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8854B -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8854B
CN104518854B CN201310451370.2A CN201310451370A CN104518854B CN 104518854 B CN104518854 B CN 104518854B CN 201310451370 A CN201310451370 A CN 201310451370A CN 104518854 B CN104518854 B CN 104518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dd
subframe
fdd
pdsch
time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13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8854A (zh
Inventor
孙芳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13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8854B/zh
Priority to JP2016517359A priority patent/JP2016538742A/ja
Priority to PCT/IB2014/002248 priority patent/WO2015044778A2/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8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8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8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辅载波本身的传输时序,传输辅载波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HARQ信息;配置用于传送辅载波下行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的PUCCH资源的位置,进而确定辅载波下行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

Description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概括而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RAN#60会议中,提出了在长期演进(LTE)中将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联合操作的方案,希望能够利用TDD和FDD载波聚合的特征和其他基于工作项目的初始场景的预估结果的TDD-FDD联合方案来增强LTE TDD-FDD联合操作。
FDD和TDD载波之间的载波聚合或双连接,能够为同时拥有FDD和TDD频段的运营商提供系统灵活性和性能利益。然而,由于LTE FDD和TDD标准的不同,尤其是控制信令和子帧时序的不同,实现这种TDD-FDD载波聚合必须对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控制信道设计新的信令和调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当前,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TDD-FDD联合操作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TDD-FDD联合操作中配置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方法,包括:按照辅载波本身的传输时序,传输所述辅载波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HARQ信息;配置用于传送所述辅载波下行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的PUCCH资源的位置,进而确定所述辅载波下行载波的PDSCH的HARQ信 息传输时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主载波为TDD载波、辅载波包含FDD载波时,配置所述TDD载波的子帧中的PUCCH资源,用于传送PDSCH的HARQ信息;并且配置非一致子帧的HARQ信息由所述非一致子帧四帧以后的第一个TDD载波上行子帧传送,基于TDD载波的传输时序,确定一致子帧的HARQ信息传送,其中,所述一致子帧是FDD载波上与对应的TDD载波上的链路方向一致的子帧,所述非一致子帧是FDD载波上与对应的TDD载波上的链路方向不一致的子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一致子帧的HARQ信息的传输时序配置为遵循所述TDD载波的传输时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致子帧的HARQ信息由所述一致子帧四帧以后的第一个TDD载波上行子帧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FDD下行载波中的连续的非一致子帧与紧随所述连续的非一致子帧之后的一个一致子帧组合,并将组合后的子帧作为一个子帧集,配置所述子帧集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与所述子帧集中的一致子帧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帧集之中的子帧共用相同的HARQ进程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主载波为TDD载波,并且辅载波包含FDD载波时,
配置所述FDD上行载波的子帧中的PUCCH资源,将其用于传送HARQ信息;并且,
通过上层控制信令指定的或具有最小辅载波索引值的FDD上行载波来传送至少一个FDD下行载波的子帧n的HARQ信息,并且,所述至少一个FDD下行载波的子帧n的HARQ信息由所述FDD上行载波子帧Z1传送,所述子帧Z1为所述FDD上行载波子帧n+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TDD载波和FDD下行载波的HARQ信息分别由所述TDD载波和FDD上行载波的子帧传输, 其中,对应的用户设备支持两个PUCCH信道。
若TDD从载波和主载波的TDD配置相同,则TDD载波的HARQ信息跟随TDD主载波HARQ时序,若不同,则依照现有的技术规范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主载波为FDD载波,辅载波包括TDD载波时,基于所述TDD载波自身TDD配置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传输所述TDD载波的PUSCH的HARQ信息,按照FDD下行载波或TDD载波的时序,配置所述TDD载波的PDSCH的HARQ传输时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上层信令决定所述PDSCH的HARQ传输时序遵循FDD下行载波时序或所述TDD载波时序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多个TDD载波被FDD载波跨载波调度时,被调度的TDD载波的PUSCH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遵循所述被调度的TDD载波的TDD配置的HARQ时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FDD载波为主载波,辅载波包括TDD时,所述被调度的TDD载波的PDSCH的HARQ时序遵循所述FDD载波或所述被调度的TDD载波的时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上层信令决定所述PDSCH的HARQ传输时序遵循FDD载波时序或所述被调度的TDD载波时序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TDD载波为主载波,辅载波包括FDD载波时,若TDD主载波和TDD被调度辅载波的TDD配置相同,则按照TDD主载波的时序,传输所述TDD被调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若TDD主载波和TDD被调度辅载波的TDD配置不同,则基于跨载波调度的现有规则,决定传输所述TDD被调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的时序。
本发明解决了主载波为FDD或TDD载波时,不同载波之间的HARQ时序,并且避免了在传送HARQ信息时会发生的时序冲突。
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TDD-FDD联合操作时对HARQ信息的时序的配置。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下列附图所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之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细节、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TDD-FDD联合系统中HARQ信息传输时序问题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在TDD-FDD联合系统中传送HARQ信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在TDD-FDD联合系统中传送HARQ信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在TDD-FDD联合系统中传送HARQ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一致子帧是指FDD载波上与对应的TDD载波上方向(DL或UL)一致的子帧,非一致子帧是指FDD载波上与对应的TDD载波上方向不一致的子帧。例如,在图1中所示的时序中,对于FDD DL载波来说,每个无线帧中的子帧2、3和子帧7、8是下行子帧,而TDD载波上的对应子帧2、3和子帧7、8是上行子帧,二者方向不一致,因此FDD DL载波上的子帧2、3和子帧7、8称为非一致子帧(或更具体而言称之为DL非一致子帧),在图1中用左斜线示出。类似的,在图1中所示的时序中,对于FDD UL载波 来说,每个无线帧中的子帧0、1、4-6和9是上行子帧,而TDD载波上的对应子帧0、1、4-6和9是下行子帧,二者方向不一致,因此将FDDUL载波上的子帧0、1、4-6和9称为非一致子帧(或更具体而言称之为UL非一致子帧),在图1中用右斜线示出。
如图1中所示,对于FDD载波中的一致子帧来说,可以按照同样的时序关系由TDD载波中的对应子帧进行调度,因此一致子帧的调度问题容易解决。例如对于FDD DL一致子帧0、1、4-6和9来说,可以由对应的TDD子帧0、1、4-6和9来调度(如图1中由TDDDL子帧0、1、4-6和9分别指向其自身和对应的FDD DL子帧0、1、4-6和9的箭头所示),而对于FDD UL一致子帧2、3、7、8来说,可以根据TDD配置1的UL调度时序(例如可参见2013年7月发布的3GPPTS36.213V11.3.0,Table8-2),分别由对对应的TDD子帧2、3、7、8进行调度的TDD子帧6、9、1、4进行调度(如图1中由TDD DL子帧6、9、1、4分别指向对应的TDD UL子帧2、3、7、8和对应的FDD UL子帧2、3、7、8的箭头所示)。
为更好地阐述本发明的思想,联系多个场景对本发明的调度方法进行说明。
场景1:TDD载波为主载波,PDSCH/PUSCH的HARQ的时序。
首先,确定PUSCH的HARQ时序
当TDD载波被配置为主载波时,FDD上行载波的PUSCH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可以跟随自身的时序,即使用FDD下行载波的自身调度的PHICH来传输HARQ信息。
其次,确定FDD下行载波的PDSCH的HARQ时序。
当采用自载波调度且TDD载波被配置为主载波时,不会存在PDSCH的调度问题,但存在HARQ信息传输冲突。当前通信标准中的载波聚合,只能由PCC上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传送HARQ信息。当TDD载波和FDD载波进行聚合且TDD载波被配置为PCC时,ACK/NACK将由TDD载波携带在PUCCH或PUSCH中。结合图1,进一步阐述当前PDSCH主要的HARQ时序问题:
如何确定FDD下行载波的HARQ时序若跟随FDD载波,那应采用哪个载波的PUCCH资源来传输HARQ信息若跟随TDD载波,那下行链路中的非一致子帧(SF)的时序如何确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法:
方法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调度方法的示意图。为清楚地阐述调度方法,以第一帧中的子帧0-9为例,进行阐述。
在现有的标准中,由于HARQ信息只能由主载波(本实施例中为TDD)的PUCCH传送,对于FDD载波下行子帧n的HARQ的回馈一般位于主载波PUCCH中上行子帧n+4中。由于TDD-FDD联合操作时,在TDD载波上没有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造成了能够传送HARQ信息的PUCCH资源不足。
为了提供足够的PUCCH资源,本发明在利用FDD上行载波中的PUCCH传输FDD载波的HARQ信息。也就是说,将TDD载波和FDD载波的HARQ信息分开传送,此时的用户设备(UE)支持两个PUCCH信道,即TDD载波的HARQ信息跟随TDD主载波的HARQ时序。具体地,若TDD从载波和主载波的TDD配置相同,则TDD载波的HARQ信息跟随TDD主载波HARQ时序,若不同,则依照现有的技术规范进行传输。FDD下行载波的HARQ信息跟随FDD上行载波的HARQ时序。具体地,将FDD下行链路载波的HARQ信息分配在FDD载波的上行链路中的PUCCH,而该PUCCH具体分配在哪个FDD载波的子帧中,可以但不限于由以下两个方法确定:
a)选择具有最小索引值(SCell-index)的FDD上行载波,在通信系统里,一般具有多个辅载波,每个FDD上行/下行载波均具有相应的索引值,为了减小延迟或便于系统的实现,选择对应最小索引值的FDD上行载波来传输FDD下行载波的HARQ信息,不占用信令资源,用户设备的操作相对简单,从而也降低了对用户设备的要求。
b)由上层的控制信令指定,即,可以由控制信令具体指定哪个 FDD上行载波用来传输HARQ信息。如此,虽然需要占用一部分的信令资源,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度。
当FDD下行载波第n帧的HARQ信息由指定的FDD上行载波传送时,由FDD上行载波的第n+4帧来传送。
除了HARQ时序,其他具有时间约束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送,诸如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CSI),均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传送。另外,由于上述方法是将HARQ的信息放在FDD上行链路中传输,因此其不占用TDD仅有的最大15个HARQ进程管理。
方法2:
仍然利用TDD主载波的上行子帧作为PUCCH资源,FDD下行载波的下行子帧n的HARQ信息由TDD主载波中的上行子帧k传递,显然,子帧k需要满足的条件为:k≥n+4。为了最小化因此而造成的延迟,可以选择距离子帧n+4最近的上行子帧传送HARQ信息。
通过配置上述的时序,将不存在HARQ冲突。对于PUCCH资源映射,多个位于FDD辅载波上的下行子帧的HARQ被配置在相同的上行子帧的PUCCH上。在现有的标准中,由上层信令决定传输PDSCH的HARQ信息的PUCCH资源,基于主载波中对应的PDCCH的第一CCE索引,不会产生PUCCH资源分配冲突。当跨载波调度且TDD载波是主载波时,不存在PUCCH资源分配的问题,这是因为不同载波的不同下行子帧的PDCCH分配,是在调度载波的同一个下行子帧中进行传输的。
方法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调度方法的示意图。通过遵循TDD主载波的HARQ信息时序,FDD下行载波的子帧0、1的HARQ信息传输时序可以和TDD载波中对应的子帧0、1相同,在此前提下,非一致子帧FDD下行载波第一帧中的子帧2、3的HARQ信息则没有相应的PUCCH传送,因此必须为非一致子帧分配时序。
如图3所示,FDD下行链路载波中的子帧2、3为非一致子帧,能够作为传输其HARQ信息的PUCCH资源,在时间方面,至少要 在第6或第7子帧,而子帧6为下行子帧,故无法传送HARQ。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延迟,将离非一致子帧2、3最近的TDD上行载波中的子帧7作为作为传送HARQ信息的PUCCH资源。
因此,非一致子帧的HARQ信息传送的时序,由TDD上行载波决定,即非一致子帧n的HARQ信息,在与FDD上行载波的子帧n+4后面最近的上行子帧中传送。
方法4:
图4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调度方法的示意图。
第三种方法中分析可知,FDD下行载波不一致子帧2、3的HARQ传输时序相同,而FDD下行载波子帧4的HARQ则是由TDD载波的自身配置所决定。
方法4将FDD下行载波中不一致子帧的HARQ与紧跟其后的一个一致子帧HARQ“捆绑”在一起,进行传输。具体地,将FDD下行载波子帧2、3、4的HARQ信息捆绑,均由TDD载波子帧8进行传输,如此FDD下行载波子帧2、3、4的HARQ信息能够以最小的延迟发送出去,并且在系统中易于操作,因为该三个子帧的HARQ时序均由子帧4所决定。
由于HARQ传输延迟至少为4TTI(传输间隔),因此,FDD下行载波子帧4、5的HARQ将由不同的PUCCH进行传输,若将子帧2-5均捆绑在一起,则相应的HARQ信息将由第二帧的子帧2进行传输,具有较大的延迟。
下面讨论其他场景中的HARQ时序问题。
场景2:
当FDD作为主载波时,PDSCH/PUSCH的调度
TDD辅载波上的下行子帧可以作为FDD下行主载波的下行子帧集的子集。因此,TDD辅载波的PDSCH的HARQ时序可以遵循FDD下行主载波或TDD辅载波的时序。
为了减少HARQ延迟,TDD辅载波的PDSCH时序遵循FDD下行主载波的时序,如此,相对于TDD下行子帧,其具有一个HARQ 延迟。遵循TDD的HARQ时序,相应的HARQ延迟至少为4TTI,在遵循FDD的HARQ时序时,相应的HARQ延迟为4TTI。
另外,为了增加适应性,也可以通过上层信令决定具体跟随FDD或TDD中的哪一个时序。
场景3:
当FDD载波跨载波调度多个TDD载波时,PDSCH/PUSCH的调度。
对于PDSCH的HARQ时序,如果我们假设仍由主载波的PUCCH传输HARQ,此时有两种情况:
1)FDD载波为主载波,被调TDD辅载波的PDSCH的HARQ时序可以依照FDD下行主载波或TDD辅载波的时序,
A.跟随FDD下行子帧,此时相对TDD下行子帧具有一个HARQ延迟,由上述可知,当跟随FDD载波的时序时,HARQ延迟为4TTI。
B.通过上层信令选择具体跟随FDD或被调度的TDD辅载波中的哪一个时序。
2)当TDD载波为主载波,辅载波包括FDD载波时
A.若TDD主载波和TDD辅载波的TDD配置相同,则按照TDD主载波的时序,传输TDD被调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
B.若TDD主载波和TDD辅载波的TDD配置不同,则基于跨载波调度的现有规则,决定传输TDD被调载波的PDSCH的HARQ信息的时序。
本发明解决了主载波为FDD或TDD载波时,不同载波之间的HARQ时序,并且避免了在传送HARQ信息时会发生的时序冲突。
在本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文公开的方法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步骤顺序仅仅是示意性的,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而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顺序。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 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本申请所述的功能。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来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任意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可访问的任意可用介质。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以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可访问的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来携带或存储希望的程序代码模块的任意其它介质。并且,任意连接也可以被称为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也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
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本文公开的装置的各个单元可以使用分立硬件组件来实现,也可以集成地实现在一个硬件组件,如处理器上。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普通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性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以上描述用于使本领域的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变形。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实例和设计,而是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性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5)

1.一种在时分双工TDD-频分双工FDD联合操作中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包括:
按照辅载波本身的传输时序,配置所述辅载波上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HARQ信息的传输;
配置用于传输所述辅载波上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HARQ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以及
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传输时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主载波包括TDD载波,并且所述辅载波包括FDD上行载波和FDD下行载波,并且其中配置所述PUCCH资源包括:
在所述TDD载波上配置所述PUCCH资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配置所述FDD下行载波上的非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由所述非一致子帧后的四个子帧以后的第一个TDD上行子帧传输,以及
基于所述TDD载波的传输时序配置所述FDD下行载波上的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
其中,所述一致子帧是所述FDD下行载波上与时序上所对应的所述TDD载波上的子帧的链路方向一致的子帧,所述非一致子帧是所述FDD下行载波上与时序上所对应的所述TDD载波上的子帧的链路方向不一致的子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将所述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配置为遵循所述TDD载波的所述传输时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配置所述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由所述一致子帧后的四个子帧以后的第一个TDD载波上行子帧传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将所述FDD下行载波中的连续的非一致子帧与紧随所述连续的非一致子帧之后的一个一致子帧组合,并将组合后的子帧作为一个子帧集,以及
配置所述子帧集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与所述子帧集中的所述一致子帧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集之中的子帧共用相同的HARQ进程标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主载波包括TDD载波,并且所述辅载波包括FDD上行载波和FDD下行载波,
其中配置所述PUCCH资源包括:在所述FDD上行载波上配置所述PUCCH资源,并且
其中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配置由上层控制信令指定的或具有最小辅载波索引值的FDD上行载波用于传输至少一个FDD下行载波的子帧n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并且配置所述至少一个FDD下行载波的所述子帧n上传输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由选中的所述FDD上行载波的子帧Z1传输,其中Z1=n+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TDD载波上的PUCCH资源用于传输所述TDD载波上的PDSCH的HARQ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主载波包括FDD下行载波,并且所述辅载波包括TDD载波,并且其中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按照所述FDD下行载波或所述TDD载波的传输时序来配置所述TDD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TDD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由上层信令决定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遵循所述FDD下行载波的传输时序还是所述TDD载波的传输时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载波包括被FDD载波跨载波调度的多个TDD辅载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FDD载波为主载波,并且其中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配置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传输时序遵循所述FDD载波或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的传输时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由上层信令决定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遵循所述FDD载波的传输时序还是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的传输时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主载波包括TDD主载波,并且所述辅载波还包括所述FDD载波,并且其中配置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包括:
若所述TDD主载波和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的TDD配置相同,则按照所述TDD主载波的传输时序,配置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
若所述TDD主载波和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的TDD配置不同,则基于跨载波调度的现有规则,决定被调度的所述TDD辅载波上的所述PDSCH的所述HARQ信息的所述传输时序。
CN201310451370.2A 2013-09-27 2013-09-27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Active CN104518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370.2A CN104518854B (zh) 2013-09-27 2013-09-27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JP2016517359A JP2016538742A (ja) 2013-09-27 2014-09-26 Tdd−fdd混成運用においてharqタイミングおよびpucchリソースを設定する方法
PCT/IB2014/002248 WO2015044778A2 (zh) 2013-09-27 2014-09-26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370.2A CN104518854B (zh) 2013-09-27 2013-09-27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8854A CN104518854A (zh) 2015-04-15
CN104518854B true CN104518854B (zh) 2018-03-02

Family

ID=5235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1370.2A Active CN104518854B (zh) 2013-09-27 2013-09-27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538742A (zh)
CN (1) CN104518854B (zh)
WO (1) WO201504477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891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a的混合自动重传处理方法和基站
WO2017132888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6102169B (zh) * 2016-05-26 2019-11-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基站
CN115956348A (zh) * 2021-08-06 2023-04-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pdsch接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096A (zh) * 2010-04-06 2011-10-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时序关系的方法
WO2012124996A3 (ko) * 2011-03-15 2012-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12470A (zh) * 2012-03-09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harq反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326806A (zh) * 2012-03-19 2013-09-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14340A1 (en) * 2009-01-30 2010-08-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HARQ operation for macro-diversity transmissions in the downlink
US8837304B2 (en) * 2011-04-08 2014-09-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multi-group communications
WO2012161510A2 (ko) * 2011-05-23 2012-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721759B1 (en) * 2011-06-14 2018-04-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and using phich resourc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EP2815530B1 (en) * 2012-02-14 2018-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and downlink data in tdd system
US9515696B2 (en) * 2012-03-16 2016-12-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half-duplex FDD operation in LTE FDD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096A (zh) * 2010-04-06 2011-10-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时序关系的方法
WO2012124996A3 (ko) * 2011-03-15 2012-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12470A (zh) * 2012-03-09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harq反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326806A (zh) * 2012-03-19 2013-09-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FDD-TDD Joint Operation";ALCATEL-LUCENT ET AL;《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R1-132976》;20130810;全文 *
"Solutions for FDD-TDD Joint Operation";Samsung;《3GPP TSG RAN WG1 #74 R1-133102》;20130823;第2页 *
"Views on Possible Solutions for FDD-TDD Joint Operation";NTT DOCOMO;《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R1-133455》;2013081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38742A (ja) 2016-12-08
WO2015044778A2 (zh) 2015-04-02
CN104518854A (zh) 2015-04-15
WO2015044778A3 (zh) 2015-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0632B1 (ko) 상이한 tdd 업링크/다운링크 구성의 캐리어 집성의 피드백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5164949B (zh) 在3gpp lte网络中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和由其执行的方法
CN102904698B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532680B (zh) 非预期的下行链路子帧的harq‑ack处置方法
CN103368709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743695A (zh) 在非授权频谱中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
US201800542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n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CN107710661A (zh) 用于增强型载波聚合的周期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US20150055519A1 (en) Harq feedback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60107293A (ko) 업링크 채널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80830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KR20120093084A (ko) 응답 채널 자원들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64049A (zh) 频分双工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3580824B (zh) 载波汇聚网络中的用户设备里进行自动重传反馈的方法
CN105612711B (zh)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601303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4518854B (zh) 用于tdd‑fdd联合操作的harq时序和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
CN104348597A (zh) 一种pusch的调度和harq-ack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337896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15203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992325B (zh) 用于载波聚合增强中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69695B (zh)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684713A (zh) 一种载波聚合场景下上行数据信道重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29816A (zh) 一种tdd-fdd联合系统中的用户和系统设备及方法
KR102057137B1 (ko)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및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