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2320A -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2320A
CN103222320A CN2011800026218A CN201180002621A CN103222320A CN 103222320 A CN103222320 A CN 103222320A CN 2011800026218 A CN2011800026218 A CN 2011800026218A CN 201180002621 A CN201180002621 A CN 201180002621A CN 103222320 A CN103222320 A CN 103222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cheduler
carrier wave
baseband boa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26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2320B (zh
Inventor
吕欣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15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0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2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2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2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2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1)、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上述装置(1)包括: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1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第一基带板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果,其中,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UE的载波。本发明可以合理有效分配多载波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分配多载波资源 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不断增长的对移动宽带数据服务的需求, 对宽带无线接入网而言, 需要部署具有大量相邻射频频谱资源的无线通信系统。 此外, 在上述无线 通信系统部署后, 随着对更高的数据率需求的增长, 对宽带无线接入网的 性能要求也会提高。 例如, 宽带视频需要大量的带宽, 而使用通常分配给 无线通信系统的有限的射频频谱资源将越来越难以提供这种带宽。 此外, 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向无线通讯系统转移以获得其通信服务, 这将会增加无 线通讯系统负载并会进一步减少每一用户的可用带宽或整个共有无线通讯 系统的可用带宽。 因此, 有必要通过更高效的使用设备、 网络或系统的可 用射频频谱或可用带宽来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通常基站下的每个小区中只有一个载波, 终端同 一时刻只能在一个小区中 (载波上)进行数据收发。 上述载波可以是成员 载波( component carrier , 筒称为 CC ); 也可以占用无线通讯系统的部分带 宽; 还可以是最小可分配单元, 如子帧中的多个可调度子载波上的多个时 域等。 在长期演进系统(筒称为 LTE ) 中, 载波的最大带宽为 20MHz。 而 在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筒称为 LTE-A ) 中, 无线通信系统的峰值速率比 相对于 LTE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 要求达到下行 lGbps, 上行 500Mbps, 故 20MHz的传输带宽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为了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 LTE-A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 上述载波聚合技术指的是终端能够同时结合 多个载波, 并在上述载波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为了保证 LTE-A中, 终端能在每一个聚合的载波下工作, 每一个载波的带 宽最大不超过 20MHz。
目前, 如何合理调度分配上述终端可聚合的载波资源, 成为业界期待 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用于解决如何合理有效向终端分配多载波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包括: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 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 度结果, 其中, 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载波聚合调度方法, 包括:
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接收 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 基带板信息; 和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根据所述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 载波信息、 及所述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果, 所述调度结果指 示用于 UE的载波。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第一基带板, 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用户信息; 及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用于接收第一 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波聚合的 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 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果, 其中, 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分配载波,并基于所述载波在 所述 UE和所述基站间传送数据; 及
射频处理单元, 用于处理所述数据。
本发明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方法、 和基站, 通过收集终端的用户信 息、 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基带板信息, 向终端调度分配不同载波, 用于向终端合理分配多载波资源。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载波聚合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 10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 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文中结合终端和 /或基站来描述各种方面。
终端, 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 /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 包括无线终端或有 线终端。 无线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 或连接到无线 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 经无线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的移动终端。 例如, 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 移动终端的计算机。 又如, 无线终端也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再如, 无线终端可以为移动站 (英文 为: mobile station )、 接入点 (英文为: access point )、 或用户装备 (英文为: user equipment, 筒称 UE )等。 为便于叙述,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上述终端 统称为 UE。
基站, 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 端通信的设备。 例如, 基站可以是 GSM或 CDMA中的基站(英文为: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筒称 BTS ), 也可以是 WCDMA 中的基站 (英文为: NodeB ) , 还可以是 LTE中的演进型基站(英文为: evolutional Node B , 筒 称 eNB或 e-NodeB ), 或者是后续演进网络中的基站, 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 定。
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 通过在多个载波上使用载波聚合技术来增加无 线通讯系统的有效带宽,向 UE合理分配带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本实施例中的下行链路指基站向 UE传送数据的通道,上行链路指 UE向基 站传送数据的通道。
以下, 结合附图对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 , 其主要结构可参考图 1所示, 主要包括: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用于接收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用于载波聚 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 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 果, 其中, 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当基站向该第一 UE传输信息时,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 器 101调度一个或多个下行载波,并分配用于该第一 UE的该下行载波。 当 该第一 UE向该基站传输信息时,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调度一个或多 个上行载波, 并分配用于该第一 UE的该上行载波。 例如, 该第一载波聚合 调度器 101 可以将分别具有相同覆盖范围或具有覆盖交集的载波作为上述 多个下行载波, 也可以将分别具有相同覆盖范围或具有覆盖交集的载波作 为上述多个上行载波。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以根据无线协议栈 L3 层的载波的带宽配置、 各载波的功率配置、 或周期性的载波负载信息等对 载波进行调度, 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负责控制上下行数据的传输, 当第一该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确定调度 UE 时, 将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筒称 PDCCH )通知该第一 UE在何种资源上发送 /接收数据。 该第一 UE监听上 述 PDCCH, 当检测到该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与自身有关时, 根据 PDCCH 上的指示,该第一 UE在上行链路上向该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或在下行链路上 接收该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 该第一 UE的用户信息可以为 UE的待发数据量、 及 UE的空 口信道质量。 例如, 在上行链路中, 该 UE的空口信道质量为 UE的上行空 口信道质量; 在下行链路中, 该 UE的空口信道质量为 UE的下行空口信道 质量。 又如, 在下行链路中, 该 UE的待发数据量指基站侧维护的 UE的承 载中等待调度的数据量, 该承载对应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筒称 PDCP )或无线链路控制 ( radio link control, 筒 称 RLC )层的緩存数据量; 在上行链路中, 该 UE的待发数据量是指基站 侧维护的 UE准备向基站传输的待发数据量。 可选的, 该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可以为载波的带宽。 当该载波为 多个时, 该载波信息包括该多个载波的带宽信息。 可选的, 该第一基带板可以为配置于基站内部的用于进行基带处理的 系统, 该第一基带板信息可以为基带板的负载、 或基带板的资源约束。 例 如,该基带板的负载可以为该第一基带板上中央处理器( capital process unit, 筒称 CPU ) 的占用率, 该基带板的资源约束可以为该第一基带板的网口速 率、 处理载波或 UE的能力、 或空口资源处理能力, 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以下行链路为例,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获取 UE的待发数据量、 UE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载波的带宽、 基带板的负载和资源约束, 随 后将 UE的待发数据量调度并分配到不同载波。上述调度过程可以在每个传 输时间间隔 (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筒称 ΤΤΙ ) 中进行, 也可以周期性 地在不同 ΤΉ中进行。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通过调度载波, 可以将 该 UE的待发数据量直接分配到不同的载波,也可以将该 UE的待发数据量 按比例间接分配到不同的载波。例如, 当该 UE的待发数据量为 100字节且 可分配的载波数为 2个时,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以将 60字节的待 发数据量分配到一个载波, 将剩余的 40字节的待发数据量分配到另一个载 波。又如,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也可以将该 UE的待发数据量中 60% 的数据分配到一个载波, 将剩余的 40%的数据分配到另一个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可以通过收集该第一 UE的用户 信息、 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根据基站资源的可 用性, 随时间动态调度分配不同载波,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动态的 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带宽利用最大化。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 , 如图 2所示, 还可以进 一步包括:
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 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该第一载波 子调度器 102用于根据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的该调度结果调度第一 载波的载波资源, 该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该第一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子调度器 102可以调度上述不同载波中的一个 或多个载波(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载波) 的载波资源。 例如, 该第一载波 子调度器 102可以根据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发送的调度结果, 调度 并分配用于该第一 UE的第一载波的带宽。
在本实施例中,该调度结果为:分配到该不同载波的 UE的待发数据量。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 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例如, 当该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为多个时, 该等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 并行的方式分别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又如, 该等载波子调度器 也通过串行的方式依次连接, 并经由其中的一个载波子调度器连接该第一 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在下行链路中,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可以分别收集该第 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的调度结果, 并根据各该载波子调度器自行收集的 UE的空口信道质量、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及载波信息, 各 自调度其所控制的载波,并各自分配其所控制的载波中用于该 UE的载波的 带宽。 在上行链路中,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可以分别收集该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 101的调度结果,并根据各该载波子调度器自行收集的 UE的空口信道 质量、 分配到该不同载波的 UE的可用功率、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 力信息、 及载波信息, 各自调度其所控制的载波, 并各自分配其所控制的 载波中用于该 UE的载波的带宽。其中,该载波信息可以为功率约束、帧号、 或子帧号,该功率约束可以为根据 UE的用户信息确定 UE调度的载波的不 同功率, 该帧号或子帧号可用于确定当前的空口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基带板 10, 该第一基带板 10可以包括:
第一 UE处理器 103 , 用于获取该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其中, 所述第 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可选的, 该第一 UE处理器 1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例如, 当该 第一 UE处理器 103的数量为多个时,各该 UE处理器分别连接该第一载波 聚合调度器 101 , 用于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分别接收各该 UE的用户 信息, 并根据各该 UE的用户信息、 上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上述 基带板信息调度上述不同载波并确定用于不同 UE的载波。
可选的, 该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或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以 位于该第一基带板 10上直接与该第一基带板 10通讯, 也可以不位于该第 一基带板 10上, 而通过接口或智能平台等方式与该第一基带板 10间接通 讯, 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以位于该第一 UE处理器 103 上。此时,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收集该第一 UE的用户信息而不收集 其他 UE的用户信息, 并根据该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上述用于载波聚合的 载波信息、及上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上述不同载波并确定用于该第一 UE 的载波。 此时, 上述用于载波聚合的各个载波之间同样可以具有相同的覆 盖范围或各个载波之间具有覆盖交集。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 , 还可以包括:
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104, 和第一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 元 105 , 该第一 PDCP单元 104与该第一 RLC单元 105均用于处理该第一 UE的用户信息并生成 RLC协议数据单元 PDU信息, 其中, 该第一 PDCP 单元 104连接该第一 RLC单元 105 ,该第一 RLC单元 105连接该第一载波 聚合调度器 101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进一步用于处理该 PDCP单元 或该 RLC单元发送的该第一 UE的待发数据量, 通过将该待发数据量分配 到不同的第一子载波处理器, 用于各该第一子载波处理器根据被分配的待 发数据量等信息调度其所控制的用于第一 UE的载波资源。
可选的, 该第一 PDCP单元 104和该第一 RLC单元 105可以位于该第 一 UE处理器 103上。
可选的, 该第一 PDCP单元 104和该第一 RLC单元 105可分别为一个 或多个,且该第一 PDCP单元 104和该第一 RLC单元 105的数量——对应。 例如, 当该第一 PDCP单元 104和该第一 RLC单元 105的数量为多个时, 各该第一 PDCP单元 104分别连接各该第一 RLC单元 105 , 且各该第一 RLC单元 105分别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上述调度结果中 UE 的调度优先级可以用于确认该第一 UE处理器 103中通过不同第一 PDCP 单元 104和第一 RLC单元 105处理 UE的用户信息的优先级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 UE处理器 103 , 还包括:
第一媒体接入控制 MAC单元(图中未示 ) , 用于接收该 RLC PDU信 息并对该 RLC PDU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 该第一 MAC单元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 该 第一 MAC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基带处理单元 (图中未示) 。
可选的, 该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位于该第一基带板 10上。
可选的, 该第一 MAC单元包括:
第一复用、 解复用单元 1001 , 用于对该 RLC PDU信息针对上下行链 路进行复用处理或解复用处理;
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筒称 HARQ ) 单元 1002, 用于发现或自动纠正该 RLC PDU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 HARQ单元 1002的数量与上述载波的数量相 同。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发送的调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 处理瓶颈,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动态的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带宽利 用最大化。
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 如图 3所示,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还可以 进一步包括:
第二基带板 20,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203 , 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该第一载波聚 合调度器 101根据该第二 UE的用户信息、该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 第二基带板信息调度上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 的载波。 其中, 该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 该第二基带板 20, 还包括: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该第二载 波子调度器 202用于根据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 载波的资源。
可选的,上述用于第一 UE或上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上述第一载 波和 /或上述第二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基带板的数量可以大于两个, 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二基带板 20, 还可以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204, 和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元 205 , 该 PDCP单元 204与该 RLC单元 205均用于处理该第二 UE的用户信息并 生成 RLC协议数据单元 PDU信息, 其中, 该 PDCP单元 204连接该 RLC 单元 105 , 该 RLC单元 205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该第一载波 聚合调度器 101进一步用于处理该 PDCP单元或所述 RLC单元发送的所述 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通过将该待发数据量分配到不同的第二子载波处理 器, 用于各该第二子载波处理器根据被分配的待发数据量等信息调度其所 控制的用于第一 UE或第二 UE的载波资源。 其中, 该 RLC单元 205通过 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适用于处理下行链路上的数据。
可选的, 该 PDCP单元 204和该 RLC单元 205可以位于该第二 UE处 理器 203上。
可选的,该 PDCP单元 204和该 RLC单元 205可以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且该 PDCP单元 204和该 RLC单元 205的数量——对应。例如,当该 PDCP 单元 204和该 RLC单元 205的数量为多个时,各该 PDCP单元 204分别连 接各该 RLC单元 205 , 且各该 RLC单元 205分别连接该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 101。 上述调度结果中第二 UE的调度优先级可以用于确认该第二 UE 处理器 203中通过不同 PDCP单元 204和 RLC单元 205处理第二 UE的用 户信息的优先级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二 UE处理器 203 , 还可以包括:
媒体接入控制 MAC单元(图中为示),用于接收该第二 UE的 RLC PDU 信息并对该第二 UE的 RLC PDU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 该 MAC单元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 该 MAC 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基带处理单元 207。
可选的, 该基带处理单元 207位于该第二基带板 20上。
在本实施例中, 在下行链路中, 基带处理单元 107/207会将处理好的 信息分别发送至射频处理单元 108/208。 同样, 在上行链路中, 该射频处 理单元 108/208会将处理好的信息分别发送至该基带处理单元 107/207。
可选的, 该 MAC单元包括:
复用、 解复用单元 2001 , 用于对该 RLC PDU信息针对上下行链路进 行复用处理或解复用处理;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筒称 HARQ )单元 2002 , 用于发现或自动纠正该 RLC PDU信息。
下面通过处理流程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其中, 基带板处理的载 波共 4个(为便于叙述, 分别筒称为 CC0-CC3 ), 其中 CC0-CC1由上述第 一基带板 10处理, CC2-CC3由上述第二基带板 20处理。
下行链路的处理流程为: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调度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及第二 UE )具 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 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第二基带板 2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 发数据量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二基带板 2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下行空口 信道质量信息、 CC2/CC3 的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 调度器 101。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或者消息的方式 获取第一基带板 10上的第一 UE的待发数据量、 下行空口信道质量信息、 CC0/CC1的负载带宽等信息。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的调度结果供各个载波子调度器各自独立的 进行载波资源的调度,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针对各个载波的调度, 需要输入 的信息可以为:各 UE空口信道质量、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待发数据量、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载波信息。 例如,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 101通过 PDCP单元或 RLC单元将 UE在各载波上的待发数据量发送 至各载波对应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202 ),各载波子调度器根据各载波子调 度器自行收集的 UE的空口信道质量、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载波信息、 及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发送的待发数据量, 调度其所控制的 载波以供第一 UE/第二 UE的 RLC层, 或, RLC层及 PDCP层进行组包处 理并形成上述 RLC PDU信息, 然后传输至上述不同 UE的 MAC单元进行 复用、 及 HARQ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的调度结果是通 过 PDCCH信道指示不同 UE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数据, 例如, CC2/CC3 的载波子调度器 202对第一 UE的调度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CC0/CC1的载 波子调度器 102对第一 UE的调度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CC0/CC1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时不需要进行 跨板传输, 但获取第二 UE 的用户信息时则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同样, CC2/CC3的载波子调度器 202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时不需要跨板传输, 但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时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上述 UE的一个或多个 RLC PDU信息由该 UE的 MAC单元完成每个 载波上的复用并产生每个载波上的 MAC PDU信息, 不同的载波有各自独 立的 HARQ单元, 完成 HARQ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RLC PDU信息一般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如果上述 UE的 PDCP单元 /RLC单元与 MAC单元支持跨板部署, 则 RLC PDU信息 也支持跨板传输。
上述 UE的不同载波上的 MAC PDU信息被发送到不同的基带处理单元 ( 107/207 )进行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MAC PDU信息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例如, 第一 UE的 针对 CC2的 HARQ处理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二基带板 20, 第一 UE的针对 CC0的 HARQ处理则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上行方向: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及第二 UE )具体承 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上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 UE的能力信息、 不 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二基带板 2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发数据量以及 UE的上行功率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 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二基带板 2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上行空口 信道质量信息、 第二 UE的能力信息、 CC2/CC3的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 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以通过共享内 存或者消息的方式获取第一基带板 10上的第一 UE的待发数据量、 上行空 口信道质量信息、 第一 UE的能力信息、 CC0/CC1的带宽等信息。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的调度结果供各个载波子调度器各自独立的 进行载波资源的调度,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针对各个载波的调度, 需要输入 的信息可以为:各 UE空口信道质量、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待发数据量、 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可用功率、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载波信息。
CC0/CC1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时不需要进行 跨板传输, 但获取第二 UE 的用户信息时则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同样, CC2/CC3的载波子调度器 202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时不需要跨板传输, 但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时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上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收集不同 UE向基站发送的上行待发数据量, 可以通过配置给 UE的优先级比特速率 ( priority bit rate, 筒称 PBR ) 、 UE 上报的緩冲状态请求(buffer status request, BSR )、 或 UE上报的调度请求 ( schedule request, 筒称 SR )获取。 各载波子调度器根据各载波子调度器 自行收集的 UE的空口信道质量、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可用功率、 载波信息、 及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发送 的待发数据量, 调度其所控制的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CC0-CC3的载波子 调度器 102/202的调度结果可以通过空口发送给不同 UE, 供每个 UE在不 同的载波上发送数据, 例如, CC2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对第一 UE的调度 结果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CC0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对第一 UE的调度结果 则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基带处理单元 (107/207)解析并将上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一、第二 UE处理器 ( 103/203 )进行处理, 不同的载波有各自独立的 HARQ单元, 完成 HARQ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MAC PDU信息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例如, 第一 UE的 CC2上的 MAC PDU信息自第二基带板 20上的基带处理单元获取, 随后将 经过解复用单元处理后得到的 UE的不同载波上的 RLC PDU信息发送至 RLC单元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RLC PDU信息一般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如果 UE的 RLC单元 /PDCP单元与 MAC单元支持跨板部署,则 RLC PDU信息也可以 进行跨板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器和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获取的调 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处理瓶颈 并降低高速跨板信息量,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 带宽利用最大化。
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 如图 4所示,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还可以 进一步包括:
第三基带板 30,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连接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203及所述第一载 波聚合调度器 101 ,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 的载波信息、 第三基带板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和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经由连接实现信令交互, 用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进一步获取所 述第三基带板 30的载波负载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三基带板 30的载波负载 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和用于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 度器 201 进一步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的载波负载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基 带板的载波负载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或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也可以调度载波子调度器(该载波子调度器用于调度 UE的主载波)所在的 基带板上的 UE, 该 UE通过随机接入获取该主载波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101 和第二载波聚合处理器 201 通过信令交互, 协调第一基带板 10与第三基带板 30上的不同载波。 例如, 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101 可以将自身的调度结果发送给第二载波聚合处理 器 201 , 以告知第二载波聚合处理器 201 关于第一基带板上的载波 ( CC0/CC1 ) 的负载信息, 便于第二载波聚合处理器 201 根据载波 ( CC0/CC1 ) 的负载信息合理调度第一载波子处理器 102和第二载波子处 理器 202。
在本实施例中, 当该 UE处理器 203的数量为多个时, 各该 UE处理器 203分别连接该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用于该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分别接收 各该 UE的用户信息, 并根据各该 UE的用户信息、 上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 波信息、 及上述基带板信息调度上述不同载波并确定用于不同 UE的载波。 可选的, 该第三基带板 30, 还包括: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和所述第二 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 合调度器 101和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载波的 资源。
可选的,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 , 连接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的调度结果调度所 述第一载波的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 第一载波和 /或所述第二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三基带板 30, 还可以包括如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分 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204, 和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元 205 , 媒体接 入控制 MAC单元, 及基带处理单元 207。 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在 下行链路中, 上述 RLC单元 205连接上述第二载波聚合处理器 201。
本实施例下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与第三实施例中下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不 同之处在于: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可以分别调度收集 第一 UE/第二 UE具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二基带板 2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不同 UE的待发数据量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二基带板 2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下行空口 信道质量信息不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但 CC2/CC3的 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本实施例上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与第三实施例中上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不 同之处在于: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分别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第二 UE )具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上行空口信道质 量、 不同 UE的能力信息、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二基带板 2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发数据量以及 UE的上行 功率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二基带板 2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上行空口 信道质量信息不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但 CC2/CC3的 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器和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获取的调 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处理瓶颈 并降低高速跨板信息量,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 带宽利用最大化。 其次, 通过在不同基带板上均配置有载波聚合调度器, 可降低对各该载波聚合调度器的处理能力要求, 并通过不同基带板的对称 部署, 实现基带板间的负载均衡。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 如图 5所示,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还可以进一 步包括:
第四基带板 40,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位于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根据所 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第四基带板信息 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可选的, 该第四基带板 40, 还包括: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和所述第二 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 合调度器 101和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二载 波的资源。
可选的,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1 , 连接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一载波的 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 第二载波和 /或所述第一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四基带板 40, 还可以包括如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分 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204, 和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元 205 , 媒体接 入控制 MAC单元, 及基带处理单元 207。 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在 基站向 UE发送的下行数据时, 上述 RLC单元 205连接上述第二载波聚合 处理器 201。
本实施例下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与第三实施例中下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不 同之处在于:
在第一 UE处理器 103/第二 UE处理器 203上分别部署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 101/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用于分别调度收集第一 UE/第二 UE具 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 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二基带板 2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 发数据量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二基带板 2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下行空口 信道质量信息不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但 CC2/CC3的 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本实施例上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与第三实施例中上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不 同之处在于:
在第一 UE处理器 103/第二 UE处理器 203上分别部署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 101/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用于分别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第二 UE )具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上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 UE的 能力信息、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 的负载信息, 第二基带板 20 的负载信息,然后将每个 UE的待发数据量以及 UE的上行功率分发到不同 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二基带板 2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上行空口 信道质量信息不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但 CC2/CC3的 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器和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获取的调 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处理瓶颈 并降低高速跨板信息量,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 带宽利用最大化。其次,通过在不同 UE处理器上均配置有载波聚合调度器, 可进一步降低对各该载波聚合调度器的处理能力要求, 并通过不同基带板 的对称部署, 实现基带板间的负载均衡。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 如图 6所示,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 中的该第一 基带板 10, 还可以包括:
第二 UE处理单元 203,,所述第二 UE处理单元 203,连接所述第一载波 子调度器 102, 所述第二 UE处理单元 203,用于处理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 UE处理单元 203,包括:
第二媒体接入控制 MAC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 UE的信息并对所述 第二 UE的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 所述第二 MAC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 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所述第一 MAC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基带处理单元 107。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 , 还可以包括:
第五基带板 50,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203 ,用于获取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 UE 处理器 203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101 ,用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 器 101根据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第五基 带板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可选的, 该第五基带板 50, 还包括:
第一 UE处理单元 103,, 用于处理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101、 所述第一 UE处理单元 103,和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203 ,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载波的载波资 源,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和 /或所述第二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五基带板 50, 还可以包括如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分 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204, 和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元 205 , 媒体接 入控制 MAC单元, 及基带处理单元 207。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 UE处理单元 103,还可以包括:
第一媒体接入控制 MAC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 UE的信息并对所述 第一 UE的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 所述第一 MAC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 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所述第一 MAC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基带处理单元 207。
下面通过处理流程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其中, 基带板处理的载 波共 4个(分别为 CC0-CC3 ), 其中 CC0-CC1由上述第一基带板 10处理, CC2-CC3由上述第五基带板 50处理。
下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为: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调度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及第二 UE )具 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 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第五基带板 5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 发数据量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五基带板 5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第一 UE/ 第二 UE的 CC2/CC3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信息、 CC2/CC3的负载带宽等信 息、 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或者消息的方式获取第一基带板 10上的第一 UE的待发 数据量、第一 UE/第二 UE的 CC0/CC1的下行空口信道质量信息、 CC0/CC1 的负载带宽等信息。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的调度结果供各个载波子调度器各自独立的 进行载波资源的调度,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针对各个载波的调度, 需要输入 的信息可以为:各 UE空口信道质量、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待发数据量、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载波信息。
CC0/CC1的载波子调度器获取不同 UE的 CC1/CC2的信道信息时不需 要进行跨板传输, CC2/CC3的载波子调度器获取不同 UE的 CC2/CC3的信 道信息时也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但 CC2/CC3 的载波子调度器获取第一 UE的待发数据量时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上述载波子调度器的调度结果供第一 UE/第二 UE的 RLC层,或, RLC 及 PDCP层进行组包处理并形成上述 RLC PDU信息,然后传输至上述不同 UE的 MAC单元进行复用、 HARQ处理。 上述载波子调度器的调度结果均 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例如, CC0/CC1的载波子调度器 202对第二 UE的调 度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CC2/CC3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对第一 UE的调度也 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上述 UE的一个或多个 RLC PDU信息由该 UE的 MAC单元完成每个 载波上的复用并产生每个载波上的 MAC PDU信息, 不同的载波有各自独 立的 HARQ单元, 完成 HARQ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RLC PDU信息一般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比如第一 UE 的 RLC PDU信息需要根据 CC2/CC3载波子调度器的调度结果送第五基带 板 50上第一 UE处理单元中的 MAC单元,第二 UE的 RLC PDU信息需要 根据 CC0/CC1的调度结果送第一基带板 10上第二 UE处理单元中的 MAC 单元。
上述 UE的不同载波上的 MAC PDU信息被发送到不同的基带处理单元 ( 107/207 )进行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MAC PDU信息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比如第一 UE的 针对 CC0/CC1的 HARQ处理不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基带板 10的基带处理 单元中。
上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为: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及第二 UE )具体承 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上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同 UE的能力信息、 不 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五基带板 5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发数据量以及 UE的上行功率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 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 第五基带板 50上的第二 UE的待发数据量、 第二 UE 的能力信息、 第一 UE/第二 UE 的 CC2/CC3 的上行空口信道质量信息、 CC2/CC3的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上。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或者消息的方式获取第一基 带板 10上的第一 UE的待发数据量、 第一 UE/第二 UE的 CC0/CC1的上行 空口信道质量信息、 第一 UE的能力信息、 CC0/CC1的带宽等信息。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的调度结果供各个载波子调度器各自独立的 进行载波资源的调度, 各该载波子调度器针对各个载波的调度, 需要输入 的信息可以为:各 UE空口信道质量、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待发数据量、 各 UE分配到各载波上的可用功率、 UE的调度优先级、 UE的能力信息、 载波信息。
CC0/CC1的载波子调度器获取不同 UE的 CC1/CC2的信道信息时不需 要进行跨板传输, CC2/CC3的载波子调度器获取不同 UE的 CC2/CC3的信 道信息时也不需要跨板传输, 但是 CC2/CC3的载波子调度器调度获取第一 UE的待发数据量和功率分配结果时则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CC0/CC3的载波子调度器的调度结果通过空口发送给不同 UE, 供 UE 在不同的载波上承载 RLC PDU信息。 不同 UE对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 通过配置给 UE的上述 PBR、 UE上 4艮的上述 BSR、 或 UE上 4艮的上述 SR 获取。 CC2的载波子调度器 202对第一 UE的调度结果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CCO的载波子调度器 102对第一 UE的调度结果则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基带处理单元 (107/207)解析并将上述 UE的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一、第二 UE处理器 ( 103/203 )进行处理, 不同的载波有各自独立的 HARQ单元, 完成 HARQ处理。
对于上述部署, MAC PDU信息不需要进行跨板传输。对 PUCCH信息, 则需要进行跨板传递,可以有两种方式:基带处理单元直接将该 PUCCH信 息发送到相应的 UE的 HARQ单元; 或者基带处理单元直接将该 PUCCH 信息发送到相应的 UE处理器,然后由 UE处理器再进行中转到合适的基带 板上。
经过解复用单元处理后得到的 UE的不同载波上的 RLC PDU信息发送 至 RLC单元处理。对于上述部署, RLC PDU信息需要进行跨板传输, 比如 第一 UE1 的 CC2上传来的 RLC PDU信息需要跨板发送到第一基带板 10。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器和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获取的调 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处理瓶颈 并降低高速跨板信息量,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 带宽利用最大化。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 如图 7所示,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还可以进一 步包括:
第六基带板 60,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获取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连接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根据所 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第六基带板信息调 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可选的该第六基带板 60, 还包括:
第一 UE处理单元 103,, 用于处理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和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101、 所述第二 载波聚合处理器 102、所述第一 UE处理单元 103,和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203 ,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202用于根据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和所述第二 载波聚合调度器 102 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 的载波或所述用于第一 UE 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和 /或所述第二载 波。
可选的,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1 , 连接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102, 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102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一载 波的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 当该第二 UE处理器 203的数量为多个时, 各该第二 UE处理器 203分别连接该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用于该第二载波聚合 调度器 201分别接收各该 UE的用户信息, 并根据各该 UE的用户信息、 上 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上述基带板信息调度上述不同载波并确定 用于不同 UE的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六基带板 60, 还可以包括如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分 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204, 和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元 205 , 媒体接 入控制 MAC单元, 及基带处理单元 207。 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在 下行链路中, 上述 RLC单元 205连接上述第二载波聚合处理器 201。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 UE处理单元 103,可参考第五实施例中的相关 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下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分别调度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第二 UE )具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下行空口信道 质量、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六基带板 60的负载 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发数据量分发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第六基带板 60上的第一 UE的 CC2/CC3的下行空口信 道质量信息、 CC2/CC3 的负载带宽等信息、 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 调度器 101 , 第一基带板 10上的第一 UE的的 CC0/CC1的下行空口信道质 量信息、 CC0/CC1 的负载带宽等信息、 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 器 201。
本实施例中上行方向的处理流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收集不同 UE (第一 UE/第二 UE )具体承载的待发数据量、 不同 UE的上行空口信道质量、 不 同 UE的能力信息、 不同载波的带宽、 第一基带板 10的负载信息 /第六基带 板 60的负载信息, 然后将每个 UE的待发数据量以及 UE的上行功率分发 到不同的载波上进行调度。
对于上述部署,第六基带板 60上的第一 UE的 CC2/CC3的空口信道质 量信息、 CC2/CC3 的负载带宽等信息, 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 器 101上。 第一基带板 10上的第二 UE的 CC0/CC1的空口信道质量信息、 CC0/CC1的负载带宽等信息,需要跨板传输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上。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器和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获取的调 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处理瓶颈 并降低高速跨板信息量,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 带宽利用最大化。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 如图 8所示, 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1与第七实施 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201 , 位于该第二 UE处理器 203 , 用于根据所 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及第六基带板信息 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 该载波聚合调度器和载波子调度器可以通过获取的调 度结果, 通过分布式调度分配载波上的带宽, 采用两级调度打破处理瓶颈 并降低高速跨板信息量, 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平衡带宽分配, 实现 带宽利用最大化。其次,通过在不同 UE处理器上均配置有载波聚合调度器, 可进一步降低对各该载波聚合调度器的处理能力要求, 并通过不同基带板 的对称部署, 实现基带板间的负载均衡。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 如图 9所示,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方法, 包括: S901 : 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接收 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 信息、 及基带板信息。
S902: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根据所述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 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果, 所述调度 结果指示用于 UE的载波。
可选的,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根据所述调度结果调度第一载波的载 波资源, 所述用于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可选的, 所述调度结果包括: 分配到所述载波的 UE的待发数据量。 可选的, 所述 UE的用户信息包括: UE的待发数据量、 和 UE的空口 信道质量;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包括: 载波的带宽;
所述基带板信息包括: 基带板的负载、 或基带板的资源约束。
可选的,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为基带板。
本实施例的方法, 可通过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执行。 例如, 上述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可用于执行第九实施例中的 S101及 S102 的动作, 上述载波子调度器 102可用于执行根据所述调度结果调度第一载 波的载波资源的动作, 上述第一 UE处理器 103可用于执行获取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可以通过收集 UE的用户信息、用 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基带板信息, 根据基站资源的可用性, 随时间 动态调度分配不同载波, 以适应 UE 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动态的平衡带宽分 配, 实现带宽利用最大化。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2, 其主要结构可参考图 10所示, 包括:
第一基带板 10, 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用户信息; 及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用于接收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用于载波聚 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 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 果, 其中, 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可选的, 该基站 2还包括:
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 所述第一 载波子调度器 1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的所述调度结果 调度第一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可选的, 该基站还包括:
第三载波子调度器 104,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或连接所述 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所述第三载波子调度器 1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 聚合调度器 101 的所述调度结果调度第三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三载波。
可选的, 该第一基带板 10, 还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 UE处理器 103 , 用于获取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其 中,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可选的,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102、 及所述第三载波子调度器 104可以均位于所述第一基带板 10内部。
可选的, 该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101位于位于所述第一基带板 10内部 或位于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103内部。
本实施例基站中的第一基带板、 第一 UE处理器、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第三载波子调度器, 均可参考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载波 聚合调度设备的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 该基站的载波聚合调度器可以通过收集 UE 的用户信 息、 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基带板信息, 根据基站资源的可用性, 随时间动态调度分配不同载波,以适应 UE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动态的平衡带 宽分配, 实现带宽利用最大化。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其主要结构包括:
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分配载波,并基于所述载波在 所述 UE和所述基站间传送数据; 及
射频处理单元, 用于处理所述数据。
本实施例基站中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可参考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载波聚 合调度装置的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载波聚合调度装置可以通过收集 UE的用户信息、用 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基带板信息, 根据基站资源的可用性, 随时间 动态调度分配不同载波, 以适应 UE 的带宽需求变化而动态的平衡带宽分 配, 实现带宽利用最大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 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 存储介质中, 上述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流程; 而前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 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 和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 是示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 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 到另一个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 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 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 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 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 单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软件功 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 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 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 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 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 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 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 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 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 也可以进 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模块的划分为功能划 分, 实际具体结构可以为上述功能模块的拆分或合并。
以上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为了描述, 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权利要求的内容记载的方案也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 权利要求 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用户信息、 用 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UE 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 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果, 其中, 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一载波 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的所述调度结果调度 第一载波的载波资源,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或连接所述第一 载波子调度器, 所述第三载波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 调度器的所述调度结果调度第三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三载波。 权利要求 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基带板, 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权利要求 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位于所述第一基带板内部。
    权利要求 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基带板, 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所述第 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及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基带 板内。
    权利要求 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基带板, 所述第一基带板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所述第 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及所述第三载波子调 度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基带板内。
    权利要求 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位于所述第一 UE处理器内部。
    权利要求 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带板, 还包括第 nUE处理器, 用于获取第 nUE的用户 信息;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 nUE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 述第 nUE的用户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 nUE的用户信息、 用于载波 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 n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UE处理器或所述第 nUE处理器, 还分别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单元, 和无线链路控制 RLC单元, 所述 PDCP单元与所述 RLC单元均用于处理所述第一 UE或所述第 nUE 的用户信息并生成 RLC协议数据单元 PDU信息,其中,所述 PDCP 度器,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进一步用于处理所述 PDCP单元或 所述 RLC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 UE或第 nUE的待发数据量。
  2. 11.如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二基带板,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一载波聚 合调度器根据第二 UE的用户信息、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二基带板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其中, 该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3. 12.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带板, 还包 括: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二载波 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 载波的资源; 其中, 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包括所述第二载波。
  4. 13.如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基带板,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二 UE处理器及所述第一载波聚 合调度器, 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 UE的用户 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第三基带板信息调度所述载 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5. 14.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和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经由连接实 现信令交互, 用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进一步获取所述第三基 带板的载波负载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三基带板的载波负载信息调度 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和用于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 度器进一步接收所述第一基带板的载波负载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基带板的载波负载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基带板, 还包括: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和所述第二载波 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和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载波的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二载波。 如权利要求 13-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进一步用 于根据所述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一载 波的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 第一载波。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四基带板,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位于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第 二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四基带板 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基带板, 还包括: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和所述第二载波 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 度器和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二载波的 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二 载波。 如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还用于根 据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一载波的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如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还包括:
    第一媒体接入控制 MAC单元, 用于接收 RLC PDU信息并对所述 RLC PDU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 所述第一 MAC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所述第一 MAC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基带处理单元。
    如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带板, 还包括第二 UE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 UE处理单 元连接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并用于处理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所 述第二 UE处理单元, 包括:
    第二 MAC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 UE的信息并对所述第二 UE 的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 所述第二 MAC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 一载波子调度器,所述第二 MAC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基带处理单元。 如权利要求 20或 2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五基带板,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 UE 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用于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 器根据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 五基带板信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基带板, 还包 括:
    第一 UE处理单元, 用于处理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所述第一 UE 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所述第二载波子调度器用于根据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 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或所述用于第二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二载 波。
    如权利要求 20或 21所述的装置, 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六基带板, 包括:
    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所述第二 UE的用户信息;
    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第 二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第六基带板信 息调度所述载波并确定用于第二 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基带板, 还包 括:
    第一 UE处理单元, 用于处理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和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处理器、 所述第二载波 聚合处理器、 所述第一 UE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 UE处理器, 所述 第二载波子调度器用于根据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和所述第二载波 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第二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或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二载波。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 还用于根 据所述第二载波聚合调度器的调度结果调度所述第一载波的资源。 如权利要求 1-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包括: UE的待发数据量、及 UE的空口信 道质量。
    如权利要求 1-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包括: 载波的带宽。
    如权利要求 1-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包括: 基带板的负载, 或基带板的资源约束。 如权利要求 1-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结果包括: 分配到所述载波的 UE的待发数据量。
    —种载波聚合调度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接收 UE的用户信息、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基带板信息; 和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根据所述 UE的用户信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 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基带板信息调度载波并输出调度结果, 所述 调度结果指示用于 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根据所述调度结果调度第一载波的载波资 源, 所述用于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如权利要求 31或 3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结果包括: 分配到所述载波的 UE的待发数据量。
    如权利要求 31-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的用户信息包括: UE的待发数据量、及 UE的空口信道质 量。
    如权利要求 31-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包括: 载波的带宽。
    如权利要求 31-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带板信息包括: 基带板的负载、 或基带板的资源约束。
    如权利要求 31-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波聚合调度装置为基带板。 —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基带板, 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用户信息; 及 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用于接收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用于载波聚 合的载波信息、 及第一基带板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 息、 所述用于载波聚合的载波信息、 及所述第一基带板信息调度载 波并输出调度结果,其中, 所述调度结果指示用于第一 UE的载波。 如权利要求 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 所述第一载波 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的所述调度结果调度 第一载波的载波资源,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一载波。 如权利要求 3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载波子调度器, 连接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或连接所述第一 载波子调度器, 所述第三载波子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 调度器的所述调度结果调度第三载波的载波资源, 所述用于第一 UE的载波包括所述第三载波。 如权利要求 38-4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带 板, 还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 UE处理器, 用于获取所述第一 UE的用户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连接所述第一 UE处理器。 如权利要求 38-4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位于所述第一基带板内部。
    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波聚合调度器位于所述第一 UE处理器内部。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 1-30任一项所述的载波聚合调度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分配载波, 并基于所述载波在所述 UE和所述基站间传送数据; 及
    射频处理单元, 用于处理所述数据。
CN201180002621.8A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3222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1591.1A CN106230572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2353 WO2012167563A1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1591.1A Division CN106230572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2320A true CN103222320A (zh) 2013-07-24
CN103222320B CN103222320B (zh) 2016-09-14

Family

ID=4729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1591.1A Active CN106230572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CN201180002621.8A Active CN103222320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1591.1A Active CN106230572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357527B2 (zh)
EP (2) EP2667673B1 (zh)
CN (2) CN106230572B (zh)
ES (1) ES2627992T3 (zh)
HU (1) HUE029363T2 (zh)
RU (1) RU2563589C2 (zh)
WO (1) WO201216756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0740A (zh) * 2014-11-26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
CN105991273A (zh) * 2015-02-13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待调度数据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224861A (zh) * 2019-05-17 2019-09-10 天津大学 基于学习的自适应动态异构网络选择策略的实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5803B1 (ko) * 2013-07-25 2016-04-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캐리어 병합을 제어 및 설정하는 방법과 그 장치
KR101615804B1 (ko) * 2013-07-26 2016-04-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스몰 셀 환경에서 캐리어 병합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9982440A (zh) * 2013-08-02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闲状态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US9686740B2 (en) * 2013-11-07 2017-06-2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frequency selec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enabled networks
JP6361473B2 (ja) * 2014-11-17 2018-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US9668171B2 (en) * 2014-11-18 2017-05-30 Aricent Holdings Luxembourg S.A.R.L. Maximization of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carrier aggregated user equipment
US10015719B2 (en) * 2016-02-29 2018-07-03 Alcatel-Lucent Downlink packet routing in a system-on-a-chip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CN108234092B (zh) * 2016-12-14 2020-09-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令配置方法、rrc实体以及pdcp实体
EP3566528B1 (en) 2017-01-04 2023-10-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cheduling request with different numerologies
WO2018126454A1 (zh) 2017-01-06 2018-07-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业务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595313B2 (en) 2017-01-24 2020-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durations
EP3651530B1 (en) 2017-07-07 2022-05-0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KR102543090B1 (ko) * 2018-01-08 2023-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할당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257804A (zh) * 2018-07-31 2019-01-22 四川景云祥通信股份公司 用于5g通信的集中化中心机房节能控制方法
CN110876140B (zh) * 2018-08-30 2022-0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配置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361767B2 (ja) * 2018-09-27 2023-10-16 フラウンホファー ゲセルシャフト ツール フェールデルンク ダー アンゲヴァンテン フォルシュンク エー.ファオ. 新無線サイドリンクフレーム構造
US11949434B2 (en) 2019-09-20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with carrier-aggregation-based fountain codes
CN112752305B (zh) * 2019-10-29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94A (zh) * 2009-09-29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10105107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ctivation indicator regarding component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43008A1 (en) * 2010-03-30 2011-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nent carrier activ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8135B2 (ja) 2000-09-14 2004-06-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信号処理方法
US9209956B2 (en) *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CN101094215B (zh) * 2006-06-22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系统中的自适应子载波分配方法
JP4829970B2 (ja) * 2006-08-18 2011-1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受信処理方法
JP4913641B2 (ja) * 2007-03-2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通信端末、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EP3661240B1 (en) * 2009-04-28 2023-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US9559829B2 (en) * 2009-11-04 2017-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for flexible carrier aggregation
EP2341678A1 (en) * 2010-01-05 2011-07-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ignaling of resource assignments in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scenarios
CN101860972A (zh) * 2010-04-12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的组成载波指示与配置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94A (zh) * 2009-09-29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10105107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ctivation indicator regarding component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43008A1 (en) * 2010-03-30 2011-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nent carrier activ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0740A (zh) * 2014-11-26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
CN105940740B (zh) * 2014-11-26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
CN105991273A (zh) * 2015-02-13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待调度数据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991273B (zh) * 2015-02-13 2020-08-2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待调度数据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224861A (zh) * 2019-05-17 2019-09-10 天津大学 基于学习的自适应动态异构网络选择策略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29363T2 (en) 2017-02-28
EP2667673B1 (en) 2016-05-04
EP2975900A1 (en) 2016-01-20
US20160278092A1 (en) 2016-09-22
US9357527B2 (en) 2016-05-31
CN106230572B (zh) 2019-09-13
CN103222320B (zh) 2016-09-14
WO2012167563A1 (zh) 2012-12-13
US9860899B2 (en) 2018-01-02
US20130279446A1 (en) 2013-10-24
ES2627992T3 (es) 2017-08-01
CN106230572A (zh) 2016-12-14
EP2975900B1 (en) 2017-04-26
RU2013157932A (ru) 2015-06-27
EP2667673A1 (en) 2013-11-27
EP2667673A4 (en) 2014-03-26
RU2563589C2 (ru) 2015-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2320B (zh) 一种载波聚合调度装置、载波聚合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02111751B (zh) 缓存状态报告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1127556B (zh) 一种载波资源的动态调度方法
EP25862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14496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2528495A (ja) 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を報告する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6559872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CN102804872A (zh)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3209A (zh) 多载波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209493B (zh) 异构网络下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13328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과적인 다중 반송파 다중 셀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98785B (zh) 无线通讯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874208A (zh) 一种基于多载波系统的共享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7154840A (zh) 资源分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4322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40337A (zh) 一种NB-IoT系统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8886690A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353419A (zh) 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6851742B (zh) 一种在mac层实现空口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78433B (zh) 一种无线资源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4135456A (zh) 一种lte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
CN103391582A (zh) 一种基于缓冲状态的联合调度方法和装置
EP3420770B1 (en)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shaping
CN106954265B (zh) 一种数据包拆分的方法、装置和演进型节点
CN107528814B (zh) 一种实体管理方法、快速控制媒介访问控制实体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