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7881A -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7881A
CN103227881A CN2013100311699A CN201310031169A CN103227881A CN 103227881 A CN103227881 A CN 103227881A CN 2013100311699 A CN2013100311699 A CN 2013100311699A CN 201310031169 A CN201310031169 A CN 201310031169A CN 103227881 A CN103227881 A CN 103227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electronic paper
image
paper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11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7881B (zh
Inventor
今泉祥二
小泽开拓
南猛
久保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27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7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8Job submission, e.g. submitting print job order or request not the print data itself
    • G06F3/1271Job submission at the printing node, e.g. creating a job from a data stored locally or remote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6/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dedicated interfaces for computers
    • G06F2206/15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printer interfaces for computers, indexing schema related to group G06F3/12
    • G06F2206/1512Print-to a presentation device other than a printer, e.g. e-reader, e-paper, tabl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及计算机程序,其容易生成图像形成装置和电子纸的协作时的画面。并且,提供对用户来说不需要重新掌握操作的画面。置备有包含多个对象(7J)在内且用于进行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7)的画面数据。这可以用目前将图像复印到纸张时的画面的画面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在复印目标的介质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画面数据,将多个对象(7J)中与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隐藏或不使其配置地显示设定画面(7)。

Description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电子纸取得图像或向电子纸输出图像的装置的画面显示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鉴于环境保护学,正在寻求节省资源及节能。因此,为了实现节省资源及节能,正在提出或执行各种方法。
例如,目前是通过印刷将图像输出到纸张的。但是,近年来,正在提出执行通过使其显示于电子纸(ePaper)或平板电脑PC等便携式显示装置来输出的方法。由此,能够实现无纸化,能够节约纸资源。另外,也能够节约用于制造纸的电力。并且,电子纸在显示有图像时,几乎不需要电力。因此,根据电子纸,能够比平板电脑PC更减少电力消耗。
另外,近年来,具备复印、PC打印、扫描、传真及文件服务器等各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在普及。这种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为“复合机”或“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s)”等。近年来,也正在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用于环境保护学的各种钻研。与电子纸的协作也是钻研之一。
例如,提案有下面的方法。复合机通过与电子纸进行数据通信,来检测规定的区域的电子纸的有无存在。而且,复合机在原稿输送部或纸张输送部的规定的区域内存在电子纸的情况下,开始执行随着与电子纸的通信而来的用于处理的规定模式(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0-166384号公报
当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与电子纸协作而进行各种处理时,不仅能够实现无纸化,而且对用户来说是很便利的。文档的量越大,当输出到纸张时,体积就越大。但是,如果是电子纸,且如果是存储器的量的范围内,体积就不会增大。另外,如果是电子纸,则能够容易从大量的文档中检索必要的信息。
但是,图像形成装置已经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备有用于设定等操作的各种画面。当增加与电子纸协作的功能时,画面就会越来越多。当增加画面时,用户就必须重新掌握操作方法,因此很麻烦。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的开发者也必须设计新的画面,也很麻烦。也必然需要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与电子纸的协作时的画面相关的这些问题。
本发明之一方式的图像输出装置具有:印刷单元;画面数据存储部件,储画面的画面数据,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由所述印刷部件将图像印刷到纸张的处理相关的设定;对象图像取得部件,取得要输出的对象的图像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画面显示部件,在所述对象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介质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以及图像数据输出部件,基于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指定的条件,向所述电子纸输出所述图像数据。
优选,所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作为所述无关对象的、用于指定纸张的尺寸的对象、用于指定纸张的印刷面的对象、用于指定纸张的种类的对象或用于指定印刷物的完成的对象。
或者,具有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对在放置所述纸张以向所述印刷部件供给的位置或所述纸张从所述印刷部件或修整器排出的位置放置有规定范围的尺寸的物体的情况进行检测,且接收表示规定的状态的数据,从而对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进行检测,所述画面显示部件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
本发明之一方式的图像输入装置具有:图像读取单元;画面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画面的画面数据,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由所述图像读取部件从纸张读取图像的处理相关的设定;画面显示部件,在存储有要输入的对象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介质是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以及图像数据取得部件,基于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指定的条件,从所述电子纸取得所述图像数据。
优选,所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使其配置作为所述无关对象的、用于指定所述纸张的尺寸的对象、用于指定从所述纸张读取的图像的彩色或单色的类别的对象、用于指定所述纸张的读取面为双面的对象或用于指定所述纸张的加工的对象。
或者,具有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对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件的自动文档进纸器的原稿的放置位置或所述图像读取部件的玻璃板上放置有规定范围的尺寸的物体的情况进行检测,且通过接收表示规定的状态的数据,对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进行检测,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介质为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对用于图像输出装置等和电子纸的协作的画面进行设计时的开发者的负担。另外,能够提供不需要用户从一而终地掌握新操作的画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网络系统的整体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电子纸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及电子纸的功能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图5是表示操作面板例的图;
图6是表示输入图像处理部及打印单元的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设定画面的构成例的图;
图8是表示属性数据例的图;
图9是对介质种类判别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是对设定画面显示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1是对隐藏要否判别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7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8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19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1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2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3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4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5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6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7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8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29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30是表示省电力等设定数据例的图;
图31是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的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用于传真发送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图33是表示用于传真发送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
10e2   触摸屏显示器(画面显示部件)
10f    网络接口(对象图像取得部件、图像数据输出部件、图像数据取得部件)
10g    扫描单元(对象图像取得部件、图像读取部件)
10j    打印单元(印刷部件)
10m    纸检测传感器(检测部件)
103    纸类别判别部(检测部件)
121    画面显示控制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处理部件)
122    节能处理部(省电力部件)
124    作业执行控制部(对象图像取得部件、图像数据输出部件、图像数据取得部件)
131    画面数据存储部(画面数据存储部件)
3      电子纸
6SD    画面数据
7      设定画面
7J     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网络系统NS的整体构成例的图。图2是表示电子纸3的硬件构成例的图。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及电子纸3的功能构成例的图。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硬件构成例的图。图5是表示操作面板10e例的图。图6是表示输入图像处理部10h及打印单元10j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NS由图像形成装置1、服务器2、多台电子纸(ePaper)3、个人计算机4及通信线路5等构成。
网络系统NS设置于政府机关、企业或学校等组织,由其组织的成员来使用。下面,以在某企业X中使用的网络系统NS为例进行说明。
通信线路5是基于IEEE(l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3及IEEE802.11等标准的通信线路,由集线器51、双绞线电缆52及无线基站53等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服务器2及个人计算机4经由双绞线电缆52与集线器51连接。无线基站53也经由双绞线电缆52与集线器51连接。各电子纸3与无线基站53进行无线连接。通过这种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服务器2、各电子纸3及个人计算机4彼此能够经由通信线路5进行通信。
服务器2是将网络的各种服务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器设备。例如,提供由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接收或提供文件的服务、电子邮件的收发服务、WebDAV(Web-based Distributed Authoringand Versioning)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服务及目录服务等。
如图2所示,电子纸3由整体控制部30a、电源部30b、无线通信部30c、显示数据存储器30d、驱动电极30e、驱动控制部30f、液晶层30g、前面板30h及操作按钮30i等等构成。
整体控制部30a进行电子纸3的整体控制。另外,执行后述的程序。作为整体控制部30a,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电源部30b向电子纸3的各部供电。
无线通信部30c基于IEEE802.11的标准,与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通信。
在显示数据存储器30d内存储从图像形成装置1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及图像的显示相关的信息等。此外,在显示数据存储器30d内存储有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状态数据发送部301及规格数据发送部302等的程序及数据。也可以仅通过电路等硬件来实现图3所示的各部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
液晶层30g是RGB(红绿蓝)各色的液晶分子的层。液晶层30g的液晶分子通过驱动电极30e来改变方向。由此形成图像。
驱动控制部30f控制驱动电极30e,以按整体控制部30a的指令形成图像。
前面板30h是覆盖电子纸3的前侧的表面的透明薄膜或玻璃板。
操作按钮30i为用户对电子纸3赋予种种指令而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纸3使用液晶方式的电子纸,但也可以使用微胶囊方式或电泳方式等其他方式的电子纸。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两台电子纸3A、3B作为电子纸3而装设于网络系统NS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返回到图1,个人计算机4是用于接受图像形成装置1的印刷及扫描等服务的客户端。在个人计算机4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驱动器。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信息终端来代替个人计算机4。
图像形成装置1通常是称为复合机或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s)等的图像处理装置,是集复印、PC打印、打包、传真及扫描等功能于一体的装置。
PC打印功能是从个人计算机4接收印刷数据而将图像印刷于纸张的功能。有时也被称为“网络打印机功能”或“网络打印功能”等。
箱功能是针对各用户来设置管理称为“个人箱”或“箱”等的相当于个人计算机的文件夹或目录等的存储区域的功能。用户能够将图像数据等以文件为单位保存于自己的箱。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除使用纸张或薄膜等那样的片材作为图像的输入源的介质及输出目的地的介质以外,还使用电子纸3。下面,为了与电子纸3区别开来,将纸或薄膜等片材记述为“一般纸张”。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由CPU10a、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b、ROM(Read Only Memory)10c、大容量存储装置10d、操作面板10e、网络接口10f、扫描单元10g、输入图像处理部10h、输出图像处理部10i、打印单元10j、传真板卡10k、纸检测传感器10m、认证设备10n及电力供给部10p等构成。
如图5所示,操作面板10e由键输入部10e1及触摸屏显示器10e2等构成。
键输入部10e1是所谓的硬键,由数字键、起动键、停止键及功能键等构成。
触摸屏显示器10e2显示用于对用户提供消息或指示的画面、用于用户将处理的指令及条件输入的画面及表示CPU10a的处理结果的画面等。另外,对用户手指触摸到的位置进行检测,且将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到CPU10a。用户通过边看这些画面边操作键输入部10e1或触摸屏显示器10e2,能够对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信息及指令。
网络接口10f是用于经由通信线路5与服务器2、电子纸3及个人计算机4以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1/Internet Protoco1)等协议进行通信的装置。作为网络接口10f,使用例如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扫描单元10g是对记录于一般纸张的照片、文字、绘画、图表等图像进行读取而生成图像数据的装置。可实现全彩色图像及单色图像中的任一种图像的读取。该图像数据是原始数据(Raw Data)。如图6所示,扫描单元10g除包含CCD(Charge Coupled Device)171以外,还包括玻璃板172、ADF(AutoDocument Feeder,自动文档进纸器)173及原稿排出托盘174等。ADF173将放置于原稿存放处的一般纸张一张一张地输送到玻璃板172。CCD171对放置于玻璃板172的一般纸张进行扫描。扫描后的一般纸张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174。另外,用户也可不依赖于ADF173地将一般纸张直接放置于玻璃板172。
输入图像处理部10h对由扫描单元10g得到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例如,变换为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或JPEG(Joint PhotographicExperts Group)等格式的图像数据。
输出图像处理部10i通过对印刷于一般纸张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生成位图的图像数据。例如,在指定了2合1印刷(2up印刷)的情况下,以两页面程度的图像集中于一枚一般纸张的一个印刷面的方式生成降低了分辨率的位图的图像数据。或者,在以单色印刷的方式指定了彩色图像的情况下,生成灰度的位图的图像数据。
打印单元10j基于由输入图像处理部10h生成的图像数据或从电子纸3或个人计算机4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将印刷对象图像印刷于一般纸张。可实现全彩色图像及单色图像中的任一种图像的印刷。如图6所示,打印单元10j由印刷引擎181、多个供纸盒182、手动口183、纸张输送机构184及印刷物排出托盘185等构成。作为印刷引擎181,例如,使用将墨粉定影于一般纸张的电子照片方式的印刷引擎。供纸盒182针对各一般纸张的尺寸(A3尺寸及A4尺寸等)都设有,存放有什么也没有印刷的一般纸张。在手动口183放置所谓的手动印刷时的印刷处的一般纸张。纸张输送机构184将指定的一般纸张一张一张地从供纸盒182或手动口183供给到印刷引擎181。印刷引擎181在已供给的一般纸张上印刷图像。一般纸张一印刷图像就排出到印刷物排出托盘185。
此外,在打印单元10j上装设有订书机、打孔器及Z型折叠装置等修整器(フイニツシヤ)。在指定有完成(仕上げ)条件的情况下,这些修整器用订书机对由印刷引擎181印刷了图像的纸张(印刷物)进行装订,在印刷物上打孔,或者将印刷物折叠成Z型折叠。然后,由修整器处理后的印刷物排出到印刷物排出托盘185。
传真板卡10k是经由固定电话网通过G3协议而与传真终端进行通信的装置。
纸检测传感器10m对具有一般纸张或电子纸3程度大小的面积的物体是否放置于特定的场所进行检测。“特定的场所”是扫描单元10g的玻璃板172、ADF173的原稿存放处及原稿排出托盘174以及打印单元10j的供纸盒182、手动口183及印刷物排出托盘185等。作为对放置有物体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方法,使用对放置有纸张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众所周知的方法。例如,将一个或多个按钮那样的凸部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另外,设置对按压这些凸部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然后,通过由传感器对按压了凸部的情况进行检测,来检测放置有物体的情况。另外,也可以针对各特定的场所,来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认证设备10n是识别用户进行用户认证的装置。作为用户认证的方法,使用众所周知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指纹认证或声纹认证等生物认证的方法。或者,也可以从用户的IC卡读取用户ID,来进行用户认证,也可以取得用户使用的个人计算机4的主体的识别符,来进行用户认证。或者在服务器2提供目录服务的情况下,也可以让用户输入用户ID及密码,使服务器2进行用户认证。
在ROM10c或大容量存储装置10d内存储有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状态数据取得处理部101、纸设置状况数据取得部102、纸类别判别部103、原稿侧数据存储部104、输出侧数据存储部105、规格数据取得处理部106、画面显示控制部121、节能处理部122、处理条件设定部123、作业执行控制部124、画面数据存储部131及设定数据存储部132等的程序及数据。这些程序及数据根据需要,下载到RAM10b,由CPU10a执行程序。
此外,在ROM10c或大容量存储装置10d上安装有图像形成装置1的管理用的应用软件。安装有例如:进行用户认证的应用、对各用户的图像的印刷及传真的发送的次数进行统计的应用、对图像形成装置1自身的状态进行管理的应用、针对各用户来定制画面的应用、对文件的数据进行管理的应用、针对各部门来计费的应用及对发送历史及发送内容进行管理记录的应用软件等。
电力供给部10p基于来自CPU10a的指令等,向上述的CPU10a或认证设备10n的各部供给电力。
用户能够从一般纸张及电子纸3中的任一种将图像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另外,也能够向一般纸张及电子纸3中的任一种输出图像。一般纸张的使用方法如现有那样,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在从电子纸3输入图像的情况下,用户将电子纸3以显示有读取的对象图像的状态放置于扫描单元10g的玻璃板172、ADF173的原稿存放处及原稿排出托盘174中的任一地方。特别是,放置于玻璃板172或原稿存放处这一点的作业可以说是与从一般纸张读取图像的情况同样。
另外,在向电子纸3输出图像的情况下,用户将电子纸3以未显示有图像的状态放置于打印单元10j的供纸盒182、手动口183或印刷物排出托盘185。特别是,放置于供纸盒182或手动口183这一点的作业可以说是与在没有任何描绘的一般纸张上印刷图像的情况同样。
图像形成装置1在图像的读取源(输入源)或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适当地编辑一般纸张用的设定画面来显示。稍具体些就是,适当隐藏一般纸张用的设定画面的不需要的对象来显示。作为一般纸张用的设定画面,可使用现有的设定画面。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图像的读取源及写入对象各自的介质种类,可适当实现省电力化。
设定画面的显示处理及省电力化处理由图3所示的各部来实现。下面,对图3所示的各部的处理内容等进行说明。
〔画面的显示处理〕
图7是表示设定画面7的构成例的图。图8是表示属性数据6PD的例子的图。图9是对介质种类判别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0是对设定画面显示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1是对隐藏要否判别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另外,画面通常由各种各样的对象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如图7所示的构成的设定画面7显示于触摸屏显示器10e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设定画面7主要是用于用户指定作业的设定值的画面,每一作业种类都备有。下面,以将记录于一般纸张或电子纸3的图像复制到其他一般纸张或其他电子纸3的作业即所谓的复印作业的设定画面7为例进行说明。
设定画面7由消息区域7A、标签(タブ)区域7B、作业设定区域7C、状态信息区域7D及作业操作区域7E构成。
在信息区域7A,作为对象,配置表示对用户的信息的文本等对象7Ja。
另外,关于复印作业要设定的种种项目被预先分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项目分在“基本设定”、“原稿指定”、“画质/浓度”及“应用设定”这四个组中的任一组中。后面依次对各组进行说明。
在标签区域7B,作为对象,配置与上述各组对应的标签等对象7Jb。
在作业设定区域7C,作为对象,配置用于用户对属于与用户按下的标签等对应的组的项目进行设定的按钮等对象7Jc。
当属于一个组的项目相关的对象7Jc的个数过多时,不能一次显示于作业设定区域7C。因此,有时将属于同一组的项目进一步分在各类的小组中,集中于各小组地配置对象7Jc。即,备有许多由多个对象7Jc构成的组。而且,当任意地选择这些组中的任一组时,就将选择到的组的对象7Jc配置在作业设定区域7C。
在状态信息区域7D,作为对象,配置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况或环境等(例如,RAM10b的空余容量或当前的日时)的文本等对象7Jd。
在作业操作区域7E,作为对象,配置表示待执行的作业相关的信息的文本或用于操作待执行的作业的按钮等对象7Je。
下面,将上述的这些对象7Ja~7Je统称为“对象7J”。
图3的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当发生规定的命令被输入等规定的事件时,就与其他各部协作地进行将设定画面7显示于触摸屏显示器10e2的处理,如下所述。
在画面数据存储部131且在各设定画面7上存储有用于将其显示于触摸屏显示器10e2的画面数据6SD。画面数据6SD是构成设定画面7的各对象7J的用于描绘其的图像文件6GF和表示设定画面7的各对象7J的属性的属性数据6PD集合在一起的数据。
图像文件6GF是例如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或位图等格式的图像数据。在对象7J为文本(文字列)的情况下,作为图像文件6GF,也可以使用文本数据或富文本数据。
如图8所示,在属性数据6PD上且在设定画面7的各对象7J上各设有一个记录。
在某对象7J的记录中,“对象识别符”是用于将该对象7J与其他对象7J区别开来的ID(identification)。“对象文件名”是该对象7J的图像文件6GF的文件名。“坐标”是设定画面7的配置其对象7J的位置的坐标。
“介质种类要件”是隐藏该对象7J时的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各自的介质种类相关的要件。具体而言,在介质种类要件为“输入源=电子纸”的情况下,如果输入源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则意味着要隐藏该对象7J。在“输出目的地=电子纸”的情况下,如果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则意味着要隐藏该对象7J。
“输入源规格要件”是图像的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时的输入源的规格(スペツク)的要件。即,在电子纸3的规格对应于输入源规格要件的情况下,显示该对象7J,在不对应的情况下,进行隐藏。同样,“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是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时的输出目的地的规格(规格)的要件。
在该对象7J为作业设定区域7C的对象的情况下,在该对象7J的记录上呈现组识别符。“组识别符”是用于将其对象7J所属的组与其他组进行识别的ID(identification)。
此外,在画面数据存储部131且在各对象7J上根据需要存储有表示在选择了该对象7J时要执行的模块或顺序的识别符的数据。
返回到图3,状态数据取得处理部101通过对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近邻的各电子纸3发送状态查询数据61,来请求并取得状态数据。“状态数据”是表示电子纸3的当前的状态(状态)的数据。下面,以请求表示是否在前面板30h上显示有图像的状态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电子纸3的状态数据发送部301当接收到状态查询数据61时,就检测当前是否在电子纸3自身的前面板30h上显示有图像。然后,将表示检验结果(“显示中”或“不显示”)及电子纸3自身的识别符(例如,MAC(Media AccessControl)地址或IP(lnternet Protoco1)地址)的数据作为状态数据62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这样,状态数据62就从各电子纸3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另外,如上所述,在网络系统NS中具有两台电子纸3(3A、3B),因此状态数据取得处理部101最多取得两个状态数据62。在仅一台电子纸3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只能得到一个状态数据62,在两台电子纸3的电源都断开的情况下,一个状态数据62也得不到。后述的规格数据66也同样。
纸设置状况数据取得部102与状态数据取得处理部101的状态数据62的取得处理同时期地,对纸检测传感器10m查询物体是否放置于上述的各特定的场所。此时,向纸检测传感器10rn发送纸设置状况查询数据63。
纸检测传感器10m当接收到纸设置状况查询数据63时,就检验是否在各特定的场所放置有物体。然后,将表示这些特定的场所中的检测到放置有物体的场所的检测结果数据64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这样,纸设置状况数据取得部102取得检测结果数据64。
图像形成装置1的纸类别判别部103当由状态数据取得处理部101取得状态数据62且由纸设置状况数据取得部102取得检测结果数据64时,就基于这些数据,判别图像的输入源的介质种类及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在此,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判别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纸类别判别部103在扫描单元10g的玻璃板172、ADF173的原稿存放处及原稿排出托盘174中的任一个特定的场所即输入侧的任一特定的场所呈现在任一检测结果数据64中的情况下(图9的#701中,是),如果在任一状态数据62中都呈现为“显示中”(#702中,是),则判别为输入源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703)。
另外,原稿侧数据存储部104存储有输入源的介质即原稿侧的介质相关的数据。具体而言,存储有原稿侧标志6F1及原稿侧识别符数据6U1。原稿侧标志6F1是表示原稿侧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还是一般纸张的标志,如果是“1”,则表示是电子纸,如果是“0”,则表示是一般纸张。原稿侧识别符数据6U1在原稿侧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的情况下,表示用作该介质的电子纸3的识别符。
如果判别为输入源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则纸类别判别部103以表示“1”的方式将原稿侧标志6F1更新(#704)。另外,将呈现在原稿侧识别符数据6U1中的值更新为呈现在呈现为“显示中”的状态数据62中的识别符(#705)。
另一方面,如果在任一状态数据62中都不呈现“显示中”(#702中,否),则纸类别判别部103判别为输入源的介质种类是一般纸张(#706)。然后,将原稿侧标志6F1以表示“0”的方式更新(#707)。
另外,纸类别判别部103在打印单元10j的供纸盒182、手动口183及印刷物排出托盘185中的任一特定的场所即输出侧的任一特定的场所呈现在任一检测结果数据64中的情况下(#708中,是),如果在任一状态数据62中都呈现为“不显示”(#709中,是),则判别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710)。
另外,输出侧数据存储部105存储有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相关的数据。具体而言,存储有输出侧标志6F2及输出侧识别符数据6U2。输出侧标志6F2是表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否为电子纸的标志,如果是“1”,则表示是电子纸,如果是“0”,则表示是一般纸张。输出侧识别符数据6U2在输出侧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的情况下,表示用作该介质的电子纸3的识别符。
如果判别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则纸类别判别部103将输出侧标志6F2以表示“1”的方式更新(#711)。另外,将呈现在输出侧识别符数据6U2中的值更新为呈现在呈现为“不显示”的状态数据62中的识别符(#712)。
另一方面,如果在任一状态数据62中都呈现为“不显示”(#709中,否),则纸类别判别部103判别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一般纸张(#713)。然后,将输出侧标志6F2以表示“0”的方式更新(#714)。
返回到图3,规格数据取得处理部106在由纸类别判别部103判别为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中的至少一方是电子纸的情况下,通过对电子纸3发送规格查询数据65,来请求并取得规格数据。“规格数据”是表示电子纸3的规格的数据。
电子纸3的规格数据发送部302当接收到规格查询数据65时,就将表示电子纸3自身的规格及识别符的数据作为规格数据66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
图像形成装置1的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基于上述的数据,构成设定画面7,显示于触摸屏显示器10e2。上述的数据是各电子纸3的规格数据66、原稿侧标志6F1、原稿侧识别符数据6U1、输出侧标志6F2、输出侧识别符数据6U2及画面数据6SD。规格数据66是由规格数据取得处理部106取得的数据。原稿侧标志6F1及原稿侧识别符数据6U1存储于原稿侧数据存储部104。输出侧标志6F2及输出侧识别符数据6U2存储于输出侧数据存储部105。画面数据6SD存储于画面数据存储部131。
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要重新显示设定画面7的情况下,以图10所示的顺序,执行处理。
画面显示控制部121生成配置有该设定画面7的画面数据6SD中的属性数据6PD(参照图8)的各对象7J的画面的位图数据。在此,以图10的“X”为“K”的情况为例即以第K个对象7J为例对配置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第K个对象7J的记录上未呈现有任何组识别符的情况下(图10的#722中,否)或在呈现有默认的组识别符的情况下(#722中,是;#723中,是),判别是否隐藏该对象7J(#724)。该判别处理以图11所示的顺序来执行。
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该记录上呈现有介质种类要件的情况下(图11的#741中,是),判别输入源的介质种类或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否符合该介质种类要件(#742)。另外,输入源的介质种类呈现于原稿侧标志6F1,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呈现于输出侧标志6F2。因而,如果检验这些值,则可知是否满足介质种类要件。
然后,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满足该介质种类要件的情况下(#743中,是),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750)。
具体而言,在作为介质种类要件而呈现“输入源=电子纸”的情况下,如果原稿侧标志6F1表示“1”,则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或者,在呈现“输出目的地=电子纸”的情况下,如果输出侧标志6F2表示“1”,则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或者,在呈现“输入源=电子纸”及“输出目的地=电子纸”双方的情况下,如果满足至少一方,即,如果原稿侧标志6F1及输出侧标志6F2中的至少一方表示“1”,则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
另一方面,在不满足介质种类要件的情况下(#743中,否),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判别为不隐藏该对象7J(#751)。
但是,在该记录上未示出介质种类要件的情况下(图11的#741中,否),如下进行输入源规格要件及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相关的判别。
在该记录上呈现有输入源规格要件且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744中,是),画面显示控制部121检验输入源即电子纸3的规格是否满足该输入源规格要件(#745)。即,检验呈现在从该电子纸3取得的规格数据66中的规格是否满足该输入源规格要件。另外,该电子纸3可由呈现在原稿侧识别符数据6U1中的识别符来特定。在表示特定后的识别符的规格数据66中呈现有该电子纸3的规格。
然后,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该电子纸3的规格不满足该输入源规格要件的情况下(#746中,否),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750)。
另外,在该记录上呈现有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且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747中,是),画面显示控制部121检验输出目的地即电子纸3的规格是否满足该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748)。即,检验呈现在从该电子纸3取得的规格数据66中的规格是否满足该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另外,该电子纸3可由呈现在输出侧识别符数据6U2中的识别符来确定。在表示确定的识别符的规格数据66中呈现有该电子纸3的规格。
然后,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该电子纸3的规格不满足该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的情况下(#749中,否),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750)。
返回到图10,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未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的情况下(#725中,否),读出呈现在该记录中的对象文件名的图像文件6GF,并变换为位图数据(#727、#728),配置于呈现在该记录中的坐标(#729)。
另一方面,在判别为隐藏该对象7J的情况下(#725中,是),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在该对象7J的坐标上配置掩盖(マスク)对象7Jm来代替该对象7J(#726)。掩盖对象7Jm是能够隐藏该对象7J的尺寸的图像。
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分别对其余对象7J执行与以上说明的对第K个记录的对象7J的处理同样的处理。由此,生成设定画面7整体的位图数据。
然后,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将设定画面7显示于触摸屏显示器10e2。
其后,如果选择了其他组,则画面显示控制部121通过将作业设定区域7C中的对象7Jc变更为选择到的组的对象7Jc而重新生成设定画面7整体的位图数据或作业设定区域7C的位图数据,来更新设定画面7。
另外,在隐藏相邻的多个对象7J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能够集中隐藏这些对象7J的一个掩盖对象7Jrn。
图12~图29是表示用于复印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7的显示方式例的图。在此,参照图12~图29对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各自的介质种类相应的设定画面7的编辑例进行说明。
在默认的组是基本设定的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输入源的介质种类和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都是一般纸张,则如图12所示,不隐藏对象7J,而是重新显示设定画面7。下面,将输入源的介质种类和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都是一般纸张的情况记载为“通常复印时”。
但是,如果仅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13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用于选择原稿设定的组的对象7Jb1及用于选择彩色的组(小组)的对象7Jc1隐藏。
另外,如果仅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14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用于选择纸张的组(小组)的对象7Jc2及用于选择完成的组(小组)的对象7Jc3隐藏。
另外,如果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双方的介质种类都是电子纸,则如图15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对象7Jb1、7Jc1、7Jc2及7Jc3隐藏。即,如果双方都是电子纸,则用掩盖对象7Jm将在仅一方为电子纸时隐藏的对象7J隐藏。以下同样。
在选择了原稿指定的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16所示,通过配置用于设定原稿相关的条件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在仅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时也同样,如图16那样更新。
但是,如果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17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属于该组的对象7Jc全部隐藏。
在选择了彩色的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18所示,通过配置用于设定要输出的图像的彩色相关的条件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在仅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且输出目的地的电子纸3的规格满足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时也同样,如图18那样更新。
但是,如果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19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属于该组的对象7Jc全都隐藏。
另外,在仅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但输出目的地的电子纸3的规格不满足输出目的地规格要件时,如图20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不与该电子纸3的规格对应的条件的对象7Jc隐藏。
在选择了双面/页面集中的组(小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21所示,通过配置用于设定输入源的原稿面(读取面)、输出目的地的印刷面及集中印刷(“N合1印刷”或“N-up印刷”)相关的条件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
但是,如果仅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22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原稿面为双面这种条件的对象7Jc、原稿的打开方向相关的条件的对象7Jc及原稿的放置方向的条件相关的对象7Jc隐藏。即,将与电子纸无关的条件相关的对象7Jc隐藏。
另外,如果仅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23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印刷面为双面这种条件的对象7Jc隐藏。即,将与电子纸无关的条件相关的对象7Jc隐藏。
在选择了纸张的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24所示,通过配置用作输出目的地的一般纸张的尺寸等条件相关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在仅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更新。
但是,如果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25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属于该组的对象7Jc全都隐藏。
在选择了任一个供纸盒182(参照图6)且进而为变更该供纸盒182相关的设定而选择了“选择托盘的设定变更”的组(小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26所示,通过配置用于设定选择到的供纸盒182相关的条件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在仅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更新。
但是,如果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如图27所示,用掩盖对象7Jm将属于该组的对象7Jc全都隐藏。
在选择了画质/浓度的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28所示,通过配置用于设定原稿的读取时的条件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另外,即使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即使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也为电子纸,也同样地更新。
在选择了应用设定的组的情况下,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是通常复印时,则如图29所示,通过配置用于进行应用条件相关的设定的对象7Jc,来更新设定画面7。另外,即使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即使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也为电子纸时,也同样地更新。
这样,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将原稿相关的条件的对象中与电子纸无关的对象隐藏。具体而言,将用于指定原稿纸张(一般纸张)的尺寸的对象、用于指定从原稿纸张读取的图像的彩色或单色的类别的对象、用于指定原稿纸张的读取面为双面的对象、用于指定原稿纸张的加工(Z型折叠、多个尺寸的混合、装订余量等)的对象及用于指定原稿纸张的放置方向的对象等隐藏。另一方面,与电子纸有关的对象隐藏地配置。具体而言,用于指定读取面为单面的对象、用于指定(调节)原稿的图像浓度的对象及用于指定原稿的种类(文字原稿、照片原稿、薄文字原稿等)的对象等都隐藏地配置。
同样,画面显示控制部121如果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则将原稿相关的条件的对象中与电子纸无关的对象隐藏。具体而言,将用于指定输出目的地的纸张(一般纸张)的尺寸的对象、用于指定纸张的印刷面为双面的对象、用于指定纸张的种类的对象及用于指定印刷物的完成的对象等隐藏。另一方面,与电子纸有关的对象隐藏地配置。具体而言,表示印刷面为单面的对象、用于指定要输出的图像的彩色或单色的类别的对象及用于指定放大或缩小的倍率的对象等都隐藏地配置。
用户通过对显示有设定画面7的触摸屏显示器10e2进行操作,能够设定种种条件。
处理条件设定部123生成表示用户已设定的条件的作业设定数据6C,且存储于设定数据存储部132。另外,在设定数据存储部132预存储有后述的省电力等设定数据6E。
〔省电力化的处理〕
图30是表示省电力等设定数据6E例的图。
节能处理部122基于省电力等设定数据6E,根据图像的读取源及写入对象各自的介质种类,执行省电力化的处理。
如图30所示,省电力等设定数据6E呈现的是图像的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相应的省电力的方法。
具体而言,针对图像的输入源和输出目的地的各组合,都备有记录。而且,在记录中,作为“MFP节能模式”而呈现有以其组合执行作业时的省电力的方法。
在MFP节能模式中具有“定影关闭”及“扫描关闭”这两个。“定影关闭”表示停止使向用于使墨粉定影于一般纸张的部位即主要是打印单元10j的电源的供给。“扫描关闭”表示使向扫描单元10g的电源的供给停止。
节能处理部122按照呈现在图像的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的组合的记录中的MFP节能模式,将电力供给控制数据67发送到电力供给部10p。具体而言,作为MFP节能模式,在呈现“定影关闭”的情况下,将表示使向打印单元10j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指令的数据作为电力供给控制数据67来发送。在呈现“扫描关闭”的情况下,将表示使向扫描单元10g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指令的数据作为电力供给控制数据67来发送。在呈现“定影关闭”及“扫描关闭”双方的情况下,将表示使向扫描单元10g及打印单元10j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指令的数据作为电力供给控制数据67来发送。
电力供给部10p当接收到电力供给控制数据67时,就按照上述使向扫描单元10g及打印单元10j的电力供给停止。
〔作业的执行〕
可是,如图30所示,在省电力等设定数据6E中,还针对图像的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的各组合而呈现有要执行的图像处理,以作为“MFP图像处理”。
在MFP图像处理中具有“输入图像处理”、“输出图像处理”及“分辨率变换处理”等。“输入图像处理”是对从输入源输入的图像进行的规定的图像处理。“输出图像处理”是对向输出目的地输出的图像进行的规定的图像处理。“分辨率变换处理”是对向输出目的地输出的图像的分辨率进行变换的处理。这是输出图像处理的一部分。
作业执行控制部124对大容量存储装置10d、网络接口10f、扫描单元10g、输入图像处理部10h、输出图像处理部10i、打印单元10j及传真板卡10k等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其基于存储于设定数据存储部132的作业设定数据6C,执行复印作业。
具体而言,作业执行控制部124以从输入源取得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方式控制各设备。在省电力等设定数据6E中的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的组合的记录中呈现MFP图像处理的情况下,以执行其MFP图像处理的方式控制各设备。然后,以将根据需要实施了MFP图像处理的图像输出的方式控制各设备。
图31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处理的流程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接着,参照图31所示的流程图且以对包含文字、插图及图表等图像在内的文档进行复印的情况为例,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业执行的处理的整体的流程进行说明。
用户将记录有文档的一般纸张放置于扫描单元10g的规定的位置。或者,将显示有文档的电子纸3放置于原稿侧(输入侧)的特定的位置。下面,以使用电子纸3A作为该电子纸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用户在不使用电子纸3A的情况下,将电子纸3A的电源断开。或者,将通信功能断开。后述的电子纸3B也同样。
另外,用户将要印刷文档的一般纸张放置于供纸盒182或手动口183。或者,将文档的发送对象的电子纸3以未显示有图像的状态放置于输出侧的特定的位置。下面,以使用电子纸3B作为该电子纸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然后,用户将用于切换到复印作业的模式的命令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
于是,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向电子纸3A及电子纸3B发送状态查询数据61,来试图检验与显示有关的状态(图31的#11)。
电子纸3A、3B当接收状态查询数据61时,就将表示与显示有关的状态及自己的识别符的数据作为状态数据62回复到图像形成装置1。
图像形成装置1在步骤#11的处理的前后或与其并行地,由纸检测传感器10m检验是否在特定的场所放置有一般纸张或电子纸3等物体(#12)。由此,可得到检测结果数据64。
图像形成装置1当取得状态数据62及检测结果数据64时,就基于这些数据,判别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各自的介质种类(#13)。判别处理的方法如上面的图9所述。另外,在一个状态数据62都得不到的情况下,认为输入源的介质种类和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都是一般纸张。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图9所述的处理,就判别为双方都是一般纸张。
在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中的至少一方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通过发送规格查询数据65,来检验电子纸3A或电子纸3B的规格(#14)。即,在判别为输入源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的情况下,对电子纸3A发送规格查询数据65。在判别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种类是电子纸的情况下,对电子纸3B发送规格查询数据65。
电子纸3A、3B当接收规格查询数据65时,就将表示自己的规格及识别符的数据作为规格数据66回复到图像形成装置1。
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在上述的各步骤中适当取得的数据,适当编辑并显示设定画面7(#15)。显示处理的方法如上面的图10及图11所述。
用户当显示设定画面7时,就对键输入部10e1或触摸屏显示器10e2进行操作,将复印作业的条件等输入。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用户的操作,对设定画面7的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更新。此时,根据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各自的介质种类或规格,隐藏一部分对象7J。
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当接受复印作业的条件时(#16),就根据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各自的介质种类,进行省电力化的处理(#17),并且基于接受到的条件,执行复印作业。然后,执行后处理(#18),等待指示下一个作业。在指示了复印作业的情况下,从最初执行上述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轻对用于图像形成装置和电子纸的协作的画面进行设计时的开发者的负担。另外,能够提供不需要用户掌握新的操作的画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用电子纸3作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时的条件,不在该电子纸3上显示图像,但也可以显示特定的图像例如表示白纸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电子纸3输入图像或向电子纸3输出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PC、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来代替电子纸3。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检测输入源及输出目的地各自的介质种类,但用户也可以对图像形成装置1指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指定与电子纸无关的条件的对象7J隐藏,但在即使是与电子纸有关的条件也必然归拢到一个选项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用于选择该选项的对象7J隐藏。例如,也可以将选择读取面为单面时的对象7J及选择印刷面为单面时的对象7J隐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掩盖对象7Jm重叠在该对象7J的位置来隐藏对象7J。该方法在通过一个图像数据来显示设定画面7整体的情况下也有效。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以对象为单位来管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不从最初配置该对象7J,也能够使该对象7J不显示。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装设有具有多个分页架的箱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这些分页架中的特定的分页架设为用于放置输入源电子纸3的特定的场所。同样,也可以设为用于放置输出目的地电子纸3的特定的场所。
在设定画面7的显示中,在用作输入源的介质的电子纸3被从输入侧(原稿侧)的特定的场所删除而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按照使用一般纸张作为输入源的介质时的构成来重新显示设定画面7。同样,在用作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的电子纸3被从输出侧的特定的场所删除而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按照使用一般纸张作为输出目的地的介质时的构成来重新显示设定画面7。
另外,在设定画面7的显示中,在用作输入源的介质的电子纸3被从输入侧的特定的场所删除而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电力供给部10p也可以解除扫描单元10g的省电力,再次开始进行向扫描单元10g的通常那样的电力供给。同样,在用作输出目的地的介质的电子纸3被从输出侧的特定的场所删除而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电力供给部10p也可以解除打印单元10j的省电力,再次开始进行向打印单元10j的通常那样的电力供给。
另外,在电子纸3未被从输入侧的特定的场所检测到的情况下,原稿侧标志6F1的值更新为“0”。同样,在电子纸3未被从输出侧的特定的场所检测到的情况下,输出侧标志6F2的值更新为“0”。
为了更可靠地对电子纸3作为输入源或输出目的地的介质来使用的情况进行检测,也可以将无线基站53(参照图1)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邻近,且将无线基站53的通信区域限定在数十厘米~数米程度内。或者,在具有多台无线基站53的情况下,只要将其中的一台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邻近,且将通信区域限定在数十厘米~数米程度内,然后,仅将图像形成装置1经由这一台无线基站53进行通信的电子纸3作为输入源或输出目的地的介质来检测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和电子纸3经由所谓的LAN(LocalAreaNetwork)线路进行通信,但也可以设置Bluetooth(注册商标)或无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标准的通信装置,且基于该标准进行通信。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1及电子纸3双方都装设有USB或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1394等有线的通信用的接口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该接口进行通信。
图32及图33是表示用于进行传真发送作业相关的设定的设定画面7的显示方式例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复印作业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作业的情况下,也可应用本发明。例如,在传真发送作业的情况下,在作为输入源(原稿侧)的介质而使用电子纸3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只要如下编辑显示设定画面7即可。
在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一般纸张的情况下,如图3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如现有那样不隐藏对象地显示设定画面7。但是,在输入源的介质种类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如图33所示,将用于指定原稿相关的条件的对象隐藏而显示设定画面7。
此外,网络系统NS、图像形成装置1、电子纸3的整体或各部的构成、处理内容、处理顺序、设定画面7的构成等可按照本发明的精神适当变更。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印刷部件;
画面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画面的画面数据,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由所述印刷部件将图像印刷到纸张的处理相关的设定;
对象图像取得部件,取得要输出的对象的图像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
画面显示部件,在所述对象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介质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以及
图像数据输出部件,基于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指定的条件,向所述电子纸输出所述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作为所述无关对象的、用于指定纸张的尺寸的对象、用于指定纸张的印刷面的对象、用于指定纸张的种类的对象或用于指定印刷物的完成的对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对在放置所述纸张以向所述印刷部件供给的位置或所述纸张从所述印刷部件或修整器排出的位置放置有规定范围的尺寸的物体的情况进行检测,且接收表示规定的状态的数据,从而对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画面显示部件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省电力部件,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省电力部件抑制向所述印刷部件的电力供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在未检测到放置有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省电力部件结束向所述印刷部件的电力供给的抑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未检测到放置有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画面显示部件不隐藏地配置所述无关对象而显示所述画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关对象因所述电子纸的规格而不同。
8.一种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图像读取部件;
画面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画面的画面数据,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由所述图像读取部件从纸张读取图像的处理相关的设定;
画面显示部件,在存储有要输入的对象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介质是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以及
图像数据取得部件,基于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指定的条件,从所述电子纸取得所述图像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使其配置作为所述无关对象的、用于指定所述纸张的尺寸的对象、用于指定从所述纸张读取的图像的彩色或单色的类别的对象、用于指定所述纸张的读取面为双面的对象或用于指定所述纸张的加工的对象。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对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件的自动文档进纸器的原稿的放置位置或所述图像读取部件的玻璃板上放置有规定范围的尺寸的物体的情况进行检测,且接收表示规定的状态的数据,从而对所述介质是所述电子纸的情况进行检测,
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介质为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省电力部件,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介质为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省电力部件抑制向所述图像读取部件的电力供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在未检测到放置有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省电力部件结束向所述图像读取部件的电力供给的抑制。
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在由所述检测部件未检测到放置有所述电子纸的情况下,所述画面显示部件不隐藏地配置所述无关对象而显示所述画面。
14.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关对象因所述电子纸的规格而不同。
15.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画面数据存储部件,存储画面的画面数据,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从纸张读取或向纸张印刷图像的处理相关的设定,
显示处理部件,在对象图像的输入源或输出目的地的介质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将所述画面显示于显示器,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
16.一种图像输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所述图像输出装置具有印刷部件和存储画面的画面数据的画面数据存储部件,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由所述印刷部件将图像印刷到纸张的处理相关的设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画面显示方法使所述图像输出装置执行:
对象图像取得处理,取得要输出的对象的图像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
画面显示处理,在所述对象图像的输出目的地的介质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以及
图像数据输出处理,基于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指定的条件,向所述电子纸输出所述图像数据。
17.一种图像输入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所述图像输入装置具有图像读取部件和存储画面的画面数据的画面数据存储部件,所述画面包含多个对象,且用于进行由所述图像读取部件从纸张读取图像的处理相关的设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画面显示方法使所述图像输入装置执行:
画面显示处理,在存储有要输入的对象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介质为电子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显示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多个对象中与所述电子纸无关的无关对象;以及
图像数据取得处理,基于在显示有所述画面而隐藏或不配置所述无关对象时指定的条件,从所述电子纸取得所述图像数据。
CN201310031169.9A 2012-01-31 2013-01-28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Active CN103227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7549A JP5488623B2 (ja) 2012-01-31 2012-01-31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入力装置、コンピュータ、画面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2-017549 2012-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881A true CN103227881A (zh) 2013-07-31
CN103227881B CN103227881B (zh) 2015-12-09

Family

ID=4883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1169.9A Active CN103227881B (zh) 2012-01-31 2013-01-28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23963B2 (zh)
JP (1) JP5488623B2 (zh)
CN (1) CN103227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9855B2 (ja) 2013-10-11 2016-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51239A (ja) * 2014-08-29 2016-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力表示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US9729740B2 (en) * 2015-09-21 2017-08-0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559A (zh) * 2007-06-20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纸及程序
JP2010166384A (ja) * 2009-01-16 2010-07-29 Seiko Epson Corp 複合機
US20100265541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Yuko Torii Output Instruction Apparatus and Output Instruction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0575B2 (ja) 2003-12-12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設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JP2007144674A (ja) 2005-11-25 2007-06-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出力制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4547436B2 (ja) * 2008-03-07 2010-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0150363A1 (ja) * 2009-06-24 2010-1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88538B2 (ja) * 2009-09-16 2012-02-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559A (zh) * 2007-06-20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纸及程序
JP2010166384A (ja) * 2009-01-16 2010-07-29 Seiko Epson Corp 複合機
US20100265541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Yuko Torii Output Instruction Apparatus and Output Instruction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881B (zh) 2015-12-09
US8823963B2 (en) 2014-09-02
US20130194603A1 (en) 2013-08-01
JP5488623B2 (ja) 2014-05-14
JP2013157835A (ja) 201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1577B (zh) 打印设备
CN100407748C (zh) 复合功能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477710C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1422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9275205B2 (en) Material output system for outputting meeting material for prospective participant in meeting
CN101552853B (zh) 操作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9820B (zh) 打印控制系统和打印系统
CN10234804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20214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处理方法
JP49634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17151A (zh) 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3067638A (zh) 能够进行双色打印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705524B2 (ja) 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69267A (zh) 图像复制方法、以及使用该图像复制方法的多功能一体机
JP4262071B2 (ja) サービス発注提供システム、画像読取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ビス発注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227881B (zh)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JP5498249B2 (ja) 操作装置、操作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操作装置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US106568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ntrol method
WO2005057907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pparatus which communicates with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7054496A (ja)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50317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05242792A (ja) 携帯型画像表示装置、一時出力ジョブ選択システム、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698810B2 (ja) 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80264A (ja) ジョブフロー指定プログラム、ジョブフロー指定方法及びジョブフロー実行システム
CN10275011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图像输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