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5286B -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5286B
CN103225286B CN201310147548.4A CN201310147548A CN103225286B CN 103225286 B CN103225286 B CN 103225286B CN 201310147548 A CN201310147548 A CN 201310147548A CN 103225286 B CN103225286 B CN 103225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body
dam
gravity
cooling wat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75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5286A (zh
Inventor
阎士勤
王明涛
黄玮
刘俊
王祥峰
柏显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475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5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5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属于水工土建施工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所述坝体结构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实现不同预定降温目标的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以及用于所述坝体结构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所述重力坝坝体结构包括坝体内埋设有冷却水管系的重力坝本体,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的坝体内独立的设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通过所述冷却水管系对重力坝坝体进行降温时,在浇筑过程中通过同时向所述重力坝坝体各区段、各部位内设置的冷却水管系供冷却水进行整体降温,在库体开始蓄水前,通过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内独立设置的冷却水管系对上游段坝体进行通水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坝体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属于水工土建施工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坝体结构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工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化热温升形成的温差在结构中会产生拉应力,可能会使混凝土开裂,因而浇筑后进行削峰降温是温控防裂工作中的一大主要指标。在混凝土坝体的削峰降温措施中,水管冷却是一种优选的温控手段,自上世纪30年代初首次被使用以来,已应用得十分广泛。目前,混凝土坝体的冷却水管布置方式,一般是根据坝段长度,布置数套冷却水管支管,通过干管系统控制支管通水,集中进行初期通水冷却,然后在蓄水前集中进行后期通水冷却,使得整个坝段温度同时达到相应预定降温目标。该方法的设计和施工操作虽然较为粗犷简约,但缺乏根据混凝土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所需达到不同的预定降温目标的区分。这样,要达到统一预定降温目标所需时间较长,资源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不高,不符合精细化设计和精细化施工的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实现不同预定降温目标的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坝体结构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包括坝体内埋设有冷却水管系的重力坝本体,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的坝体内独立的设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在所述重力坝本体的浇筑过程中,以及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内的冷却水管系对所述重力坝本体的上游段坝体进行通水冷却。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中游段的坝体内独立的布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下游段的坝体内独立的布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在所述重力坝本体的浇筑过程中,通过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对所述重力坝本体中游段和下游段的坝体进行通水冷却。
进一步的是,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都呈多层的盘管结构,所述盘管形冷却水管系的每一层的最大长度不超过300m。
进一步的是,独立设置所述冷却水管系的上游段坝体的长度为不超过整个重力坝本体长 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是,独立设置所述冷却水管系的上游段坝体的长度为所述重力坝本体长度的六分之一。
用于所述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支设所述的冷却水管系,在需要浇筑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中游段坝体以及下游段坝体的位置处由下往上,按设计图纸分别支设各套相互独立的冷却水管系;
2)浇筑重力坝本体,在冷却水管系支设合格的各段坝体位置处,浇筑所述重力坝本体的上游段坝体、中游段坝体以及下游段坝体;
3)通水降温冷却,
先向位于重力坝本体上游段、中游段和下游段坝体内的所述各套冷却管系中输送冷却水,对所述各段坝体同时进行凝固、定型以及养护过程的降温冷却,
然后在所述各段坝体凝固、定型和养护完成后下闸蓄水前,继续向上游段坝体内的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中输送冷却水,对所述上游段坝体进行蓄水前的防裂降温冷却,这样便完成了对所述重力坝本体各区域的协调降温冷却过程,
上述各步骤中,根据各段坝体均按由下往上逐层支设冷却水管系、逐层浇筑坝体的顺序,在支设相应冷却水管系、浇筑相应层段坝体以及通水冷却时,也同样采用由下往上的顺序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完整个重力坝本体。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各段坝体凝固、定型以及养护完成后下闸蓄水前,只对上游段坝体内的冷却水管系进行通水降温。
进一步的是,在对所述各段坝体进行凝固、定型和养护的通水降温冷却时,所述上游段坝体、中游段坝体和下游段坝体按相同条件进行通水降温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的坝体内独立的设置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并在所述重力坝本体的浇筑过程中,以及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内的冷却水管系对所述重力坝本体的上游段坝体进行通水冷却。由于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内设置的冷却水管系与重力坝本体其它部位的冷却水管系相互独立,这样,不仅可以在所述重力坝本体浇筑过程中的凝固、定型和养护期间同时对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的坝体进行通水冷却,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内的冷却水管系,对上游段坝体进行分区域、分部位的单独通水冷却,避免了上游段坝体蓄水时出现劈头裂缝,从而实现不同坝段不同的预定降温目标。同时,由于可以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分区域、分部位的进行通水冷却,还 可以大量的节约水资源,缩短后期的冷却时间,为坝体的正常蓄水争取更多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冷却水管系1、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下游段坝体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以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实现不同预定降温目标的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结合附图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结构重力坝坝体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所述坝体结构包括坝体内埋设有冷却水管系1的重力坝本体2,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的坝体3内独立的设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浇筑过程中,以及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2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3内的冷却水管系1对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上游段坝体3进行通水冷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不同区段、不同部位的坝体进行通水冷却,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中游段的坝体4内独立的布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下游段的坝体5内独立的布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浇筑过程中,通过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1对所述重力坝本体中游段坝体4和下游段坝体5进行通水冷却。所述用于所述结构重力坝坝体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支设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需要浇筑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以及下游段坝体5的位置处由下往上,按设计图纸分别支设各套相互独立的冷却水管系1;
2)浇筑重力坝本体2,在冷却水管系1支设合格的各段坝体位置处,浇筑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以及下游段坝体5;
3)通水降温冷却,
先向位于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以及下游段坝体5内的所述各套冷却管系1中输送冷却水,对所述各段坝体同时进行凝固、定型以及养护过程的降温冷却,
然后在所述各段坝体凝固、定型和养护完成后下闸蓄水前,继续向上游段坝体3内的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1中输送冷却水,对所述上游段坝体3进行蓄水前的防裂降温冷却,这样便完成了对所述重力坝本体2各区域的协调降温冷却过程,
上述各步骤中,根据各段坝体均按由下往上逐层支设冷却水管系1、逐层浇筑坝体的顺序,在支设相应冷却水管系1、浇筑相应层段坝体以及通水冷却时,也同样采用由下往上的顺序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完整个重力坝本体2。
上述通过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的坝体3内独立的设置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 1,并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浇筑过程中,以及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2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内的冷却水管系1对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上游段坝体3进行通水冷却。由于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内设置的冷却水管系1与重力坝本体2其它部位的冷却水管系1相互独立,这样,不仅可以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浇筑过程中的凝固、定型和养护期间同时对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下游段坝体5进行通水冷却,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2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内的冷却水管系1,对上游段坝体3进行分区域、分部位的单独通水冷却,避免了上游段坝体3蓄水时出现劈头裂缝,从而实现不同坝段不同的预定降温目标。同时,由于可以根据重力坝坝体不同部位的特性分区域、分部位的进行通水冷却,还可以大量的节约水资源,缩短后期的冷却时间,为坝体的正常蓄水争取更多的时间。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既能保证对上游段坝体3的通水冷却效果,保证冷却质量,缩短冷却时,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成本,方便所述冷却水管系1的支设,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1都呈多层的盘管结构,所述盘管形冷却水管系1的每一层的最大长度不超过300m;独立设置所述冷却水管系1的上游段坝体3的长度为不超过整个重力坝本体2长度的三分之一,而且最好为所述重力坝本体2长度的六分之一。而在通水冷却时,在所述各段坝体凝固、定型以及养护完成后下闸蓄水前,只对上游段坝体3内的冷却水管系1进行通水降温;在对所述各段坝体2进行凝固、定型和养护的通水降温冷却时,所述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和下游段坝体5按相同条件进行通水降温冷却。

Claims (7)

1.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包括坝体内埋设有冷却水管系(1)的重力坝本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的坝体(3)内独立的设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浇筑过程中,以及由含有所述重力坝本体(2)构成的库体开始蓄水前,通过独立设置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上游段坝体(3)内的冷却水管系(1)对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上游段坝体(3)进行通水冷却,在所述重力坝本体中游段的坝体(4)内独立的布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下游段的坝体(5)内独立的布置有至少一套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浇筑过程中,通过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1)对所述重力坝本体中游段坝体(4)和下游段坝体(5)进行通水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1)都呈多层的盘管结构,所述盘管形冷却水管系(1)的每一层的最大长度不超过300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独立设置所述冷却水管系(1)的上游段坝体(3)的长度为不超过整个重力坝本体(2)长度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独立设置所述冷却水管系(1)的上游段坝体(3)的长度为所述重力坝本体(2)长度的六分之一。
5.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支设所述的冷却水管系(1),在需要浇筑所述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以及下游段坝体(5)的位置处由下往上,按设计图纸分别支设各套相互独立的冷却水管系(1);
2)浇筑重力坝本体(2),在冷却水管系(1)支设合格的各段坝体位置处,浇筑所述重力坝本体(2)的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以及下游段坝体(5);
3)通水降温冷却,
先向位于重力坝本体(2)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以及下游段坝体(5)内的所述各套冷却管系(1)中输送冷却水,对所述各段坝体同时进行凝固、定型以及养护过程的降温冷却,
然后在所述各段坝体凝固、定型和养护完成后下闸蓄水前,继续向上游段坝体(3)内的所述各套冷却水管系(1)中输送冷却水,对所述上游段坝体(3)进行蓄水前的防裂降温冷却,这样便完成了对所述重力坝本体(2)各区域的协调降温冷却过程,
上述各步骤中,根据各段坝体均按由下往上逐层支设冷却水管系(1)、逐层浇筑坝体的顺序,在支设相应冷却水管系(1)、浇筑相应层段坝体以及通水冷却时,也同样采用由下往上的顺序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完整个重力坝本体(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段坝体凝固、定型以及养护完成后下闸蓄水前,只对上游段坝体(3)内的冷却水管系(1)进行通水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区域协调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各段坝体进行凝固、定型和养护的通水降温冷却时,所述上游段坝体(3)、中游段坝体(4)和下游段坝体(5)按相同条件进行通水降温冷却。
CN201310147548.4A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Active CN103225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7548.4A CN103225286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7548.4A CN103225286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286A CN103225286A (zh) 2013-07-31
CN103225286B true CN103225286B (zh) 2015-07-01

Family

ID=4883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7548.4A Active CN103225286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5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1461A (zh) * 2015-01-16 2015-05-20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型冷却水管坝后预留槽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24067C2 (ru) * 2001-11-09 2004-0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аяно-Шушенская ГЭС им. П.С. Непорожнего" Бетонная плотина, способ ее возведения, способ ее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режима бетона у наружной грани плотины
KR100653269B1 (ko) * 2006-08-16 2006-12-05 주식회사 도화종합기술공사 콘크리트댐 양생용 냉매순환식 냉각장치
CN101701495A (zh) * 2009-09-28 2010-05-0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个性化通水方法
CN101962997A (zh) * 2010-09-30 2011-02-02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超厚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1962680U (zh) * 2010-12-08 2011-09-07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大仓面浇筑混凝土坝用冷却水管布置形式
CN202689564U (zh) * 2012-06-28 2013-01-2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温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24067C2 (ru) * 2001-11-09 2004-0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аяно-Шушенская ГЭС им. П.С. Непорожнего" Бетонная плотина, способ ее возведения, способ ее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режима бетона у наружной грани плотины
KR100653269B1 (ko) * 2006-08-16 2006-12-05 주식회사 도화종합기술공사 콘크리트댐 양생용 냉매순환식 냉각장치
CN101701495A (zh) * 2009-09-28 2010-05-0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个性化通水方法
CN101962997A (zh) * 2010-09-30 2011-02-02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超厚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1962680U (zh) * 2010-12-08 2011-09-07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大仓面浇筑混凝土坝用冷却水管布置形式
CN202689564U (zh) * 2012-06-28 2013-01-2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温控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照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控制;秦秀芬;《红水河》;20090425;第28卷(第02期);第27页第5.2节至第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286A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6679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循环控制装置
CN101804667A (zh) 预应力箱梁梁体混凝土降温方法
CN101701495A (zh)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个性化通水方法
CN101994392A (zh) 大体积混凝土的快速浇筑及温控方法
CN103418776B (zh) 一种大型铸钢件压箱、打箱的方法
CN102094528A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方法
CN213330108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智能温控装置
CN104695709A (zh) 采用相变材料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CN201962680U (zh) 大仓面浇筑混凝土坝用冷却水管布置形式
CN103225286B (zh)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及其区域协调降温方法
CN102808395B (zh) 分坝段分高程悬臂高度控制方法
CN104226915A (zh) 中空轴的铸造方法及铸造模
CN104308086A (zh) 一种用于的熔模精铸中的大型空心尿素芯及其制作工艺
CN105544583B (zh) 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CN105135889A (zh) 一种篦冷机喉部耐火材料的施工方法
CN105444486A (zh) 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多路阀循环系统
CN102248126B (zh) 消失模自动线
US20130248056A1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self-feeding ability of a heavy section casting blank
CN202356608U (zh) 压铸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CN205332627U (zh) 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冷却系统
CN103774905A (zh) 一种电杆新型生产工艺
CN216689047U (zh) 一种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系统
CN205444131U (zh) 一种分流式坝体结构
CN105195711A (zh) 一种精确控制压铸用量的压铸机
CN216196782U (zh) 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单层多回路水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North Qingyang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610072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SPC

Address before: The North Qingyang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610072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Hydropower Cons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HYDROPOWER CONSU TO: 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SPC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North Qingyang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610072

Applicant after: Co., Ltd of Chengdu survey and design academy of electricity Jian group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The North Qingyang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610072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SP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ENGDU HYDROELECTRIC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SPC TO: CHINA POWER GROUP CHENGDU INVESTIG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