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6454B -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6454B
CN103216454B CN201310005569.2A CN201310005569A CN103216454B CN 103216454 B CN103216454 B CN 103216454B CN 201310005569 A CN201310005569 A CN 201310005569A CN 103216454 B CN103216454 B CN 103216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diffuser
temperature
opening value
little
regul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5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6454A (zh
Inventor
陈俊汉
吴登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3216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6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6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6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04D17/12Multi-stag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2Surge control
    • F04D27/0246Surge control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2Surge control
    • F04D27/0284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f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1In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2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多组容调机构,各组容调机构都可具有一入口进气导叶与一出口扩压器,使得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弹性的调控策略。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调控各组容调机构,先对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初步调整,接着配合对各出口扩压器的后续调整,使各个容调机构都可维持在较佳的开度值,提升系统效率、能力、及等比例性,达到广域操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离心式压缩机,尤指一种关于应用于冰水主机(Chiller)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中央空调系统中常见的制冷设备为冰水主机,其利用由冰水主机所制造的冰水经由管路的传输,以热交换的方式,达到显著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近年来,冰水主机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其中一种常见类型为离心式冰水主机,其运转核心在离心式压缩机部分。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多级设计的离心式压缩机已成为趋势,但多级设计的压缩机,可能会衍生出负载控制上的非比例性,使得整机的容调效果不彰,进而影响的调控效果。
请参照图1,显示现有单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容调效果。如图所示,单容调离心式压缩机自整机流量30%至整机流量100%相对于系统阻抗线的容调效果无法使得系统达到较宽的操作区间,因此单一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实难达到广域操作的效果。为了达到可广域操控的目的,现今已有许多的多容调控制方法被提出。然而,现有的多容调控制方法多是对单一进气导叶(IGV)与单一扩压器(Diffuser)进行调控的技术与方法。以同动的手法而言,仅提供固定增减量。以轮动的手法而言,通过先调控一组容调机构并固定其它容调机构,待该组调控到达极限后,再对其他组容调机构进行调控。然而,上述控制手段可采用的控制策略较少且调控优先权较贫乏,使得COP受限在5.5至6.0之间,因此仅可满足全载效率,却无法满足部分负载的需求,因而造成系统效率及能力的降低。
而美国专利US 6,129,511所揭露的技术仅容调一组进气导叶及扩压器,采用实际测量所得的特性曲线,得知进气导叶与扩压器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相关数据库,借此调控进气导叶配合内外环的扩压器,并借由测量压力,以无段控制与内插计算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使得压缩机达到高压比性能。然而,此类控制方式的可用变量较少且灵活性较低,造成整体控制策略相当有限,进而局限COP的表现。
又美国专利US 4,616,483同样仅调控一组进气导叶及扩压器,借由所测量的电流,采用增量或减量的轮动手段,将油压系统的压力值调控在所欲的范围内。然而,此类控制方式虽单纯易用,但无法提供广域操作及满足部分负载操作。
此外,美国专利US 5,807,071也仅调控一组进气导叶及扩压器,以可调式进气导叶配合内环与外环的扩压器装置沿周侧旋转流道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冷媒流量的改变,将压缩机维持在峰值效率(peak efficiency),同时抑制突波(Surge),并采用特性曲线的轮动手段来调控。然而,此类控制手段可采用的变量较少,因此控制策略过于贫乏,进而局限COP的表现,无法提供广域操作及满足部分负载操作。
由此可知,以现有技术而言,在调控一组进气导叶及扩压器的情况下,实难以实现广域操作及满足部分负载操作,且现有多容调技术也难以设计可提升整机组效率并抑制突波的离心式压缩机。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相关控制方法,能够在多级设计的离心式压缩机中达到负载控制上的比例性,且确保整机可广域操控,同时提升整机组效率并抑制突波以确保安全性、可靠度及机组效能,实为目前各界亟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使各个容调机构都可维持在较佳的开度值,提升系统效率、能力、及等比例性,达到广域操作的效果。
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包括:多组容调机构,该容调机构具有一入口进气导叶与一出口扩压器;以及控制机构,用以调控该多组容调机构,其中,该控制机构根据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计算得到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接着比较各该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的变化量,以决定各该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且根据所决定的优先权,对各组容调机构的入口进气导叶与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具有至少两组以上的容调机构,各组容调机构具有一入口进气导叶与一出口扩压器,该控制方法包括:1,感测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2,计算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3,比较各该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的变化量,以决定各该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4,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该容调机构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以及5,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该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
此外,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是以预先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持续对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进行感测。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决定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是指决定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顺序及调控量。
此外,在本发明的又再一实施例中,对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的动作还包括:读取各该出口扩压器的目前位置值与目前温度;判断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是否已达上限,若是,则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若否,则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以及根据该所得到的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但能够达到较佳的机组效率,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调控策略贫乏且难以达到广域操作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整机组效率、抑制突波,同时改善冰水主机的操作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用于显示现有单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容调效果;
图2用于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示意剖面图;
图3A用于显示图1所示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所使用的入口进气导叶在100%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3B用于显示图1所示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所使用的入口进气导叶在0%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4A用于显示图1所示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所使用的扩压器的位置值在0%时的示意图;
图4B用于显示图1所示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所使用的扩压器的位置值在100%时的示意图;
图5A用于显示图1所示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所使用的另一形式扩压器的位置值在0%时的示意图;
图5B用于显示图1所示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所使用的另一形式扩压器的位置值在100%时的示意图;
图6用于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容调效果;
图7用于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用于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用于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中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位置;
2    位置;
200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
3    位置;
300  入口进气导叶;
32   叶片;
4    位置;
400  扩压器;
42   导叶;
52   扩压器;
54   流道;
700  控制方法;
702、704、706、708、710  步骤;
800  控制方法;
802、804、806  步骤;
900            方法;
902、904A、904B、906A、906B、906C、906D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形态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也可借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未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因此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第一”、“第二”、“至少”、及“多个”等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也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所提出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在多级设计的离心式压缩机中借由灵活且多变化性的容调控制策略,克服现有技术因负载控制上的比例性不佳而导致整机组效率不足的缺点,进而使容调机构与负载变化之间具有等比例性,使各个容调机构都可维持在较佳的开度值,提升系统效率及能力,以实现广域操作的目的。
请参照图2,示意地描绘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的剖面图,其中,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具有第一级入口IN1、第一级出口OUT1、第二级入口IN2、及第二级出口OUT2。如图所示,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具有分别设置于位置1、2、3、及4的第一入口进气导叶(如图3A、图3B所示具有叶片32的入口进气导叶300)、第二入口进气导叶(如图3A、图3B所示具有叶片32的入口进气导叶300)、第一出口扩压器400(如图4A、图4B所示者)、及第二出口扩压器52(如图5A、图5B所示者)。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出口扩压器可以如图5A、图5B所示的出口扩压器52取代,该第二出口扩压器也可以如图4A、图4B所示的出口扩压器400取代。
该第一入口进气导叶设置于位置1,为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的第一级入口,且该第一入口进气导叶(位置1)的压力为P1-1。该第二入口进气导叶设置于位置3,为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的第二级入口,且该第二入口进气导叶(位置3)的压力为P2-1。该第一出口扩压器设置于位置2,为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的第一级出口,且该第一出口扩压器(位置2)的温度为T1-2,压力为P1-2。该第二出口扩压器设置于位置4,为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的第二级出口,且该第二出口扩压器(位置4)的温度为T2-2,压力为P2-2
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可设置有压力与温度传感器(未显示),用以感测位置1、2、3、及4的温度与压力数值。根据所感测得到的数值,可计算得到第一级的压力比值Pr1与第二级的压力比值Pr2,其中,Pr1=P1-2/P1-1且Pr2=P2-2/P2-1
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可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机构(未显示),用以调控该多组容调机构(也就是说,该第一、第二入口进气导叶、该第一、第二出口扩压器)。该控制机构可根据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P1-1与P2-1)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P1-2,T1-2与P2-2,T2-2),计算得到两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Pr1与Pr2)。该控制机构可接着比较两组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Pr1与Pr2)的变化量,以决定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且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也就是说,调控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开度值(可调控范围为0%至100%之间)。在完成对各组入口进气导叶之后,该控制机构可进一步对各组扩压器进行调控,以将其调控至较佳位置。
具体而言,该控制机构首先读取各该出口扩压器的目前位置值(目前的开度值)与目前温度,接着,判断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是否已达上限。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上限,则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将于稍后详述)。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上限,则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将于稍后详述)。随后,根据该所得到的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由此可知,该控制机构可根据各组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的变化量决定调控优先权,也就是决定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先后顺序及调控量。具体来说,首先根据该调控优先权对各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接着,再根据所得到的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换句话说,该控制机构先针对进行各组入口进气导叶粗调,再针对各该出口扩压器进行细调。
上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具有二级的多级设计压缩机,但其仅为例示,且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范畴。举例而言,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也可为具有更多级设计的压缩机,具有更多组容调机构,或者利用其它调控机制(例如:冰水流量、功率消耗等)进行容调机构的调控。
举例而言,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可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未显示),用以感测流过位置1、2及流过位置3、4的冰水流量。由于位置1、2分别为第一级的入口与出口,且位置3、4分别为第二级的入口与出口,因此流过位置1、2的冰水流量应相同,且流过位置3、4的冰水流量应相同。
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可包含一控制机构,用以调控该多组容调机构(也就是说,该第一、第二入口进气导叶、该第一、第二出口扩压器)。该控制机构可根据例如流过第一级(位置1、2)与第二级(位置3、4)的冰水流量,比较两级的冰水流量的变化量,以决定两级(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且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也就是说,调控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开度值(可调控范围为0%至100%之间)。在完成对各组入口进气导叶之后,该控制机构可进一步对各组扩压器进行调控,以将其调控至较佳位置。具体而言,该控制机构首先读取各该出口扩压器的目前位置值(目前的开度值)与目前冰水流量,接着,判断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是否已达上限。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上限,则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将于稍后详述)。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上限,则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将于稍后详述)。随后,根据该所得到的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由此可知,该控制机构可根据各组容调机构(或位置1、2及位置3、4)的冰水流量的变化量决定调控优先权。同样地,首先根据该调控优先权对各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接着,再根据所得到的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此外,在先前所述的实施例中,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可设置有功率传感器(未显示),用以分别感测第一级(位置1、2)所消耗的功率及第二级(位置3、4)所消耗的功率。接着,如先前实施例所述,该控制机构可根据例如第一级所消耗的功率与第二级所消耗的功率,比较两级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以决定两级(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
请参照图3A及图3B,显示图2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所使用的入口进气导叶300在不同的开度值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入口进气导叶300借由叶片32的开闭来控制开度值,范围由0%至100%。
请参照图4A及图4B,显示图2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所使用的出口扩压器400在不同的开度值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出口扩压器400借由调整导叶42的角度来控制开度值,范围由0%至100%。
请参照图5A及图5B,显示图2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200所使用的扩压器52(扩压滑块)在不同的开度值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扩压器52借由本身的位移来控制该流道54的开启程度(开度值),范围由0%至100%。
请参照图6,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容调效果。本发明结合该第一入口进气导叶(IGV1)、第二入口进气导叶(IGV2)达到整机流量30%至整机流量100%相对于系统阻抗线的容调效果,使得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能够达到较具弹性的调控策略。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能够有效地使系统达到较宽的操作区间,因此对比于现有的容调技术,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明显达到较广域的操作效果,使各个容调机构都可维持在较佳的开度值,提升系统效率及能力,提升等比例性。
请参照图7,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700的流程图。应体认到,图7所示流程图为基于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作为调控机制,但是本发明所采用的调控机制并不限于此,也可利用其它调控机制(例如:冰水流量、功率消耗等)进行容调机构的调控。首先,在步骤702,感测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接着进至步骤704。
在步骤704,计算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接着进至步骤706。
在步骤706,比较各组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的变化量,以决定各组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接着进至步骤708。
在步骤708,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组容调机构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接着进至步骤710。
在步骤710,根据所决定的优先权,对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用于对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初步的调控。接着,可进一步根据该调控优先权,对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如图8所示。
请参照图8,其用于显示本发明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800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802,读取各该出口扩压器的目前位置值与目前温度,接着进至步骤804。
在步骤804,判断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开度值)是否已达上限,若是,则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若否,则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接着进至步骤806。
在步骤806,根据该所得到的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用于在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类似地,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同样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用于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类似地,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下降的情况下,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此外,在步骤804所述的正向及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详细流程如图9所示。
请参照图9,显示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方法900的流程图。在步骤902中,判断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开度值)是否已达上限,若是,则进入步骤904A;若否,则进入步骤904B。在步骤904A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1度(K1值可视系统需求而定),且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是否继续上升,若是,则进入步骤906A;若否,则进入步骤906B。
在步骤904B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1度(K1值可视系统需求而定),且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是否继续上升,若是,则进入步骤906C;若否,则进入步骤906D。
在步骤906A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2度(K2值可视系统需求而定),且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是否已达下限或者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是否由升反降,若是,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若否,则重复步骤906A。也就是说,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下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上升,则持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下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下降,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
在步骤906B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2度(K2值可视系统需求而定),且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是否已达上限或者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是否由降反升,若是,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若否,则重复步骤906B。也就是说,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上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下降,则持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上限或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上升,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
在步骤906C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2度(K2值可视系统需求而定),且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是否已达上限或者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是否由升反降,若是,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若否,则重复步骤906C。也就是说,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上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上升,则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上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下降,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
在步骤906D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2度(K2值可视系统需求而定),且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是否已达下限或者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是否由降反升,若是,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若否,则重复步骤906D。也就是说,倘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下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下降,则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下限或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上升,则此时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判断为温度反趋点。
在得到温度反趋点之后,本发明可针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在完成步骤906A、906B、906C、或906D之后,可视系统需求对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开度值)进行加/减0度至10度的微调。
经上述说明,应了解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更能够实现负载控制上的等比例性,且借由调控扩压器来抑制突波以确保安全性,同时提升整机效率,达到可广域操控的目标,使得本发明无论在运作效率或者节能效率上都较现有技术有着显著的改善与提升。
上述实施形态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形态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8)

1.一种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容调机构,该容调机构具有一入口进气导叶与一出口扩压器;以及
控制机构,用以调控该多组容调机构,其中,该控制机构根据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计算得到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接着比较各该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的变化量,以决定各该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且根据所决定的优先权,对各组容调机构的入口进气导叶与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
其中,该控制机构对各该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是指该控制机构先读取各该出口扩压器的目前位置值与目前温度,再判断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是否已达上限且寻找温度反趋点,最后,根据所得到的该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是指各该容调机构的调控顺序及调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机构对各该容调机构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是指调控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开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寻找温度反趋点包含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以及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用于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用于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用于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用于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下降的情况下,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
9.一种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具有至少两组以上的容调机构,各该容调机构具有一入口进气导叶与一出口扩压器,该控制方法包括:
1)以预先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持续对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及各该出口扩压器的压力与温度进行感测;
2)计算各组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与入口进气导叶的压力比值;
3)比较各该容调机构的压力比值的变化量,以决定各该容调机构的调控优先权;
4)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该容调机构的入口进气导叶进行调控;以及
5)根据所决定的调控优先权,对各该容调机构的出口扩压器进行调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包括决定各该容调机构的调控顺序及调控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还包括调控各该入口进气导叶的开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还包括:
5-1)读取各该出口扩压器的目前位置值与目前温度;
5-2)判断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是否已达上限,若是,则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若否,则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以及
5-3)根据所得到的该温度反趋点,对各该出口扩压器的位置值进行调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步骤还包括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1度,该K1值为依据系统需求而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步骤还包括:
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上升或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降低或持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下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上升,则持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下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下降,则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为温度反趋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步骤还包括:
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或持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上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下降,则持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上限或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上升,则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为温度反趋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步骤还包括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达K1度,该K1值为依据系统需求而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步骤还包括:
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上升或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增加或持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上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上升,则持续增加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上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下降,则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为温度反趋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向寻找温度反趋点的步骤还包括:
在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下降的情况下,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或持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若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未达下限或该出口扩压器的温度持续下降,则持续降低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直到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已达下限或出口扩压器的温度出现上升,则判断该出口扩压器的开度值即为温度反趋点。
CN201310005569.2A 2012-01-20 2013-01-08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216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2485 2012-01-20
TW101102485A TWI507606B (zh) 2012-01-20 2012-01-20 多容調離心式壓縮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6454A CN103216454A (zh) 2013-07-24
CN103216454B true CN103216454B (zh) 2015-11-04

Family

ID=4879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5569.2A Active CN103216454B (zh) 2012-01-20 2013-01-08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88815B2 (zh)
CN (1) CN103216454B (zh)
TW (1) TWI507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05255B1 (en) * 2011-12-01 2017-09-20 Carrier Corporation Surge prevention during startup of a chiller compressor
EP2891770A1 (de) 2014-01-03 2015-07-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estimmungsverfahren und Gasturbine
CN104976119B (zh) * 2014-04-04 2017-01-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温度控制系统和方法
EP3126759B1 (en) 2014-04-04 2018-12-1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60097351A1 (en) * 2014-10-07 2016-04-07 Borgwarner Inc. Swirl type lp - egr throttle mechanism
CN104847675A (zh) * 2015-05-05 2015-08-19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心压缩机
KR102048767B1 (ko) * 2015-07-06 2020-01-08 존슨 컨트롤스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다단 원심 압축기를 위한 용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171029B1 (en) * 2015-11-17 2019-10-16 Cornell Pump Company Pump with front deflector vanes, wear plate, and impeller with pump-out vanes
TWI607185B (zh) 2016-12-09 2017-1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離心式壓縮機之調變機構
US11268523B2 (en) * 2017-10-10 2022-03-08 Daikin Industries, Lt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recirculation structure
CN108960487A (zh) * 2018-06-13 2018-12-07 北京天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空压机集群系统能耗优化方法和装置
TWI692584B (zh) 2019-11-05 2020-05-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離心式壓縮機
US11391289B2 (en) 2020-04-30 2022-07-19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Interstage capacity control valve with side stream flow distribution and flow regulation for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US11536277B2 (en) 2020-04-30 2022-12-27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Interstage capacity control valve with side stream flow distribution and flow regulation for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US11841026B2 (en) 2021-11-03 2023-12-12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Compressor interstage thrott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of
CN114562477A (zh) * 2022-03-22 2022-05-31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空压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837967A (zh) * 2022-05-06 2022-08-02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压缩机的自动防喘振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511A (en) * 1998-10-27 2000-10-10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able guide vanes and variable diffuser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201615076U (zh) * 2010-02-05 2010-10-27 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式曝气鼓风机控制装置
CN101896773A (zh) * 2007-12-14 2010-11-24 开利公司 用于具有入口和出口流量控制装置的hvac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2072186A (zh) * 2009-11-25 2011-05-25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多段离心压缩机的容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2902A (en) * 1976-01-26 1979-05-08 Lush Lawrence E Control for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s
US4151725A (en) * 1977-05-09 1979-05-01 Borg-Warner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regulating large capacity rotating machinery
US4257733A (en) * 1978-12-26 1981-03-24 Carrier Corporation Diffuser control
JPS55123394A (en) * 1979-03-12 1980-09-22 Hitachi Ltd Capacity control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4562531A (en) * 1983-10-07 1985-12-31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Integrated control of output and surge for a dynamic compressor control system
US4616483A (en) 1985-04-29 1986-10-14 Carrier Corporation Diffuser wall control
US4780049A (en) * 1986-06-02 1988-10-25 Palmer Lynn D Compressor
CA2149578A1 (en) * 1994-05-23 1995-11-24 Hideomi Harada Turbomachinery with variable angle fluid guiding devices
US5927939A (en) * 1994-12-28 1999-07-27 Ebara Corporation Turbomachine having variable angle flow guiding device
JP3513729B2 (ja) * 1995-09-01 2004-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羽根付ディフューザを備えた遠心圧縮機とその制御方法
US5947680A (en) * 1995-09-08 1999-09-07 Ebara Corporation Turbomachinery with variable-angle fluid guiding vanes
JPH09303291A (ja) * 1996-05-09 1997-11-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遠心圧縮機制御装置
US5807071A (en) 1996-06-07 1998-09-15 Brasz; Joost J. Variable pipe diffuser f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JP3361053B2 (ja) 1998-05-14 2003-0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電プラントの負荷制御装置
JP2000291597A (ja) 1999-04-01 2000-10-17 Ebara Corp 冷凍機用多段圧縮機における容量制御装置
US7793509B2 (en) 2004-04-12 2010-09-1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acity control in a multiple compressor chiller system
TWI379041B (en) 2009-02-13 2012-12-1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ing compress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511A (en) * 1998-10-27 2000-10-10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able guide vanes and variable diffuser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101896773A (zh) * 2007-12-14 2010-11-24 开利公司 用于具有入口和出口流量控制装置的hvac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2072186A (zh) * 2009-11-25 2011-05-25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多段离心压缩机的容量控制方法
CN201615076U (zh) * 2010-02-05 2010-10-27 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式曝气鼓风机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89074A1 (en) 2013-07-25
TW201331474A (zh) 2013-08-01
US9388815B2 (en) 2016-07-12
TWI507606B (zh) 2015-11-11
CN103216454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6454B (zh) 多容调离心式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96773B (zh) 用于具有入口和出口流量控制装置的hvac系统的控制装置
US20180348720A1 (en) Active Energy Budget Control Management
US9261300B2 (en) Expansion valv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210148592A1 (en) Building cooling systems with energy optimization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N105042801B (zh) 一种冷冻水泵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86572C (zh) 空调水系统变压差变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094798B (zh) 热网循环泵等阻力区间的变流量调节方法
CN109269021A (zh) 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优化调度方法
CN105757851A (zh) 一种冷冻水变流量节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173861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07998A (zh) 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节能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5543443A (zh) 一种转炉煤气加压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987368U (zh) 一种冷冻水泵组节能控制系统
CN204943786U (zh)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流量控制系统
CN112797017B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节能改造的节能空间估算方法
Braun Near-optimal control strategies for hybrid cooling plants
CN104101055B (zh) 一种水冷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0427842C (zh) 无电动双通调节阀的节能型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
CN105987481B (zh) 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换热器风量匹配方法
CN101701531A (zh) 工业驱动用汽轮机溢流抽汽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61103U (zh) 一种空调水系统管网平衡分配与变流量控制装置
CN105066342B (zh) 适用于空调一级泵系统的变流量控制系统
CN220624239U (zh) 空调器
CN105066343A (zh) 适用于空调一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