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5613A - 无油螺杆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无油螺杆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5613A
CN103225613A CN2012105744729A CN201210574472A CN103225613A CN 103225613 A CN103225613 A CN 103225613A CN 2012105744729 A CN2012105744729 A CN 2012105744729A CN 201210574472 A CN201210574472 A CN 201210574472A CN 103225613 A CN103225613 A CN 103225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ortion
motor
housing
oil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44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5613B (zh
Inventor
矢野宜男
平田和也
木村康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ang Compress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5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5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能够在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同时充分地对热源进行冷却。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油冷却器(6)、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另外,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电动机风扇(3a)、电动机(3)、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另外,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电磁阀(7)、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

Description

无油螺杆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冷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作为在空气源的工厂等中使用的螺杆压缩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供油式的空气压缩机。在该空气压缩机中,通过壳体内设置的冷却风扇来形成空气流,利用从壳体的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来依次冷却电动机、气体冷却器、油冷却器,并将冷却后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但是,在该结构中,对电动机和气体冷却器进行了冷却后的空气会升温,不能充分冷却油冷却器,不仅如此,空气流被限定在电动机等所在的右半部分,不能冷却位于左侧的设备。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供油式的螺杆压缩机,其中,将壳体分成2室,利用各个室内设置的风扇来形成空气流,在一个室内对气体冷却器以及油冷却器进行冷却,在另一个室内对电动机进行冷却。但是,在该结构中,风扇过于远离电动机,不能充分冷却电动机,并且需要将用于导入对气体冷却器以及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的开口设得较大,来自该开口的噪声也会变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8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7989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压缩部中不使用油的无油(非供油式)的螺杆压缩机中,由于压缩空气容易变热,与供油式的螺杆压缩机相比,需要导入更多的提供给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的冷却空气。
为了导入更多的冷却空气,需要使用更大的风扇或提高风扇的转速来提高风扇的冷却性能,并且需要增大吸气/排气用的开口部,来确保从开口部到热源为止的冷却空气的路径。但是,若提高了风扇的冷却性能则噪声会变大。另外,若增大了吸气/排气用的开口部,则壳体内的噪声容易泄漏到外部。另外,若确保了从开口部到热源为止的冷却空气的路径,则该路径成为噪声的传播路径,噪声容易从开口部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同时充分对热源进行冷却的无油螺杆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将由通过电动机驱动的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空气利用气体冷却器进行冷却,并且将所述压缩机主体的驱动系统中使用的润滑油利用油冷却器进行冷却,该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内置所述电动机、所述压缩机主体、所述气体冷却器和所述油冷却器;内部设备,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吸气用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排气用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风扇,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吸气用开口部向所述壳体内导入冷却空气,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和电动机风扇,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冷却,所述吸气用开口部至少被分割成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电动机用开口部和内部设备用开口部这三部分,从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油冷却器、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从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电动机风扇、所述电动机、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从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内部设备、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
根据上述结构,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油冷却器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另外,从电动机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电动机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另外,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内部设备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这样,由于在壳体设置了主要对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用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主要对电动机进行冷却用的电动机用开口部、以及主要对内部设备进行冷却用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因此能够适当冷却作为热源的油冷却器、电动机以及内部设备的每一个。并且,由于吸气用开口部被分割成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电动机用开口部以及内部设备用开口部这至少三部分,因此能够在充分确保作为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同时,使从各开口部放出的噪声分散、降低。由此,能够在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同时充分地对热源进行冷却。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可以是所述吸气用开口部被分割成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和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这四部分,从所述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根据上述结构,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气体冷却器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这样,由于在壳体设置了主要对气体冷却器进行冷却用的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因此能够适当冷却作为热源的气体冷却器。并且,吸气用开口部被分割为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电动机用开口部、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以及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这四部分,因此能够在充分确保作为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同时,使从各开口部放出的噪声分散、降低。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可以在所述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1/3以下。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电动机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被电动机风扇引入到壳体内,因此存在风量变多的倾向。所以,将电动机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设为较小,在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1/3以下,相对地,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或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设为较大,在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2/3以上,通过调节从各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的风量,能够适当冷却各热源。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可以设置在所述油冷却器的附近。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设置在油冷却器的附近,能够利用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适当冷却油冷却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可以设置在所述电动机风扇的下游侧且所述内部设备的上游侧。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内部设备用开口部设置在电动机风扇的下游侧且内部设备的上游侧,能够使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在电动机风扇的排气风的力的作用下向内部设备流动。由此,能够利用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适当冷却内部设备。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所述排气用开口部可以设置在所述气体冷却器的附近。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排气用开口部设置在气体冷却器的附近,能够利用从排气用开口部向外部排出的空气适当冷却气体冷却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所述电动机风扇可以内置于所述电动机。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利用电动机中内置的电动机风扇,能够削减成本,并且使壳体紧凑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还可以具有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该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设置在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与所述压缩机主体之间,使从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并切断声音从所述压缩机主体向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的传播。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与压缩机主体之间设置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声音从压缩机主体向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压缩机主体的噪声不会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还可以具有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该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使从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并切断声音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的传播。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电动机用开口部与电动机之间设置的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声音从电动机向电动机用开口部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电动机的噪声不会从电动机用开口部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中,还可以具有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该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设置在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与所述压缩机主体之间,使从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并切断声音从所述压缩机主体向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的传播。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与压缩机主体之间设置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声音从压缩机主体向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压缩机主体的噪声不会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另外,通过将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的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相反侧的端部配置在电动机风扇的下游侧的位置且风扇的气流的影响小的位置(例如电动机与壳体的底面之间),能够使得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容易地向内部设备侧流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无油螺杆压缩机,由于以主要对至少3个热源的某一个进行冷却的开口部与热源对应设置的方式,将吸气用开口部至少分割为三部分,因此能够适当冷却各热源,并且能够在充分确保作为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同时,使从各开口部放出的噪声分散、降低。由此,能够在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同时充分地对热源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风扇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无油螺杆压缩机
2     壳体
2a    上表面
2b    底面
2c    正面
2d  背面
2e  右侧面
2f  左侧面
3   电动机
3a  电动机风扇
4   压缩机主体
4a  第1压缩机
4b  第2压缩机
5   气体冷却器
5a  中间冷却器
5b  后冷却器
6   油冷却器
7   电磁阀
8   吸气用开口部
8a  油冷却器用开口部
8b  电动机用开口部
8c  内部设备用开口部
8d  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
9   排气用开口部
9a  第1排气用开口部
9b  第2排气用开口部
10  风扇
10a 风扇主体
10b 风扇罩
10c 吸音材料
11  吸气导管
12  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
13  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
14  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将由通过电动机3驱动的压缩机主体4压缩后的空气利用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并且将压缩机主体4的驱动系统中使用的润滑油利用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具有内置电动机3、压缩机主体4、气体冷却器5和油冷却器6的六面体的壳体2。此外,在图1(b)中,省略了壳体2的上表面2a、右侧面2e、背面2d、以及油冷却器6、后述的吸气导管11、与吸气导管11连通的吸气口、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以及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的图示。
电动机3横向设置在壳体2内的大致中央处,内置了与壳体2的右侧面2e对置的电动机风扇3a。该电动机风扇3a向电动机3的主体送风,由此对电动机3进行冷却。即,电动机风扇3a从壳体2的右侧面2e侧向左侧面2f侧送风。
压缩机主体4是在壳体2的左侧面2f侧与电动机3连接的2级压缩方式的压缩机,具有由电动机3分别驱动的第1压缩机4a以及第2压缩机4b。向压缩机主体4中的齿轮、轴承等驱动系统提供通过未图示的液压泵而循环的润滑油。
气体冷却器5在壳体2内配置在电动机3的上方,包括与壳体2的上表面2a分别对置的中间冷却器5a以及后冷却器5b。另外,油冷却器6在壳体2内按照与壳体2的背面2d对置的方式配置在电动机3的侧方。
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在壳体2内具有配置在电动机3的侧方的作为内部设备的电磁阀7。此外,内部设备并不限定于电磁阀7。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具有分别设置于壳体2的吸气用开口部8以及排气用开口部9。
排气用开口部9包括在中间冷却器5a的上方且在壳体2的上表面2a开口的第1排气用开口部9a、和在后冷却器5b的上方且在壳体2的上表面2a开口的第2排气用开口部9b。第1排气用开口部9a与中间冷却器5a的上方相邻地设置。另外,第2排气用开口部9b与后冷却器5b的上方相邻地设置。
另一方面,吸气用开口部8包括:按照与油冷却器6对置的方式在壳体2的背面2d开口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方且在壳体2的右侧面2e开口的电动机用开口部8b;在油冷却器6的下方且在壳体2的背面2d开口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和在后述的风扇10的侧方且在壳体2的右侧面2e开口的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与油冷却器6的侧方相邻地设置。电动机用开口部8b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上游侧。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游侧且电磁阀7的上游侧。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设置在风扇10的侧方。这些开口部8a~8d均设置在与作为噪声源的压缩机主体4远离的位置。
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具有在壳体2内设置的风扇10。该风扇10配置在电动机3与气体冷却器5之间,通过从壳体2的底面2b侧向上表面2a侧送风,从吸气用开口部8向壳体2内导入冷却空气,并将壳体2内的空气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
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具有设置在壳体2内、将从在壳体2的左侧面2f开口的吸气口导入的空气提供给第1压缩机4a的吸气导管11。
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如图2所示,具有在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与压缩机主体4之间设置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该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与油冷却器6相邻地配置,将与油冷却器6相接的开口作为入口,将朝向壳体2的上表面2a的开口作为出口。因此,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导入的冷却空气如箭头所示,在通过油冷却器6之后向壳体2的上表面2a流动,从而通过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流入到风扇10内。另外,声音从压缩机主体4向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的传播被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的壁面切断。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壳体2的上表面2a、正面2c、背面2d、右侧面2e以及左侧面2f的图示。
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如图3所示,具有在电动机用开口部8b与电动机3之间设置的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该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与壳体2的右侧面2e相邻地配置,将电动机用开口部8b作为入口,并具有向壳体2的正面2c(纸面里侧)开口的中间出口13a和向壳体2的左侧面2f(纸面右侧)开口的出口13b。因此,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的冷却空气如箭头所示,首先向壳体2的正面2c流动而出了中间出口13a之后向壳体2的左侧面2f流动,从而通过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而从出口13b流出。从出口13b流出的冷却空气流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电动机3的上方后流入到风扇10内,另一部分通过电动机3的下方,被电动机风扇3a移动到电磁阀7这一方之后流入到风扇10内。另外,声音从电动机3、压缩机主体4向电动机用开口部8b的传播被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的壁面切断。此外,在图3中,省略了壳体2的背面2d、油冷却器6以及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的图示。
另外,无油螺杆压缩机1具有在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与压缩机主体4之间设置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该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与壳体2的背面2d相邻地配置,将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作为入口,并具有向壳体2的上表面2a(纸面上侧)开口的出口14a。因此,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的冷却空气如箭头所示,向壳体2的正面2c流动之后,向壳体2的上表面2a流动,从而通过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而从出口14a流出。从出口14a流出的冷却空气被电动机风扇3a移动至电磁阀7这一方之后流入到风扇10内。另外,声音从压缩机主体4向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的传播被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的壁面切断。
另外,如图4所示,风扇10可以具有:在未图示的电动机作用下旋转的螺旋状的风扇主体10a、对风扇主体10a的周围进行包围的钢制的风扇罩10b、和在风扇罩10b的内面贴附的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吸音材料10c。通过将风扇主体10a的周围利用带吸音材料10c的风扇罩10b进行包围,可降低来自风扇主体10a的噪声。其结果,可降低从排气用开口部9、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无油螺杆压缩机的动作)
下面,说明无油螺杆压缩机1的动作。若无油螺杆压缩机1运转,则如图1所示,通过吸气导管11向第1压缩机4a供给空气。供给到第1压缩机4a的空气被第1压缩机4a压缩后被送至中间冷却器5a,由中间冷却器5a进行冷却。然后,该空气被供给到第2压缩机4b,由第2压缩机4b进一步进行压缩。而后,该空气被送至后冷却器5b,被后冷却器5b冷却之后,从未图示的排气口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另外,向压缩机主体4中的齿轮、轴承等驱动系统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未图示的液压泵而循环,被油冷却器6冷却之后再次供给到驱动系统。
在无油螺杆压缩机1的运转中,风扇10旋转,从而从吸气用开口部8向壳体2内导入冷却空气,并且壳体2内的空气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通过该空气流,电动机3、油冷却器6、气体冷却器5、电磁阀7等热源被冷却。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设置在油冷却器6的附近。具体而言,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与油冷却器6的侧方相邻地设置。因此,如箭头所示,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被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被风扇10引流而依次通过油冷却器6、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由此,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
另外,如图3所示,电动机用开口部8b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上游侧。因此,如箭头所示,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在通过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之后,首先被电动机风扇3a引流,然后被风扇10引流,从而依次通过电动机风扇3a、电动机3、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由此,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电动机3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
另外,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游侧且电磁阀7的上游侧。因此,如箭头所示,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在通过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之后,在电动机风扇3a的排气风的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阀7的方向流动,依次通过电磁阀7、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由此,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电磁阀7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
另外,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设置在风扇10的侧方。因此,如箭头所示,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通过被风扇10引流而依次通过风扇10、气体冷却器5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由此,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
这样,由于在壳体2设置了主要对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用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主要对电动机3进行冷却用的电动机用开口部8b、主要对电磁阀7进行冷却用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以及主要对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用的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因此能够适当地分别对作为热源的油冷却器6、电动机3、电磁阀7以及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并且,由于吸气用开口部8被分割成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电动机用开口部8b、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以及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这四部分,因此能够在充分确保作为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的开口面积的同时,使从各开口部放出的噪声分散、降低。由此,能够在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同时充分地对热源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设置在油冷却器6的附近,能够利用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适当地对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将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游侧且电磁阀7的上游侧,能够使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在电动机风扇3a的排气风的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阀7流动。由此,能够利用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适当地对电磁阀7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将排气用开口部9设置在气体冷却器5的附近,能够利用从排气用开口部9向外部排出的空气适当地对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利用电动机3中内置的电动机风扇3a,能够削减成本,并且使壳体2紧凑化。
另外,通过在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与压缩机主体4之间设置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声音从压缩机主体4向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压缩机主体4的噪声不会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另外,由于压缩机主体4从成为噪声的传播路径的空气的路径上错开,因此来自作为噪声源的压缩机主体4的噪声不易从排气用开口部9放出。
另外,通过在电动机用开口部8b与电动机3之间设置的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声音从电动机3向电动机用开口部8b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电动机3的噪声不会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另外,通过在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与压缩机主体4之间设置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声音从压缩机主体4向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压缩机主体4的噪声不会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另外,通过将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的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相反侧的端部配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游侧的位置且风扇10的气流的影响小的位置(例如电动机3与壳体2的底面2b之间),能够使得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的冷却空气容易流向电磁阀7侧。
在此,由于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被电动机风扇3a引入到壳体2内,因此存在风量变多的倾向。所以,为了不仅充分冷却电动机3、电磁阀7,还充分冷却油冷却器6、气体冷却器5,将电动机用开口部8b的开口面积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设为较小,在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的开口面积的1/3以下,相对地,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的开口面积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设为较大,在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的开口面积的2/3以上。由此,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以及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的风量,成为从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的风量的1/2以上,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以及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的风量,成为从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的风量的1/2以下,因此能够适当冷却各热源。
此外,由于将吸气用开口部8分割成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电动机用开口部8b、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以及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这四部分,因此仅对噪声泄漏特别大的开口部执行噪声对策,就能容易地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另外,由于采用了使得从各开口部8a~8d导入的冷却空气重点对某些热源进行冷却的结构,因此只要将导入主要对特别需要冷却的热源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增大来提高冷却性能,并且对该开口部执行噪声对策,就能容易地在提高冷却性能的同时将泄漏到外部的噪声量维持在一定程度。
(噪声降低量的评价)
下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与现有机之间评价了噪声降低量。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与现有机之间,结构上有几处不同,这些不同点有助于噪声的降低。
首先,利用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与现有机的不同点。在现有机中,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在背面2d的与压缩机主体4对置的位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中,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游侧且电磁阀7的上游侧。另外,在现有机中,与吸气导管11连通的吸气口设置在背面2d,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中设置在左侧面2f。另外,在现有机中,未设置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
在表1中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与现有机的噪声降低量进行评价的结果。在此,评价点是指距离壳体2的各面1.5m的高度1m的位置。
[表1]
正面评价点 背面评价点 左侧面评价点 右侧面评价点
噪声降低量(dB) 4 9 8 1
在现有机中,来自设置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以及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的背面2d的噪声大,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中,通过在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设置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在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从而在背面评价点的噪声比现有机降低了约9d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中,通过使各开口部的布局最佳化,并设置了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带吸音材料10c的风扇罩10b,在其他评价点的噪声也比现有机低。特别是,即使将现有机中未设置的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设置在右侧面2e,在右侧面评价点的噪声也没有恶化,在65kW机中噪声反而降低了。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杆压缩机1,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另外,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电动机3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另外,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电磁阀7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另外,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主要对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后从排气用开口部9排出到外部。这样,由于在壳体2设置了主要对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用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主要对电动机3进行冷却用的电动机用开口部8b、主要对电磁阀7进行冷却用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以及主要对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用的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能够适当冷却作为热源的油冷却器6、电动机3、电磁阀7以及气体冷却器5的每一个。并且,由于吸气用开口部8被分割成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电动机用开口部8b、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以及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这四部分,因此能够在充分确保作为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的开口面积的同时,使从各开口部8a~8d放出的噪声分散、降低。由此,能够在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同时充分地对热源进行冷却。
另外,由于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被电动机风扇3a引入到壳体2内,因此存在风量变多的倾向。所以,将电动机用开口部8b的开口面积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设为较小,在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的开口面积的1/3以下,相对地,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的开口面积与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设为较大,在吸气用开口部8整体的开口面积的2/3以上,由此通过调节从各开口部8a~8d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的风量,能够适当冷却各热源。
另外,通过将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设置在油冷却器6的附近,能够利用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适当地对油冷却器6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将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设置在电动机风扇3a的下游侧且电磁阀7的上游侧,能够使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在电动机风扇3a的排气风的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阀7流动。由此,能够利用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导入到壳体2内的冷却空气适当地对电磁阀7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将排气用开口部9设置在气体冷却器5的附近,能够利用从排气用开口部9向外部排出的空气适当地对气体冷却器5进行冷却。
另外,通过利用电动机3中内置的电动机风扇3a,能够削减成本,并且使壳体2紧凑化。
另外,通过在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与压缩机主体4之间设置的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12,声音从压缩机主体4向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压缩机主体4的噪声不会从油冷却器用开口部8a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另外,通过在电动机用开口部8b与电动机3之间设置的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13,声音从电动机3向电动机用开口部8b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电动机3的噪声不会从电动机用开口部8b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另外,通过在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与压缩机主体4之间设置的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14,声音从压缩机主体4向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的传播被切断。由此,来自压缩机主体4的噪声不会从内部设备用开口部8c直接泄漏,因此能够降低泄漏到外部的噪声。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是对具体例进行了例示,并不是特别用于限定本发明,具体的结构等可适当设计变更。另外,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作用和效果只是列举了根据本发明获得的最佳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在壳体2的右侧面2e设置了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但也可不设置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8d。

Claims (10)

1.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将由通过电动机驱动的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空气利用气体冷却器进行冷却,并且将所述压缩机主体的驱动系统中使用的润滑油利用油冷却器进行冷却,该无油螺杆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内置所述电动机、所述压缩机主体、所述气体冷却器和所述油冷却器;
内部设备,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吸气用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
排气用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
风扇,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从所述吸气用开口部向所述壳体内导入冷却空气,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和
电动机风扇,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冷却,
所述吸气用开口部至少被分割成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电动机用开口部和内部设备用开口部这三部分,
从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油冷却器、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
从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电动机风扇、所述电动机、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
从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内部设备、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用开口部被分割成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和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这四部分,
从所述气体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冷却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风扇、所述气体冷却器后从所述排气用开口部排出到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值在所述吸气用开口部整体的开口面积的1/3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油冷却器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电动机风扇的下游侧且所述内部设备的上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气体冷却器的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风扇内置于所述电动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油螺杆压缩机还具有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该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侧导管设置在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与所述压缩机主体之间,使从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并切断声音从所述压缩机主体向所述油冷却器用开口部的传播。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油螺杆压缩机还具有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该电动机用开口部侧导管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使从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并切断声音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电动机用开口部的传播。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无油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油螺杆压缩机还具有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该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侧导管设置在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与所述压缩机主体之间,使从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导入的冷却空气通过,并切断声音从所述压缩机主体向所述内部设备用开口部的传播。
CN201210574472.9A 2012-01-27 2012-12-26 无油螺杆压缩机 Active CN103225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4758A JP5864286B2 (ja) 2012-01-27 2012-01-27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JP2012-014758 2012-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613A true CN103225613A (zh) 2013-07-31
CN103225613B CN103225613B (zh) 2015-07-15

Family

ID=4883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4472.9A Active CN103225613B (zh) 2012-01-27 2012-12-26 无油螺杆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64286B2 (zh)
CN (1) CN1032256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6098B2 (ja) 2014-04-09 2018-02-07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圧力容器
JP2018155207A (ja) * 2017-03-21 2018-10-04 三井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プレッサシステムの筐体構造
CN117647025B (zh) * 2024-01-25 2024-03-29 逸励柯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板换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机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99675A (en) * 1928-03-27 1928-11-01 Gerhard Rothman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ortable air-compressors
JP2001278606A (ja) * 2000-03-31 2001-10-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酸素濃縮装置
CN1570341A (zh) * 2002-03-14 2005-01-26 李汉清 生态空调窗及使用方法
CN2787880Y (zh) * 2005-04-13 2006-06-14 朱孟君 新型小排量空气压缩机
CN201412351Y (zh) * 2009-06-08 2010-02-24 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 柴动螺杆压缩机单风扇集成冷却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7165B2 (ja) * 1997-11-07 2003-10-1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空冷式2段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NO333388B1 (no) * 2008-07-31 2013-05-21 Scan Tech As Anordning ved pusteluftkompressor samt framgangsmate for framstilling av komprimert pusteluft ved anvendelse av en mobil pusteluftkompressorenhe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99675A (en) * 1928-03-27 1928-11-01 Gerhard Rothman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ortable air-compressors
JP2001278606A (ja) * 2000-03-31 2001-10-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酸素濃縮装置
CN1570341A (zh) * 2002-03-14 2005-01-26 李汉清 生态空调窗及使用方法
CN2787880Y (zh) * 2005-04-13 2006-06-14 朱孟君 新型小排量空气压缩机
CN201412351Y (zh) * 2009-06-08 2010-02-24 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 柴动螺杆压缩机单风扇集成冷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613B (zh) 2015-07-15
JP5864286B2 (ja) 2016-02-17
JP2013155617A (ja) 201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1363B2 (en) Screw compressor
US8313312B2 (en) Screw compressor
RU2567901C2 (ru) Охлаждаемый воздухом поршневой компрессор со специальным ведением охлаждающего воздуха
CN202835597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JP5774455B2 (ja) 無給油式圧縮機
CN101451464A (zh) 一种带能量回收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涡轮压缩机
CN103225613A (zh) 无油螺杆压缩机
US20150337845A1 (en) Multi-stage compressor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compressed gas
JP6051271B2 (ja) 無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102132045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584843U (zh) 离心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水机组
CN102022180A (zh) 废气涡轮增压器装置、配属驱动系统和驱动系统设计方法
CN211144805U (zh) 一种无油二氧化碳压缩机
CN108035880B (zh) 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多转子压缩机及其变排量控制方法
CN203584842U (zh) 离心式压缩机及离心式冷水机组
KR101964226B1 (ko) 압축 시스템
CN211924433U (zh) 无油中高压空气压缩机
CN2748672Y (zh) 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电机降温喷射结构
CN209586631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空调压缩机吸气引流结构
RU2664274C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компрессор и водоохладительный агрегат, оборудованный таким же центробежным компрессором
KR101302836B1 (ko) 유압구동식 냉방장치
CN215058180U (zh) 一种空压站
CN208057413U (zh) 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轴承冷却及润滑的结构
CN210484054U (zh) 一种无油回转式机械的整机结构
CN202993634U (zh) 压缩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hengang Compressor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Kobe Stee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