2013-10-04 2020-04-07 Sk Teleco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for uplink scheduling and harq timing
CN105900371A (zh) * 2014-01-09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harq反馈的tdd和fdd子帧的载波聚合
CN107079446A (zh) * 2014-09-26 2017-08-1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7020289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uplexing
US10285171B2 (en) 2015-08-06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uplex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5530B1 (en) 2018-05-23
HUE048594T2 (hu) 2020-08-28
EP3386138A1 (en) 2018-10-10
EP2815530A4 (en) 2015-11-25
US20170331597A1 (en) 2017-11-16
KR20130093562A (ko) 2013-08-22
US20150280868A1 (en) 2015-10-01
PL2815530T3 (pl) 2018-09-28
KR102084498B1 (ko) 2020-03-05
US20130208634A1 (en) 2013-08-15
US10404420B2 (en) 2019-09-03
US9060357B2 (en) 2015-06-16
CN103249163B (zh) 2018-09-28
WO2013122397A1 (en) 2013-08-22
EP3386138B1 (en) 2020-01-22
US9722736B2 (en) 2017-08-01
EP2815530A1 (en) 2014-12-24
ES2773256T3 (es) 2020-07-10
ES2675774T3 (es)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163A (zh)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上行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42580B1 (ko) 동기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송신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04698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516496B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9474371B (zh) 一种harq-ack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337896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209061A (zh)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3312470A (zh) 一种harq反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580830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7370576B (zh) 一种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时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0104A (zh)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
CN103368709A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SE539574C2 (sv) Val av bekräftelse-timing inom trådlös kommunikation
CN103368708A (zh) 一种pusch的重传指示方法
CN105794137A (zh) Pucch资源分配和使用
CN104040913A (zh) 用于分配关于上行链路绑定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91166B (zh) 一种pusch的授权和harq传输方法
CN102281646A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26637A (zh) 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反馈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3780361A (zh) 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079390A (zh) 跨基站载波聚合系统中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68707A (zh) 一种harq反馈的实现方法、上行子帧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518859B (zh) 一种频谱聚合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267253A (zh) 用于检测dtx的确认信息表示方法、ue和基站
CN10187788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