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115B -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115B
CN103220115B CN201310163242.8A CN201310163242A CN103220115B CN 103220115 B CN103220115 B CN 103220115B CN 201310163242 A CN201310163242 A CN 201310163242A CN 103220115 B CN103220115 B CN 103220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word
time slot
node
planning
purpo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3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115A (zh
Inventor
张奭
王鹏飞
李红滨
张�诚
张冰
颜克洲
邱智亮
赵辉
景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3T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3T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3T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3T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3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0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信道规划帧编码效率不高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首先,设置网络环境,确定网络中中心节点和从属节点的个数;其次,根据具体的时隙用途定义K种码字,其中包括K-1种用途码字和1种节点分隔符码字,并对这K种码字进行编码;然后,确定下一个规划周期中的时隙分配结果,并根据下一个规划周期中的时隙分配结果将用途码字放到规划帧中的相应位置;最后,插入节点分隔符码字,完成信道规划帧编码。本发明有效减小了规划帧编码长度,降低了规划帧在信道传输时的开销,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并且对设备要求低,可应用于各种采用时分双工/时分多址通信的局域网和接入网领域。

Description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可应用于各种采用时分双工/时分多址通信的局域网和接入网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基于共享媒质的局域网和接入网中,为实现信道资源的合理和无冲突的分配,常采用一个有中心的点到多点的逻辑拓扑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存在一个中心节点统一分配信道资源的使用,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称为从属节点。中心节点和从属节点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数据通信,各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一般需要通过中心节点进行转发。为更好提供服务质量QoS保证,中心节点常采用基于周期性报告/授权的时分双工/时分多址机制来实现信道资源的分配。在这种机制中,信道划分成连续且互不重叠的规划周期;每个规划周期含有一个信道规划帧,简称规划帧,它由中心节点生成并发送,用于发布下一个规划周期的信道分配方案,如图2所示;当前规划周期的信道分配方案,由上一个规划周期中的规划帧进行规划。
在每一个周期中,信道被分成M个固定长度的时隙,各个节点,包括中心节点和N个从属节点,通过上一个周期收到的规划帧来确定本周期中各个时隙的分配。
为有效实现信道规划,降低规划帧的开销,规划帧一般采用两种基本编码方法实现每个周期中的时隙分配:一种是基于时隙的编码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规划帧顺序地指示所规划周期中的每个时隙由哪个节点使用,这种方法产生的规划帧的最短长度为个比特。另一种是基于节点的编码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规划帧顺序地指示所规划周期中各个节点所占用的时隙数,即第一个节点占用M1个时隙,第二个节点占用这M1个时隙后面紧跟着的M2个时隙,以此类推,直到第N个节点占用本周期的最后MN个时隙,这里,M1+M2+…+MN=M,M1,M2…,MN≥0。这种方法需要对每个节点所占的时隙数编码,由于可能出现一个节点占用一个周期内所有时隙的情况,所以对于时隙数的编码长度最短应该为因此这种方法产生的规划帧最短为个比特。若还要考虑各个时隙的功能用途有多种,如除了传输数据帧,还可用作传输多种控制帧、倒换帧间隔以及作为空闲时隙,编码长度可能还会更大。
上述两种规划帧编码的构成方法是基于报告/授权机制进行信道资源分配的局域网和接入网通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编码效率不高的缺点。
在局域网和接入网中,通常时隙数和节点数都较大,此时规划帧编码所占用的比特数会较大,而规划帧是要占用规划周期中的时隙发送的,因此规划帧的开销会造成传输有效数据帧的时隙减少,最终造成信道利用率的降低。例如,设网络中有64个从属节点,每个规划周期包括150个固定长度的时隙,即N=64,M=150,在基于时隙的编码方式中,需要900比特对规划帧进行编码;在基于节点的编码方式中,需要512比特对规划帧进行编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的规划帧编码方法,以提高编码效率,从而减小规划帧的开销,提高信道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技术方案1,对于依次由下行时段和上行时段构成的规划周期,其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网络中有一个中心节点和N个从属节点,每个从属节点有一个节点编号,编号从1到N;
(2)将信道划分成连续且互不重叠的规划周期,设每个规划周期依次由下行时段和上行时段构成,共包含有M个固定长度的时隙,其中下行时段包含Md个时隙,上行时段包含Mu个时隙,Md>0,Mu≥0,Md+Mu=M;中心节点通过发布规划帧对下一个规划周期的时隙进行分配;
(3)设规划帧中有K种码字,K大于1,定义第1种码字至第K-1种码字为用途码字,用于指示时隙的用途,该用途包括传输数据帧、规划帧和预约帧,定义第K种码字为节点分隔符码字,用于指示使用时隙的从属节点;
(4)对上述K种码字进行编码,得到用途码字和节点分隔符码字;
(5)在规划帧中放入M个由第(4)步所编的用途码字,用于指示规划周期中依次出现的M个时隙的用途,其中每个用途码字对应一个时隙,形成由M个用途码字构成的用途码字组;
(6)在规划帧中已形成的用途码字组中间,插入2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以指示使用这些时隙的从属节点:
(6a)定义传输数据的时隙为数据帧时隙;
(6b)在下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下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个分隔符码字与第n+1个分隔符码字之间;
(6c)在上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上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分隔符码字与第n+N+1个分隔符码字之间;当n=N时,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分隔符码字之后;至此,完成信道规划帧编码。
技术方案2,对于依次由上行时段和下行时段构成的规划周期,其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网络中有一个中心节点和N个从属节点,每个从属节点有一个节点编号,编号从1到N;
2)将信道划分成连续且互不重叠的规划周期,设每个规划周期依次由上行时段和下行时段构成,共包含有M个固定长度的时隙,其中上行时段包含Mu个时隙,下行时段包含Md个时隙,Mu≥0,Md>0,Mu+Md=M;中心节点通过发布规划帧对下一个规划周期的时隙进行分配;
3)设规划帧中有K种码字,K大于1,定义第1种码字至第K-1种码字为用途码字,用于指示时隙的用途,该用途包括传输数据帧、规划帧和预约帧,定义第K种码字为节点分隔符码字,用于指示使用时隙的从属节点;
4)对上述K种码字进行编码,得到用途码字和节点分隔符码字;
5)在规划帧中放入M个由第(4)步所编的用途码字,用于指示规划周期中依次出现的M个时隙的用途,其中每个用途码字对应一个时隙,形成由M个用途码字构成的用途码字组;
6)在规划帧中已形成的用途码字组中间,插入2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以指示使用这些时隙的从属节点:
6a)定义传输数据的时隙为数据帧时隙;
6b)在上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上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个分隔符码字与第n+1个分隔符码字之间;
6c)在下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下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分隔符码字与第n+N+1个分隔符码字之间;当n=N时,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分隔符码字之后;至此,完成信道规划帧编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与现有的规划帧编码方法相比,本发明有效减小了规划帧编码长度,降低了规划帧在信道传输时的开销,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1a)与基于时隙的编码方式相比
基于时隙的方式构造的规划帧至少需要个比特,而本发明只需要个比特。通常情况下,时隙的用途较少,因此用途码字个数较少,多数情况下K的典型值取4就能满足需求,即用途码字长度的典型值为2。如在64个从属节点,规划周期包含150个时隙的情况下,基于时隙的分配方式其规划帧编码至少需要900比特,而本发明仅需要428比特,当N和M取值更大时,这种优势更为突出;由于本发明减小了规划帧的编码长度,故减小了规划帧在信道中传输时的开销,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1b)与基于节点的编码方式相比
基于节点的方式构造的规划帧至少需要个比特,而本发明需要个比特,同样取上述条件,基于节点的分配方式其规划帧编码至少需要512比特,本发明需要428比特,当N和M取值更大时,这种优势更为突出;由于本发明减小了规划帧的编码长度,故减小了规划帧在信道中传输时的开销,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2、与现有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相比,本发明涉及的规划帧编码方法,以用途码字对应规划周期的各个时隙,以节点分隔符码字对应使用各个时隙的从属节点,具有结构简单清晰,易于解析,便于硬件实现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规划帧与规划周期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规划帧中的码字与规划周期中各个时隙的对应关系;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规划帧中的码字与规划周期中各个时隙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例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设置网络环境。
本实例中,设置网络由1个中心节点和64个从属节点组成,从属节点编号为1到64;每个规划周期包含150个固定长度的时隙,依次由上行时段和下行时段构成;
步骤2,定义规划帧中需要使用的码字。
定义用4种码字表示规划周期中时隙的用途和节点分隔符,其中第1种码字表示对应的时隙用途为传输数据帧,第2种码字表示对应的时隙用途为传输规划帧,第3种码字表示对应的时隙用途为传输预约帧,第4种码字是节点分隔符码字。
步骤3,对步骤2中定义的4种码字进行编码。
编码方法采用等长编码或不等长编码,本实施例采用但不局限于2比特的等长编码,即:第1种码字用0b01表示;第2种码字用0b10表示;第3种码字用0b00表示;第4种码字用0b11表示。
步骤4,确定时隙分配结果。
中心节点根据上一个规划周期中从属节点上报的预约帧和本地队列情况运行调度算法,确定下一个规划周期中各个时隙的用途和使用各时隙的节点,得到如下时隙分配结果:
在上行时段,共有50个时隙,即将第1个时隙至第5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1,以传输上行数据;将第6个时隙到第7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2,以传输上行数据;将第8个时隙至第10个时隙用于各从属节点采用但不局限于OFDMA方式同时传输预约帧;将第11个时隙至第13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63,以传输上行数据;将第14个时隙至第50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64,以传输上行数据;
在下行时段,共有100个时隙,即将第51个时隙至第56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1,以接收下行数据;将第57个时隙至第82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32,以接收下行数据;将第83个时隙至第85个时隙用于中心节点传输规划帧;将第86个时隙至第117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43,以接收下行数据;将第118个时隙至第150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44,以接收下行数据。
步骤5,放入用途码字。
根据步骤4所得到的各个时隙用途,在规划帧中依次放入150个与时隙用途相对应的用途码字,码字与时隙用途的对应关系如步骤3所示,形成用途码字组。
步骤6,插入节点分隔符码字。
根据步骤4所得到的各个数据帧时隙的使用节点,在步骤5形成的用途码字组中插入节点分隔符码字;为保证编码唯一性,本实施例中,每个节点分隔符码字0b11后的下一个码字,其取值只能为0b01或0b11,具体步骤如下:
(6a)在上行时段,根据步骤4对第1个时隙至第6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1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一个用途码字之前,将第2个节点分隔符码字第插入到5个用途码字后面;
(6b)在上行时段,根据步骤4对第6个时隙至第11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3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63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10个用途码字后面;
(6c)在上行时段,根据步骤4对第11个时隙至第14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64个节点分隔符码字第插入到13个用途码字后面;
(6d)在下行时段,根据步骤4对第51个时隙至第57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65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50个用途码字之后,第66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96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56个用途码字之后;
(6e)在下行时段,根据步骤4对第57个时隙至第86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97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106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85个用途码字之后;
(6f)在下行时段,根据步骤4对第86个时隙至第118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107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117个用途码字之后;
(6g)在下行阶段,根据步骤4对第150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108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128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150个用途码字的后面,至此,完成规划帧编码。
编码完成后规划帧中的码字与规划周期中各个时隙的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即规划帧中的编码规定了对应规划周期中每一个时隙的用途以及使用各时隙的节点。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本实例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置网络环境。
本实例中,设置网络由1个中心节点和64个从属节点组成,从属节点编号为1到64;每个规划周期包含143个固定长度的时隙,依次由下行时段和上行时段构成,其中,第1个时隙至第11个时隙是固定的下行时段,第126个时隙至第140个时隙是固定的上行时段,第12个时隙至第125个时隙是上下行可变时段,每个下行时段和上行时段的最后3个时隙用作上下行倒换间隔,规划帧固定占用第5个时隙至第7个时隙,预约帧固定占用第130个时隙至第136个时隙。
步骤二,定义规划帧中需要使用的码字。
定义用4种码字来表示规划周期中时隙的用途和节点分隔符,其中第1种码字表示对应的时隙空闲,第2种码字表示对应的时隙用途为传输数据帧,第3种码字表示对应的时隙用于传输规划帧或预约帧或用作上下行倒换间隔,第4种码字是节点分隔符码字。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定义的4种码字进行编码。
编码方法采用等长编码或不等长编码,本实施例采用但不局限于2比特的等长编码,即:第1种码字用0b00表示;第2种码字用0b01表示;第3种码字用0b10表示;第4种码字用0b11表示。
步骤四,确定时隙分配结果。
中心节点根据上一个规划周期中从属节点上报的预约帧和本地队列情况运行调度算法,确定下一个规划周期中各个时隙的用途和使用各个数据帧时隙的从属节点,得到如下时隙分配结果:
在下行时段,共有53个时隙,即将第1时隙至第4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1,以传输下行数据;将第5时隙到第7个时隙用于传输规划帧;将第8至第9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4,以传输下行数据;将第10个时隙至第50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5,以传输下行数据;将第51个时隙至第53个时隙用作上下行倒换间隔。
在上行时段,共有90个时隙,即将第54个时隙至第56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传输1,以传输上行数据;第57个时隙至第59个时隙为空闲;将第60个时隙至第129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2,以传输上行数据;将第130个时隙至第136个时隙用于各从属节点采用但不局限于OFDMA方式同时传输预约帧;将第137个时隙至140个时隙分配给从属节点64,以传输上行数据;将第141个时隙至143个时隙用作上下行倒换间隔。
步骤五,放入用途码字。
根据步骤四所得到的时隙用途,在规划帧中依次放入143个与时隙用途相对应的用途码字,码字与时隙用途的对应关系如步骤三所示,形成用途码字组。
步骤六,插入节点分隔符码字。
根据步骤四所得到的各个数据帧时隙的使用节点,在步骤五形成的用途码字组中插入节点分隔符码字,为保证编码唯一性,每个节点分隔符码字0b11后的下一个码字,其取值只能为0b01或0b11,具体步骤如下:
6a)在下行时段,根据步骤四对第1个时隙至第8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1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用途码字组的起始处,将第2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4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7个用途码字后面;
6b)在下行时段,根据步骤四对第8个时隙至第10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5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9个用途码字后面;
6c)在下行时段,根据步骤四对第10个时隙至第54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6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64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53个用途码字后面;
6d)在上行时段,根据步骤四对第54个时隙至第60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65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64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后,将第66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59个用途码字之后;
6e)在上行时段,根据步骤四对第60个时隙至第137个时隙的分配结果,将第67个节点分隔符码字至第128个节点分隔符码字插入到第136个用途码字之后,至此,完成规划帧编码。
编码完成后规划帧中的码字与规划周期中各个时隙的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即规定了对应规划周期中每一个时隙的用途以及使用各时隙的节点。
以上描述仅是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显然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了本发明的内容和原理后,都可能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正和改变,但是这些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修正和改变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的规划帧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网络中有一个中心节点和N个从属节点,每个从属节点有一个节点编号,编号从1到N;
(2)将信道划分成连续且互不重叠的规划周期,设每个规划周期依次由下行时段和上行时段构成,共包含有M个固定长度的时隙,其中下行时段包含Md个时隙,上行时段包含Mu个时隙,Md>0,Mu≥0,Md+Mu=M;中心节点通过发布规划帧对下一个规划周期的时隙进行分配;
(3)设规划帧中有K种码字,K大于1,定义第1种码字至第K-1种码字为用途码字,用于指示时隙的用途,该用途包括传输数据帧、规划帧和预约帧,定义第K种码字为节点分隔符码字,用于指示使用时隙的从属节点;
(4)对上述K种码字进行编码,得到用途码字和节点分隔符码字;
(5)在规划帧中放入M个由第(4)步所编的用途码字,用于指示规划周期中依次出现的M个时隙的用途,其中每个用途码字对应一个时隙,形成由M个用途码字构成的用途码字组;
(6)在规划帧中已形成的用途码字组中间,插入2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以指示使用这些时隙的从属节点:
(6a)定义传输数据的时隙为数据帧时隙;
(6b)在下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下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与第n+1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间;
(6c)在上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上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与第n+N+1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间;当n=N时,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后;至此,完成信道规划帧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的规划帧编码方法,其中所示步骤(4)中对K种码字进行编码,采用等长编码或不等长编码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的规划帧编码方法,其中所述的等长编码方法,包括格雷码编码、自然二进制码编码和折叠二进制码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的规划帧编码方法,其中所述的不等长编码方法,包括Huffman编码、Shannon编码、Fano编码及算数编码。
5.一种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的规划帧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网络中有一个中心节点和N个从属节点,每个从属节点有一个节点编号,编号从1到N;
(2)将信道划分成连续且互不重叠的规划周期,设每个规划周期依次由上行时段和下行时段构成,共包含有M个固定长度的时隙,其中上行时段包含Mu个时隙,下行时段包含Md个时隙,Mu≥0,Md>0,Mu+Md=M;中心节点通过发布规划帧对下一个规划周期的时隙进行分配;
(3)设规划帧中有K种码字,K大于1,定义第1种码字至第K-1种码字为用途码字,用于指示时隙的用途,该用途包括传输数据帧、规划帧和预约帧,定义第K种码字为节点分隔符码字,用于指示使用时隙的从属节点;
(4)对上述K种码字进行编码,得到用途码字和节点分隔符码字;
(5)在规划帧中放入M个由第(4)步所编的用途码字,用于指示规划周期中依次出现的M个时隙的用途,其中每个用途码字对应一个时隙,形成由M个用途码字构成的用途码字组;
(6)在规划帧中已形成的用途码字组中间,插入2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以指示使用这些时隙的从属节点:
(6a)定义传输数据的时隙为数据帧时隙;
(6b)在上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上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与第n+1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间;
(6c)在下行时段,若数据帧时隙是由节点编号为n的从属节点传输下行数据帧,0<n<N,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与第n+N+1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间;当n=N时,则将该数据帧时隙对应的码字置于第n+N个节点分隔符码字之后;至此,完成信道规划帧编码。
CN201310163242.8A 2013-05-05 2013-05-05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Active CN103220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3242.8A CN103220115B (zh) 2013-05-05 2013-05-05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3242.8A CN103220115B (zh) 2013-05-05 2013-05-05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115A CN103220115A (zh) 2013-07-24
CN103220115B true CN103220115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81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3242.8A Active CN103220115B (zh) 2013-05-05 2013-05-05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011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211A (zh) * 2011-01-25 2011-07-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共享媒质统计时分复用系统的定时与同步方法
CN103023822A (zh) * 2012-12-24 2013-04-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定长时隙的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CN103037376A (zh) * 2012-12-21 2013-04-10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用无线通信系统动态分配的自适应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4396B2 (ja) * 2001-08-08 2005-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211A (zh) * 2011-01-25 2011-07-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共享媒质统计时分复用系统的定时与同步方法
CN103037376A (zh) * 2012-12-21 2013-04-10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用无线通信系统动态分配的自适应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23822A (zh) * 2012-12-24 2013-04-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定长时隙的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115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5100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경합 없이 시간 슬롯을 노드들에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2011512106A (ja) 低密度パリティ検査符号を使用する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符号化及び復号化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KR102394139B1 (ko) 극부호를 위한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그 저장 매체와 그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155458A1 (zh)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US902055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N104539392B (zh) 基于有限速率预编码反馈的多小区空域干扰对齐实现方法
CN101394255A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
Namboodiri et al. Wireless bidirectional relaying and Latin Squares
CN103220038B (zh) 基于图样的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CN103220115B (zh)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信道规划帧编码方法
KR10253339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율 호환 저밀도 패리티 검사 부호를 이용하는 부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Tekin et al. On erasure correction coding for streaming
KR101643039B1 (ko) 분산 lt 부호의 차수 분포 최적화 방법
WO2017076206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793126B (zh) 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动态频谱资源分配方法
Chaaban et al. The approximate capacity region of the Gaussian Y-channel via the deterministic approach
CN105915265B (zh) 一种分布式的同步跳频系统跳频序列生成方法
CN101645725A (zh) 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构造方法
CN104796229A (zh) 实现数字信息高效率传输的非二进制编码与传输方法
JPH11243382A (ja) 物理チヤネル割当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CN113490277B (zh) H-cran中基于swipt的能量分配与时隙切换系数联合优化方法
CN102083187B (zh) 传输上行信息和处理上行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227698B (zh) Lte系统中一种多用户有限反馈开销降低方法
CN106656275B (zh) 无线射频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436918A (zh) 结构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信道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Fourth applicant

Correct: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Number: 30

Volume: 29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Fourth applicant

Correct: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Beijing Hannuo Technology Co., Ltd.

Number: 30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9

ERR Gazette correction
RECT Rectif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